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饲养员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料

关注:新中国150名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事迹
  根据《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安排,经军委领导批准,由总政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主办,在全军和武警部队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评选活动。
  评选对象为: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带领部队履职尽责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各职各类领军人物,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部队官兵杰出代表。评选活动采取官兵网上投票和评选活动工作委员会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选出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并从中推选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候选人。
  今天本报刊登各大单位推荐的150名候选人名单及其简要事迹(6月16日至22日,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同期发布),供各部队组织官兵在网上投票评选。
  ——编者
  沈阳军区(10人)
  男,中共党员,1940年12月出生,1960年1月入伍,65639部队汽车连原班长。他刻苦学习,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1962年8月因公殉职。日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总政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男,中共党员,1953年12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65435部队原参谋长。他紧跟世界军事变革,立足本职岗位想、钻、干现代化。日,在组织部队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过程中,为保护战友生命安全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总政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向南林男,中共党员,1981年9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65438部队修理连士官班长。他怀着现代军人的强烈使命感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执着学习践行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2009年5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新一代模范士兵”荣誉称号。
  张子祥男,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出生,1978年12月入伍,辽宁省军区铁岭军分区副政委。他走到哪里就把助人为乐之风带到哪里,为群众做了大量好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991年5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学雷锋模范”荣誉称号。
  男,中共党员,1953年3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沈阳军区政治部话剧团曲艺队原队长。1999年获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创作和表演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中国曲艺文学、表演牡丹奖,并被中国曲协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称号。2003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德艺双馨的文艺战士”荣誉称号。
  男,中共党员,1945年4月出生,1962年入伍,65444部队重炮连原战士。日,在郊外训练过程中,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震惊,冲向人群,刘英俊为保护6名儿童的生命安全,全力控制惊马,身负重伤英勇献身。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官兵开展宣传和学习刘英俊同志的活动。
  高光辉男,中共党员,1963年4月出生,1980年9月入伍,65426部队部队长。先后被军区树为“连长标兵”、“优秀教练员标兵”、“优秀指挥员”,被四总部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1991年1月,被中宣部、总政治部、国家教委授予“80年代优秀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
  高玉宝男,中共党员,1927年4月出生,1947年11月参军,辽宁省军区大连第二干休所离休干部。他用文字加符号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高玉宝》,曾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中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暨先进工作者、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贾丹兵女,中共党员,1955年10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第211医院院长。她先后完成8部140万字的药学专著,亲自带领医院扶贫医疗队十年如一日坚持送医下乡,连续5年带领专家医疗队赴青海对口帮带,救治患者近万名。被评为“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韩雅玲女,中共党员,1953年6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或医疗成果一、二等奖5项,荣获第八届全军科委会医学科技重大贡献奖和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页
   北京军区(10人)
  男,中共党员,1933年3月出生,1953年3月入伍,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原主任。先后参加支援西藏医疗队和海城、唐山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年过七旬仍坚持每年做100多台手术。2006年6月,胡锦涛主席号召全军广大医务工作者向他学习。同年被授予“白求恩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李志军男,中共党员,1956年11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北京军区政治部第1干休所卫生所副主任医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盲人协会主席。1981年只身排哑炮被炸成重伤,双目失明。他自学医学,成为全军第一个双目失明但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他曾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李国安男,中共党员,1946年3月出生,1961年7月入伍,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员。为解决困扰边防部队和边疆人民“吃水难”的问题,带领官兵打了580眼井,造福八千里边防线10万群众。1996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团长”荣誉称号,同年6月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男,中共党员,1940年7月出生,1960年3月入伍,66173部队炮兵连原战士。1963年8月谢臣随连队奉命参加抗洪抢险,他为救一名卷入洪水的小女孩壮烈牺牲。1964年1月,国防部授予他“爱民模范”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他所在班为“谢臣班”,贺龙、聂荣臻、罗瑞卿等相继题词。
  男,中共党员,1943年7月出生,1964年12月入伍,66366部队原战士。在担任饲养员期间,他成功研制出“中曲”发酵饲料,并在全国推广,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1970年10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饲养员”荣誉称号。1972年叶洪海到阿尔巴尼亚等国传授“中曲”发酵技术。
  杨德千男,中共党员,1915年2月出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离休干部。离职休养后,他坚持做学习笔记40多本,撰写心得体会40多万字,先后资助36名贫困山区学生。被总政评为“先进离退休老干部”,被中央文明委员会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赵渭忠男,中共党员,1932年7月出生,1951年3月入伍,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他先后捐款100多万元,资助560多名贫困学生;向社会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000多名,援建了32所希望小学。2001年,赵渭忠一家被中宣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评为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先后两次荣获民政部和全国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大奖。
  男,中共党员,1926年12月出生,1945年入伍,66069部队原副部队长。抗美援朝作战中,他作为排长带领战士奉命坚守在敌后龙源里,断敌南逃北援,配合志愿军主力围歼敌人。他所带排创造了歼敌200余人,缴获敌大炮6门、汽车58辆而自己无一伤亡的经典战例。他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程志强男,中共党员,1955年3月出生,1973年12月入伍,北京卫戍区副参谋长。他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擎旗手。在30年仪仗生涯中,出色完成香港、澳门回归交接仪式升旗等任务。2008年8月指导参演官兵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表演任务。仪仗大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郭惠萍女,中共党员,1958年3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山西省军区第3干休所卫生所所长。她积极探索老干部保健工作规律,大力倡导亲情服务,为长期卧床重病老人创建家庭病房,得到了老干部交口称赞。她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页
   兰州军区(10人)
  男,中共党员,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84897部队9连原战士。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斗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燃着了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他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英雄”称号。总政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男,中共党员,1931年4月出生,1949年11月入伍,84807部队侦察连原文书。1952年1月,朝鲜少年崔莹跌进冰窟。罗盛教跳进冰窟实施救助,成功将崔莹顶出水面,自己却因体力耗尽壮烈牺牲。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男,中共党员,1940年4月出生,1959年1月入伍,原5335部队1营3连班长。日,欧阳海所在部队野营训练经过铁路轨道时,一列客车鸣着长笛飞奔而来,一匹战马受惊,驮着炮架窜上铁路。欧阳海奋不顾身推开战马,但他却被轧断左腿,经抢救无效牺牲。
  男,中共党员,1917年3月出生,1938年入伍,原乌鲁木齐军区独立骑兵师1团保卫股股长。1950年8月,他带领由7个民族136名官兵组成的进藏先遣连,解放了藏北阿里地区。进藏后,他在与反动分子作斗争的同时,做好藏族群众工作。原乌鲁木齐军区授予他“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李润虎男,中共党员,1951年5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68202部队后勤部军械修理所原专业军士。他把本职岗位作为弘扬雷锋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把帮助战友、服务群众作为不懈追求。199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1年5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学雷锋模范”荣誉称号。
  女,中共党员,1917年3月出生,1936年8月参加工作,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全国著名护理专家。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新中国的医疗护理事业,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她26年间6写入党申请书,铁心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坚定不移。荣获第36届国际“南丁格尔奖”,被中央军委追授“爱党为民模范护理专家”荣誉称号。
  姜云燕女,中共党员,1976年3月出生,1993年12月入伍,新疆军区联勤部门诊部护士长。她到喀喇昆仑山工作11年,成为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工作时间最长的女军人。走遍了喀喇昆仑山的所有哨卡。荣获第39届国际“南丁格尔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被兰州军区授予“雪域高原模范护士长”荣誉称号。
  党翻身男,中共党员,1955年12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68212部队3营炮兵连原排长。日,党翻身所在连队在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时,一名战士不慎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掉在身后一米处,党翻身奋不顾身冲上去,把他推到两米外的掩体内,并迅速转身拣弹排险。这时手榴弹爆炸了,党翻身身负重伤。中央军委授予他“爱兵模范”荣誉称号。
  男,中共党员,1969年5月出生,1987年9月入伍,69222部队原部队长。他坚持用实战要求砺练精兵,带领全团首次整建制穿越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被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癌晚期,持续高烧、腹痛、呕吐的情况下仍组织部队演练,坚持边输液边指挥,带领部队徒步奔袭13公里。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使命的模范团长”荣誉称号。
  杨再礼男,中共党员,1982年6月出生,2003年12月入伍,68306部队9士。他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整理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摸索出8种理论学习方法。他注重立足本职学习成才,2005年在军区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夺得金牌。2008年被兰州军区授予“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全面发展好战士”荣誉称号。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页
   济南军区(10人)
  男,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71622部队1营3连原连长。日,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他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1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荣誉称号。
  男,中共党员,1944年11月出生,1964年3月入伍,54764部队2连原排长。1964年4月,他在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时,忽然听到呼救声,几名女社员在河中遇险。他带领身边的两名战友救出7人后,见还有两名女社员没有被救上来,又转身向激流游去……一个恶浪打来,盛习友被洪水卷进了拦河坝下,献出了年轻生命。中央军委授予他“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韦昌进男,中共党员,1965年11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济南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1985年,他在执行重大军事行动任务中,身负重伤,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在不同的岗位建功立业,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女,中共党员,1925年5月出生,1951年7月入伍,第401医院原副院长。她把对党的忠诚化作服务官兵的实际行动,以博爱之心、精湛医术治病救人,患者称赞她是生命的“保护神”。她退休后在医院建立“苏肇琇诊室”,继续为官兵和群众服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徐洪刚男,中共党员,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71332部队副政委。日,徐洪刚在探家归队途中,与抢劫乘客财物的4名歹徒英勇搏斗,胸部、腹部、臂部被歹徒连捅14刀,仍然从车上跳下,追赶歹徒,直到昏倒。被济南军区授予“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见义勇为的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王成琪男,中共党员,1931年12月出生,1944年10月入伍,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实施世界首例小儿双断臂再植手术和世界第二例双手十指全断再植手术,并创造了“王氏皮瓣”;主编20余部著作,获得140余项科研成果,他所在科被中央军委授予“勇攀医学高峰的先进科”荣誉称号。
  孙兆群男,中共党员,1961年10月出生,1979年11月入伍,山东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副师长。1985年,他在执行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任务中,所在连队有16名同志为国捐躯。他20年如一日地照顾16位烈士的父母,先后写信1500多封,行程近9万公里看望他们,资助钱款13万余元,被民政部和总政治部授予“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类成信男,中共党员,1964年12月出生,1983年11月入伍,河南陆军预备役师副参谋长。1996年5月,类成信在一次实弹战术教学中,为救新战士被炸掉了右手。多年来,他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参与部队技术革新10多项。被树为全国、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被人事部、全国残联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男,中共党员,1972年12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54796部队机炮连原战士。日,吴国良在参加部队驻地新乡市获嘉县抗洪抢险中,为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光荣牺牲。
  男,中共党员,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71282部队炮兵指挥连原实习士官。日,他随部队开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在执行任务中,他连续奋战32天,因长时间过度劳累突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6岁。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页
   南京军区(10人)
  男,中共党员,1942年10月出生,1961年8月入伍,73081部队1连5班原班长。1965年7月,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时刻,他毅然扑向炸点,用身体掩护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他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赞扬,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男,中共党员,1930年2月出生,1948年9月入伍,73091部队2连原副连长。他总结出了郭兴福教学方法,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向全军发出号召要像学雷锋、好八连那样,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全军掀起了大规模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性运动。
  范匡夫男,中共党员,1945年11月出生,1965年12月入伍,浙江省军区原副政委兼金华军分区政委。他模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部队、感召官兵。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汪月霞女,中共党员,1937年4月出生,“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第一任连长。她多次参加上级比武,被南京军区评为“女神枪手”。她是电影《海霞》和小说《海岛女民兵》的原型。国防部以毛泽东同志的名义授予她半自动步枪1支、子弹10发。
  展亚平男,中共党员,1962年8月出生,1981年11月入伍,73022部队“硬骨头六连”原班长。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他身负重伤,双腿和左臂高位截肢。伤愈后,与伤残作顽强斗争,被誉为“当代保尔”。
  卢加胜男,中共党员,1979年2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73022部队修理连班长、四级士官。日,卢加胜乘坐火车探亲归队途中,76名持刀车匪酒后疯狂抢劫。卢加胜和车上的其他军人、乘警一起,与车匪展开殊死搏斗,将车匪全部制服。
  何祥美男,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73653部队6连班长。他忠诚使命、爱军精武,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练就了水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猎鹰的“三栖”作战本领。先后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青年标兵”,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男,中共党员,1972年6月出生,1987年11月入伍,安徽省军区安庆军分区勤务队汽车班原驾驶员。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在肝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直战斗在长江抗洪前线,最后病倒在长江大堤上。同年9月10日,中央军委授予他“抗洪钢铁战士”荣誉称号。
  男,中共党员,1970年7月出生,1987年11月入伍,上海警备区通信站原副教导员。日,在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时,为保护战士光荣牺牲。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央军委追授他“真诚爱兵科学带兵的模范基层干部”荣誉称号。
  “黎氏兄弟”院士男,中共党员,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两人均为1963年4月入伍,同为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俩先后获得高等级科技成果奖50余项。2009年5月,中央军委为他们记一等功。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页
   广州军区(10人)
  男,中共党员,1978年9月出生,1996年12月入伍,75121部队9连原战士。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救醒后,又拔掉输液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总政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宗道辉男,中共党员,1972年8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75738部队某侦察队班长、五级士官。他第一个试飞全军3种型号的某飞行装备,是全军驾驶该飞行装备成功飞越琼州海峡第一人,填补了该飞行装备系统6项空白。2005年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彭楚政男,中共党员,1943年10月出生,1961年1月入伍,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他积极参加和组织地方扶贫帮困工作,被湘西群众誉为“扶贫司令”,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第四届“十大扶贫状元”。
  黄祖示男,中共党员,1940年7月出生,1959年12月入伍,湖南省军区原副政委,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军事大比武尖子。1965年参加我国原子弹空爆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取样检测,完成任务出色。
  唐立忠男,中共党员,1960年6月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广东省军区惠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在遂行重大军事行动任务中表现英勇,为部队前进扫除障碍,荣立一等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爆破英雄”荣誉称号。
  李延年男,中共党员,1928年11月出生,1945年10月入伍,原广西军区54251部队副政委。1950年参加湘西剿匪,率领连队以微小代价消灭土匪200余人;1951年抗美援朝战斗中,率领连队英勇作战,和兄弟连队一起,消灭敌军600余人,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1次。
  江旻舟女,中共党员,1972年10月出生,1989年9月入伍,75770部队处长兼高级工程师。她先后推出17项科研成果全部走向“战场”,获全军专业技术干部重大贡献奖、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魏永景男,中共党员,1954年1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湖南省军区副政委。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他连续指挥战斗10昼夜,为实现京珠高速公路双向贯通作出突出贡献,被四总部评为“全国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个人”。
  刘小午男,中共党员,1960年1月出生,1976年12月入伍,75100部队参谋长。他始终瞄准前沿推动部队信息化建设,主持研发的某作战指挥系统、计算机模拟教学系统分别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员。
  男,中共党员,1926年12月出生,1947年10月入伍,湖南省军区湘潭军分区原副参谋长、顾问。曾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1950年2月,组织战士进行解放海南岛的海上训练时,突然与敌军舰遭遇,他指挥战士沉着应战,首创木船打敌军舰的战例,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页
8:25:08#@#$#
8:25:29#@#$#
8:25:45#@#$#
8:25:58#@#$#
8:26:11#@#$#
8:26:25#@#$#
8:26:33#@#$#
8:26:54#@#$#
8:27:11#@#$#
8:27:26#@#$#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
没有相关论坛帖
更多相关搜索: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用户名:密码:
评论7544条
评论6637条
评论5166条
评论4646条
评论2954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中国故事 -
连续剧《中国故事》
   基本资料   片名:中国故事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集数:20集   主要演员:   --饰季红    高曙光--饰林先生   --饰马老师    肖 雄--饰妻子   丁嘉丽--饰李勤    刘 蓓--饰和平   --饰    --饰老李   剧 雪--饰嫂子    寇振海--饰宝昌   陈 坤--饰晓东    刘 孜--饰五祖母   王学圻--饰梁大平    --饰吕琳剧情介绍&  二十世纪的中国风云变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故事》从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为切入点,以普通百姓生活为视角,对二十世纪做了一次全景式的回顾,以浪漫温馨、生动感人的笔触,讲述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事情。   全剧以主人公的一生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他从童年到老年二十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故事:   1《外婆的故事》,2《街坊的故事》,3《老师的故事》,4, 5,6《母亲的故事》,7《战友的故事》,8《同桌的故事》,9《朋友的故事》1011《父亲的故事》12《妻子的故事》,13,14《同事的故事》,15《妹妹的故事》,16,17《兄弟的故事》, 18,19《女儿的故事》,20《》。   二十个故事几乎涉猎了本世纪中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从世纪初叶的南方小镇到四十年代的京城,从繁华一梦的旧上海到改革开放的深圳,辐射面极广地展示出不同时代所带给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从家庭的角度深刻地折射出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而每一个故事又都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地刻划出一个个富有时代色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一幅二十世纪中国人文景观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故事》每一集的主人公均由一个具有高知名度的一线演员扮演。演员的遴选力求做到与观众的期望相吻合,即选出的演员正是观众认为最适合扮演这个角色的人,充分展示出演员独到的个人魅力和精湛演技,以一个个不可取代的个性化表演树立起观众所喜爱的生动鲜活的人物画廊。他们是:(以出场顺序为序)斯琴高娃、高曙光、曹翠芬、刘孜、严敏求、李雪健、剧雪、岳红、陶虹、刘佩琦、杨青、陈坤、王奎荣、肖雄、赵有亮、丁嘉丽、王学圻、寇振海、姜武、刘蓓等。   同时,《中国故事》的每一集的故事都由至今有着广泛影响个老艺术家的讲述展开,娓娓道来的话语,既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开篇形式,又使观众倍感亲切。这些老艺术家是:凌元、浦克、李健、梁音、谢芳、陶玉玲、袁霞、葛存壮、方辉、刘世龙、管仲祥、于蓝、陈立中、鲁非、里波、孙道临、张瑞芳、仲星火、张勇手。   众多明星的通力合作使得《中国故事》在表演水准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以说《中国故事》是当代新老艺术家的表演“群英会”。分集介绍  第1—5集   《的故事》   五十年代初的北方农村,童年宝生跟外婆生活在一起,一天宝生突然对外婆说他要结婚,外婆吓了一跳,原来宝生是跟村里的女孩英子玩儿过家家。他要姥姥给他买一个布娃娃,因为没有“孩子”英子便不肯结婚。外婆答应了宝生,并认真地替宝生从皇历上选了一个吉日,说这天结婚的夫妻可以白头到老。外婆跟宝生讲起了自己做新娘时的情形,沉浸在   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宝生向外婆打听外公现在在哪儿,外婆说外公在很远的地方,然后对着桌子上摆着的一张年轻人的照片发起呆来,外婆一直说那年轻人是自己的弟弟,离家已经快二十年了。   外婆给宝生买来了布娃娃,准备操办他和英子的婚礼,这时外婆的弟弟突然回来了,两人相见非但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相反却有着几分生涩与尴尬。外婆对弟弟照顾备至,弟弟却对外婆礼貌而疏离,使得宝生很是不满。   原来外婆所谓的弟弟正是宝生的外公,他这次回来是跟外婆离婚的,他已经在外面另有了妻室,为这个家庭操劳了一生、献出了自己全部所有的外婆平静地接受了一切,答应和外公离婚。   外婆跟外公到村上办理了离婚手续,她叫外公一个人先回家,说自己要去参加宝生和英子的婚礼,外公跟外婆一起来到村头,宝生和英子童真而深深地感染了外婆和外公,外婆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外公要带宝生回城里去了,外婆送给了外公一副自己剪的大红喜字,祝福他幸福、快乐。   宝生很是伤感,他将布娃娃留给了自己的新娘英子。   英子赶来为宝生送行,她拿出宝生送她的布娃娃,布娃娃被改成了一个男孩,她对宝生道:宝生,我娘说女孩儿的命不好,我把咱们的孩子改成男的了。   外婆和外公久久地愣在了那儿……   《的故事》   四十年代的北京,童年宝生和林先生住街坊,孤身一人的林先生非常喜爱宝生,宝生也经常到林先生家串门,但宝生家女佣柳妈坚决反对宝生和林先生来往,她告诉宝生林先生有传染病,一旦染上就治不好,林先生的太太和儿子就是因此而离开了他。   宝生深为林先生惋惜,跑去问林先生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林先生非常不快,说自己根本没有病,并从此断绝了与宝生的来往。   一天宝生拿出一张在林先生院子里拣到的照片对柳妈道,林太太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他去林先生家就是为了能看看美丽的林太太。照片上是一个青衣扮相的女人,柳妈告诉宝生这不是林太太,而是林先生,林先生曾是京城名旦,染病后被赶出了梨园。宝生对此大为惊讶,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落魄的林先生跟照片上美丽的女人联系起来。宝生产生出探究林先生的强烈欲望,但林先生一直拒绝宝生再进他的家门。   这天林先生突然发病,倒在家门口痛苦万分,正巧被宝生撞见,林先生给了宝生一个包袱让他去给他换点药来,宝生将包袱给了柳妈,柳妈大惊失色,她拿着包袱去找林先生,痛斥他不该叫一个孩子去给他去换大烟,原来林先生是烟瘾发作了。宝生不明就里,逼柳妈去给林先生换药,柳妈无奈之下答应了宝生,她给林先生换来的大烟,但却把那个包袱偷偷藏了起来,包袱里是林先生的一件戏装。   宝生背着柳妈偷偷去看林先生,无意中发现林先生在抽大烟,宝生伤心之极,他对柳妈发誓永远不要再见林先生,并把那张心爱的照片撕碎,塞回到林先生门里,林先生为此感到十分痛苦。   林先生紧闭的大门里传出了吊嗓子的声音,林老板要重新出山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许多人找上门来欲求一票,林先生却闭门谁也不见。一天林先生亲自登门给宝生送来了一份请柬,里面还夹着被宝生撕碎的那张照片,宝生被林先生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原谅了林先生。   林先生的院子被装饰成一个舞台,场面盛大而隆重,林先生拒绝了所以的宾客,只邀请了宝生一人,林先生盛装出场,将他最最倾心、美伦无比的表演献给了他的童年朋友宝生……   《的故事》   七十年代末,少年宝生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区,生活极为艰难,但母亲勒紧裤带送宝生上学,她最大的愿望是想让宝生将来能当上村里的会计,这样儿子就可以不象他们那样受苦了。宝生的同学中,很多家长都盯上了会计这个肥缺,他们在学习上跟宝生较着劲。   星期天,马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去春游,但宝生娘认为马老师这是不务正业,她阻止了宝生,叫他留在家里干活,宝生十分不快。宝生在班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马涛也没有去春游,而是被父亲关在家里温习了一天功课。   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宝生得知马老师精心准备的春游遭到了所有家长的反对,结果春游时一个人也没有来,马老师非常失望,决定利用上课时间把春游补上。   马老师带领同学来到山顶,面对春天盎然的生机,他叫每个同学都谈一下自己的理想,但大家想了半天,谁也不肯开口,在马老师的追问下,大家才彼此揭发出那个久已埋藏在他们心里的愿望:当村里的会计。   宝生问马老师的理想是什么,马老师回答他的理想曾是想当一名外交官,对于一个年过半百、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乡村教师,他的回答引来同学们的哄笑。这时马老师拿出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多年以来他所收集到的诸如华罗庚、李四光、老舍、谢冰心等科学家、文学家的事迹,他把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这群山里的孩子一一对了下号,每一同学名字都跟一个响亮名字连了起来,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了,马老师带领全体同学朗读起了那首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诗篇《青春万岁》: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理想的翅膀载着这些山里的孩子高高地飞了起来。   宝生回家对母亲说他不要当村里的会计了,母亲非常失望。原来所有想当会计的孩子都怀揣着更为宏大的理想,放弃了当村里会计的打算,这使家长们非常恼火,他们找到了村里,队长趁机辞掉了马老师,让自己的外甥接替了他。   临行前马老师把一张纸贴在了新来老师的墙上,上面抄着那些著名人物的名字和与之对应的同学的名字,新来的老师被深深感动了。   宝生带领全体同学想留下马老师,马老师最终说服了同学回去上课,宝生走到马老师面前庄严地道:他不要再当那些伟大的人物,他要象马老师一样,将来做一名老师,马老师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马老师走了,全体同学一起朗诵起那首《青春万岁》为马老师送行:“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的故事》   二十年代末,少年宝生跟叔叔和婶子去探望住在南方的祖母,令宝生惊异地是他竟然会有三个祖母,尤其是美丽的三祖母看上去还没有婶子大,而祖父却早在多年以前已经去世,在这个深宅大院里,宝生通过一系列的细节领略到了大祖母的威严,二祖母的善良和三祖母的孤寂,很快宝生便喜欢上了年轻、美丽的三祖母,而三祖母也非常喜欢宝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对于比自己年纪还要小的三祖母,叔叔一直是毕恭毕敬,言必称三妈,但对于她跟宝生的交往却颇有不满,而婶子对于这个年龄跟自己相仿的女人却有着一份深深的同情,而大祖母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夜晚,宝生屡屡听到院子里有声响,他疑是院子里闹鬼,禀告了大祖母,三祖母显得很是不安,大祖母不露声色地说那是宝生的错觉。宝生越来越觉察出这个院子里深埋着的许多秘密,也越来越体味到三祖母的不幸。终于一天夜晚,宝生目睹了三祖母的出逃,而恰恰被大祖母撞上,三祖母不由惊惶失措,两个女人默默对视着,宝生意识到灾难降临了,可大祖母却无言地缓缓走进三祖母房间,替她关上了灯,锁好了门,三祖母怀着对大祖母的无限感激离家出走。   三祖母的出逃使叔叔暴跳如雷,怒斥她是下贱的婊子!发誓一定要把她抓回来,打断她的腿!大祖母威严地令叔叔的生身母亲二祖母狠狠地教训了叔叔,把他挡了下来。   中秋节到了,饭桌上大祖母给三祖母留下了一副碗筷,一家人默默地吃着,宝生也结束了他的祖母家之行。   《的故事》   四十年代,宝生到上海去探望大哥,很快宝生便感觉出大哥的生活虽说优越,但和嫂子的关系却比较冷淡,两个人相敬如宾,却并不幸福。家里的气氛一直比较沉闷,只有当有人到家里来打麻将时,嫂子才显出快乐。   嫂子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懂风情,明事理,且对宝生非常体恤,宝生也对嫂子怀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微妙情感。   大哥对宝生的到访似乎并不欢迎,几次想赶宝生走,都是嫂子挡了下来,宝生对大哥很是不满,对嫂子更加亲近。   一天,宝生无意间发现一个年轻、英俊的军官来找嫂子。宝生向嫂子打探,嫂子却对此讳莫如深,不久宝生又发现大哥跟一个女人有染,宝生意识到大哥和嫂子的婚姻危机四伏,但他将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到了大哥的身上。   大哥为了生意上的事出差去了,家里只剩下了宝生和嫂子,宝生对嫂子谈起了种种对大哥的不满,而嫂子却处处为大哥辩护,称大哥跟她的感情很好,只是大哥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这更加深了宝生对嫂子的好感。   这天嫂子出去办事,并答应回来后要带宝生去逛街,宝生焦急地等待着。突然嫂子匆匆回来了,她紧握住宝生的手神情严肃地道,假如有人问起大哥去了什么地方,千万什么都不要讲,也不要说有谁曾到过家里来。嫂子在宝生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嘱咐宝生一定记住嫂子的话!刚刚说完一伙军警便闯了进来,把嫂子和宝生带走了。原来大哥和嫂子都是地下党,大哥家是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站。   审讯官威逼嫂子说出组织的秘密,嫂子守口如瓶,但审讯官得意地说出了曾来过嫂子家人的名字,说他们都已经被捕,嫂子大为震惊。审讯官告诉嫂子,宝生因受不了皮肉之苦,把一切都招了,这令嫂子痛心不已。   牢房,宝生来看望嫂子,嫂子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不承认是他嫂子,并把宝生赶了出去。   宝生的精神崩溃了,变得心灰意冷,这时嫂子却又来看望宝生,她已经从内线得知,泄密的不是宝生,嫂子对自己误解宝生感到非常难过,请求宝生原谅,宝生握着嫂子的手告诉嫂子,他是为了她才挺了过来,为了不辜负嫂子对他的爱才替嫂子守住了秘密,嫂子将宝生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嫂子牺牲了,在和嫂子诀别时,宝生发现了那个来找过嫂子的年轻军官居然就是行刑官。   宝生被释放出来,又见到了大哥,但宝生却不肯原谅大哥,觉得他对不起嫂子,执意不跟大哥回去,万般无奈大哥道出了原委:大哥和嫂子根本不是真正的夫妻,是组织上为了工作需要安排他们假扮的,大哥有自己的爱人,而嫂子也有自己的丈夫。宝生一下惊呆了,上前紧紧抱住了大哥。   宝生追问嫂子的丈夫在哪儿,大哥说这是组织的秘密,但他告诉宝生,正是嫂子的丈夫营救了他,用嫂子的生命把宝生换了出来,宝生顿时明白了,嫂子的丈夫就是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年轻军官……   第6—10集   《的故事》   六0年底的一个下午,宝生在自己家里边啃着菜窝头,边看报纸。新闻的标题十分醒目:巧施增粮法,一斤面蒸出十斤馒头。   宝生的母亲拎着个破旧的旅行包出现在宝生的屋门口。这个年过半百,被打成右派   ,经过几年的劳动改造,第一批摘掉右派帽子的女人,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儿子宝生。但等着她的却是宝生的冰冷,面对母亲的热泪,宝生像陌生人无动于衷,他甚至看都不看母亲一眼,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还关上了屋门!   母亲愣住了。转瞬她看见了宝生啃了几口的菜窝头,破铝锅蒙满了灰尘,酱油瓶、盐罐都是空的……她急忙生炉子,做开水,又出去买油盐酱醋,想用她带回来的一点点面粉给宝生做儿子最喜欢吃的疙瘩汤。   母亲买东西回来时,宝生的门依然关着。水开了,她忙着灌水,暖水瓶炸了,滚烫的开水浇在了母亲的脚上。她喊宝生,没人答应,她瘸着脚推开了宝生的门,却发现宝生已经走了……   一连几天,宝生都没有回家,母亲每天都给宝生理被子,灌烫壶暖床。   老同学阿芸到单位看望母亲,给了母亲一包饼干。母亲舍不得吃,一心想带回去给宝生,却被不拘小节的同事吃的只剩下两块,结果这两块饼干还从书包的破洞里丢在了回家的路上。母亲冒着寒风,瘸着脚,终于在漆黑的夜路上找到了那两块饼干,像捧着宝贝一样捧回了家。她发现宝生在她不在的时候回过家,她非常后悔自己没能在家等儿子,她把摔碎的饼干对起来,放在了宝生的枕头上。   母亲整理宝生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她在改造期间写给宝生的信,一百多封,宝生竟然连一封都没有拆开扔在了一个纸箱里……   宝生的姥姥(剧中称娘)突然来了,为了省几分邮票钱,娘没有提前通知母亲。娘给母亲带来了些家乡的玉米面、花生、红薯干和小咸鱼。心疼女儿的娘一心让母亲多吃些,但母亲推说不爱吃,都要给宝生留着。   娘患了肺病,但她没告诉女儿,只说要点钱。母亲把仅有的十元钱给了娘。   母亲上班去了,宝生依然没有回家,娘收拾房间时看见了那两块已经开始发霉的饼干,她舍不得丢掉,把饼干吃了;她还发现了宝生那一纸箱没有拆开过的信,似乎明白了什么。   娘把所有的信一一拆开、扎好,捧着那些信,她像是触到了女儿的心,也触到了另一个母亲的心。   母亲回来发现饼干不见了,她气急地责问是不是被娘吃了,娘才知道母亲是给宝生留的,娘懊悔不已。   娘拿出了那些信,谎称宝生一直珍藏着母亲的信,夸说宝生懂事,母亲顿时明白了娘的苦心,她假装毫不知情,把泪水咽到了肚子里,领受下了儿子的所谓孝心。   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宝生回来了。娘对宝生说你妈一直夸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又说自己不识字,让宝生教教姥姥。当他看见姥姥拿的是母亲的来信时,宝生愣住了,但在姥姥的坚持下,宝生只得一句一句的读给姥姥听。读着读着宝生又不读了。姥姥盛怒之下,骂了宝生,打了宝生,强迫宝生把母亲的所有来信都读完。姥姥把宝生关进了屋。   母亲回来了,听说宝生在家时,她甚至不敢见宝生了。娘对她说宝生一直等着你呢!母亲将信将疑。宝生走出了房门,望着母亲,背诵着信中母亲的话:我真想变成一只鸟,飞回去看你一眼……可是妈不能变成鸟,妈要变成了鸟,谁来管宝生……终于,这对隔膜甚深的母子拥抱在一起,泪水流在了一起。   姥姥要回去了,一家人在火车站依依惜别。姥姥到走也没把自己得了重病的事告诉女儿,只是把检查剩下的钱还给了母亲。火车开走了,宝生要背母亲回家,母亲伏在儿子宽厚结实的背上,一股暖流涌了上来……   《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宝生下乡的知青组。组长吴娟在追查一本丢失的书,但她拒绝说出书名,惹得大家纷纷猜想,宝生从吴娟的神情断定那肯定是一本禁书,他使尽坏招儿想从吴娟嘴里套出书名,结果惹恼了吴娟,被罚在家里做饭。   这天宝生和组里的女生吕琳赶着驴车去公社去买粮食,路上吕琳告诉宝生,吴娟丢的那本书是一本《计划生育常识》,原来队里分配知青组的女生到老乡家动员超生者去做绝育,宝生感到很是惊奇。并央求吕琳等那本书找到一定借他看一下。   买食,吕琳说领宝生去一个好地方参观参观,结果把宝生带到了公社配种站,宝生有些尴尬,在吕琳的调侃下他和吕琳一起走进了配种站。两人尽情地参观了一番兴奋不已,出来后抒情了半天才突然发现停在门口的驴车早已经不见了,他们顿时慌了神,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只好沮丧地返回了知青组。好在驴车自己回来了,饲养员扣下些粮食作为惩罚,宝生和吕琳也被吴娟每顿饭罚去两个窝头。   宝生跟组里的男生讲起参观配种站的经过,弄得大家心猿意马,历来讨厌做饭的男生纷纷向吴娟申请,要求在家做饭,搞得吴娟大惑不解。   在吕琳、吴娟她们的努力下,一群哭哭啼啼的妇女被装上拖拉机,拉去公社做绝育手术了,吕琳望着自己几个月的“战果”,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绝育者的家属为报复上门滋事,在知青组大打出手,吕琳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制服了闹事者,使知青组逃过了一劫。   因动员计划生育有功,村里决定奖励吴娟去做拖拉机手,不想吴娟却把队里的牛撞死了,队里要求知青组赔偿,这时吕琳挺身而出,动员知青组的人春节不回家过年,留下来给老乡演节目,以求得到村里的谅解,在吕琳的说服下,大家不情愿地留了下来。   大年三十,大家围坐在一起,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凉,吕琳为了逗大家开心,说出了和宝生去参观配种站的经过,然而大家却没有一丝的兴奋。一个男生拿出了吴娟一直在找的那本《计划生育常识》,承认是自己偷的,并把它还给吴娟,吴娟第一次表现出了宽容,答应把这本“黄色书籍”给男生传阅,可没有一个人去翻看。终于有女生忍不住凄凉,俯在男生怀里哭了起来,结果知青组里哭声响成了一片。这站了起来提议道,今天晚上我们就伙着过吧。大家惊异地望着宝生,宝生绝望地:我们实在是太寂寞了,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吴娟同意了宝生的提议,男生和女生一对对流着泪水走到了一起,最后只剩下了宝生和吕琳,宝生缓缓地走向吕琳,拉起了她的手,半天吕琳望着宝生道:宝生,我们不是那配种站里的牲口。说完跑了出去。   所有的人都愣在了那儿,屋外传来吕琳凄厉的歌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大家跑了出去,只见吕琳站在房顶上对着荒芜的原野在声嘶力竭地唱着,大家一起跑上了房顶,加入了吕琳的行列……   《的故事》   七十年代末,宝生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他的同桌老李是来自农村的老三届,已年近四十。老李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优秀,令宝生非常钦佩,可老李却总是对宝生称自己就是一农民,因此常被宝生调侃为农民的狡猾。   性格怪僻的大龄女生林洁对老李充满爱慕,她追求老李的方法即神秘又有些可笑,对于老洁的关系,同学们议论纷纷,老李对此却一直装傻。   老李每天晚上都会神秘地失踪,大家都以为他是在跟林洁幽会,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宝生发现老李根本没有跟林洁在一起。他屡屡向老李追问,老李却总是支吾其词,林洁对老李每晚的神秘去向也一无所知,并很是诧异。   校园里还有一道风景,这便是哲学系的一个三十多岁、气质高雅的女生,她整天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怀抱一本书,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在校园里踱来踱去,宝生给她起了外号叫小若。小若似乎永远都若有所思地在校园里踱着,宝生对她这种此乐不疲的“表演”即鄙夷又好奇。   一天正在上课,一个农村妇女找到了课堂来,老李顿时变得非常紧张,农村妇女把老李叫走了,同学们纷纷议论这一定是老李在农村的老婆,林洁也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接下来老李便一连几天都没有露面,宝生在老李的床下发现了一盆没有洗完的衣服,宝生拿去替老李去洗,结果在老李的衣服上发现了大片的血迹。宝生顿时紧张起来,他把事情告诉了林洁,林洁也开始为老李担心,并嘱咐宝生一定不要把这事告诉任何人。   就在这时,一直在校园里踱步的小若也不见了,林洁告诉宝生,小若已经退学了,宝生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小若把心思都用在装模作样的表演上。可林洁告诉宝生,小若是考上了美国哈福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教授,小若是他招取的唯一一个亚洲学生。宝生大为震惊,不禁对小若刮目相看。   晚上,老李依然没有回来,突然有人跑来说学校后面的铁路上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学校的学生,一种不祥地预感笼罩着宝生,老李出事了!同学们都跑去看,宝生却没有敢去,林洁来了,告诉宝生自杀的是小若,这使宝生既感惋惜又感到大惑不解。   老李出现了,人一下苍老了很多,宝生追问老李这些天去了哪儿,老李告诉宝生,他的儿子死了,死于一种急性出血症,老李对于儿子的死痛悔不已,说自己太想把失去的十年都补回来,太想发奋学习报效国家,而把儿子的病给耽误了。他拿出一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宝生一下愣住了,原来老李的爱人居然是小若,而老李对小若自杀的事还不知晓。一个同学闯了进来,告知小若自杀的消息,老李顿时惊呆了。   老李以前种种神秘的举动以及小若的死因被一层层揭开了,宝生看到了老李这一代为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他害怕老李会从此垮掉,可老李对宝生说,他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磨难太多太多了,没有什么事情再会让他们倒下。   老李也要走了,他被北大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老三届这个特殊的群体对宝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坚定他了发奋报国的使命感。   《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的照相馆,作为照相师的宝生,忙碌着给各式人等拍着,一个三十八、九的女人引起了宝生的注意。她叫李建,穿着发白的旧军装,扎着两个小刷子,显得很不合时宜,李建始终对宝生拍出的照片不满意,宝生只得一次又一次地给她重拍。   一天,李建又来了,碰上几个十八九的孩子来拍送同学参军的合影。李建见穿着新军装的男孩子没系风纪扣,就上去给他系上,结果两人冲突起来,男孩盛怒之下,将风纪扣扯掉了。   第二天,李建从自己家里拿来了一副红布包裹的风纪扣,说要给那个男孩子送去,宝生感觉李建的精神有些不太正常,便随便编了个名字告诉了她,没想到李建真的按照宝生给她的名字去寻找那个男孩,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最后宝生于心不忍,才把男孩的真实姓名告诉了李建。   李建终于找到了那个男孩子的家,但男孩已经到部队去了,李建伤心不已。   李建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来拍着照片,却又一次一次地不满意,令宝生头痛不已,在一次照相过程中她和宝生争执起来,她对宝生讲述了那付风纪扣的故事,原来那付风纪扣是李建男朋友的遗物,从李建讲述的悲壮的故事中,宝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逐渐理解了李建那难以释怀的英雄主义情结,也明白了次次照相的原因,不禁对李建肃然起敬。   宝生和李建成为了朋友,最终他终于给李建照出了一张令她满意的照片,那是仿照   向秀丽的样子照的,李建望着被宝生陈列在橱窗里的照片感慨万千,宝生告诉李建,英雄又回来了……   《哥们的故事》   晓东和宝生都是足球迷,他俩一起看球赛,一起在海滩上踢球,但晓东更真诚更执着更狂热。他盼着中国队能踢进世界杯,他要解决临门一脚的难题,他为了中国队的每一个胜利狂欢,他甚至一遍一遍的练习球员进球后蒙头狂奔的庆祝方式……   一天,晓东比赛胜了,得了个小奖杯,蒙头狂奔时摔破了头。他想让宝生分享胜利的喜悦,宝生却有些不以为然,两个好朋友吵崩了,闹了个不欢而散。   宝生半个月没见到晓东了。李斌告诉他晓东得了绝症,瞒着所有的人去了张家界,想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宝生骂自己,不该和晓东吵架,他发誓要找到晓东。   晓东突然又回来了,两个好朋友面对大海谈了好久。晓东不相信医生说的自己只能再活三个月,他要等着中国队世界杯出线,他要和死神较量,他一定要活到明年春天!   晓东终于住进了医院,而且病情发展很快。他让宝生在病房里贴上新一年的足球挂历,每过一天就在日期号上画个红圈,还说到时候让宝生送他个大奖杯。宝生心里有说不出酸楚。晓东越来越虚弱,但他依然十分乐观,每场球赛的电视都得看,还让宝生练习蒙头狂奔的庆祝方式。   画日期的红线向前延伸,晓东的生日到了。他让宝生给他张,要比平常更隆重。蛋糕摆好了,蜡烛点燃了,晓东许了愿。晓东把切好的蛋糕捂在宝生脸上,宝生也把蛋糕捂在晓东脸上,都成了小丑,大笑,狂欢,晓东好象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晓东连画日历的力气也没有了,可宝生又不忍心去画。晓东说,不是画一天少一天,而是一天天走向胜利!   晓东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红线艰难地向前延伸,红线终于冲过了立春。宝生轻轻对晓东说:你胜利了!晓东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我赢了!宝生真的送过一个大奖杯,真的用晓东最喜欢的方式庆祝---蒙头狂奔!   心脏监护仪的显示变成了一条直线,晓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灿烂的朝霞把海面染成壮丽的金黄色,一辆红色的吉普车在海滩上飞驰。宝生站在车里,高举奖杯,大声朗诵起晓东生前最喜爱的诗———青春万岁!   第11—15集   《的故事》   九十年代,一天,宝生的女朋友徐晓下班回来,发现门口蹲着一个男人,样子有些怪异可怕,男人称自己是宝生的父亲。徐晓顿时警觉起来,因为宝生的父亲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死了,徐晓称宝生去外地出差,将男人打发走。   男人的出现使徐晓深感不安,在她的追问下,宝生道出自己父亲并没有死,而是多年以前离家出走,在宝生跟父亲之间有着极深的裂痕,宝生发誓一辈子不要再见到父亲。   徐晓按照男人留下的地址找到男人,弄清他果真是宝生的父亲,但已经再婚,这次是来看病。父亲对徐晓极为不满,认为是她挑唆宝生不来见他,且出言粗野,最终他们不欢而散。   徐说宝生去看望一下父亲,但宝生坚决不肯,无奈徐晓以宝生的名义给父亲送去了一万块钱,但父亲却不领情,说他不要钱,只要见他儿子!父亲的爱人却说儿子来不来无所谓,只要送钱来就行,还说钱不够,要徐晓再送一些来,父亲当着徐晓的面跟爱人大打出手,搞得徐晓很是尴尬。   父亲爱人找上门来,叫宝生再拿出些钱来,这使宝生非常恼火,认为父亲完全是为钱而来,他告诉父亲爱人,别想再从他这儿得到一分钱!而父亲爱人也毫不让步地告诉宝生,说下天来那也是他父亲,他管也得管!不管也得管!她告诉宝生,他父亲得了尿毒症,要么进行血液透析,要么换肾,而所需的费用对于宝生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她跪在宝生面前,称宝生如果不答应出钱,她就一直跪下去!宝生最终答应去见父亲。   宝生和父亲见面了,父亲依然故我地粗野,对过去没有半点的悔意,并口口声声称是宝生老子,教训宝生不该忘恩负义,这使得宝生非常厌恶,他对父亲说自己可以摘一个肾给他,但他告诉父亲,因为他是父亲,所以他才会捐肾给他,也因为他是父亲,他才永远不会原谅他。   宝生很快办理完手续,父亲住进了医院,他自豪地向医院的人炫耀自己儿子要为自己捐肾,并告诉宝生,多年不见,他攒了许多话要对他讲,但宝生拒绝和父亲住在一个病房,这激怒了父亲。住院期间父亲一次次蛮不讲理地纠缠宝生,并说宝生为他捐肾根本就不情愿,干脆回家去得了,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宝生,招来医院上下的反感。   手术前夜,父亲再次来到宝生病房,告诉他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宝生把父亲赶了出去。   宝生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即将开始时,父亲却突然失踪了,而且什么都没有留下,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宝生决定回去寻找父亲,就在宝生准备动身之际,父亲爱人打来电话,她告诉宝生,父亲已经去世了,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他死而无憾。宝生脱口叫了声“爸!”再也抑制不住的痛哭起来。   《的故事》   九十年代初,宝生一家三口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儿子的床和宝生夫妻俩的床只隔着一层布帘,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终于儿子放假去了外地,宝生和妻子可以享受一下二人世界了。两个人点上了蜡烛,相对而坐,想寻找一点浪漫的感觉,但彼此间都感到很不适应,甚至还有些陌生,宝生和妻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正当他们准备好好交流一下时,单位的同事为职称的事把宝生叫走了,结果家里只剩下了妻子一人。宝生很晚才回来,妻子已经睡着,而那道好不容易可以拉开的布帘被妻子拉上了。   第二天下班回来,宝生提议再搞一次烛光晚餐,两个人又坐到了烛光下,双方都努力寻找一些温馨的话题,不想又为儿子的事发生了争执,两人顿觉无趣,打开了电视,结果一个要看琼瑶,一个要看足球,最后宝生去了邻居家看球,等他回来时妻子又已经睡下,拉开的布帘再一次被妻子拉上。   第三天宝生下班回来,发现妻子又在准备烛光晚餐,妻子对宝生道,现在正流行离婚热,他们不要被卷进去,所以一定得呵护好夫妻关系,宝生很是赞同。妻子还特地买回盘磁带,于是两个人伴着音乐,又一次坐在了烛光下。这次的交流很成功,他们又找回了许多久已失去的感觉,情意绵绵的妻子提议和宝生跳个舞,宝生说妻子从不让他去舞场,所以他不会跳舞,妻子说她来教宝生跳,于是宝生便认真地学了起来。开始宝生动作僵硬,并屡屡踩到妻子的脚,但妻子却不急不躁,非常耐心地教着宝生,很快宝生便熟练起来,和妻子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妻子很是高兴,宝生也来了兴头,越跳越投入,最后竟跳出了一些妻子都不会的花样,完全就是一个舞场老手,妻子一下识破了宝生,气愤地躲到布帘后面去了。   这天宝生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他告诉妻子,自己评职称的事泡了汤,因为其他人全都给头儿送了礼,唯独他没有送。妻子二话没说,到银行取出了给儿子存的二千块钱,叫宝生拿去送礼。宝生深知妻子攒下这笔钱的艰难,执意不肯,他要妻子拿这钱去买一条金项链,作为结婚十周年他送妻子的礼物,妻子被深深感动。第二天妻子去买了一条金项链,背着宝生送给了宝生领导的夫人,回来的路上,她又去买了一条十几块钱的假项链。   晚上,宝生下班回来,他告诉妻子自己在单位已经宣布退出这次职称评定,妻子一听傻了,气恼地指责宝生胡闹,宝生劝解妻子,说今天是他们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不想把气氛搞糟,妻子有苦难言。宝生问妻子金项链买了没有,妻子拿出了那条假项链,宝生亲手把项链给妻子戴上,他把妻子拉到了镜子前,怀着无限的感激道:你给我做了十年的老婆,今天终于混上金项链了……   《的故事》   五十年代,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邻里和睦、融洽。宝生的爱人去参加“四清”,家里只剩下宝生和儿子多多。   邻居李勤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对宝生多有照顾,但李勤有时也会热心过头,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春节快要到了,象往年一样,院子里的人都把买好的布料送到邻居赵师傅家,由赵师傅来为大家赶做过年的新衣,李勤帮宝生给儿子多多张罗着,在去帮多多买鞋时,李勤的钱包被人偷了,宝生很是过意不去,执意要赔给李勤,李勤坚决不肯,并责怪宝生小瞧了她。但李勤的女儿晨晨却为此跟宝生儿子多多发生了不快,两个人赌气不小心将院子里晾衣服的绳子扯了下来,结果把邻居们刚刚洗好的衣服掉了一地。宝生生气地打了多多,李勤也把晨晨拉回家,一会儿李勤打孩子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晨晨呼天嚎地地哭着,陈大妈忙去劝解,进门后却不由地愣住了,原来李勤是在跟女儿演戏。李勤感到有些下不来台,解释说晨晨弄脏了邻居们的衣服,她是想给大伙出出气,陈大妈觉得李勤的话有些不太入耳。   赵师傅把衣服做好了,院子里的人到赵师傅家试穿,但赵师傅把给晨晨做衣服的布料跟多多的搞混了,结果晨晨穿上做好的衣服,样子显得非常滑稽,晨晨扔下衣服跑了出去,赵师傅感到很是难堪。   李勤屋里又传出李勤打孩子的声音,赵师傅过意不去要去劝解,被陈大妈拦下,说是肯定不会有事,话音未落晨晨便从家里哭着跑出,李勤也拿着笤帚追了出来,从来都舍不得打孩子的李勤,这回狠狠地打了晨晨,这使得宝生和赵师傅愈加不自在。   宝生又去买了一块布料,叫赵师傅连夜赶了出来给李勤送去,这深深地刺伤了李勤,跟宝生嚷了起来,陈大妈劝李勤有话好好说,不该发火,李勤感到自己里外不是人,委屈的大哭起来,结果本来和睦的邻里关系,一下变得不那么融洽了。   大年三十,院子里冷冷清清,大家都没有心思过年。宝生想去看看李勤,出门却一下愣住了,只见院子里每家门口都挂着一个李勤亲手制作的灯笼,唯独李勤自己家没有挂。   李勤的举动似乎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院子里依旧是一片冷清,李勤失望地走了出去,她也不由地愣住了,在她的门口挂着六个各式各样的灯笼,那都是邻居们送的,李勤激动地叫晨晨燃放起鞭炮,邻居们也都把门打开了,大家一起燃放着鞭炮,院子里又恢复了欢声笑语,一片暖融融的。   《的故事》   九十年代初。一天,妻子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宝生正想一个人好好放松一下,同事季红找上门来,她喝得醉醺醺的,说一定要找宝生痛痛快快地聊聊,宝生很是不情愿,几次暗示季红不受欢迎,想要赶她走,可季红却根本不理会,反而象是到了自己家,反客为主地指挥起宝生来。万般无奈宝生再一次委婉地下达逐客令,这回季红似乎终于听懂了宝生了意思,她放声大哭起来,说自己本来是把宝生当作朋友,想跟他诉诉心里的委屈,可宝生却这么没人情!季红为自己竟然连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而深深地绝望。   季红的真诚打动了宝生,他极力挽留下了季红,告诉她自己非常愿意听她说说心里话,于是两个人开始了敞开心扉的对话。原来季红是跟爱人吵架跑出来的,爱人嫌她罗嗦,从来不听她谈话,使她憋了一肚子的苦水,她从物价谈到持家,从爱人谈到孩子,从父母谈到兄弟姐妹,从儿时的理想谈到如今的窘迫与尴尬,道出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重重负,面临生活和人际种种压力的中年女人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烦恼,从季红身上宝生悟到了许多曾经被自己忽略的东西,他开始检点自己。   通过一个晚上的交谈,季红感到轻松、舒畅了许多,她深深地感谢宝生给予她了这个诉说的机会,感谢宝生对她的理解与宽容。   季红走了,宝生开始认真地思考起一些他本不以为然但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宝生妹妹已年近三十,正准备结婚,她请宝生帮她操办家具,说要凑够当时所流行的六十八条腿。他们先是托关系去农村买木头,结果见到的却是一双老人为给儿子治病而不得不出售的棺材板,心地善良的妹妹把钱留给了老人,空手而而归。后来他们又走后门从绿化队买来木头,结果请来的房管所的木匠说他们买的木头只能用来烧火,根本不能打家具。最后还是宝生把自家的床板拿来给妹妹打了一对沙发,总算凑起了几条腿。   经过一番折腾,妹妹决定改自己打家具为买,但买要票,有的家具即使有票也很难买到,于是宝生和妹妹又开始了四处求人找家具票,到处奔波去排队,但收效甚微。妹妹的男朋友刘然认为妹妹肯定是凑不齐这六十八条腿,劝妹妹放弃,但妹妹却不甘心,两个人由此产生分歧。   妹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那六十八条腿上,却依旧还差得很远,对于吃了很多的苦,到了三十岁才结婚的妹妹来说,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算高,可为什么就偏偏达不到呢?这使她无法接受,她象着了魔一样,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她完全陷在了里面,最后竟然搞不清是要结婚还是要凑够六十八条腿,她和刘然的关系产生了裂痕。   妹妹为买到梳妆台请家具店主任吃饭,因酒喝得太多而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宝生拼尽全力总算为妹妹把家具凑齐,婚礼举行在即,这时刘然提出了和妹妹分手,妹妹平静地答应了,她告诉刘然,等下次她再筹办婚礼,她要凑够一百三十二条腿。   妹妹出院了,宝生带妹妹来到布置好的新房,妹妹一件一件家具地数着,最后是六十七条腿,宝生伤感地对妹妹道,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到底还是差了一条腿,妹妹说不差,还多出一条,她举起拄着的双拐继续数道:六十八,六十九……   第16—20集   《的故事》   九十年代中。宝生在一个服装摊上巧遇了中学同学梁大平。上学时,他们从不为伍,梁大平喜欢打架,经常欺负宝生,是一个典型的坏学生。今天的梁大平似乎并没有多少改变,他毫不隐讳地告诉宝生自己杀过人,刚刚从监狱里放出来。宝生对梁大平保持着一种疏离的客气,出于礼貌,他请梁大平有时间到他家作客,并说要请梁大平吃饭。不想梁大平却   很是高兴,说应该请宝生吃饭,并当场把他拉到了一家高级饭店。席间两人共同回忆起往事,一一数点过去的同学,不由顿觉亲密起来。   这天宝生又来找梁大平,大平不在,旁边摊上的向宝生透露,梁大平正跟一个“狐狸精”鬼混,说那个女人看中了梁大平的钱。陶玲举其种种劣迹,并让宝生作为同学好好规劝一下大平。   宝生来到梁大平家,发现梁大平依然是独身一人,梁大平对陶玲所言此矢口否认,并叫宝生少管闲事,宝生败兴而归。   一天宝生又遇到了陶玲,陶玲告诉宝生,梁大平现在是变本加厉,还借了她许多钱,那个“狐狸精”赌博,使大平欠下了一屁股债。   出于同学间的责任,宝生再次找到梁大平,梁大平很不耐烦,无意中宝生发现了桌子上一封中华慈善总会的信,联系到梁大平过去曾杀过人的历史,宝生推断出梁大平可能出于悔过把钱捐给了慈善事业。梁大平却狠狠地奚落了宝生的书生气,在宝生的一再追问下,梁大平道出了他杀人的实情,他告诉宝生,他的钱是托医院捐给了一个他曾一直暗恋着的同学刘天宁,刘天宁的孩子有病,大平一直在暗中帮助,他至今仍在深深地爱着她。宝生问大平为什么不把事情挑明,梁大平说他不愿刘天宁为了感激而嫁给他,宝生决心帮助同学梁大平和刘天宁完成这个姻缘。   宝生找到刘天宁说明了实情,刘天宁非常感激并深感意外,毫无思想准备的她回避了梁大平。梁大平得知后非常恼火,认为宝生的举动使他跟刘天宁间再无可能,而宝生的撮合也惹恼了陶玲,因为陶玲在爱着梁大平。陶玲迁怒于宝生,梁大平为此和陶玲发生冲突,伤心绝望的陶玲找来地头蛇强子教训梁大平,而当强子寻衅拿刀刺伤了梁大平时,陶玲又不忍,她死死抱住强子叫梁大平捅了他,说捅死强子她替大平去偿命,陶玲的举动使强子大为光火,也深深震撼了梁大平。   刘天宁被梁大平真挚的情感所打动,深爱上了梁大平,但梁大平却一直躲避她,她托宝生来向梁大平表明心声,大平告诉宝生,他已经和陶玲举行了婚礼……   《兄弟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两岸关系解冻,台胞纷纷回大陆寻亲。一天,区“对台办”通知宝生,一个自称是他弟弟的人想要见他,这使宝生大为震惊,因为宝生弟弟早已经死在国共交战的战场上,而且是宝生亲手打死了他。为了尊重台胞的要求,“对台办”说服宝生还是去见上一面。   突如其来的寻亲事件,使宝生陷入了痛苦地回忆中,他回想起儿时他跟弟弟的手足深情,后来誓不两立的刀枪相向,以及不得不亲手将弟弟击毙的情形,不由百感交集,他害怕这个人真是自己的弟弟,却更害怕他不是自己的弟弟。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宝生来到了弟弟所下榻的宾馆。   令宝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真的就是他的弟弟,但弟弟已双目失明,兄弟见面后相对无言,弟弟漂泊多年的悲凉与宝生不堪回首的苦痛形成强烈地撞击,使他们都无法释怀,两个人越是想亲近越是彼此带来深深的伤害。   弟弟说要送给宝生一件礼物,宝生拒绝,弟弟说这件礼物几十年来他一直带在身边,要宝生一定要收下,当他拿给宝生时,竟然是那颗宝生当年射进弟弟身体里的子弹。宝生被深深地刺痛了,他责问弟弟这么多年难道他就是为了回来找他算帐?弟弟道这是几十年来系在他心里的一个死结,他必须要解开,他要找回他的哥哥。两个人言词激烈地诉说着各自铭心刻骨的苦痛,兄弟间既被相互刺伤又被深深地震撼。最后宝生发现弟弟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他是害怕自己没有办法面对宝生,同样也害怕哥哥没办法面对他。宝生伤心地离去。   弟弟病倒了,宝生来看望他,割舍不断的血脉关系,使兄弟间的关系又缓和了下来。弟弟要宝生带他回老家去给父母扫墓,宝生答应了他,弟弟拿出一张百万元的存单送给宝生,宝生不收,弟弟说这张存单他以宝生的名字已经存了许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使哥哥安度晚年,宝生非常感动,收下了存单。   宝生和弟弟伫立在父母的墓前,告慰了父母,他们又来到了儿时他们一起玩耍的大树下,宝生告诉弟弟,他已经把那张存单捐了,弟弟很是震惊,他也是辛辛苦苦才攒下了这笔血汗钱,宝生说他把这笔钱捐给了弟弟的子女,要他们能经常回来看看,叫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弟弟紧紧握住了宝生的手,兄弟间的心此时才真正贴在了一起。   《的故事》   九十年代初,中学老师宝生刚刚退休,不免觉得生活有些孤寂,更令他烦恼的是女儿小蕾正和女婿郑亮闹离婚,郑亮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婿,见宝生外孙叫冬冬。宝生还有个烦恼就是女儿的婚姻,宝生坚决要和女儿离婚,宝生虽然心疼女儿,但他明白宝生是个半点没挑的好女婿。而郑亮唯一的牵挂也正是岳父宝生。   郑亮为了排遣宝生的寂寞,动说自己的同事老岳请宝生辅导她的女儿。宝生辅导的非常认真,可老岳的女儿一见经常来看望宝生的学生刘志是个体卖菜的,就不再来让宝生辅导了。郑亮理解宝生的心情,又强迫只上初一的儿子冬冬找姥爷辅导,宝生虽然心中有些酸楚,但他知道这是郑亮的苦心。   小蕾已经半年多没在家里住了,可和郑亮一见面就吵,她从未想和郑亮离婚,一心想出国,她想向郑亮要她俩的结婚证,好去办签证,又责怪郑亮把父亲扯进来。于是郑亮也不象以前那样常去宝生家了。   冬冬拿着学生成绩册让郑亮签字,写日期时突然记起今天是宝生的生日,急忙带着儿子赶到宝生家。刘志已经来了,小蕾也回来了。冬冬提议把宝生的学生串一串,给姥爷搞个聚会。   郑亮为办好聚会东奔西跑,还给宝生的学生们写了一封十分感人的邀请信,同事老岳觉得就冲郑亮对岳父这点心意,就会让妻子舍不得郑亮,冬冬却说郑亮其实是为了自己,只要把聚会搞成了就好跟妈妈离婚了!这让郑亮很恼火。   宝生明白郑亮要跟自己的女儿离婚完全没必非得为自己做什么,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些。他对刘志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希望刘志帮着郑亮把聚会搞圆满,他要领受郑亮的这份心意,让郑亮心安。他也知道,这次聚会搞完了,他和郑亮的缘分也就走到头了。   小蕾找郑亮要结婚证,郑亮没有给,两人吵的不欢而散。宝生来到郑亮的家,希望郑亮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原谅小蕾一回。郑亮表示,不能就为了给小蕾提供一张出国的证明来维持婚姻,但只有宝生说把结婚证给小蕾,就把结婚证拿出来。宝生说,我不勉强你。   为了聚会,宝生自己拿出了两万块钱,组织工作也非常顺利,但到了聚会的当天,却没有人来,来的只有郑亮和刘志。在一片沮丧的气氛中,郑亮拿出结婚证,让宝生交给小蕾。宝生没有接,他不要郑亮用这个安慰自己。动情地说:“爸这次替你做主,你就跟小蕾离吧,也让爸为你做点什么,也不枉我们父子一场!‘郑亮的眼睛湿润了。   冬冬跑来了,他告诉大家聚会没搞成是他妈妈做的手脚。宝生非常吃惊,让郑亮理直气壮地和小蕾离婚。可冬冬拦住了姥爷,把他拉到窗前,让他向楼下看。宝生惊住了,院子里密密麻麻站了很多人,每人手里一枝蜡烛。郑亮也惊呆了。冬冬告诉大家,妈妈是为了聚会更隆重些,把时间改在了晚上,还用准备出国个钱给聚会包了个歌舞厅。   烛光中,院子的人们大声喊着老师好,宝生的眼泪不禁滚落下来。   冬冬拉着姥爷出去了,郑亮依然站在窗前,心里说不出是欣慰还是苦涩。人们拥着宝生走远了,烛光熄灭了,郑亮看见了小蕾。   两个人默默的对视着……   《的故事》   九十年代末。一天宝生独自在家,门铃响了起来,原来是有人上门推销,宝生谎称主人不在,拒绝开门,推销者却不屈不挠地软磨硬泡,但宝生却始终不肯开门,最后推销者将一份产品塞在门把手上说是送给宝生,伤心地离去。宝生感到有些于心不忍,追了出来,发现推销者竟然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女儿,女儿见是宝生也深感意外。原来多年前,宝生爱人带着年幼的女儿改嫁他人,从此便杳无音讯,此次意外的相见使宝生又惊又喜。   女儿对此好象比较冷淡,她望着宝生装饰豪华的家,淡淡地道出自己已经下岗,生活窘迫,而自己的母亲也在两年前去世了。   宝生也讲起自己现在的老伴儿已经故去,子女去了国外。他问女儿是否在记恨他,并解释当年的离婚自己完全没有责任,对于当年那个破坏了自己家庭的“混帐男人”也就是女儿的继父耿耿于怀。女儿却象有什么心事,老是着急着要走,她答应以后会经常来看望宝生。   女儿一走便再无消息,宝生每天都在盼着,这天他无意中发现女儿在摆地摊,可女儿却佯装没看到他,迅速地收摊儿离去,这使宝生非常伤心。   宝生到医院做癌肿切除后的复查,又一次遇到了女儿,他悄悄地跟踪女儿到家门口,但女儿却拒绝宝生进门,宝生伤心之极,责问女儿为什么如此怨恨他,女儿万般无奈,答应宝生进家坐一下,但要求他什么都不要说。   进屋后宝生才发现这儿原来是女儿继父的家。继父中风瘫痪在床,性情古怪,保姆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个又嚷着要走,女儿一直是在自己家和继父家之间来回奔波,被搞得精疲力竭。   宝生的到来使继父非常不安,害怕女儿被宝生抢走,女儿再三安慰继父,保证绝对不会丢下他不管,宝生明白了女儿的苦衷,黯然离去。   女儿背着继父来看望宝生,交谈中得知宝生癌肿扩散,需要进行放疗,女儿很是担心,承诺宝生陪他一起去放疗。   女儿来接宝生去放疗,宝生却改变了主意,称不想再去受这份罪,他拿出一份人寿保险,要将身故后的受益人改成女儿,这样女儿在他死后就可以拿到五十万的保金。女儿坚决不肯,一定要宝生去做放疗,而宝生则死活去,两人互不相让,最后女儿伤心地离去。   当晚,女儿又来找宝生,答应接受那份保单,条件是宝生必须去放疗,宝生向女儿妥协。   从此女儿开始在宝生、继父和自己家三处奔波。经过一个阶段的放疗,宝生的病情全无好转,而放疗已经达到了最大剂量,不能再继续,女儿感到非常难过,宝生却很是高兴,因为这样女儿很快就能拿到那笔保金了。   经过专家会诊,确认宝生检查结果中的阴影并不是扩散,而是上次手术所留下的疤痕。危险被排除了,女儿兴奋不已,宝生却非常地失落,这时女儿对宝生道出了埋藏在心里多年的真情,使宝生感到无比的欣慰,女儿答应以后一定会经常来看望宝生,接着又匆匆赶去照顾继父了。   《的故事》   世纪之交,孙子利用假期来看望宝生,宝生发现孙子(少年宝生)竟然跟过去的自己是如此相象,但爷孙之间在观念上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几乎很难沟通,宝生决定带孙子出去旅行,去过去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去看看,两个人踏上了旅程。   旅途中两个人因观念不和矛盾不断,孙子不辞而别一个人去了上海。宝生追去,在上海邂逅了小儿子(青年宝生)和外孙(童年宝生)大儿子(中年宝生)也为调解祖孙间的矛盾赶到了上海。五个不同时期的宝生凑到了一起,他们各自持着不同的观点,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最后,在庆祝OPC会议的焰火晚会上,他们终于又重新聚合到了一起。
中国故事 -
大型纪录片《中国故事》
&基本资料&
  总编导:   编导:黄骥/张旭/高隽/李玉梅/胡慧翼/叶琳   《中国故事》是一部系列人物纪录片,该片以十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物为主人公,展现他们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背景下,为追寻梦想、实现价值而奋斗拼搏的故事。全片共10集,每集50分钟。十个人的故事,也许构不成一个时代,但可以折射历史的风情。 分集介绍十个人物  樊建川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郭凤莲   人不能和历史赌气。   柳传志   历史给了我机会,这是千真万确的,我改变了历史,是远远谈不上的。   廖晓义   我就是这块土壤里边的一粒种子,最后你得回到这块土壤。      我们农民工付出的不只是汗水,更多的是辛酸。   天   忍将心血埋深土,为待他年人问津。甘为苍生受苦难,五十年后识斯人。      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张亚勤   我希望生活有一点不确定性,有一点挑战,这样才有乐趣。   陈哲   他象一个孤独的标杆一样立在山谷中。   龙安志   这种哲学认为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 创作团队  这是一支中国纪录片的梦之队。从《大国崛起》强国梦,到《复兴之路》复兴梦,再到《中国故事》发展梦,他们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自在逍遥。
显示方式: |
各国电视剧
各国电视剧
共有200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山东社会科学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19:1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