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败曹魏ipo是什么意思思?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东吴孙权为什么不和诸葛亮一同进军,形成对曹魏的夹击之势呢?_百度知道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东吴孙权为什么不和诸葛亮一同进军,形成对曹魏的夹击之势呢?
而孙权依然是最年轻的,如果说东吴孙权是南方军队,如果吴蜀不尽快灭魏的话,经过夷陵大战后,东吴不也是很厉害的嘛!3,吴蜀绝不是魏国对手?4?---这是我读三国很困惑的问题,不善于攻城,我就纳闷了为什么孙权不出击呢,时间利于魏,而且可能接着消灭蜀国一统天下,不打怎么知道打不过呢1,他傻么,蜀国元气大伤,蜀国国力那么弱?,我觉得战后东吴占得便宜最大,这个道理孙权不知道吗,吴国还是实力最大的,他可以熬死诸葛亮后再灭蜀国啊,伐魏等于送死,不利于吴蜀,我想诸葛亮岁数也不小了,只会守家,他吴国岂不是唇亡齿寒了?5,本来三国的强弱排名是魏蜀吴?,早晚两国都会被魏吞并,蜀国如果败亡了,反正是损兵折将,战后排名变成了魏吴蜀了,就算打不过也得打啊,那么在孙策时代,如果灭了魏,如果东吴和蜀国联手灭了魏国的话,请大家赐教?2,这个道理孙权不知道吗,魏国那么大的地盘能生长出无尽的兵马和钱粮,好像每次北伐都是诸葛亮大军单独行动(除最后一次),而魏国想偷袭东吴也没成功,反正吴蜀伐魏绝对是对吴国有利的,东吴孙权只是隔山观虎斗,既然这样的话,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如果比发展国力和经济的话,魏国的版图是三国里最大的
如果蜀国被灭了,他东吴也等于走到尽头了,魏灭吴是早晚的事啊还有
提问者采纳
二百三十万人,只有兵十  万多一点。  所以诸葛亮北伐期间吴国是多次出兵的,失去荆州后他自己也知道没什么希望了。在如此内忧的情况下吴国还是多次派兵伐魏以呼应诸葛亮说明吴国大抵领导阶层还是头脑清楚的,只能说魏国完全有能力两线防守,人口稀少,最少的一次万余。曹魏有兵50万(443万人口)、蜀,诸葛亮文集中有很多和诸葛瑾的通信,诸葛亮规模也不大,加上内部问题都自顾不暇哪能专心打仗,但都以失败告终,看看军事史就明白古代战争由其是国家战争兵力钱粮是根本因素,正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  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也就是说要用10  万兵的话,魏国有103万户。诸葛亮隆中对说的是待“天下有变”说明他也知道如果魏国不内乱政治一直清明,比例要达多少,九十四万人。魏国的西线防御  兵力在20万左右,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即便武力出兵也还是很困难的,你第一点说的很对;吴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老幼妇女去掉,人口不足百万、吴三国人口比较表  国别户数(万)人口数(万)  蜀2894  吴52,无奈实在是兵少将寡,得知魏  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94万人,以上数据表明蜀汉和吴国的综合国力和魏国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三国演义并不是正史没有详细记录。此时孙吴有兵23万(  230万人口),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230  万人,有兵二十余万?历史上(正史)的诸葛北伐。蜀国人口不过百万.3230  魏103443,直到他病死。  蜀汉在三国后期军事上比较活跃。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老百姓已不愿打仗且魏国的政治还是很好的。吴灭时约四十余万户,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司马懿和张颌领另外10万。但还有一个史料就是吴国在孙权中后期政治开始混乱,因为皇子众多争斗不休导致派系林立内政堪忧和蜀汉诸葛亮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完全不同,几乎北伐的每一步诸葛亮都告知了东吴。三国时期蜀汉和吴国地方不算小但多是蛮荒未开发的地方,但蜀汉发展至后期,蜀灭时只有二十三万户;吴国有52.3万户.28  合计183。  吴国实力强于蜀汉是正确的。(曹真一路近10万,443.28万人,蜀国最少.3767,得知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这也是一个基本  的规律  魏,魏国也是最具  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则10个人中要有一个当兵,四通过比较三国人  口统计,,却也相差无几,三国经历多年.28  魏,只选青壮年。人口稀少则兵源税负都少、吴三国人口比较表蜀国有28万户,但与魏国比还有很大差距(参看资料)。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活动兵力在15万左右?还要  不要发展生产,能拖  起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多的一次6万,,魏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  事实上三国时期各国的常备兵维持一般都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但规模都不大;三从两点变化得知蜀国每户大约有3.  4口人,当然也是人口最多的。  诸葛亮很早就明白这点(隆中对)所以要把荆州拉进来增加国力,吴国其次、蜀。)  我只能按正史回答你。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老百姓有饭吃(参看曹操的政治改革)都愿服从曹魏政权的管理这也是两国伐魏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不是吴国不愿出兵或不明白,从诸葛瑾的回信看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东吴多次派兵协助?应此不是吴国不想实是无能为力,从历史上看还是无力出兵或出兵无用,只有蜀国例外。不要看三国演义上多是以少胜多的战例,根源还是国力问题
提问者评价
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你那个“人口数”好像有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7条回答
蜀国一直是最弱的!首先,其实北伐并不像小说中那样大规模,即孙氏王族和地方豪门的争斗及其激烈,在实力上,三国演义夸大了魏蜀战争,也没有太多胜算,不管是在战前还是战后你好。其次,即便吴蜀同时发兵,吴国在很长的时间里忙于内斗,根本无暇在对外扩张上有大的作为,并非一直太平,论当时的形式。再次。最后。希望对你有帮助;而吴国和魏国的边界也是摩擦不断
1,经济和军事可以互不关联发展的,比如楚汉争霸,蒙古灭宋,八国联军侵华等。而且灭魏不简单,魏国的统治者相对蜀吴都是比较有能力的,有其相对于蜀:如司马,还有一批后起之秀。2,诸葛亮穷兵黩武攻打魏国毫无成果,反而国内怨声载道,灭魏讲求时机。更何况诸葛的稳扎稳打是在拼国力。孙权并不傻,也有还几次北伐,不过也都无功而返,而且损兵折将,败得比诸葛惨多了,所以孙权对这事心里有阴影。3孙权时代的吴国国力实力强于孙策时期,孙策厉害主要是在江东进行统一,并没有北方的干扰。4夷陵大战,蜀吴两国是两败俱伤的,魏国强大
楼主的提问有趣
希望你能采纳我的意见
我也是一位三国追随者
对于你的提问
我感到很有趣
你想呀,蜀国北征,如果吴国同时北征,那么吴国后方可能会受到倭寇,海盗,等攻击
在荆州,也不能否认,曹操没有排下隐藏兵力,将领在荆州等待他们北上时,进攻他们老巢
这是初步的判断
不过不准确
蜀国北上,能出击的人员不多,后期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垃圾,而前期的赵云之类的,都一把老骨头了。怎么打得动呢?魏国后期还是有比较强盛的兵力与将士。
吴国方面,虽然兵将很诡异,而且还没有老,但是,水军进入陆地上后,
很难长期战斗,所以,孙权会暂时不出兵
我们不排除蜀国会失败
如果蜀国胜利后,诸葛亮的野心直接可以转向吴国
并进行吞吴计划,这比魏国后期方面进攻还要猛烈
孙权就想...
你是否忘记了鲁肃给孙权提出的一统天下策略?鲁肃:孙权、曹操、刘表三分天下,将军再取荆州、益州,与曹操划江而治,二分天下。最后再与曹操决一死战,一统天下。吴国的战略方针都是建立在鲁肃提出的策略上的。你觉得孙权可能放弃“长江天险”(这点非常重要)挥师北上通蜀国一同灭魏,然后再决一死战?这显然不可能,要是这样的话,蜀国可以依靠巴山蜀水之险以绝吴军,而吴国靠什么来守?长江?蜀国可是在上游啊,更别说中华平原了。
若诸葛北伐成功,可据雍、凉二州,进可定中原,退则守潼关,以待时变。孙权北伐,无险可据,疆土不稳而更费国力,不如据长江之险,扼荆州之地,跨六郡以待时变。而且诸葛思彝陵之败,虽交好可共鼎立而不共攘天下。若吴真出兵,则诸葛胜算大而吴小,然后诸葛定长安,而吴不达皖洛,鼎立之势变矣于是乎,只鼎立而不出兵。
哇!你对三国研究好深入啊!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好像,魏国把战斗精力全都放在吴国了吧,就是孙权想主动,也要把自己的忧患处理好吧。再说了,吴国自己家里也是矛盾重重啊,天灾人祸,甚至农民起义,社会特别不安定,朝内也是乱糟糟的。而且,能有周瑜那把本事,那种眼光的人已经没有了,周瑜死后,朝内大部分人都反对与蜀国交好,孙权孤掌难鸣吧!
其实有诸葛亮蜀国好几次都差点攻占祁山,直捣长安了,都是那个阿斗昏庸,当然或者是天命如此吧,所以蜀国其实可以灭魏的,东吴刚好也和蜀国结成同盟,他们也希望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啊,要是联合抗魏他们有损伤,况且真的灭了魏,吴国也危在旦夕了。各有算盘。东吴帮谁都不好,或许他们也在一边养精蓄锐呢。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诸葛亮北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三国合肥的战略地位:曹魏与东吴在此多次大战
&&&来源:中华网
  三、合肥防务的强化(汉建安十四年至魏太和六年)
  赤壁之战以后,孙权改变战略部署,在荆州方向仅以偏师配合刘备军队作战,自己则亲率主力攻打合肥,力图夺取淮南,以窥许、洛。面对东方危急形势,曹操迅速做出相应对策:率主力北还;荆州地区改为防御,仅留曹仁领少数军队驻守;后又命曹仁撤出江陵,退守襄阳,以此来缩短运输线,以便集中兵力,加强防御;同时针对孙吴主要进攻方向---扬州地区,即合肥-濡须一线,投入重兵予以反击。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见扬州形势严峻,亲率大军南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这次行动:“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十二月,军还谯。”前文有述,刘馥在建安五年出任扬州刺史后曾建立地方政权组织,并兴屯田、修芍陂;看来在孙权对合肥等地的初次进攻中,淮南地区曹魏原有的郡县官府和典农(屯田)机构受到了严重破坏或削弱,所以此番给予重建。合肥西南的庐江郡界有陈兰、梅成、陈策等土豪草寇,各拥人马数万,依阻山险,发动叛乱,对曹魏在淮南的统治构成威胁。曹操领兵到达后,随即派遣于禁、臧霸、张辽、张?诸将分兵征讨,经过多次激战,将其剿灭,除掉了合肥的肘腋之患。另外,扬州原有守军为地方州郡兵,训练较差,作战能力不强,在与孙吴军队的对抗中屡屡陷入被动。曹操还师时留下部分中军,“使(张)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增强了当地的守备力量。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乘曹操西征汉中,大举进犯合肥。张辽以少敌众,指挥得当,两度领兵主动出击,使孙吴军队惨败而回。
  曹操此次对合肥及扬州地区的兵力部署和防御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基本格局大致延续到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其主要特点如下:
  1增加合肥驻军人数
  张辽等人统领的军队为七千余人,虽然在与吴军主力的对抗中获胜,但是兵力对比悬殊(敌军号称十万)。事后曹操再次南征扬州时,了解到来犯吴军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为确保安全,增加了张辽所部兵员。《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具体数目不详,估计新增约数千人,使合肥兵员总数超过万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魏军在合肥的兵力配置发生过两次短暂的变化:
  第一次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三越巢湖、与孙权交战后,“三月,操引军还,留伏波将军夏侯?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即驻扎在巢湖以南,将防御孙吴的前哨阵地大大南移,对敌人形成进攻的威胁态势。此时合肥原有大部守军在张辽率领下徙屯居巢,留下的兵力自然减少了许多。
  第二次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决定与曹魏联合,上书请降,调遣主力谋袭荆州,因此曹操下令“除合肥之守”。曹操的目的,一是表示不打算利用淮南驻军攻击吴国江北,使其放心西征,从背后偷袭荆州,借以削弱蜀汉对襄樊的严重威胁;正如后来孙权与曹丕书所言:“先王以权推诚已验,军当引还,故除合肥之守,着南北之信,令权长驱不复后顾。”二是曹操此时正与关羽在樊城激战,急需增援,故在撤除合肥、居巢等地守军时,命夏侯惇、张辽所部立即西赴荆襄,以缓解前线军事压力。
  樊城解围后,曹操拉拢孙权、挑动吴蜀交战、从中渔利的策略未变,因此仍未在合肥驻军。夏侯?所部返回寿春,又北撤到召陵。张辽属军亦徙屯陈郡,直到曹丕即位后魏吴交恶,他才领兵重返合肥。事见《三国志》二人本传。黄初二年(221年)以后,曹魏数次伐吴,合肥恢复屯戍,又成为进攻的出发基地。但是随即扬州军政中心北迁寿春,合肥驻兵再度减少。
  2.确立邻州救援制度
  曹魏各州的最高军事长官是都督。《晋书?职官志》载:“魏文帝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而都督扬州军事者多为征东将军。洪饴孙《三国职官表》:“魏征东将军一人,二千石,第二品。武帝置,黄初中位次三公,领兵屯寿春。统青、兖、徐、扬四州刺史,资深者为大将军。”如遇吴军大举来攻,扬州兵力不足以抵挡,则由都督迅速上表奏明情况,请朝廷调动邻近各州兵马来援(主要是兖、豫等州)。如《三国志?魏书?满宠传》:“(太和)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
  在这一时期,曹魏受到吴、蜀东西夹攻,不得不分兵抵御。东吴军队对合肥的攻击经常是在曹魏的主要机动兵力---中军开往西线征蜀时进行。由于距离遥远,魏军主力往往来不及回撤救急,所以援助任务多由扬州的寿春驻军和邻近的兖、豫等州军队承担。另一方面,合肥方向作战区域相当狭窄,吴军基本上是沿濡须水-巢湖-施水等河流一线前进,到合肥这个瓶颈地带兵力难以展开,因此魏军的防守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样,有本州军队再加上兖、豫等州援兵,通常也就能够胜任了。
军图连连看
在线投稿邮箱:
值班电话:工作日 010-:00-18:00)Copyright (C)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164号 京ICP备号帖子主题:吴蜀 打败 曹魏
的唯一可能性
共&11324&个阅读者&
军号:2689667 工分:66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吴蜀 打败 曹魏
的唯一可能性
文章提交者:天才名将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吴蜀基本不具备打败曹魏的可能性。只有一个条件,让吴蜀打败曹魏有可能,那就是曹魏本身出事情,如果曹魏自己不出事情。吴蜀根本不具备打败魏国的可能性。先看一下力量的对比魏国450万 40-50万 (265年)蜀汉96万 14万军队
(263年)东吴230万24万军队
(280年)魏蜀吴的经济负担:魏国:平均10个人养活1个蜀汉:平均7个人养活1个士兵东吴:平均10个人养活1个士兵蜀汉的经济维持是最糟糕的。也是蜀汉后期东吴使臣对蜀汉的评价“民皆菜色……”看一下形式图,吴国的势力维持在长江防线,蜀汉的势力维持在山岳防线。而北方的曹魏不但有人口上的优势,还有骑兵的优势/骑兵的优势很要命,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在平原地区,骑兵的威力足够让步兵胆寒。正面可以攻击步兵。层还可以切断对手粮道。突袭敌军,追击溃败的敌军。在打下襄阳以后,东吴对进攻曹魏还是蜀汉拿不下主意,吕蒙进言:“进攻徐州,趁败退拿下不成问题,但是问题是怎么守住徐州,徐州利骑兵不利水战。离开水战的优势,在骑兵战场,吴军可不是曹魏的对手。而在关羽北进襄阳,襄阳地区也不是纯粹的骑兵战场,关羽水淹七军,获得了战场优势。但是更往北方的平原地区呢?是否还能在平原打败曹魏的骑兵部队?诸葛不采纳的“子午谷奇谋”也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蜀汉缺乏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平原地区难以和曹魏骑兵部队争锋,进攻拢右可以获得产马地,进而训练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进攻。就算能够打下,如果不占据函谷关,把曹魏的主力兵团堵在关外,曹魏的骑兵控制了外面的平原的话,长安是迟早守不住的。城里的粮食不是无限的。而诸葛的《隆中对》也言明“若天下有变,以一上将出兵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秦川”天下有变,是曹魏内部动乱不稳,而不是曹魏和东吴打起来。因为后面一句“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曹魏内乱,大失民心,所以蜀汉军队的钳形攻击,才能够“势如破竹”般的攻击。如果曹魏和东吴打起来的话,蜀汉进攻,曹魏一样可以分兵抵御。甚至骑兵的优势,使得曹魏一样可以获得战场主导权。假如没有长江防线,东吴根本就守不住曹魏的进攻,假如没有山岳地形,蜀汉也守不住曹魏进攻的。华夏历代王朝,北方与南方的战争,南方很少能够获得胜利,体格不如北方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南方四川的山岳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东面地区,长江防线也只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但是掌握着强大骑兵部队的北方军队却容易获得战场主动权。只不过打南方因为地形的限制,或多或少的因为南方的地方遇到一点麻烦而已。历代王朝,南方打败北方的,秦末农民起义——秦朝失去民心所致
元末农民起义——元朝失去民心所致。之后直到出现的,南方才真正凭借军力打败北方。不然此前一直没有南方夺取北方的先例。北方夺取南方倒是不少,秦干掉楚, 汉干掉楚, 曹魏干掉蜀汉,西晋干掉东吴。干掉陈,北宋扫平南方。 蒙古灭亡南宋,乃至最后满请干掉南明。三国时代,蜀**东吴不具备打败曹魏的可能性,只要曹魏的当权者不致太糟糕,蜀**东吴的灭亡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这是大势的必然结果。蜀汉多出几个五虎大将,东吴多出几个周喻,吕蒙,陆逊,甘宁也没有用。!决定北方取得战场主动权的,恰恰是驰骋了2000年只久的战略力量——骑兵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吴蜀 打败 曹魏
的唯一可能性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4084 工分:8185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其时唐宋之前南方开发程度都低,南统北基本不可能,项羽算异数南北朝时刘裕本来可以,但是当时他不是皇帝,是皇帝,那他的北伐就成了,当时他已经拿下关中了,只是后方不稳,刘裕主力回军黄袍加身,给别人钻空子控制了关中,等他搞定东晋,人家北魏已经崛起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33613 工分:1296
左箭头-小图标
从东汉末年地区生产力的情况看,吴和蜀即使联盟也是绝对弱势。他们之所以存活,完全是靠相互联盟和地利的优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6394 头衔:天空骑士 工分:482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当时整个南方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人口,而北方在全盛时人口占据九成,所以说隆中对本身就是有错误的。北方如果一旦走向平稳,凭借大量的良田,能孕育无数的人口,这就是国家的实力基础。那么,南方无论多么努力,都是不足以抗衡北方的。更何况,刘备军一开始时比较善战,主要就是靠北方多年混乱当中生存下来的百战勇士。等时间慢慢流逝,这些老兵逐渐淡去,在南方安逸环境下长大的新兵,根本不能和以前的老兵相比较。至于,骑兵之说,确实有道理,但也不足以说明全部,毕竟当时的北方也是大战多年,哪里来的众多良马?说穿了,就是比拼人力,北方数倍于南方,南方还一分为二,更加不能抗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12352 工分:21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的虽有道理,但影响程度不大。在三国演义中,三国交兵多用计谋,所以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才。在前期和中期的中华土地上,人才济济。到了后期,蜀,吴人才调零。“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便很能说明问题了。蜀国最后只有大将姜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北伐”。吴国在诸葛恪死后,再无帅才。而魏(晋)的新一代人才出现,羊祜,邓艾父子,钟会,司马家的三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64313 头衔:荡寇大将军 工分:249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西楚未名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
兄台要搞清楚,这里的楚是西楚。
刘邦是徐州沛县人,项羽是宿迁人。最南活动地点也不过是苏州一带,怎成北伐了?况且秦都还是在咸阳。
西楚是项羽在灭了秦国以后项羽建立的诸侯国。楚国指的是刘邦项羽所在的楚国,楚王就是楚怀王,知道谁说:先入关为王的吗??秦国被灭是楚国楚怀王的两路军队,这两路军队的指挥是刘邦和项羽,这是楚国的军队,刘邦和项羽是楚国将领,不是西楚的军队和将领。秦国被灭时,西楚还没出现呢。我说的这块区域,证明项,刘绝对不是什么北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865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佛祖在淫笑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19楼的发言:......
陈胜吴广也是楚人。
主要还有一点,北方平原多,互相联通,难以形成割据政权,南方山地丘陵多,易于形成割据政权,所以北方统一后容易各个击破南方割据政权。再者,北方人悍勇而坚韧,吴楚剽悍但难以持久(但是也出名将) ,也有一点关系,此外,刘邦虽是楚人,但其实属于北方人(不要以为楚国就只有南方)。一听兄弟的话我倒想起一件事,我记得那时楚国的主要版图好像大都是在长江以北,不知对否?其实那时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七国里实力最强的是楚国,但他却没有统一天下,最后还得是造反。但其统一全国还是走的先北后南的路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93762 工分:8984
左箭头-小图标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打的就是经济和人员。没钱没人,拿啥去维持旷日持久的战争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4210 工分:206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西楚未名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
兄台要搞清楚,这里的楚是西楚。
刘邦是徐州沛县人,项羽是宿迁人。最南活动地点也不过是苏州一带,怎成北伐了?况且秦都还是在咸阳。西楚是项羽在灭了秦国以后项羽建立的诸侯国。楚国指的是刘邦项羽所在的楚国,楚王就是楚怀王,知道谁说:先入关为王的吗??秦国被灭是楚国楚怀王的两路军队,这两路军队的指挥是刘邦和项羽,这是楚国的军队,刘邦和项羽是楚国将领,不是西楚的军队和将领。秦国被灭时,西楚还没出现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8195 工分:825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吴蜀要打败曹魏,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吴蜀合并,共同对抗曹魏,东汉末年,中原混战,人口和经济锐减。有很多大族举族南迁,南方的经济实力大增,人口也大增,而且江东,荆州,益州久未受战乱,南方的整体实力是大于北方的,只有在赤壁之战后,如果瑜亮不同世,凭孙权,周瑜等一时俊才干掉刘备,尽收荆州之地,而后,周瑜可以趁曹操实力大减之际,率军入川,夺得益州,并花几年时间来巩固成果,那么,南北朝的时代会提前到来,以孙权之雄主,周瑜之英才,是有可能打进中原的,但是刘备在赤壁后是不能干掉孙权的,第一是他吃不下江东,第二,他没有根据地。只有孙权干掉了刘备。刘裕的刘宋的局面会提前几百年过来,后世刘裕如果不是急着回朝称帝,他也会成为少有从南到北统一中国。曹操赤壁后鲜有成就,一是他想要巩固朝中地位,他要去称王,而后也可能活得长一些的话,他要称帝。这些会花他很多的精力,而且赤壁新败,他在短期内是没有能力南征的,而孙权在江东已历三世,后方很稳固,如果有机会吃掉刘备,那日子就很好过了,须知,刘备的军力不是很强大,赤壁之战中主力是孙权,刘备只有两三万荆州军,而且还是刘琦的部下,立足未稳,只是有了诸葛亮奇才,周瑜贪功,急着去和曹仁争南郡,被刘备趁乱夺荆州六郡,成了气候,后来就尾大不掉了。所以,三国的格局是在赤壁后一系列而形成的,当然,宜陵之战中孙刘不内哄,还是有干掉曹魏的机会的,然而,宜陵之战的事,刘备大败,孙权国力大减,双方再也无力单独对抗曹魏了,只有联合自保,而曹魏的北方休生养息,国力大增,消灭两家只是时间问题了,综合所论,南朝打败北朝,骑兵不是主要的因素,主要的因素还是政治的因素,后世祖逖,刘裕,岳飞,有精锐骑兵能打败北方,但是都是政治因素而失败了,陈庆之三千兵马可以横扫北方,南方的军力也说明不输于北方,东晋曾经收复长安洛阳二京,南宋曾经收复汴京,但是死得更快,政治上无能是第一的,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64313 头衔:荡寇大将军 工分:249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maingr
在第2楼的发言:
骑兵的确在古代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过分夸耀骑兵的作用忽略了其他事实。三国决定最终走向的经济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大于军事因素。魏的强大不在于兵有多少,而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屯田的施行保证了魏的后方供应,经济强的一方才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曹操战场赤壁大败,汉中又被刘备击败,但始终没有伤筋动骨,无它,后勤补给充足,政治措施得当。刘备遭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不复再有汉中的优势。
骑兵在手的游牧民族的确在战术上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北伐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朱元璋不......
北伐就是朱元璋成功了,还有其他的吗?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兄台要搞清楚,这里的楚是西楚。刘邦是徐州沛县人,项羽是宿迁人。最南活动地点也不过是苏州一带,怎成北伐了?况且秦都还是在咸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92254 工分:4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矩鹿张角
在第5楼的发言:一点机会也没有来着``除非还真的是魏国大乱``乱到不敢想象````
两国交战``不单纯是军事 ``经济是很重要的```!
乱再狠也不可能灭掉曹魏 随后的东晋占有整个南方其地盘及实力远在吴蜀之上 军事上足以以八万灭近百万 同时北方五胡乱中华其混乱程度空前绝后 可是东晋任然无法北上光复中原 要知道东晋经济实力在北方士族南迁后远远超过吴蜀之和 原因就在于南方步兵尚不足先进到凭借文明就战胜北方骑兵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学冉闵放弃中华灿烂文明效仿胡人野蛮化 这样还尚有一线希望打败骑兵统一华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14949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58966 工分:3800
左箭头-小图标
中、俄、美是现代版的三国演义。为了不让老大独霸,老二和老三必须联合抗击老大。这样可保持世界力量平衡及和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2373 工分:3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skwangjie
在第3楼的发言:看下当年曹魏对蜀汉,就跟今天美国对中国一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现在中国虽然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是GDP水分太大,低质量的GDP太多。老百姓生活压力太大,也确实是面有菜色。
地形上,美国已经逼迫到中国家门口,中国几乎没什么战略缓冲。
军事技术上,就更不用说了,美国的武器有多先进,铁血的人最清楚。
还有一点是当年蜀汉所没有的劣势,当年蜀汉里面没那么多叛徒,而现在中国几乎有点权力不是买办就是汉奸。值得深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9806 工分:16912
左箭头-小图标
我YY出一种可能:诸葛亮先投降魏国,以他的天才先搞定司马家族,曹氏一乱立马篡权,迎回小阿斗...按小说里也有这种可能吧,实际上,诸葛亮出身寒门,在曹魏那里可能也混不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99540 工分: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
其实也是在坐收了渔翁之利,要知道不能忽视在之前的陈胜吴广及他们的几十万大军。这和三国很像,最后都是 第三者赢。
陈胜吴广也是楚人。主要还有一点,北方平原多,互相联通,难以形成割据政权,南方山地丘陵多,易于形成割据政权,所以北方统一后容易各个击破南方割据政权。再者,北方人悍勇而坚韧,吴楚剽悍但难以持久(但是也出名将) ,也有一点关系,此外,刘邦虽是楚人,但其实属于北方人(不要以为楚国就只有南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98578 工分:1323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兄台说得不错。决定国家生死的是政治,政治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就拿现代的中国来说吧,刘少奇不是军事家,他是政治家,虽然他在军队任过职,可是能从综合方面考虑问题,皖南事变,毛泽东异常愤怒,要指挥部队和国民党开战,刘少奇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使得毛泽东放弃军事反攻,继续积蓄力量,为抗战胜利拥有百万大军奠定基础。如果政治清明,就算没有军事家,也会磨砺出军事家,如果政治腐败,即便有军事家,军事家也会消亡,比如岳飞。蜀国和吴国同样是亡在政治。姜维北伐,魏国完全只能招架,不敢进攻,姜维屯田不再出征,魏国一杀过来,蜀国就灭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4210 工分:206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
其实也是在坐收了渔翁之利,要知道不能忽视在之前的陈胜吴广及他们的几十万大军。这和三国很像,最后都是 第三者赢。哪么朱元璋也是坐收渔利。收了元兵和宋军(后人称红巾军)打了十几年仗的渔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670 工分:384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
其实也是在坐收了渔翁之利,要知道不能忽视在之前的陈胜吴广及他们的几十万大军。这和三国很像,最后都是 第三者赢。陈胜吴广也是楚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865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jacobzn
在第13楼的发言:北攻凉州是正确的,看看董卓和吕布的骑兵就知道了;如果措施得当的话,攻取长安是最理想的就是打下来人家不会反攻,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865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qage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maingr
在第2楼的发言:
骑兵的确在古代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过分夸耀骑兵的作用忽略了其他事实。三国决定最终走向的经济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大于军事因素。魏的强大不在于兵有多少,而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屯田的施行保证了魏的后方供应,经济强的一方才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曹操战场赤壁大败,汉中又被刘备击败,但始终没有伤筋动骨,无它,后勤补给充足,政治措施得当。刘备遭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不复再有汉中的优势。
骑兵在手的游牧民族的确在战术上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北伐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朱元璋不......
北伐就是朱元璋成功了,还有其他的吗?
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
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其实也是在坐收了渔翁之利,要知道不能忽视在之前的陈胜吴广及他们的几十万大军。这和三国很像,最后都是 第三者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44361 工分:563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eng198219
在第12楼的发言:其时唐宋之前南方开发程度都低,南统北基本不可能,项羽算异数正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1120 工分:30
左箭头-小图标
周瑜打不过曹仁,孙权亲征都打不过张辽,吴将总体能力远逊于魏将。蜀将基本都是将才,少帅才。关羽和魏延算有点能力的,1个太骄傲,1个有反骨不受重用。魏将很多都是独挡1面,曹仁,张辽都是帅才,蜀,吴想灭魏,只是痴人做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54417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吴蜀缺乏骑兵,导致爆发力不足。而魏占有中原,恢复能力很强。一旦进入消耗战,的确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99111 工分:55
左箭头-小图标
北攻凉州是正确的,看看董卓和吕布的骑兵就知道了;如果措施得当的话,攻取长安是最理想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5589 工分:711
左箭头-小图标
其时唐宋之前南方开发程度都低,南统北基本不可能,项羽算异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5589 工分:711
左箭头-小图标
人力终有尽时,司马徽言,诸葛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有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62498 工分:33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maingr
在第2楼的发言:
骑兵的确在古代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过分夸耀骑兵的作用忽略了其他事实。三国决定最终走向的经济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大于军事因素。魏的强大不在于兵有多少,而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屯田的施行保证了魏的后方供应,经济强的一方才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曹操战场赤壁大败,汉中又被刘备击败,但始终没有伤筋动骨,无它,后勤补给充足,政治措施得当。刘备遭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不复再有汉中的优势。
骑兵在手的游牧民族的确在战术上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北伐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朱元璋不......
北伐就是朱元璋成功了,还有其他的吗?帝皇中最佩服他。历史最血腥的君主,杀官比杀百姓多的皇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3481 工分:10712
左箭头-小图标
周瑜挟刘备令关张的计划得到实行并成功,也许能打出个南北朝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4210 工分:206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maingr
在第2楼的发言:
骑兵的确在古代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过分夸耀骑兵的作用忽略了其他事实。三国决定最终走向的经济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大于军事因素。魏的强大不在于兵有多少,而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屯田的施行保证了魏的后方供应,经济强的一方才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曹操战场赤壁大败,汉中又被刘备击败,但始终没有伤筋动骨,无它,后勤补给充足,政治措施得当。刘备遭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不复再有汉中的优势。
骑兵在手的游牧民族的确在战术上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北伐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朱元璋不......
北伐就是朱元璋成功了,还有其他的吗?楚国,楚国的两路北伐军刘邦和项羽所带的部队灭了秦国。说明:说到楚国。几乎史学家要加上方位词的话,都会说南方的楚国。当时中国境内南方也就是楚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670 工分:38461
左箭头-小图标
假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够一鼓作气占领长安,估计蜀国还有的看头,毕竟关中和巴蜀并称天府,人口和耕地足以保证蜀国的军事力量了。刘邦一统中国的事件未必不能重演。可惜,诸葛亮没拿下关中,所以后面就不必想了,被堵在家门里活活憋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865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aingr
在第2楼的发言:
骑兵的确在古代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过分夸耀骑兵的作用忽略了其他事实。三国决定最终走向的经济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大于军事因素。魏的强大不在于兵有多少,而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屯田的施行保证了魏的后方供应,经济强的一方才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曹操战场赤壁大败,汉中又被刘备击败,但始终没有伤筋动骨,无它,后勤补给充足,政治措施得当。刘备遭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不复再有汉中的优势。
骑兵在手的游牧民族的确在战术上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北伐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朱元璋不......北伐就是朱元璋成功了,还有其他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10637 工分:58
左箭头-小图标
一点机会也没有来着``除非还真的是魏国大乱``乱到不敢想象````两国交战``不单纯是军事 ``经济是很重要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4210 工分:2068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意图先攻东吴,和曹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诸葛亮意图先稳住东吴,进攻帝国西北方向,从而从西凉-关中-洛阳-中原最后一泻而下攻击东吴完成统一。两人都出师末捷身先死。汉末三国初期只有刘备集团和曹魏集团有机会统一中原,东吴的机会是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602 工分:11745
左箭头-小图标
看下当年曹魏对蜀汉,就跟今天美国对中国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中国虽然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是GDP水分太大,低质量的GDP太多。老百姓生活压力太大,也确实是面有菜色。地形上,美国已经逼迫到中国家门口,中国几乎没什么战略缓冲。军事技术上,就更不用说了,美国的武器有多先进,铁血的人最清楚。还有一点是当年蜀汉所没有的劣势,当年蜀汉里面没那么多叛徒,而现在中国几乎有点权力不是买办就是汉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3425 工分:10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骑兵的确在古代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过分夸耀骑兵的作用忽略了其他事实。三国决定最终走向的经济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大于军事因素。魏的强大不在于兵有多少,而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屯田的施行保证了魏的后方供应,经济强的一方才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曹操战场赤壁大败,汉中又被刘备击败,但始终没有伤筋动骨,无它,后勤补给充足,政治措施得当。刘备遭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不复再有汉中的优势。骑兵在手的游牧民族的确在战术上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活人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北伐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朱元璋不就是北伐进而夺取天下的么.战争永远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实击虚,没有什么不是可以改变的。志愿军不一样是以落后的装备在和美军较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7条记录]&分页:
&对吴蜀 打败 曹魏
的唯一可能性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d股票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