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人世界人死后会不会转世干净些,和谐些

净空法师: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
《香港念佛共修答问》&
2014年6月12日 讲于 香港
“老实、听话、真干”是真正的善根
  海贤老和尚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基本的方面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指什么?“老实、听话、真干”这是真正的善根,这种善根不是一般人会有的。
  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社会动乱免不了心浮气躁,人生渺茫,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甚至于像社会一般所说生命的价值观、生命的意义,完全没有,所以活在这个世间很痛苦。
  为什么我们看到自杀的人那么多?原因是什么?总的原因是丧失了我们自己的自信心,没有信心,自信心没有了,还能相信谁?!对父母,对兄弟,对家亲;在往上去,对祖宗、对古圣先贤;有宗教信仰的人对宗教也丧失信心。这个就是苦难的根源,苦难是由这个原因而现前的。
佛经上常常教导我们,“相由心生”。“相”是现象,我们今天一般讲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是从自信心生出来的。我们有自信一切都美好,像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没有信心,那就是现在这种状况,甚至于比现在还要严重,我们切身深受。
古大德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老和尚,我们看到他出生在前清光绪二十六年,出生在乡下,家境清寒,所以从小没有上过学、没念过书。在乡下一般都是农耕,务农为业,从小他就在耕地里面工作,对农耕非常内行,一生务农为业;出家了还是种田。古大德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这是佛教传到中国来,唐朝时候祖师大德提倡农耕,他就把这个修行落实在农耕。
  他修什么?二十岁出家,师父不是普通人,有德行、有道德、有智慧,就看中这个年轻人是佛法的根器。看什么?只看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这样的人遇到好老师,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他学习的态度,不像我们现在一般人;现在一般人确实心浮气躁,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无论学什么,希望赶快就学成,时间长了,他就受不了了。跟古人不一样,古人教人“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样东西学十年、八年是常见的。所以他的根扎的深,根深蒂固。又何况佛陀的教诲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的目的是开悟,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开悟。
  哪些人会开悟?记住:老实、听话、真干的人有可能开悟。换句话说,这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有开悟的可能;遇到真正善知识,他会特别照顾你,真正的传法给你。
海贤虽然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一生没有读过一部经;没有做过经忏佛事,经忏佛事有仪规,他连仪规都不会。在道场里面它是乡村小庙,早晚课就是烧香、拜佛、念佛、绕佛,没有诵经的。小庙里面住的五个人都不认识字,都没有念过书,一生一部经没有念过,一个咒语也不会念。就是师父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告诉他,一直念下去,他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二十岁出家。师父传他一个法就是念佛,九十二年一句佛号,生活不离佛号、工作不离佛号、待人接物不离佛号,他把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都是他的念佛道场。这个样子念佛,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人老实。
  贤公老和尚如果要是生在佛陀那个时代,他就有能力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要生在中国唐朝惠能大师那个时代,他可以以祖师大德的身份,在世间说法度众生。他生的时代不一样,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念佛成就就像他这个样子最好,开悟了、见性了,没人知道他,没有人瞧得起他,他的生活才安定、才自在!人不能出名,出名麻烦就大了。老和尚是往生之后出名了,你再也找不到他了,这个方式最好!名闻利养离他远远的,愈远愈好,心愈清净、愈踏实。
  一生当中九十二年,度众生无数!我们这个时代哪一个出家人都比不上他!这是真的。
  往生之后,影响更大了。我们给他宣扬,这本小册子就是他普度众生、代佛说法经典!我们要把这个小册子当作《无量寿经》来看。老和尚就是阿弥陀佛派他到世间,菩萨了!真的不是假的。
  他谈话当中曾经透点消息,“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可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旧示现的本本分分的一个乡下农夫。有很亲近的人问他,他只告诉他一句“天机不可泄露”。也泄露了两次,这个两次不是很重要的。一次他说,晚上他念佛,看到许许多多的众生,床前、床后、屋里、门外统统都是这些众生听他念佛;早晨起来迟了,会有人喊他“起来啊、起来!天亮了,快念佛!”这妙!这感应。另外有一次,他烧香,他烧香烧了十二支香,早晨被同学看到了,问他:你怎么烧这么多支香?他也是透露点信息,他说我看到阿弥陀佛,也是满屋子、满外面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所以烧了十二支香;其他的他不愿意说了,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看这个小册子、去听这个光碟,你慢慢很细心,真诚心、恭敬心去看,会看出许许多多,叫悟处,你慢慢看明白。
  我们要认真向他学习:生活非常节俭,一丝毫都不浪费;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这一点不容易!一生没有傲慢、没有嫉妒,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自己谦卑,这些德行。
净宗同学修学的五个科目
  我们早年在美国见到黄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劝我提倡净宗学会,告诉我“净宗学会”这个名称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倡的,没有机会建立。告诉我:希望在外国每一个讲经的地方都成立净宗学会。所以在那些年,我住在美国,美国、加拿大一共有三十多个净宗学会。现在在全世界大概有一两百个净宗学会。第一个净宗学会在加拿大,我在那边讲经成立的;第二个在旧金山——美国净宗学会,我写了个缘起,提出行门五个科目,也就是要求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做到。
  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有三条,第一条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里头我们要最注意的是最前面两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看这两句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敬”,就是对老师,奉事师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大根大本!这个根本要没有了,一切就完了,全都没有了;要从这个地方扎根,孝亲尊师!
  现在佛法衰、社会动乱,原因是什么?根本失掉了,没有人尽孝、没有人尊师重道。这怎么办?目前这些年来,我们都在提倡扎根教育。
  根怎么扎?就是依“净业三福”。我们用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是扎什么根?孝亲尊师;用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深信因果;用佛法里面的《十善业道》,我称这个叫传统文化的三个根。《弟子规》是儒的根;《感应篇》是道的根;《十善业》是佛的根,要从这个地方落实,要认真依教修行、教化下一代,这三根的教育!
  处众、待人接物要修“六和敬”,“三福、六和”。
  “六和敬”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想法要有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传统文化里面四科——“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总结起来是十二个字,不难记!这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这是中国千万年前老祖宗教导我们的,我们这个族群、这个国家世世代代都遵守、都学习,只是民国成立之后疏忽了。民国成立之后,社会一直动乱、军阀割据,这早年,我这个年龄都很清楚;接着以后是中日战争,国家动乱、没有安定,所以祖宗的教诲疏忽了!我们今天受的苦果不是没有原因,我们要认真努力把老祖宗东西找回来。
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
  最近有一个年轻同学找到了英国汤恩比晚年的著作,里面有一部分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他是非常赞叹,认为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就是现在社会问题),他说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国),除这个之外找不到别的方法。他把整个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都寄托在中国人。
  所以看了他的东西,会恢复我们的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些节录得并不很长,非常有价值!我们今天信心从哪里建起?你看,英国人帮了忙。这份东西要印成小册子,我们都应该要知道。他说的话是真的,我完全肯定、完全承认。
  我在国际上参加和平会议,也常常引用汤恩比博士的话来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最可悲的就是信心失掉了,甚至于没有人相信这个世界还会恢复和平。那我们相信汤恩比的话,世界可以恢复安定和平,那要什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刚才讲的十二个字,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在佛法里面,就是我们净宗选出这五个科目——“净业三福、六和敬、三学(戒、定、慧)、六度、普贤十愿”。只要把这些东西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就行了,问题真能解决。
大唐盛世从哪儿来的?就从《群书治要》这部书来的
  中国东西这么好,我们今天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不去读它、不去学它,老祖宗都流眼泪!真的是千辛万苦累积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经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全部保留在《四库全书》里面。
  《四库全书》份量太大了,从哪里读起?这个我们要感谢唐太宗,唐太宗把《四库》里头精华的精华都提炼出来了,那就是他下令编的一部书,叫《群书治要》。
  唐太宗自小就是一个将军,十六岁带兵打仗,平定群雄,他统一了中国——唐朝。他做皇帝的时候是二十七岁,在我们想像他读书不多,那要统治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民,用什么方法?所以他就想出来要老祖宗的智慧、要老祖宗的理念、要老祖宗的方法、要老祖宗的经验,到《四库全书》里去找,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些文字,抄出来给他看。从《四库》里头总共抄出五十万字,这五十万字一本书,就是大唐盛世之依据。大唐盛世从哪儿来的?就从这部书来的。
  这部书曾经在中国失传一千年,所以这个书的题目,我们在历史上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里面都没有、都没提到。是这本书,唐朝亡国之后,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带回去了,确实在日本做了一千年,日本出现了盛世。民国初年,这本书从日本找回来了,当时商务印书馆印过两次,也是因为社会动乱不安,知道的人不多。我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想了三年,确实心想事成,就把这本书想来了,想来是无限的欢喜!
在中国,《群书治要》已经列入党校必修的课程
  汤恩比说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来救国家、来救世界,我们拿什么来救?这部书出现了,就行了,问题马上解决了。所以我看到这本书如获至宝,赶快把它翻印,印一万套,那么就不会失传了。分在许多国家大学图书馆收藏,这就不会失传了。
  现在这部书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国已经列入党校必修的课程。汤恩比的愿望,我们相信能实现。
  我们对祖宗要有信心、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国家,特别是现在习主席,我看他到处谈话都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前没听说,最近常常听说。我们这个三个根的教育在中国大陆普遍开花,将来一定结果。
  我们香港同学也很难得,来给我谈了几次,希望在香港办个汉学院,政府批准了,我们来启动这桩事情。
  要有学习《群书治要》的人,把《群书治要》这部书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我们要真正发这种心的人,我来供养他,让他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读书、专心教学。这部书研究透彻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全世界。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是中国的《群书治要》
  我在国际上也常常告诉大家: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是中国政治,不是中国的军事,不是中国的科技,也不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不是的!是中国的《群书治要》。我们把《群书治要》送给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地区,全世界大家一起学,我相信不会超过五年,这个世界恢复安定和平,大家都能够幸福美满的生活!
  佛法一定要学贤公老和尚,我们所说的这些他全做到了。净宗五门功课,“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他完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他是一部活生生的《无量寿经》。你要问《无量寿经》是什么?你看这光碟,全知道了。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第一榜样。
若要中国兴,我们不赞叹中国怎么行呢?一定赞叹!
  我们今天这部书,我相信他们带来了,大家带回去,不够我们再印。他老人家最后的表法我跟大家提一提,这里头有张照片,就是这本书,最后的表法,阿弥陀佛教他的,这个书名字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我们要记住,若要中国兴,我们不赞叹中国怎么行呢?一定赞叹!
  我跟大家的报告就到此地,谢谢大家!
  祝福大家好好念佛,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谢谢大家!
我的更多文章:
( 14:48:56)( 14:39:17)( 12:20:45)( 09:39:26)( 00:19:24)( 11:31:54)( 11:23:33)( 07:06:09)( 17:43:40)( 06:43:3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和谐世界:中国人的世界秩序观
进入21世纪,中国已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亚洲和世界大国。伴随着世界上刮起“中国风”的同时,也透着恐慌甚或妒忌之味。西方为维护其既得利益,频频利用话语霸权向世界鼓吹“中国威胁”等种种耸人听闻的虚假言论,而且这种诋毁中国国家形象的言论竟有着不小的市场。面对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问题”时,中国有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思考整个“世界问题”。在这历史性时刻,中国领导集体向世界吹响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号角。这是新形势下,中国人提出的应对全球性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的世纪强音。“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提出的关于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设想。它不仅是解决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的指南,也是站在全球秩序角度思考建立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它标志着沉寂百年的中国及中国文化开始返回世界舞台的中心,是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的又一次伟大贡献。一、华夏和谐历史探源崇尚“协和万邦”、“天下大...&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冷战结束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被打破,经济全球化使21世纪世界秩序的内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不但反映了世界朝向多极化不断演变的趋势,还体现了国际社会成员期望通过构建多级的世界体系来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谐世界的新构想是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它的中心理念就是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这也是国际社会多数成员国多年来的奋斗目标。这一新的理念的提出,引发了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期望,更为重要的是,和谐世界观所主张的目标和观念超越了以往的国际秩序,成为了一种适应时代要求、代表全人类共同意愿的新的国际秩序观。中国既是“和谐世界”新国际秩序观的发起者,同时又是其主要推动者。和谐世界注重的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普遍安全,不是仅限于保护个别大国的安全。和谐世界主张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倡议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相互包容、共同发...&
(本文共42页)
权威出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存在了40多年的战后两极秩序逐渐走向瓦解。在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旧的国际秩序矛盾丛生这个特定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从本国的战略利益出发,为争取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纷纷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各种构想和主张。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对未来世界秩序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事实上,在冷战结束后十几年间,国际秩序都由美国“单极霸权”所主导。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恐怖主义、核武器的扩散、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地区冲突、领土纠纷等各种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进入新世纪,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各个国家如何在复杂的多边关系中共处并应对面临的共同威胁,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其内涵是应当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
(本文共41页)
权威出处:
随着中国在复兴道路上阔步向前,中国的经济分量在当代世界已经举足轻重,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从“不挨打”、“不挨饿”走向“不挨骂”,如何避免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以及如何建构与中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新世界秩序观,都愈发值得追思。这种除旧布新的需求,促使国际关系学界开始从中国视角出发来讨论“共生型”国际体系。苏长和教授的《共生型国际体系的可能》一文(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9期),把“费孝通规则”作为“共生体系”的内在价值,并主张采取包容式改进、结伴互信、国际行政合作等短期策略。任晓教授的《论东亚“共生体系”原理》(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7期),则把“东亚共生体系”界定为多中心、交叉重叠的体系,主张用它来取代“朝贡体系”、“天朝礼治体系”和“中华世界秩序”等说法,让地区内各国各安其位。但是,苏、任两文的问题意识、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都显示出对于“力量”、“国力”、“交换”的极大偏爱,这种“利益导...&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中国一贯支持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1990年,邓小平在一次关于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的谈话中说:“我们的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1]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政策,的确反复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中。1995年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的演讲中,江泽民把“各国人民所期待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概括为五条:(1)要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2)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3)要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4)要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5)是要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2]世纪之交,变化了的世界,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秩序。新时期新秩序的内容有什么新变化?20...&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有清一代 ,尤其是道光年间之后 ,涌现了大量的海外游记、日记和考察报告等 ,对此很多学者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将其作为东西方交流史的基本研究资料。但有一种体裁的作品 ,往往为学界所忽略 ,这就是“海外竹枝词”。在晚清 ,有大批人员尤其是知识分子走出国门 ,去寻求自强富国之道 ,在异域的陌生生活环境中 ,他们利用竹枝词这种特别明快的诗歌体裁 ,为我们留下了反映各国制度、社会习惯、民俗生活等方面丰富翔实的材料。本文即利用这些资料 ,梳理了其中所展现的外国形象尤其是有关民俗生活的形象 ,并进一步探讨出现这种形象的深层原因 ① 。一、清代海外竹枝词所见的外国形象1、清前期海外竹枝词与中国人的外国知识清前期的海外竹枝词以康熙时人尤侗的作品最为出名。尤侗 (1 61 8— 1 70 4) ,康熙时代的文学家、戏曲家 ,曾任《明史》副总裁 ,参与纂修《外国列传》十卷。在编撰外国传的同时 ,曾于康熙二十年 (1 681 )创作《外国竹枝词》百首 ...&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应该不是,一百多万人世界早崩了吧。
sky毁灭隆音&7-15 16:26
有可能,毕竟我玩我的世界都好些年了
热心网友&7-15 16:32
不是,没这么多,这么多服务器早崩溃了
狐大狸就好好的&7-15 16:30
热心网友&7-15 16:29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净空法师&净土释疑网
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mbiz/snfq5icWKrrTfMHXkH0EoG3wsJG56UM7hemibQKAYsy2w2omFAQKrhxdPe4lQJpoX1K2hzk9KgtdlppWLeddN0eA/0"
ALT="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净空法师&净土释疑网"
TITLE="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净空法师&净土释疑网" />
《香港念佛共修答问》 第4集 日 讲于
“老实、听话、真干”是真正的善根
  海贤老和尚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基本的方面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指什么?“老实、听话、真干”这是真正的善根,这种善根不是一般人会有的。
  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社会动乱免不了心浮气躁,人生渺茫,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甚至于像社会一般所说生命的价值观、生命的意义,完全没有,所以活在这个世间很痛苦。
  为什么我们看到自杀的人那么多?原因是什么?总的原因是丧失了我们自己的自信心,没有信心,自信心没有了,还能相信谁?!对父母,对兄弟,对家亲;在往上去,对祖宗、对古圣先贤;有宗教信仰的人对宗教也丧失信心。这个就是苦难的根源,苦难是由这个原因而现前的。
佛经上常常教导我们,“相由心生”。“相”是现象,我们今天一般讲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是从自信心生出来的。我们有自信一切都美好,像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没有信心,那就是现在这种状况,甚至于比现在还要严重,我们切身深受。
古大德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老和尚,我们看到他出生在前清光绪二十六年,出生在乡下,家境清寒,所以从小没有上过学、没念过书。在乡下一般都是农耕,务农为业,从小他就在耕地里面工作,对农耕非常内行,一生务农为业;出家了还是种田。古大德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这是佛教传到中国来,唐朝时候祖师大德提倡农耕,他就把这个修行落实在农耕。
  他修什么?二十岁出家,师父不是普通人,有德行、有道德、有智慧,就看中这个年轻人是佛法的根器。看什么?只看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这样的人遇到好老师,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他学习的态度,不像我们现在一般人;现在一般人确实心浮气躁,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无论学什么,希望赶快就学成,时间长了,他就受不了了。跟古人不一样,古人教人“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样东西学十年、八年是常见的。所以他的根扎的深,根深蒂固。又何况佛陀的教诲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的目的是开悟,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开悟。
  哪些人会开悟?记住:老实、听话、真干的人有可能开悟。换句话说,这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有开悟的可能;遇到真正善知识,他会特别照顾你,真正的传法给你。
海贤虽然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一生没有读过一部经;没有做过经忏佛事,经忏佛事有仪规,他连仪规都不会。在道场里面它是乡村小庙,早晚课就是烧香、拜佛、念佛、绕佛,没有诵经的。小庙里面住的五个人都不认识字,都没有念过书,一生一部经没有念过,一个咒语也不会念。就是师父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告诉他,一直念下去,他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二十岁出家。师父传他一个法就是念佛,九十二年一句佛号,生活不离佛号、工作不离佛号、待人接物不离佛号,他把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都是他的念佛道场。这个样子念佛,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人老实。
  贤公老和尚如果要是生在佛陀那个时代,他就有能力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要生在中国唐朝惠能大师那个时代,他可以以祖师大德的身份,在世间说法度众生。他生的时代不一样,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念佛成就就像他这个样子最好,开悟了、见性了,没人知道他,没有人瞧得起他,他的生活才安定、才自在!人不能出名,出名麻烦就大了。老和尚是往生之后出名了,你再也找不到他了,这个方式最好!名闻利养离他远远的,愈远愈好,心愈清净、愈踏实。
  一生当中九十二年,度众生无数!我们这个时代哪一个出家人都比不上他!这是真的。
  往生之后,影响更大了。我们给他宣扬,这本小册子就是他普度众生、代佛说法经典!我们要把这个小册子当作《无量寿经》来看。老和尚就是阿弥陀佛派他到世间,菩萨了!真的不是假的。
  他谈话当中曾经透点消息,“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可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旧示现的本本分分的一个乡下农夫。有很亲近的人问他,他只告诉他一句“天机不可泄露”。也泄露了两次,这个两次不是很重要的。一次他说,晚上他念佛,看到许许多多的众生,床前、床后、屋里、门外统统都是这些众生听他念佛;早晨起来迟了,会有人喊他“起来啊、起来!天亮了,快念佛!”这妙!这感应。另外有一次,他烧香,他烧香烧了十二支香,早晨被同学看到了,问他:你怎么烧这么多支香?他也是透露点信息,他说我看到阿弥陀佛,也是满屋子、满外面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所以烧了十二支香;其他的他不愿意说了,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看这个小册子、去听这个光碟,你慢慢很细心,真诚心、恭敬心去看,会看出许许多多,叫悟处,你慢慢看明白。
  我们要认真向他学习:生活非常节俭,一丝毫都不浪费;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这一点不容易!一生没有傲慢、没有嫉妒,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自己谦卑,这些德行。
净宗同学修学的五个科目
  我们早年在美国见到黄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劝我提倡净宗学会,告诉我“净宗学会”这个名称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倡的,没有机会建立。告诉我:希望在外国每一个讲经的地方都成立净宗学会。所以在那些年,我住在美国,美国、加拿大一共有三十多个净宗学会。现在在全世界大概有一两百个净宗学会。第一个净宗学会在加拿大,我在那边讲经成立的;第二个在旧金山——美国净宗学会,我写了个缘起,提出行门五个科目,也就是要求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做到。
  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有三条,第一条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里头我们要最注意的是最前面两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看这两句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敬”,就是对老师,奉事师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大根大本!这个根本要没有了,一切就完了,全都没有了;要从这个地方扎根,孝亲尊师!
  现在佛法衰、社会动乱,原因是什么?根本失掉了,没有人尽孝、没有人尊师重道。这怎么办?目前这些年来,我们都在提倡扎根教育。
  根怎么扎?就是依“净业三福”。我们用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是扎什么根?孝亲尊师;用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深信因果;用佛法里面的《十善业道》,我称这个叫传统文化的三个根。《弟子规》是儒的根;《感应篇》是道的根;《十善业》是佛的根,要从这个地方落实,要认真依教修行、教化下一代,这三根的教育!
  处众、待人接物要修“六和敬”,“三福、六和”。
  “六和敬”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想法要有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传统文化里面四科——“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总结起来是十二个字,不难记!这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这是中国千万年前老祖宗教导我们的,我们这个族群、这个国家世世代代都遵守、都学习,只是民国成立之后疏忽了。民国成立之后,社会一直动乱、军阀割据,这早年,我这个年龄都很清楚;接着以后是中日战争,国家动乱、没有安定,所以祖宗的教诲疏忽了!我们今天受的苦果不是没有原因,我们要认真努力把老祖宗东西找回来。
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把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
  最近有一个年轻同学找到了英国汤恩比晚年的著作,里面有一部分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他是非常赞叹,认为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就是现在社会问题),他说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国),除这个之外找不到别的方法。他把整个世界安定、和谐的希望都寄托在中国人。
  所以看了他的东西,会恢复我们的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些节录得并不很长,非常有价值!我们今天信心从哪里建起?你看,英国人帮了忙。这份东西要印成小册子,我们都应该要知道。他说的话是真的,我完全肯定、完全承认。
  我在国际上参加和平会议,也常常引用汤恩比博士的话来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最可悲的就是信心失掉了,甚至于没有人相信这个世界还会恢复和平。那我们相信汤恩比的话,世界可以恢复安定和平,那要什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刚才讲的十二个字,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在佛法里面,就是我们净宗选出这五个科目——“净业三福、六和敬、三学(戒、定、慧)、六度、普贤十愿”。只要把这些东西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就行了,问题真能解决。
大唐盛世从哪儿来的?就从《群书治要》这部书来的
  中国东西这么好,我们今天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不去读它、不去学它,老祖宗都流眼泪!真的是千辛万苦累积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经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全部保留在《四库全书》里面。
  《四库全书》份量太大了,从哪里读起?这个我们要感谢唐太宗,唐太宗把《四库》里头精华的精华都提炼出来了,那就是他下令编的一部书,叫《群书治要》。
  唐太宗自小就是一个将军,十六岁带兵打仗,平定群雄,他统一了中国——唐朝。他做皇帝的时候是二十七岁,在我们想像他读书不多,那要统治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民,用什么方法?所以他就想出来要老祖宗的智慧、要老祖宗的理念、要老祖宗的方法、要老祖宗的经验,到《四库全书》里去找,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些文字,抄出来给他看。从《四库》里头总共抄出五十万字,这五十万字一本书,就是大唐盛世之依据。大唐盛世从哪儿来的?就从这部书来的。
  这部书曾经在中国失传一千年,所以这个书的题目,我们在历史上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里面都没有、都没提到。是这本书,唐朝亡国之后,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带回去了,确实在日本做了一千年,日本出现了盛世。民国初年,这本书从日本找回来了,当时商务印书馆印过两次,也是因为社会动乱不安,知道的人不多。我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想了三年,确实心想事成,就把这本书想来了,想来是无限的欢喜!
在中国,《群书治要》已经列入党校必修的课程
  汤恩比说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来救国家、来救世界,我们拿什么来救?这部书出现了,就行了,问题马上解决了。所以我看到这本书如获至宝,赶快把它翻印,印一万套,那么就不会失传了。分在许多国家大学图书馆收藏,这就不会失传了。
  现在这部书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国已经列入党校必修的课程。汤恩比的愿望,我们相信能实现。
  我们对祖宗要有信心、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国家,特别是现在习主席,我看他到处谈话都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前没听说,最近常常听说。我们这个三个根的教育在中国大陆普遍开花,将来一定结果。
  我们香港同学也很难得,来给我谈了几次,希望在香港办个汉学院,政府批准了,我们来启动这桩事情。
  要有学习《群书治要》的人,把《群书治要》这部书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我们要真正发这种心的人,我来供养他,让他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读书、专心教学。这部书研究透彻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全世界。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是中国的《群书治要》
  我在国际上也常常告诉大家: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是中国政治,不是中国的军事,不是中国的科技,也不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不是的!是中国的《群书治要》。我们把《群书治要》送给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地区,全世界大家一起学,我相信不会超过五年,这个世界恢复安定和平,大家都能够幸福美满的生活!
  佛法一定要学贤公老和尚,我们所说的这些他全做到了。净宗五门功课,“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他完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他是一部活生生的《无量寿经》。你要问《无量寿经》是什么?你看这光碟,全知道了。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第一榜样。
若要中国兴,我们不赞叹中国怎么行呢?一定赞叹!
  我们今天这部书,我相信他们带来了,大家带回去,不够我们再印。他老人家最后的表法我跟大家提一提,这里头有张照片,就是这本书,最后的表法,阿弥陀佛教他的,这个书名字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我们要记住,若要中国兴,我们不赞叹中国怎么行呢?一定赞叹!
  我跟大家的报告就到此地,谢谢大家!
  祝福大家好好念佛,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谢谢大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狗狗做会不会怀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