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村里重建造菜场政府复合支柱绝缘子多少钱给村里

  郁家村  地址:北大西路67号  联系方式:  邮编:315191  姜山镇郁家村,北纬29°46?,东经121°31?,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镇政府西约1.5公里,地处姜山工业园区和鄞州工业园区范围之内,地理位置优越。村委会驻郁家,故名郁家村。目前郁家村有4个自然村,即河东岸、河西岸、楼家和上新屋。村域面积约0.8平方公里。现有在册户数285户,拆迁人口693人。总建筑居住面积4472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宅基地总面积36545平方米。村党支部、村民会带领全村村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风文明、村容清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步前进。本村房屋整齐,道路宽阔,山水相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交通便捷,文化底蕴扎实。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进一步实现建设和谐家园的目标,创建生态村是本村的必然趋势。  墙弄村  机构名称:墙弄村村委会  咨询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北大西路116号  邮政编码:315191  姜山镇墙弄村位于姜山镇中心,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交通快捷便利。全村常住人口755人,338户,党员2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其中外来人口2000多人。耕地面积130亩左右, 村民主要收入靠打工,种植业和务农为主,在现有的130亩土地中主要以种植水稻、西瓜、茭白为主,其他经济作物为辅。同时,村里有小型企业51家,主要以小五金和纺织加工为主,村级可用资金300万元左右,主要靠村集体厂房出租。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头村  电话:9  北纬29°45,东经121°31,地处姜山镇城镇内,原辖姜山头1个自然村,村民主姓李,清时从陇西迁入定居,原村落建在姜山的山脚下,故名姜山头,因在鄞州工业园区规划区内,2006年5月拆迁安置在镇建成区内明南小区。本村现有耕地624亩,全村有住户236户,人口569人,村办个私企业12家,上年度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030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28万元,人均收入14000元,曾被评为先进党组织、食品、食品安全单位和区级卫生村。  仪门村  电话:8  曾名西店村,位于姜山镇镇中心西面,北纬29°46,东经121°31。村委会驻仪门,村以驻地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分为三个点,仪门点、西点、高庄岸点,仪门点陈氏先祖在清初从姜山东新村迁入定居,建有大宅院一座,其中大门高大壮观,被人称做仪门,村以仪门命名。地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350亩,全村共有1195人,有外来流动人口2540人,党员34名,村民(社员)代表50人,有个私企业10余家。村民主要以手工业为主,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25元。仪门村正着手新农村改造,目前已完成新村建设星光家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7104平方。  夏施村简介:  机构名称:夏施村  咨询电话:  单位地址:鄞州区姜山镇明南小区内  邮编:315191  姜山镇夏施村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处姜山镇西南侧。我村为工业园区拆迁安置村,于2003年安置在姜山镇明南小区。目前村内有常住户202户,常住人口约454人,有外来流动人口约139人,耕地面积约412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另有四家集体厂房进行租赁。目前,我村周围交通方便,有632、635、628等公交车辆经过,并且周围有姜山卫生院,姜山菜场、三江超市、新江夏超市等各类配套设施,小区内为村民配置了各种户外健身锻炼设施,此外,整个小区有非常大的绿化带,居住环境比较宜人。为更好地服务村民,我村创建了充分就业村,不但专门配置一台电脑连接就业信息化网络,并另配置一台手触式电脑供村民查询就业信息;进行老年“星光”工程,设立了老年活动室,购置约10多张桌子,40多张椅子及10多付麻将;曙光村联系方式:6  地址:姜山镇下塘曙光苑北门  邮编:315191  简介:曙光村曾名下塘村.位于天童南路与姜山北大路交汇处 ,北纬29度46',东经121度32'.辖曙光1个自然村.总户数255户,共608人,工农业总值1093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什5390万元;耕地620亩,主要种植水稻.  曙光村经济发展快速,主要是三年来新村建设规模超前,本是一个贫穷的村级经济组织.经镇党委的支持下,村委班子积极配合,使曙光村的经济发展迈向了新的时代.  曙光村在镇党委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围绕建设生态村、经济村、明星村这一目标,带领全村广大干群扎实苦干,奋力拼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村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鄞州区姜山镇狮山渔业村  联系方式: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明山路113号  邮编:315191  北纬29°46,东经121°31,位于姜山镇明山路上,村以狮山得名,东西分别临东光家园和明南小区。原为姜山上张咸水渔业队,大部分村民为渔民,常年从事外海捕鱼工作,村里拥有外海大型渔船4艘。全村在册人口893人,党员25名,村民(社员)代表30人,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90万元。曾先后获得县级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三无村、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文明村、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  鄞州区姜山镇上何村  咨询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上何村  邮政编码:315190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上何村位于明州工业园区东邻郁家村,西邻芸江村,北邻高塘桥村,地域面积1平方公里,因土地已被明州工业园区征用,现剩耕地557亩,下辖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20户,在册人口722人,有外来流动人口2000余人,党员29名,村民(社员)代表34人,有个私企业20余家。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0元。曾获得镇级先进党支部,农业生产先进集体,民主法制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良种繁育场  机构名称:良种繁育场  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雨钞路  邮政编码:315191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良种繁育场(简称良种场)建于1976年10月,地处鄞州区姜山镇建成区中心,东至姜山下塘,南至姜山大桥,西、北面与姜山镇墙弄村交界,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分布为老片区与新片区,由东岸后房、楼门、吴家组成。良种场村委会坐落于姜山镇雨钞路,现有总户数100户,户籍人口226人,社员代表22人,中共党员14人,女性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场党员的共同努力,良种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壮大,集体资产增长势头良好,人均年收入逐年递增,正在向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迈进。  良种场居民在场书记带领下,生活富裕、相处和谐,物质水平逐年提高。场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城管、消防、环卫设置健全,环境整洁、房屋整齐、道路平坦、文化底蕴浓厚。始终为再创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辉煌,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  东光村  相关信息:  机构名称:姜山镇东光村村委会  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人民中路113号  邮政编码:315191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淡水渔业生产合作社  电话:4  东光村简介:  东光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村区域面积为1.37平方公里,有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唐家、一号桥、东新、东岸。总人口为1190人,共484户,有外来人口2300人(办理暂住证)。到2013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8693元。全村有标准厂房32000平方米,沿街商铺21间。有大小108家企业与我村签订了租赁合同,村级可用资金达到了485万元。村级固定净资产2600万,现金存款4500万元。目前全村尚耕地100余亩,但已全部被村征用。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奋进,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目标,积极推进“讲文明、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以“三思三创”、“创优争先”为主要内容的先锋模范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先后获得省级档案管理示范村、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卫生村、区级示范文民村、区级“星光工程”四星级村落文化和区级先进党组织等组织等荣誉称号。  后鄮村  机构名称:后鄮村村委会  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后鄮村185号  邮政编码:315191  鄞州区姜山镇后鄮村距镇区约3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紧靠村庄东南穿过,西边与茅山工业园区连接,北侧是姜茅公路。全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多亩,下辖后鄮、鲍家汇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11户,常住户籍人口988人,外来流动人口1100多人,有党员25人,辖区内有个私企业26家,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创业图强,各项建设均得到了较大发展,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已超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了五十万元以上。近两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市区级卫生村、区级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区“和美家园”达标村、区级文明村、市级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宁波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景江岸村  电话  北纬29°44,东经121°31,位于姜山镇西南部,离同三高速姜山出口约1公里,交通便利,因村落建在西河岸,故名景江岸。全村共有大小企业13家,年可用资金31.5万,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80亩,总户数230户,总人口494人,其中非农户29人,中共党员20人,村民代表32人,外来人口约800人。2010年我村支部在姜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发展壮大我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村民自身素质,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2010年度工农业总产值1339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5108元。相信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  乔里村  电话: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乔里村地处姜山镇西南侧,姜山镇政府东南5公里处,北纬29°45′,东经121°31′。东起天童南路侯家村,西至东林寺村,南起景江岸村,北至姜山头和夏施村。辖区分为两处,一处在明南小区,另一处在陈托桥自然村。地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共1232亩(已经被明州工业园区预征1094亩)其中水田1125亩,旱地107亩。下辖3个自然村,由原来的陈托桥、桥里、后姜三个自然村的胜利大队延变过来。乔里,因村落建在两桥之间,故名桥里,后谐音化为乔里,有百年以上的樟树两棵;因“姜”与“张”音近,为了与邻村前张的区别,故名后姜村,前两村均已拆迁;陈托桥,村中有一座陈托桥,村以桥名得名,有150年左右的樟树一棵。全村内有常住户331户,人口约852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约230人,有三委会成员12名,中共党员22名,村民代表39名。有个私企业4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00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曾先后获得07年度10年度先进党支部、06年度治安先进集体、08年度09年度计划生育先进集体、09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四无村、充分就业村等荣誉称号。  新汪村  电话:  新汪村,北纬29°44,东经121°31,地处姜山镇南部,村委会驻汪家,其距镇政府南3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汪,清道光年间从安徽迁入。以姓得名。该村由新塘沿和汪家两村合并,各取原村名的第一个字为新村名,由4个自然村落组成,全村共有常住户籍人口80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1000多人。全村土地面积为2315亩,主要种植水稻,有党员34人,目前辖区内有个私企业18家,工农业总产值5583万元。  陈家团村  电话:  陈家团村地处姜山镇南,村委会驻陈家团,故名。由东边、西边、前湖3个自然村落组成,全村共有525户,常住户籍人口1179人,外来流动人口2200多人,现有耕田面积1700亩,有党员32人,目前辖区内有个私企业22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村年可用资金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11000元。近年来,我们村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专业市场。  侯家村  机构名称:侯家村村委会  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姜丽路  侯家村地处姜山镇镇区,座落姜山镇镇区南端,一个自然村,靠近天童南路延伸段,村东规划安置小区,南同三线,西小城春秋1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北雅戈尔住宅小区、卫生院、镇实验中学和镇文化中心,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总人口为400人,共210户。到2014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6190元。现村拥有标准办公楼2200平方米,村可用资金95万元。  侯家村新村建设工程总用地面积55301.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工程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筑面积70190.34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42556.59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结顶,现在正处于装饰装修阶段,二期目前进入招投标准备阶段。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先后获得区级文明村,三星级民主法治村,卫生村,“星光工程”三星级村落文化等荣誉称号
 张华山村位于姜山镇南侧,天童南路穿村而过,地域面积0.95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447户,在册人口829人,党员44名,村民代表41人,目前有个私企业60余家。社区办公地址在天童南路3200号?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团结协作带领全村群众不断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获得鄞州区姜山镇先进党支部、鄞州区姜山镇工业先进村、区级卫生村、区级星光工程、区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励江岸村  电话:  我村地处姜山镇南部,距镇约3公里。全村下辖励江岸、下励、上河塘3个自然村,励江岸为村委会驻地,村民主姓励(原为厉,清初改为励),与古林镇厉江岸同宗;下励,因村落在励江岸下方,故名;上河塘,村民主姓张,宋时从张华山迁入定居。村子处在河塘的上方,故名。全村共有户数586户,常住户籍人口1486人,外来流动人口1500多人,现有耕地面积1792亩,主要种植稻谷,有党员46人,企业32家,工业产值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2万元,村年可用资金57万元。  定桥村  地址:姜山镇定桥路388号  联系电话:6  邮编:315191  定桥村地处姜山镇东 侧,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25亩,户数518户,常住人口1232人,有2个自然村,下设18个村民小组,6个妇代会成员,有中共党员46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个,村民代表54名,村干部4名,大学生村官1名。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全村共有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定桥村40余家企业主要以生产制造为主,分为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服装生产、交通设施制造等。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亿元。全村年可用资金约100万,人均收入20800元。定桥村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被授予省市全面小康示范村、省市卫生村、市文明村、市生态村、市绿化造林园林式村、市“和美家园”达标村等称号。  姜山镇宏洲村  联系电话:
邮箱315191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定桥路附近  成立于2004年4月,是原姜山镇秦叶村和毛洋村合并的,取名宏洲村,其含义是: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把新村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好的宏伟目标。宏洲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东部,北纬29°46?,东经121°34?,交通十分便利,姜定公路直通我村,地理位置优越。现由秦叶、下郁、朱家、毛洋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村内有广福禅寺、文昌阁寺等古迹,现有耕地1810亩,在册户数620户,人口1408人,外来流动人口1055名,三委会成员6名,中共党员59名,村民代表50名,妇代会成员7人。现支部书记由汪永祥同志担任,负责全面工作,全村以创建省、市文明村为目标,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2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530元。近年来,相继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工业、农业生产先进等荣誉称号,实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陆家堰村  电话:3  陆家堰村,北纬29°46?,东经121°34?,位于鄞州区南乡,姜山镇的东面,离镇区4.5千米。村内有四个自然村,分别为上郁、许家桥、河南、河北。目前我村共有人口887人,总户数370户,另有外来人口670余人。村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993亩,一条主要河道穿村而过,总长度3132米,河道平均宽度19米,河网水面率为6.7%。2010年我村集体自营收入约为30万,人均自营收入约338元,村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3887元。  井亭村  联系方式:、地址:姜山镇井亭村村委会、邮编:315191井亭村位于宁波市南面,姜山镇东面,距镇区2公里,由七个自然村组成,占地面积1.82平方公里,有649户1447人,党员43名,外来人口约1200人左右。耕地面积1623亩左右。以种植稻、蔬菜、茭白米,其他经济作物为辅。村办企业共20家。2013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284万元,工农业总收入 13309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30万元,我村人均收入17521元。曾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级全面小康村、市村务公开示范村、市森林村庄、区小康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卫生村、区文明村、区三星级村落、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市级科普市范村等。全村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现有历史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明代的佽飞庙,井亭的古井和亭。甬新河穿入我村。全村在新村建设、环境卫生、卫生保健、合作医疗、教育奖励取得了重大成效。  上张村简介:  机构名称:上张村村委会  电话:  地址:上张村  邮编:315191  姜山镇上张村,北纬29°46?,东经121°32 ,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地处姜山镇东侧,东与井亭村相邻,西邻天童南路,南起姜定公路,北接首南街道。  全村人口1463人,耕地面积13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村委会驻上张,故名。辖上张、下张、上塘、居敬桥、横里、方家漕、九房7个自然村,辖区内共有8条河,有上塘河、姜山河、下张河、横里河、清水河、方家漕河、九房河、居敬河,桥梁有8座,上塘桥、居敬桥、和平桥、上张桥、下张桥、横里桥、九房桥、方家漕桥。其中自然村上塘,敬居桥村名来历颇有意思:上塘村清时从张华山迁入定居发族,建村前该村南面有一道防海浪的塘坝,故名上塘;敬居桥清时从福建迁入定居,村以桥得名,据传,村中有无名小桥,某日一位举人从桥上走过,村民为了表示对其敬仰,将桥名叫做“举敬桥”,后谐化为“居敬桥”。全村共有4条主要公路,上张路、横里路、下张路、南大东路。社区内全部通信、通电、车田、轮车和辖区内都安装了自来水。村内有幼儿园一所,人数123人。  陈介桥村  电话:9  北纬29°45?,东经121°33?,地处姜山镇东南部,距镇区约2公里的甬新河畔,全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成区面积260亩,耕地面积1856亩;下辖6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在陈鑑桥,现有常住居民670户,人口1635人,外来人口2150余人,党员50名,村民(社员)代表41名,私营企业17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收入1.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4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1元。曾先后获得市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学习型行政村、市级示范村、区级计划生育工作模范村、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卫生村、区级先进基层组织、区级十佳敬老模范村、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区级先进党支部、区级文明村一系列称号。  周韩村  电话:466809  地址:鄞州区姜山镇周韩村  邮编:315195  周韩村位于鄞州区姜山镇政府西北面,毗邻奉化江,由三个自然村落组成,全村区域面积2.18平方公里,现有耕田面积1522亩,在册户数592户,户籍人口1484人,外来流动人口2500人,出租房屋800多间,有党员51人,目前辖区内有私营企业60家,上亿企业2家,千万以上销售企业有7家,500万以上销售有15家,工业产值达到10亿,村民人均收入18625元,村年可用资金200万元。周韩村下设综治会、计协会、妇代会、村民学校、共青妇团体组织、财务民主监督小组、老协会、残协会等,组织健全。农民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村党支部、村民会带领全村村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风文明、村容清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步前进。周韩村房屋整齐,道路宽阔,交通便捷,祖祖辈辈辛勤耕耘,文化底蕴扎实。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进一步实现建设和谐家园的目标,创建生态村是本村的必然趋势。  翻石渡村  联系方式:073739  地址:鄞州区姜山镇翻石渡村  邮编:315191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翻石渡村位于奉化江畔,姜山镇西北,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朝阳出口处,近临宁波栎社机场,地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850余亩,原有5个自然村,新村建设后,已拆迁全部自然村,合并为一个中心村,全村在册户数428户,人口1126人,有外来流动人口600余人,党员43名,村民(社员)代表50人,有个私企业80余家。201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6.6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6.5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0元。  几年来曾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五好村党支部、省级“双强百佳”行政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省级巾帼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体育村、国家级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宁波市文明创建示范点、市三八红旗集体、市级社区建设示范村、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区级五星级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奉先桥村  电话:  鄞州区姜山镇奉先桥村,北纬29°47?,东经121°28?,位于姜山镇西边,距镇政府西5千米处,辖奉先桥、前董2个自然村,奉先桥为村委会驻地,奉先桥村民主姓李,明末从奉化江口迁入定居发族。李氏子孙为了纪念先辈建造“奉先桥”一座,以桥名为村名。村边有千年古樟一棵,前董村民主姓董,明末从茅山迁入定居,以方位和姓氏得名。全村区域面积0.7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常住人口627人,共210户,其中外来人口700多人,党员27名,村民(社员)代表33人,有个私企业20余家。现有耕地面积500亩。10年我们奉先桥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工农业总收入11900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68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500万元,人均收入14255余元,曾获得镇级先进党支部,农业生产先进集体,民主法制示范村等。  东西郑村  联系方式:464820
邮编:315195东西郑村由东郑自然村和西郑自然村合并,地处奉化江边。东郑村东与奉先桥村相连;南与和益村相邻;西与西郑村相连;北至奉化江。西郑村东与东郑村相连;南与和益村相邻;西与奉化北渡相连;北至奉化江,交通不便利。  在村党支书带领下,全村以创建文明村为目标,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修筑一条直通西郑的马路,引进公交车,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出行交通便利。2014年全村经济总量 3.1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销售2.3亿元,创利2.3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85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500元。全村现有人口有1100人,户数450户,成功改革股份制。  本村企业为失土村民创造了非常多得工作岗位,村里亦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力图使村里每个村民都有工作。  另外,本村还引进三生集团,在我们村租赁大量田地种树,使村民每亩地都有上万元的收入,另一方也是村里的经济发展大大的提高。将来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2年我村成功创建宁波市森林村,2013年我村成功创建市级卫生村,推行消防建设。  和益村  联系电话:;   邮编:315195  地址:东环北路与朝阳路交口处北面300米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和益村,北纬29°46?,东经121°27?,位于姜山西北面。村委会驻里何,辖里何、田屋、徐江岸3个自然村,以旧乡名作村名。全村区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800亩,主要种植水稻,还经营淡水养殖。现有注册住户519户,常住人口1308人,外来人口580户,全村党员 54名,有村民代表51人。目前辖区内有个私企业30余家,工业产值0.5亿元,近几年以来在村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工业强村、商业富村”的新农村建设理念,使和益村的经济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新张俞村  机构名称:新张俞村  联系电话:1  单位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朝阳  邮编地址:315191  村委会驻新屋,曾名上道村、钟雨村,地处姜山镇西侧,南与茅山相连,西与奉化方桥接壤;由马家、新屋、李家耷、何邵、俞家、张家、董王共7个自然村组成。拥有耕地面积2690亩,总户数835户,总人口1977人。相继获得了鄞州区卫生村,区民主法制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和美家园村等荣誉称号。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新张俞村历史悠久,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我村3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四处大大小小的明清古建筑群,其中最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俞家的老屋和新屋。老屋和新屋分属不同的两个自然村,但是两个古建筑群却一脉相连,传说是俞家同宗的两个亲兄弟所建,只是因建造时间的先后区分为老屋和新屋。而“张俞走马塘,银子填河塘”这句流传于民间的俗语,更是反映出了新张俞村昔日的繁华绝非浪得虚名。四季轮回,岁月变迁,古老的马头墙默默地尘封了新张俞村当年的显赫地位和繁华景象,静静地诉说着新张俞村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张村庙村  机构名称:姜山镇张村庙村
咨询电话8监督电话8
邮编 315195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张村庙村位于姜山镇北面,临近茅山,有陈家、上邵、马王、高田应四个自然村组成。地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8亩,全村公共621户,在册人口1486人,党员54名,村民代表43人。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201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3000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我村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来建设特色村。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数量农村新风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建新农村的好班子。  姜山镇甬江村  机构名称:姜山镇甬江村村民委员会  联系方式:  邮编:315195  地址:鄞州区姜山镇明辉路与雁湖路交汇处  姜山镇甬江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南部,姜山镇西郊,与奉化市交界,交通十分便利,为鄞州工业园区第二启动区,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0.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33亩,在册户数409户,人口963人,外来流动人口1870名。在村党支书带领下,全村以创建省、市文明村为目标,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经济总量3.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销售2.5亿元,创利0.3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742元。近年来,相继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小康村等荣誉称号,实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顾家村  机构名称:顾家村社区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电话:
村委会地址:顾家村委会 邮政编码:315195顾家村地处姜山镇朝阳点中心,全村总面积约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8亩。 辖区内共有3个自然村,许家自然村、顾家自然村、陈家垫自然村。全村常住人口1205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500人。村内共有学校3所,姜山镇朝阳小学、姜山镇朝阳幼儿园、姜山镇朝阳学校;菜场1处,姜山镇朝阳菜场;银行2处,鄞州银行朝阳支行、鄞州银行朝阳储蓄所。村内635、636、657、606四条公交线路经过。  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11月,我们顾家村顺利完成了两轮土地落实到户工作。2007年2月起对全村农田标准建设,农田基耕路硬化路9100多米,河道砌石300米,新筑沟渠13000多米,其中进水渠7149.2米,出水渠6035米。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减面积、优品质、增效益”的思路,积极鼓励规模种植和特色种植。目前,我村共有种粮大户30户,西瓜大棚种植面积达到210亩。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5%。按照“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10月投资2.5万元建设了体育健身路径、文化宣传窗。2008年11月全村进行了照明电线改装,变压器护用。2010年10月发动全村清理卫生死角,并花资金对后岸河进行了环境整治、砌石。2011年11月,结合创建“星光工程”,建设综合培训室、图书借阅室、体育健身室各一间,新购图书2000余册。2011年12月通过鄞州区宣传部验收合格,我们村成功创建“星光工程”三星级,获得区级奖励5万元。另外,按照区、镇有关要求,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大病合作医疗保险。截至2015年度,我村村民参保比例达到了100%。近三年来,全村受益农户达到100多户,补助金额累计达到12.4万元,给一些病灾户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通过农村大病合作医疗帮助避免了一部分因病致贫的贫困户30户。同时,党支部对重点困难户,困难党员户能保持经常联系,并通过相关部门的资助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助。老年人福利待遇不断提高。  姜山镇蓉江村  机构名称:姜山镇蓉江村村民委员会  联系方式:64007  邮编:315195  地址:鄞州区姜山镇蓉江村朝阳路389号  姜山镇蓉江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南部,姜山镇西郊,交通十分便利,为鄞州工业园区第二启动区,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0.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633亩,在册户数636户,人口1606人,外来流动人口3650名。在村党支书带领下,全村以创建省、市文明村为目标,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经济总量7.39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300元。近年来,我村相继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省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和美家园”达标村、区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实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村巩固发展了私营经济,积极引进企业,对所有租赁企业不间断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使得集体经济有固定收入来源,集体资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我村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一起抓,全面发展,努力使村成为一个环境良好,村民生活富裕,讲文明的美好家园。  山西村  联系电话:2  地址:姜山镇山西村  邮编:315136  山西村位于姜山镇东南,地处鄞奉交界,行政村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由外山西、里山西、季家埠、张家园、大屋、新田畈前、老田畈前7个自然村落组成,全村现有总户数496户,常住人口1928人,外来流动人口680人,有党员47人。全村共有耕地1650亩,山林面积1690亩。村内大小企业16家,一个规范化的卫生室,四所综合型老年活动室。以“共建和美山西,共奔幸福小康”为主载体,通过学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群策群力,积极实现“党员干部思想有新转变,村级发展有新突破、和谐村庄建设有新推进”的工作目标,为构建“富裕山西、民主山西,宜居山西、和谐山西”而不断努力。立志于创建和美家园,与村民一起携手共创平安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增加村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共建和美山西,共奔幸福小康。  五龙桥村  机构名称:五龙桥村  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五龙桥村孙家  邮政编码:315136  鄞州区姜山镇五龙桥村,位于姜山镇南面,与奉化交界,村落之间有河相隔,古时往返交通不便,便在五港口建造石桥1座,村民们认为五港口为五龙之脉,此桥应名五龙桥,以桥得名,由原大桥头村和横山村合并而成,系姜山镇第一大行政村,距镇政府约 8公里,现交通便捷。地域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2974亩,下辖1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069户,在册人口2545人,有外来流动人口412人,党员90名,村民(社员)代表55人,有个私企业50余家。201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曾先后获得文明村、和美家园达标村、全面小康村、星光村、民主法治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本村在1983年于大桥头东发掘出周朝时期文物,如石斧、石石族、石凿等。  姜南村  联系电话:097764  地址:姜山镇蔡郎桥姜丽路姜南村村委会  邮编:315136  简介:姜南村在姜山镇最南面,故名。地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2396亩,全村共有606户,在册人口1509人,有外来流动人口1100人,党员69名,村民(社员)代表45人,有个私企业30余家。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3.7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55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98元。  村民以种植水稻和葡萄为主,特别是姜南村的葡萄,个大、味甜,口感极佳,品种繁多,深受当地村民和消费者的喜爱。我村领导一直将葡萄作为村主要产业,因此,这两年我村引进了一些新的优良品种,改进了种植技术,使我村的葡萄品质又上了一个台阶。村委会一直致力于拓宽销售渠道,经过姜南村村委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葡萄基地业已形成,我村葡萄销往全国各大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力争将我们的葡萄远销海外。村容整洁,百姓安居乐业,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每天晚饭过后,许多妇女到老年活动室门前跳舞健身;平时休息时打打小麻将、看看戏,生活很是恰意。  黎山后村  电话:  黎山后村,北纬29°43?,东经121°31?,位于姜山镇南面,地处鄞奉交界,日由原来的两个行政村合并,村委会驻黎山后,区域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为657户,总人口1709人,全村有党员人数90名,村民代表47人。我村有一个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可容纳350名入托的规范化幼儿园一所,占地1300平方米。六个自然村有6所老年活动室,28个私营企业。于1999年开始建成的“宁波港城现代农业示范园”现在面积已达到1206亩,一个园区带动一方经济,2010年村级农业总收入30110.80万元,人均收入为17315元。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创业图强,本着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扎实工作,求精务实,努力打造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我村先后获得了“省级、市级和区级文明村”、“省级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宁波市全面小康示范村”、 “宁波市民主法治模范村”、“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宁波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 “鄞州区2008年度四星级行政村”、“市级科普示范村”、“宁波市重点农业示范基地”,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首批鄞州区百家园工程之一,“宁波市生态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宁波市信息化示范村”、“宁波市大中学生暑期实践优秀基地”、“姜山镇2008年度农业生产先进集体”、鄞州区2010年度优秀党支部、姜山镇2010年度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依托“宁波港城农业示范园”,建设以集高效生产、生态建设、观光休闲为主要特征,始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照科技示范、农业示范、生态建设为主题,并成功地走出了以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农业,并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种植结构调整。园区1206亩,发展以葡萄与草莓为主,油桃、蔬菜、花木、甜瓜等为辅的多样性产业,建成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绿化、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园区内种植的各类经济作物,总产值达到2500万元,净收入达2000多万元。目前园区种植农户已达到80余户,直接吸收就业人员150多人,间接吸纳就业300多人。  联荣村  电话:  姜山镇联荣村,北纬29°43?,东经121°31?,地处鄞南平原,东接省级港城示范园区黎山后村,西接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村委会驻何家,辖何家、柯家、新顾家三个自然村,该村由何家村和柯家村合并而成,取名联荣,寓共同繁荣之意。633路公交车共直通车到达村内,直达宁波市区,交通方便。全村耕地面积1932亩,现有户籍户数602户,户籍人数1466人,外来流动人口200余人,村容村貌整洁,著名人物有原天津红帮裁缝首领何庆昌。农业以水稻为主,工业以五金、纺织为主。2010年工业产值17500万元,农业总收入500万元,村集体净资产465万元,村级年可用资金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000元。在全村村民、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曾先后获得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生态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和美家园”达标村、区级三星级民主法治村、区级食品药品安全四无村、区级小康示范村、区级改观型新农村、区级十佳卫生示范村、各级先进党支部和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蔡郎桥村  地址:姜丽路98号,邮编315136,村办公室联系电话。  姜山镇蔡郎桥村地处姜山镇南面,由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户数532户,在册人口1168人,拥有耕田面积1164余亩,外来流动人口560人,中共党员56人,村支部委员3人,村民会委员3人,社管会委员3人,村民(社员)代表51人(其中村民组长3人),201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2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到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蔡郎桥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快新村建设步伐,积极兴办实事,全力推进工业、农业、社会协调发展,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和美家园”达标村、市级卫生村、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区级法治示范村、学习型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上游村  地址:姜山镇上游村  联系方式:  邮编:315136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上游村地处姜山镇南面,边处甬新河畔,距宁波市区20公里。村行政面积为2.5平方公里,由7个自然村落组成,本村现有耕地1681亩,山林810亩,全村有住户598户,人口1443人,外来流动人口1061人,有党员52人。  2015年,村办个私企业32家,一个规范的卫生室,一所综合型老年活动室,一幢综合型办公大楼。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鲜明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记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美化村域总体环境为措施,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强村党支部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建设为保证,努力把本村建设成为村级经济强大,村域环境优美、村民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阳府兴村  联系方式:1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阳府兴村村委会  邮编:315136  姜山镇阳府兴村位于姜山镇政府东南端。(2004年村级区域调整过程中由原朱矸村与周家村合并而成),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7公里,村内道路贯穿,交通十分便捷,通讯设备非常完善。村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572亩。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547户,总人口1348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1名,村三委会人数5名,其中女性2名。村级组织阵地办公场所700平方米。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村经济发展迅速,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同时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工业上体现在对原有的厂房和周边的闲置地进行规划整理,进行了标准厂房的建设,集中进行小企业式管理,各企业绩效不断提高;农业主要体现在大力引进特色种植、养殖业,年引进新品种葡萄168亩、花木培植100亩进行种植,同时加大对传统作物水稻的种植力度。在荣誉上先后获得过市级小康示范村,市级园林村庄、区级卫生村、镇级先进党支部、镇级先进农业集体、镇级先进工业单位、和美家园”达标村、三级星光工程、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董家跳村  地址:姜山镇董家跳村  电话   邮编315193  董家跳村位于鄞州区南部,临近奉化,东至联荣村,南至奉化金家堰,西至同三村,北接同三高速,由董家跳和下董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555户,1326人,村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793亩,山地面积1800亩,其中600亩为茶叶基地,另,有200亩山地已开发成为用于公益性质的公墓地。依托董家跳村具有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地地道道的千年古村,一条南北方向的楝树港河穿村而过,清流碧波浮光跃金贯穿全村,直通宁波新河头而汇流甬江,涌向东海,孕育着世世代代的董家跳村子民。  同三村  机构名称:同三村村委会  联系电话:
  邮编:315193  地址:鄞州区姜山镇同三村  鄞州区姜山镇同三村地处鄞奉交界处,位于姜山镇西南面,下辖清河桥、袁家、钱家、东张、东李五个自然村,拥有耕地3420亩、山林1000亩,全村总户数917户,总人口2100人,外来流动人口95人,党员71人,村民代表65人,为区级经济欠发达村。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带领全村村民,奋发图强,发展村级物业经济,创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浙江省“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宁波市“十五”和“十二五”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科普示范村、残疾人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鄞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和美家园”达标村等荣誉称号。  沈风水村  地理位置:姜山镇沈风水村  联系电话:  邮
编 :315193  沈风水村地处姜山镇西南面,毗邻奉化江,2004年5月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村里经济以农业为主,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梨树,村里的经济发展也主要是在农业上发展。村里对路、渠、道进行修造,对机耕和产前产后服务进行资金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特、优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搞土地流转,形成家庭农场,提高土地产出率。村里投入大笔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建造公厕,增加环卫工作人员;狠抓社会治安,在梨子收获期,安排专门的巡逻人员;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市级文明村、森林鄞州工程、和美家园建设村。  走马塘村  地址:姜山镇走马塘村  电话:  邮编:315193  姜山镇走马塘村是宁波十大古村之一,其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最南面,与奉化市相毗邻,并邻近同三高速公路。村委会驻走马塘,辖走马塘、大园两个自然村,全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老村面积500亩。全村现有总户数640余户,常住人口1400余人,个私企业14家。走马塘村保护古村、开发新村两手抓,积极寻求各方支持,打造“鄞州乌镇”,以旅游带动产业,以产业富裕村民,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使村民安居、乐居。目前村人均收入18000元。  走马塘村自2012年起进行新村建设,规划占地69.9亩,分二期建造。一期土地面积约29亩,主要用于大园自然村拆旧购新及大龄青年解困安置。古村内的拆旧购新安置安排在二期,二期土地面积约40.9亩。目前新村一期工程已进入建设阶段,于2015年4月开工。预计2016年5月可交付使用。古村整理式改造也同时进行,其他配套工程也陆续开展,目前拆除旧房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大园拆迁工作及走马塘村古村内拆迁均已接近尾声,建设完善了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几年来,走马塘村先后获得了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卫生村、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五星级民主法治村、市级巾帼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区四星级行政村等荣誉。更在2 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向全球推广的首届“发现中国·魅力小城”评选出的首批18个中国魅力小城中,走马塘村获称中国"魅力小城"。  茅山村  名称:茅山村  电话:  邮编:315193  地址:姜山镇茅山村  姜山镇茅山村坐落于姜山镇西南的奉化江畔,北纬29゜40’----29゜41’,东经121゜26’----121゜27’。 东邻小儒江,南望走马塘,西濒鄞奉江,北接花园村。村以茅山得名,由原茅山村和原孙家山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1565人,耕地面积2200亩,以种植水稻、蔺草为主业,兼种桑果。该村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清幽。  村辖内有传统酿酒厂、原生态养鸡场、良种奶牛场及现代化五金工贸企业。茅山村从当地的地理人文现状出发,形成以拆旧拆厕为重点,以新建项目为辅助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对有价值的建筑进行外观修复和功能完善,在延续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增添保温、卫生、消防设施等,促进“老房新生”。  从居民点布局看, 茅山村现规划一个中心村和 4 个居民点。从居民点功能定位看,分别从现代 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和加工、商贸流通等功能对各居民点进行定位。村庄布局整体体现了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有利于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坚持路网、水网、房屋综合规划,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 时引导农民建房,避免了沿路建房、盲目建房行为。  南林村  电话:6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南林村,北纬29°44?,东经121°31?,位于姜山西南面,地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2694亩, 主要种植水稻,还经营淡水养殖。村委会驻周家埭,辖周家埭、下钱、后何、西楼、钱家、老顾家6个自然村,以寺院名作村名。全村共有736户,在册人口1703人,有外来流动人口425人,党员56名,村民(社员)代表25人,有个私企业10余家。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66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80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80元。曾先后获得区级民主法治村、市级森林村庄、省级体育村、区级卫生村、区级和美家园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花园村  电话:3  花园村,北纬29°44?,东经121°28?,地处姜山镇西部,距宁波市区19公里,全村委会驻前花园,辖后花园、前花园、田屋、王家4个自然村。据传,徐氏祖先徐浩唐时从岭南迁入定居发族,后代中有官至节度使的,在故居建花园一座,村因花园而得名。村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7.8亩;359户居民,常住人口903人,外来人口97人,党员40名。2010工业总产值1.7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43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9350元。农副产品主要以水稻,草莓,西瓜为主。花园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区级卫生村和美家园等荣誉称号。  唐叶村  机构名称:唐叶村社区  咨询电话:  单位地址:姜山镇唐叶村唐家汇小区1号  邮政编码:315193  姜山镇唐叶村位于姜山镇人民政府西南4.8千米,有两个自然村唐家汇村和红叶村,距宁波市区16公里。本村现有耕地650亩,全村有住户486户,人口1227人,村辖区内有企业25家,上年度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3180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120万元,人均收入1.936元,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党组织。  胡家坟村  机构名称:胡家坟村社区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  单位地址:菜场北路50号  邮编:315193  姜山镇胡家坟村位于姜山镇茅山点中心,全村区域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北距宁波市约20公里,东距姜山镇5公里,南距奉化西坞镇约7公里,西距奉化方桥镇约4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65亩,全村共有565户,村常住人口1332人,外来流动人口1300多人,党员46人,全村原分为13个生产队,现全村共有村民小组8组,村民代表50人。  全村共有企业40余家,胡家坟村40余家企业主要以生产制造为主,分为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纺织、服装生产等。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租赁收入,全村可用资金年年增加,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了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5555元。  杨家弄村  机构名称:姜山镇杨家弄村  电
话:1  邮
编:315193  全村区域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0亩,全村共有常住户口309户,常住户籍人口701人,全村以杨姓为主,其中户主姓杨约占全村在册户的80%,是鄞州区杨姓姓氏最为密集的村庄。我村地理条件优越,姜茅山山脉穿越我村,水位相对较高,一直备受西瓜蔬菜种植户的青睐。历年来,我村紧紧围绕科学实践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要求,团结一致,先后获得区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和美家园”达标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伯桥村  电话:0  王伯桥村,北纬29°45?,东经121°30?,地处姜山镇西部,紧邻奥克斯工业园区,距镇约3公里。村委会驻王伯桥,辖王伯桥、毛家土耷、蒋家、石浮桥、寺后、横河6个自然村,石浮桥村,北宋末年从奉化方门迁入定居,村里有座石桥,多年来任何洪水有没有漫上过,好像桥板会浮起来一样,因此当时人们称这座桥为“石浮桥”,以桥得名。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亩,下辖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21户,在册人口993人。有外来流动人口886人,党员38名,村民(社员)代表38人,有个私企业16余家。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738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300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00元。村内小桥流水、环境优美,拥有河虾养殖基地及龙虾养殖基地。王伯桥村先后被评为区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和美家园”,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党支部和工业先进单位等称号。欢迎广大友人来我王伯桥村做客!  东林寺村  电话:5  东林寺村,北纬29°45?,东经121°309?,地处鄞南平原,位于原姜茅山交界处,村委会驻东林寺,辖东林寺1个自然村,村民主姓吕,明时从奉化方门迁入定居发族,以寺得名。区域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318户,共737人;暂住人口1022人。地里位置优越,有632路城乡公交经过我村,到万达、宁波城区交通便利。我村境内有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如小星星童车厂、龙盛毛条厂、陈业染整厂等。  我村曾有一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寺院东林禅寺,“东林寺村”也因此得名,如今的东林寺禅寺依然存在,香火旺盛。我村历年以来,曾获许多荣誉:县级小康村、县级治安安全村、第一批区级文明村;04年评为鄞州区卫生先进单位;06年被评为宁波市卫生村;07年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生态村;08年被评为区“和美家园”达标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  虎啸漕村  电话9  虎啸漕村全村区域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地处茅山点偏南位置,辖区内共有2个自然村。村内分17个村民小组,分别由虎啸周9个和孙张漕8个村民小组组成,每组有一名小组长及两到三名村民代表。村内有常住户642户,常住户籍人口约1407人,另有外来流动人口约637人。目前辖区内有个私企业27家,现有耕地面积2000余亩。村内有低保户10户,残疾人71人,优抚家庭1户,劳动力人口828人,老年人数310人,党员55人。虎啸漕村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红帮第一村。  茅东村  电话:4  茅东村,北纬29°44?,东经121°29?,地处姜山镇东边,由13个自然村落组成,分别为洪家、东山头村、荒田畈、钱家桥、陈家、小如江、康家、老叶家、王家、薛家畈等,该村位置在茅山东面,故称茅东村,康家是茅东村村委会驻地,据《鄞县志》记载,康氏先祖在北宋高宗时任明州节度使,从河南扶桑沟迁入定居发族,以姓得名。全村区域面积0.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70户,常住户籍人口1572人,外来流动人口600多人,现有耕田面积2174亩,有党员54人。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19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1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为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50元在市区两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创业图强,各项建设均得到了较大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被评为区级和美家园、星光工程、镇级先进党支部、农业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姜山社区  联系方式:书记  便民服务中心  地址:顺民路1437  邮编:315191  姜山镇姜山社区居委会创建于50年代,是历史悠久、较有知名度,而且是全镇人口最多、范围最大的居委会,姜山社区辖区四址为:东起天童北路,南接都市华庭,西至马池河为界,北到人民北路。现有在册户口人,居民居住范围遍布于整个姜山镇中心,主要管辖雷孟德小区、东岸楼门路、东光新村、菜场新村、东新东街、东方新村、南大路、东光家园、唐家新村、都市华庭小区。姜山社区居委会党支部有党员144名,群楼、墙门大小组长25名,妇代会成员9名,居委会办公人6名,设一个党支部,3名党支部委员,都明确了分工和工作职责,并且实行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部下,我们社区以党建为龙头,以服务居民、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2014年我社区被评为鄞州区首批五星级社区。  狮山社区  地址:姜山镇环镇北路42号  联系电话:  邮编:315191  狮山社区东起人民路,西至环镇北路,南起姜山横河,北至首南街道。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在册户籍3810人。社区内配有卫生服务点、图书阅览室、室外健身娱乐场所等生活配套设施。社区成立后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社区现有在职工作人员7名,在册党员120名。社区管辖范围内零星小区至今还没有物业管理,日常的维修、护理由镇环卫站和社区维持。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社区已涌现出了大批的文艺骨干和志愿者,现在为止社区服务有太极拳队、戏曲队等多支文艺队伍,通过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了居民的素质。  社区工作任重道远,工作中针对本社区实际,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团结协作,坚持创新,逐步形成新型文明社区。  星城社区  机构名称:星城社区居委会  咨询电话:  单位地址:东方路25号  邮政编码:315191  姜山星城社区建立于2005年6月,隶属于鄞州区姜山镇。辖区东起甬台温高速公路,南接甬台温高速公路,西至顺明路和华山路,北到姜山横河。姜山星城社区包括华泰星城小区,区域建筑面积华泰星城112000平方米。辖区现有住房1017户,商铺160户,共有3100人。外来暂住户80户。社区内配有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室等生活配套设施。社区成立后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曾被评为浙江省社区规范化档案室、市优秀学习型社区、市和谐社区、市商业示范社区、区无邪教村、区文明社区、区四无社区、区商业示范社区、区学习型居委会、区卫生先进单位、区社区志愿服务优秀团队、镇先进党支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镇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等荣誉称号。  小城春秋社区  电话: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天童南路3598弄13号  邮编:315191  鄞州区姜山镇小城春秋社区成立于2007年5月,辖区地处宁波天童南路延伸段,东临姜丽公路,南至同山高速,西至高速姜山出口处,北至姜山628公交车站。辖区总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小城春秋16.5+明曙4.5万平方+廊桥丽苑2.8万平方),总户数2147户[其中:小城1500户+明曙410户(住宅376户+34户(商铺+老年人住房)+廊桥丽苑237户],现入住户数1755户【小城1400户+明曙355户】,总人口4690人(小城春秋3833人+明曙857人)。户籍户数1005户(小城667户+明曙338户),户籍人口数2740人(小城1915人+明曙825人),外来人口数1950人(小城1882人+明曙68人)。外来暂住人口670人(小城608人+明曙62人)。入住的居民大多为企事业单位年青人员,有较强的需求和购物能力。小城春秋社区居委会现有社工6名,在册党员52名,建立了社区居民学校、妇女学校,内设书法培训室、心理咨询室、电脑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交通安全室、姐妹谈心室、文体活动室、综治调解室、警务室、老年活动室等,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900平方米。目前,小城春秋社区商业网点达42家,总营业面积3366平方米,从业人员90余人。  茅山居民会  电话:4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茅山居民委员会,北纬29°44?,东经121°29?,成立于1993年4月,居委会驻地唐叶村,位于茅山中心区振兴路,东有河道与茅山小学隔开,南与茅坞公路交接,西与唐叶村接壤,北与胡山路接壤,地域面积0.18平方公里。茅山居委会下设红枫新村,居委会户籍在册186户,在册人口452人, 在册党员27名,另有外来流动人口250人。辖区内正在整修星光老年活动室,年底有望完成,这将大力改善辖区内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场所,建立的配套设施将大大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明南社区  联系电话8809112  姜山镇明南小区于四个村拆迁组成,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4年10月,座落于:鄞州区姜山镇,东起马池河,南接顺明路,西至广德湖南路,北到南山路,定名为: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明南社区,辖区总建筑面积136040平方米。幢数及分布:多层住宅39幢,商辅42间,户数1451户。入住的居民大多是拆迁户。目前,明南社区商业网点达42家,总营业面积2988平方米,从业人员96人。其中社区以姜山菜场和鄞州银行姜山支行商贸金融中心网点为依托、基本形成副食品店、超市、餐饮店、美发美容店、干洗店、放心早餐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维修店、花艺店、足浴店、照相店、服装等各类购物网点等16家,其他服务网点26家。网点种类较为齐全,基本形成了生活便利,商业繁荣的良好格局。  围绕服务人、关爱人、凝聚人的宗旨,居委会以示范商业社区创建为契机,通过龙头带动、示范推动,使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里得到基本满足,并在此基础上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先进,环境舒适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体液压支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