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制造出伺服电机?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增速出现较大滑落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整体景气度下行;2019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伺服电机是实现智能制造业的核心装备之一,市场规模受下游景气程度影响,市场增速出现较大滑落。

1、伺服电机下游市场分析

2018年,伺服电机的下游应用市场包括机床工具(20.4%)、电子制造设备(14.5%)、纺织机械(12.1%)、包装机械(10.8%)、机器人(6.2%)等。

2018年,机床工具市场、食品机械市场、印刷机械市场均出现下滑。根据机经网数据,2018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9.06万台,同比下降14.53%;2018年,中国印刷专用设备产量为19253.68吨,同比下降25.1%

机器人、包装机械及医疗设备市场则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伺服电机需求市场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4.77万台,同比增长12.7%,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约为43.9%2018年整体机器人市场增速在22%左右。

2、中国伺服电机市场有望维系较快增长

通过测算,2018年,下游市场需求对伺服电机市场增长贡献率为3.5%左右,按此增速,2018年,中国伺服电机的市场规模为130.8亿元。

综合来看,尽管受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影响,伺服电机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从产业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控制系统灵活度上升,智能制造替代人工的刚性需求,未来驱动、控制的比例将逐渐提升,伺服市场空间有望维系较快增长。

3、国内企业在伺服电机领域技术水平不断突破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在伺服电机领域研发投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关专利申请及公开数量实现稳定增长。通过soopat专利网通过关键字“伺服电机”查询行业专利数量,2018年,伺服电机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5177件,同比增长37.4%,专利公开数量为24028件,同比增长76.4%

随着中国伺服电机企业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企业营收总体实现稳步增长。2018年汇川科技营收为58.74亿元,同比增长22.96%,埃斯顿营收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35.72%,信捷电气营收为5.90亿元,同比增长22.09%

4、国产份额占比25%,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中国伺服市场分为日系、欧美系、台湾系、国产品牌四个阵营。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以松下、安川、三菱为代表;

西门子、施耐德、博世等欧美品牌占据高端,下游以大型机械为主;

台湾品牌产品价格和技术水平定位于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之间,以台达及东元为代表;国产企业以汇川技术、埃斯顿、广州数控为代表,产品功率范围多在22kw以内,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datebank数据,2018年,欧美系份额从2017年的18.7%提高到19%,日台份额从59%略降到56%,国产厂商份额从22.3%增长到25%。其中份额占比最高日台系厂商业绩普遍下滑,和其优势机床行业景气度下滑有关;

欧美系厂商份额略有增长,最具代表的是西门子和施耐德,前者在包装、锂电等行业增长较为明显,后者在激光加工机领域进步较大;

以汇川、埃斯顿为代表的国产伺服依然增长迅速,在纺织、锂电、工业机器人、电子、物流等多个行业替代外资市场,份额提升较多。

以上数据来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

来源:baidajob.com编辑:刘毅枫发布日期:

  YE4系列超超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

  2010年4月IEC启动了对IEC60034-30标准的修订工作,决定将IEC60034-30标准分为2个标准,IEC《在线运行交流电机能效分级》和IEC《变速交流电机能效分级》。IEC已经于2014年3月发布,与IEC60034-3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了极数范围,从2P、4P、6P扩大到2P~8P;

  扩大了电机种类,从单速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扩大到所有在线运行的交流电机;

  环境运行温度为-20℃~+60℃。高效率电机的开发仍然是今后电机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了填补我国GB18613—2012标准中1级能效电机产品的空白,同时也为了配合国家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有必要开展IE4效率电机的研发,以满足今后国内及出口高效电机市场的需要。

  总体目标是完成IE4 超超高效系列产品设计,并制订产品技术条件。系列产品机座号:H80~H355;功率范围为0.75~355kW;极数为2,4,6,8极;效率平均值为95,比普通产品高6。

  超高速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开发超高速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必要性:填补国内空白,电机行业技术进步;促进高端装备制造的国产化,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电机配套材料、电力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大容量、超高速电机的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产品开发阶段目标:先针对离心压缩机在制冷、气体输送等领域的应用,开发配套用超高速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功率范围为10~300kW,转速范围为1000~50000r/min。将超高速电机设计、制造与测试技术向机床主轴电机、微燃发电、高速储能等领域扩展。

  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

  低速大转矩一般是指转速<500r/min,额定输出转矩>500N·m的传动系统。这样的传动系统在许多工业传动领域中常见,此外还包括油田机械、矿山机械及塑料机械等。

  目前,此类设备仍然采用传统的电机加减速机的驱动模式,由于减速机齿轮等机械原因降低了系统的整体传动效率。永磁电机可以实现低速大转矩直驱运行,该特性使得永磁电机在低速大转矩的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低速大转矩永磁电机应用于球磨机,可去除减速机、直驱小齿轮与传动部的大齿轮啮合,实现球磨机可靠运转,系统节能10以上。

  产品开发的阶段目标如下:

  完成球磨机配套专用电机的开发,电机功率范围为2.2~400kW,转速范围为10~60r/min。

  开发提升机、皮带机、螺杆泵、抽油机等设备专用的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

  制订球磨机等设备专用的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产品标准。

  高性能永磁伺服电机系统

  2005年以来,我国交流伺服电机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增长率超过25;2011年市场容量60多亿元,预计2015年可达150亿元。但目前国内伺服电机系统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日、欧、美伺服产品完全占据国内高端伺服市场,国内伺服产品只能在中低端领域竞争。国内交流伺服电机市场份额的前四名均被外资品牌占据,2011年外资品牌市场份额近80,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只有近20,特别是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系统,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垄断。目前,交流伺服电机系统应用多的领域是机床,约占25,纺织机械占20、包装机械占10、印刷机械占7;国家政策支持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已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进行机床用高性能永磁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带动伺服电机系统朝着高精度、高性能、快响应的方向发展,对提高我国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产品开发阶段目标如下:

  完成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研究与产品开发,电机功率范围为3~15kW,性能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完成永磁伺服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示范。

  完成永磁伺服驱动系统在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设备上的应用研究与典型规格产品开发。

  制订部分设备专用的永磁伺服电机产品标准。

  永磁同步磁阻电动机

  永磁同步磁阻电动机综合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特点,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功率密度高、调速范围宽等优点。目前在汽车驱动电机上应用较多,需要进一步拓展永磁同步磁阻电动机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开发永磁同步磁阻电动机系列产品。产品开发阶段目标为开发无稀土同步磁阻永磁电机系列产品,效率达到IE3能效水平,同时成本与YE3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相当,能够替代风机、水泵和压缩机配套的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系列产品功率范围为0.55~315kW;机座号为H80~H355;极数为4极;标称转速为3000r/min;调速范围100~5000r/min。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电机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大型风电机组、核电电机的研发与制造是新能源产业的重点。高性能电池、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电机及系统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要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的新产品开发,解决电机在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从而推动电机技术的进步和电机行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系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删除内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baidajob(求职者),baidajobcom(企业服务) 为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招聘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流伺服电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