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理论知识对提高田径项目运动技能的促进作用?

1、体育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发展人考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3、体育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4、体育课程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水平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
6、《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人力资源的开发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8、教材编写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健康性原则3、兴趣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
9、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10、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11、心理健康包括两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12、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1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4、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15、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16、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7、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 课程(堂)教学 。
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 交往 ,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18、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 生命化教学 理念。
19、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 运动负荷 规律。
20、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 和教学条件。
21、科学研究证明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 主要 的,后天训练是 重要 的。
22、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 成功一半 。”
23、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 能力 。
24、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
25、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 危险 的训练。
26、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 四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 3 节体育课
27、《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28、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29、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30、营养的基本要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
31、在体育科研中,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32、人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走、跑、跳、投、等
33、把以高度和 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34、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心理负荷量。
37.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体能、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38、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是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39、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有哪三种:自我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
40、决定投掷项目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初速度。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幅和步频。跳远的空中动作一般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d)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d)
3、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 c )a、给予行政处分 b、解聘 c、依法追究行事责任  d、承担民事责任
4、排球比赛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排站立,获得发球权的队,6名队员必须按(b )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5、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c )。
6、掷标枪的扇形区内角度约( c )
7、马拉松跑全程为(b  ),属超长距离跑项目。
8、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项目是( a )
a、足球 b、篮球 c、乒乓球 d、排球
9、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内角度约(b )
10.弯道跑时,右脚用( b)着地。
a、脚掌外侧 b、脚掌内侧 c、全脚掌
11.逆时针弯道跑时,身体应向( b )倾斜
a、右 b、左 c、前 d、后
12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采用( c )方式助跑
13背越式跳高的8步丈量法,为了便于记忆,可叫做( b )
14背越式跳高应( c )横杆起跳
17、双杠支撑摆动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时,扭转髋部的同时,两腿做(b)动作a、翻转 b、剪绞 c、交叉 d、交换
18、支撑摆动前摆挺身下,当向前摆动到接近(b )时,两手推杠,使身体向杠外平移a、杠面 b、最高点 c、水平 d、重心
19、反弹传球是近距离面对紧通防守或身材高大对手时,采用的一种以(b  )制( b)的有效传球方法。
20.排球比赛每个回合中,本方最多可以击球( b )次,就要将球击入对方场地(拦网触球又算内)
21.有五支篮球队参加比赛,若采用单循环赛制,则共有(a)场比赛
22夏季进行日光浴的时间一般为( a )
23( D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A.技能指导 B.坚持实践 C.不断哟化 D.兴趣
24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 D )
A.吸收 B.营养 c.消化 D.物质代谢
25、( A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体育知识 B.体育实践 c.体育教学 D.运动技能
26、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C  )
A.助跑速度 B.空中走步式 C.腾起初速度和角度 D.踏板的准确性
27.排球比赛中,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 C )
A.传球 B.垫球 C.拦网 D.扣球
28.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D )
A.性和适量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健康性原则 D.以上都是
29正常成年人身上骨的总数为( B )块
30.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是( C )
A.牵拉动作的练习 B.长时间距离的练习 c.最快的动作练习 D.复杂化的练习 、
31.按( D )分类,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
A.身体素质 B.人体结构 C.人体基本活动技能 D.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32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 C ) A.评比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访问法
33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C )
A.遗传、学习条件和体育B.遗传、工作条件和体育 c.遗传、环境和体育 D.遗传、营养和体育
34、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 A )
35、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C )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 c.脑务与体力相结合 D.形式灵活
36、运动后,如问隔时间过长,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称为( D )阶段
A.超量恢复阶段 B.工作阶段 C.相对恢复阶段 D.复原阶段
37.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B )
A.练习频率 B.练习轨迹 c.练习速度D.身体姿势.
38、( D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A.体育教学手段 B.体育教学原则 C.体育教学方法 D.体育教学组织
39、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 C  )
40、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 c)的评价体系.
41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c  )
42、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43.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C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44、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B)
45、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1、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 (×)
2、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
3、排球的技术动作中,双手上手传球用拇指、食指触球并承担主要力量,其余手指帮助控制传球方向。  (×)
4、在队型练习中,分队走是一路纵队行进间在某点听到分对走的口令后,单数做左转弯走,双数做右转弯走,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一路纵队。  (×)
5、在跳跃运动中,要使身体腾起得远或高,关键在于起跳时使身体获得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起跳的角度。(√)
6、在投掷练习中,投掷力量不变,出手角度适当才会获得最佳成绩。(√)
7、正步走时要求踢出的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35厘米高。 (×)
8、.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和夏天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  (×)
9、对正在三分线外投篮的队员犯规,投中有效再加罚一次,投不中时应罚3次 (√)
10.传、切战术配合指的是行进间运球,将球传至篮下接球人,接着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三步上篮得分的进攻配合(×)
16、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 )
17、分层次教学是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 √ )
18、两个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越大,则关节运动幅度大,关节灵活性小。(√)
19、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影响作用。 (√)
20、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提出了将学校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的新目标体系。 (√)
21、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教”到“学”的转变。 (√)
22、常参加体育运动,会使肌纤维增多。 ( √ )
23、顺风时投掷铁饼,有利于成绩提高。 ( × )
24、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
25球类比赛的淘汰制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循环制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 )
26、有8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则比赛场次为26场。(×)
27、课堂常规是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
28、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  )
29.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优化的方法就是将教材进行取其精华、排其糟粕,使学生学会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动作。……(  ×   )
30.学生既是教学群体的主体,又是教学个体的主体。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是千篇一律的。为此,教师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以反复操练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程度上达到较好的考试成绩。…………………………………………………(  ×   )
1.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①论文题目;  ②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③问题的提出或前言;④实验的内容、方法、数据的采集和统计;⑤数据的分析和论证;⑥结论和建议;⑦参考文献。
2.要保证学生体育课中的安全,除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有的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还是不够的,还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保护技能。凭你的教学经验,当学生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性昏厥时临场一般有哪些处理方法?出现运动性昏厥的原因是什么?请予以简述。
答:体育锻炼前后必须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准备和整理活动是恢复及防止运动锻炼中、后昏厥,甚至是预防死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运动性昏厥是暂时性脑缺血 或缺氧所引起的一种表现。晕倒者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而各种反射依然存在。遇到这种病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将病人平卧,最好让病人头低脚高,以改善脑部的供血供氧。2.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将头侧向一侧,如病人出现呕吐则帮助清除口腔内的积物,以保持呼吸 道通畅。 3. 给病人喝热开水或热糖水。 4. 可用手指压人中或合谷穴。 5. 大多数病人经过上述处理后,情况可很快得到改善,如果病人仍不见好转,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3.学校每年度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 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 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
4、说出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点?
接球时双手伸直,双手张开大小和球大小差不多,接球的瞬间随球的惯性双臂向胸前缩,就可以了传球时,最主要的是看队友跑动的方向和速度,预判队友将要接到自己球的位置,便向那个位置传出去,同时注意,球传的高低,最好能传到队友的胸前最好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6、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2、锻炼的原则; 3、经常性锻炼原则; 4、区别对待的原则; 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
7、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8、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1、打好身体基础;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评价;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9.画出足球比赛中采用单循环制,5个队和6个队比赛轮次表以及积分表。
(1)5个队比赛轮次表    (2)6个队比赛轮次表:
有6队参加比赛的循环赛比赛表的编排
1——6 1——5 1——4 1——3 1——2
2——5 6——4 5——3 4——2 3——6
3——4 2——3 6——2 5——6 4——5
有5队参加比赛的循环赛比赛表的编排
1——0 1——5 1——4 1——3 1——2
2——5 0——4 5——3 4——2 3——6
3——4 2——3 0——2 5——0 4——5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核心素养为纲,聚焦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体育与健康9年教学总课时比例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总课时的10%~11%”[1],位列中小学各科目安排的前3名。与之前实施的200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类别、科目的设置、教学的时间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新发展,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大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期待。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怎样理解、把握和实施《课程标准(2022年版)》,高站位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体育人”价值取向[2],努力实现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从“简单情境”向“复杂情境”转变,从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转变[3],成为广大学校体育专家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共同需要思考、研究、实践、反馈的热点与难点、重任与新任。鉴于此,笔者结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进行逐条分析,并就具体落实策略展开论述,供大家参考与商讨。

一、聚焦核心素养,全面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高质量教学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在知识内化、行为养成、品德修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活动和情境中体验、探索、感悟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因此,各校在编制水平、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幼小衔接、水平衔接、学段衔接等方面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需求,关注通过较长时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当前这个学期、这个学年、这个水平的教学计划,要关注各个教学计划的有机联系。同时,还要做好本校各学科课程教学计划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形成学校各学科教育的合力,做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融合设计与学科布局。体育教师在设计各类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与学习需求,将落实核心素养贯穿始终,制订明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关注体育与健康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在真实的、复杂的运动情境中运用,更要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不同运动项目育人、不同体育文化育人、不同学练赛活动育人、不同角色体验育人、不同情境沉浸育人等多维综合育人成效。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上下功夫

各校在编制各类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制订明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关注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成效。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课程育人意识。如,在课程实施计划中应从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向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各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设计中。特别注意的是,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技能、问题、情境、学习、练习、比赛、评价等进行结构化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加强对运动项目完整的体验和理解。

体育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要实现“知识与技能”单一目标转向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目标。在遴选教学内容时,要以不同水平的学生能达成的核心素养为依据,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全面发展的情况,实现健康教育与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义务教育整个阶段,在水平一重点发展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水平二至水平四重点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与体能。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关注学生在比赛情境、展示情境、教育情境、生活情境等真实情境中形成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采用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练赛一体化,促进学生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教学方法,突出体育实践课“精讲多练”“学以致用”的教学特性。在进行学习评价时,要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行为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二)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在设计各水平的教学单元上下功夫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学的内容;基本运动技能是水平一学生必学的内容,重点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专项运动技能与体能是水平二至水平四学生必学的内容。其中,6类专项运动技能中的具体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则是需要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由学校进行选择和教学。在三至六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6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各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学期指导学生学练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在重点发展学生各种体能的基础上发展多项运动技能,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在七至八年级,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6类专项运动技能的4类中各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其中必须包括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原则上1个学期指导学生学练1个运动项目,在继续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专项运动技能;在九年级,学校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保证学生初中毕业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学校在选择各年级学练的运动项目时,可通过问卷调查、班会交流等方式,先让学生在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分别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再根据学生的选择结果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年级教学的运动项目。学校应至少开设以下运动项目:1个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1个个体性球类运动项目;1个田径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从跑、跳、投掷3个亚类中各选择1个项目进行组合);1个体操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技巧与器械体操项目可由技巧运动、单杠或双杠运动、跳山羊组合而成,艺术性体操项目可由1套韵律操和1套健美操组合而成);1个水上或冰雪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由2个水上运动项目或2个冰雪运动项目组合而成);1个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1个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各年级学练的运动项目可以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以不同。各运动项目学习起始年级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教学条件确定。如,游泳项目可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也可从五年级或是其他年级开始开设,无论从哪个年级开始学习游泳项目,均可参照《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应水平目标的要求。

(三)落实结构化教学要求,在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今后体育教师的必备教学技能。大单元教学是指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既可以是某个运动项目,也可以是某类专项运动技能中不同项目的组合。具体而言,球类运动应进行单个运动项目的大单元教学,其他五类专项运动技能可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意愿和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单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的大单元教学。但不同项目组合的大单元教学不是简单的拼凑。如,不是2个9课时的不同项目或3个6课时的不同项目组合的大单元教学,而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兴趣与水平,同类专项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与迁移、场地器材的关联。又如,韵律操和健美操项目的组合,田径中的跑、跳、投掷项目的组合,田径中的耐久跑与定向运动的组合,轮滑与滑冰项目的组合等。而且,要注意组合项目的大单元教学应先集中学练一个项目,然后再集中学练另一个项目。

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还要加强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学练,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要避免把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割裂开来,断断续续实施教学,或在一个时间段内教授不同项目。如,第一节课教100m跑,第二节课教跳远,第三节课教投掷等,导致运动技能学习的负迁移或不连贯。此外,专项运动技能中每个运动项目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这也是每个大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体育教师要通过凸显大概念、大主题、大任务的大单元教学架起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和核心素养的桥梁[4],引导学生学练结构化的运动技能,并创设复杂的运动情境,让学生多参加展示或比赛,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一项完整的运动技能[5],形成高阶体育与健康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体育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时,既要关注学生体能发展与运动技能学练的外在表现和效果,也要关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的制订还要关注不同水平之间的各种行为表现与学习结果的纵向进阶区分度,促使在真正落实学习目标时,充分发挥学习目标导教、导学、导评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选编要以多数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形式与进阶变化呈现,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设置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的体育学习活动,促进结构化、情境化、活动化的课堂教学实施。

(一)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结果的可检测性

3.邮局订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邮发代号:2-438;《校园足球》杂志邮发代号:82-67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训练的目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