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 资本家定义提出人际关糸是资本后,又是怎样推翻的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项A、B割裂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就是承袭传统”没有认识到继承要有所淘汰,要批判地继承;“发展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没有认识到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选项C是错误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材料一& 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
材料二& 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的对象由起初的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后又涉及整个世界。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而对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便形成了哲学。
&&&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赞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学科。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4届内蒙古巴市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
材料二: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的对象由起初的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后又涉及整个世界。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而对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便形成了哲学。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8分)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木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这是历史进步。有人说,对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不能再仅仅从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立场去审视,否则就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消极、片面、情绪化的结论。对这段历史只能从价值论的角度去重新评价,才能对近代中国有更为木质的认识。—《历史新知识》材料二许多学者认为,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帝国主义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一切社会制度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最早促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但是,这种现代化是被严格地限定在是否有利于殖民统治范围之内的,即:不改变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只在某些方面做某些有利于外国侵略势力的调性,是极有限度的资本主义变革。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不充分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则是要突破帝国主义所允许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历史新知识》材料三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这样写道:“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么来说,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血伤心?难道不是有无数的生灵,曾遭到贴木儿的蹂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请回答:(1)关于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的观点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相近?(3)你对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在无定河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统万城)。赫连勃勃曾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北魏灭夏以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今毛乌素沙漠)。
——摘编自白寿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隋至宋初统万城地区人口统计略表
口数(每户以5口估算)
——摘编自《隋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
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芜。据美国官方统计,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频繁的沙尘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当时的一首歌这样唱道:“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遮住太阳。”&&
&&&&&&&&&&&&&&&&&&&&&&&&&&&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特《尘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统万城建于哪一历史时期,说明该城所在地区自建城至北宋年末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谈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迭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3)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4)依据资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5)联系材料五,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6)联系材料五、六,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v 09 10--12 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2.00
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v 09 10--12 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 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你可能喜欢的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论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使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次革命。不过,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在他们学说形成的时候,无产阶级刚刚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著作主要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他们学说的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内在的联系。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社会主义虽然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存在的,但这并不排除二者的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一种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即是在吸纳了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有价值东西的基础上的否定。
一、资本主义孕育了社会主义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向人们显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事实,同时它也促使有识之士去深入探讨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的根源,并努力寻求消除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的道路。
产业革命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而且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经受过现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洗礼及近代民主自由观念的熏陶,对现代市民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个意义上,资产阶级已经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开始占据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地位。为了更有成效地进行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亟须在理论上弄清楚:无产阶级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冲突与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是否可以调和,无产阶级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改变社会现实,无产阶级自身有没有能力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变革,无产阶级是否应该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如此等等。这样,适应时代的呼唤,抛弃陈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适时地进行理论创新,为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便成了摆在社会主义理论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内在历史联系。“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从无中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从空中,又不是从自己产生自己的那种观念的母胎中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发展过程内部和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内部,并且与它们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
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历史上社会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经历过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斗争,如同任何社会的交替过程一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尽管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是一种进步,但是资本主义仍然不能克服自身的矛盾、危机和局限性,最终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又“对准资产阶级自己”。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体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所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它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具体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其经济上的表现便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持续不断的爆发,它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后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发展,表现在阶级关系上,便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越来越激化。作为社会的主体力量、社会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有权利也有责任使用包括暴力手段在内的一切社会变革手段,改变这个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解放自己并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某个天才人物的偶然发现,而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不再是去苦思冥想出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过程,从中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马克思完全摈弃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纯粹道义的谴责,而是用经济学的方法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找到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的革命阶级即现代产业无产阶级,同时也提出了“剥夺剥夺者”这一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存在的根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不是别人从外部强加给它的,而是这种制度本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它不以哪个人、哪个政党、哪个阶级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无产阶级或者说工人阶级肩负着两大历史使命:一是旧社会的掘墓人,二是新社会的创造者。后者的任务比前者更漫长、更艰巨。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特殊阶段的历史。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开始尖锐化了。于是,人们眼前又开始了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而且还造就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即现代的产业工人阶级。资产阶级无意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被从资产阶级的脚下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科学社会主义明确把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目标。
三、当代社会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统一关系。它们之间既具有对抗性、斗争性、排斥性,也存在共存性、渗透性、可转化性和互补性。马克思主义的局限在于,只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这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时代的限制,那时候资本主义的发展尚未充分,使得马恩不能全面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忽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性、互补性。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经过将近百年的发展,社会主义没被处心积虑置社会主义于死地的资本主义消灭,而资本主义尽管屡遭危机,可资本主义世界非但没有出现马恩革命导师所预言的垂死、腐朽等没落景象,
没有走向灭亡,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反而出现了新的转机,在世界上仍处于优势地位。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说明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到尽头。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繁荣并不意味着它万世长存,改变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命运,相反,资本主义越是发展,越是为它自身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创造条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可以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在认识上,我们可以明确如下观点:第一,西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摆脱了灭亡的历史命运,而是加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越是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的条件准备得就越是充分。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宏观管理方面的计划调节,所有制方面的国有化、合作制、股份制和股权分散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也未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是造就了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的工人阶级,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不断创造条件。第三,工人阶级的发展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参与管理企业,工人股东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工人被雇佣、被剥削的地位,工人阶级追求自身政治、经济权利的愿望不会改变。正如马克思所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
当代资本主义在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表现出相当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相当大的容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潜能。这一事实并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那样,“无论哪一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经济利益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大大增强,双方的和平共处也因此得到了全所未有的经济基础。同时,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资本主义意识到了其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并试图进行改善。如实行股份制,让普通大众参与进来,实行国家福利,加强国民生活保障等。这一趋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矛盾越来越激化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资本主义正在酝酿社会主义的因素,而且越来越明显,但是要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2、社会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来发展自己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要学习、研究、借鉴、利用资本主义,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历史证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社会主义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商品经济正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最发达、最典型的经济形态。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从根本上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成功经验。除了生产力之外,社会主义还要继承资本主义的合理的政治文明成果和资本主义的先进的文化成果等。所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的直接历史前提就是资本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明确把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增强自身发展的手段之一,即使在今天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也不能妄自尊大,而要虚心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壮大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警惕西方和平演变的企图。
当代资本主义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政治、经济、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社会主义只有通过不断吸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精神先进文明来完善自己才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摒弃社会主义只能与资本主义“彻底决裂”和“对着干”的观念,强化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观念,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健康发展,更快地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习是手段,学习的目的在于取代而不在于同化。社会主义学习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使自己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并最终消灭和取代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曲折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在战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甚至出现了由于苏东剧变而导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苏东剧变绝非是奉行马克思主义所致,而是未能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因此,苏东剧变的现实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在这一漫长的变革过程中,出现一些曲折和反复更是在所难免的。苏东剧变,丝毫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大趋势。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增强,随着世界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主要形式和解决对抗关系的主要手段,由武装冲突和军事较量转向“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和平环境,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同化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时刻警惕资本主义的策反,防止社会主义的倒退。
西方出现了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将逐渐融合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的“趋同论”。“趋同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社会主义将最终和资本主义融为一体”,其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它歪曲了社会主义“和平共处”的理论,把“和平共处”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融合”,它适应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需要,被资本主义当成“和平演变”的工具;它适应了社会改良主义的需要,被社会改良主义者当成麻痹人民群众革命斗志的工具。对此,我们应该作出明确的判断,采取严厉的批判态度,避免被这种理论侵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