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土地支补钱今年为什么人均都少了呢庄河,

土地流转:农民为何怨气大(调查调查·关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③)
  河南内乡县桃溪镇——土地流转:农民为何怨气大(调查调查·关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③)本报记者 杨明方 刘建华《 人民日报 》( 日 & 20 版)桃溪镇寺河村张沟组村民徐自成望着自家山林被挖掘机毁掉的橡子树,欲哭无泪。本报记者 杨明方摄菊潭茶业公司的挖掘机正在桃溪村查家沟组施工作业。本报记者 杨明方摄立在桃溪镇桃溪村查家沟组山顶的“菊潭万亩茶园”广告牌。本报记者 杨明方摄1月9日,本报“读者来信”版邮箱()收到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寺河村张沟组村民反映土地被强行流转的来信。11日中午,本报记者踏上开往河南南阳的列车。12日上午9时许,我们辗转来到地处豫鄂陕结合部山区的内乡县桃溪镇寺河村采访。开发商进村办茶场——秀美山村遭“开膛剃头”内乡,古称菊潭。这里有闻名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桃溪镇位于内乡县西南部,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接壤,有一条两岸桃树连绵成林的桃溪河穿镇而过,桃溪河、寺河等均注入丹江支流灌河。“我们这儿真是个‘世外桃源’哪!”在桃溪,我们听一位上岁数的农村妇女如是说。然而一年半前,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介入,打破了这美丽山村的平静。挖掘机开进来了,种小麦、玉米的水浇地,种芝麻、花生的坡地,不能再耕种了;漫山遍野、连山成片的经济林,几人高的橡子树,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昔日郁郁葱葱的美丽山村遭“开膛剃头”,满目黄土裸露天地间。日,河南省菊潭茶业有限公司“万亩茶产业基地”开工仪式在桃溪镇寺河村隆重举行。据桃溪镇副镇长王正盘介绍,承租方是江苏种茶大户,但据公开资料显示,菊潭茶业是桃溪镇2012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由融侨集团董事长石爱民“投资2亿元,分两年建成,其中有机生态茶1.2万亩”。日在河南南阳召开的“第三届豫商大会”上,当时身为南阳中实骏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石爱民代表该公司签订“中实骏景时代广场”投资开发项目;在河南省2012年第七批房地产开发资质认定企业名单中,以石爱民为法人代表的南阳市融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投资商究竟是种茶大户,还是房地产开发商,相信招商引资者心知肚明。桃溪镇寺河村张沟组村民徐自成记得,2012年秋收后的一天晚上,张沟组组长常俊峰拿着几张表格,挨家挨户让大家签名,说是有开发商要来村里种茶,让大家把承包地租赁给他。“没有开会,没说多少钱一亩,还说也不一定能搞成,同意的话就签个字。当时,不少村民就稀里糊涂地签名、摁了手印。”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份“征求群众意见表”,上面写道:“为了发展茶叶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经双方协商,本人自愿将本家庭承包经营的责任田、山坡、果园、树林等情形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给河南菊潭茶叶有限公司,种植茶树。具体内容详见合同。”村民说,后来再无人来跟他们“签合同”,他们至今也没看见开发商的人影。发钱、挖地、毁林……关于土地流转的事都由桃溪镇副镇长王正盘和寺河村支书刘献武等镇、村干部“一手包办”。人均每天3.75元——“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张沟组村民徐宗起今年64岁,一家4口人,原有两亩半口粮田,另外在马自岗有6亩橡子林,前山有7亩橡子林,是包产到户后一棵一棵种下的经济林。他说,自家地里原来每年能收玉米、小麦各2000斤左右,除了自家吃,能卖3000多块钱。坡地种花生、芝麻,橡子树也浑身是宝:橡籽每斤卖一块二,橡壳能卖五六毛,连树叶每斤都能卖三毛。现在,他家的地和山林全部被“流转”了,村里按人头发了3次钱:2012年秋、2013年春人均各发1410元,2013年10月第三次发钱每人1370元。记者问“为什么变少了?”他说村里告诉大家,人口增加了,按人头分发的钱就少了。“一年1370块,人均每天三块七毛五,你说能够个啥?连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嘛。”今年62岁的张沟组村民徐来顺从20岁起就担任生产队长、村民小组长,&2009年“卸任”。他说,国家政策是好的,但下面的人打歪主意,也不能光为了开发商的利益,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呀!寺河村村民介绍,土地租金最初按每亩100到500元分成五个等级。村民意见强烈,后来就改为300、400、500元三个等级。山地则一律每亩每年50元,对挖掉的经济林也不做任何补偿,“简直跟白送一样”。记者看到一份由内乡县桃溪镇寺河村民委员会(甲方)与河南菊潭茶业有限公司(乙方)于日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本着自愿、平等协商、有偿的原则,甲方愿将农户委托流转的寺河村14个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乙方;基本农田租赁期限30年,其他土地租赁期限50年;租赁价款元每年,每5年递增5%;前三年的租赁款转到桃溪镇财政所,以后每5年支付一次。内乡县委农办农村经济管理站副站长郭红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全县耕地67.7万亩,截至2013年11月已流转18.2万亩,占26.8%;耕地流转年租金每亩千元左右,山地年租金每亩二三百元。按规定,土地流转应由农户与土地银行签协议,再由土地银行与租赁方签租赁合同;如当地尚未成立土地银行,则应由农户直接与租赁方签流转协议,或由农户委托村里与租赁方签协议,但村里必须有农户的书面委托书。如果没有农民的书面委托书,直接与租赁方签协议,即属“强行流转”行为。寺河村张沟组徐自成、常中虎等多位村民说,村委会从未与他们协商过流转土地的租金,他们也没有委托村委会代表自己流转土地。即便要流转,他们也希望直接与租赁方谈价格、签协议。他们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日有40多位张沟组村民签名的“村民意见书”,表达了重新核算耕地、山林实际面积,提高耕地、山林租金标准,应给张沟组群众留一部分菜地以保障生活等诉求。土地租金发不下去——“流转困局”拷问公平在内乡—淅川S332省道路边,一座山门牌坊式仿古建筑正在建设中。穿过一条劈山开挖而成的通道,远远看见“菊潭万亩茶园”巨幅喷绘广告牌矗立在桃溪镇桃溪村查家沟组后山坡上,绿底红字广告牌与满目黄土形成强烈反差。走到跟前,只见“简介”中写道:茶园主要涉及姚庄河、桃溪、寺河三个行政村,整合了“丹治”二期、除险加固、林业生态建设、菊潭茶园公司的投资,总资金达8600余万元,建设茶园12600亩;目前,茶园共完成坡改梯整地6000余亩。“他们对外宣称要建万亩茶园,实际上没有这么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最开始说寺河村14个组的地都要流转,现在大幅收缩,只要寺河村张沟、东沟两个组的全部和岭前、岭头两个组在省道以北的小部分土地。至于桃溪村,现在只要查家沟组的地。而在寺河村张沟组与桃溪村查家沟组中间,是1974年建成的张沟水库。“这块地方有山有水,交通便利,又有国家农林水利建设投入,很明显有利可图,据说开发商还打算在这儿建度假村呢。”桃溪村查家沟组村民常先锋一家4口人,原有耕地2亩多、山地近20亩。2012年,桃溪村按照每亩500元给付流转,他家21.5亩地得到10750元。到了2013年,村里通知他去领租金,只有9000多块钱。他感到很奇怪:就一年的工夫咋少了1000多?所以至今他也没去领这个钱。“查家沟就这么大个地方,到底有多少口人?村里不张榜公布,谁也说不清楚。”桃溪村查家沟组不分好地、次地,每亩有500元的年收益,这让与他们只有一路之隔的寺河村张沟组村民愤然难平。因为,按照寺河村委会的说法,他们的地要分三六九等不说,长满经济林的山地每亩年租金只有50元。“同一个地方,租给同一个老板,同地不同价,差别咋就这么大哩!”村民徐自成说,他家耕地6亩多,坡地9亩多,还有35亩山林,但前两次村里只按他一家三口人、人均1410元发钱。去年10月,他拒绝再领款:“钱不要了,地也不流转了!”寺河村东沟组的土地流转“困局”更显复杂。东沟组120多口人,共有耕地200多亩、山林100多亩。因为土地面积少,发到组里的钱也少,每人每年只能分到八九百元。2012年秋发了一次土地租金之后,后来村里又发给东沟组两年的钱,就一直搁在组长徐玉西的信用社存折上。是何缘故?徐玉西说:“跟别的村组相比,我们组本来就地少、钱少。家里地多的要按地分,家里人多的要按人分,意见很不统一,到现在钱也分不下去。”发钱不透明,村务不公开,寺河村村民对村支书刘献武意见很大。12日下午,记者在刘献武的家门口给他打电话,希望了解土地流转情况。他听说是中央媒体采访,只说了一句“我不可能跟你谈这个事”,便挂了电话。在寺河村和桃溪镇采访受阻,记者只好给内乡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海林打电话。手机通了对方却没有接听,不一会儿记者收到他回复的短信,说在深圳出差,有事短信联系。记者发短信说明采访要求,他回复说:“通过上级宣传部门联系我们,这是他们的规定。”13日一大早,记者前往内乡县委宣传部,并未找到这位副部长所称“规定”的条文,而他本人当时正在县城某宾馆开会。在内乡县委大院往北几百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内乡县衙“三省堂”前有一副著名楹联,上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其中寓意值得各级官员深思。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辽宁各地: |||||||||||||
庄河3593宗集体土地率先领到“身份证”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11月28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庄河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在全省第一个通过市级验收,庄河市3593宗农村集体土地在全省率先领取了&身份证&。
  今年,大连市扎实开展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成立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工作开展。庄河市试点先行,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权属争议调处平台,依辖区和职能机动调解处理土地权属纠纷,做到依法、合理地确定每宗土地的权属。目前,庄河市3593宗农村集体土地领到了&身份证&,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朱敏记者/刘佳
&& 12-11-28 11:00
&& 12-11-26 07:32
&& 12-11-25 00:08
&& 12-11-20 10:53
【一键分享东北新闻网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 12-11-15 10:12
超级爆笑神图
百变猫咪秀
本频道48小时排行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土地“权变”:多地试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属管理工作薄弱,土地等产权关系混乱。各地农户掌握的土地、房屋、林地、水面等资源除了自身耕种、居住和经营外,很难进入市场流通或流转。一些无力耕作或无力经营的农户往往视之为“鸡肋”,特别是一些常年外出的打工族,更是将其长久闲置,成为一种死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多地试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资源入股、股份合作和抵押贷款等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使农民分享到了资本参与分配的改革成果,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权益,也为夯实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开辟新路。  武汉模式:农民从“无产者”变身“资本家”  武汉将农业资源确权登记,将企业和农民手上的资源整合起来,作为产品在公共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通过各类金融市场和金融组织进行融资,以资源入股、股份合作和抵押贷款等方式,实现资源资本化。  武汉市蔡甸区齐联村是湖北最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的农村之一。  2007年,齐联村开始了产权改革试点。首先,通过查阅公安部门资料及入社资料,核实社员身份,再对全村固定资产和债权债务情况进行内查外调。接着村民集体讨论配置股份,成立了股份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经营,2011年底,全村实现分红20万元,股民年人均增收274.35元。  齐联村的成功经验在武汉全面铺开。武汉将对全市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类产权全面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数据库。并对资源和资产类产权权证进行分类和编号,建立全市农村综合产权登记查询数据库。  到2012年底,武汉计划在5大远郊区各选择1至2个乡镇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此次确权登记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村集体“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使用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等以及农村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业生产性设施和用房所有权或使用权等。  同时,武汉启动农村产权登记查询数据库建设,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并制订出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政策。  建立产权交易市场,让农村资源成为资本。武汉市文龙兴养殖合作社是一家由118户渔民组成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共围养水面面积7000亩。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不投鱼料、少投育苗”的低成本运作模式,合作社找到武汉几家国有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注册资金少、风险大加上合作社模式难以操作,最终都失败而退。于是,合作社无奈下找到民间贷款公司。一年2万多元的利息又吓退了这群渔民。  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合作社理事长易文松了解到,武汉正在试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于是,他到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办理产权确权登记,随后就在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贷到了390万元。易文松说,相比民间贷款,这个渠道可以节省1万多元。  现在,文龙兴合作社的水产品已受到许多大型食品公司的青睐,还出口到中东、欧洲等地。易文松告诉记者,得益于投资的拉动,合作社社员的收入也连续翻番。2008年,每户纯收入2万多元,2011年已达到8万元“三年翻了3倍。”易文松笑得合不拢嘴。  让文龙兴合作社受益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主要包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大棚、养殖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和活体动物、果园、苗木等生物资产抵押贷款等四类业务。  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孙晓燕说,为了将金融风险降至最低,武汉还设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在债权无法实现时,先通过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处置抵押物偿还贷款,不足部分由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资金代偿。  武汉市计划,2013年至2014年,在各个新城区建成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区级分所,全年实现交易额18亿元;建立“产权交易服务”超市和电子商务平台,健全农村产权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资质和评估管理体系,形成市、区、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联动机制。同时,逐步将产权交易市场范围扩大至湖北全省,形成湖北省区域内的农村产权的产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托管中心和融资中心。  另外,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提升农业市场化运作。仓溪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模式采取“园区(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集体“四荒地”、养殖水面、山林所有权、机动地所有权等按面积设置股份,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不仅种地有了钱,还成为“公司”的股东,每年年底能够拿到一笔可观的分红。  益阳模式“政府信托”集中农户分散土地  2009年,湖南省益阳市开始在沅江市草尾镇试点“土地信托流转”模式,通过“政府信托”的方式将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再以合同方式流转给农业公司或大户,这种政府扮演“中间人”角色的“益阳模式”,在破解传统流转中协议松散、频繁违约等难题方面,正在写下自己的答案。  在洞庭湖区辗转了好几个乡镇之后,2009年,李卫兵终于在沅江市草尾镇“安营扎寨”。此后的短短三年,他在自己的蔬菜基地上投入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一签十年的合同以及“中间人”的存在,让他再也不必面对土地纠纷,也不必再担心因短期流转而不敢投入。  益阳市委书记马勇介绍,益阳市土地信托流转是由政府全资注册成立信托公司,负责土地信息收集和发布,在做好产业规划,接受农民土地委托,并与农民签订信托流转合同后,筛选农业经营公司,向其发包土地,并对其经营进行监管,同时整合涉农资金,实施相关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首先与信托公司签订意向性协议,信托公司在三个月内寻找合适的企业(大户)。如逾时未找到合适对象,或农民对对象有疑虑,土地将返还农民手中。双方就租金达成协议后,企业(大户)一次性付清一年租金,信托公司再在每年3月和8月分两次付给农民。此外,企业(大户)还需向信托公司缴纳每亩100元的押金和10元管理费。  洞庭湖区出现大规模土地流转始于2000年前后。长期以来,传统的流转往往是松散的协议关系,农户和大户的利益都得不到很好保障。  “‘益阳模式’关键是保障农民和大户双方利益的长效稳定,让农民有固定收益、让大户放心投入。”马勇说“益阳模式”与传统流转有三方面的不同:首先是通过“三角形”关系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土地流转契约关系,农民把承包经营权信托给政府后,在随意退出方面受到制约,而且这种信托关系还可以继承,具有稳定和长期的特性;第二,政府作为“中间人”,积极发挥整合项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等功能;第三,可以兼顾多方面利益特别是保障农民的利益,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记者了解到,2008年,益阳全市自发性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1%,但后来这一比例难再突破。然而,自2009年开展土地信托流转以来,流转率一下提升到40%,有的乡镇达到60%以上。目前,试点已由沅江市草尾镇扩大到全市12个乡镇。  最早试点的草尾镇全镇15万亩耕地中,信托流转已经达到3.6万亩。镇党委书记李向前介绍,等到一批传统形式流转的土地到期之后,这一数字还将大幅提高。目前全镇共引进企业(大户)24家,500亩以上种植基地19个,最大的一户达到8000多亩,引进资金上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益阳土地信托流转模式,让农民和企业(大户)吃上了“定心丸”。部分破解了新形势下农业主产区耕地抛荒严重、大户不敢投入、农民增收缓慢等难题。  鲁皖模式:农民自发向规模经营过渡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山东、安徽、黑龙江等的采访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剧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土地托管服务社在当地部分农村逐渐流行。土地托管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为农民代管粮田,农民购买服务,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部分专家认为,土地托管是农民自发向规模经营体制过渡的有效形式,应该规范引导,扶持推广。  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李家楼村四组村民张其文今年47岁,上有父母、下有儿孙,一家共8口人。2010年开始,他把13亩粮田全部交托给村支书李爱国成立的兖州市兴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老的干不动了,年轻的又不乐意回家种地,只能托管。”张其文说。儿子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一家人在邻县邹城开了3个网吧,在县城买了车、房,根本没碰过农活“村里百分之二三十的年轻人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子,一般就不会回来了。”  2010年4月,李家楼村村支书李爱国和村两委其他4人成立了合作社,当起了“土地保姆”,目前托管了村里全部1200亩土地。  记者了解到,土地托管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是将管理权委托给合作社或种粮大户。最初,土地托管分为半托与全托两种形式,目前全托已经逐渐占据主流。半托是农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分服务项目。全托则是合作社包揽了小麦耕种、浇水、施肥、打药、收割等全部环节,农民成了“甩手掌柜”,只需向合作社支付服务费用,收获的粮食仍归农户。合作社各服务项目明码标价,不高于农户单干的成本,粮食亩产承诺不低于农户单干的产量。  记者了解到,从山东省北部的广饶县到南部的汶上县、嘉祥县,中西部的章丘市、东阿县到东部的诸城市,安徽省利辛县、怀远县,黑龙江省五常市等地区,近年来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快增长,托管面积不断扩大。  “你把土地托给我,我把实惠交给你”、“自愿托管是原则,实现双赢是目的”。在安徽省利辛县望疃镇玉光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墙上的标语分外醒目。利辛县农委主任李靖说:“托管挣的钱是活的,流转挣的钱是死的。”与流转相比,托管更灵活,更切合当前实际。因为部分地区农民惜地、不愿流转,撂荒不甘心,单干又力不从心。土地托管只交托土地管理权,而且农民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满足了农民需要。目前利辛县发展起托管专业合作社400多家,2011年底全县共托管土地面积21.07万亩,占12.2%。  土地托管还可以一揽子解决土地经营分散、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技推广难等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杨庄村支书刘秀峰说,土地托管之后,形式上实现了规模种植,有利于先进种植方法的大面积推广,如选用良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秸秆还田等,促进了粮食增产,同时还降低了生资、劳动力、管理等生产成本。比如,农户单干每亩小麦花费农药10元,合作社只花8元,还减少了人工成本。“以前不托管,一亩地两季作物不算工钱顶多挣1000元,托管之后一亩地纯收入一千二三百块钱。”他说。  焦作模式:聘用“职业农民”变身农业“链主”  河南省焦作市农民合作社近年来蓬勃发展,一些合作社大规模流转耕地、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聘用“职业农民”,迅速整合产业要素,出现公司化发展势头,正在变身为农业产业链“链主”。  把家里的15亩耕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后,武陟县农民原小庄一身轻松。他说“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不愿回家种地。我今年58岁了,地越种越不济。‘带地入社’后,每亩地每年交330元服务费,从种到收,合作社全管了。抽出了身,我在村里开了个手机店。”  为原小庄“托管”土地的三阳乡三阳村鸿运农机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粮食生产“总承包”服务。理事长原胜利说:“目前,合作社经营土地1.3万多亩,其中‘托管’1.1万亩,直接流转土地2600多亩,年纯收入近200万元,正在由单纯提供农机服务转向‘经营农业’。”  沁阳市柏香镇王村惠民农机合作社如今“托管”土地1.8万多亩,直接流转土地2800亩。理事长万金虎说:“搞规模化经营,亩产增10%,投资省10%,这一增一减,就是合作社赚的钱。”  据了解,焦作市共有农机合作社384家,大部分农机合作社,以集约化农机服务为原点,向前延伸到农资“团购“分销”服务,向后延伸到种植管理等环节,实现粮食生产“总承包”。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采用“托管”、直接流转等方式经营土地64.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2.9%,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新主体。武陟县鸿运农机合作社下设农机部、农资部、植保部、加油站、土地流转部、信贷担保部、培训部,覆盖粮食生产“全链条”。  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商贸、运输业发达,许多群众无心种地。2007年,村里实施“整村流转”,将2500亩耕地流转给神牛农民合作社。村委会副主任田柏树说:“现在全村虽然只有10个人种地,但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一是亩产增80%。二是耕地扩大。光除掉的地垄、生产道路,就增加了300多亩耕地。三是投资降了三成多。”  一些农机合作社还跨省“经营农业”。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凤祥农机合作社在吉林省松原市承包耕地近6000亩,他们发挥“精耕细作”优势,靠种粮一年净赚60多万元。目前,焦作市共有5家农机合作社跨省承包土地5万多亩。  在成功将全村土地“合作化”后,沁阳市西万村又成立维德生态农业公司,合作社成为公司下属的一个部门。公司已投资3000万元,建设高效农业园。村委会副主任田柏树说“在稳定2000亩粮食基础上,正在建设果品、蔬菜种植区和一座农民公园,我们要把这块地打造成集高效种植、观光休闲、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沁阳市王曲乡,记者见到了一座2000亩的蔬菜产业园,承租这块土地的是红枫林公司。公司董事长杨国利从卖水果开始进入农业,仅用12年时间,就变身为农业企业家“开着奔驰种菜。”  规模化生产使农产品原料供应有了充分保障,推动焦作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壮大,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已达52家。一些企业为了进一步把农田变成“第一车间”,纷纷领办合作社,将“公司+农户”模式改造为“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
4188元/㎡起
5380元/㎡起
均价 : 8500元/㎡
位置 : 辛寨子旅顺北路姚砬路交汇处(迎客广场旁)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0933
均价 : 7200元/㎡
位置 : 原劳动局西行200米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022
均价 : 11000元/㎡
位置 : 胜利路与同济路交会处(光明派出所对面)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0875
11000元/㎡
均价 : 4188元/㎡起
位置 : 将军湖热水河畔(疏港路与建设南一街交汇处南200米)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209
4188元/㎡起
均价 : 13000元/㎡
位置 : 长江路495号,长江路与鞍山路交汇处西侧0.04公里处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122
13000元/㎡
均价 : 5300元/㎡
位置 : 大黑山北侧大连保税生态城内201国道和老河北线的交汇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274
均价 : 5380元/㎡起
位置 : 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金州湾大桥北侧)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034
5380元/㎡起
均价 : 17500元/㎡
位置 : 软件园数码广场东行200米五一路北侧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327
17500元/㎡
均价 : 5000元/㎡
位置 : 金石滩紫藤西街金石IT产业园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26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承包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