2015超生二胎罚款标准2015表决通过了吗?

上海“单独两孩”法规表决通过 二胎概念走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财经讯 周二,二胎概念股受利好消息提振,集体走强。涨超7%,、、涨超5%,、涨超3%,、涨超2%。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刚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决定,将条例中可以要求再生育的条件由“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改为“一方为独生子女”。决定将今年3月1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zhanghl]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93629
播放数:224052
播放数:94611
播放数:245090
48小时点击排行  近日,广州市公开征求对《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拟为部分再婚及残疾儿童家庭松绑二胎。  意见稿指出,第1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1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可再生育1胎子女…
没有一个同龄人跟你一起长大,觉得特孤独。所以不能让我的孩子有这种孤独感,至少得生两个!
现在教育孩子的成本太高,负担一个孩子已经很吃力了,生二胎不现实。
&&来源:搜狐母婴日 06:08
  专家简介:白洁,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原北京五洲女子医院)产科副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产科各种手术技术娴熟,熟练掌握宫腔镜、腹腔镜操作技术。擅长产科各种合并症、并发症、高危和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
  二胎临产征兆与头胎会有差别吗?该注意什么?
  不管第一胎还是第二胎,三个临产征兆是一样的:阵发性规律性宫缩;有少量见红;有时候有阴道流水,即“早破膜”。但是第二胎可能在进入临,进展会更快,所以如果发现有产兆的时候,还是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胎待产注意事项:
  有产兆了,要及时到医院。首先要看第一胎和第二胎分娩间隔,如果比较近,尤其在三年之内的,需注意。此外跟个体有关系,如果产道条件比较好,软产道条件也比较理想,胎儿大小适宜,身体状态也比较好,可能第二胎比第一胎要顺畅些,就是产程会更短一些,这样第二胎出现产兆后,要及时到医院,免得因为产程短而造成处理不及时,影响到胎儿和大人。  第一胎,二胎能吗?剖腹多久能怀二胎?
  从临床上来说,不建议。主要是宫缩强度不好控制,另外、胎儿大小以及下段厚度,都会影响产程过程的进展和是否能够顺利的程度。一旦因为宫缩太强导致,对胎儿和大人都会有风险,如果大出血,对胎儿和生命都会有危险。
  我国的诊疗常规一般建议够2年再,这是为了起见。2年以上,相对安全度高。  生二胎会像头胎那样痛吗?如第一胎,二胎也会难产吗?
  这很难确定,和当时的身体状况、胎儿大小、量都有关系。其实现在条件比以前好了,在进入第二时可以采用分娩,会有效减轻疼痛。
  如第一胎难产要看是什么因素,产道、、当时的身体状态都会对分娩过程中是否顺利有影响,跟第二胎是否会难产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第二胎,还需要再做侧切吗?
  是否侧切一是看软产道弹性,另一个是看过程中的胎儿状况。如果软产道弹性差,特别紧,妨碍了胎头下降,那就要侧切;或如果当时胎心有变化,比如胎心特别低或有其他异常,影响到胎儿出生后的生命质量,为了抢救胎儿,也要侧切。第二胎是否要侧切,也要根据这些情况来定。
  两胎都是,对疤痕修复会不会有影响?
  不会有影响。瘢痕形成跟体质有关系,也跟术后个体情况有关。不管瘢痕大小,在第二胎后都要做瘢痕修复,只会留下一个瘢痕,不用担心会出现两个。2-1……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6:35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李真副教授提醒,想生二胎的女性,头胎最好选择顺产。剖宫产、人工流产都是创伤性手术,会留下伤痕,手术次数越多,子宫留下的伤痕就越多。再怀孕时,胚胎在子宫瘢痕处着床的概率也更大。剖宫产瘢痕妊娠(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异位妊娠)是危重疾病,有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阴道大出血风险,危及孕妇生命。
  李真讲,女性最理想的生育年龄为20~35岁,其中25~29岁为生育第一胎最……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6:52  广东省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广州番禺玛莉亚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李秀梅提醒,除了年龄,妇科疾病对怀孕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一定要在孕前检查身体,治愈妇科炎症后再备孕”。
  李秀梅指出,在已婚妇女中,患上妇科疾病的几率相对比较高 ,常见的妇科炎症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会影响精子的穿透能力,可能会减少了怀孕的几率。其次,妇科炎症对怀孕也有影响,如果炎症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炎症加重,带来一些并发症,对免疫功……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日 17:53
  头胎,第二胎能吗?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也得剖吗?专家认为,理论上不是,只要之前恢复得好、胎儿控制好,再次无禁忌症时可以,但生产中的风险会相对较高。而且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所以,临床上第一胎剖宫产的孕妇再选择自然分娩需要严密地全程监控,但孕妇和家属时常为了“保险”起见,最终选择剖……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日 06:04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参考
[提要]在1月15日举行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海选启动仪式上,天天爆料“妈妈可能还想要个马宝宝”,一时之间,引起网友的热烈评论,有的网友说“所以张小马已经预告过了”,有的网友说“天天啊,你坑完了爹又来坑你娘了啊!”&&不管是真是假,小编提醒,想要二胎,生理、心理准备都需做好&[] []
  《景……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日 06:56  最近,马伊琍大腹便便的出行照片常挂在娱乐版面的重要位置,“生二胎”一事引来很多粉丝和网友的关注。18日,马伊琍转发新周刊官方微博一条关于“你愿意生二胎吗?”的调查,并写道:“这一直是我多年来纠结的,生二胎不是经济问题,是你有没有足够的精力亲自照顾教育好每个孩子!自己带大的孩子和别人带大的判若两人。”
  经济问题对于当红演员文章和马伊琍来说,当然不是问题。但马伊琍“纠结”了多年的重点在于——自己……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9:35
[提要]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说,拟议的修改将允许城市夫妇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根据现行规定,城市夫妇如果没有兄弟姐妹,允许生二胎。宽松的政策对农村夫妇来说意味着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中国正在考虑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根据以为计划生育的官员透露,面临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正迅速老龄化的危机和挑战,政府咨询机关正在起草建议。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9:08  9月25日,孕妇邹女士和老公驾车回珠海途中,在服务区停留时,二胎宝宝的生育指标相关证件(俗称“二孩准生证”)随车内财物被盗。预产期不到十天,邹女士束手无策,只能希望盗贼主动归还。  当日下午3时30分左右,邹女士夫妇在东升服务区作短暂停留。出服务区后,邹女士发现手机和包不见了,于是将车倒回服务区报警。事后查看监控录像发现,偷东西的是另一辆车里的人,窃贼疑似使用干扰器。车内总计7万余元财物和各类……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10:02  9月25日,广州市法制办官方网站公开征求对《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的意见。据悉,为了与日起施行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适应,广州市对现行的《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进行了大量修订,其中近期社会高度关注的“二胎”政策门槛亦有所降低,但主要是针对部分残疾儿童家庭和再婚家庭,“二胎”政策“松绑”之后也并未超出广东省的相关计……
[责任编辑:李春娟]&&来源:日 11:12  浙江宁波一对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以下简称“双独”夫妻)本可合法生二胎,却因未事先审批违反计生政策被征收7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昨天,记者从市卫人委了解到,在深圳,“双独”夫妻未经审批先生二胎,将分别被征收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的社会抚养费,今年的征收额度约为1500元。
  据昨日媒体报道,浙江宁波一对“双独”夫妻小郑和小郭今年年初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可今年4月底,夫妻俩却收到了宁……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15:41王超:"延迟退休"和"放开二胎",哪个更靠谱?
[提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喻东、张冰子三位专家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文章《完善社会政策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体制机制问题》,提出尽快调整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称“越晚越被动” &[]
  文中称,应尽快调整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针对过大的人口压力,……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日 11:36
【实施时间】 日
【最新进展】 北京市正式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单独二孩"在修正案实行之后出生的就算合法。继续执行《条例》第十八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女方年龄不低于二十八周岁"的规定。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七条 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申请,经区、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日 10:39  一、第一胎是剖腹产的,第二胎能顺产吗?
  有部分医生认为曾经剖腹的产妇,自然产时可能发生“子宫破裂”的并发症,生产过程中,曾经被缝合的子宫伤口,会无法承受子宫剧烈收缩的压力而破裂,可能会导致母亲与胎儿的危险。
  虽然,随着医疗技也日益发达,各种新的研究数据证实,医界又提出剖腹产后的顺产不应该与子宫破裂画上等号的证据。但由于结论仍存在争议,曾经剖腹产的女性大部分不愿意再冒险尝试自然产,因此,第一……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14:43  如今,独生子女逐渐成为“新爸妈”的主体,越来越多的“新爸妈”思索着是否要生第二个宝宝。然而自己身为独生子女,缺乏和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双独”父母能养好两个宝宝吗?
  半数网友想要“生二胎”
  近日,记者在网上对第一代独生子的妈妈们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网友都曾动过“生二胎”的念头。网友小美的儿子已经两岁了,正计划着过两年再添个女儿。小美1982年出生,是独生女,对这个问题感触很深:“没有一个同龄……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6:42  看到妈妈抱起妹妹玩耍,9岁的航航就会大哭、摔门
  一些符合政策的家庭生了二胎,长子却出现烦躁易怒情绪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近两月内,就接诊5个孩子
  A 总喜欢推倒弟弟,8岁的哥哥怎么了
  “就是经常要留心到,稍微一不注意,老大就把老二打了。”提起自己8岁的儿子亮亮,潼南的王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说你都这么大了,不帮到爸爸妈妈把弟弟照顾好,还老是欺负他,你坏不坏嘛!”
  重医附属儿童医……
[责任编辑:李雪]日 06:27  相对于前些年,人们对“二胎”政策放开的期待已经降温不少,其中“养育孩子的成本过高”、“养不起”的字眼频频被更注重生活质量的人们提起。
  昨天,女儿已经5岁的周小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和老公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在2.5万元左右,目前按揭一套两室住房,在深圳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家庭类型。“跟周围朋友、同事的孩子比较,我认为孩子6岁以前的投入比较大,小时候尤其是奶粉钱,不敢喝国产奶,只能从香港买,……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中国江苏网日 09:28  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建议“二胎”指标有偿转让,以解决一部分人想生两个孩子的需求。昨日,江苏团的列席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蔡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确执行时间过长了,应尽快放开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的政策。  原声回放  倡议放开二胎政策,建议采取放开二胎严禁三胎的生育政策,即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不许生三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7:41  11月25日,河南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决定,增加了独生子女夫妻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规定;农民夫妻只生一女孩的亦可生二胎。河南也成为最后一个放开允许“双独”子女夫妻生“二胎”的省份。  原《条例》规定,申请生育二胎,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经县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鉴定,报省辖市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确诊……
[责任编辑:陈磊]&&来源:中国江苏网日 09:25
看到小妹妹,杨影满心欢喜。
  这几天,晨报对母亲生二胎欲用脐带血救白血病儿子不成功,却意外找到配型,又没钱做移植的故事连续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向这个不幸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短短3天,杨影一家已收到了100多笔捐款,共募集到112000多元。昨天,这一备受市民关注的家庭,希望热心人能为两个孩子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让他们一辈子都记住大家的帮助。  很多好心人通过各种途径关心他们  11月4……
[责任编辑:陈磊]&&来源:日 04:32  80后儿媳为生“二胎”左右为难  “养一个孩子我都辛苦死了,再养一个,我怎么受得了?可不生,婆婆的唠叨又影响我们夫妻的感情,真是左右为难。”昨日,家住江岸区怡景花园的王若晴致电记者,诉说自己的苦恼。  王若晴说,上个月,儿子过3周岁生日,因为自己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符合生二胎政策,公公婆婆提出再生一个女儿,凑个好字。他们说,一个孩子成长太孤单,多生一个家里也热闹。  王若晴告诉记者,其实公婆从……
[责任编辑:陈磊]
设为辩论话题
大S嫁入豪门后一直努力生子,一年过多去了还是没有消息…[]
近日,体育明星田亮在香港生二胎一事,引发舆论关注…[]
其实将心比心,什么矛盾就都过去了…[]
家家有本难念经,婆媳矛盾难解难分…[]
孕前准备是优质孕育宝宝的关键,却往往最容易被忽略…[]
哪些特殊检查高龄产妇必须要做的?有必要做唐氏筛查吗? …[]
“胎停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个阶段发生了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为什么 2015 年初,上海有卫计委官员呼吁大家生二胎?
能鼓励的起来吗?为了鼓励大家生育,会有进一步的补助措施吗?&br&&br&&a href=&//.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单独二孩上海遇冷 沪官员呼吁生二胎&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单独二胎实施近一年,不仅没有出现“井喷”,反而在各地遇冷,申请人数远少于预期。“ 经上海市卫计委统计,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 近日,在上海市政协委员现场咨询会上,上海市卫计委家庭发展处处长樊华公开作出上述表示。&br&  为什么上海市民生育二孩的意愿如此低?樊华分析,养育孩子的成本高是原因;另外,也与女性追求事业发展有关。社会竞争激烈,上海女性初育的平均年龄是28岁,若以生育二孩间隔三至四年的标准计算,生育二孩时,女性平均年龄已是32岁左右,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因此不太愿意为了再生育而影响甚至放弃事业。&br&  生育意愿低的现状在上海早有苗头。2011年,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与上海市妇联曾对此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市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含户籍与常住人口。在这两千名受访者中,近半数表示会放弃生二孩。其中,户籍居民表示会放弃再生育机会的比例高达51.2%。&br&  对此,上海市卫计委官员在咨询现场呼吁,更多符合两孩政策的上海家庭应提出生育申请,因为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而言,两个孩子更适宜。&br&  对此,人口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对财新记者表示,上海官方的呼吁“非常正面”,说明上海官方已经意识到了当前低生育率情况的紧迫性。实际上,上海多年来“双独二胎”的实施情况就已经表明,申请人数占符合条件的人数的比例已经相当低了,而申请之后实际进行生育的又仅占一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br&  但是,樊华表示,全面放开二孩的具体时间表需要等国家政策。黄文政则称,“不仅应鼓励符合单独二胎条件的人多生,更应该鼓励所有人都生,遗憾的是,上海很难自行其是,还是得按照国家政策”。黄文政说,上海生育率已是“全世界最低的”了,北京也差不多,东北三省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低生育率在全国都是“普遍问题”。比如,一项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即使是在中国农村,受访夫妇的“理想子女数目”仅为1.7,而实际生育数目则会更低,相比而言,日本的理想子女数目则是2.3人,但实际生育只有1.4人。&br&  上海官方的急迫还与当地严重的老龄化和户籍人口的负增长不无干系。根据《2013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上海市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为7.39‰;死亡11.65万人,死亡率为8.19‰;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出现户籍人口负增长。&br&  而公布于2014年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87.62万人,占全市1432.34万人户籍人口的27.1%。在人口金字塔中,上海已呈现“倒金字塔”状。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殷志刚表示,2013年上海老年人口的增量为有史以来最高,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上海将面临最重的养老压力。”&br&  根据上海市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的研究,作为国内老年化率最高的城市,上海近年来供养的离退休人员持续增加,已接近四百万人。而上海在2010年前一直存在巨大的社保资金缺口,2010年养老金年度余额为-103.54亿元,直到2011年7月实施的“社保新政”,原本强制缴纳的来沪就业人员综合保险变成强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542.87万人猛增至926.93万人,才“扭亏为盈”,年度余额达到211.61亿元。本地户籍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不得不依靠大量外来年轻劳动力缴纳的社保来支撑。&br&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不单单是上海,1月12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不到100万“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远低于此前“200万”的预测。对此,毛群安解释称,因为是2014年才开始实施,不少家庭还在准备阶段,估计2015年会比2014年的数额增加。黄文政则反驳了这种说法,他指出,2014年的数据已经显示出,申请人数是逐月下降的,不可能到2015年又发生逆转。&br&  国家卫计委的误判已不是第一次。在此前,国家卫计委多次在不同场合预计,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中国每年将多生两百万人口。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大概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而且,即使在政策实施之后,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在日仍然称,“单独两孩”实施后全国每年将新增出生人口约200万。&/blockquote&
能鼓励的起来吗?为了鼓励大家生育,会有进一步的补助措施吗?单独二胎实施近一年,不仅没有出现“井喷”,反而在各地遇冷,申请人数远少于预期。“ 经上海市卫计委统计,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 近日,在上海市政协委员现场咨询会上,上海市卫计委家庭发展处处长樊华公开作出上述表示。  为什么上海市民生育二孩的意愿如此低?樊华分析,养育孩子的成本高是原因;另外,也与女性追求事业发展有关。社会竞争激烈,上海女性初育的平均年龄是28岁,若以生育二孩间隔三至四年的标准计算,生育二孩时,女性平均年龄已是32岁左右,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因此不太愿意为了再生育而影响甚至放弃事业。  生育意愿低的现状在上海早有苗头。2011年,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与上海市妇联曾对此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市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含户籍与常住人口。在这两千名受访者中,近半数表示会放弃生二孩。其中,户籍居民表示会放弃再生育机会的比例高达51.2%。  对此,上海市卫计委官员在咨询现场呼吁,更多符合两孩政策的上海家庭应提出生育申请,因为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而言,两个孩子更适宜。  对此,人口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对财新记者表示,上海官方的呼吁“非常正面”,说明上海官方已经意识到了当前低生育率情况的紧迫性。实际上,上海多年来“双独二胎”的实施情况就已经表明,申请人数占符合条件的人数的比例已经相当低了,而申请之后实际进行生育的又仅占一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按投票排序
728 个回答
想象一个场景。2015年,差一天就到55岁生日的张大妈正在喜孜孜地打算明天退休了去哪儿跳广场舞,但她却突然晕倒在电视机前——原来延迟退休方案公布了,政府决定,所有人的退休年龄都在10年内延迟到65岁,男性每年延迟半岁,女性每年延迟一岁。2016年,张大妈56了,可是当年的女性退休年龄也延迟到了56岁,大妈没赶上退休;2017年,张大妈57岁了,退休年龄也是57,大妈又没赶上。怎么可能赶上嘛,人又不可能一年长两岁,所有张大妈的同龄人都没赶上。到了2025年,张大妈终于赶上了退休年龄延迟的步伐,成功活到了退休。可是,广场舞呢?广场上冷冷清清,整整10年了,一个退休的大妈都没有!这就是延迟退休导致了一代人多干十年的故事。可别觉得这是开玩笑,看看下面这张表:上表说的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未来的10到20年内都打算大幅度推迟退休年龄。其中老龄化程度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在上表说的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未来的10到20年内都打算大幅度推迟退休年龄。其中老龄化程度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在2015年是16.4%,在2025年时上升到22%左右,到了2035年超过30%。和上表比比看,绝对数字不算最高,但老龄化速度非常之快。由于60到7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在未来20年内会全部退休,从2025年到2035年,老龄化程度十年将上升8%,仅次于韩国在未来十年的老龄化速度。你说,国际接轨的老龄化程度,世界领先的老龄化速度,怎么着也得够上世界顶级的退休年龄吧?发达国家都向70岁退休奔去了,日本韩国台湾的推迟退休年龄计划也已经出台了,中国在65岁退休,是绝对没跑儿的了。唯一的问题是整个推迟过程要花几年。弄得不好,再过几年,张大妈的悲惨故事就要上演了。张大妈的悲剧,是因为现行养老保障体制出了问题。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制度,需要现有的年轻人掏钱养活退休的老年人(参见我的这篇文章)。但是,如果没有年轻人呢?又有谁来养活老年人?眼下可用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把那些不那么老的人从拿退休金的行列里赶出来,让他们继续缴纳退休金,养最老的一批人,把养老保障体系先维持下去。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即使退休年龄被推迟到65岁,到了2050年,依然是2个劳动年龄人口养一个老年人口——现在这个比例大约是4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一个老年人(如果去掉不缴纳养老金的劳动年龄人口,则比例进一步下降到3.2比1)。因此,长期来看,生育率的上升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们假设从2010年算起生育率出现了逐年的变动,这批新生儿会在2030年进入劳动力市场。再假设2030年时退休年龄已经推迟完毕,那么此时2010年时开始变动的生育率会对几十年后的赡养率产生什么影响呢?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代表赡养每名退休人口的劳动年龄人口个数,三条线分别代表现有生育率、现有生育率提高25%和现有生育率提高50%。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代表赡养每名退休人口的劳动年龄人口个数,三条线分别代表现有生育率、现有生育率提高25%和现有生育率提高50%。如果保持现有生育率不变,那么在2055年后,赡养一名老人的年轻人数字就开始稳定在1.7到1.8之间;如果生育率提高25%,则赡养一名老年人的劳动年龄人口会先下降至2人再回升至2.4人;如果生育率提高50%,那么在2075年左右的赡养率就会逐渐回到目前的状态,约3.2人赡养一名老人,老龄化得到缓解。有些人可能觉得,没事,这里说的都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问题,我虽然不想生孩子,但我也不参与养老保障体系,自己存钱,或者买理财产品,退休了以后取钱自己养自己还不行吗?很遗憾,在严重老龄化的情况下,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所有的金融产品,如果涉及到了跨期,都需要未来的生产力作为担保()。如果自己不能生产,那么就必须得有人替你生产。但是,在老龄化十分严重时,社会面临的情况是劳动力严重不足而资本严重过剩,资本品的价格会迅速降低,存再多的钱都没有用。想象一个不存在老龄化的情况。一个人存了很多钱,等他老了以后,他面对10个年轻人。每个年轻人都想借钱生产和消费,他们说,我现在没钱,借我点钱吧,我付你很高的利息,我生产出的东西也分享给你。这个人选择了一名生产力最高的年轻人,把钱借给他。有利息,有消费,这个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而在另一个社会里,有十个人,每人都存了很多钱,有很多理财产品,还有若干房产,可等他们老了,却只有一个年轻人了。这十个老人纷纷对仅剩的年轻人说,年轻人,我的钱借给你,超低利息,只要你生产的东西给我吃一点用一些就行了。这个年轻人说,我父母有钱,我为什么要你的钱呢?老人只好说,我不要利息了,本金也不要了,只要你生产东西给我吃就行了。年轻人却说,谢谢,不用了。我生产的东西,除了养活我自己,剩下的要给我的父母,就不能分给你们了。老人们:………………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故事,但是中国的情况,正在飞速往第二种情况靠拢。解决办法有几种,第一种,是自己完全不退休,工作到死亡;第二种,是出现了大量机器人从事生产,根本不需要人类劳动力,就可以过得很好;第三种,是这些老年人到了非洲,去把钱借给非洲的年轻人,至少在那里资本仍然是不足的;第四种,就是自己进行生育了。在资本逐渐过剩、劳动力逐渐不足的趋势中增加生育,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但问题是,提高生育率,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每次碰到这类问题,我都忍不住想贴出这个2013年11月的回答()里的一句话:因此,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单独二胎”将使中国当前的生育水平上升0.06,差不多每年将会多出生70万个孩子。在我写完这个回答一个月后,单独二胎放开了。现在一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11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目前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请,与此前预计每年约200万对夫妻申请差距较大。以及这条新闻国家卫生计生委12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2014年1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截至2014年底,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注意,近100万人申请,并不是说这100万人打算在一年就把孩子给生了。今年申请但实际上打算过两年再生,或者申请了却最终没有或无法付诸实践的大有人在。考虑到二胎准生证需要先办理才能怀孕,2014年底申请了「近100万」,那么这个数字,大概就是14、15年两年因单独二胎政策而新增的总出生人数上限了。相对于每年的出生人数,增加了3%左右。回头看看上一幅图,那两根线模拟的可是提高了25%和提高50%的情况。请问,提高3%,到底能干什么?既然放开生育限制没什么用,那也只好呼吁生育了,呼吁生育显然也是没用的,日本早几十年就开始呼吁了,生育率并没有提高;于是接下来就是鼓励生育。鼓励生育可能会有一点用处,但仍然杯水车薪,于是我们终于走到了强制生……有人抄水表我先走开一会儿,大家再见。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来了。
去看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于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几乎没有效果。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无视政治制度、不管贫穷、富有、腐败或者廉洁,在任何条件下,由任何执政者,都没有成功过!这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从来没有有效过。
原因是,出生率的降低会导致整个的养育体系完全奢侈品化,注意“完全”,就是说“平价的哺养和教育体系不复存在”了。这种奢侈品化不仅仅是价格的方面,还有精力方面,从而不分贫富的射杀所有生育适龄人口。这个时候给予鼓励生育的政策,不管给多少钱都只能继续加剧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进而降低未来的生育率。
比如说教育,因为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20万,也不惜借钱凑30万给孩子选择重点中学。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为数众多的家庭愿意支付超出家庭所有储蓄的代价来为孩子选择中学;
一个家庭如果是多子女,就绝无可能为孩子支付这么高的价格,否则老二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多子女,那么整个教育市场结构将完全不同,将像我们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一样,虽然奢侈品仍然存在,但只是小部分人面对这种选择,大部分人不需要直面奢侈品市场。
再比如说婴幼儿的哺育,受限于我国食品监督的暂时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的选择往往是,一边骂地沟油一边吃烧烤,或者一边骂垃圾食品一边吃方便面……
这就是平价市场的逻辑,其关注重点往往是方便和性价比。
我们都看到了庞大的奶粉进口和代购市场,在大城市条件好些的家庭,甚至所有的婴幼儿穿用都非进口不买……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物质上限在支付婴幼儿的哺育;这就是奢侈品的逻辑,在接受范围内,为一点好的可能,支付翻倍的价格。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的安全关注本来就应该比成人多,这是是无稽之谈,只要看看我国私家车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就行了。似是而非的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关注,实际上是奢侈品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社交压力。
精力投入的奢侈品化恐怕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办法解决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说回我们国家,单胎化使得全家的时间都可以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那种没空照顾小孩的行为和市场都变的非常小,而行为是需要周边社会认同的,市场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成熟的;
我一个朋友,每周末他和太太开一个小时车送孩子去上英语补习,然后夫妻俩在附近逛一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把孩子接回来;孩子上一个小时课,全家一个周六下午就都没了。这恐怕只有在一胎情况下才有可能。
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于各种课内、课外补习上,现在的钢琴课、美术课都是这个节奏;以前那种半看孩子半学东西的多人兴趣班完全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有明确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
有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在儿童阶段的广泛存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明显是在强迫和半强迫条件下才能坚持。其广泛的程度是发达的欧美不曾有的(无关发达程度),同样的文化圈的日韩也没有(无关文化沿袭),同样教育体系的前苏联和东欧也没有的(无关教育制度),唯一的指向就是我国特有的单胎化。
当六个成人的所有财富和精力都可以用在一个儿童身上时,这个孩子显然可以获得十分奢侈的哺养和教育条件,而当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奢侈品化的观念和市场就迅速形成了,并且挤压了平价市场的生存空间。一个不想给孩子上补习和技能课程的家庭迅速发现,其观念不被周围环境所接受,也没有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为这个市场早已不复存在了。教育市场如此,哺育市场也是同样。
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是因为,这种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是突然出现并且占据主流的,他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结果比照而竞争胜出的,他的对手(平价市场)早早地被政策终结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有多胎生育意愿的时候,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无论在财富上还是精力上,都无力应对。
这种情况也调过头在伤害单胎家庭,除了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每个人都会陷入周围跟他相似物质条件的家庭用物质上限对应养育体系所形成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延续到了子女成年,家庭不得不倾其所有为孩子(特别是男孩)购买住宅,甚至背上沉重债务。
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数据,一胎的抚养成本是1,两胎的抚养成本是1.6。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是及其有误导性的,因为根据整个社会的多胎家庭的占比,养育成本会有极大的差异;就是说在普遍一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是1、两胎是1.6的话;那么社会如果在普遍多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可能只有0.4,两胎可能只有0.5。
很多学者都认为几乎遍及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无法上升(3/25修改,之前为“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育的好处下降了”,这显然是想以一种没办法验证的假想,试图去解释庞大复杂现实的愚蠢行为,类似共产主义。很简单的一个类比,结婚的好处在现代也是在逐渐降低的,我怎么没观察到结婚率的大幅降低呢;欧洲和美国“生育的好处”有显著差异么?显然没有,那生育率的显著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大量的高生育率移民使得平价哺育和教育市场一直存在,使得土生土长的美国中产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歇斯底里的压力(类似首尔或者上海)才是主因。//本来我以为这是一篇叙述观点的理论文章,应该没什么人愿意读,没想到大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热度,谢谢大家。评论没法一一回复,给大家道歉。有几个问题做个备注如下:备注1. 本文旨在阐述生育率降低后极难回升的逻辑关系(对应的是国内开放二胎试点不理想&陷入低生育率问题的发达国家现状),并不涉及对我国历史政策的评价,亦不涉及对未来的悲观乐观,在阐述理论时,我尽量做到无立场。备注2. 养育精力和市场的奢侈品化更适用于较高城市化率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在短期内就将成为我国的状态,因此该逻辑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小众。备注3. 文中开头部分,”鼓励生育政策从未成功过“ 指的是国家已经陷入低生育率问题的情况,因此我国建国初期的情况不在此列;严谨不够,在此道歉。姐妹答:
十年后农村计生标语:1.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2.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3.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4.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5.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6.一人拒绝多生,全村人工受精。7.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能种树。
自己都自己过的这么辛苦了,就不要再拖小孩下水了吧
个人实现的意愿战胜了繁殖本能。上面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发达国家那么多生育率极低的怎么解释? 真想只有一个:个人意识的觉醒。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生育下一代当做人生最重大最神圣的一件事来看待。殊不知,这只是基因给你设定下的本能。基因为了自己的延续,为了种群的扩大,给生育这件事悄悄设了第一级优先权,而你自己完全感觉不到还会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这种本能在动物身上尤其严重,生育对于它们来说不但是最重要的而且也是唯一重要的。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人类也是这样。但进入现代社会,个人意识的觉醒使事情发生了变化。比如有的人完全不care有没有后代,那种把子女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的观念对他们来说不可理喻(凭什么我生的小孩就可以代表我在活),他们可能宁愿自己活的更自由更享受也不愿生育下一代。当然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非常自私的做法。总结起来一句话: 个人实现的意愿战胜了繁殖本能。引用大刘的一句话,人类终于在自己的内部孕育出了强大的异化力量。
因为养小孩和养好小孩是不一样的!人家是按养小孩计算的,我们是按养好小孩计算的!这是两码事!
以前放羊的觉得一只羊生两只草不够吃,就只要了生一只羊的。现在放羊的看到一只羊生两只能卖多出一倍的钱,就考虑着把只生了一只羊的羊给处理了~
估计以后口号要改成:一人结扎,全村超生。
我七十多岁的姥姥,看电视看到新闻上说放开二胎,说了句:“国家又缺大劳力了”。
高速路上的连环交通追尾事故,后车要给前车承担损失。现在后面没车了。
我有一个女儿,在办理准生证这种奇葩证件时就受到各种刁难,还有在医院里的各种不爽的事,出生后各种食品用具甚至水和空气的纠结挑选,为了上幼儿园的各种不合理,为了照顾好孩子我妻子不得不离职在家,家里的压力加倍,还有以后上小学的事(实在没钱买学区房)......你要我再来一次?无非是现在再来一批新生儿的消费,促进了国内消费,以后国家还能吃人口福利,但对我个人来说就得耗光所有积蓄,现在还上有老,自己也不再年轻,碰到啥事都少不了钱......而国家为了我这样的人做了啥?现在来看几乎没有,每个月交的税可以养活一个二线城市的公务员了,社保算下来的养老金将来也可怜得紧,好像还要65岁后才能领,算来算去还是得自己买保险,还是得自己再努力赚钱,靠国家?呵呵。我年薪在当地算中上,有房已还清贷款,即便这样尚不敢再生,凭啥你说生大家就生?国家的事说起来是人人有责,可我的生活工作如何苦,还是得自己去过,中国年年9%增长,我的压力也日益增长,美国的百万美元几十年来都是巨款,中国二十多年前的万元户,现在还不到半个月工资。请给我再生一个的理由,为国家?呵呵!你开放二胎了人家就会生?哈哈哈哈-------------------------------------------------------------------没想到一时吐槽之言,得到这么多赞,但却是满满的负能量,惭愧!这样写其实是在说自己活得挺失败的,所以匿了。另外,在我眼里生孩子最大的成本是时间、精神和物质三种,似乎上面写的物质方面比较多,评论区里便有人理解生孩子似乎是还算轻松的事。绝不是这样的,我能理解这么说的人可能是没经验才这么说,因为这篇回答主要是从国家和个人的两个角度来说的,说物质方面能够对比得清楚点。先说时间成本,因为各种原因,我的孩子没有要父母来帮忙带,商量之后妻子决定辞职自己来,带过孩子的父母应该知道带孩子是一件多么累的事,特别是会爬会走路之后的麻烦事更是加倍,而且妻子还要做三个人的饭,按她的话说就是每天只有等孩子睡觉了才有时间做点别的事,说得矫情点只有这个时间才能上个厕所。至于精神上,关注孩子的事成了家里的首要大事,健康饮食营养穿着打扮玩耍都要挑都要找,和妻子说话也几乎都是在说孩子的事,喜欢看电影的我们在有孩子之后也几乎没进过电影院。也许你居住的地方养孩子成本不高,但不是中国所有的地方都这样,幼儿园3000块/月在我家周围算便宜的,有的疫苗针一针就要800多块;也许你有父母能够帮忙带孩子,但别忘了这不是他们的责任,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你,从某种角度 上看你是将责任推给了别人;也许你将孩子放在围栏里去做别的事,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样,至少你可能没看到孩子第一次站起来,没听到孩子第一次说话,还有那份感动;也许你觉得孩子能带大就行,但你越了解咱们这国情后,就知道这真是个拼爹的年代。
不给第二杯半价还想让人多生?哼。
想生二胎的是我们父母,不是我们。计生委的错误估计说明他们都老了。如果我真的可以不顾一切的自由选择,那么我更想一个孩子都不生。
反正我会被抓起来的,因为我们家是丁克。 反正我会被抓起来的,因为我们家是丁克。 到时候谁也别来探监啊,就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国家特别机构养老好了,省得住老年公寓还花钱,这下倒还好啦,多省心。 真是他XXX ! 这些图片是我一个忒损的兄弟发到微信朋友圈里的,我看他就是看到里面有一张图说『丁克都该抓』,才故意发了来逗我玩的,简直丧病!!!【图片自网络】
Sorry文不对题。政府为什么呼吁大家已经说得很好了。只是看了大家的答案有深深的无奈感。对于我自己别说第二个了,连第一个都在犹豫。1.生了总觉得养不起。要养他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也别说我自私,人就这一辈子,与其为一个还没到来的亲人劳累自己,还不如过好自己的。2.我是女的,胆小怕疼。3.这社会的平衡就在于强弱均衡。老虎和兔子都均衡的森林才是好森林。小兔子一出生就是老虎的储备粮。虽然他也有可能成为一只老虎,可机率又有多大呢?我已经很辛苦了,不想那个没到来的生命太辛苦。
这是工业社会的一个悖论一般来说,我们希望一个社会是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贫困」人口和「富翁」所占比例都不太多的「橄榄」型社会,这样的社会才能不断向前进,而不是马尔萨斯的陷阱或者权贵一手遮天的状态,也是理想的「民主」社会的分层结构,甚至有人说「橄榄」型社会是政治上最「稳定」的然而,不幸的是,在人口方面,「橄榄」型社会恰恰是最不稳定的,和「贫困」人口以及「富翁」相比,「中产阶级」的生育意愿是最低的——相比于穷人「多一碗水就能多养活一个孩子」的状态,中产阶级希望后代能够出人头地,因此花费在子女上的资源相对比例要比穷人多得多,穷人连送小孩读完九年义务教育都不太乐意,而中产阶级会让小孩去读各种课外辅导班之类,这样,养育后代对于中产阶级是巨大的成本,同时,这也是推高一线城市「学区房」价格的因素之一;可是,相比于富人,中产阶级的经济收入并不足以负担养育大量子女的消耗,像沙特国王那样的,即使有上百个「王子」,上万个「王孙」,也能养得起。所以,作为社会的中坚,中产阶级在人口比例上的贡献一定是萎缩的,之所以以前不明显,是因为那时候中国人大部分都处于「穷人」的状态,当然拼命生,当然会有「计划生育」这种政策出台但是现在中国不一样了,以有闲上知乎为标志的中国中产阶级已经形成并不断扩大,而他们是最没有能力多生孩子的。中产阶级的这种弱势地位,我们不仅仅在中等收入的中国看见了,在欧美其实也看见了。只不过面对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各自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中国的办法是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可能还会鼓励生育,但效果堪忧,从日本和韩国的情况来看,本来就收效不大,但现在思维和政策的惯性还在那里。欧美的办法呢?鼓励绿教徒移民,无论合法的非法的,「英吉利斯坦」「法兰西斯坦」「德意志斯坦」一个个地冒出来了,居留在美国的非法「老墨」也数量可观,本质上都是在人力成本上升以后对于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的需求这是在工业社会无解的悖论展开一下,另一个悖论是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标志是使用机器来代替人力,这造成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丰富,同时造成对人力需求的减少和工人消费能力的不足,即「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悖论在工业社会都是无解的,根本不是能够通过政策的调整来改变的,先凑合着过吧,凑合不下去了自然会冒出办法来的,至少之前几百年还有争夺殖民地、世界大战和大屠杀、大萧条这种短期解决办法,有核武器以后会是啥状况,谁也不知道
房价不低,工资不高,老人需养,头胎教育挤破头,自己迟迟不晋升。哪有心思再造人。。。
啊哈。大部分答案都是站在社会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作为具备了生育功能的适龄妇女来说一下。在不考虑自身精力、能力、责任感等等等等因素的前提下。除非在就业市场上不论“未婚未育”还是“已婚未育”或者“已婚已育”,都不会被用人单位以“女”的原因给过滤掉、区别对待、压薪。我多少可以考虑一下生孩子这件事。如果生孩子在就业方面是个加分项,对于每一个生了孩子的妇女,国家补贴足以让用人单位动心的资金(及政策)。我生孩子的意愿会更强烈一点。
鼓励了吗?只是不禁止而已。看看生个二胎要准备多少资料就知道了
补充:仅对女性自身来说,二胎也不是说生就愿意生的事情。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妇女数量不多。而生育和抚养孩子是一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母亲的教育不是其他人可以去替代的。所以说,拥有两个或以上孩子,同时还要去工作的话,是非常非常累的,但如果女性放弃工作成为全职主妇,很多家庭将失去重要经济来源。而即使不做家庭主妇,多休一次产假,也会对女性的工作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孩子越多,身为母亲能够投入在工作上的精力就更少了,对于在职业上有追求的女性来说,孩子有就好了,没有必要多生。生育孩子也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情,女性在生育过程中面临着身心两方面的挑战。在有了现代避孕措施的前提下,现代女性肯定不会像以前的妇女一样没完没了的生育的。看欧美明星生崽轻轻松松的,但对于体质普遍较弱的亚洲女性来讲,生育要遭罪的多。我个人的想法是,两个孩子已经是极限了,因为承担生育的死亡风险、痛楚和随之而来的下垂老化的只有女性自己而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生二胎罚款标准201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