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层社会管理中有哪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账调处机制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
全文检索: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公开方式:
索 引 号:
有 效 期:
文&&&&号:
第2期(总第475期)
关 键 词:
责任科室:
调 查 研 究
第2期(总第475期)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
一、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改善民生、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的关键。一是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安全网,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基本内容的城乡救助机制,进一步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实现农村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全覆盖,不断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机制,克服体制性障碍,打击不正当竞争,减少行政干预。政府各部门应坚持让利于民,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多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与民争利,不与基层争利,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失衡与社会公正问题。三是建立健全收入平衡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不断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形成一套符合区情、统筹城乡、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二、以加强社区建设为重点,构建社会管理平台&&&&&&&&针对当前基层组织管理服务能力水平普遍不高,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和专门性人才比较缺乏,以及一些体制性、保障性机制还不完善等现实,应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管理组织。一是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在社区服务上,通过政府支持、社区共驻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导教育、保健、托幼、居家养老、家政等服务机构向社区拓展,不断完善为民便民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将民政、优生、矛盾调处、劳动保障、社区服务、合作医疗等服务窗口集中起来,实行“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二是推进村级组织建设。依法加强对民主直选村委会干部选举的监督和领导,设定严格的干部候选人标准,严防一些地方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插手选举,确保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三是强化资金政策保障。逐步加大对基层投入力度,为村(居)、社区一级组织开展正常活动提供经费、场所保障;不断提高村(居)干部工资待遇,进一步完善村居干部的养老保险制度,解除村居干部的后顾之忧;切实加大政治关心力度,对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的村居、社区干部,通过选拔充实到乡镇、街道干部队伍中,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三、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突破,解决社会管理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转变、重大项目引进等重大决策之前,应充分征求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切实防止因决策失误引发社会矛盾。二是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完善村社、乡镇街道、区、市四级大调解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健全大调解工作平台。进一步深化“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等对接调处机制,强化实体运作,规范对接流程,拓展对接范围,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调处机制。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完善复杂疑难信访领导包案、部门会办和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加大对各类复杂疑难信访问题的化解力度,依法做好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和信访人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一些信访事项“终而不结”问题。积极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推动重大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问题调处,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四是探索建立突出矛盾纠纷长效化解机制。探索建立“一综多专”的矛盾化解机制,采取“党政领导、综治牵头、依托部门”的模式,在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立完善相关专业调处机制,配备专职人员,完善工作制度。特别是针对当前房地产开发、环境保护、劳资关系、医患纠纷、交通肇事等社会矛盾和问题,应积极建立房地产开发领域、规范医患纠纷、交通肇事纠纷等重点社会问题专门联动调处机制。&&&&&&&&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完善基础性关键性社会管理制度,做到有用的硬办法要用好、软办法要有效、老办法不能丢、新办法要跟上。一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制。降低登记门坎,放宽准入条件,重点扶持发展包括城乡专业经济协会在内的公益性、慈善性服务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做好社会组织审批、年检等工作,做到事前及时发现、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妥善处置。二是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推广“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开发建立可供各单位和企业共用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平台,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联网,人保、教育、卫生、房管、工商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机制,整合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资源,提高居住证“含金量”和可操作性,让流动人口在就业择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城同地同等待遇。完善特殊人群帮扶管理,扶助支持企业扩大安置基地,减少刑释解教人员再度违法犯罪。三是创新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大力提高互联网安全管理能力,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正确引导舆情发展走向,防止不安全信息落地造成现实危害。同时,建立网上、网下一体化联动管控机制,提高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的能力,严防形成由网上向网下传导的社会破坏力量。&&&&&&&&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载体,集聚社会管理合力&&&&&&&&组织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应不断创新思路,大力构建社会管理组织新格局。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将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在乡村、社区、外来务工集中地,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群众自治组织和经济、社会组织,把党和政府的政治优势转化成基层发展、自治的主导优势,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管理格局。二是强化保障。根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大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经费、设施、装备等保障力度,政府应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应将行政服务中心、社区管理场所等列入规划,同时施工,确保到位。三是靠实责任。领导小组统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牵头部门负责指导、细化分解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做好方案制定、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和乡镇、社区应在操作中明确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难题,确保工作如期完成。同时,应加快建立考评体系,把创新社会管理列入“一把手”工程,作为班子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使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到实处。(作者系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送:市委办公室、政研室、信息中心,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人武部办公室。发: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西郊开发区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直各部门党委(总支、支部)、党组。
主办:崆峒区人民政府 承办:崆峒区信息办 电话: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陇ICP备号&保护视力色:
&&& 创新社会管理,是要增强体制内对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容纳能力,用动态的稳定观来认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用健全完善的矛盾调处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来解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在职能优势的分析,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 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分析 &&& 1、基层司法行政承担着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的职能。 &&& 司法行政部门既有行政职能,又有法律手段,还有自治途经,适应化解、协调多样性、复杂性、源头性社会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的要求。比如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之一,处于“大调解”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遍布城乡基层及各行各业的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及时、有效地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使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接受并履行调解协议,既能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又能兼顾双方的利益,避免“反目成仇”,实现长期和睦相处。去年我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0736件,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又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全民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社会成员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遇到矛盾纠纷也能通过法律途径理性地解决。再如,司法行政坚持把“调解优先”贯穿于各项业务之中,承担着矛盾调处和利益协调的职能,依法平衡、协调和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从而消除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 &&& 2、基层司法行政承担着民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的责任。 &&& 当前,人们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表达民意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司法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加强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从而把社会管理置于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比如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既能够促进基层政府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法治观念、服务理念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之中,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理顺群众情绪,减少决策盲目性和行政随意性,从政策源头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又能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培养公民意识,让广大公民既懂得依法维权,又懂得依法履行义务。又如通过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能够加快基层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确保基层社会稳定。再如以无利害关系“第三方”身份行使矛盾纠纷的调处,把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还有通过法律援助途径,使公民平等地获取司法资源解决公民平等的权利、合理的诉求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实现的问题从而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获得平等的司法保障,提供最为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 3、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的职责。 &&& 创新社会管理是在法律框架内的自我完善。在法律日益普及,全社会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仅靠传统的行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必须建立相应法律、制度体系,进而形成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机制去规范和约束社会管理行为。司法行政部门开展的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项业务工作,都是法制宣传的过程。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功能,对于营造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环境,对于健全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形成相应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较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法制宣传的重点对象,就是要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强化政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政的理念,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水平,学会用法治的思维管理社会事务,用普治的方法处理社会问题,强化和完善解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法治机制,使法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制度化手段,进而实现社会管理由“运动式”推进向法治化、长效性管理转变。 &&& 4、基层司法行政是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机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 矛盾频发和社会积怨,必将导致群体性事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司法行政的许多职能,对于化解矛盾积怨是大有作为的,比如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加强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能够让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目前我市有社区服刑人员近700人,有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近2000人,加强对这两类人员的管控与帮教工作,消除他们仇恨社会、对抗社会的心理,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为社会大局和稳定作出的特殊贡献。与此同时,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具有对基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有着事先预防的功能,并将其纳入法律渠道,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解决。此外,通过整合各种信息反映渠道,健全12348法律咨询和人民调解大排查等社会舆情汇集、分析和报送机制,增强信息研判、预测功能,构筑起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综合平台,为党委政府处理社会矛盾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各种力量的协调与配合,推动与各相关部门建立社会治安联动联调联防工作机制,为有效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提供机制保障。 && 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浅见 && 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既是政法机关的组成部分,又是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与民生息息相关,渗透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在事关社会管理秩序、服务保障民生的矛盾调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一,在“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职能作用。 &&& 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是特殊人群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上述“两类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之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直接承担着对“两类人员”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目前我市有社区服刑人员近700人,加上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2000多人,要管理与服务好这些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再犯新罪和重新犯罪以及顺利回归社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据此,我认为除了呼吁国家加快相关立法步伐,将“两类人员”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外,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关节:一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管理、矫治、考核、奖惩、解矫等制度,尤其要做好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科学矫治,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减少乃至杜绝再犯新罪。二要大力加强社区矫正组织队伍建设,建立机构,充实人员,在现阶段,每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必须确定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在此基础上按20:1的比例配备社区矫正协理员,确保矫正工作有机构,有专人。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矫正队伍素质。三要协调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重点加强对工作无着落、生活无接济以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帮教和协调安置以及管控工作,解决他们的生活必需,保障他们民生,诸如落户、住房、就业以及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尽力为他们办理低保等等。四要创新工作方法。诸如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和服刑人员信息管理交流,做到数据录入和查询、日常管理、信息提醒和发布及收发、档案管理、解矫提示、报表统计计算机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gps手机跟踪定位。从我市半年多的实践看效果极佳。与此同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科学管理,根据其原犯罪型类、年龄、服刑期间的表现和家庭生活状况等情况,分别确定帮教等级,实行abc三类分级管理。 &&& 第二,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 首次颁布的《人民调解法》明确了司法行政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体制。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是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又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联系我市的实际和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能,我认为今后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依据《人民调解法》规范人民调解性质、任务和原则。必须牢牢把握人民调解群众性和中立第三方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约束和减少行政色彩。《人民调解法》第七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目前我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用人民调解的名义采用行政手段的方法来调处公民与基层政府或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的问题,影响了人民调解的公信力,也不利于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下一步需要梳理和规范,依法将人民调解组织从行政机关和基层政府以及企业的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确保人民调解的群众性的性质和中立第三方的原则,从而激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更多的选择人民调解的方法解决纷争。二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运行的机制。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市政府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在大调解领导体制及协调机构建立后,我认为下一步重点在研究和创新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中为市政府当好参谋和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拟重点研究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目前虽然有矛盾纠纷每月一次定期排查和敏感时期专项排查制度,但距离把矛盾纠纷平息在萌芽状态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我认为应当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拟采用网格化排查的方法,把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片和网格单元,根据网格单元明确排查责任人,并规定排查的任务和要求,行政横到边、纵到底的矛盾排查机制,杜绝排查漏洞,提高排查准确性。另一方面建立矛盾纠纷预警、预判、预案机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梳理和归类,对那些群体性、疑难性以及有可能引发民转刑和有出现极端倾向的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建立预警和预案机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做好早受理、早化解,切实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创新民调解手段。根据中央提出的要更多使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要求,建立律师、法律工作者代理诉讼先行调解机制,要求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在接受民商事和刑附民案件代理时先行调解,若当事人不愿意或调解不成时,才可进行诉讼程序。这样做的目的是依靠专业队伍,运用专业知识,采用专业化手段,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 &&& 第三,在服务和保障民生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善待民生,服务民生。司法行政机关所承担的职能与民生息息相关,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尊严,因而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服务和保障民生中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和作用。结合我市实际,拟重点抓好三项建设。首先要创新服务载体。重点加强本级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建设,在市本级主要抓好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拓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提升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把本级的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全方位满足市民法律需求的“法律超市”,实行一站式一条龙的法律咨询与服务。在此基础上,拟将本级法律服务中心的触角向下延伸,建立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方便当地群众及时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二是改进援助方式。要继续做好“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构建工作,推行“一站式”服务,健全法律援助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落实好网上案件受理、审批、监管制度,努力做到让求助群众“零等待”。与此同时,要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要求和标准,建立健全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接听接待、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规范化水平。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办案质量跟踪、检查、评估、公布和投诉查处制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水平,着力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着力构建市域法律服务集群体系和协作机制。有机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公证、律师等职能资源,形成司法行政法律服务的综合优势。同时,要加强与法院、检察、公安、财政、劳动等部门的沟通、联络,切实解决当前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在调查取证、会见被告、沟通信息、复印材料和取得判决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为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创造良好的办案条件。 &&& 第四,在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 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的牵头协调和监督职能,在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准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根据社会管理创新对法制宣传工作的要求看,我认为应当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建立法制宣传绩效评估机制。全国的普法工作已经连续了二十五个春秋,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有了很大的增强,但是普法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普法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弹性和随意性,使得普法宣传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因而建立法制宣传绩效评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抓紧实施。二是建立健全学法用法考试制度。目前领导干部、公务员的学法用法考试制度已基本建立,运转正常,效果亦好。但对农村、社区、企业基层干部的学法用法考试正处于摸索阶段,因而要把这部分群体的学法用法考试提上议程,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三要进一步规范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总结研究自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以来的经验和问题,强化农村(社区)法律顾问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帮助和引导基层干部用法治的思维管理基层社会事务,用普治的方法处理基层社会问题。四是深化民主法治村和社区创建。创建工作要讲究质量,尤其是要在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按照全面创建、分类指导、整体提高的方针,努力实现依法规范民主选举,切实保障群众的选举权;依法推进基层食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依法规范民主决策,确实保障群众的监督权的目标要求,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化的进程。让司法行政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体现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关于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3.00
&&¥3.00
&&¥3.00
&&¥2.00
关于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
欢迎来到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网站!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朝阳镇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搭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网格化管理平台
发表时间: 10:55:55 阅读次数:453 信息来源: 作者:张陈柱 程 思 
&&& 朝阳镇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社会管理创新引领平安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个网格单元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组织镇、村、组调解组织及调解员、信息员,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发现、收集、上报、研判、调处,搭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格化管理平台,建立矛盾纠纷化解长久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纠纷、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构建了和谐稳定的朝阳社会环境。&&& 搭建四级网格管理平台。本着“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的思路,坚持“覆盖、便利、均衡、清晰”的网格管理原则,将全镇划分四级网格管理平台:以十户联防或楼幢单元为单位组成一个片格,为第四网格;以村民小组、楼幢或路段为单位组成一个基础网格单元(原则上以每100-300户为标准),为第三次网格;以行政村、自然村或集中居住区、街道内的社区为单位组成责任网格单位,为第二级网格;以镇为单位组成一个区格,为第一级网格,实现全镇网格覆盖。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工地为单位组成独立网格单元,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服从所在等级网格的管理和指导。&&& 建立三色预警机制。根据矛盾纠纷信息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危害程度、紧急情况和发展态势等因素,各类矛盾纠纷信息按照严重程度、关注等级和管理方式,划分为一级纠纷(特别重大矛盾纠纷,红色预警)、二级纠纷(重大矛盾纠纷,黄色预警)、三级(一般矛盾纠纷,绿色预警)3个等级。&&& 分级联动化解与动态管控。按照“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和“化解在早、化解在小、边发现边调解”的原则,由各级调解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组织矛盾纠纷的调处。四级网格呈倒“金字塔”形,第一级网格也就是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中心)负责第二级网格领导、协调指挥和区域的划分,其余以此类推。信息员发现纠纷苗头采取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当面报告等形式将发生纠纷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起因、现状和发展预测等向上一级网格单元汇报,紧急情况下或遇到重大、复杂纠纷,应当一边报告、一边深入了解和核实,并及时做好纠纷信息的续报工作。各级网格一般矛盾纠纷应迟早组织调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的要逐级上报,请求上一级调解机构及时牵头协调,组织有效化解,从而实现四级联动。
书记信箱 | 镇长信箱 | 便民服务 | 相关链接
地址:江苏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
邮编:222000
邮箱:webmaster@
版权所有: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
备案号: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矛盾纠纷调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