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母亲河是指什么,它为什么被称为为母亲河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因为她哺育了我们的祖先,绵延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节能环保网--调查:以中华民族的名义给黄河一个承诺
       
        
        
调查:以中华民族的名义给黄河一个承诺
( 9:56:08)
         黄河生态调查:以中华民族的名义给黄河一个承诺     红旗画刊作者:孙广远、许江涛、薛晓晶、殷昭利、侯雨萌、曹爽、周明、张有才&&
干旱缺水给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王松鹏&&摄  一声黄河,是华夏儿女对母亲的呼唤;一声黄河,令天下对我中华高看!黄河,是我中华民族的黄河!   但是,我们与黄河也有恩怨。好在我们有了这样的选择:由于我们人类的过失而伤害了黄河,这个债必须由我们偿还。   上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一年最长断流226天,由此而引发的“拯救母亲河”全民行动至今已经整整10周年了。如今,我们的“母亲”究竟怎么样了?她将以什么样的容貌走进正在开启的生态文明时代?一个民族应该如何与生于斯养于斯的河流和谐相处?本刊专题报道组历时两个月,走遍万里黄河,为参与“拯救母亲河”行动以及所有关注黄河的人们探问黄河,叩问一个民族对“母亲河”的道德良知。   天地造化有黄河,黄河造化有中国。   世界上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这样对人类和自然具有如此巨大的塑造力,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黄河如此敬畏。   由今天上溯百年,由百年上溯千年,由千年上溯万年直至几十万年,由古而今,黄河塑造着大地,塑造着我们的先祖,拖儿带女,忍辱负重,一直走到今天。黄河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炎黄子孙的根。   假如,黄河日渐心衰力竭,突然有一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就将成为黄河的弃儿!这绝非杞人忧天。   人民治黄62年,黄河62年安澜,可谓盖世之功;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改革开放30年来,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卓著,黄河生态得到改善。但是,人类的剧烈扰动以及过度索取,使黄河难负其累。古老的黄河如母亲般哺育着她的儿女,如今,她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浇灌着占全国灌溉面积15%的土地,养活着1.1亿人口,而享受黄河水资源的人口达1.72亿之多,其开发利用率已高达84%,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纵然如此,沿黄地区的严重缺水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黄河。黄河病矣,黄河危矣!   上世纪末黄河曾经持续断流,由此引发“拯救母亲河”行动。国家重典治理,黄河将近10年未断流,黄河的生态恢复也有可喜进展,但“黄河的事情”远没有办好,黄河遭遇的新伤害更不可低估。黄河问题仍是民族的心腹之患!   曾经长期落后的中国正行驶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但这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还相当遥远。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梦寐以求的福祉,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问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破坏是我们付出的惨重代价。世界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文明之后已向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迈进,而我国却在翘望工业文明的桅杆时就要开启生态文明的航道。   毋容置疑,黄河的生命力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密切相关,一条青春常在活力四射的黄河不仅能为中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紧缺的水资源,还将给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华民族以信心、定力、智慧和力量。百病缠身的黄河需要她的儿女的加倍关爱与报恩反哺,我们应以中华民族的名义给黄河母亲一个承诺:让她生命永续,万古奔流!   在“拯救母亲河”全民行动已经10周年,同时即将迎来黄河10年未断流之际,怀着敬畏,怀着忧患,怀着责任,本刊“黄河生态专题报道组”自河源至河口,历时近两个月,行程万里,对黄河生态进行了专题调查。   黄河持续28年断流,逐渐陷入“生态危机”。黄河“生态危机”引起环境、经济、社会等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甚至有外国媒体预言这意味着黄河文明从此走向陨落。黄河何去?我们何从?在国家支持下,水利部、黄委会采取一系列重大治河措施,使岌岌可危的黄河生态出现转机。&&
黄河源区&&&&&&   第一篇&危机?转机:治河新策为大难黄河带来福音   万古奔流的黄河在上个世纪末陷入危机,而正是这种危机唤醒了黄河儿女的黄河危机意识,催生了中华民族对母亲河的关爱,大难黄河渐渐出现了转机。   黄河断流的“黑色记忆”与“拯救母亲河”行动   迎着寒意,我们走进东营,走进黄河三角洲,走进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尽管行进中我们小心翼翼,仍不时“惊起一滩鸥鹭”,艳阳高挂,蒲苇摇曳,河口一幅好景致。   黄河主槽呈现在我们面前。万里黄河归大海,她并不像秉性中那样的狂荡不羁,而是波澜不惊,温顺地寻找她的归宿。翘望河海汇流、蓝黄相间的飘渺水域,黄河更令人亲近与难舍,同时也令人陡生难言的怜悯。   黄河水利委员会东营河务局的蒋义奎告诉我们,此时黄河河口过水是400个流量。这个季节达到这个流量,已经是十分地不易了。   1997年的这个时候,河口流量为零。那是东营以至黄河下游难忘的“黑色记忆”。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以及气候变化影响,1972年黄河首次断流,到1999年,28年间黄河共断流21次,可谓“四年三断流”。1993年,利津断面累计断流83天,东营、滨州等城市出现严重的水危机,其中东营市其他用水一概停供,全部存水仅够饮用7天,这座新城骤生存废之虞。1997年,利津断面断流226天,断流河道上溯至开封计704公里,约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沿黄130万人陷于水荒,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无棣县马山子镇石桥村苦于缺水竟有一半人口外迁。幸是苍天不弃,危机之中,一场台风带来的降雨过程解了燃眉之急。   黄河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持久、越来越上溯的断流,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惨重,90年代后期断流造成的经济损失竟数以百亿计,黄河生态迅速恶化,河口三角洲生物链迅速断裂,由断流带来的社会恐慌日益加剧。   黄河断流更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极大关注,&163位“两院”院士集体上书发出了“拯救母亲河”的呼吁。黄河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从战略层面统筹解决黄河问题被提上日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河新策应运而出。   治河新策之一:全流域水量调控黄河接近十年未断流   黄河持续断流尽管原因很多,但无序的竞争性开发利用难逃其咎。   黄委会水文局有关专家分析说,黄河是降水补给型河流,河川径流量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多多得盛不下,水少少得贵如油。沿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些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地下水也十分缺乏,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比如,宁蒙两区河段产流很少,黄河流经那里,用水加上蒸发渗漏,占去年径流量的1/4,而豫鲁两省河段为“地上悬河”,自沁河口以下少有支流汇入,但两岸广阔的平原都靠黄河水灌溉。同时,黄河还承担着津冀地区的异地调水任务。黄河正应了“僧多粥少”那句话。尽管1987年国务院就曾批准过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黄需水量猛增,黄河用水的无序竞争状态愈演愈烈。   如同紧缺经济一样,紧缺的黄河水资源也是越缺越紧,越紧越缺,上下游、左右岸、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人类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水争夺、水纠纷、水官司等因水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和激烈,这也助长了人们对水的占有欲,有的地方甚至对黄河水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对黄河生态的破坏。如果不加节制,都“敞开肚皮喝”,再有一条黄河也不够!为缓解日益尖锐、快速升温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尽快解除黄河断流危机,对黄河全流域水资源进行强势管理,实现全河水量有效的统一调度势在必行。   1998年底,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发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并确定黄河水利委员会为统一管理和调度黄河水资源的执法主体。黄河水资源管理有了尚方宝剑!   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出第一个调水令,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帷幕由此拉开。3月11日,黄河开始恢复过流,万里黄河再度奔向久违的大海。   然而,天不由人,持续的干旱少雨给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带来严峻考验。1999年之后,黄河来水比多年同期均值偏枯近3成,2003年黄河花园口天然径流量只有多年同期平均来水的一半。刚刚走出“四年三断流”噩梦的多难黄河能否得到水资源强势管理尚方宝剑的庇护?作为“黄河代言人”的黄委会没有愧对黄河,他们迎难而上,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技术手段,保证了统一调水方案的落实。   我们不能拒绝假设,假设黄河水资源仍然各取所需而没有国家干预,已经年断流226天的黄河在天灾之下将会恶化到何种地步!黄河有幸,从1999年3月实施统一调度至今,她逢凶化吉,如今已经将近10年未再断流!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手段在保证黄河水资源有效管理中功不可没。我们在黄委会水量调度中心看到,黄河下游每一个出水口的运行情况都在电子大屏幕上实时显现,任何一个出水口取水超出1个定额流量调度中心都会发出警报,水调部门可以立即干预直至遥控落闸。   黄河接近10年连续不断流,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黄河水资源公报显示,与1998年的前10年相比,黄河年均地表水耗水量减少近20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定额9年间下降50%;急剧萎缩的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迅速恢复,生态大为改观;黄河下游沿黄城市地下水位抬升,2003年9月,素有“天下第一泉”盛誉的济南趵突泉于停喷28年后再现喷涌胜景,全年不停。另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分析,仅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间,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累计增加国内生产总值1544亿元,年增309亿元。   人们普遍认为,黄河已经成为一条人工河,黄河的许多河害与此有关。然而,人工干预同样是实现黄河化害为利的重要手段。既然黄河已经成为一条人工河,我们就应该以人类的智慧兴人工之利,减人工之害。黄河水资源统一调控的成功,正是人类的智慧之举。这是治河方略的一大跨越,也是恢复和建设黄河生态的重大举措。   治河新策之二:调水调沙下游悬河主河槽平均下降一米五   我们在黄泛区采访,曾遇到几位1938年花园口扒口时幸存的老人。那次扒口,使豫皖苏3省44县成为泽国,1250万人受灾,300多万人背乡离井,89万人死亡。老人的记忆中不仅有昔日的辛酸,还有70年挥之不去的“黄泛区”给他们带来的苦难。   黄河是全世界最为复杂的河流,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黄河是全世界输沙量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因为泥沙俱下,古黄河挣脱高山大峡的束缚一直在50万平方公里的冲积扇上滚动,缔造了华北大平原,当人类繁衍发展把它积压到狭小空间以至将它束缚起来之后,它成了“地上悬河”。《国语?周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谚语,“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由此可见,西周时黄河已有堤防了。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说明春秋中期黄河下游各诸侯国修堤的情况已相当普遍。“悬河”始终是“悬”在中华民族头上的利剑,自有文字记载的公元前602年黄河决口改道至1949年的2551年中,有记载的决溢多达1590次,改道26次,因此民间有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黄河泛滥不仅使生灵涂炭,而且往往是乱世之因,一部黄泛史便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自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历经战乱和大汛,黄河已经安澜62年。与此同时,黄河每年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沙淤河高”,河床普遍抬高了2~4米,沿黄城市地面均低于河床,河南新乡市竟低于河床20米。河槽的严重淤积造成过水断面严重萎缩,1996年8月花园口洪峰流量仅有7600立方米每秒,水位却比1958年该断面22300立方米每秒还高0.91米。毛泽东主席50年代第一次视察黄河时曾不无忧虑地问第一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河南民谚说,“道光三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万一哪一天黄河“涨上了天”,该怎么办呢?“以水冲沙”降低河床不让它“涨上天”,是多少代“黄河人”的梦想,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个人如果最多能背100斤重的东西,你也不多不少正好让他背100斤,他可以全部带走,给多了,他就会把多出的那些放下来。黄河的挟沙能力也是有限的,水少沙多的时候,带不动的泥沙它也只好放下来,形成淤积。如果我们利用水库将不“和谐”的天然水沙关系重新塑造&为“和谐”的水沙关系,就能把小浪底及其下游的一部分淤积泥沙输送到大海。这就是对调水调沙的通俗解释。   调水调沙是几代治河工作者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基础上,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探索黄河水沙运动规律为基础,集当代治河经验之大成,在艰难的开拓创新中一步一步完成的,是有效解决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条黄河”的提出与载体运用为实施调水调沙作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与科学实验:   ――原型黄河,即自然界中的黄河;   ――数字黄河,即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也就是把黄河“装”进计算机;   ――模型黄河,即原型黄河的物理对照体,也就是把黄河做进实验室。   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三条黄河”的建立与联合运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决策场,为调水调沙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2002年至2004年,黄委会连续3年进行了基于不同条件下的大规模调水调沙实试验,约3亿吨泥沙被送入大海。从2005年开始,黄河调水调沙转入生产运行阶段,4年来,又将2.4亿吨泥沙送入大海。   黄河调水调沙效益显著:其下游河道主槽平均下降1.5米,最小过流能力由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3810立方米每秒,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库区淤积形态得到有效调整,借助水流冲入大海的泥沙若换成人工挖运,则需要花费数十亿元,经济效益巨大。   治河新策之三:标准化堤防打造防洪、交通、生态“三条线”   夏秋交替时节,黄河正处在伏秋汛期,我们踏上了河南段黄河大堤。   黄河与沁河的交汇处有个让人闻之难忘的名字:龙回头。这里是太行山口,滚滚黄河挣脱缰索带着巨大的势能飞流直下,历史上曾多次在这里冲破堤岸,沿太行山东侧北上,在今天的天津一带注入渤海。大河气盛,常常倒灌沁河,“龙回头”即由此得名。离这里不远有一座敬奉河神的嘉应观,一代又一代接续不断的香火表达着同样的祈求。   黄河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龙回头”已经在“豆腐腰”了。   我们从北岸上堤。采访组的同志大都到过黄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一直留在我们的印象中。而眼前的黄河大堤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堤顶宽12米并进行了硬化,堤内是50米宽的防浪林,背河一侧淤宽100米并在淤背区种植了生态林,放淤固堤难度较大的堤段采用截渗墙加固,达不到要求的险工进行了改建加固。   随同的黄委会的同志告诉我们,1998年之后,国家对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明显加快,国务院2002年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黄委会以此为契机,明确提出将下游大堤建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三种功能于一体,形成标准化体系的目标。继2005年完成第一期287公里重要堤段后,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中。   花园口,这个曾经让世人为之震惊的地方。到达这里时正是一个天高气朗的秋日。车子驶过一段丛林掩映的防洪堤,我们来到与标准化堤防融为一体的花园口历史文化广场。眼前呈现一堵宏阔的浮雕墙,极有视觉冲击力的浮雕再现了当年人祸天灾交织的悲惨历史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右侧纪念碑上,国民党和共产党一前一后对花园口决口事件截然不同的记载让人感慨良多。回望黄河,它正在一眼看不透的河床上安然东去。黄委会花园口水文站的同志告诉我们,标准化堤防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吸引了不少游客,70年前曾经吞噬89万生命的花园口,如今变成了天人和谐的福地。   泺口是黄河的荣耀。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这里的重要防守堤段,那里的泥土深藏着开国领袖对黄河安危的牵挂。几十年来,尽管黄河下游堤防曾4次大规模加高加固,但河防隐患仍然很多。在标准化堤防建设中,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今年秋收时节,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泺口河段的标准化堤防被评为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这是全国水利江河堤防工程第一个获得这样的奖项。   据黄委会介绍,到去年底,黄河下游的标准化堤防已完成500多公里,再有4年,下游河段两岸大堤将全部建成标准化堤防。   治河新策之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提出   黄委会作为黄河河务中枢,一代又一代黄河人为“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付出了长期、艰苦而又卓有成效的努力,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近10年来,他们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在坚持人民治黄的基础上依法治黄,科学治黄,实现了黄河接近10年未断流。而与之比功的是,黄委会遵照国家治水方针,以可持续发展水利为指导,总结并继承前人经验,进行了富有智慧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提出,是诸多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任何一个理论的创新立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要使人们普遍接受这个理论也许比创立这个理论还要艰难。为扩大影响抑或倾听各方面的声音,黄委会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主题两次举办“黄河国际论坛”,6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水利、治河专家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这一命题,共同发表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黄河宣言。同时还邀请国内伦理专家就“河流伦理”进行座谈并编辑出版了“河流伦理”系列丛书。   “河流伦理”系列丛书主编侯全亮是黄河研究的资深学者。他认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对黄河治理、黄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其生命力主要在于:   ――赋予河流以生命意义。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人类长期畏惧河流,甚至对河流进行神化以至顶礼膜拜,但当人类的智慧与生产力高度发达进而制驭河流之后,就一直把河流当作“死物”对待,不认为河流具有生命力。这是人类智慧出现的一个死角。从神化到物化再到赋予河流生命意义,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河流的一大进步。   ――提出了人与河流和谐关系的理论建构。地球的许多地方长期是河流的“领地”,例如黄河,3000多年前它还在太行山以东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自由游荡,是人类“侵略”了它们而还自以为是。河流不堪其扰,终至百病缠身,有的已经“病入膏肓”。一个名为“21世纪水资源世界委员会”的国际组织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上只有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撒哈拉南部的刚果河可以被归入健康系列。河流早已向人类的放肆行为严厉追讨了,长此以往,终将两败俱伤甚至两败俱亡!“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念呼吁建立人与河流的伦理关系,果敢地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取向,尊重河流生命,维护河流尊严,构建人与河流的和谐关系。“人类在治理开发河流时,需要建立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对“唯发展主义”进行了批判。发展是人类实现繁荣进步的必经之路,但发展如果不关照河流的承受能力甚至对河流妄加破坏,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还有可能出现倒退。“唯发展主义”要受到批判。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紧缺资源,河流是支撑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必然要求对河流科学的开发利用,否则,发展成果将会化为惨重的代价。   通过黄河水资源全流域统一调配、调水调沙降低下游“悬河”河床、修建标准化堤防等重大举措,使黄河摆脱了危机而出现转机,但黄河生态的修复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过程,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如何治理污水排放以减少对黄河的水体伤害,如何加大水土流失治理以减少黄河泥沙淤积,如何进行河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如何在生态十分脆弱的黄河流域实施严格的“保护性”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以减轻黄河无以复加的负担,如何科学处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等等,则是长期的、艰巨的、带有根本性的任务。
军功黄河湾&&吴忠雄摄&    第二篇&水土?源流:黄河生态的可逆之喜与可怕之忧   黄河九曲,跨越万里,流经9个省区,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生态系统十分庞大,既包括主河道,又包括众多支流及其流域,各种生态关系错综复杂,而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水土关系、源流关系。在我们近两个月的大跨度、大范围采访中,既为黄河生态的可逆性变化而喜,也为黄河“旧病未好又添新伤”的可怕局面而忧,那颗装着黄河的心时上时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   会“说话”的河口   任何一条外流河,其河口都是全河生态的“发言人”。黄河河口同样是一张会“说话”的“嘴”。   东营这个地方一度没有人烟,因军阀韩德勤在这里屯兵开荒时有部队驻扎,人称“东营”,地名相袭而成。由于黄河的眷顾,花园口决口前的上世纪30年代,河口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因为韩德勤在此屯兵开荒,加之黄河改道,这里的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民谚有证:   大孤岛(泛指黄河三角洲),大孤岛,蚊子和小咬;人来不停步,鸟来不打巢;喝的是驴马尿,走的是羊肠道,听的是鸭兰子(银雀)叫。   这里真是“无风三寸土,张口一嘴泥”,上世纪70年代,还有一名垦荒军工被尘沙掩埋。   弹指间,东营已成为一座新城。踏进东营,宽阔的马路旁树木成行,花枝招展,透出新城的生机。但我们也发现,整个东营并无大树。东营市林业局总工李春庆告诉我们,土壤的盐碱含量在3/1000以下树木才能成活,而东营土壤的盐碱含量却高达4/1000,每栽一棵树,都是先挖一个大坑,坑底铺上塑料布,垫上麦糠或者稻糠,再填上从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外拉来的土,精心护养,才能成活。东营的每棵树都种在“花盆”里。东营人为适应、改造这里的生态付出了何等的艰辛!   从东营出发,穿过百里白花花的盐碱滩,我们来到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王杰介绍说,黄河在1972年之后出现持续28年的断流,河口三角洲生态陷入危机,淡水湿地面积萎缩一半还多。经过近10年的强势治理,河口生态发生了可逆性变化。他提供了这样的信息:   湿地面积扩大:据调查,黄河三角洲淡水湿地2004年比2001年增加4389公顷;   过流水量增加:实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9年来,在连续数年降雨量偏少的情况下,平均每年增加入海水量7亿立方米,生态流量明显增加;   生物种类激增: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87种增加到283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专家2004年调查发现,黄河三角洲第二大自然保护区――贝壳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珍稀生物459种。去年黄河三角洲过往迁徙鸟400~600万只。   在黄河三角洲采访,时有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于生态改善,消失多年的东方白鹭2003年首次在湿地筑巢,此后每年增加,2008年发现15巢,并且由这里的候鸟变为留鸟。黑嘴鸥是湿地环境的“试金石”,一旦水质恶化,它就会下孵不出幼鸟的软皮蛋,而今已有1000多只黑嘴鸥在这里安家落户。这种珍稀鸟类全世界仅有几千只。   河口“告诉”我们不少好消息。但是,我们还没有理由乐观。尽管黄河接近10年没断流,但那是在国家强制下实现的,况且,河口的流量要比现在高出十几倍才能满足湿地健康生态的要求。不论是含沙量还是水质,黄河“大病”依然未除。黄河刀鱼是河口回游性鱼类,在下游直至河口保护系数最高。前几年曾有“野生刀鱼现身鱼市”的报道,一时引起轰动,而我们在河口采访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这两年河口刀鱼不见了,原因不详。这至少说明河口生态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河口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之乡”之美誉,往日的记忆什么时候才会重归现实呢?&&
摄影&蔡征&   源区再现“千湖景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诗化的黄河,回归写实,自然是黄河之水源头来。   黄河源区一般指河源至唐乃亥区间。源区流域面积虽然只占黄河流域面积的15%,水资源量却占黄河水资源总量的35%,是黄河流域主要产水区之一。   几乎与黄河整个生态恶化同步,黄河源区生态也从20世纪90年代逐渐恶化,水量急剧减少,植被遭到破坏,草场严重退化,土壤出现沙化半沙化。玛多县处于“三江源”核心区,曾有大小湖泊4077个,被称为“千湖之县”。20多年前玛多处处山清水秀,水草肥美,一度是全国首富县,由于生态恶化使他们很快沦为重点贫困县。曾有人悲观地认为,黄河源区极度恶化的生态已不可逆转。   这次到青海采访,“三江源”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南的介绍让我们大喜过望。他说,经过10多年综合治理,河源生态出现了可逆性变化,玛多再现“千湖景观”。   李晓南分析说,河源生态出现可逆性变化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是,原生植被――也叫先锋植被开始出现。   黄河源区生态的可逆性变化,首先得益于国家&“三江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从2000年到现在,国家已为此投入75亿元。   河源生态恶化尽管影响因子很多,人类的剧烈扰动堪为罪魁祸首。“三江源”区曾一度乱垦、乱伐、乱采、乱牧,随着“三江源”保护工程的实施,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禁牧令》、《禁垦令》、《禁伐令》、《禁采令》,最大限度地限制人类在源区的活动,源区生态的人为破坏得到有效禁止。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大力实施源区水土治理、湿地保护、退化草原草场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草原鼠害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性工程,其成效日益显现。   黄河源区生态的可逆性变化,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源区生态建设得到了双重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青海以惠农、惠牧政策为先导,实施封山育林、围栏封育、禁牧轮牧、生态移民,源区得到了休养生息。   黄河源区生态的可逆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卫星监测、遥感监测、计算机技术、人工降雨等科学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源区生态建设提供了智力与科技支持。据有关部门介绍,2006年至2008年,源区投入运-8飞机实施人工降雨,共飞行100多架次,增雨总量达54亿立方米。   黄河源区生态的可逆性变化,得益于发展模式的转变。青海省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所有的生态问题在这里都会涉及到,青海生态良好将惠及全国,青海生态恶化将殃及全国。国家高度重视青海生态建设,要求青海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并给与特殊的政策支持和优先的资金支持。从2006年开始,国家不再对青海省进行GDP考核,省也不对各地进行GDP考核。这为青海松了绑,也为青海生态建设松了绑。   源区生态的可逆性变化,同样得益于青海人民的奉献。青海省是欠发展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由于奉行生态至上原则,青海省必须暂时放弃甚至永远放弃某些建设项目、某些产业的发展,为全局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青海省委、省政府和各族人民以大局为重,坚持生态立省,以自己的付出确保了源区生态的恢复。   兰州,城市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与冲突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境而过的城市,足见黄河对它偏爱。   兰州南北夹山,中间过水,堪为山水之城;山显厚重,水透灵性,兼得刚柔之气。这种优越,只有天赐了。但上苍也有吝啬的一面,它给了兰州山给了兰州河,每年却只给兰州二三百毫米的降雨量,让干渴贫瘠的黄土把兰州包围着。   守着山守着水,也守着贫穷苦难,这就是往日的兰州。兰州解放时,四下望去只有南山孤零零地长着一棵树,直到今天,还有“兰州南山一棵树”之说。   山河到了人民手中,才焕发了生机。解放之后,兰州在进行重化工业布局的同时,也开始了自然环境的改造。1950年市人民政府就号召全市军民冬季背冰上山,春季植树造林,并很快成为全市行动。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黄河孕育出两岸的绿色,也孕育出独特的兰州精神。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兰州按照中央领导“反弹琵琶”的要求,依托黄河,建成了引水网络,由背水上山变为引水上山,并组织植树造林全民行动,兰州的“绿色工程”加快实施。从世纪之交至今,兰州响应中央领导“再造秀美山川”和“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生态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如今的兰州已经成为山清水秀的绿城。   从“南山一棵树”到“全城一片绿”,历史的大跨越圆了几代兰州人的梦。荒山、飞沙、驼铃,只能在兰州的记忆中搜寻。   采访兰州,百里新城给了我们太多的振奋。   兰州之行,我们曾从三个路径进出兰州,其周边的山山壑壑,随处可见“甘肃省委责任林”、“甘肃省人民政府责任林”、“兰州军区责任林”、“团中央责任林”、“兰州市委市政府责任林”、“兰炼责任林”等大幅标牌,这让我们联想到兰州倾城上山大造林的壮观场面。只是,这些标牌已被茂密的林草包围,有的已被长高的丛林遮掩。   周末,我们走进闻名遐迩的“百里黄河风情线”。黄河岸边,宽阔的林荫带树茂花繁,沿着林间小道闲步期间,“黄河水车园”、“黄河农耕文化园”、“黄河风情园”、“黄河雕塑园”、“黄河休闲广场”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接踵而来,游人如织歌如潮,一河两岸显得和谐而多彩。宽阔的河面激流扬波,游船穿梭,早已失去运输功能的羊皮筏子漂来漂去,给人带来古朴的享受与对黄河的遥想。岸边分布着各色食舫,吸引来八方食客。南北两山隔河相望,200多万兰州人就生活在山之下、河之滨。由于生态向良性发展,这一带的“小气候”明显改善,向来生活在干燥气候中的兰州人突然发现,一些老屋的墙根上或者临近黄河的背阴处,已经悄悄长出了青苔。   兰州是国家的重化工基地。兰钢、兰炼、兰化等国企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也带动了兰州的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但人们不要忘记,这些重工化基地都是耗水大户,当初选址兰州,就是因为兰州是沿黄城市。大型工业基地的落户使兰州成为移民城市,工业的成长带动了城市的成长,可以说,兰州是黄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典型,黄河创造了兰州的历史,也创造了兰州的现代文明。   所以兰州人说,黄河是兰州的名片,黄河是兰州的一切,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态到生命,无一不是黄河的产儿。兰州人把黄河尊为“母亲河”,心中是百分之百的虔诚。   但是,兰州在享受黄河恩赐的时候,也对黄河形成了伤害。兰州每年引黄17亿立方米,实耗10亿立方米,是沿黄第一个用水大户,黄河的脚步从这里开始沉重起来。如果说这属于无意伤害的话,而黄河兰州段的水质污染显然是这座向工业文明迈进的城市投下的阴影。   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黄河兰州段严重污染事故兰州并未淡忘。近年来,兰州市重典治污,黄河污染事故再未再重现兰州,但兰州自己也不推托的是,黄河从兰州流过,出了兰州水质就下降一级,且基本成为常态。不能说兰州没有尽力,但兰州对黄河的历史欠账太多。这个账主要有两大笔,一是长期以来只重视地上生态,而严重地忽视了水生态,在依靠黄河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伤害了黄河自身的生态;二是长期以来兰州的市政建设对水污染处理的投入太少,按现在的城市规模地下污水管网应铺设400公里才能实现污水全收集,但目前污水收集管网只有100公里。尽管目前兰州市工业污水处理有较大改善好,但生活污水处理仅为30%,每天还有40多万吨生活污水排入黄河。兰州市市长助理兼发改委主任陶军锋说,兰州要达到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至少还要投资六七十亿元,可兰州市目前还没有摆脱“吃饭财政”局面,地下污水管网改造力不从心。   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都是黄河人,共饮黄河水。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既是一个庄严的生态命题,也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既靠国家支持,也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自觉的道德良知。
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摄影殷鹤仙&   慷慨的赐予与干涸的土地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上自宁夏上下河沿、下至内蒙古河口镇的千里河套平原,是黄河不朽的杰作,她经由这里时像一位阔绰的贵妇,留下沃土,留下肥水,留下五谷丰登的富庶,然后才折身南去。   我们先来到河套的下端,那一带被称为土默川平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所吟唱的“敕勒川”,据说就在这一带。往事越千年,“敕勒川”究竟在不在这里也许尚待考证,但“敕勒川”和“土默川”都以“川”而名,倒是一种暗合。   已是秋收煞尾时节,虽然领略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莽,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金黄,行进在原野乡间,随处是丰收的景象。只是让人生分的是,这里虽是塞外之地,却沟汊纵横,水面汪汪,鱼塘虾池不时可见,若不是深秋煞了些风景,可谓此地亦江南。土默川向是养人的地方,黄河使得它宽厚和丰饶,今天,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土默川更显得生机盎然。   溯河而上,我们走进了巴彦淖尔。它处在万里黄河“几”字弯头,被称为“下河套”,有水浇地800万亩,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下河套灌区始于秦,兴于汉,盛于明清,因战乱及朝代更替间有兴衰。全市174万人口,其中150万生活在灌区。近日正在热播电视剧《走西口》,如今的河套人,祖上大都是走西口时沿黄而居的移民。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这里年降雨量为130~15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200毫米,自古有之的“富饶的湖泊”都是黄河的赐予。如今,黄河水年均过境流量316亿立方米,年引黄水量在5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过境流量的1/6。灌区密布着纵横交错的供排水系统,流水淙淙,金波荡漾,气候湿润,犹如江南水乡。   我们在这里采访,被处处洋溢的富庶安详景象所感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这里是移民地区,河套人向来厚道和包容;由于这里是膏腴之地,河套人向来好客而慷慨。陪同我们采访的巴彦淖尔水务局灌排处许有文说,河套人讲究热闹,讲究红火,这也在他不经意间总把喝酒叫做“红火红火”而得以佐证。改革开放使巴彦淖尔走上小康之路,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35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团结村农民用水协会采访时,会长付玉锁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2008年是农民口袋最鼓的一年,虽然人均收入还没有系统统计,但农民的日子农民知道。   再溯河而上,就是位于宁夏河段的上河套了。到自治区水利厅采访,厅长吴洪相开口便讲,宁夏因黄河而存在,因黄河而发展,黄河养育了550万回汉儿女。他介绍说,宁夏有自流灌区600万亩,扬黄灌区140万亩,国家每年分配给宁夏河段67亿立方米水量,其中农业用水占93%。   宁夏近60年以来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现在大约260毫米左右,是黄河的恩泽使得自中卫以下成为良田沃野,塞外明珠。在河套灌区渠首处,我们“速读”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厚重历史。河东与河西灌区隔河相望,河东分布着秦渠、汉渠、东干渠、马莲渠;河西分布着汉延渠、唐徕渠、惠农渠、大清渠、秦民渠,引黄主干渠从这里分水,将原本干渴的土地润泽成广袤的鱼米之乡。自秦以来,黄河始终不弃此地,把它滋养了2200多年。   站在中国地图前你会知道,生机盎然的整个河套被毛乌素、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紧紧地包围着,假如没有黄河的慷慨赐予,沙漠就会从四面八方袭来,千里沃野将会成为上苍的弃地!   其他沿黄地区都没有河套幸运。与巴彦淖尔隔河相望的鄂尔多斯就是贫水地区。我们在甘肃采访,黄河两岸到处可见干涸的土地,地处腾格里沙漠边沿的景泰县,是靠13级提灌才将黄河水引到灌区,水进沙退与水退沙进的生态抗争举目可见,景泰人说,他们养树比养孩子还难。我们到山东采访,如果不是耳闻目睹,谁也不会相信,自古享有“渔盐之利”的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才有全国的1/6。河南省人均水资源也才是全国的1/5。到山西采访,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叫苦不迭: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有全国的1/7,全省每年引用黄河水不到10亿立方米,“守着黄河没水用”。   黄河慷慨,黄河吝啬,黄河真的让人欢喜让人忧。   黄河慷慨也好,吝啬也罢,一路采访,我们并没有听到为黄河“减负”的声音,而是一片“要水”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会日益严峻,上下游、左右岸,工与农、城与乡“争水”的局面难以缓解,黄河不仅将长期重负在身,还面临着不时之虞。   我们为黄河之忧而忧。   宁夏军区给水团的特殊贡献   在宁夏采访的时候,我们见到了军区陈二曦司令员,得知我们对黄河生态进行采访报道,这位从黄河边上走出来的将军表现出特有的关注。但我们把他引以为荣的军区给水团列入报道对象,出乎他的意料。   功绩赫赫的宁夏军区给水团足迹踏遍陕、甘、宁、新、藏、蒙6省区90多县市,行程32万公里,打井1283眼,日出水量206万立方米,可供8000万人饮用。这些水井使224万亩中低产田成倍增收,增加绿化面积40余万亩   给水团转战之地都是大漠戈壁、荒山旱塬,水源奇缺,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当滞后,有的地方由水危机演化为生态危机,由生态危机演化为生存危机,甚至由生存危机演化为社会危机。给水团官兵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战胜旱魔,把甘泉引向村村寨寨,引向千家万户,为人民开辟了幸福泉、致富泉、小康泉。给水团官兵所到之处,各族人民皆以“水神”相誉。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里,平河莽莽黄入天。”追寻给水团行走的足迹,不难发现,除新疆、西藏外,陕、甘、宁、蒙4省区都在黄河流域,正是他们的担当而减轻了黄河难以承受的负担。长期以来,因水危机而形成的生态移民,其主要的流向是就近的水资源相对富集区,如甘肃景泰灌区、宁夏银南灌区等,都接纳了不少生态移民。黄河因负重累累而大病在身,少让她背负新的压力和负担,则是黄河之幸。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有名的旱塬,有的极度干旱地区不宜人居,曾向银南黄灌区移民。给水团受命开赴这里,行程万里,打井141眼,由此可减少生态移民数万人。   日,在我们结束宁夏采访不久,陈二曦司令员赶往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宝塔村,将给水团当年打出的第101口井交给当地百姓。这是给水团官兵从元旦出征,夜以继日,顽强奋战,提前一个多月完成的又一个“百井工程”,由此可解决4万回汉群众、10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和3.2万亩土地的浇灌问题。那天,宝塔村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当甘甜的泉水喷涌而出时,久旱的村庄也喷涌出震天般的欢腾。   然而,在为各族群众找水打井的奋战中,给水团有6名官兵牺牲,19人致残,上百人受伤。   给水团以自己的付出与牺牲,减轻了黄河的压力,在“拯救母亲河”行动中,他们是功不可没的偏师,他们有资格佩戴金灿灿的“黄河勋章”。   大悬河、二悬河、新悬河   黄河之患,患在悬河;黄河之危,危在悬河;黄河之治,治在悬河。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其中约1/4淤积在河床,1/4输往深海,1/2在滨海地区填海造田。大量的泥沙日积月累,使黄河越“长”越高,成为“地上悬河”。自古至今,黄河的河害主要来自“悬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62年,黄河岁岁安澜,但“悬河”未除,河患未解。尽管我国控制河流的能力已经十分强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要黄河“悬”着一天,中华民族的心就悬着一天。   问题还在于,黄河又出新情况,黄河又生新河害,其中,“二级悬河”与“新悬河”就让人不敢掉以轻心。   我们考察了“二级悬河”的情状和成因。所谓“二级悬河”,简单地说就是“悬河中的悬河”。据下游河务局同志介绍,20几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关系极不协调,造成主河槽泥沙淤积加重,呈现出“槽高于滩,滩又高于背河地面”的局面,在本来已经高于地面的河床上,又出现了高于河床3~5米的“二悬河”。目前,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已全部形成,其中300公里河段较为严重。“二悬河”的形成,使主河槽行洪能力下降,洪水出槽后极易出现“横河”、“斜河”和“滚河”,增加了堤防冲决和溃决的危险。2003年秋汛,下游兰考至东明河段的“二级悬河”就出现险情。“二悬河”与“大悬河”两害相加,可谓“悬”之又“悬”。   就在下游形成“二级悬河”的时候,上游宁蒙河段的“新悬河”也在形成。据内蒙古自治区防汛办主任闫新光介绍,刘家峡、龙羊峡水电站建成后,改变了其下游流量与水沙关系,河道淤积严重,年,15年时间内蒙古河段泥沙淤积约13亿吨,形成“新悬河”268公里。如今,“新悬河”比磴口地面高出3米,比临河高出6米,比五原高出9米。与此同时,宁夏河段的“新悬河”也在形成。我们在宁武河段采访时,当地河工正在紧张地处置“崩塌”的河岸。   河道的抬高使行洪能力大为降低,同样可怕的是,位于鄂尔多斯境内的“十大孔兑”――即十条山洪沟,在洪水暴发时会在黄河河槽内迅速形成巨大的沙坝,阻滞河水,抬高水位,导致决口。日,大河湾1360立方米每秒流量就造成决口;2008年3月,冰凌开化后1640立方米每秒流量就形成历史最高水位,造成决口,1万多人被困。近年来,每年冬春凌汛,都对黄河内蒙古段形成严重威胁。我们在鄂尔多斯采访时,得知该市正在组织力量加固河堤,水务局同志说,今冬明春鄂尔多斯河段肯定会有重大险情,必须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黄河一直在下游严密设防,自古至今,千年不废。然而,自从宁蒙河段出现“新悬河”之后,河防关口前移,战线拉长,随着“新悬河”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两岸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防洪地位相应提高,“新悬河”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汾渭湟,黑臭的娘   中国人对生于斯养于斯的河流敬重有加,不仅把黄河、长江称为母亲河,黄河、长江的许多支流也被该流域的人们称为母亲河。在黄河流域,汾河被山西人成为母亲河,渭河被陕西人称为母亲河,湟水被青海人称为母亲河,延河被延安人称为母亲河,等等。   但是,为我们所敬重的大大小小的“母亲”如今也都得了“重病”。我们所经之地,但凡见到的黄河一级支流,当地人的评价无一不是“又黑又臭”。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吗?   纵贯山西南北的汾河曾经给人诗意般印象,“小河流水哗啦啦啦啦”如今听起来仍让人心醉。但此时的母亲河看一眼就让人感伤。   汾河发源于管涔山脉南麓,源水清澈甘甜,掬之可饮。历史上汾河有较大的入黄流量,但现在已基本上被“吃干喝净”,只有遇到较大的降雨过程形成较大流量才输入黄河。从1997年到2008年2月,汾河中游兰村段接近10年持续断流,从兰村至义棠160公里河段在非灌溉引水期基本处于断流状态,河道内常常只有少量污水。从古交城区段开始,汾河几乎成了一条专门纳污的河流。站在数十米高的小店桥上,污水缓缓流淌,异味刺鼻。这段河道每天要容纳40万吨的城市生活用水和24万吨的工业废水。   200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兴水战略”;2008年,山西启动汾河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投资106亿元,打出“组合拳”,用两年时间实现千里汾河复流的目标,再现“小河流水哗啦啦”的美丽景观。在山西采访,当时分管农水的副省长胡苏平满怀信心地说,不远的将来,一条长流不息的汾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是她孕育出了历史上曾被誉为“天府之地”的八百里秦川,如今,陕西省64%的人口和65%的生产总值集聚在渭河流域。受多种因素影响,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中游水质污染加剧,下游河段泥沙淤积严重。现在的渭河,是关中地区唯一的废污水承纳和排泄通道,以占全省18%的水资源量,接纳了占全省80%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成为名副其实的“关中下水道”。非汛期渭河宝鸡峡以下河段全部为V类或劣V类水质,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渭河两岸的人说,渭河又黑又臭,人不可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人在河边悠闲散步了。我们来到渭河岸边,印证了人们的评价。   据陕西省水利部门介绍,在国家支持下,渭河流域已启动“拯救母亲河”行动,并把渭河生态环境建设与秦岭生态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期“构建关中地区的生态园”。   湟水流经青海高原,在兰州汇入黄河。我们来到两河的汇流处,尽管湟水不像黄河那样混浊,却是黑中透绿的水色,微风飘来,有一种刺鼻的味道。在青海采访时,听四五十岁的人讲,他们小时候经常下到湟水河洗澡、抓鱼,河水能直接喝,而现在,用它洗澡都浑身发痒。   黄河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现在几乎是“有河皆污”。据黄委水文局提供的年每年12月份的支流水质资料,V类和劣V类水质分别为59.1%、60.9%、和59.6%,污染程度几乎没有改变。我们调查发现,越是“欠发展”而又急切发展的地方,水污染越是严重。可以说,水污染是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而水污染的治理,也要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解决。   河纳百流,有容乃大。黄河因为接纳了众多的支流而波涛奔涌,也因接纳了众多的支流而严重污染。在人为控制下,黄河已经接近10年没断流,黄河有了一定的康复和活力,但是,如果黄河的水质得不到有效治理以至恶化,黄河的水再多也可能是一条“死河”。一条长流的河与一条干净的河同等重要。黄河水资源已经实行全流域强势管理,而排污控制相应软弱。黄河治理需要“两手”都硬起来。   “黑三角”,“金三角”   陕北榆林是我们这次采访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向黄河输沙最多的河流都流经此地。   我们行驶在西安至榆林的高速公路上,越过延安与榆林的区界,沙丘便渐渐多了起来,但道路两旁的人工林带顽强地生长着,或远或近的成片林草在沙漠中坚守着,向人们展示着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巨大力量。司机师傅是这条路上的常客,当年这一带黄沙滚滚,草木不生,从延安到榆林开车要跑两三天,现在三四个小时就到了。他说,榆林人民几十年与风沙搏斗,植树造林,压沙种草,黄沙连天的地方变得绿了,如今空气也显得透亮,风也变得小了。   在有关黄河的许多书上都提到早已消失在沙漠中的统万城,它就坐落在靖边境内,离我们行驶的高速公路不到20公里,师傅乐意带我们到那里看看。车子下路后,一条小道牵引着我们走向沙漠深处,沙漠与植被犬牙交错,让我们联想到绿色与黄色、生命与死亡的搏斗。驶向一座高台,统万城蓦然出现,尽管它仅仅留下残垣断壁,其宏大的规模仍能让人遥想到它曾经的辉煌。这座废于宋代的匈奴古城,随着生态的恶化早已被沙漠吞噬,在森森漠风中,昭示着人类的脆弱与不幸。   在榆林的采访,是从黄委会晋陕蒙水土监督局开始的。副局长蔺明华一见面就自我介绍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榆林人,搞了半辈子水保工作。他小的时候,现在的榆林城区有许多地方都是沙窝窝,就连这座办公楼下面过去也是一片沙漠。榆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治沙,经过几十年奋斗,把许多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丰产高产的沙地,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榆林已经变成了绿洲。这既是人民的力量,还在于榆林地区年降雨量300~350毫米最适于沙漠的改造。“但是,现在生态建设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形势严峻。”蔺明华语气沉重。   蔺明华的看法来自于他“对晋陕蒙接壤地区开发建设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作的调研”。他的专题调查报告在我们到来的时候才刚刚完成。   晋陕蒙接壤地区涉及3省(区)5市13个县(区、旗),因富产煤炭、石油、天然气而被称为“黑三角”。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输沙量4.9亿吨,占黄河年平均输沙量的近1/3,占黄河粗泥沙来源区的70%,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截至2007年底,区内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小生产建设项目2349个,其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在该区持续20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国家和地方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并没有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最触目惊心的是:   ――人为水土流失严重。开发建设产生的弃土弃渣直接倾入沟谷、河道,甚至直接倾入黄河,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量是同期水保、水利措施减沙量的1.53倍;   ――煤炭开采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不可恢复性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采空区地面塌陷、裂缝引发的问题。如,山西保德县孙家沟煤矿采空区曾发生耕牛掉进裂缝事故,区内已有3个村庄整体搬迁;陕西榆林市中能煤矿采空区地下水位显著下降,井田区已不能再种植小麦,而只能种玉米等耐旱作物,当地的柳树等乔木也开始萎缩。煤炭开采严重破坏水循环系统,导致一些河流断流、干涸,水井干枯。   ――石油、天然气开发不仅造成水土破坏,还造成水质污染。   前些年能源紧缺,价格猛涨,导致超采超挖,其中煤炭开采量大约超过计划30%~40%,过度开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过度伤害。陕西省人大环资委对神木矿区调研后认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神木矿区20年后将失去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这一区域的生态恢复可能需要百年以上”。   曾经见证了陕北水土保持取得骄人成绩,同时又见证了“黑三角”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的蔺明华,在与我们的长谈中显得沉重而焦虑,他断言,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可以预见的将来,“黑三角”地区将出现生态灾难,几十年治理的毛乌素沙地将重新变成沙漠,黄河主要来沙区的生态治理将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这使我们的心揪紧了。   与“黑三角”遥相呼应的则是晋陕豫交界处的“金三角”。这一地区有着全国第二大黄金储量。规模可观的采金潮为人们提供了稀缺的资源,也造成了水土流失和对黄河难以治理的水体污染。黄金长期充当着人类财富“代言人”的角色,至今它仍然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宝物。但是我们相信,水对人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黄金。为了黄河,我们宁可少要黄金!   中国几千年的治河史得出这样的结论:“黄河宁,天下平”。反之亦然:“天下平,黄河宁”。这个结论揭示了“时势”与“河势”的辩证关系,浓缩着先民的沧桑经历与伟大智慧。在当代,人类活动对黄河生态影响巨大,可以说,国家的发展走向决定着黄河的生态走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黄河走出生态困境的可靠保证。
开封柳园口黄河“悬河”形势&      第&三&篇&时势?河势:科学发展模式催使“困龙”变“飞龙”   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同样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尤其是,人类绝对不可能脱离大自然的存在而存在。既然如此,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力大无比,已经到了不是如何驾驭大自然,而是如何驾驭自己的时候了。我们有生存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生存发展的智慧,生存发展的自觉,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路径、科学发展模式,就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对黄河生态的考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健康的黄河取决于经济社会健康的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中正确的决策、正确的政策,是黄河的希望所在。   红延安,绿延安――延安何以改变了底色?   在人们的印象中,延安的“底色”是由红色和黄色构成。“红色”是中国革命给延安留下的颜色,是延安的人文色彩;而“黄色”是黄土高原给延安形成的自然色彩。   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历史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兵灾战祸,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成为中国革命中心,成为“红色政权”中心,许多革命志士投奔这里,延安人口激增,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尤其是,为应对敌人的封锁而开展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无疑对地表产生了较大的扰动。全国解放后,尽管延安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黄土高原给了延安同样的颜色,也给了延安多灾多难与贫穷落后的面貌。   时过境迁,今日的延安已经翻过新的一页:黄土高原仍在,黄色却退出了延安;红色基调依然,绿色却来到了延安。“红”加“绿”,构成了延安今天的“底色”,也形成了延安今日的底蕴。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几十年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为延安的生态建设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激发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力,那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推行,则彻底实现了延安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跨越。   延安水文局副局长李永华的父亲是位老红军,也是老水文,他们算得上“水文世家”了,把延安山山峁峁、沟沟坎坎的土留下、水留下,树留下、绿留下,是两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李永华说,父辈治山治水、治土治沙靠的主要是好精神,他这一代既靠好精神,更靠好政策。他介绍说,延安水文局对延安市实行退耕还林前后的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自2000年延安各县区实行退耕还林,9年来,输沙模数减少了65%,输沙率减少了55%,输沙量减少了57%,每平方公里土地每年有6954吨泥沙没有被洪水带进黄河。这意味着,延安每年减少入黄泥沙2.58亿吨,假如把这些泥沙装进60吨重的车皮,要装400多万车皮,每个车皮按25米计算,可以绕地球1圈还多。土留住了,水也同时留住了,延安市每年多留下2270万立方米的水量,不到5年就能盛满一个西湖。   保住了水土其实就是保住了水土的生产力,延安人植树造林、栽花养草,9年时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小气候”随之改变,年降雨量平均增加了10%,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多年不见的飞禽走兽重新出现,良好的生态链正在形成。   宝塔山和延河是延安的两大标志。我们站在延河桥上,远望宝塔山,宝塔山在越“长”越高的延安城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俯望延河,延河水小了,水清了。上岁数的延安人说,延河一直是浑浊的黄水,从来没这么清过。如果说宝塔山映衬了延安的发展,延河则反映了延安的生态,发展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在有两位共和国总理视察过的宝塔区燕沟,在联合国官员曾经考察过的安塞县侯家沟,我们感受着山川的巨变,聆听着群众对党的政策的好评,久久沉浸在喜悦之中。   没来延安延安令人向往,离开延安延安让人难忘,难忘她红得诱人,绿得诱人,难忘她透射的活力与希望。   从包钢的节能减排到安塞的节水农业   ――节水型社会建设对黄河的生态效应   素有“鹿城”之称的包头市出现在我们面前。伸向城里的道路上格外整洁,路旁宽阔的林带远远地隔开了城市建筑群,富有寓意的雕塑不时闪过,各种气息传递出这座城市的品味。   包头自然是黄河塑造的城市。百年之前这里还是繁忙的水旱码头,如今包头的城中湖面积在全国名列第三,黄河湿地南湖在北方城市更是少见。包头还是全国唯一一座市区有原始草原的城市。“青山绿水大草原”是包头人对包头市的自誉。   “鹿城”早已灵鹿不再,“钢城”迅速崛起。20世纪50年代,包钢临黄而建,是闻名全国的“十大钢厂”之一,是共和国的骄子。它也是耗水大户,黄河专门为它开了一个取水口,数十年来,它大约“喝”掉了黄河一年流量的1/3。它同时还是黄河的排污大户,曾向黄河排泄大量的工业废水。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包钢率先节能减排,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辉煌50年之后,包钢迎来第二个青春。   在一个周末的上午,我们走进这座钢城。这是全国第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尽管钢炉林立,却环境宜人。孟部长介绍说,近年来,包钢投巨资进行技术改造,以大高炉取代小高炉,完成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传统意义上的“三废”都成了高效资源,甚至连“三废”的概念也不复存在了。2001年以来,包钢投资4亿多元建成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零排放。包钢生产规模由200万吨发展到1000万吨,用水量却一点没有增加,排污量则减少为零。   我们特意参观了包钢污水处理厂。厂门内是一池鱼塘,红色的观赏鲤鱼满池游动,自由安详。厂里的工人告诉我们,鱼池的水就是经过处理的水,水质可以达到二级。   这是一座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厂,物理、化学、生物等净化手段综合运用,每小时处理污水6000吨。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1元,每小时就有6000元、每天就有14.4万元流走,但中水利用的效益回报远在投入之上。   陕北的安塞与包钢一样让我们振奋。   安塞是延安的一个县,他们积极推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实现了林草应覆盖全覆盖,生态环境变化很大。但问题在于,“双退”是在国家给予资金补偿、保证农民收益的前提下完成的,庄稼地少了,庄稼少了,庄稼带给农民的收入也少了,万一有一天农民必须回到早已不种粮食的田地里去,如何是好?从长远看,保证“双退”成果,农业不仅不能萎缩,而且还要发展。在这种思路下,安塞选择了高效低耗的农业发展之路。   安塞水资源紧缺,用水成本高,他们在温室大棚上大做文章,先进行示范,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并给予财政补贴,大棚农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全县16万人,如今已有3万多顶温室大棚,由于光照充足,绿色环保,他们生产的蔬菜已远销西安、兰州直至武汉。温室大棚的大面积推广,为安塞农民每人每年增加千元收入,农业规模超过了“双退”之前的水平,农业用水效益也大大提高。   县蔬菜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有清是安塞大棚农业的“智囊人物”。他在一个过去寸草不生的山峁上建起了温室果木试验区,由于山峁地势高,每天日照时间比别的地方多1个小时,这里生产的红提品质已经超过了原产地。已是秋冬交替季节,串串晶莹的红提挂在枝蔓,绿叶尚在,靠他的技术这些红提可以延迟到过春节时采摘上市。这些温室大棚全用滴灌,可以节约一多半的用水量。   黄河流域既有密集的工业布局,又有星罗棋布的农灌区,建设节水型工业、农业以至节水型社会,大力节约水资源,是解救黄河的一个重要途径。
千沟万壑、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   水往何处流?――“水权转换”的破局之效   宁蒙河段的用水量占黄河全部用水量的35%,其农业用水又占该段用水量的90%以上,形象地说,仅宁蒙灌区大约每4年就“喝”掉一个黄河!   河套地区的耗水量大,用水效益却不高。据农水部门评估,河套地区灌溉水利用率40%稍强,亩均毛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而黄河下游灌溉水利用率已经达到60%上下,有些地区更高。这意味着,如果河套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能达到下游水平,就有20%的节水空间;何况,下游本身还有不小的节水潜力。另一方面,农业是用水大户,工业是用水“小户”,相比之下,工业用水所创造的财富远远高于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水需求矛盾十分突出。把黄河水用好用活用得最有效益,是科学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确保黄河健康运行的一篇大文章。   资源配置的规律是一切资源都向财富最大化的领域流动,水资源也应如此,但水资源配置一直没有形成利益机制、市场机制。这一方面在于从战略和整体利益考虑,水资源配置不能急功近利;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形成的“谁先用谁用”的“既定事实”束缚了水资源的活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水资源向更能创造财富的产业和地区有序流转是大势所趋。   鄂尔多斯过去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当它地下的宝藏源源不断地涌出的时候,它一下变得财大气粗起来。鄂尔多斯人十分得意地说自己“扬眉吐气”,其实是夸耀他们那里有“温暖全世界”的羊绒衫和丰富的煤炭、稀土、天然气。但他们也有底气不足的地方,“鄂尔多斯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水”,他们知道自己的“软肋”。水卡着他们的脖子。一边是灌区渠系不配套,水在灌溉过程中造成较大浪费,一边是要上工业项目却受到水资源的困扰,“交易”呼之欲出。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经相关各方协商,由鄂尔多斯企业投资对灌区进行节水工程改造,由此节约的水资源调剂给投资方使用。这一新生的水资源配置或者叫流转方式,被称为&“水权转换”。   这是用市场规律进行水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创新,各利益主体都是受惠者,而最受益的还是黄河,她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养育了更多的儿女。   我们了解到,近3年来,鄂尔多斯市用于“水权转换”的投入达6.9亿元,每年有1.3亿吨水转向工业,每年新增工业产值265.5亿元,灌区用水系数也由0.24提高到0.54。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水权转换”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不断扩大,不少地方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水效益因此明显提高。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的资源效益只有世界发达国家的1/6,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水资源效益同样很低。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尽管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已经高达84%,据预测,2010年黄河流域仍将缺水40亿立方米,2030年将缺水110亿立方米。建立水资源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效益,势在必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权转换”无疑是破局之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似乎早成定律。但当代人已经有能力掌握水的流向,可以让它流向低处,也可以让它流向高处;可以让它流向近处,也可以让它流向远处。让它流向更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地方,才是明智的选择。   人民治黄的当代“升级版”――呼之欲出的“回天之力”   人民治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治河经”。人民治黄的巨大成就,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在生产力相对不高的年代,人民治黄以“人多力量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治黄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呢?我们的答案是,人民治黄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新的要求和时代内涵。   不仅是下游防洪仍然要依靠人民,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仍然要依靠人民,而且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推行,人民同样是主体;这次采访令我们欣喜的是,人民治黄又有了当代“升级版”。   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采访了河套地区的“农民用水协会”。正是秋冬交替季节,河套地区已开始为第二年春播保墒而进行冬灌,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也是用水量最多的一次浇灌。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是,到处为浇灌忙碌的不是干部,而是农民用水协会成员。   在内蒙河套团结村,走进一处整洁的院落,高挂在前墙上端的“团结村农民用水协会”的字牌格外醒目,院落里,几十位上些年纪的农民正踩着鼓点乐颠颠地扭秧歌,以城市到处流行的方式打发农闲时光。村农民用水协会的3名“班子”成员――会长、副会长、会计把我们迎进会部。会部不大,但整洁敞亮,四面墙上挂着由民政部门颁发的社团登记证、农民用水协会章程、会长职责、全村人口田亩以及各户用水量、价格、费用等信息列表。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已经用电脑办公,点击键盘,就可以进入网络,处理协会的各种事务。   长得人高马大的“河套汉子”付玉锁豪放而健谈,他告诉我们,农民用水协会是农民用水自治组织,具有民政部门批准的合法社团资格,每届任期2年,3名协会负责人都由全体会员大会选出。团结村农民用水协会名下共有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069&人,5239亩土地。“水协”在所有会员积极参与下实行用水自治,完全独立工作。农民用水协会这种用水、管水形式,确立了农民在农业用水中具有法律保证的实质性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找到了解决各种水纠纷的途径和方法,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因用水、管水导致的干群矛盾,而由此带来的节水效应也十分可观。   据水利部门介绍,整个河套灌区业已建立农民用水协会2000多个,每年由农民自治管理而节水3亿多立方米。这是黄河儿女对黄河的自觉反哺。   治水与治土,是人民治黄的两大战场。近年来,黄河流域在水土保持上的创新,预示着光明的前途,其潜力不可限量。   鄂尔多斯东胜区有一个窟野河上游九成宫小流域治理项目,我们踏着正在飘落的第一场雪来到现场。去年这里雨水偏多,树叶比往年晚落二三十天,满目依然青枝绿叶,茂密的沙枣林仍显生机,红黄相间的沙枣果密密麻麻地缀在枝头,很是好看。树林中坐落着一片休闲别墅,治理区的拦水坝修成了公路,一池池水塘可供人们垂钓、划船。水保局同志介绍,这个小流域治理区过去到处是荒沟、沙滩和砒砂岩,治理后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一位投资商看中了它的商机,投入数百万资金进行环境改造,将这里变成了旅游休闲区,夏秋时节,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一直只见黄沙不见绿、只见荒山不见水的东胜人,如今有了一个好去处。窟野河,这条源源不断为黄河输沙的多沙河,由于民间投资的加入而加快了治理步伐,提高了治理质量。   刘家峡水库边沿有一个叫“龙汇山”的地方,因为这里既是高家山与雾宿山的交汇处、又是黄河与洮河的交汇处而得名。龙汇山紧邻刘家峡水库,属强度土壤侵蚀区,大量水土流失使库区水面日渐萎缩。近10年来,各种社会力量、多元资金投入汇聚成水土治理的巨大力量,如今的龙汇山已基本上全被林草覆盖。   离龙汇山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旱塬,农民企业家刘世东在这里先后投入600万元承包荒山,开发生态农业,过去的荒山现在已被绿色覆盖,投资已进入回报期。据永靖县领导介绍,全县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激励社会力量治理荒山荒沟,目前荒山治理大户已有27户,治理面积11万平方公里。10多年来,全县林草覆盖率已由5.7%增加到31.4%,年减少入黄泥沙100多万吨。   在年降水量仅仅185毫米的甘肃景泰县,他们采取“政府划地、企业投资”的方式治理荒漠,千亩以上的民营林地已有6处,2260万元的民间资金已转化为腾格里沙漠南缘的20万亩林地,而集节水与土壤盐碱化改造于一体的玉杰公司枸杞园、草窝滩枸杞园则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   各种社会力量、各种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加入人民治黄事业,其巨大能量已见端倪,尽管其规模还远远不够,但后劲无量。我们乐观地认为,这是人民治黄的“当代升级版”,它将孕育出新时期人民治黄的“回天之力”。   生命对水的绝对依赖决定人类必须临水而居,因此,河流不仅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在人类走进现代文明的时候,水资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水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黄河的兴衰一脉相连,国运与河运密不可分。一个阔步走向复兴之路的民族,需要一条奔流不息的健康黄河。
湿地精灵-孙劲松摄&    第四篇&河运?国运:黄河的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黄河持续断流之际,曾有外国媒体预言那是中华文明走向衰败的征兆。不管这种预言的动机如何,但黄河危机毕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黄河的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无容置疑的。   河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源头和中枢   我们生活在适于生命存在的星球上。毫无疑问,是水孕育了生命,孕育了人类;同样毫无疑问,作为水的主要载体,河流是世界一切文明的源头和中枢。世界四大古文明,都是河流孕育的结果,而其中一些文明的衰落和断裂,也是由这些文明赖以生成的河流的变迁所致。   古老的尼罗河以它巨大的力量把下游塑造成良田沃土,为古埃及人提供了优越的繁衍生息条件,如一位古埃及诗人所说,尼罗河“这位伟大的君主,既不向我们征税,也不强迫我们服劳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尼罗河提供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极大促进了古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创造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并持续兴盛了将近100代人。然而,由于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遭到砍伐,以及过度垦荒、放牧,造成生态日益恶化,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淤积严重,大片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昔日的“地中海粮仓”日渐失去辉煌,最终成为地球上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贫困的地区之一。与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极为相近的波斯湾两河流域,养育了苏美尔人,产生了最早的苏美尔文明,公元前2334年世界上第一个帝国巴比伦在这里诞生,人们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宏伟的城邦。但从公元前500多年开始,巴比伦文明在沙漠中消失了2000年。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长期成为难解之谜,地理学和生态学专家最终揭示,不合理的灌溉和对森林的破坏是其根本的原因。印度河-恒河同样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但人类的剧烈扰动曾使那里的生态环境变得极其脆弱,上世纪60年代才在联合国专家指导下扭转了局面。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但黄河多难,她留给中华民族的是兴衰交替、悲喜交加。黄河流域,分布着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中心,直至汉代,关中仍号为“天府”。唐宋之时,尽管黄河流域仍是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但“天下之计,仰于东南”,“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开始形成,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了。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认为,秦代的大兴土木、汉代的大规模屯田、隋唐时期的大面积森林植被破坏,使黄河流域生态一步步恶化,进而导致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和频繁决口。专家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尤以近代为甚,其中黄土高原各省的森林覆盖率仅及5000年前的几十分之一甚至1%,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也只剩1/20到1%,年,黄河下游竟决溢31次之多,为历史之最。黄河造成的灾难常常呈累加和辐射状态,成为我国长期经济贫困、社会落后、人民苦难的根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黄河获得了新生,她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为共和国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不仅是古代文明,就是近代和当代文明,同样以河流为源头。比如欧洲现代文明,源自于莱茵河、多瑙河等河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领先发展,则是长江、珠江的恩泽。世界上的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几乎都集中在大江大河沿岸。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不仅不能改变对水的依赖,恰恰相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愈加趋紧,这种依赖反而加重了。据欧洲一个国际组织测算,全世界每天有26万人向水资源富集区迁移。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报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今后20年,人类争夺水资源的竞赛将愈演愈烈。   我们对河流的依赖十分久远,但对河流的全面深刻的认识还为时不长,如何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乃至以法律和道德框架加以约束,也还在起步阶段。一切事物的发展,认识总是第一位的,我们已经觉悟到,河流不仅具有孕育生命的物质价值,还具有塑造文化、历史、社会、人格的精神价值;河流不仅孕育了迄今为止的一切文明,同样是孕育自今之后一切文明的摇篮。河流的兴衰永远决定文明的兴衰,河流的命运永远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关系不可能改变。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前提,我们就不仅对黄河以及一切哺育了我们的河流以“母亲”相称,更会真正地以母亲相待,去自觉地亲近她、敬重她、爱护她、反哺她、捍卫她,让她青春永驻,长生不老。   黄河生态决定中国生态   工业文明至今还是许多国家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工业文明绝不是文明的尽头,相反,世界上许多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正在回过头来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修补。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应该也必须向生态文明迈进了。   前面说过,世界先进文明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国在翘望工业文明的桅杆时就要开启生态文明的航道。中国是文明之国,同样是智慧之国,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我们选择了科学发展道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启动。   黄河是我们的牵挂。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在于黄河对中华民族恩深似海,更在于黄河生态建设应该优先考虑,因为黄河生态在全国的整个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同时又极其脆弱,黄河生态不只影响中国生态,而是决定中国生态。   黄河一年断流226天,断流断面已经上溯到开封;黄河源区生态恶化,几近不可逆转,河口生态也面临崩溃危险……这一切似乎还在眼前。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强势推动下,黄河生态出现逆转,但黄河的根本问题远未解决,况且,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修复,有的甚至再也无法恢复。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的漠视,给黄河生态造成新的伤害以至埋下祸根。我们还有退路吗?我们还敢再等吗?   黄河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康熙皇帝昼思夜想三件大事:削藩、河务、漕运。除了河务,漕运也与河流有关,三件大事两件是水事。生态建设水为先,一切生态问题都与水有关,水治不好,生态建设无从谈起。自从大禹治水――其实就是治河――智者鲁迅先生称之为“理水”,几千年来黄河治理一直是国家行动。但可怕的是,黄河生态如果发生了崩溃,恐怕国家也无可奈何!   采访期间我们到过黄河滩区。由于历史原因,黄河滩区至今还居住着180万人,其中河南120万,山东60万。滩区的发展受到限制,又不断受到黄河漫滩造成的威胁和损失,群众的人均收入比堤外同一地区相差一半还多,生活水平一直很低。但是,黄河下游人口密度很大,人均耕地只有1亩上下,这180万群众至少目前还难以迁移。仅此就足以说明黄河生态的重要了。   但是,黄河生态的重要性还远不止于此。黄河在下游形成“悬河”,以河为界,河之南为淮河流域,河之北为海河流域。历史上黄河的频繁决口早已把淮河和海河水系搞得非常紊乱,决口形成的“黄泛区”生态恢复百年不成,别说黄河生态崩溃,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决口放到现在都不可接受。黄河生态恶化,必将导致全国生态恶化;黄河生态崩溃,必将导致全国生态崩溃。可是,仅仅10年前黄河已经出现一年226天的断流,我们没有勇气设想它继续恶化的后果!假如我们放弃黄河,黄河必定放弃我们,失去“母亲”的弃儿真的是“无地自容”了。   对待黄河,我们的选择是唯一的。   天下黄河兴中华   可能有人唱衰黄河,但不是黄河的儿女。   我们爱护黄河有我们的理由,同样有我们的责任。中华民族是由黄河母亲带大的,中华文明是由黄河母亲孕育的,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唯有黄河文明始终以旺盛的生命力延续到今天。明天,我们的民族仍然要与黄河一同走过。   司马迁《史记》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率万民治水,终使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华夏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华夏民族的治世是由治河启始的,华夏一统是与众河朝宗一同形成的。自古至今,黄河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   历史上黄河利害交加,尤其自宋以降,长时期害大于利。中国共产党领导黄河事业之后,大兴黄河之利,大治黄河之害,黄河之利已远远大于黄河之害。据测算,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引黄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累计经济效益就达6000多亿元。黄河沿岸城乡密布,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黄河担当着重要角色。不仅如此,黄河还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与文化纽带,她旺盛的生命力会使我们的民族活力无限。   我们对黄河有着太多的期待,期待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巨大的经济力量、社会力量、文化力量、精神力量。但黄河对我们只有一个期待:维持她健康的生命。我们是否应有这样的思考或设想:   ――黄河能不能变得水量充沛、奔流不息?   ――黄河能不能变得水质良好,甚至摘掉“天下第一浊河”的帽子?   ――黄河能不能变得山清水秀,随着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开发而成为旅游热线?   ――黄河能不能变得水路畅通,成为一条运输繁忙的“黄金水道”?   ――黄河能不能变得温顺依人,不再狂放不羁?   我们相信,中国人的智慧能够把这些问号拉直!调水调沙的成功令人振奋,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接近10年未断流令人振奋,“数字黄河”令人振奋,河源再现“千湖景观”令人振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令人振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给黄河流域生态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振奋,科学发展给黄河生态建设带来的绝好机遇令人振奋……况且,我们还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远景规划,未来的黄河一定会面貌一新,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天下黄河兴中华。黄河将与她养育的民族在复兴之路上一起奔跑。
?互联网上关于黄河相关信息
?互联网上关于生态相关信息
行业资讯推荐
情报中心推荐
项目中心推荐
企业新闻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