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结合我国实际,阐述 英文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

联系实际谈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联系实际谈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08-11-12 &匿名提问 发布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 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创新观念。首先,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20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且发展如此之快。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方面,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的理念与目标,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二是创新机制。一方面是以“985二期”工程为契机,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年来,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1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建设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985工程”一期,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以形成局部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 “学科特区”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几个“学科特区”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成立六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12的刊物《循环》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24项,经费达4877万元,申请专利18项;承担7个一类新药和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3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等等。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三是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引进优秀人才,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到目前为止,从海外引进了近200名优秀人才;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强调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竞争、和谐、有序、协作的学术氛围。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南京大学现有的 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30名院士,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 51%。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创立“大师+团队”模式,目前已经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该研究群体目前有5位院士,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该团队有4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四是创新环境。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南京大学 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其中包括:1.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2.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3.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学校首期出资500万元,社会融资500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将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4.实施专利战略。这些措施初见成效。2002年至2005年4月,学校共申请446(1985年以来共751)件,其中第一发明人200人,涉及的人员共783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申请量每年翻了一番。2004年,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近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校企联盟,建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12大措施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2. 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3. 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5. 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7.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8. 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9.新。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10. 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11. 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12. 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 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创新观念。首先,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20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且发展如此之快。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方面,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的理念与目标,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二是创新机制。一方面是以“985二期”工程为契机,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年来,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1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建设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985工程”一期,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以形成局部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 “学科特区”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几个“学科特区”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成立六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12的刊物《循环》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24项,经费达4877万元,申请专利18项;承担7个一类新药和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3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等等。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三是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引进优秀人才,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到目前为止,从海外引进了近200名优秀人才;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强调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竞争、和谐、有序、协作的学术氛围。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南京大学现有的 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30名院士,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 51%。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创立“大师+团队”模式,目前已经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该研究群体目前有5位院士,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该团队有4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四是创新环境。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南京大学 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其中包括:1.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2.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3.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学校首期出资500万元,社会融资500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将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4.实施专利战略。这些措施初见成效。2002年至2005年4月,学校共申请446(1985年以来共751)件,其中第一发明人200人,涉及的人员共783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申请量每年翻了一番。2004年,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近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校企联盟,建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作者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来源:光明日报 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 “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南京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记者: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呢?陈小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做好创新体系建设。长期以来,因体制所限,我国的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由于缺乏合作对象得不到发挥,手握订单的企业却要舍近求远,高价聘请国外的设计机构为其承担设计任务,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解决这种“ 两张皮”现象,十分重视创新体系建设。集团公司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夯实了技术创新的基础;通过厂所联合,改变过去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两张皮” 现象;通过成立集团公司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发中心,创建了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了科研力量,促进了集团公司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集团公司整体创新能力。通过以上几大举措,中船集团公司形成了以集团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其他研发力量为重要补充的两级创新体系框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效果也开始凸现。不仅加大船型开发力度,中船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船型。还开发建造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高技术船舶,为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创造了条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是自主创新?简单地讲,自主创新有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怎么样才能算属于自己,只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根据什么创造,根据市场需求;为什么能获取利益,因为是新的,是别人没有的,同时又是市场需要的,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   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换句话说,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   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要开辟市场,市场开辟,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创新。第五,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美国另外还有个管理大师,学经济 学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这个人叫德鲁克。他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   《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谈可持续性发展与财政政策 &谈可持续性发展与财政政策 摘 要:目前,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消耗等,人们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每个人的生活,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此,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财政的大力支持,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为此,就需要财政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即:财政总量的可持续发展和财政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资金筹措 财政政策取向  一、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当前地方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地区相当多的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从普遍情况看,我国产业落后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技术手段落后;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仍是结构性矛盾,“十五”计划也指明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重点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全面优化的结构调整。这构成当前地方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背景。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要促进地方工业化发展,需要对其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有较清晰的认识。  1.加快我国地方工业化发展具备诸多的有利条件。一是基础设施制约因素的缓解。曾经制约我国地方工业化发展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已从不适应转变为基本适应,并在逐步完善;二是生产要素聚集作用增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和市场瓶颈,完全可以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三是主导产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区域性支柱产业地位开始显现,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优势产业正在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吸收外商和民营资本,加快地方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加快我国地方工业化发展也面临着以下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制约。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与该地区的产业聚集规模、产业链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各区域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诸如纺织服装、制鞋产业集群,但多数企业尚未形成分工与协作链,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运行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二是人才和技术制约。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着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力不强,高、尖、新技术企业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偏少,这已成为扩大开放、吸引国内外资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市场制约。发达国家工业化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而我国加快地方工业化发展,面临着经济腹地狭小、拓展国内市场难度大以及技术层次低、拓展国际市场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由于某些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的存在,也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拓展。  因此,面对地方工业化发展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财政政策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有所作为。  二、地方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促进地方工业化发展,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立足地方实际情况,理清思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发展观,大力实施“四大战略”。  1.工业强省战略。工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没有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服务业就缺少拉动作用,就没有后劲,地方经济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对工业经济的认识,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是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大省必须立足实际,选准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起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催生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催生一批涉农工业,壮大工业群体,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逐步实现工业化。二是以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工业化。深化企业改革是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老企业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措施。必须以明晰产权、转换机制为重点,立足企业实际,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加快国有工商企业改制步伐,改出活力,改出效益。三是以重点企业推进工业化。大的骨干企业在地方工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是工业税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地方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标志,必须给予支持和保护。  2.生态立省战略。我国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是农业大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全力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发展生态经济是农业大省应对入世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出路,是现阶段解决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不高、增收缓慢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抓住境内污染源较少、自然生态良好的有利条件,做生态文章,求民富省强。  3.科教兴省战略。“五个统筹”这一新的发展观,其基本思想内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经济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科技教育水平的客观反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围绕提高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因此,实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取向  1.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1)总量平衡的财政政策。财政是影响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变量,财政影响总量平衡,是通过财政发挥其自身的职能实现的。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财政可以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引导资源的流向,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原有格局,形成新的总量平衡关系。例如,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改变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进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收支规模、投资方向,调节社会消费规模、消费方向,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应当建立健全以自动调控为主的财政运行机制:当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财政可以实行扩张性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或者两者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或者两者并举,由此抑制总需求。同时,在解决需求不足时,必须注意防止财政风险。  (2)产业结构的财政政策。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负外部性,例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具有正负外部性。大多数可以成为城市优秀的工人,这些农民工素质高,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工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相反,极个别农民素质低,到城市中偷窃,生产不好的产品,从而造成一些社会问题,这是外部性负效应。“三农”问题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只有从理论上充分认识“三农”的外部性,才能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应当在统一城乡税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实现全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起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值税对大工业是一种先进的税制,但它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进行增值税改革的同时,应当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及小规模企业实行较优惠的税收政策。  (3)区域经济的财政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增大,加入WTO后,由于各地区把握经济发展机遇的程度不同,以及资源、区位、政策等因素的作用,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差距在短期内将进一步扩大。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除了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外,乡镇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农业收入。加入WTO后,农业受的冲击大,再加上国家计划用3~5年的时间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即使是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乡镇工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有向城市集中的可能。这样,乡镇财政收入就要减少,有些乡镇财政将陷入困境。为了调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必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对落后地区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税的运行机制,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2.人类发展的财政政策。人口和资源、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口作为实现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数量和质量必须和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相协调。从目前情况看,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已经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控制人口增长,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提高人口素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平衡。为此,必须加大对控制人口规模的财政支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分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应当费改税;改革个人所得税,实行人性化的税前扣除制度。  3.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按照社会事业的不同类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基层财政和政权是国家财政与政权的基础,应当从制度方面解决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问题,完善地方税运行机制及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实行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财政应当加大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支持;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更加自主、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多渠道筹措社会发展资金,注意搞好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工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因素,也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其中,发展环保产业及其高新技术就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为此,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把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加以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提高环保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建立环保科技进步投入机制,促进环保科技进步及其产业化。要按照有关法律要求,保证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在建设和试制期间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扶持,以降低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投入风险,调动其开发研究高新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建立重点结构调整项目的补贴机制。对因技术落后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企业,强制淘汰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等,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如提供贷款贴息、社会保障和配套资金等。四是要建立、落实发展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机制。除了目前在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所得税等方面对环保产业给予支持外,还应在增值税、消费税等方面对环保产业的发展给予积极鼓励。  5.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为了体现对科技投资事业的鼓励,不仅应该对其采用消费型的增值税,而且还应该适当地调整增值税的税率设置。具体来说,就是对技术含量高、经确认为高新技术的产品,其生产与销售也应该按照低税率(13%)纳税,这样,就可以充分体现政府对高科技企业乃至风险投资事业的重视。还可以考虑对高新技术企业所缴纳增值税按适当比例返还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流转税是主要税源,为了解决科技企业设备价值量大、更新速度快、占用资金多的问题,可以考虑对高新技术企业或与技术开发有关的机器设备实行“税改投”政策,即将应征未征的增值税作为国家的资本金投入。这种税收优惠相对于其他优惠措施针对性强,更能刺激企业在购置科研设备方面投入资金,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硬件水平。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可持续发展  1.引导并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鼓励企业和私人对于可持续发展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捐款,允许在所得税税前100%的扣除,给予免征流转税的优惠;对风险投资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引导民间资金向高科技项目流动,促进科技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国债资金应尽可能减少直接支出,而逐步提高采用财政参股、补贴、贴息以及风险投资等间接投资的比重,这样一方面可以吸收启动民间投资的相应跟入,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积极争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助。  2.争取金融组织贷款。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例如,一些公共设施明知要赔钱,“赔钱也要干”,这就是“政府行为”。此类资金在我国外债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截至2002年6月底我国的外债余额为1700亿美元,政府主权债务余额为496.8亿美元,占34.4%.由政府行为来主办的项目,当然就只能由政府财政出钱,财政没有钱就借债。据了解,亚行在今后10年内,每年提供10~15亿美元,用于西部地区修公路;世界银行在今后10年内,每年提供10~15亿美元,搞8~10个项目。按照世界银行的政策,我国农业部门能够利用的只有三项:生物多样化行动计划项目;农村能源项目、节水农业项目;农发基金项目。2001年世界粮食计划署承诺对华援助8590万美元,将向广西、山西、宁夏、新疆、甘肃、贵州、青海、安徽等省提供价值相当于5590万元美元的粮食援助和3000万美元的粮食用于学校供膳项目。对国内金融组织,应当对其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贷款实行贴息政策。  3.各地争取立项。各地应当根据联合国及我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可持续发展项目规划,争取国际组织及我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  在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使用中,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逐年增加。银行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贷款应根据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性,适当延长偿还期限。积极运用债券和证券市场,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稳妥地推进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税改革,研究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产品征收环境税,或利用现有税种增强税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有利于废物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收费制度,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全面征收城镇污水处理费、城镇垃圾处理费和危险废物处置费,收费标准要逐步达到略有赢利的水平。开展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控制污染治理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参考文献:摘 要:随着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和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对完善中国的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支农;财政补贴;政策选择  1 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1 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不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改革以来,尽管财政支农总量有所提高,但农业投入特别是公共物品的投入不足,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1978年、2000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分别为1132.26亿元、13395.23亿元,增长了10.8倍,而国家同期财政农业投入分别为150.0亿元,1237.5亿元,只增长了7.2倍,财政收入增幅是财政农业投入增幅的1.5倍。从总量上看,国家财政农业投入不符合《农业法》中关于“每年用于农业的支出不得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对的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按照WTO《农业协议》,中国农业综合支持率可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8.5%,而目前仅为3.3%,“绿箱”政策12项支出(其中10项农业补贴)内容中中国有6项空白。因此,财政农业投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1 2 财政支农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各级政府更偏重于将财政资源投向投资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硬性”公共产品,而不愿投向期限长、具有战略意义的“软性”公共产品。在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中,用于生产性的支出比重下降,而用于各项事业费的比重上升,且在农业事业费比重上升的同时,其内部分配结构不合理。人员机构经费增长较快,业务经费增长缓慢,农业事业的发展面临资金的困扰。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国民的基础教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是国家财政应首先保障的支出,但是,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以1998年为例,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达到1.23亿人,占当年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65%,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仅占全国基础教育投入的56%.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均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投入渠道上,来自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投入仅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的34%,66%的教育投入是靠集资、收取学费和社会捐款解决的。  1 3 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  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年,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的补贴在300亿~800亿元,占农业支持总量的3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70%左右,年均增幅为27.16%.然而,如此巨额的补贴主要都是补在流通环节,补在价格上。根据财政部农业司有关专家分析:国家通过对粮食流通企业的补贴方式来间接补贴农民,国家需要耗费7元钱才使农民得到1元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太小。  1 4 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涉农部门多,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导致资金使用分散,实施效益不理想。从1997年到2000年的4a时间里,财政对农业生产性投入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而同期限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由1997年的4.6%分别下降为4.3%、3.8%、2.5%.  2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2 2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较大,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为70%~80%,农业科技转化率达到80%~85%.中国农业科技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a,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如果中国的农业科技储备增加,成果转化率提高,那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而言,农业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2 3 注重财政补贴的运用,提高农业补贴水平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据统计,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2001年的农业补贴为3000亿美元以上,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占农户收入的比重达31%.其中,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为20%左右,欧盟为35%,日本、挪威、瑞士、韩国等高达60%以上。美国准备继续加大对农产品支持计划的资助力度,拟在今后10a内增加资金490亿美元,增幅高达63%.日本则规定,凡是农民集体和公共团体购买农用机械和设施所需费用,30%~40%由政府补助金承担。  2 4 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协调使用  美国除了采用常规的农业直接补贴、价格支持、税收减免、优惠税率、出口补贴等微观政策工具扶持农业发展外,还非常重视财政投融资工具的使用,如联邦财政拨款建立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或资助其它农业信贷机构。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农业基础价格补贴、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农业经营者的收入补贴、出口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措施。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有些财政支农措施已经开始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产品质量控制等要求挂钩。  3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  3 1 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农的界定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而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此,应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适当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遏制其占GDP、财政总支出、财政收入等比重的持续下滑,保持投入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保留支持空间(8.5%)和“绿箱政策”条款对农业进行保护和补贴。  3 2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投入的边际回报率最高,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次之,农牧户自身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最低。因此,在中国财政支农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根据WTO的规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可考虑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力争由现在的11%提高到本世纪末的15%,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比重由目前的30%~40%提高至50%以上;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比重可提高到8%,基本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3 3 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根据国际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改进补贴方式,减少对中间环节的间接补贴,增加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农业补贴同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挂钩,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强化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展开。  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价格补贴保护外,利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税收杠杆的利用,通过启动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财政投资融资手段优化农业信贷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国安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财政工作[J] 财政研究,2004,(5):18-20  [2] 胡德仁,刘 亮 加入WTO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定位及政策选择[J] 财政与税务,2002,(7):8-10  [3] 朱海洋 “入世”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取向的思考[J] 财政与税务,2002,(9):69-74  [4] 刘 斌,张兆钢,霍 功 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5] 高 峰,王学真,羊文辉 农业支持和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J] 经济纵横,2004,(6):48-52  2 1 巨额的财政投入对国家的农业生产起到明显的支持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伴随一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各国政府普遍实施农业保护和农业支持政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本身GDP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农业财政支出相当于农业GDP的45%~95%;即使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也相当于农业GDP的10%.在20世纪,日本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实行农产品保护政策,韩国也于60年代末开始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中国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水平已大致相当于日、韩经济转型时期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  1.万莹。积极财政政策下的税收政策取向。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2.杨灿明。我国“十五”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当代财经,2000(2)  3.项怀诚。中国财政管理,2001  4.于良春。政治经济学,200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适应形势 改革创新 为实现宁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中共宁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纪筑国 (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是县委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组织系统来说,就是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安排部署2008年的各项任务。 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县组织工作在县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常规工作抓创优、重点工作抓创新、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进一步强化了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以“四树四建”和“读书与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了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培训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1500余人次,扩大了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增强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提名、考察、酝酿、决定、公示、试用等程序,尊重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扩大了干部选拔的公信度。全年共调整科级领导干部73人。在干部调整中,注重向少数民族、妇女、非党干部和年轻干部倾斜,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有23名同志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进一步优化了干部结构,强化了领导力量。加大对领导干部日常考察和监督管理力度,及时有效地解决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了对干部出国出境的审批管理。科学合理地设置科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目标,并采取集中全面检查、随机重点抽查和实地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大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实绩考核工作的导向激励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工作载体,实施了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能力提升工程,乡镇、村两级党组织和农民党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继续实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全县80%的农民党员都有了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岗位。针对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实际,出台了《关于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创新了村级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内容,这一作法,在我县召开的“全市农村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得到了推广,中组部、中央政研室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也都先后来我县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截止到2007年末,全县共设立村级党总支37个,专业党支部105个,专业党小组781个。完善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深入推行“支部抓协会、党员带群众”的党建工作模式,全县各类党群互助组织达到3200多个,农民党员经纪人达1000多名,党组织创办、党员领办的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各类经济组织和其他中介组织达253个,覆盖农户12535个,覆盖党员2202人。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升级提档,便民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举办了全县首届村干部经济管理大专班,招收学员203名。完成了30个村的活动场所建设任务。深入开展了“单位扶村、干部包户”大下乡活动,协助解决项目启动资金900多万元,帮助群众落实种植、养殖、加工等增收项目2400多个。开展“三三创建”工程,加强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新规划社区,优化了党组织设置。组织109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建立共驻共建关系,形成了领导联社区、单位帮社区、居民建社区的工作格局,并在“全市街道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制定了向房产开发企业收缴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的具体办法,全年共收取建设资金30余万元,总投资220余万元,为3个社区新建了高标准的活动场所。大力推进“管理型”、“服务型”、“文化型”等特色示范社区建设。有600余名党员义务参与社区服务活动,2500余名居民得到社区内各类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帮扶。举办了3000余人参加的首届社区居民运动会,组织居民各类文体活动500多场,社区组织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活动更加丰富。着力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年”及“三创一落实”活动,从创新体制、完善制度、强化检查入手,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大了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全年新建“两新”党组织16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达到了100%,扩大了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 --党员先进性建设成果不断扩大。全县各级党组织围绕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和具体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党员实际,采取集中办班、巡回讲课、函授学习、“送党校下乡”、建立党员远程教育示范点、组织收看党员教育频道、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科技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年内,共培训党员30000多人次。大力开展了“学六中全会精神,做和谐建设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引领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总结2007年全县组织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县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县组工干部和党务工作者锐意进取、求真务实、辛勤工作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组织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干部工作重选拔任用、轻监督管理的问题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干部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思想作风建设的方式和手段仍需创新;部分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需要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年,根据县委的部署,全县组织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第一要务,贯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提升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宁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适应形势,大胆实践,切实推进组织工作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这就要求组织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组织工作才会有活力、有动力、有生命力;只有改革创新,组织工作才会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必须把握正确方向。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指引,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来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个主线来推进创新,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组织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努力做到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要明确组织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去把握,找准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去推进组织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 2、必须适应实际需要。要继承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在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要在更新观念上创新,重点解决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自我发展机制,树立吐故纳新、勇于创新的大组织观、人才观。要用改革的方法去改进和完善不适应的政策、措施,用创新的方法去拓展新的工作领域,研究提出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新举措。 3、必须凝聚各方智慧。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以及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崇尚创新,追求创新成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鼓励党员、干部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创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各自工作,让一切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创新理念得到弘扬,创新举措得到尊重,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充分挖掘创新潜力,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基层和群众中的创新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创新经验,推进组织工作的不断发展。 4、必须突出工作重点。今年,全县组织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重点推进: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改进完善干部考察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对科级领导干部日常考察的工作力度和成果运用,不断提高干部选任质量和公信度。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继续抓好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在扩大组织覆盖面的同时,下大力量研究和推行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和管理办法,实现农村党建工作新的突破;在巩固社区党建共驻共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内政治资源、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和效能发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社区党建工作质的提升;适时启动网络党建工程,逐步实现党建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进程,探索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互帮机制,使城乡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互促互动。 二、明确目标,改进措施,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水平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建设“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团结向上、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打造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永葆活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具体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实际能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要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过程中,使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切实有新提高,在工作上切实有新改进,在党性修养上切实有新加强,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切实有新进步。 继续围绕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重点落实好党员能力增强、责任落实、监督激励、权利保障、队伍进出等五项长效机制二十项具体制度,努力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营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坚持我县已经实行多年的《党员证》制度,同时抓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管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严格执行党员外出报告登记等各项制度。积极改进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和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适时启动网络党建工程,促进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2、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 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能力提升工程,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提高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不断加强乡镇党委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各项工作制度,推进职能转变,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全面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改革和创新村干部选任制度,突出抓好村“一把手”建设,进一步扩大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加大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办好全县首届村干部经济管理大专班。积极探索村干部的职业化管理,修订《宁城县村干部管理办法》,研究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离职补偿等制度,从体制上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干有所得、老有所养的保障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通过实行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发挥党员作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加大发展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按规定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队伍纯洁性。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重点做好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政治组织资源和经济组织资源有机融合,保证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按照十七大要求,坚持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则,继续坚持以产业分类为主要依据,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改进工作的深化。要进一步扩大专业党组织的覆盖率,真正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针对党组织设置形式的改进,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上的转变,形成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保证改进设置后的基层党组织能够协调运转,充分发挥功能和优势。根据各类专业党组织的特点,精心设计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努力提高专业党组织工作的战斗力。 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创新形式,扩大范围,提高质量,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充分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决策权,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 切实深化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提升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有效载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成效的好坏,关乎党在农村执政之基实不实,关乎党在农村执政状况好不好,关乎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强不强。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整合服务资源,健全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切实加强便民服务网点和便民服务队伍建设,形成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不断完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干部联系卡、办事预约、责任追究、监督考评等相关制度,推动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升级提档。 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党建工作联抓,社区基础设施联建,社区服务联办、社区文明联创”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共驻共建责任机制、议事协调机制、活动推进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区域性党建合力。坚持以街道财政投入为主,以共建单位支持为辅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内再新建标准化社区活动场所2处。以铁西、站前、桥东、城北等社区为重点,着力推进特色示范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党建特色。认真抓好社区班子成员、党务工作者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会谋划善运筹、会管理善说服、会民主善决策的社区党务干部队伍。紧紧围绕社区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参与协同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抓好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努力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为目标,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培育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的力度。在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大、党建基础好的“两新”组织中重点培育一批“听有内容、看有形象、学有经验”的先进典型,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从而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不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活力。重点组织开展好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找准机关党建工作与机关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以增强机关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政务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干部素质、规范行政行为、落实服务承诺为重点,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中梗阻”现象,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经济发展。 3、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加大干部日常考察和监督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宁城县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办法》,把干部日常考察寓于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通过日常考察,随时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工作状态;加强与纪检、人事、信访、审计、公检法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日常考察,有效地发挥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对存在作风不民主、责任心不强、工作拖沓、缺乏敬业精神等问题的干部,通过部长约谈、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交心谈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特别是要通过认真的倾听、悉心的解释,客观发现问题、公正评价干部、保持工作激情,使干部日常考察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切实强化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注重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使培训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利用好县内外教学资源,完善学时、学分记录考核做法,探索形成考核学习培训成果的新制度。围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制度建设,进而提升科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能力和水平,营造一个团结共事、科学执政、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 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以新一届政府工作部门组成为契机,注重把思想解放、政绩突出、踏实干事、群众威信高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及县直科级领导班子中。进一步调整优化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充分考虑班子成员专业、性格、工作经验、年龄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以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干部职务任期、交流、回避的三个法规性文件精神,解决好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有计划地选派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到发达地区、基层贫困地区和重点企业挂职锻炼。完善后备干部信息库建设,做好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逐步解决年轻干部储备不足、结构性干部准备不足的问题。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借鉴先进地区的创新做法,完善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环节的操作规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重做好各类重点人才和领导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全县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新热情。 不断完善实绩考核目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两大目标,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实绩考核目标体系,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引导到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和谐宁城建设上来。认真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体规范的考评细则,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坚持扩大民主评价层面,注重社会公认的原则,注意倾听干部的意愿、诉求和呼声。制定单项目标日常监控办法,加强日常监控。同时,加大对单项目标考核部门的监督力度,制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要通过实绩考核,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客观公正评价班子,调动工作干劲。 三、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健全完善组织工作机制 组织工作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实现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证。组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一以贯之地重视和加强组织工作,努力发挥好组织工作服务保证、巩固基础和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组工队伍建设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必要前提。组工干部更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练就过硬的本领,努力做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模范,带头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上狠下功夫。要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的各项重大决策,用宽广的眼光来审视组织工作,努力提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解决新问题、经受新挑战的工作能力。扎实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树立政治坚定、公道正派、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良好形象。要努力构建政令畅通、运转协调的机关管理机制,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使组工干部成为推动党建工作的主力军,成为关心服务党员、干部的知心人,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践行者。 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组织,不断完善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氛围。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认真分析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在严、实、细上下功夫,增强督查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同志们,2008年的组织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激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抓住重点,稳步推进,围绕全局,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宁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个不清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演阐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