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什么是独立的人格格

多重人格真的可以像电影演的那样互相独立存在吗? | 心事鉴定组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626253人加入此小组
多重人格在我的认知里应该是意识不到后继人格的存在(不考虑特殊情况和治疗等因素),但是大多数贴上双重人格的电影,如黑天鹅啊搏击俱乐部啦这种典型的,是看到另外一个不存在的人但是又不知道他其实是自己另外一个人格,玩到最后都是和自己玩。反而让我感觉有那么一点妄想型精神分裂的意思啊。双重人格真的可能以这种形式存在么?还是说这只是为了表现电影的效果之类的?原谅我的无知啊,这方面知识真心不够哇。
+ 加入我的果篮
之前看过多重人格的小说,相同点:多重人格是有主人格分裂出来的,是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但是记忆是分裂的,每个人格只是能记住自己出现的时候发生过的事情。不过来源于小说,可信度有多少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两部电影没看过,是不是和美丽心灵类似?那个是妄想症……
的回应:之前看过多重人格的小说,相同点:多重人格是有主人格分裂出来的,是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但是记忆是分裂的,每个人格只是能记住自己出现的时候发生过的事情。不过来源于小说,可信度有多少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两部电影没看过,是不是和美丽心灵类似?那个是妄想症……我之前就想引用美丽心灵的哇,但是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因为怕超字数,一方面因为想到这里妄想症有可能主要也包括幻想出破译密码任务什么的,可能多重因素就没说下去啊,但是表现形式我感觉差别不大啊,这是因为两者对比我才混乱了,因为它们的标志贴的很明显一个是双重人格一个就是妄想型精神分裂啊~
你可以去看看《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24重人格》,小说看看,还可以。这方面的例子不多。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松鼠会的帖子,看来我真的out,我只看过"致命ID”~~~
的回应:你可以去看看《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24重人格》,小说看看,还可以。这方面的例子不多。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松鼠会的帖子,看来我真的out,我只看过"致命ID”~~~
谢谢!~24个比利是我最早看的,也给我不少启发啊,但是里面只提到了记忆缺失没有电影里面那种看到自己另外一个人格还当成另外一个人的事情啊,所以我才更困惑了,由于书算是纪实的,所以我就怀疑电影了啊你说的致命id很早也看过,但依稀记得他们也是不知道彼此的存在的,这和事实情况也有点违背吧?我就想当然说,后继人格应该原则上有不少是知道主人格的存在的吧。
的回应:谢谢链接!~这个问题也有点困扰到我啦,有进一步解答就更好啦~
的回应:你可以去看看《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24重人格》,小说看看,还可以。这方面的例子不多。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松鼠会的帖子,看来我真的out,我只看过"致命ID”~~~
前者我看过,感觉最后结局很黑暗啊,后者那么多人格居然里面还有个200多岁的人格。
的回应:前者我看过,感觉最后结局很黑暗啊,后者那么多人格居然里面还有个200多岁的人格。啊?木有吧,是后来分裂成了二百多个然后互相残杀成了十几个吧?这段就开始很扯了~~~~
的回应:但是里面只提到了记忆缺失没有电影里面那种看到自己另外一个人格还当成另外一个人的事情啊电影应该是有夸大的成分吧,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人格啊~?我就想当然说,后继人格应该原则上有不少是知道主人格的存在的吧。我觉得不一定哎,因为在A人格出现的时候,其他人格都是处于失忆的状态,完全不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患者应该只能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好,在时间段上有许多空白吧,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催眠、诱导不太可能发现其他人格。还是试着召唤一下专业人士吧
@…………认识的果壳达人太少了艾特的和没艾特的都来看看哇~~~
的回应:啊?木有吧,是后来分裂成了二百多个然后互相残杀成了十几个吧?这段就开始很扯了~~~~不是有个什么长老吗?
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编辑,科学松鼠会成员
这个问题当然还是要请
老师回答啦~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治疗师、讲师
根据现有的多重人格案例(据记载,似乎全球只有200多例),平均每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大约会拥有15个左右的人格,只有双重人格的反而比较少见。通常情况下,各个子人格之间是相互不知道彼此存在的。但是也有一些案例中,某个子人格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甚至还对其他人格的所作所为很了解。几乎所有的案例中,子人格之间是不会“见面的”,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同时出现在患者身上。而电影中的多重人格障碍往往有一些艺术夸张的成分,最大的问题就表现在会让子人格碰面,然后让患者恍然大悟,从而可以自主选择某一人格。
的回应:不是有个什么长老吗?呃……这样吗?那我回去再看看……
的回应:根据现有的多重人格案例(据记载,似乎全球只有200多例),平均每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大约会拥有15个左右的人格,只有双重人格的反而比较少见。通常情况下,各个子人格之间是相互不知道彼此存在的。但是也有一些案例中,某个子人格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甚至还对其他人格的所作所为很了解。几乎所有的案例中,子人格之间是不会“见面的”,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同时出现在患者身上。而电影中的多重人格障碍往往有一些艺术夸张的成分,最大的问题就表现在会让子人格碰面,然后让患者恍然大悟,从而可以自主选择某一人格。那我还想问,现有的案例里面可以知道患者是如何决定现在是哪个人格吗?人格的更换是不是有诱因的呢?之前看到一本书上说子人格之间也不可能是互相残杀的,所谓的多重人格治愈只是让子人格合并成一个新的人格,是这样的吗?如果是,那所谓治愈之后的患者病情会反复吗?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治疗师、讲师
人格的更换应该是有心理诱因的,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同的子人格之所以产生,就是为了帮助个体应对不同的心理困境,只不过这一切都不发生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个体不能自己选择或决定子人格。似乎多重人格的治愈并不仅仅是将所有的子人格整合,更多是帮助个体重建自我,恢复心理功能,不再需要分裂的人格来帮助自己。因此,根据很多个案的描述,治愈之后他们的子人格是渐渐消失的,而不是叠加在一起。至于病情是否会反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大概是因为多重人格障碍本身就很少,而且能够治愈的更是少之又少吧。
案例少会不会有个原因是这个病不像抑郁症或者自闭症那样有很容易判断的表象?那现有的案例除了介绍患者的病情也会介绍发现病人的过程吗?我是觉得多重人格患者很难发现,因为只要不更换人格,应该就不会被发现吧,即使是更换人格,一两次也很容易被忽视。现有的200多例案例是因为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才被发现的吗?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治疗师、讲师
案例少主要还是因为多重人格十分少见,发病率相对比较低。当然你说的,难以被发现可能还是原因之一,但是同样难以被发现的还有其他很多心理疾病,包括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但是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还是远远高于多重人格障碍的。这200多的案例是否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我并没有一一查询过,但是据我了解的一些案例来看,案主因为多重人格障碍往往会导致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纷纷出现很大的问题,所以会自己来就诊或是被周围的人送来就诊。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女人只有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和幸福--《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9年10期
女人只有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和幸福
【摘要】:正来信一个急需帮助的妻子和母亲的申诉滴扶老师:您好!我读《爱》刊"人生信箱"栏目已20个月了,知道您为那么多人解决了难题,我今天特别找您,只求您救我,替我出点主意。我已20个月没睡过午夜2点,我再也不想在开水里"熬"日子了。在这期间,我不想把我的不安、
【关键词】:
【分类号】:C913.68【正文快照】:
画二全趣渺够子和毋妾的一恤滴扶老师::您好!我读《爱》刊“人生信箱”栏目已20:个月了,知道您为那么多人解决了难题,我今:天特别找您,只求您救我,替我出点主意。我已:20个月没睡过午夜2点,我再也不想在开水:里“熬”日子了。在这期间,我不想把我的不安、:恐慌让儿女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鑫声;[J];文明与宣传;2001年01期
张跃豪;[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06期
桑宁霞;;[J];人人健康;2001年05期
陈健;;[J];婚育与健康;1996年06期
翁德立;;[J];婚育与健康;1997年02期
国产片;[J];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2002年07期
吴晓真;;[J];创业者;1995年11期
余关键;[J];长寿;1996年04期
袁浩龙;;[J];婚育与健康;2000年01期
滴扶;;[J];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国球;;[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张亮;徐安琪;;[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王俊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储兆瑞;;[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邸晓兰;;[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刘惠忠;;[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夏纯瑕;;[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邸晓兰;;[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徐安琪;;[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钟永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军 王玮;[N];中国石化报;2006年
魏雅宁;[N];健康时报;2007年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常宾;[N];健康时报;2006年
杭兰芳;[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朱虹 倪光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本报记者 叶志卫;[N];深圳特区报;2007年
李振辉 通讯员
宁习源;[N];广东科技报;2008年
柳云松;[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张红萍;[N];中国妇女报;2006年
王佚明;[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向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王海霞;[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全信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徐改;[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李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赵梅;[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陈玉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丽;[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马丽娜;[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林海平;[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马洁;[D];山东大学;2006年
杨静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魏丹;[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钟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王莹莹;[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刘鑫渝;[D];吉林大学;2006年
温集发;[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学生独立性人格的培养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松 滋 市 实 验 初 级 中 学 欢 迎 您 的 到 来
中学生独立性人格的培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20
更新时间: 10:03:29
文章录入:syzxpy&&&&责任编辑:syzxpy&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学校地址: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镇民主大道249号&& 邮编:434200& 电话: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主办 网站维护:实中数码工作室 联系QQ: 备案:松公网安备62号真正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男人才是男子汉_新浪湖北资讯_新浪湖北
真正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男人才是男子汉
新周刊 评论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男人养成手册》。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告诉你,天下每一位成功男人都要具备十三大资本:心理资本、情商资本、形象资本、口才资本、处世资本、社交资本、人脉资本、智慧资本、爱情资本、婚姻资本、事业资本、财富资本、健康资本。《成功男人35岁前必须做的101件事》告诉你,要夯实事业基础、提升自我、经营家庭和感情、经营人脉和关系网、接受洗礼和挑战、规划财富人生、享受生活恩赐的美好,这101件事包括: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最少精通一种专业、在事业上确立自己的“江湖地位”、舌绽莲花练就一副好口才、至少投入地深爱一次、做个称职的父亲、交几个肝胆相照的铁哥们儿、学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痛哭一场、买一套房子、最少培养一种业余爱好、无偿地献一次血、为自己种下一棵树、做一次长途旅行、参加一次葬礼……
  《男人范儿》教你怎样通过装备烟斗、雪茄、打火机、钢笔、手表、戒指、香水、吉他、钢琴、军品、汽车、山地自行车、鞋、皮带和皮包、日记本、西服领带装得像一个男人,同时,它还教你怎样玩女人、音乐、花鸟禽鱼、诗歌、酒、各种球、跳舞、打猎、摸鱼、划船、武术、旅行和极限运动。
  以上全是实用主义读本,教你怎样装男人。
  真正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男人才是男子汉。
  易中天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一书中分析,中国传统社会拥有“正面形象”的男人有三类典型:
  一类是“无用的男人”,即“白面书生”或“奶油小生”,如《白蛇传》中的许仙,《天仙配》中的董永,《西厢记》中的张生,《梁祝》中的梁山伯。他们的“通病”就是“胆小怕事”、“少有见识”、“软弱无力”、“怕负责任”或“不负责任”。
  一类是“无性的男人”或“无情的男人”,他们通常是“红脸汉子”或“江湖豪杰”,敢冲,敢打,敢做,敢为,能建功,能立业,能驰骋沙场,能闯荡江湖,称得上是男子汉、大丈夫、真豪杰、真英雄。然而,中国的这些英雄,大多不近女色。
  一类是“无骨的男人”,即“忠臣孝子”或“乱世英雄”,他们多半是“须生老生”,譬如刘备、宋江,外表雄性,内心女性,其中的证据便是,他们大多“好哭”、“善跪”。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就是一部“痛哭流涕史”。几乎所有的忠臣孝子,写给皇帝的奏折、表章中,常有“临表涕泣”或“感恩涕零”之类的话,而在朝堂之上当众哭将出来的事,也不少见。“这些人,在自己家里,或自己的衙门、营帐里,也许十分威严,相当地男性化,但一到皇上面前,便立马变成了女人。”
  典型的中国男人看上去却“不像男人”,易中天认为,造成中国男人无性化和女性化倾向的一个原因是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一个特点,就是最终只承认一个人是男人。这个人就是皇帝。皇帝‘乾纲独断’,是绝对的和唯一的阳刚。”在易中天看来,“痞子化”的粗、痞、狂、俗、侃并非男子汉的标志,真正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男人才是男子汉。
  说到底,所有的行头与符号不过是一层画皮,做男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真男人应该这样:“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鲁迅早在1925年就鞭挞过阴暗丑恶的国民性:“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利则纷纷聚集,见败北则纷纷逃亡。”
  形形色色的残酷、冷漠、自私、无情、城府森严、阴谋权术、寡廉鲜耻、贪得无厌、背信弃义、勾心斗角和拍卖良知,在渐渐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社会的道德伦理基础,在变本加厉地腐蚀着我们民族的灵魂。
   [3]   
汉口3个月羔羊涮羊肉
探店:喜欢:评论:
材料新鲜服务好的日料
探店:喜欢:评论:
香港最火爆甜品来汉的
探店:喜欢:评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与求实创新的一代新人-河南大学校报电子版河南大学
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报 - 河南大学&&
第1041期(总第1041期)&日&& 本期四版&&&&&&&&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与求实创新的一代新人
作者:□经济学院 于金富
  日,人民网独家对话我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关书记从特殊视角展现了百年河南大学的精神风貌,解读了河南大学百年发展光辉而艰辛的历程,展示了河南大学新百年的美好愿景,提出了在新的百年河南大学继续走好发展之路的方略和对河南大学未来的师生、管理者的希望和要求。关爱和强调:“办好河南大学,核心是培育英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日之河大,要能够培养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在道德上具有独立人格,在学术上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行动上能够脚踏实地做出创新成就。”在此,关书记不仅指出了如何办好河南大学的核心问题,而且提出了培养一代新人的三大要求:独立人格、批判精神与求实创新。这些要求为我们培育英才、办好河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规范。  一、独立人格:培养一代新人的道德规范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即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为人者,首先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作为生命的独立个体,人应有其完全独立的精神价值,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行为准则,并具有选择独立生活方式的权利。具有独立人格,就是人要有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自主性比较强,有独立意识,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实践,有较强的控制情绪能力,注意维护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利,社会参与程度较高。相反,那些不具独立人格的人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他们的精神为别人的精神所奴役,不能具有独立的思维,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价值观念,他们虽生活在奴役之中却不知道被奴役,甚至为这种被奴役而快活。这些人有的只是为所崇拜的偶像而活,有的纯粹为金钱而活。他们都不具备独立的人格精神,只具有一种奴性的人格,他们或者是权势的奴隶,或者是金钱的奴隶。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人,就必须同各种束缚展开斗争,不断地完善自我,追求独立的精神价值,生活的过程就是寻找自己独立生活方式的过程。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人应当以自由意志来指导生活,而没有必要按照社会他人所期待的模式去生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能重审一切道德价值标准,并有重建道德标准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先决条件。所谓独立思考就是要独立于权势者的影响,独立于利益考虑,独立于所谓的时尚,做到精神自由。思维是人生存的条件,没有思想就不可以作为人,思索随生命永远存在。思想本是快乐的源泉,深沉的思索能让人摆脱尘世的苦难和无奈,理智的思考能让人摆脱一切的偏见,洞察到事物本来的面目,思考也能让人摆脱僵化的教条,从而让人摆脱精神上的奴役,而达到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也只有达到独立的精神境界,才能完善独立的人格。  知识分子应当具有其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是知识分子最本质的特征。知识分子应当以追求真理并坚持真理为己任,不屈从任何权威与俗见。像布鲁诺不屈从罗马教廷的威势,不惜以生命捍卫日心说;像赫胥黎排除俗见坚定捍卫进化论,他们堪称知识分子的典范。中国的专家学者之所以屡遭公众质疑,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知识分子常常屈从于权力与金钱,不敢坚持真理,他们在固化的体制内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基本上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而沦为“犬儒”或“钱儒”。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是有独立人格的,古代儒仕出世入世的原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修身养性、自我完善,再出而仕。当代中国的发展呼唤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知识分子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必人云亦云,要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科学家更需要具有独立人格。历史学家陈寅恪在《王国维墓志铭》中把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劝学篇》中写道:“以一身之独立,求一国之独立。”美国科学院原院长、《科学》杂志现任主编布鲁斯?艾伯特指出:“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不仅要基于实证和逻辑,还需要诚信、创新和对新思想的开放。”无论对于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潜在贡献,科学家的独立人格都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缺乏独立人格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生力量。有学者认为,从科学主体的人格角度看,“李约瑟难题”源于中国的科学主体具有依赖自然、听天由命和依赖皇权、唯圣人是诺的“依附性人格”,这也正是导致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科学家独立人格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应当建立民主政治,保障学术自由。第二,应当为科学家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生存保障。第三,应当承认科研人员的独立人格,应当尊重科学规律,科学管理,不能完全照搬行政机构“一刀切”与简单量化管理模式。  根据上述要求,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培养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出类拔萃的科学家,还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建设者,都应当注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为此,教师首先应当身体力行,注重自身独立人格的培养,不做权势与金钱的奴隶,既要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与服务社会,又不能盲目地附和社会、丧失自身的独立人格,始终保持知识分子的特质。  二、批判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的学术规范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创新教育,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所谓批判精神,就是敢于和勇于对前人和自己的已成定论进行怀疑甚至否定。批判精神既是独立人格的体现,也是求实创新的前提。批判是指具备一定知识量的主体以抽象性思维为基础,对既有的认识成果和现实问题进行解剖和辨析的一种思维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批判是人类认识的一种形式,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批判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全面性。批判不仅是对伪科学、歪理学说与错误观点进行严肃驳斥,而且包括对一切现有知识、科研成果、生活信念、宗教信念、理想追求以及行为模式和行为准则进行重审和反思。(2)综合性。批判是一个由主体的批判人格、批判思维、批判精神、批判方式和批判能力等凝聚而成的综合性概念。(3)条件性。批判的合理有效开展需要掌握正确的批判方式,并且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给定条件为背景。人类历史清楚地向人们昭示:人类的文明进步有赖批判精神的存在,否则社会生活将停滞不前,甚至流入僵化没落。批判精神是人类崇尚自由的意志体现,是人类生命本质的最高境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摆脱束缚而不断扩充自由的批判史。正是在批判精神的鼓舞与推动下,人类不断追求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批判中体会成功和创造的激情与喜悦,使人类的生命具有自我挑战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大学不但承担着继承文化、传授知识的使命,更体现出批判、前瞻和引导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批判性格是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批判精神是大学创新精神的实质。如果批判精神在大学得不到弘扬,大学教育就只能培养出对旧有秩序的效忠,而无法造就具有批判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新人。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说过:“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职责。”只有批判才能产生求异与超越,才能使大学不断超越更新,达到更加高远的境界。大学批判精神,是大学理想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是检验大学理想实现好坏或者实现与否的试金石。大学批判精神包含着一定的批判能力、强烈的批判意识、宽松的批判环境和正确的社会导向。可见,大学批判精神能够实现大学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能够实现大学特有的理想和责任,批判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学问、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特征,三百多年来大学的发展一直坚持着这种理念。但是,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是完全为社会现实价值取向所左右,把大学的道德标准拉到与社会现实同等的水平。大学作为一种与社会政治、经济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具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价值追求。只有拥有批判精神,大学才能借助知识、思想和文化的力量,为时代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成为社会的良心,引导社会前进。  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的学生,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是强化大学教师自我批判精神的基础,离开了高深知识大学就失去了自我批判的权威和能力。只有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具有科学的精神。对新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当学会创新,即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永远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及时捕捉新鲜知识与最新学术信息,始终站在自己研究领域的前列,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有始”而“无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批判以使其保持活力。  三、求实创新:培养一代新人的行为规范我们之所以要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一代新人,其价值性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新人,其功能性目标是培养能够求实创新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应当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有可贵的创新品质,二是有敏锐的创新观察,三是有超前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所奉行的都是知识本位的理念,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以卷面考试为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形式。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体现的不是知识导向而是创新导向,不是知识本位而是创新本位,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目的的最前端。从宏观角度讲,大学最主要的职责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独特的自己,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从微观角度讲,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更会学习,更会思考,更会想象,更有激情。创新性思维是一种求异的、批判性的思维。大学教学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地、发散性地思考,学会大胆地思考,敢于冲破传统,质疑权威的思想和观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大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理智思维能力之外,也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一个人能否成为某个领域中的杰出者、领军人物甚至大师,关键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持续的兴趣和动力,能否在一个领域中坚持不断地发展下去。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献身精神。  要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地学习积累、努力探索研究。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大力倡导与努力践行脚踏实地的优良学风。如“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2。30多年前,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在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的讲话中说,“科学家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人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切不可浮躁虚夸、弄虚作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品质,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应当构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对高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进行重新审视,探索面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理论。传统学校教育是按工业经济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现代教育反映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强调个体化、个性化;现代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的使命是使人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它要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让学生面对现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我校来看,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空前扩大,办学层次大大提高,数量扩张与外延发展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今后的主要任务与发展战略应当是实现以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特别是那些已经被遴选为研究型学院的重点学院,更应当做精做强、精益求精,着力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肩负起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与求实创新的一代新人的重任。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河南大学 & 版权所有  &|  
服务提供: 
   技术支持: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的人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