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个人取得境内、境外所得,如何计算应纳税额?个税师网络赛今年第几届,有什么作用?

如今,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税务规划越来越看重,而掌握一些税务知识是进行企业管理和资金规划的基础。为了让大家对税务知识有更深的了解,DELSK特开辟税务专栏,邀请拥有12年丰富财税经验的专家Madam Tax,为大家分享非常实用的税务知识。


本期,Madam Tax为大家分享的主题为:

汇算清缴是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一个重大变化,汇算清缴是怎么一回事?个人是否需要办理汇算清缴呢?今天围绕这个话题,Madam Tax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Q1:什么是个税的汇算清缴?

A:简单来说,个人所得税平常每月按预扣预缴税率表计算,年终按“综合税率表”计算个税,多退少补的过程就是汇算清缴。



Q2: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税务局办理汇算清缴手续呢?

A:不是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第三款:“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Q3:哪些个人需要自行办理汇算清缴手续呢?

A:根据新个税法规定,下列几种情况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其中第一项取得综合所得只在以下四种情况下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1. 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

2. 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3. 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4. 纳税人申请退税。


Q4:老个税法规定的年度所得超过12万元以上个人还需要办理自行申报吗?

A:不需要了。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无须再办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但对2018年度从两处及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日常缴纳税款不足等情形的纳税人,可于2019年6月30日前,参照原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申报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未尽涉税事宜。


Q5:个人不办理汇算清缴有什么税务风险?

A:需要汇算清缴的个人当年综合所得无论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是补税、退税,还是不补不退,均需要办理汇算清缴。未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造成少缴税款会被追缴税款、滞纳金,还可能被处以0.5倍至5倍税款的罚款。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有问题欢迎给小编留言~大家还有哪些想了解的税务知识也请留言哦~

}

  个税计算器,又名“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根据收入类型、金额等,计算每笔交易应缴纳税款与税后收入等。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个税计算器外籍,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外籍人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2、应纳税额=月应发―4800(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为4800元)。

  外籍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几个时间节点

  计算外籍个人所得税时,期间的概念非常重要,包括居住期间、工作期间、183天、1年、5年等重要的概念,这些会影响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以及纳税义务的判定,在此事项上产生的误区,主要是对上述期间的概念理解与计算不准确。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48号)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法规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的协定(安排)中,一般规定的是183天,本文仅就183天进行阐述。

  纳税人对此的误区是,常常不清楚这183天如何计算,是按照自然日连续计算,还是在一个年度内计算。根据上述文件规定,该天数指的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税法和本条例所规定的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那么是否可以根据上述规定,确定183天指的是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计算呢,这个不一定,还要看相关税收协定(安排)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缴纳所得税涉及税收协定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55号)第一条规定,判断纳税人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是否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时,居住时间的确定,应按有关入出境证明,依据各税收协定具体规定予以计算。凡税收协定规定的停留期间以历年或纳税年度计算的,应自当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期间计算居住时间;凡税收协定规定的停留期间以任何12个月或365天计算的,应自缔约国对方居民个人来华之日起,跨年度在任何12个月或365天内计算其居住时间。

  因此,在计算183天时,应首先确认其税收协定的对此的相关表述。比如,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大部分国家的表述是“有关历年”;挪威、新西兰、泰国、澳大利亚、韩国等表述为“在任何12个月”。

  比如,日本的外籍个人自2013年8月入境,在2014年5月出境,虽然其在境内总停留天数超过183天,但其2013年与2014年均属于不超过183天的范围,因此,其境外支付的工资在境内无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但如果换成韩国的外籍个人,其“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为“在任何12个月内”,因此,其在任何12个月内在中国境内超过了183天,不能执行上述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在境内居住满1年,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第四十六条规定,税法和本条例所说的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关于此条的误区,经常发生在纳税人忽略纳税年度是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以及临时离境和累计离境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计算方式为,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华无住所的个人如何计算在华居住满五年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98号)第一条规定,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5年,指个人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5年,即在连续5年中的每一纳税年度内均居住满1年。

  满5年以后纳税义务按照财税字〔1995〕98号文件第二条规定,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5年后,从第六年起的以后各年度中,凡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当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申报纳税;凡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则仅就该年内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如该个人在第六年起以后的某一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不足90天,可以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确定纳税义务,并从再次居住满1年的年度起重新计算5年期限。

  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满5年纳税义务的判定,是自居住满5年后的各年度开始计算的,满1年的,全部所得纳税;不满1年的,境内所得纳税;不足90天的,不但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确定纳税义务,同时可以从再次居住满1年的年度起重新计算5年期限。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外籍个人在境内居住满5年后,第六个年度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当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申报纳税,这里的所得不仅包括工资、薪金所得,还包括其他的各项所得,如境外个人经营所得,境外租金所得等,也需在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当然,如第六个年度临时离境一次超过30天或累计超过90天,则不构成居住满1年。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税率形式适用税目计税公式定额税率(从量计征)啤酒、黄酒、成品油应纳税额=销售数量(交货数量、进口数量)x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并用(复合计税)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应纳税额=销售数量(交货数量、进口数量)x定额税率+销售额(同类消费品价格、组成计税价格)x比例税率比例税率(从价计征)除上述以外的其他项目应纳税额=销售额(同类消费品价格、组成计税价格)x比例税率

  2015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12个重点

  1、企业年终结账前务必关注两大事项:资产损失申报和税收优惠事项备案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的两大核心业务,资产损失申报和税收优惠事项备案直接关系到全年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号)规定,“对需要事先向税务机关备案而未按规定备案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经税务机关审核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税务机关应书面通知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以下简称25号公告)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

  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如何计征个税?

  新华社记者何雨欣侯雪静  近一段时间,伴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步伐,与个税相关的话题频频受到社会关注,税务部门也加大了对个税法的宣传。  那么,针对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过节费、福利费、年终奖这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项目究竟如何计征个税,相关专家31日进行讲解与点评。  第一种: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  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均属于社会保险费的`范畴,那么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是否也属于纳税范围?究竟该怎样计征个税呢?  按照我国现行税法,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先扣除按照国家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和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后的余额,依法

  天津7月起公积金缴存基数内不计征个税

  天津频道记者从市相关部门获悉,天津市发布《关于调整天津市2011年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公告》,7月1日起施行。根据《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的通知》(津财税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包括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