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林家坪庄上村煤矿政府书记简历

★ 张建国同志任临县县委书记★_林家坪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18贴子:
★ 张建国同志任临县县委书记★收藏
来源: 县新闻办 
5月3日,我县召开县级干部会议,宣布中共山西省委、中共吕梁市委关于临县县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任命张建国同志为临县县委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中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樊立华宣布省委、市委任免通知,县委书记张建国主持会议,闫金英、薛全清、王少利、李琦、陈浩、李正奎等县级干部参加会议。 樊立华受省委、市委委托,宣布省委、市委决定:经省委、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任命张建国同志为临县县委书记,免去刘永平同志的临县县委书记、县委常委、委员职务。郑中夏指出,这次临县县委书记的调整是省委、市委根据我市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和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体现了省委、市委对临县领导班子建设的肯定和高度重视。近年来,临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在全市排位整体前移,呈现出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农村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县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三个明显特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政府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共同努力以及老同志支持帮助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与刘永平同志、张建国同志及历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郑中夏在介绍张建国同志的情况时说,建国同志熟悉经济和党务工作,既有机关工作经历,又有县(市、区)工作经验,领导经验丰富,思路清晰,总揽全局和统筹协调能力比较强。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务实,重点突出,推进工作有力度。公道正派,团结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群众基础较好。省委、市委认为,张建国同志担任临县县委书记是合适的。相信以他的能力和经验,一定能够很快转变角色,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临县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和全县干部群众一定会继续全力支持建国同志的工作。 郑中夏在讲话中还向我县新任县委书记张建国和参会的县级干部提了五点希望:一是要切实履行县委抓党建工作职责,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是要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三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市委三届三次会议和市两会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四是要切实改进作风,做求真务实的表率。五是要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 新任我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表示,坚决拥护省委、市委的决定。张建国说,我先后两次在临县工作,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经历了而立、不惑、知天命三个年龄段,参与和见证了临县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历史进程,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其间,广大干部群众为临县发展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奉献精神,省、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关爱、支持帮助,时刻都在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激励着我,使我自觉地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与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刘永平同志在担任临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团结带领县四大班子和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吃苦耐劳,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留下了好的传统,形成了好的风气,开拓了好的局面,也为我本人开展工作提供了好的平台。 谈到今后工作,张建国说,组织上让我担任临县县委书记这一职务,让我接过临县改革发展稳定的“接力棒”,我确实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感到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我还能继续和在座的诸位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为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为这块培养、锻炼我成长的热土贡献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担忧的是怕这个“接力棒”承接的不好,使临县错过了发展的机遇。但好在有历届县委、政府奠定的良好基础,有县四大班子的精诚团结,有全县23个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单位及全县老干部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有全县64万勤劳纯朴的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我有决心、有信心把临县的事情办得更好。会后,要尽快转变角色,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谋划全局把方向。坚持与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省委提出“转型跨越、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市委“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驾驭全局,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在临县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确保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要继承创新抓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连续性,顺应新期待,围绕县第十三届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发展战略、工作思路、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特别是关系到临县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具体化,抓好工作措施、运行机制、方式方法的创新,推动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三是要勤政高效促落实。坚持把一切心思放到干事业上,把全部本领用到促发展上,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临县的实际出发,说了算,定了干,不见成效不松手,不达目标不罢休,努力办好政策该办、发展要办、群众想办的实事、好事。四是要牢记宗旨惠民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干部使用上要注重一个标准,那就是能做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做好群众工作,能为群众着想,能为群众解难,能知群众疾苦的干部。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以信访稳定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一步暖民心、稳民心、聚民心,保证全县社会秩序和谐、平安、稳定。五是要顾全大局讲团结。坚持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地位,健全人大督政、政府行政、政协参政的运行机制,善于实行正确集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巩固和谐信任、团结干事的局面。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基层,敢于压担子、搭舞台、建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六是要廉洁自律树形象。坚持强化党性修养,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主动接受法纪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班子成员监督,严格管理家属及其身边工作人员,讲操守,重品行,守住大节,稳住小节,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县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好转,塑造新的良好形象,请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我进行监督。 张建国最后说,临县正处在加快“富民强县”进程的关键时期,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我坚信,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县四大班子的大力支持,有老同志、老干部的关心爱护,有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使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跨上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珍惜时代提供的机遇和舞台,珍惜组织对我的厚爱和重托,珍惜干部群众对我的信赖和期望,尽快从政府县长向县委书记的角色转换,统全局、谋大事、打基础、聚合力、强班子、带队伍,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新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与大家一道把临县的事情办得更好,为建设美丽临县作出应有的贡献!(刘生锋 李小刚)
谁的县长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岳西县乡镇情况简介
单位全称:岳西县来榜镇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来榜镇黄泥村邮政编码:246650公开电话:E - mail:镇长汪训卫书记胡天南&&来榜镇地处岳西县域中心,是岳西中西部交通要塞,也是岳西县旅游区域中心集镇。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东临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南接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往明堂山、司空山,北靠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县城23公里,318国道和209省道在镇区交汇,是岳西县西南、西北9个乡镇15万人来往县城的必经地。&&电子地图 &&全镇12个行政村,274个村民组,6781户,23153人,2013年财政收入13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元。近几年来,来榜镇围绕打造“县域中心集镇”目标,始终坚持走“特色农业富民,生态工业强镇,第三产业活镇”发展之路,着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可协调发展。
&&特色农业方面:逐步形成了以“桑、茶、瓜、菜”为主的四大特色种植业和以名山公司为龙头的有机黑猪、鲟鱼、娃娃鱼三个特色养殖业,是国内第二家有机猪生产基地,华东地区的瓜蒌之乡,安徽省蚕桑第一镇,全省娃娃鱼养殖中心之一,是岳西县高山蔬菜四季豆最大产出地和全县七个重点茶乡之一。 &&生态工业方面:以税收为杠杆,以服务为先导,以环境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先后引进七家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区,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0家,县级规模企业达到7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完成税收700多万元,是县内除天堂镇外纳税最多的乡镇。名山公司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泉源盛公司荣获“安徽省文化企业”和“全市企业突出贡献奖”、全县“企业进步奖”、“纳税十强”等荣誉称号。已经形成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工艺制品、玻璃钢制品、服装加工、太阳能开发等为主的产业群。&&集镇建设方面:依托国省道,以集镇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特色比较鲜明、商业比较发达的宜居宜商宜闲的山区小城镇。围绕集镇新区建设及功能的扩张,形成了以斑竹省级蚕桑专业示范村为龙头的产业园建设、以三河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带动的村庄建设、以明堂山为依托的横河休闲农庄建设。&&旅游资源:来榜镇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9%,自然风光引人入胜。黄沙岭横亘东南,雷音寺塔肃立西北,三道河扬波九井,钟形山悬核中心。雷音日出、公山云海、九井流泉、钱坪林海、龙井湖光、钟山夜月、古寨遗迹、来河春晓、八字摩崖、清静晚钟汇成来榜十景;黄泥古墩遗址、古寨址桃园寨、马园寨、公界山清静寺和八字岩电站水库是来榜的主要古迹名胜;来榜镇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多处残存着三国和太平天国时期古战场遗址;在明清时代,来榜老街手工作坊远近闻名;处处是景,路路有诗的自然景观无不令人流连忘返,来榜镇特殊的交通区位,形成岳西县主要旅游景点集散中心。&&来榜镇是安庆市26个县域次中心城镇之一,岳西县中部经济区域中心。来榜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丰富的山野资源优势,品种繁多的农副产品优势,“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最佳去处。我们将积极“融入县域经济圈,打造特色产业园”,围绕建设县域中心城镇目标,倾力打造特色来榜、生态来榜、和谐来榜。
单位全称:岳西县黄尾镇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黄尾镇黄尾村邮政编码:246641公开电话:E - mail:镇长储海英书记舒寒冰&&黄尾镇位于岳西县北部,与本县头陀镇、青天乡和霍山县磨子潭镇接壤,距县城34公里。济广高速横贯全镇,在黄尾设有互通出口,黄尾镇位于合肥、武汉两小时旅游圈交汇地带。全镇辖门楼、平等、云峰、严家、黄龙、黄尾6个行政村,90个村民组,户籍人口7130人(除10名少数民族外,均为汉族),外来常年暂住的务工、经商人口超过6000人。黄尾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强力建设生态大镇、旅游强镇、商贸重镇、风情小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集革命老区、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纯山区、贫困地区“五区”于一体的岳西县北部重镇。&&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境内山场广阔,河谷幽深。山场面积122880亩,其中有林地92180亩,人均12.9亩,为全县山场大镇之一。全镇耕地面积5328.5亩,人均0.75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名木古树繁多,最近新发现全国最大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野生植物银缕梅种群。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茭白、板栗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乡镇企业以水电、石材为主。黄尾河水力蕴藏量居全县之首,是岳西名副其实的水电大镇,目前已开发2万多千瓦,严家电站是我县已开发水电站的最大一座,总装机1.2万千瓦。&&黄尾镇属一般建制镇,是岳西县首批风情小镇建设重点乡镇之一,2007年研究制定了《黄尾镇总体规划(2007——2020)》,近期已对规划进行了修编,编制了《黄尾镇风情小镇建设规划》及村庄规划。以大景区理念统揽规划,以“生态大镇、旅游强镇、商贸重镇、风情小镇”为建设目标,集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5平方公里,形成一河五区建设格局,即重点打造流经集镇区“S”形黄尾河水景观带,沿高速路出口经黄尾河两岸至镇区规划建设高速出口综合服务区、老镇风情区、新镇商业区、彩虹瀑布景区、莲花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黄尾是岳西县北部重镇,有岳西“小上海”之美誉,自古以来岳西、霍山两县交界处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现有各类商业网点200余家。随着2009年济广高速六(安)潜(山)段建成通车,黄尾镇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黄尾出口位于合肥和武汉两小时旅游圈交汇地带,辐射带动岳西、霍山两县八个乡镇和彩虹瀑布、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乐诚寺、牛草山、别山湖、龙井峡等六大景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境内有云峰峡谷、马园千亩牛草山、中河10里银珠河、云峰阔滩一带的万亩原始次生林等自然景观,有历史遗迹祖师殿,有黄尾河暴动纪念亭等革命纪念地。2010年,启动建设大别山彩虹瀑布景区,2011年正式接待游客并被评为国家4A景区,截止目前,景区已完成投资1.2亿元,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成为集山水观光、户外探险、休闲养生、农家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2013年黄尾镇黄尾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名村”。&&建设农家乐及休闲农业示范区。围绕做大做强旅游业目标,2013年7月份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黄尾镇建设农家乐及休闲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农家乐及休闲农业,成立了“彩虹之约”协会,开展了首届特色菜评选,积极实施培训提升、农家庭院美化、农家元素装饰三大工程,已在镇区发展会员45家,日接待游客能力由起步之初的近1000人次上升到5000人次;强力启动了高标准茶叶观光园、特色水果园、翠竹长廊、有机稻鸭共养基地、高山茭白基地、时令蔬菜基地等九大类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建设宜游、宜业、宜居的风情小镇。镇区内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齐全,成立了城市执法管理中队,加强城镇管理,近年来新修集镇道路5公里、通村公路41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5000平米。2013年,自高速路口至集镇区新安装路灯200余盏,新建特色农家庭院200余个,成立镇环卫清洁中心,聘请环卫工作人员5人,新建垃圾处理站及填埋场,购置了600只垃圾桶,实现了镇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另外,总投资3000余万的集镇防洪堤加固及滨河路改造工程已开始实施,总投资6000余万元的黄尾二桥及连接线工程将于近期启动。&&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发展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选址落户黄尾,前期工作全面展开,有望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总投资8亿元的彩虹瀑布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前期规划,将于2014年动工,两年内建成开放;总投资10亿元的黄尾总部经济实验园区正在规划中,近期将启动建设。
单位全称:岳西县头陀镇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头陀镇头陀村邮政编码:246600公开电话:E - mail:镇长王智平书记宋杏芳&&全镇现辖5个行政村,135个村民组,人口1.1万,国土面积123平方公里。
& & 头陀镇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日爆发了岳西革命史上三大暴动之一的“头陀河暴动”。
& & 头陀镇地处三县结合部。东邻舒城县晓天镇和本县姚河乡,南连本县主簿镇、石关乡,西与本县青天乡比邻,北接霍山县磨子潭镇和本县黄尾镇。
& & 头陀镇是一个深山区镇。村庄落差大,海拔240---1210米,村庄依山傍水,四面环山。各村庄之间山连山,山山相隔,互不相望,车到山前疑无路,转过山嘴又一村。
& & 头陀镇是一个资源型乡镇。头陀拥有总储量达2亿立方米的小河口花岗石矿山和含铁量3%—6%的磁铁矿约20平方公里,所产“岳西黑”板材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还有东坡芝麻白石料,丰富的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形成茶业、石业、小水电、高山蔬菜、禅宗旅游五大支柱产业。
& &头陀镇交通四通八达。六潜高速穿境而过,政府所在地距六潜高速黄尾出口仅26公里。青天—姚河公路、石关—黄尾公路在本镇十字交叉。村庄道路虽是陡峭十八弯,却也四方通达。北与霍山县磨子潭的金岩村和东流村及本县黄尾镇黄龙村三路贯通,东与霍山县东西溪乡的桃李村和舒城县晓天镇的桃李村两村路相连,南与本县主簿镇南田村相通。
单位全称:岳西县主簿镇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zbz./单位地址:岳西县主簿镇白果村邮政编码:246630公开电话:E - mail:镇长储爱华书记产银杰主簿镇位于岳西县东北部,面积9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17个村民组,2471户,8133人。镇区距县城34公里,距省城合肥160公里,105国道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全镇山场面积13.2万亩,耕地面积约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800亩,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3.2,全年日照时数2010小时,无霜期180天,四季分明,系淠河与杭埠河水系源头。主簿历史悠久,是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传说西周时枯井园就有306户,早年因有一京官主簿到此为官,在任清廉公正,后人以此官职命名此地以示纪念。& &&&近年来,主簿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形成了茭白、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享有“安徽省猕猴桃第一镇”和“茭白生产专业镇”的美誉,2012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境内山青水秀,生态保护完整,生物多样,2013年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全镇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通电话,通互联网,通电视,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镇千村”示范镇,同时被安庆市命名为小康镇;主簿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矿产、丰沛的水资源,自然景观有古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俗称岳西第一佛山的二祖山和迎水庵、钓鱼石等,也有现代革命先烈们传奇的战斗足迹。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设施完善;这里服务高效,诚信务实,朝气蓬勃;这里群众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善良,社会和谐稳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是避暑休闲的胜地,是观光旅游的乐园,是投资兴业的热土。近年来,主簿依托产业支撑,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美好乡村、风情小镇,全面融入大别山避暑休闲观光旅游圈,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放、务实、朝气、活力的主簿欢迎你。
单位全称:岳西县毛尖山乡人民政府网站地址:单位地址:岳西县毛尖山乡平精村邮政编码:246600公开电话:E - mail:乡长刘亚维书记徐进达&&毛尖山乡位于岳西县东部边陲,有岳西东大门之称。内与天堂镇、温泉镇、石关乡、响肠镇相邻,外接潜山县槎水镇、水吼镇。全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6个村,133个村民组,3674户,14068人,2012年人均收入4369元。境内群山环绕,地势陡峭,省道209线贯穿东西。
&&一、地形地貌为“半山半水伴山城”。“半山”,毛尖山北部为平均海拔超800米的高山,从县城沿209省道蜿蜒而上,全乡山场面积为70000余亩,山势陡峭,连绵起伏,是典型的深山区乡。“半水”,南部,毛尖山水库坐落境内,地势比县城低洼,县城衙前河流进毛尖山水库,汇聚成美丽的天堂湖,库区面积达5000余亩,为岳西县境内最大水面的高山平湖。“伴山城”,乡政府驻地距县城仅7公里,库区合林、林河二村紧邻县城,因而又称为相伴在县城旁边的郊区乡。
&&二、自然资源有“一峰一湖一峡谷”。“一峰”,即双峰寨,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平精村双峰组境内,其山形秀丽,陡峭挺拔,奇松怪石,风光无限,并因存有完好的太平天国时期古老寨墙而闻名。“一湖”,即天堂湖(毛尖山水库),1958年7月动工兴建,是安徽省较早的一座中型水库,库容0.54亿立方。水库西面紧靠县城,交通便利;北面土地开阔,可供开发利用;东面南面山场丰富,山清水秀。整座水库波光潋滟,风光旖旎,旅游开发价值大,是休闲、观光、娱乐、垂钓的好去处;“一峡谷”,即鹭鸶河大峡谷,距岳西县城10公里,也是县城居民饮用水的绿色水源地。该峡谷上起相公庙电站拦水大坝,下至毛尖山电站发电机房,全长8公里。峡谷景区上游有3公里长的相公庙蓄水湖,下游有九井岗拦水湖和天堂湖(毛尖山水库)三个水上景点,故鹭鸶河大峡谷又有三湖峡之称。峡谷两岸山峰高耸,谷内怪石林立,流水潺潺,松涛阵阵,进入峡谷,可观美景,看奇石,听松涛,品人生。
&&三、乡情特色有“名纸名人名家纺”。“名纸”,即千年绝活——手工制做桑皮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销往北京故宫和海内外,毛尖山乡又被称为“桑皮纸之乡”。“名人”,毛尖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磊、全国三八红旗手、徽商名媛刘月红、全国优秀人民教师吴文革都是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土地上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名家纺”,即安徽宇鸿纺织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绗缝工艺被、工艺枕套、窗帘、窗幔、靠垫、桌饰等系列工艺产品,产品主要以全棉布和棉麻布为原料,采用机拼、手缝、机贴、绣花等各种工艺,设计新颖,集现代风格与民族风格于一体。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被中国纺织业协会授予“中国手工家纺名城”称号。
&&四、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个示范县”的目标,毛尖山乡倾力打造“一线三点”美好乡村,即沿209省道沿线,板舍、红旗、王畈三个中心村庄点。通过合理规划、环境整治、发展产业,板舍村美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中心村庄的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家园美化、村庄靓化,一个山青、水秀、地绿、路洁、居佳、景美的美好乡村雏形基本形成。正在启动红旗村及209省道沿线美好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努力打造成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好毛尖山。
& & “天堂湖畔风光美,青山绿水伴山城”,毛尖山乡党委、政府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四个示范,加速富民兴县”的目标,带领全乡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正朝着打造城郊绿色经济带、建设县城生态后花园的目标稳步迈进。
单位全称:岳西县中关乡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中关乡斗水村邮政编码:246600公开电话:E - mail:乡长胡新生书记洪 星& &中关乡在1992年三月由原中关、沙村、京竹、三乡拆并而成,位于岳西县中部,县城西部;与天堂、响肠、菖蒲、五河、来榜五镇和莲云乡接壤。全乡七个行政村,304个村民组,5342户,20998人。
  中关乡属大别山南坡低山丘陵区,海拔400-600米,东部中关河、西部沙村河、南部京竹河均汇入潜水大河。最高山峰桃源寨1294米。全乡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18亩,山场面积74496亩。现有茶机生产企业一家,烟花鞭炮生产企业三家,茶业加工厂21家。
  中关乡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之乡,七个村都留下了革命先烈战斗的足迹。1928年在文尉小学建立中共沙村支部,1930年爆发请水寨爆动。1932年在回龙庙成立中共潜北县委,后改名为中共潜山县委、中共岳西县委。乡内有连续5任县委书记,和近200名先列为人民解放事业流血牺牲。
  中关乡是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之乡,境内群峰耸翠、山水相连。满坡满坡的茶园嫩芽吐秀,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高山无公害蔬菜脍炙人口,桃源寨、戽子尖、请水寨、大龙潭水库的风光会让人留连忘返。
  中关乡是人文资源丰富的教育文化之乡。1939年创办的“安徽省私立南岳中学”是全县第一所高中。1941年刘邓大军解放岳西时在原校基础上创办的二野军政大学皖西分校,为解放和建设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湖村分小也因抗日三十一工作团团长王榕在此领导抗日救亡活动而享誉县内外。改革招生制度以后,中关乡大、中专学生录取率在全县名列前茅。
单位全称:岳西县莲云乡人民政府网站地址:单位地址: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邮政编码:246600公开电话:E - mail:乡长储德林书记李曙光& &莲云乡位于岳西县城西郊,下辖6个行政村,170个村民组,总户数4865户,总人口19275人。乡党委下辖15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6个,乡直支部9个)党员406名。国土面积4500公顷,其中耕地730公顷、山场2800公顷,是一个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乡。
& & 这里的自然风光优雅,景色迷人,气候宜人。莲云四面环山,一条山脉自西北黄沙岭向东南经桃园寨、飞旗寨倾斜下降。莲云大河将全乡一分为二,大河两侧均为相对平整的冲击畈,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境内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是休闲避暑的胜地。全县最大的休闲避暑山庄——白云度假村座落在莲云,一次可接纳客人120余人。境内还有可供旅游观光的观音寺、祈永寺等数十处。
& & 这里是战争年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明崇祯15年(1624年),张献忠转战天堂,在飞旗寨、桃源寨安营,古城墙、古寨址仍清晰可见;土地革命时期,莲云人民积极参加王步文领导的靖水寨暴动,打土豪、斗恶霸,前仆后继;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为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在这里与敌人展开搏斗,鲜血染红了莲云的黄土地。
& & 这里的区域位置相对优越。莲云紧邻县城,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好,是县城联接岳西西部10个乡镇20万人口的必经通道。318国道横穿全乡6个村、17公里长,乡政府驻地距城关中心点仅6公里。程控电话覆盖全乡,供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腾云、朱屋、关畈三处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日趋繁荣,市场活跃,莲云人民初步过上了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
& & 这里的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适宜于多种优质特色经济作物的生长。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已初步形成茶、桑、板栗、中药材、食用菌、高山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种植规模达1500公顷。其中香椿、百合、蘑菇,远销上海、南京、宁波等大、中城市。莲云非金属矿产资源贮量丰富,境内拥有丰富的花岗石,全乡建有大小采矿场15个。麻砂钾长石钾钠含量达20%以上,地质贮量超过4000万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 & 这里是全国实施文化扶贫的创始乡和发源地。1989年经安徽省委批准,著名农村社会学专家辛秋水教授到莲云进行文化扶贫试验工作。按照“扶贫扶人、扶智扶文”的思路,建起了乡村图书室、贴报栏、实用技术培训中心三个基地,向贫困的山村人民输送时代信息、科学技术、先进的思想观念等现代文化;同时,通过组合竞选方式,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调动乡村人民变革社会的积极性,激发乡村的内在活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至今,这项试验已持续进行了14年,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和扶贫开发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 &&&这里的人民纯朴勤劳,用辛勤和汗水谱写经济发展大乐章。改革开放以来,个私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个私民营企业达267家,2004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4000万元。其中,银海工贸公司,年生产泡桐拼板4000立方米,产值1000万元以上,出口日本、韩国;天仙河饮品公司,生产天仙河牌系列白酒和天仙河牌啤酒十几个品牌,其纯正的洒质香飘四方,畅销省内外。这里的民风纯正,社会安定,秩序井然,早在2000年就被安庆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模范乡镇”荣誉称号。
& & 这里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已迎来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国家“十五”交通建设规划,山东东营至香港、武汉至合肥两条高速公路在莲云通过,两条高速路的复交和到县城的出口通道座落在莲云;新启动的县城新区和50米宽的县城至莲云快车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莲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两翼;岳西县莲云新区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各项建设正如火如荼。热情好客的莲云人民,诚挚地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莲云休闲度假、投资兴业、合作开发,携手共创美好辉煌的明天!
单位全称:岳西县田头乡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田头乡田头村邮政编码:246681公开电话:E - mail:乡长吴国柱书记王金禄
&&田头乡位于岳西县西南边陲,与太湖县接壤,1992年3月由原田头、岩上、柳畈三乡合并而成。距县城53公里,海拔464米,全乡总面积91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占81%,达7314公顷,耕地面积占5%,467公顷。辖8个行政村,182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2334人。13个党支部,党员395人,其中:流动党员14人。 & & 田头乡境内千峰竞秀,峰回路转,沟壑交错,水流湍急。最高山峰乌帽尖海拔1148米,最低河谷南河唐屋处海拔169米。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广阔的山场孕育着众多的奇花异树,珍禽异兽。田头古杉名冠华东地区长江以北,田头茶叶内质清纯,香味绵长。《安庆府志》载:“1683年,茶:六邑具有,以桐之龙山,潜之闵山者为最”,潜之闵山,即为今岳西县田头乡闵山。《潜山县志》也有记载:1654年,“闵山—县西80里,有果老岭,其山多茶,其茶佳。芽茶,岁派供应库二百九十斤。”说明田头闵山自古产有贡茶。田头蚕桑、生姜、板栗、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天麻、杜仲、茯苓、何首乌等名贵中药材都素有盛名,各种动植物药材除人工培植外,野生的达千种之多,三条较大的出境河流均为源头河,河道陡峭,落差极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万千瓦,水电开发潜力巨大,蛭石、云母、石英石、花岗石、水晶石、粘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 & 田头有着悠久的光荣革命历史,8个村都曾留下革命先烈战斗的足迹,早在1929年,境内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农会,开展土地革命。30年代初,中国工农红军34师补充团,红28军及便衣队在田头建立根据地。40年代后期,刘邓大军南下后,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组织民众与国民党还乡队及国民政府25军、48军进行斗争,境内成为武装斗争的火热战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田头涌现出柳文杰、柳志杰等一大批热血男儿,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
& & 田头民风古朴,空气清新,植被良好、生态完美。四望山钟奇俊秀,聚浓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峻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县内名山之一。自元代起即为佛教禅宗“临济法派”卓锡之地。龙王井、神仙坟、金盆架、罗汉石、笔架峰、宝珠岗等景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流连,六合寨、牵马寨、朱令寨、张山寨、葫芦寨等诸多山寨,自宋末刘源与张德兴抗元至太平天国陈玉成部抗清,都是农民起义队伍的大本营。东山河峡谷幽静深长,凸处蛟腾凤舞、凹处蜿蜒曲折,深潭连深潭,瀑布接瀑布,终年水声如雷,岩间古木参天,令人乐不思归。
& & 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以扶贫开发为己任,认真实施扶贫开发工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狠抓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注重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大户,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全乡经济林面积19000亩,茶叶面积6760亩,桑叶面积1970亩,板栗面积7680亩,中药材面积1121亩,高山蔬菜面积1200亩,锡箔纸加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近年来,新建6条村级公路,17条组级公路,特别是店水公路改建后使境内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将天柱山、天仙河、司空山、花亭湖等连成一体,使田头乡成为县内外各名胜风景区交汇点。全乡有线电视用户达1200户,覆盖8个村160个村民组,全面开通程控电话,实现村村组组通电话,拥有电话用户1600户,开通联通及移动基站,无线通讯发展迅速,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单位全称:岳西县古坊乡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古坊乡下坊村邮政编码:246660公开电话:E - mail:乡长王松林书记储天届古坊乡位于岳西县西部边陲,距县城79公里,西北与湖北省英山县陶家河乡、杨柳镇交界,东南与本县白帽镇、河图镇接壤。地处大别山南坡分水岭以南,呈高山小盆地地貌,东北为山间盆地,西南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600米,最高点东山尖海拔1044米,最低点黑羊河海拔310米。主要河流古坊河、莲花河、月形河、黑羊河向南流经白帽镇汇入店前河,是长江流域皖河水系长河干流店前河的发源地。年均气温14.9℃,年均降雨1500毫米,气候温凉,四季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古坊始建于1950年,1992年3月由原白帽区前进、古坊两乡合并而成,国土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1公顷(其中水田395公顷,旱地86公顷),山场面积2757.8公顷。5个村委会、120个村民组,2421户、9093人(其中,农业人口8837人)。2011年财政收入6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元。境内有黑白花、绿豹石、珍珠红、芝麻白、豹眼石等丰富的花岗石资源。山川秀美,生态宜人,有九眼寨、关镇、太平寨遗址、鹰嘴石、钟鼓旗山、犀牛望月、王程四景(龙龟锁口、鲤鱼朝北斗、雷打石、九龙戏珠)、古银杏、龙潭河等景点。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居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有名的“文体之乡”。古坊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工业欠发达。农业以茶、菜、水稻为主,茶、菜比重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是茶菜名乡。至2011年,全乡茶园面积4728亩(其中,高标准茶园1800亩),年产优质干茶95吨,年销售收入达950万元;高山蔬菜面积3000亩,年产量4500吨,年销售收入达900万元。其它经济作物有中药材、板栗等。中药材以茯苓、天麻、杜仲、桔梗、灵芝为主,2011年,培植中药材550亩,产量300吨,产值92万元。近年来,古坊乡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连片集中规模经营,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建立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依托产业大户、能人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民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加工销售经营模式。至2011年末,已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个(其中,专业合作社4个),古坊高山蔬菜成功打入武汉及九江等大中城市市场,有力的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
单位全称:岳西县和平乡人民政府网站地址:http://www./单位地址:岳西县和平乡西溪村邮政编码:246650公开电话:E - mail:乡长刘三星书记王潜林&&和平乡位于岳西县西北部,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6个村,125个村民组,9357人。距合肥228公里,距安庆148公里,距县城31公里,乡政府驻地西溪村。
境内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多枝尖、驮尖屹立群山之巅,宝纛河、西溪河贯串全乡。境内矿藏量及水力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绿宝石、芝麻白、零号黑、岳西红及石灰岩。风景以山石为古迹名胜,源远流长的宝纛河岸坐落着全长2.5公里的人工石砌宝纛河大坝,号称“小长城”;清代中书侍郎林杞材的故居中书楼及其屋后的月亮岩、中书墓、鸳鸯石就位于宝纛河下游林家河,宝纛河贡鱼和月亮岩贡茶由此出名;大小观音洞和上大下小的晃动山及光滑如镜的光岩寨相映成趣。经济作物以茶、桑、药为主,盛产天麻、茯苓、杜仲、香菇、三桠皮等。全乡已实现组组通路、通电话,且村村通水泥路硬化工程全部竣工通车。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覆盖全乡。
和平乡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9年就建有中共石门支部。民国26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岳西谈判在九河顺利举行仪式。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刘盛成、程鹏、朱大义等40多位革命烈士为国损躯。共和国成立后,李喜六等100多名优秀儿女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和平又是一块希望的土地,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和平乡人民将满怀激情、迎接八方宾客前来投资开发。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梁林家坪庄上村煤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