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正菩提迦耶正觉塔,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如何理解?意思是早一点入佛吗?

早正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如何理解?意思是早一点入佛吗?_百度知道
早正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如何理解?意思是早一点入佛吗?
早菩提,等觉何理解意思早点入佛
菩提简单说觉悟智慧意思能够通习佛顿悟觉性亲证觉悟事悟起修断精进修始言行始步步自顿悟觉性用自所验证佛终自弘扬佛普度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佛家讲:菩提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佛家讲:菩提是什么意思?
  佛家“菩提”一词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菩提梵语音译觉悟、智慧、知识、道路意思广义讲断绝世间烦恼涅盘智慧佛祖释迦牟尼菩提树证道菩提即觉悟佛意
其他2条回答
菩提词梵文Bodhi音译意思觉悟、智慧用指忽睡醒豁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超凡脱俗境界等
菩提 即成就佛果之义
佛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谈谈菩提心的几个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 :
谈谈菩提心的几个问题
作者 : 张化蒙
  作者/张化蒙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三)中“止观依住门”说:“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释尊(即释迦牟尼佛)于菩树下深观缘起而成等正觉,其后四十余年的说教,乃是令有情依闻正法而起如理思择,由现观诸法如性而断除诸障,达到清净的涅境界。而于大乘佛教言,学佛之目的,最终即是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而其修学之方法,最根本者不过是“止观”而已;而止观之修学,其最根本者则是菩提心及菩萨藏法。是故欲学大乘法者,当首发菩提心,发此心已方称菩萨,而入资粱位广积福智二种资粱至于圆满,以是成就“两足尊”的佛果。关于菩提心的问题,历代诸家皆有解说,今文主要就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所列之纲要而简略述说。  一、发菩提心之条件  菩提,按各系佛法典籍所载,共有三种的不同,是按证悟“空性”的差异而于果上所有的差别,所谓三种即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和无上正等菩提。这三种菩提的成就是按有情不同发心而成的,二乘所发之心是“解脱心”,其修之行名“解脱道”,其最终之成就是“无余涅”;大乘人所发之心名“菩提心”,以“无住涅”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其果。但并非是一切有情都能发此无上正等觉的菩提心,所以龙树(约150~250 A.D.)在《菩提资粱论》(卷三)中说:  “菩萨从初时,应随堪能力,方便化众生,令入于大乘。化恒沙众生,令得罗汉果,化一入大乘,此福德为上。教以声闻乘,及独觉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声闻独觉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应置于福处。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脱化,便以现世利,如力应当摄。”  此即是说有情具有种种不同的根性,在瑜伽唯识学中被称之为“种姓”,此异名甚多,如持、助、因、依、阶级、前导、舍宅、种子、界、性、细、粗等。依《大般若经》卷五百九十三、《入楞伽经》卷二、《解深密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十七及六十一、《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及卷三、《佛地经论》卷一、《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二等说,共分为五类,即一、定性菩萨有情,此类有情若发菩提心,依正教修习,决定能成就无上菩提。二、定性缘觉有情,三、定性声闻有情,此二类有情唯能发“解脱心”,趣涅而为究竟,决定不能成就无上正等觉。此亦是龙树所说“教以声闻乘,及独觉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四、不定性有情,此类有情种姓不定,随遇缘的不同而发心有异,故所证之果亦不同,既能成就大乘之果,也能成就二乘之果。龙树所说“菩萨从初时,应随堪能力,方便化众生,令入于大乘”,即是根据此不定性有情而说的,此亦是《庄严经论》(卷三)所说的“小乘者,谓二乘姓不定众生,方便引入大乘”之义。五、无姓有情,此一类有情既无大乘姓,亦无二乘姓,故只能教以世间善法,令其于人天辗转受诸福德。此亦是龙树“声闻独觉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应置于福处。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脱化,便以现世利,如力应当摄”。依此,《佛地经论》(卷一)说:  “第五种姓(即无姓有情)无有出世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诸佛但可为彼方便示现神通,说离恶趣生善趣法。彼虽依教勤修善因得生人趣,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必还退堕诸恶趣。诸佛方便,复为现通说法教化,彼复修善得生善趣,后还退堕受诸苦恼,诸佛方便,复更拔济。如是展转穷未来际,不能令其毕竟灭度。”  所以,要发菩提心而成无上正等觉的佛果,必须要具足大乘种姓(即定性菩萨有情及不定性有情),若是定性之二乘及人天无姓有情,是决定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的。故发菩提心之根本条件者,则是要有大乘种姓。《瑜伽》(卷三十五)说:  “云何名持?谓诸菩萨自乘种姓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为持。何以故?以诸菩萨自乘种姓为所依止故、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自乘种姓为诸菩萨堪任性持。以诸菩萨最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于施、戒、忍、精进、静虑、慧,于六波罗蜜多,于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于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学,是故说彼最初发心,为诸菩萨行加行持。以诸菩萨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为所依止、为建立故,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为所圆满大菩提持。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虽有发心及行加行为所依止,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  《解深密经》(卷二)中,列举了定性二乘人不能成佛的三点理由,如说:  “由彼本来惟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由彼一想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我终不说一向弃背众生利益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  所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解深密经》卷二)而此种姓的决定,是与本有的菩提种子有关,就此《瑜伽》(卷三十五)说有二种,谓“本性住种姓”和“习所成种姓”。在后来唯识学典籍《成唯识论》中,即认为“本性住种姓”之菩提种子属“本有种”,是无始来法尔具有;“习所成种姓”之菩提种子属“新熏种”,是后天由听闻正法,如理思择,法随法行而熏习所成。实则此二种种姓本来是无可分别的,“习所成种姓”是依于“本有住种姓”的,即依本有的菩提种之引发方有后天“习所成种姓”的“新熏种”,不过是从种子的新旧而立的二种种姓。由此看来,五种姓之有情是法尔如是的,可说是有情界的一种自然法则。  《瑜伽》(卷三十五)对具大乘姓之有情,说了种种殊胜,一、过诸二乘及诸凡夫;二、根胜,谓具上根利性;三、行胜,谓以大悲心自利利他,令无量有情获安乐利益;四、善巧胜,谓不仅能于蕴处界等修善巧,更能于一切明处修善巧;五、果胜,谓二乘人只能得烦恼障净,证得声闻菩提或独觉菩提,具大乘姓人不仅能得烦恼障净,而且亦能得所知障净,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具六波罗蜜种姓相;七、具大乘姓者虽生恶趣,亦能速得出离。  二、发菩提心之方便  发菩提心属菩萨“悲等流”,二乘人一向趣寂,无有大悲,畏惧诸苦,故不能发起菩提心希求佛果及利益无量众生。如何发起菩提心?诸经论处处皆有述说,《发菩提心经论》(卷上)所说甚详,但总结起来,不过如是几种:一、亲近善知识;二、供养诸佛;三、修集善根;四、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九、信乐大乘;十、求佛智慧;十一、念佛功德;十二、悲众生苦;十三、观自身过患。《瑜伽》(卷三十五)说发起菩提心有四缘四因四力:  所谓四缘,即一、见菩萨神变威德不可思议,于大菩提生信解心,从而发无上觉心;二、见菩萨藏法,于如来妙法深生信解,从而发无上觉心;三、虽不闻菩萨藏法,然见***欲灭,由不忍正法之衰而发菩提心;四、虽不见正法欲灭,然见众生多苦,由是而发菩提心。此四因,归之起来有三:一、由信而发菩提心,即第一因;二、由慧而发菩提心,即第二因;三、由悲而发菩提心,悲有二种,谓悲正法之衰及悲众生之苦,即第三、第四因。  所谓四因,即一、种姓具足,谓具大乘利根姓;二、善友具足,谓要有诸佛菩萨与之摄受;三、悲心具足,谓要有悲愍有情的意乐;四、堪忍具足,谓于长劫无间生死大苦能堪忍无畏。此中所说“善友”,须具如是几个标准:一、聪明而不堕恶见;二、不教人行放逸,亦不授与放逸具;三、不教人行于恶行,亦不授与恶行具;四、不劝舍增上功德而修下劣功德。  所谓四力,即一、自力,依自功力能于无上菩提深生爱乐(自力势多,假外力少);二、他力,依他功力能于无上菩提深生爱乐(多假外缘,自力微少);三、因力,由过去世修习大乘善法所积善根,于今生若暂见诸佛菩萨,或暂闻其功德,即能发起菩提心;四、加行力,于现世中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择,法随法行,长时加行修习种种善法,从而发起菩提心。此四力中,只有第三因力是由过去世熏习善根而发心,第一、二、四力,都是要在今生听闻正法,长时加行而发菩提心。  《瑜伽》所说此四缘、四因、四力都是发起菩提心之方便,因是亲,缘是疏,力是助伴,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发起坚固的菩提大愿,正如前面所说,菩提心是“悲等流”,而若欲发起深心大愿,则必须要对有情生起大悲,而悲心之生起,《瑜伽》(卷三十五)说有四因缘,即一、性自勇健,堪忍有力;二、性自聪敏,具思择力,于法能正思维;三、于无上菩提成就上品清净信解;四、于无量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心。具此四因缘,菩萨能于苦世界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见自受苦,见他受苦,见自他受苦等,能于众生发起上中下悲无有断绝。  三、发菩提心之方法  据道伦(约650~750年间人)《瑜伽记》(卷三十三)在“辨自性”中,说“愿”与“发心”差别时,引慧远(334~416A.D.)之意说:“昔远公云:愿与发心有何异耶?解云:要菩提果自属名愿,作意趣向名为发心。”道伦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与《瑜伽》所说“最初发心以愿为体”相违。如说:“若作此解(即慧远之愿与发心别),愿与发心二法全别,违此论(《瑜伽》)说最初发心以愿为体。又馀经论,皆云发四宏誓愿名为发心。”据笔者看来,二说均未稳妥,《瑜伽?发心品》虽有“最初发心以愿为体”之意,但在《抉择分》卷七十二,对发心又说了十种的不同,而这十种中,有世俗发心,有胜义发心,有清净发心,也有不清净发心。如说:  “复次,有十发心,……(1)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有发心;(2)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及回向菩提诸声闻等所有发心;(3)不决定发心者,谓非彼种性,设彼种性复退还法所有发心;(4)与此(不决定发心)相违,当知名为决定发心;(5)不清净发心者,谓如有一,或随他转,或被陵逼、不揆不量,或怖王难,或怖贼难,或怖鬼难,或怖退转,或为活命,或为利养恭敬因缘,或复矫诳,如是等类而发心者,当知皆名不清净发心;(6)与此(不清净发心)相违而发心者,名清净发心;(7)羸劣发心者,谓如有一已发心菩萨,贪_痴缠所蔽伏故,舍于正行处于邪行;(8)与此(羸劣发心)相违,名强盛发心;(9)未成果发心者,谓从胜解行地,乃至第十地所有发心;(10)已成果发心者,谓如来地所有发心,如世尊言:我已解脱难行之行,我于一切难行之行极善解脱,自证愿满,亦令于他趣证菩提。”  从愿与发心之表面意思上看,二者并无多大的差别,不过“愿”有希求之意,又可说是“发心”之因,有了希求才有趣向,故“发心”是以“愿”为体。但是,正如《瑜伽》所说,发心是有世俗与胜义,清净与不清净之别的,也就是说“发心”与“发菩提心”是不能等同的。《瑜伽?发心品》纯是站在“发菩提心”这个立场上在说,故“发心”也是指的“发菩提愿”。那么,发心有十种的不同,而对初学者来说,怎样发心才算是发真正的菩提心?现笔者即根据《发菩提心经论》和《瑜伽》来进行说明。《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说:“菩萨云何发趣菩提?以何业行成就菩提?发心菩萨住乾慧地,先当坚固发于正愿,摄受一切无量众生,我求无上菩提,救护度脱令无有馀,皆令究竟无馀涅。是故初始发心大悲为首,以悲心故能发转胜十大正愿。”所谓十愿,即:  一、愿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施与一切,悉共回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生生不忘,为陀罗尼之所守护。  二、愿我回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处。常得供养一切诸佛,恒常不生无佛国土。  三、愿我得生诸佛国已,得常亲近随侍左右,如影随形,无刹那顷远离诸佛。  四、愿我得近佛已,随所应为我说法,即得成就菩萨五通。  五、愿得通已,即达世谛假名流布,了第一义,得正法智。  六、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生说法,示教利喜,皆令开解。  七、愿我开解诸众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无馀世界,供养诸佛,听受正法,广摄众生。  八、愿于诸佛所闻正法已,即能随转清净轮,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我法者,闻我名者,即得舍离一切烦恼发菩提心。  九、愿我能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已,常随将护,除无利益,与无量乐,舍身命财,摄受众生,荷负正法。  十、愿我能荷负正法已,虽行正法,心无所行,如诸菩萨行于正法而无所行亦无不行,为化众生,不舍正愿。  《瑜伽》(卷四十五、四十七)亦说有五大愿及十大愿,五大愿者,即一、发心愿,谓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二、受生愿,谓愿于当来世生浊世中,饶益有情生善趣中;三、所行愿,谓愿能无倒思择诸法相,于境界修习无量诸殊胜善法;四、正愿,谓愿于当来摄受一切菩萨善法、一切功德;五、大愿,此大愿由正愿而出,共有十种,即:  一、愿于当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养无量无边如来。(由得清净胜意乐故,为欲供养最胜有情真实福田大师法王之所引得)  二、愿于当来,摄受防护诸佛正法,传持法眼,令无断坏。(为欲受持彼所宣说无上正法之所引得)  三、愿于当来,从睹史多宫降下,如前乃至入涅。(为欲劝请转未曾有妙正***之所引得)  四、愿于当来,行一切种菩萨正行。(为欲随彼行菩萨行之所引得)  五、愿于当来,普能成熟一切有情。(为欲成熟彼器有情之所引得)  六、愿于当来,一切世界皆能示现。(为欲王趣诸佛国土,奉见如来,承事供养正法之所引得)  七、愿于当来,普能净修一切佛土。(为净修治自佛国土之所引得)  八、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味意乐加行,趣入大乘。(为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之所引得)  九、愿于当来,所有一切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常为利益一切有情,曾无空过之所引得)  十、愿于当来,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诸佛事之所引得)  学人当如是依《瑜伽》、《菩提心经论》之教诫而发心,方是发正真清净的无上菩提心。  四、发菩提心之退与不退  《华严经》说:“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而《瑜伽》(卷三十五)却说:“于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诸菩萨数,此据世俗言说道理。……又诸菩萨初发心已,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从而又说菩萨最初发心略有二种,即永出和不永出。所谓永出,即是指发心之后毕竟随转无有退还;不永出,即是指发心之后不极随转而复退还。而此退菩提心又有二种,即究竟退和不究竟退。所谓究竟退,即是一旦退后不能复发菩提心;不究竟退,即是退后又数数更求发菩提心。在此有一问题犹须说明,即是前面说无大乘种姓人,是不能发菩提心的,这是站在发正真菩提心上说的,《瑜伽》说“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虽有发心及行加行为所依止,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此种发心是指在佛菩萨之引发下所发的一种“相似菩提心”,此一类人一旦退却是不复更求发心,故《瑜伽》说是“究竟退”。退已复更发心者,此是指不定性有情,遇恶缘退堕,由有种姓故能更求发心,故《瑜伽》说是“不究竟退”。定性大乘人一旦发心,虽遇恶缘亦不得退,故《瑜伽》说是“永出”。(详《瑜伽(伦)记》卷三十三)那么,初发心后如何坚固菩提心,而使其不退?诸经论皆有种种的解说,如《宝女经》、《十地经》、《大般若经》、《娑伽罗龙王经》、《文殊师利所问菩提心论》、《弥勒菩萨所问经论》、《瑜伽论》、《发菩提心经论》等,皆对初发菩提心后如何使其不退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笔者现即综合诸经论所说,提要如下。  首先我们来看哪些是退还菩提心的,简要的来说有九种,即:  一、种姓不具,谓不具大乘姓或性不定,遇恶缘即退;  二、恶友所摄,起诸邪见,远离善道;   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   四、于极长时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怯畏惊怖;  五、不尊重恭敬正法及说法师;  六、放逸懈怠,于佛法不勤修习;  七、于诸烦恼,亲近执著,不求断除;  八、于诸恶行,亲近执著,不求远离;  九、与馀菩萨,较量胜劣,起增上慢。  那么,要不退菩提心,在远离如上九种过患外,还应做到如下十五点:  一、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二、清净寡欲,勤修梵行;  三、观身过患,不求贪著;  四、远离外道书论,及不乐世文颂绮饰文词;  五、常怀大悲,悲愍有情;  六、于一切有情起平等想;  七、于有恩有情常思报答;  八、于诸有情常起福田想;  九、见他得乐,心生欢喜,见他利养,不生嫉妒;  十、多闻正法,得毕竟深智慧;  十一、不求二乘及释梵处;  十二、不厌生死,难行能行;  十三、勤习十度,对治诸障;  十四、常深发菩提心,亦令有情发心;  十五、不著菩提及不以相见如来。  五、发菩提心之义利  慧沼(650~714A.D.)《劝发菩提心集》(卷上)引“发心喻偈”说:“如地如净金,如月如增火,如藏如宝D,如海如金刚,如山如药王,如友如如意,如日如美乐,如王如仓库,如道如车乘,如泉如喜声,如流亦如云,发心譬如是。”如地,谓最初发心已,能生一切善法;如净金,谓相应发心,能于佛法利益安乐而不退坏;如新月,谓勤相应发心,一切善法能勤增长;如增火,谓极依相应发心,如添加柴薪,火更炽燃,修行亦如是,由发心不断积集善法资粱而功德增盛;如火藏,谓布施波罗蜜相应发心,财宝周给布施无有穷尽;如宝D,谓戒波罗蜜相应发心,功德法宝由此所生;如大海,谓忍波罗蜜相应发心,心量犹如大海,虽遇种种逆缘,亦不嗔怒,其心不动;如金刚,谓精进波罗蜜相应发心,勇猛坚牢,不可破坏;如山王,谓静虑波罗蜜相应发心,物无能动,安住而不乱;如药王,谓般若波罗蜜相应发心,种种烦恼诸病,能以智慧之药救济,令众生痊愈而获安康;如善友,谓无量相应发心,一切时中不舍众生;如如意,谓神通相应发心,一切功德能随心所欲而得成办;如盛日,谓摄相应发心,能摄众生,以令成熟;如美乐,谓办相应发心,说法教化,以化众生;如国王,谓量相应发心,能为正道,不坏善因;如仓库,谓聚相应发心,一切福智财宝之所聚集;如道路,谓觉分相应发心,此为修习佛法之导首,如王先行,随从尾后;如车乘,谓止观相应发心,学人修习佛法,定慧二者不可偏废,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如涌泉,谓总持相应发心,佛法无量,虽是多闻亦不能尽;如喜声,谓法印相应发心,求解脱者所乐听闻;如何流,谓自性相应发心,无生法忍不加作意,自然而证,如诸何流自然而流;如大云,谓能成世间方便相应发心,示现八相成道以化众生。《无尽意经》也说有三十二喻,此不繁引。关于发菩提心之殊胜功德,诸经论说有种种,现根据《瑜伽》(卷三十五),将发菩提心之义利述之如次。  发菩提心有退与不退,不退菩萨即是“最初发心坚固菩萨”,其发心之义利,《瑜伽》说有八双十六利,现综合文句,以惠景之意,结为六双,即一、最初发心及有二种不共世间法,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二者摄眷属过所不能染,谓过有二种,即于违起损减染污,于顺起增益染污,菩萨发坚固的菩提愿已,即无此二过。二、最初发心即为众生起二意乐,一者利益意乐,谓拔众生苦;二者安乐意乐,谓与众生乐。三、最初发心菩萨起二加行,一者意乐加行,谓起自利利他方便意乐;二者正行加行,谓正行自利行与利他行,以自内成熟佛法,外于众生起利益安乐。四、最初发心即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加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脱有情众苦。五、最初发心由求无上菩提所得善法较其他善法有二种殊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谓菩萨所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所证无上菩提是此果,较声闻及独觉等所得善法殊胜,因此菩萨所摄善法是因果俱胜。六、最初发心有二胜行,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法身父母。二者初发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此可从九方面来说明:(一)得轮王等所守护,不为他所娆;(二)转受馀生,身无重病;(三)利他(说法)无倦;(四)所有粗重(身粗重及心粗重)转复轻微;(五)所用明咒皆有神验;(六)柔和忍辱;(七)摧诸烦恼;(八)随所居处灾横不起;(九)虽生恶趣能速脱离,并对恶趣有情生极悲愍心。  以上即是据《瑜伽》所述菩萨初发菩提心所得之义利而进行了简略的述说,其发菩提心之方便、方法等,各系佛教所传当略有差异,乃是对机不同之故,本文乃就《瑜伽》一系所传而作约略分述,诚希教内达人正之。菩提道次弟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菩提道次弟是什么意思?
指修练序能解释详细点网虽mp3讲解内容太听讲前我希望能先初步解
提问者采纳
  菩提道第广论简介--师  现我简略向各位介绍本书:《菩提道第广论》菩提我祈求——佛佛我尊崇敬仰觉行圆满佛梵文翻译文觉者觉悟世间真理证究竟圆满我祈求彻底离苦乐达目标佛道达目标第努力程必须步步循序渐进广论详细说明凡夫佛条路使我解照著第努力实践结现  候佛陀条件高众根器利佛陀视根器即能应机解决每问题根性利众能够佛所说经教浩瀚深远教诲提纲挈领依教奉行解决问题末候具足像佛圆满善知识少众根器越越钝要想通晓切圣教真难登仅没间精研即使间看懂经教真含意幸善知识——宗喀巴师掌握佛全貌三藏十二部精华提炼规划条直接扼要且必少佛第搞凡夫佛指针光标所广论本书像张藏宝图依著确迅速找宝藏愿意置放旁诸位广论确其殊胜内涵定要珍惜并善加利用啊  道前基础  本书结构五部  第部道前基础我管习任何知识或搞任何事情前定要妥善准备工夫搞往前跨或更深入基础比建造栋摩楼要先勘察形请建筑师规划看看块否能负载栋摩楼才层层往建道前基础理准备前面叙述犀牛故事明白告诉我认清件事我殊胜利益要接受困难;同圆满教我理准备接受、甚至排斥或者虽排斥要引导式我懂或误解起任何效用道前基础教导我:既殊胜圆满教应该准备要具足条件、用才能趣入进修广论告诉我要亲近善知识才能趣入佛要思惟身难易失才策励自修佛  士道  第二部〔士道〕透道前基础准备认识趣入佛所修三士道士道、士道、士道第士道说明四段:、念死二、三恶趣苦三、皈依三宝四、深信业其主要皈依要皈依呢要离苦乐既要离苦乐定要皈依三宝呢皈依主教、教乃至于其宗教啊道理何呢要解决困难定找能真帮助我贫穷找富救济;官司缠身要请律师辩护;要离苦乐要找究竟圆满解决苦乐问题佛所皈依三宝理智抉择莽撞瞎碰真能帮助我解决问题要具足四条件第:自已解脱切怖畏彻底究竟圆满解决第二:能力帮助我能善巧便度化求助于第三:愿意帮助我悲遍救切众第四:能普利切恩恩佛悲智力救护切情切众视同仁即使屡伤害提婆达佛依救度至于供养与否都关紧要佛真欢喜我依著教导理行持佛目标救我自解决实告诉我靠我自依实践才能弹死轮四条件唯佛真具足  曾质疑:皈依佛仍要依行持皈依耶稣要信救教堂都帝民都虔诚信徒都救质疑:佛说信佛啊错佛讲信佛讲信信能入智能度藉著佛信进入佛趣入听闻佛说道理智能体认苦乐弹死轮佛世印度历史辉煌候九十六种外道名鼎鼎六种外道都绝顶聪明选佛论辩晓真理摧毁外道似非论调更赢信服证明佛说道理经起考验佛修证我皈依皈依要痛苦彻底解决绝朝夕造痛苦要拔除造快乐要深埋断证程点点滴滴努力能步登道理所谓断证禅宗顿悟真实内涵断证绝立刻能悟呀真能顿悟我想佛十二月八尼连禅河畔亮抬望即明见性佛真佛经量阿僧劫修证结觉悟刹像求经数考试毕业拿文凭刹我何搞起呢依缘起则句:业造业能共士道所阐明业则起定解能造善业少造恶业终至止恶行善求报  幸量劫所造苦——恶业未尽即使高非想非非想须堕落轮转苦;换句说:士道指点我业理路我解业特征我凡夫仍轮受苦呢原:明迷、觉事解呢第义愚业愚前者解性空理者解缘起相循关系佛甚深义理性空所缘起缘起所性空两者阿底峡尊者谆谆教诲并且要我认真习缘起经论告诉我:宁取见须弥山取空解芥许虽缘深义像须弥山要理步步走定走山顶获目标;相反忽视误解空见永功龙树菩萨曾《论》提醒我:我佛说道理知见稠林呢原简单我知见直空转错误执著使我解性空真义能看见真本性能弹轮苦达究竟圆满佛修习士道够要基础进入士、士所广论第三部第四部说明士道士道内涵  士道  第三部士道包括:、思惟苦谛二、思惟集谛三、思惟十二支四、思惟解脱死道修道证条路困难重重若强盛推力半途废终至事所我要先认识苦其逼迫性策发修士道说明四谛:苦集灭道集谛苦谛道谛灭谛世尊顺第先说说呢世尊先说苦谛说集谛原众□dL明所暗覆痛苦执安乐起求解脱世间若重担所逼迫甘情愿耐苦耐劳习技艺求职业所佛众说明总别苦相令起厌离进研求苦苦范围呢依三种受相同苦苦、坏苦、行苦——遇苦事苦苦苦;遇快乐事耽溺于乐受种受既真实久乐受变坏便痛苦比坏苦;遇苦乐舍受迁流变所随逐安稳行苦句说花月圆反变楼空种状况  我能深入观察苦性解世间事取起厌离定决依著消除苦、积累乐照理世尊应该接著宣说道谛先说灭谛呢我能脱离惑苦永远世间所绑安于其反切都能改变何必努力呢世尊启发我信斩钉截铁告诉我:灭谛前面要搞定痛苦力量面推著我往前进;圆满实前面牵引著我向前冲推拉家努力修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证究竟寂灭涅盘讲诸位应该能清楚认识欲修佛先起厌离否则贪著世间安乐欲救度众靠离升华□d迡ㄓ腄A否则自知苦知众苦乘解决自身问题尚且要厌离乘要度众修厌离办所我定要解第必要性由修习士道进步修士道  士道与止观  第四部士道包括:、发菩提二、修菩萨行修士道进步该想:切众沉没死苦海自解决死仍能救度切众;救度切众自必须佛由发起菩提求受菩萨戒习六度修四摄士道佛菩提使究竟圆满呢
广论部说止观止观兼修才能明见真实义详细抉择清净见五部孤立关脉络贯穿菩提必经程  菩提道第广论殊胜  诸位修佛远程看究竟佛佛须经三阿僧劫间家听数字冷半截实际真问题间短内容坏若坏事即使刹坐针毡;若事即使期值等待三、三、三阿僧劫甚至量阿僧劫怕啊并口气立刻修佛道、证佛要步步增广论教授美妙  近程利益看假若能深入习佛并且运用即能优化品质摆脱命运束缚明朝袁凡先立命即明证凡先遇见位精通命理孔先其卜算命运纤细皆验使袁先更加相信进退命迟速澹求终至悠悠放任遇精研禅云谷禅师其晓儒家思想、佛义理使袁先往罪尽情忏悔积极行善战兢惕励终至所求必应诸位希望优化命运值末本《菩提道第广论》统摄佛圆满道理忍束诸高阁  本书所殊胜圆满由世尊传承圆满师承需要三条件:第、由佛连绵绝传承第二、理路内容完整缺第三、延续传承祖师德都修证本书教悲智双运互相摄持经起千锤百炼  设立研讨班意义  各位否起欲呢我觉自根性仅阶段够格说、弘我建议家向财团福智寺弘洽询加入广论研讨班所设立研讨班其深远意义各位否经验独自研读书籍虽书内容总觉印象模糊够深入与切磋研讨甚至各抒见愈辩愈明通晓文义刻入板第意义各位否觉虽想佛总俗务缠身或世间朋友牵扯力甚至退怯前加入研讨班看圈同行善友佛乐、精进自敢放逸懈怠呢形团体我起保护作用第二意义各位业否真实认识答案肯定应该能解:今能习研讨宿努力结;今认真研习往继续习更重要要我理量努力所谓应道交定佛菩萨摄持使我今修顺利佛团体第三意义  关于再问题许认:我念佛门极乐世界要真实信佛说极乐世界完全合佛意趣呢佛究竟圆满佛要佛要发菩提菩提要解救切众要解救切众要普缘尽虚空情娑婆世界众救度符合菩提再娑婆世界候希望佛团体呢依业道理该今造相应业搞修顺缘  类肯定再却担隔阴迷隔阴关系造业善、恶重要认识佛解业特征都清楚——业其实掌握我手现圆满教自能理行持眼前增我认识优化我命受造共业团体保护增乃至究竟佛家团体同同愿凝聚共识创造共业世世断优化直至佛例:福智团体聚集各汉放弃高职高薪全投入追求更高菩提:参加研讨班越越欢喜断受摄受接引走入僧团共同佛道努力  各位加入研讨班第轮研读听懂欢喜播善根种要停要继续灌溉施肥直花结止我自佛经验《菩提道第广论》殊胜内涵真美言宝藏取尽用竭希望我都能用探索尝甘露味    
提问者评价
南无阿弥陀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菩提道第藏传佛教基础修行理论与集者,黄教宗喀巴师完善《菩提道第广论》.论印度或内都没部象巨著完满显密佛教义系统传承象部精编撰教科书.
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虽未尝不别有最胜之归趣,而确定皆摄入次第之过程可见,《广论》和《略论》都是讲的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行次第过程,但是这里末学要提一句《金刚经》里的经文:“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是舍不是得,舍尽了再把这个“舍”字也舍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菩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戒为无上菩提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