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院申请执行后 ,对方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法院会采取什么措施?股票会不会跌没了抓人?

民事执行中的拒不履行探究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海明
   民事执行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的司法活动。执行程序的启动,前提是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所确定的义务。实践中,当事人未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内容,有的是因当事人已丧失履行能力,有的则是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拒不履行”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已严重侵犯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司法尊严。为此,笔者认为,考察当事人是否有“履行能力”、是否“拒不履行”,应当因案而宜、因人而宜,结合案情具体考虑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履行态度,准确加以把握。
  一、造成“拒不履行”的因素
  民事执行中,义务人有能力而消极履行或者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其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①行为人缺乏应有的法律观念和基本道德准则。目前,少数公民的文化素质还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在经济往来中为人奸诈者屡见不鲜,欠债还钱已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事,特别是在有些人的眼里,欠了债你不告还好,你越告我就越赖着不还。这是典型的目无法纪的“拒不履行”。②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个别部门或领导为维护辖属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盲目地对执行工作加以干预,而这些部门的干预、个别领导的袒护,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潜在的“保护”意识,有的地方法院及执行人员也碍于某种关系,不予采取强制执行或者消极执行,使得被执行人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支撑,更加“理直气壮”地公开拒绝履行。③执行体制不健全。法院执行力量不足、执行人员素质不高。多数基层人民法院由于人员编制较少,专司执行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执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有的执行机构设置流于形式,审执不分;有的执行人员缺乏自身素质修养,业务素质不高,甚至存在着司法腐败现象。因而导致执行工作不到位、滥用职权不执行或者拖延执行。体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有的被执行人正是利用这种状态钻空子,意图侥幸逃避执行而拒不履行。④执行制度不完备,立法不完善。民事强制执行至今尚没有进行单独立法,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对执行程序也只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攻击执行人员等违法行为,缺少必要的强制制裁措施规定;裁判权与执行权没有明确划分,执行人员集裁判权于执行权于一身,违背审执分立原则,导致监督不力;明显错误的裁判不予改正,使当事人产生抵触情绪,抗拒执行。
  二、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确定
  要认定被执行人有“拒不履行”行为,必须以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为前提条件。在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与普通公民一样地参与社会活动,有其必要的生产场所和必需的生活用品,那么,是不是就能认定被执行人是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第一,以给付金钱义务为履行标的的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因此,确认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应当比较权利人的债权数额与被执行人应承担的债务数额,若被执行人的财产扣除“生活必需费用”后没有剩余,即可认定被执行人属于没有履行能力。生活必需费用的范围,应当包括日常生活所需费用、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费用、医疗费用等,数额标准可依照当地最低基本生活保障为准,并应考虑一定的期限。第二,以迁出房屋、退出土地等行为为履行标的的执行,若所确定义务需由被执行人亲自履行,则应综合考虑被执行人是否确已丧失履行的行为能力,以此来确定被执行人是否具有履行能力。
  认定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单凭执行人员的表面观察是不够的,这就涉及到由谁举证明的问题。在经济活动中,当事人自身应当具有风险责任意识,要对自己实施民事行为所产生的风险责任承担法律后果。权利人通过诉讼程序,只是对已产生的风险实施的一种补救方法。因此,在民事执行中,权利人应当主动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供可供执行的情况,以便人民法院采取执行措施,使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推定权利人负有证明被执行人是否具有履行能力的举证责任,若权利人不能举证证明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应当由被执行人负责举证证明,因为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只有其自己清楚,权利人只能了解一些表面上的东西,诸如被执行人是否是财物的所有权人、是否有银行存款等,仅凭权利人的能力是不可能知道的,有的还需要通过法院行使职权才可查清,若要求权利人负举证责任,无形当中给被执行人提供了逃避履行义务的机会,被执行人就可能因此而转移、隐匿财产,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所以说,要证明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应当由被执行人负举证责任。
  三、“拒不履行”的界定
  民事执行中,义务人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不等于就是拒不履行,即使是当事人有履行能力,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何界定“拒不履行”,笔者认为,被执行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确认为拒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的法律文书的行为:①被执行人经执行组织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人民法院接受执行人员询问或者说明情况的。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而置人民法院的合法传唤于不顾,足以说明被执行人无视法律的严肃性,这种消极的不作为行为,反映出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心理状态。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视法律如儿戏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②不如实告知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接到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后,必须主动、如实地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状况,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家庭成员生产、生活的详细情况,以便人民法院准确把握执行力度,否则,可以说明被执行人有意隐匿财产而“拒不履行”。③故意躲避不履行的。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明知必须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又不能证明没有履行能力,而采取外出躲避的方法,有意逃避执行,这种行为实质上就是消极的“拒不履行”。④故意对抗执行的。是指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人员态度蛮横或者采取诸如暴力、胁迫等方法阻碍执行的行为。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被执行人采用违法行为进行对抗,表现出被执行人积极的“拒不履行”心态。⑤被执行人未经许可而出入高级娱乐场所进行消费的。被执行人如果有合理的事由需要进入娱乐场所消费的,必需向权力人或者人民法院说明并取得许可,否则,可以推定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能力而“拒不履行”。⑥因抵触而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被执行人因权利人请求法律保护其实现权利而心怀不满,又不敢公然对抗执法机关,而是对权利人进行胁迫、威胁、实施伤害或者损害权利人其他合法权益,意图使权利人放弃权利的,这实质上也是被执行人为“拒不履行”而采取的非法手段。⑦在执行过程中自愿达成和解协议而未履行的。执行过程中达成的和解协议,是被执行人对自身履行能力的确认,若被执行人再度不自觉履行,说明被执行人是以“和解”的合法形式而“拒不履行”。⑧其他有拒不履行行为的。上述的几种情况,充分表明了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心理状态和客观外在表现,只要被执行人有其中一种行为存在,就可以认定属“拒不履行”行为,人民法院可以相对应地采取必要的强制执行措施和强制制裁措施。
  四、对拒不履行的执行措施和制裁措施的适用
  执行措施是执行机关为了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内容的给付,以及债务人对义务的履行而对执行标的的施加的方法或手段。我国现行民事执行措施分为六种:⑴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的存款或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⑵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⑶搜查债务人隐匿的财产。⑷强制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⑸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⑹强制完成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而在民事执行中可以适用民事强制制裁措施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仅限于有“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可以采取的强制制裁措施为:罚款、拘留。
  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行为。除了当事人有民事违法行为,一般情况下,不能采取强制制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与强制制裁措施的适用是有区别的,然而,目前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仍有相当多数的执行人员不加区分地以制裁措施替代执行措施,也就是通常所表示的以抓人(司法拘留)促执行的现象。虽然很少有被执行人对被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提出异议,并不等于这种做法就是合法的。笔者认为,在民事执行中,不论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未主动履行或者拒不履行,均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决定适用强制执行措施的种类。但是,要对被执行人实施强制制裁措施,只有被执行人实施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的行为,否则,就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在民事执行中,必须具有上述被认定为是“拒不履行”的,才可以对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强制制裁措施。
  总而言之,准确界定民事执行中的“拒不履行”的范围,分析掌握造成拒不履行的原因,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依法适用强制执行措施和制裁措施,以确实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金红
相关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5日举行了隆重的...&&nbs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法院判决后对方不按判决执行怎么办?_百度知道
法院判决后对方不按判决执行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法律咨询律师解答: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通知其履行后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的执行措施。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甚至以暴力、威胁方法予以阻碍,人民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可对其罚款、拘留直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仲裁机关的裁决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对于提出申请执行的期限,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以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法院判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星级专家为您解答难题!
800-820-5114
您尚未登录,请先
遇到问题怎么办?赶快来提问!研发平台专家为您解答!
问题已解决
问题提出时间: 16:48:55
法院判决没有执行力度怎么办?
家里经营小本生意,经常有人恶意欠款,但是法院判决后,这些人仍然是不还钱,申请过强制执行,好像就是把人抓了后,人家给点钱给法院,人家就放了。并且我们得自己支付法院的车油钱,饭钱,自己先盯住人,然后打电话给法院,他们才来抓人。我想知道对于过了强制执行时限的案子该怎么处理?我们还能不能要回属于自己的钱?好多判决已经几年了,有的债务人开着好车四处招摇,但是要债是一分页没要到。父母均是老百姓,我对于法律也不懂,敬请各位专业人士支招。
行业分类:其他法律事务
回答时间: 22:03:23
只要你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不过期.等被执行人有了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强制执行.
你如果发现对方开车招摇,该车是在他的名下吗?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去车辆管理所,查询该车辆的产权人,如果产权人就是被执行人,你可以将查询结果提供给法院,法院会恢复执行.
提请注意的是:你找人不如找对方财产,找到了对方财产,就是找不到人,法院也会强制执行.
共1条评论&
回答时间: 09:48:49
只要申请执行,就不存在过期的问题,只要发现对方有财产,就可以告诉法院,要求法院执行。如果你发现他有车辆,要以委托律师去调查该车辆是否是他的,如果,可以让法院查封该车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7:34:39
上诉到更高一级法院。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8:29:09
债权、债务纠纷经法院判决后的执行程序? 来源:作者: &&关于申请支付令的执行 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支付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债务人应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如债务人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时效,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 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一一关于二审判决后的执行 《民诉法》207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由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一一关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民诉法》92、93规定: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了财产保全的裁定。但申请人一方必须提供担保,数额相当请求保全的数额。申请人在法院采取保全借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就解除财产保全。 《民诉法》94、96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一一关于执行的措施 《民诉法》223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接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须品。 一一关于申请执行时效 《民诉法》219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要坚持向法院设立的专门执行申诉处理机构申诉。各级人民法院要设立专门的执行申诉处理机构,负责执行申诉信访的审查和督办。强化执行监督制约机制: 各级人民法院要把强化执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一是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对执行权进行科学配置。区分执行审查权和执行实施权,分别由不同的内设机构或者人员行使,使各项权能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证执行权的正当行使。二是对执行实施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风险防范。除编制很少的地区外,应当对执行实施权再行分解,总结出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划分为若干阶段,由不同组织或人员负责,加强相互监督和制约,以此强化对执行工作的动态管理,防止执行权的滥用。三是加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力度。认真实施、严格落实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通过办理执行异议、执行复议和案外人异议案件,以及上级法院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等途径,纠正违法执行和消极执行行为,加强对执行权行使的监督。四是进一步实行执行公开,自觉接受执行各方当事人的监督。建立执行立案阶段发放廉政监督卡或者执行监督卡、送达执行文书时公布或告知举报电话、当事人正当参与执行等制度。要抓好执行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增强执行工作透明度,严禁暗箱操作,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预防徇私枉法、权钱交易、违法干预办案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执行公正。五是拓宽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完善党委、人大、舆论等各类监督机制,探索人民陪审员和执行监督员参与执行工作的办法和途径,提高执行的公信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08:53:10
现在都这个样,法院就是靠这些。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3:31:22
这个就是讨债公司存在的原因啊,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4:07:22
申请强制执行后有时效性,法院在一定的期限内强制执行,时间为一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供相关的证据等证明对方有偿还能力。多跑跑吧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7:26:56
好人难做啊!朋友有事,找我借钱,谁知找他还钱,催了好多次都说没有,晕!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09:46:53
这是中国特色啊,没有办法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0:30:11
没用,十分赞成楼上的话,就是中国特色。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1:19:15
债权、债务纠纷经法院判决后的执行程序?
来源:作者:
——关于申请支付令的执行
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支付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债务人应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如债务人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时效,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 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一一关于二审判决后的执行
《民诉法》207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由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一一关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民诉法》92、93规定: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了财产保全的裁定。但申请人一方必须提供担保,数额相当请求保全的数额。申请人在法院采取保全借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就解除财产保全。
《民诉法》94、96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一一关于执行的措施
《民诉法》223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接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须品。
一一关于申请执行时效
《民诉法》219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要坚持向法院设立的专门执行申诉处理机构申诉。各级人民法院要设立专门的执行申诉处理机构,负责执行申诉信访的审查和督办。强化执行监督制约机制:
各级人民法院要把强化执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一是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对执行权进行科学配置。区分执行审查权和执行实施权,分别由不同的内设机构或者人员行使,使各项权能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证执行权的正当行使。二是对执行实施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风险防范。除编制很少的地区外,应当对执行实施权再行分解,总结出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划分为若干阶段,由不同组织或人员负责,加强相互监督和制约,以此强化对执行工作的动态管理,防止执行权的滥用。三是加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力度。认真实施、严格落实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通过办理执行异议、执行复议和案外人异议案件,以及上级法院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等途径,纠正违法执行和消极执行行为,加强对执行权行使的监督。四是进一步实行执行公开,自觉接受执行各方当事人的监督。建立执行立案阶段发放廉政监督卡或者执行监督卡、送达执行文书时公布或告知举报电话、当事人正当参与执行等制度。要抓好执行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增强执行工作透明度,严禁暗箱操作,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预防徇私枉法、权钱交易、违法干预办案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执行公正。五是拓宽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完善党委、人大、舆论等各类监督机制,探索人民陪审员和执行监督员参与执行工作的办法和途径,提高执行的公信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 /InfoPub/InfoView.aspx?ID=1119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2:30:59
只要你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不过期.等被执行人有了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强制执行.
你如果发现对方开车招摇,该车是在他的名下吗?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去车辆管理所,查询该车辆的产权人,如果产权人就是被执行人,你可以将查询结果提供给法院,法院会恢复执行.
提请注意的是:你找人不如找对方财产,找到了对方财产,就是找不到人,法院也会强制执行.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21:54:34
学习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22:01:02
学习下:)
申请强制执行后有时效性,法院在一定的期限内强制执行,时间为一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供相关的证据等证明对方有偿还能力。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4:28:40
只要申请执行,就不存在过期的问题,只要发现对方有财产,就可以告诉法院,要求法院执行。如果你发现他有车辆,要以委托律师去调查该车辆是否是他的,如果,可以让法院查封该车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21:31:25
只要申请执行,就不存在过期的问题,只要发现对方有财产,就可以告诉法院,要求法院执行。如果你发现他有车辆,要以委托律师去调查该车辆是否是他的,如果,可以让法院查封该车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21:38:21
你认倒霉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2:20:15
只要申请执行,就不存在过期的问题,只要发现对方有财产,就可以告诉法院,要求法院执行。如果你发现他有车辆,要以委托律师去调查该车辆是否是他的,如果,可以让法院查封该车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2:53:24
此为中国法制面临的困惑。
你必须提供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的财产信息才行啊!
举证责任在你啊!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8:51:55
只要你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不过期.等被执行人有了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强制执行.
你如果发现对方开车招摇,该车是在他的名下吗?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去车辆管理所,查询该车辆的产权人,如果产权人就是被执行人,你可以将查询结果提供给法院,法院会恢复执行.
提请注意的是:你找人不如找对方财产,找到了对方财产,就是找不到人,法院也会强制执行.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1:43:25
只要你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不过期.等被执行人有了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强制执行.
你如果发现对方开车招摇,该车是在他的名下吗?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去车辆管理所,查询该车辆的产权人,如果产权人就是被执行人,你可以将查询结果提供给法院,法院会恢复执行.
提请注意的是:你找人不如找对方财产,找到了对方财产,就是找不到人,法院也会强制执行.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1:30:53
只要你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不过期.等被执行人有了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强制执行.
你如果发现对方开车招摇,该车是在他的名下吗?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去车辆管理所,查询该车辆的产权人,如果产权人就是被执行人,你可以将查询结果提供给法院,法院会恢复执行.
提请注意的是:你找人不如找对方财产,找到了对方财产,就是找不到人,法院也会强制执行.
共0条评论&
这个问题已提出一个月以上,回答功能关闭,如需求助可重新已经收到判决书近一个月,如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_百度知道
已经收到判决书近一个月,如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内,对方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你可以申请法律强制执行。申请时要提供相关资料: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写强制执行申请书、判决书原件或复印件、法官开生效证明,不用预交执行费,执行后由被执行人交纳。为方便执行,你可以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附: 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 ,男,汉 族,19 XX年 X月 X日出生,住XXX ,公民身份号码XXX 。联系方式 X。被执行人 ,女,X 族,19XX 年X 月 x日出生,住 XXx,公民身份号码XXX 。联系方式 X。申请执行的事项:1、被执行人支付申请人款项 XX元;案件受理费 XX元;共计XX 元;2、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申请执行的依据:X院(201 X)民初字第XX 号民事判决书。事实与理由:申请人 与被执行人 离婚纠纷一案,已经贵院判决结案,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付款义务,申请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特向贵院提出执行申请,请求依法强制执行。此致XXx人民法院申请人 XXx2015年X 月X 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在判决生效(对方签收15天,没有提起上诉)且超过对方自动履行期后2年内提出,要提交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写强制执行申请书、判决书原件或复印件、法官开生效证明,不用预交执行费,执行后由被执行人交纳,材料准备齐后,向法院立案庭提交,一周左右到执行局查询具体案件执行法官,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附:
强制执行申请书
日出生,住
,公民身份号码
。联系方式
日出生,住
,公民身份号码
。联系方式
。申请执行的事项:
1、被执行人支付申请人款项
元;案件受理费
2、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申请执行的依据:
)民初字第
号民事判决书。事实与理由:
与被执行人
离婚纠纷一案,已经贵院判决结案,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付款义务,申请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特向贵院提出执行申请,请求依法强制执行。
提问者评价
判决书在送达后,并经过了十五天的上诉期之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对于一方当事人来说,15天的上诉期,再加上10天的自动履行期,这就是说要经过25天,才能去法院申请执行。现在毕竟时间较短,建议你可以先去法院找到审判法官,了解下对方领取判决书的时间,以便确定自己申请执行的时间,有的法院要求生效证明,可以一并开出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提供申请执行书一份(在执行申请书上写明对方的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并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判决书原件和复印件(原件供核对),申请执行的,法院并不收取执行费用。申请执行,仍然携带上述材料去法院的立案大厅,立执行案件就可以了。法院立案后,等待执行法官电话通知,或者自己去询问了解承办人也是可以的。
收到,好的!非常之感谢!
对了,申请执行书的格式,可以百度下,很多,照着写就是了。和执行法官联系时候,要详细的提供各种可能的财产线索,法院才能去提高效率的执行。
来自团队:
其他4条回答
判决期满对方拒不执行即可以持相关材料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好包括提供对方财产信息),填表写申请受理即可。
就是说去法院拿表格就行了,对吧?
拿判决书、身份证等材料到法院执行局申请,有不明白的你可以问大厅的工作人员或者直接去询问负责审理该案的法官。
判决生效后您应该立马去执行局提交执行申请,流程和您民事立案一样。抓紧吧。
先去找经办法官开生效证明,然后准备好执行申请书、双方身份资料、判决书复印件和生效证明一并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带上判决书原件供法院核对
嗯,这个比较详细了!谢谢啊
你具体找你的委托律师办理
噢,他们已经死绝了,尸体都没有收呢!谢谢
法院强制执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租宝会不会跑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