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合一一的教门有na些门派

论全真教“三教合一”的思想渊源_蜀山剑派_天涯博客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335316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5188
(102)(19)(52)(11)(6)(3)(1)
(2)(1)(1)(2)(1)(3)(3)(3)(3)(2)(1)(1)(1)(3)(5)(1)(1)(3)(1)(6)(3)(1)(2)(3)(3)(4)(6)(4)(3)(5)(2)(3)(4)(3)(1)(1)(1)(5)(4)
http://www./qz/onews.asp?id=162
文章来源:山东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发布者:刘学雷&&&发布时间:&9:38:13&&&阅读:2278次
作者:刘学雷
&&&&&&在中国宗教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后由金元时期全真教的创建而归于一统和大成。本文试从佛教传入的东汉至宋金元时期,对&三教合一&这一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一简略探析。
一、宋代之前&&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教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自佛教传入的东汉时期已初露端倪。这一时期,著名的佛学家牟子(牟融)即在其专著《理惑论》中,从佛教立场出发,以儒道观点宣讲佛学原理,倡导佛儒一致。至魏晋时期,随着佛教思想的进一步传入和佛经翻译事业奔腾澎湃的展开,佛道两教教义的调和,也理所当然地走上了逐渐融通之途。这一时期许多国内的佛教名僧,如道安、僧肇等人,都是深通中国文化如&三玄&等学的大师,他们援道家的名词理念而入佛学的现象,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如当时在庐山创建净土宗的慧远法师,少为儒生,尤其深通《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之学,并修习道家方术,后来服膺佛教,其创建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法门,与道家的栖神、炼神的方法,极其雷同。另一方面,自西域来华的名僧如鸠摩罗什等人,对于中国本土的老庄之学,也都非常熟悉,在翻译的佛教经文中,引用&道&、&功德&、&居士&、&众生&等等儒道不分的名辞,也都如数家珍。至于修炼的方法,佛教的禅定之学,与道士修炼内丹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与习静养神的原理,完全形似。佛家出家的观念,与道家避世高蹈的隐士观念,也极其相同。佛家密咒、手印与道家的符箓法术,又多共通之处。至于八、九百年后的融合禅定、瑜伽、丹道而为一的后世正统道家内丹修炼方法,也是于此时的文化土壤中深植下的种子,于日后萌发成长后的结果。
&&&&&&晋室东渡后的北魏南朝时期,由于连绵百余年的社会不安与思想散漫,在加上外有佛教文化的源源输入,内有道家神仙思想的普遍发展,促使中国文化中儒、道两家学术再度混合,使新兴的道教在此时期逐步定型。由于此时期的佛教传布基础已经确立,因此在政治上也开始了道、佛两教的互争雄长时期。关于佛道两教的学术争执,在北齐时期已经有正式的下诏,敕诸沙门与道士达者,如陆修静等人,亲自校对法术理论的情况。到了南朝梁武帝时代,虽然道、佛两教的纷争日趋尖锐,但在修炼证真的思想与方法上,已经开始融通互会,逐渐入于同流。由于南朝的梁武帝酷好道、佛两教,因此,此时两教中的奇才异能之士,也应运而生。在佛教,有宝志禅师、傅翕大士等人。在道教,则有贞白先生陶弘景,隐居修道于句容茅山。当时陶弘景与梁武帝的关系上处于师友之间,在南朝一代的政坛上是负有时代众望的人物,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山中宰相&。虽然他以道家的老庄风格为主,参合神仙方士的道术,介于入世出世之间,但他的道家思想已经明显渗入佛家思想的成分,成为趋向融会道、佛两家思想与方法的前驱者。在他死的时侯,送葬者既有道士,又有和尚。他当时对于道、佛两教的论断,已有及其深刻的名言,如其在《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中云:
至哉嘉讯,岂蒙生所辨。虽然,试言之:若直推竹柏之匹桐柳者,此本性有殊,非今日所论。若引庖刀汤稼,从养溉之功者,此又止其所从,终无永固之期。夫得仙者并有异乎此。但斯族复有数种,今且谈其正体,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今问以何能而致此仙,是铸炼之事极,感变之理通也。当埏埴以为器时,是土而异于土,虽燥未烧,遇湿犹坏,烧而未熟,不久尚毁,火力既足,表里坚固,河山可尽,此形无灭。假令为仙者,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莹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众法共通,无碍无滞,欲合则乘云驾龙,欲离则尸解化质,不离不合,则或存或亡,于是各随所业,修道进学,渐阶无穷,教功令满,亦毕竟寂灭矣。
&&&&&&由此可以看出,至南北朝时期,佛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已经开始相互引证发明,参通融合,其风格一反两汉时期的质朴,开始趋向与形而上的追求,这为后来精彩华丽、声光普耀的唐代文化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唐初开国,崇奉道教在佛教之上的动机与宗旨,纯粹是出于政治上的因素,以唐太宗的英明雄略,辅以初唐开国时期的文武将相,大多都是博识之才,加上接受了六朝以来的政治经验和惨痛教训,所以他们对于宗教的态度,无论是佛教、道教,甚至景教、袄教,都是一律优待和宽容,任由全国上下,自由信仰。在政府的管理体制里,设置了各个宗教的专门管理部门,僧有僧正,道有道箓。在此时尤为值得一提的大事,是玄奘大师自印度取经回国后,唐太宗集中全国的学僧与文人名士数千人,为他设立译场,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并亲自为之制作著名的文章&&《圣教序》。由此而形成了宗教信仰自由的风气,使得整个唐代佛教文化的兴盛一时蔚为壮观。除玄奘法师建立唯识法相宗外,法藏(贤首)大师建立了华严宗,道宣法师建立兴起律宗,天台、净土、三论、俱舍、成实、密宗、也一时俱起,争放奇葩。而其后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崛起与广泛普及,更是融会儒、佛、道三家精粹,阐明心法,直接影响了其后千余年整个中国文化的走向。在道教方面,则有晚唐之后的吕纯阳真人出世,其宗旨与传统,直接上承东汉时代正统道家魏伯阳的丹法为道统,沟通禅宗的直指身心性命之学,融合而成为性命双修的丹道之学,一改自秦汉以来道教鱼龙混杂、支离破碎的状态,使道教的理论和方法归于一统,也使六七百年来道佛两教的争论归于一致,成为唐代新兴道教的革命神仙。其后千余年一直到现代的道教,几乎都尊奉吕纯阳为嫡传始祖。这一时期各派名家的思想也都儒佛道不分,如道家隐士孙思邈,一生修习神仙丹诀而兼通佛法。禅师一行,以佛教出家比丘而兼通道家的阴阳术数之学,以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创编著名的《大衍历》而成为一代宗师,被唐玄宗敬以国师之礼。唐玄宗自己也曾亲注《孝经》、《心经》、《道德经》,主张三教圆融。
&&&&&&总之,自唐初道、佛两教互争地位之后,历世虽仍有小的争执,但均无关宏旨,道、佛两教的合流风气,已经渐趋明朗,中外各种思想经唐代博大雄浑文化二三百年的陶冶,已是焕然一新,远非昔比,三教和一的思想也由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真教三教合一思想诞生的背景
&&&&&&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是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划定疆界之后,在金朝占领的原北宋土地上诞生的一种新道教,全真教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思想、文化渊源。
&&&&&&1、文化背景:在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登位之后,关于宗教的信仰,与宗教政治的地位的安排,多承袭唐代的故制,虽无明文的规定,但都是信仰自由,对于佛、道两教,也是并尊共荣。宋太祖赵匡胤其本人具有军人兼学者的特殊气质,加以酷好文学的特点,再加上宰相赵普的质朴无华,自己谦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老实作风,从而开启了宋代新文化运动的因缘。后来又有名相兼文学家范仲淹笃实纯朴作风的影响,已及大臣富弼等人大力奖掖文人学士自由讲学的风气,使得两宋之间的五大儒应运而生,开创了宋代儒家理学的宗派,确立了后世并称儒、释、道三家为中国文化主流的传统。如果究其理学思想的实质,其实不是如周敦颐、二程等人的援禅入理,即如朱熹、邵康节等人的援道入儒的风格。在此大的文化环境下,就促成了宋末元初道教的演变,从而有王重阳、丘处机师徒们所建立的&全真道&。宋末元初全真道的建立,在整个宗教文化变迁史上是一个足以与唐代吕纯阳的新兴道教相媲美,与汉末张道陵世系的天师道互争雄长的文化现象。是传统道教在鼎新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影响巨大的新生力量,是中国文化在宋元之际进一步融会、整合而出现的新现象。
&&&&&&2、政治背景:首先,北宋后期,金朝兴起。宋廷无能,金人南侵,民族矛盾日益加深。靖康之战以后,金人对新占领区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金世宗曾诏曰:&女真人与诸色人公事相关,只就女真理问。&北方的汉人长期沦为二等公民的地位,即&分别藩汉,且不变家政,不得士大夫心。&广大北方人民,特别是士大夫,他们&不幸身亲乱世,虽有道德文学可以大过人者,亦将无以保任父母妻子于斯时也。&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士大夫报国无门,别无出路,只好去寻找新的精神家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投身道门既符合儒学传统又合乎传统道德,又可以给人一种依托炎黄文化的精神慰藉。正如元人虞集中所说的&昔金有中原,豪杰奇伟之士往往不肯婴世故,蹈乱离,辄草衣木食;或佯狂独往,各立名号,以自放于山泽之间。&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士大夫出身的王嚞、马钰、丘处机等人才离世避乱,创立了全真教。
&&&&&&3、宗教背景:传统道教发展至宋元之际陷入停滞状态。一是外丹害人夺命,使道教的神仙信仰危机四伏。宋人对服食外丹之危害已有清醒认识。宋高宗告诫大臣说:&若果能飞升,则秦皇、汉武当得之,若果能长生,则二君至今不死。&宋人在怀疑、否定服食外丹可成仙长生的同时,开始把内丹修炼和伦理道德作为成仙的重要条件,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成仙方法上&外丹至尊&的格局,开始寻找新途径以挽救神仙信仰之危机。二是崇尚斋醮,浪费大量社会财富。宋朝的斋醮活动普遍而又频繁,规模档次也不断扩大,劳民伤财。每遇国醮,宰相以下文武官员都要斋戒到场行礼祈祷,半月之内,禁止百姓举乐,禁屠宰。举行一次国醮,一般要花费&沉香一百两,脑子十两,降真三百斤,黄蜡一百斤,官会十万贯。&知许州石普曾说,大中祥符年间仅中央政府的斋醮费用每年约&缗钱七十余万&,即70余万贯,相当于当年夏税的七分之一。这样耗费巨大的国醮,真宗时每年49次,仁宗减为20次。而宋徽宗时,政和七年(1117)六月颁布诏令,每年三京帅府31次,节镇14次,州军11次。由此可想而知,斋醮之耗费是何等巨大。三是佞道张狂,干预朝纲。宋徽宗宠信林灵素,林灵素通过徽宗创道学、兴道举、立道官,扰乱国家政治体制,促使徽宗实行了政教合一。怂恿徽宗大修宫观,遍建神霄宫于天下,使宋朝财政进一步匮乏。林灵素还引诱徽宗弃政修道,终使徽宗&终日论道,无一言及时事&,致使奸臣当权,佞道为害。他们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无所不为。一时间,奸臣、佞道、昏君交相为害,把北宋政权推向灭亡边缘,也引起了世人对传统道教的极大反感。在这种政治背境下,道教的改革也是呼之欲出了。
&&&&&&在三教之中,道教相对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理论上更是明显地处于下风,所以&三教一家&的口号一经提出,便得到了道教的积极响应。首先,道教符箓派认为三教在功能上可以相互补充;其次,内丹派则强调三教在理论上的互相融合。宋初,王钦若奉真宗之命作道书《翊圣保德真君传》,就认为三教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儒家能够治室治民,佛教能够治心制性,道教则是既能够修身炼形,又能够治家治国,三教可以并行不悖,但是以道教为最高,可以涵盖其他二者。在内丹派中,从宋初的陈抟开始就强调对儒佛的融合,儒家的慎独,佛教的空观,都被他纳入到他的思想体系中,南宗的张伯端则认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只是由于三教门人&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矣。&在他看来,三教虽然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一致的,都是性命之学。他的思想体系,以行善积德的伦理实践为基础,以神仙命脉为入路,以真如觉性为最终目的;由儒入道,进而由道入禅,在其内丹修炼中三教浑然为一。其时,儒家学者也普遍赞同三教合一,他们面对三教思想发展的现实与趋向合一的大势,正视自身在理论上的弱点,吸收佛道二教的优势,大量地援佛、道入儒学。宣和进士王之道称:&世以儒释道为三教,名虽不同,其实无二。&苏东坡说:&孔老异门,儒释分工,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道,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致则同。&宋理宗时的刘谧则著有《三教平心论》,认为&三教在世,亦缺一不可。&元代的王旭在《兰轩集&三教堂记》中说:&吾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而又岂有三家之异教哉。&&也就是说,当时三教中很多有影响的人物,都对三教合一的思想和认识形成了一致的共识。
&&&&&&4、地域文化背景:全真教及全真心学的兴起,与齐鲁文化、胶东文化密切相关。王重阳革除传统道教之弊端,创立新道教。他虽在陕西悟道,但其创教却是在山东胶东。因此,全真教与齐鲁文化、胶东文化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王重阳诞生、成长在陕西,自小受关陇文化的哺育,但悟道之后在陕西传教却收效甚微。于是,掉头东向,开始了与齐鲁文化的交往。齐鲁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以孔子的儒学为代表的鲁文化重伦理道德、社会规范、人文教育,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现实的人文关怀。以管仲和管子学派为代表的齐文化,注重个体自由、自然性情、宽容开放,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和注重实际的精神。山东地区长期保留了这两种文化浓厚的传统,而诞生于山东的全真道充分体现了齐鲁文化固有的传统、特质和精神,如仁爱无私、包容大度、尊道贵德、坚强忠能等等。同时相比较而言,胶东地区齐文化的传统更为深厚,神仙传统与崇拜更为浓郁。首先,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人才荟萃,百家争鸣,黄老思想十分活跃。黄老之学在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信仰,还从中发展出早期的道教之一&&太平道,后虽被镇压,但历史上胶东地区的信道之风长期不衰。其次,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以及海天明灭,变幻无穷,特别是神奇的海市、山市等自然现象,更引起了人们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遐思。这里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各种神仙传说,是中国神话两大来源之一的燕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家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因此也可以说,是道家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契合孕育了全真教。
&&&&&&三、从全真释义看全真教的三教合一
&&&&&&全真教是金元时期最重要的道教流派。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陕西人王嚞&东迈&至山东宁海(今牟平),结庐全真庵,创立全真教,树立了全真的大旗。但何谓全真?众说纷纭。自全真创教以来,历史上对&全真&之义,有多种解释。这些众多的解说,对全真心学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对理解全真心学很有助益。
&&&&&&金源璹在《全真教祖碑》中说:&夫三教各有至言妙理,释教得佛之心者,达摩也,其教名之曰禅;儒教传孔子之学者,子思也,其书名之曰中庸;道教通五千言之至理,不言而传,不行而到,居太上老子无为真常之道者,重阳王先生也,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妄幻,独全其真者,神仙也。&&屏去妄幻,独全其真&,是谓全真。那么,全真教&屏去&的是什么&妄幻&?正如前文所说,传统道教发展至金元之际,流弊重重,乌烟障气,陷入了迷途与困境。王重阳创教之旨,就是革除此弊,更换崭新的思想。对此,王恽说:&自汉以降,处士索隐,方士诞夸,飞升炼化之术,祭醮禳禁之科,皆属之道家,稽之于古,事亦多矣!徇末以遗其本,凌迟至于宣和极矣!弊极则变,于是全真之教兴焉。&虞集云:&汉代所谓道家之言,盖以黄老为宗,清静无为为本。其流弊,以长生不死为要,谓之金丹,金表不坏,丹言纯阳也。其后变为禁祝祈祷,章醮符录之类,抑末之甚矣!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甚。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因此全真教标称的&全真&,有人认为就是革除汉代以来传统道教的弊端,恢复先秦道家尊重人之本性,清静、无为、自然、自由的本性,特别是恢复到老庄的本义上来。与先秦道家有很深的渊源关系的杨朱学派,也曾提出过&全真&思想:&全性得真,不以物累形。&在《列子&杨朱》中被表述为:&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从全真教初期诸子的行止来看,也的确能够&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清静无为,较好地体现老庄及先秦道家的精神。
&&&&&&另外全真的弟子们也对&全真&之义,进行了多角度的诠释。全真道盘山派的开创者之一王志谨曾在《盘山语录》中这样诠释&全真&一词:众人爱的休爱,人都非底莫非,不是好伴休合,无益之言莫说;遇事成时休喜,遇事坏时莫忧;胜如已者学之,不如已者教之;人亏已者福也,已亏人者祸也;言过行者虚也,行胜言者实也;有欲情者人事也,无尘心者仙道也;肯低下者高也,肯贫穷者富也。返常合道,顺理合人,正道宜行,邪门莫入,通道明德,体用圆成,是谓全真也。&显然,王志谨把&全真&这一概念,界定为忍让不争、宠辱不惊、谦下虚已、清静寡欲、顺理合人、守正去邪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明显地表现出盘山派重视心性修炼,显现以性统命的倾向。
&&&&&&在全真教中,更多的人则将全精、全气、全神视为全真,这些人中以李道纯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在《中和集》中说:&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使不真也。全精可以得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全气可以养心,欲全养气,先要心清静,心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全神可以通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身心合而返虚也。&
&&&&&&综合诸真从各个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全真&之义的阐发,可以看出,&全真&之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正如泰安岱庙之《长春观记》云:&全真之道,杳然难言哉!其教也微妙玄通,广大悉备,在人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正是从这些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诠释中,可以看出全真心学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思想,使我们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全真教的思想内核。
&&&&&&四、全真教三教合一的心学要旨
&&&&&&全真心学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全真祖师王重阳、全真七子及其所创门派代表人物以及后期李道纯、陈致虚等人的内丹心性思想。
&&&&&&1、王重阳的心性思想: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也是全真心学的奠基者。他融合儒家、佛教的有关思想,以心性等范畴来解释、会通传统道教的道、神诸范畴,把修炼的重心归结为心性的明悟,建立了全真道独具特色的心性理论,与理学、禅宗一起参与了宋元之际的心性大讨论。
全真教历来视&道&为其全部理论的最高概念,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上万事万物皆源于&道&。王重阳认为,要修仙证道,就是通过炼心、养性、功行等途径来复归本性,回返天道,实现人与道的合一,达到人即道、道即我的境界。修道无它,就是效法天道实体的无心妙用,通过自用而达体,由无心显真性,从而最终与道体融通共存。王重阳认为,心是内丹修炼的现实主体,因此,炼丹始自筑基,经炼养至最终,均由心主宰。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心即是本体。&诸贤先求明心,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也。&王重阳及其弟子全面探讨了心之种类、特性以及心、性与道之间的关系,在肯定&道&为产生万物的本体这一基础上,抛开了儒道两家&道&中的唯物成份,借鉴禅宗与理学的观点,把&道&具体化为&心&,并进一步探讨心性之间的关系是&心生则性灭,心灭则性见&,从而认定修行的关键是炼心,炼心即是去蔽见性,性现则见道,这既为自己的全真心学找到了立足点,也为具体的道教修炼寻到了下手处,既富有理论上的概括性,又富有修炼实践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理论上,王重阳将儒家的忠孝观,佛教的心性说,道教的清静无为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教圆融,自成一家。他将三教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谁高谁低、谁先谁后等矛盾消解于&道&这个可以包罗万象的哲学范畴之中,突破了历史上关于三教合一的理论框架,开创了一种新的三教圆融的理论,成为全真道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2、马丹阳的清静修养论:全真教创立不久,王重阳即登真羽化,大弟子马丹阳执掌教门。他基本上继承了王重阳的心性思想,以清静无为作为修炼的基本方式,奠定了全真修炼的总体风貌,对全真心学做出了重大贡献。马丹阳提出的忘心见性,命中养性,清静无为等清修思想,基本上继承了王重阳的心性思想,做为全真心学的重要基石。此后,沿着内日用的思路,郝大通、王志谨等人在马丹阳的以心制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道释融合,境上炼心等思想。沿着外日用的思路,丘处机、尹志平等人又发展出内道外儒,功行合一的思想。后期,李道纯、陈致虚又内兼南北二宗,外合儒释道禅,把全真心学推向新的高峰。
&&&&&&3、丘处机及龙门派的心性思想:丘处机及龙门派弟子主张从&无为&、&有为&两个方面来修仙证道。&有为&又叫&外功&、&外日用&,是指从外而入,靠功行证道;&无为&又叫&内功&、&内日用&是指在心地下功,直指人心。这是两种不同的功夫,是证道的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互相联结,相辅相成,即内外兼用,积功与修心并行不悖。丘处机西行归来之后,全真教几成国教,龙门派一跃而为全真正宗。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全真教自立教以来所标榜的性命双修、内外双修的宗旨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尹志平掌教之后,一改过去内外双修,无为、有为共进的修行原则,转而开始以有为为重心,以外日用为主,以践履德行,积累功行为首要的修行方式。如果说,丘处机之前的全真教,在修行上是内、外两个轮子并进的话,到此时则主要是外日用单轮独进。这种靠外在有为、做好事、干涉世事、济物利行的做法来修仙证道,与其说是道人所为,不如说是儒士之举。不仅如此,尹志平还进一步要求道人做&谨慎君子&,以儒家的圣人标准做为修道的准则,认为积功累行以使饥饿者得食,劳累者得息,时寒时暑皆有所养。总之,丘处机、尹志平等龙门派弟子在清静修养的基础上,吸收禅宗,特别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全真道的心性理论,使之成为与佛教的禅宗、儒家的理学并驾齐驱的道教理论,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4、盘山派的心性理论:以郝大通为先导,以王志谨为代表的盘山派,吸收儒家与禅宗的心性思想,建立起以心为起点,以心性道三者合一为特色的具有浓厚禅宗色彩的心性理论。郝大通把内丹修炼的全部功夫,归结为修心。他认为&欲入吾教,先要修心,心不外游,自然神定,自然气和。气神既和,三田自结。三田既结,芝草自生。要得完备,勤慎而行。&继郝大通之后,王志谨等人又借鉴禅宗的心性学说,进一步把心视为盘山派心学的理论核心,把内丹修炼的多种问题归结为荡涤邪心、明悟本心这一焦点上。而且王志谨、姬志真等人参照禅宗的做法,以空释心,以虚定心。他们主张一方面就心炼心,另一方面更主张境上炼心,认为只有在境中炼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心得安稳,清静洒脱,活泼泼通天显圣,才是真心境界。同时,盘山派强调把方内与方外的修行结合起来,这实质上是在心性层次上把出世与入世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功行双全&。为规范功行修炼,盘山派引入了儒家的忠孝仁慈,恭谨至诚等伦理规范,并与全真道的施诸方便、利益群生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行为准则。同时,盘山派还以性释丹,把真性称为金丹,这一方面丰富了全真心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深化、拓宽了全真道精神修炼的视野。盘山派认为,性是心与道之间的中介,因为&性本于道,情生于心&。在盘山派看来,真心、真性与道是同一个玄妙的实体,是从不同角度考察得出的不同名称。也就是说,心、性、道是三者合一,或者说是一体三名的。但道最为根本。本心、真心受形气所染而转化为人心,只有殷勤炼心,去其所染,才能彰显。真心、真性,才能结成金丹,道才会呈现。王志谨等人把这一返归寻道的修行视为每个人的&本份上事&,王志谨与盘山派弟子抓住心性修炼这一关键问题,大量吸收禅宗、儒家、重玄等思想,提倡境中炼心,功行双全,心道合一,继承、充实、丰富和发展了王重阳的心性思想,为全真心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5、后期全真道的心性理论:元世祖统一全国之后,全真教随之进入江南,与江南原有的道教实现了大融合,并取得了统治地位。在这次大融合过程中,全真心学又经历了一次大的创新,产生了全真道后期以李道纯、陈致虚为代表的一批内丹心学大师,实现了全真心学的一次大跨越和大发展。以李、陈为代表的后期全真道进一步吸收理学、禅宗的心性理论,秉承全真教风,广纳博收,深入研证,进一步完善了全真道的性命双修体系,形成以心、性、神、意、虚、身、精、气等为中心的一套概念范畴,奠定了整个明、清全真心学发展的基本框架。
&&&&&&李道纯从内丹修炼的角度讨论心性问题,首先,他认为&以道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全真至极处无出身心两字。&其次,谈身论心,自然离不开神,心与神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全真内丹心学关注的重点。李道纯则把处理性命关系视为丹道的核心与关键,他说:&炼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离了性命便是旁门。各执一边谓之偏枯。&他十分重视性命关系,说:&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命是性的载体,性是命的奥秘。修炼的目的,就是追求性命圆融,达到性即是命,命即是性。陈致虚指出:&盖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陈致虚认为,内丹修炼主要是本源论的逆反运动。他认为,&老子之道,即金丹大道也。&逆反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化过程,就是内丹修炼的基本原理,&逆而生丹者,圣也。&不仅在总体方向上要逆反生化,在一些具体环节上也要逆反而行。应该说,后期全真道内丹心学对佛教禅宗理论的融合和发挥,使得全真教内丹学说在理论上达到了道教理论发展的最高峰。
&&&&&&其次,全真道吸取了佛教的人生皆苦和儒家的心性修养论等思想来改造传统道教的肉体长生说,促使内丹学在道教中走向兴盛。佛教人生皆苦的思想,在中国传播很早。东汉时期,安世高所译《八十人觉经》中便讲到:&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三国时吴维祗难译《法句经》也说,人生在世,苦海无边,根本就没有什么真实而永恒的存在,一切都是无常,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全真道显然借鉴了佛教理论中的人生苦难思想,认为&人间声色衣食,人见以为乐,引非真乐,本为苦耳。&既然人生是苦,那么追求肉体的长生有何现实意义?人的肉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的,王重阳说:&火风地水合为肌,只是愚迷走骨尸&,&白为骸骨红为肌,红白妆成假合尸&,由此看来,肉体长生是不可能的,&有始必有终,有生必有死,此自然之常理也&。只有真性不死,精神永存,刘处玄说:&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从&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出发,全真道引导人们看破肉体的虚幻,破除传统道教宣扬的肉体长生的迷信,劝导人们通过心性的修炼而追求超越生死的精神解脱。与此同时,全真道又吸取儒家的心性修养论来改造传统道教的肉体长生论,促使其内丹心性学的兴盛。徐神翁注《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说:&修行之人,澄其心而神自清。晋真人云: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荒地狱门。丹阳师云:要知上天入地,好弱由心。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故不动心。&&重阳真人云:出家若不降心,返接世缘,道德损矣。&在此,徐神翁已将全真道的心性论与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与&不动心&联系在一起。马钰词云:&一则降心灭意,二当绝虑忘机。三须戒说是和非,四莫尘情暂起。五便完全神气,六持无作无为,七教功行两无亏,八得超凡出世。&八条修道经验,一言以蔽之,曰:&不动心&。又说&全真门户,清净根源。住行坐卧归元。日用时时擒捉,意马心猿。常行无憎无爱,便施恩,先复仇冤。下手处,练冲和修补,有漏之园。&在马丹阳看来,修行无他,只要擒住心猿意马,无憎无爱,内心清静,一念不起即可。《重阳祖师论打坐》说:&凡降心之道,若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败坏道德,损失性命,不可纵也。行住坐卧,常勤降心。闻见觉知,此为病矣。&王重阳认为,世俗之人,太容易被世间的花花绿绿所引诱而&心动&而&乱心&,从而&败坏道德&,&损失性命&。要修仙证道,必须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如何超越?全在&心上功夫&,&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见,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总而言之,全真道吸收儒家的心性修养论和佛教的人生皆苦说,丰富自己的内丹心性修养理论,使其在修行理论上获得了一个质的飞跃,由对形而下之探求升到了形而上之追求,进而推动了道教内丹学的兴盛和中国传统心性哲学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墨家学说,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全真道的思想和行为,也深深地打着墨家思想的烙印。墨家以&兼爱&闻名,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使命,倡&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节利和欲,劝善戒恶,匡正世风,使天下人&兼相爱,交相利&、&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对中国民众也有很深刻的影响。王重阳也强调,要想&全真而仙&,必须功行两全,只在心性上下功夫而不注意其&真行&,是无法修仙证道的。丘处机时更加注意在&行&上下功夫,要求全真道人济度众人,靠自己的&真行&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刻苦自励,淡泊寡营,以苦行名于世,丘处机隐居磻溪苦修九年,移石励志。郝大通独居桥下,寒暑不动,涸泽不移。王玉阳翘足驻立危崖,不移者数日,人以&铁脚仙人&目之。深得上层士人的敬重和下层世人的拥戴。由此可见全真教之&真功真行&,不只是一种理论,而且已成为全真弟子的自觉行动。全真道这种功行俱全的理论与实践,改变了传统道教的精神风貌,也使全真道在乱世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与敬重,从而为其全真教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全真教的创立与发展过程,是中国的道家文化在&三教融合&&的思想主导下,有意识地吸取与借鉴儒家、佛教以及传统道教一些思想与知识、不断改革创新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真教三教合一的教理和思想是对中国宗教文化的一次全面整理、总结和提升,全真教也因此而奠定了全真文化在道教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道儒三教合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