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任强简历

我校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校长任免决定
添加时间: 09:36:06 来源:新闻中心
文字、摄影:彭静
浏览次数:
  4月10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第七会议室召开会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兼干部监督室主任、干部三处处长闫同义,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侯元,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处长李红霞,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组织部长、教育厅人事处长连玉平一行4人到会宣布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校校长任免决定。校党政领导邬建刚、郑俊宝、侯晨曦、任强、李金泉、芒来、王春光、乔彪、哈斯巴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效亮、院长葛茂悦,以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新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万义出席会议。  会上,李红霞宣布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任免决定:任命王万义同志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委员,免去李畅游同志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委员职务。  闫同义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此次任免是自治区党委从全区工作大局出发,根据内蒙古农业大学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经过充分酝酿考虑而研究决定,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拥护自治区党委的决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决定上来。他指出,李畅游同志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委员职务。李畅游在担任校长的13年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胆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农大领导班子成员一道推进学校的建设,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李畅游同志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他为农大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和衷心拥护,自治区党委对李畅游同志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在讲话中介绍了王万义同志的履历情况。他指出,王万义同志综合素质好、大局意识强、政治立场坚定,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够与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王万义同志勤奋敬业、平易近人、作风务实、勇于担当,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项具体规定。闫同义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王万义同志抓紧熟悉情况,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二是希望学校领导班子从讲政治、讲纪律、讲大局的高度支持王万义同志的工作;三是希望内蒙古农业大学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为贯彻落实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打造祖国北疆更加亮丽的风景线作出贡献。  侯元在会上讲话。他指出,在全国高校转型发展时期,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农业大学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班子建设和顶层设计,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能够继续推进,在全国农业院校争名进位,展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底蕴,给广大教职员工以希望。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持续支持农业大学改革建设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办优办强,希望学校新的领导班子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智慧,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决策部署,切实把学校发展推上新的台阶。  王万义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他说,感谢组织多年来的培养教育、领导的关心指导、自治区党委和高校工委的信任,以及农大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的接纳。组织上安排来农大工作,深感担子之重、责任之大,心里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几十年来一直与农大有着种种渊源,今天成为农大一员,作为农大人分享荣誉、担当未来,将要见证农大明天发展;不安的是自己的学识、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还存在距离,但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虚心向领导班子、老师请教,向实践学习,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在校党委领导下,团结带领行政一班人尽好责,服务好师生,不辜负师生期望、组织重托,为农大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邬建刚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自治区党委关于我校领导干部的任职决定,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农业大学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视,对农大全体师生员工的关怀。学校党委坚决拥护、支持自治区党委的决定。他指出,今年正值学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要结合学校2015年工作要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自治区专项巡视整改落实开展工作,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好,把农大的传统保持好、传承好。要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突出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充分调动专家教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好校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压力传导、层层落实的有效机制。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逐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服务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抓好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积极发挥农大应有的作用,力争做到让自治区党委、政府放心,学校师生员工满意。 & & & & &
我校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校长任免决定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兼干部监督室主任、干部三处处长闫同义(右二),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侯元(右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处长李红霞(左二),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组织部长、教育厅人事处长连玉平(左一) &来校宣布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校校长任免决定 & &&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兼干部监督室主任、干部三处处长闫同义作重要讲话
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侯元讲话
新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万义作表态发言
校党委书记邬建刚作总结讲话
[责任编辑:彭静]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新闻中心投稿邮箱: && 新闻热线:版权所有(C)2014 内蒙古农业大学 蒙ICP备号&&& 呼和浩特网监备:
(本年度)欢迎光临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于印发《内蒙古农业大学新一轮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实施方案》等若干规定的通知
添加时间: 11:05:11&来源: 作者:&浏览次数:[]
年11月19日党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内蒙古农业大学
新一轮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实施方案
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区直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实施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发〔2010〕<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color: #333333;font-size: 20mso-font-kerning: 0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号)、《内蒙古农业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内农大校发〔2011〕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聘任原则
二、岗位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AⅠ岗~AⅣ岗;副高级分设三级BⅠ岗~BⅢ岗;中级分设二级CⅠ岗、CⅡ岗;初级设一级DⅠ岗。学校为特聘院士、长江学者等人员设置特聘教授岗位AT。(详见表1)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体系
Ⅳ岗;副高级BⅠ岗~BⅢ岗;中级CⅠ岗、CⅡ岗;初级DⅠ岗。(详见表2)
内蒙古农业大学非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体系
、党政管理岗位设置
Ⅲ- GⅣ,各部门或单位聘任岗位为GⅤ-GⅦ(1-5)。(详见表3)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政管理岗位设置体系
号为学校审定资格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设置
JⅠ- JⅤ,由后勤管理处组织聘任。(详见表4)
内蒙古农业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体系
〔2011〕38号)的要求,确定各专业技术岗位编制数额。因职业技术学院编制独立,以下各岗位编制数额和结构控制数均不包括职业技术学院。
个测算和分配,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为22:33:40:5。
个。其中,高级:中级:初级为 36:51:13,正高级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总量的比例小于10%。
个(含教学单位党政管理人员)。其中,普通管理岗位305个,各级岗位职数按现有人数核定。
个。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岗位分别控制在15%、20%和25%,四级、五级岗位比例按工作类别和年限划分。
三、岗位聘任
专业技术岗位聘任
教学单位人员编制核定办法》、《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办法》、《内蒙古农业大学非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办法》、《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岗位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等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专任教师、实验人员各相应岗位聘任实施细则、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经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在本单位公布,按程序开展岗位聘任。AT岗位由所在单位向学校报送拟聘意见,学校聘任。
《内蒙古农业大学非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办法》,提出图书系列、思政研系列、中小学(幼)教师系列相应岗位聘任实施细则、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经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组织岗位聘任。其他系列由人事处按要求统一组织聘任。
党政管理岗位在现有处级、科级干部聘任的基础上,所在单位依据学校现行相关规定,按已审定资格人员履行各级科员的聘任手续。
后勤管理处按照学校制定的各级工勤技能人员岗位控制数额,组织各类工勤人员的聘任工作。
四、聘任程序
(填写附表1、附表2、附表3);
五、调解及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六、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负责制定学校岗位聘任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办法,审核各单位岗位聘任工作正高级上岗条件、岗位职责及岗位聘任结果,协调各类岗位聘任工作的相关事宜。
年(含规定的试用期)。聘任期不得超过退休年龄及合同期限。聘期内达到退休条件的,聘期自然终止。受聘人员的学历、资历、业绩成果等的计算截止日期为2014年8月31日。
“双肩挑”人员的聘任
与基础津贴(岗位津贴)的发放挂钩,聘期考核结果与后续岗位聘任挂钩。年度考核结果和聘期考核结果均记入个人档案。
岗位聘任工作日程安排(详见附件2)
八、其它事项
: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员岗位聘任工作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员岗位聘任工作日程安排
:教学科研型(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申请表
:教学为主型(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申请表
:科研为主型(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申请表
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员岗位聘任工作组织机构
邬建刚李畅游
郑俊宝王春光
侯晨曦任强 李金泉芒来乔彪
赵满全、巴音吉日嘎拉、郑培亮、史晴
(2014年11月27日—2014年11月30日)
(2014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0日)
各教学单位制定本单位相应的岗位聘任实施细则、设置副高级及以下岗位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等,若对正高级岗位的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有调整意见,报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向本单位教职工公布。
(2014年12月11日—2014年12月25日)
(2014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30日)
个工作日。
(2015年1月1日—2015年1月10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本部教学、科研岗位设置办法
《内蒙古农业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内农大校发〔2011〕38号),本着总量控制、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个。按教学、科研岗位占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70%的要求,结合学校人才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需求,我校校本部共设置教学、科研岗位1440个。
结构比例与岗位控制数
Ⅰ岗、AⅡ岗、AⅢ岗、AⅣ岗的比例控制目标为1:2:3:4;副高级专业技术BⅠ岗、BⅡ岗、BⅢ岗的比例控制目标为2:4:4。
正高级岗位设岗原则
、教学科研型正高级岗位
Ⅰ岗位不重叠的情况下,在每个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国家部委确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各设置1个AⅠ岗;在每个已招生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各设置1个AⅡ岗;AⅢ岗分别设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有本科专业的教研室;学校为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设置教学科研型AⅣ岗。
教学科研型AⅠ至AⅣ岗。
、教学为主型正高级岗位
Ⅰ岗至AⅣ岗。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学校在有本科专业的教研室设置教学为主型AⅢ岗。
、科研为主型正高级岗位
Ⅰ岗位不重叠的情况下,在每个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国家部委确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各设置1个AⅠ岗;在已招生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各设置1个AⅡ岗;AⅢ岗分别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设置;为具有教授职务的学术骨干和校级及以上创新团队骨干设置AⅣ岗。
个职数,避免重复设岗。各单位应按照正高级岗位上岗条件,在各岗位总体结构比例控制范围内,本着按需、因事、事人结合的原则对应聘人员进行聘岗。岗位职数分配详见附件。
二、其它事项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本部非教学、科研岗位设置办法
《内蒙古农业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内农大校发〔2011〕38号),本着总量控制、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一)设岗范围
卫生技术和中学教师等专业技术岗位。
二)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
、岗位总量
个,要求非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小于30%。目前,学校有非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人员448人,在分配岗位时以现有人员计算。
、岗位设置及等级
个等级,即:具有正高级职务的非教师、科研专业技术岗位最高只设置AⅣ岗;副高级分设BⅠ岗~BⅢ岗三级;中级分设CⅠ岗、CⅡ岗二级;初级设DⅠ岗一级。
、结构比例
伍多年未能有效补充的实际,其总体结构比例按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设置。正高级岗位根据实际需要从严掌握,正高级AⅣ岗职数总量不超过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10%。副高级BⅠ岗:BⅡ岗:BⅢ岗为2:4:4;中级CⅠ岗:CⅡ岗为3:7。
、学校根据各专业技术系列的性质、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及其作用等确定相应的结构比例。
二、上岗条件要求
三、其它事项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本部教授岗位上岗条件及岗位职责
一、上岗基本条件
、三级及以上教授,且为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国家部委确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或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头人;或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2;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至少2年在本单位排名前1/2。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3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6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3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人文社科类经费减半) 。
二、学科、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学科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主持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主持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等学术管理工作;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任期内要完成研究生院等要求的学科建设任务。
、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创新团队带头人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前3名)承担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主持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改项目。
、科研工作
项;或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或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或重大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各1项;或至少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项目均有经费资助) 。
、个人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6篇。
至少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收录至少1篇或被EI收录至少2篇;
获国家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额定人员;或省部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系或新品种1个;或获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
一、上岗基本条件
、三级及以上教授,且为已招生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带头人;或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或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前三名;或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头人;或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2;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至少2年在本单位排名前1/2。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2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4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2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人文社科类经费减半) 。
二、学科、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学科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主持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主持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学术管理工作;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聘期内要完成研究生院等要求的学科建设任务。
、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创新团队带头人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项;或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或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或重大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各1项;或至少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项目均有经费资助) 。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5篇。
至少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
获国家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奖额定人员;或省部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主持人;
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系或新品种1个;或获国家四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
一、上岗基本条件
、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且为已招生的博士生导师;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或有本科专业的教研室(系)主任;或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额定人员;或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前三名;或校级及以上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1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2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1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人文社科类经费减半) 。
二、学科、教研室(系)及培育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博士生导师
专业)的发展规划和整体建设;参加所在博士点的教学、科研活动及研究生学术活动,承担并完 &
& 成所在 &
博士点交办的学科建设任务;制订审核博士生培养方案;指导博士生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引导博士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考核并评定博士生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负责博士生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负责指导青年教师。
、学科带头人
、教研室(系)主任
系)全部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训工作;制订本教研室(系)的工作计划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总结;审核本教研室(系)的授课计划,组织本教研室(系)所承担课程的教材选定,审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审阅实验实习指导书及考试试题等;组织本教研室(系)开展听、评、说课工作,督促教研室(系)教师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团队带头人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名参加自治区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主持校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改项目。
、科研工作
项;或至少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 (项目均有经费资助) 。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4篇。
至少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
获省部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奖额定人员;
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系或新品种1个;或获国家五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
一、上岗基本条件
、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近3年至少主持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1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5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人文社科类经费减半)。
二、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项,且有经费资助。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3篇。
至少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
获省部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奖额定人员;或盟市级科技、社科、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
作为前三名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系或新品种1个;或获国家五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参与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
一、上岗基本条件
、三级及以上教授,从事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而且作为: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头人;或国家部委确定的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讲授计划内本科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不低于16.0学分(双肩挑干部不低于8.0学分);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3;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至少2年在本单位排名前1/2。
二、实验室建设工作职责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门以上课程,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达到本学院平均教学工作量。每年教评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3。任期内至少主持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或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
、科研工作
任期内至少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任期内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3次以上。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有1篇教改论文。
至少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或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转载至少1篇;
作为主持人获教学成果国家级奖1项;
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且至少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或作为教练指导大学生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获得集体项目冠军,或获得个人项目冠军1项以上。
一、上岗基本条件
、三级及以上教授,从事基础课教学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而且作为: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前三名;或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头人;或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讲授计划内本科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不低于16.0学分(双肩挑干部不低于8.0学分);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3;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至少2年在本单位排名前1/2。
二、实验室建设工作职责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门以上课程,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达到本学院平均教学工作量。每年教评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3。任期内作为前3名至少参加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或主持自治区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改项目1项。
、科研工作
任期内至少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
任期内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3次以上。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教改论文。
至少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或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转载至少1篇;
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额定人员;或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3名;
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且至少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作为教练指导大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体育比赛,至少获得集体项目冠军1项以上,或获得个人项目冠军2项。
一、上岗基本条件
、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从事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而且作为:有本科专业的教研室(系)主任;或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额定人员;或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前三名;或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头人;或自治区级教坛新秀。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讲授计划内本科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不低于18.0学分(双肩挑干部不低于9.0学分);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2;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
二、教研室建设工作职责
系)全部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训工作;制订本教研室(系)的工作计划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总结;审核本教研室(系)的授课计划,组织本教研室(系)所承担课程的教材选定,审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审阅实验实习指导书及考试试题等;组织本教研室(系)的听、评、说课工作,督促教研室(系)教师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门以上课程,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达到本学院平均教学工作量。每年教评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1/2。任期内作为额定人员至少参加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或前3名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或主持校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改项目1项。
、科研工作
任期内至少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任期内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3次以上。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教改论文。
至少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
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额定人员或前5名,或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
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且至少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或作为教练指导大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体育比赛,获得集体项目前2名,或获得个人项目冠军。
一、上岗基本条件
、具有教授职务且从事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讲授计划内本科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不低于18.0学分(双肩挑干部不低于9.0学分);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二、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门以上课程,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或全校性专业基础课,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达到本学院平均教学工作量。每年教评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任期内主持校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改项目1项。
、科研工作
任期内至少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
任期内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3次以上。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教改论文。
至少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2部;
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发表论文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
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额定人员;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
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且至少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作为教练指导大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体育比赛,获得集体项目前3名,或获得个人项目前2名。
一、上岗基本条件
、三级及以上教授,且为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国家部委确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或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10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20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10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为合格及以上;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至少2年在本单位排名前1/2。
二、学科、实验室及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学科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主持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主持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学术管理工作;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任期内要完成研究生院等要求的学科建设任务。
、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创新团队带头人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项;或至少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或重大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且在研的纵向单项至少为100万元以上,或横向单项课题至少为20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100万元 (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各学院可根据学院实际制定) 。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被SCI、SSCI收录至少2篇或被EI收录至少3篇。
至少主编出版专著1部或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
获国家级科技、社科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或省部级科技、社科成果一等奖主持人;
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系或新品种1个;或获国家一、二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取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个;或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或通过成果推广转化为学校创收60万元以上。
一、上岗基本条件
、三级及以上教授,且为已招生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带头人;或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研究岗位、综合试验站站长;或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5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10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5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为合格及以上;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至少2年在本单位排名前1/2。
二、学科、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学科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主持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主持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学术管理工作;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任期内要完成研究生院等要求的学科建设任务。
、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研究岗位、综合试验站站长
、创新团队带头人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项;或至少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或重大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且在研的纵向单项至少为50万元以,或横向单项课题至少为10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50万元 (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各学院可根据学院实际制定) 。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以学校为第一产权单位被SCI、SSCI收录至少1篇或被EI收录至少2篇。
至少主编出版专著1部或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
获国家级科技、社科成果一、二等奖额定人员;或省部级科技、社科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主持人;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只限推广教授);
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种1个;或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取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1个;或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或通过成果推广转化为学校创收30万元。
一、上岗基本条件
、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且为已招生的博士生导师;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或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学术骨干;或校级及以上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5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10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5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为合格及以上;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需排名本单位前2/3。
二、学科、实验室及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学科带头人
含国际合作)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主持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主持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学术管理工作;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任期内要完成研究生院等要求的学科建设任务。
、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
建设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建设;参与实验室申报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工作,完成实验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和实验室日常性事务工作。
、创新团队带头人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项;或至少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或重大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且在研的纵向单项课题至少为30万元以上,或横向单项课题至少为6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30万元 (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各学院可根据学院实际制定) 。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被SCI、SSCI收录至少1篇或被EI收录至少2篇。
至少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或参编出版专著2部以上;
获国家级科技、社科成果一、二等奖额定人员;或省部级科技、社科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主持人;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只限推广教授);
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种1个;或获得国家四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取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1个;或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或通过成果推广转化为学校创收20万元。
一、上岗基本条件
、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且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人文社科基地)学术骨干;或校级及以上创新团队骨干。
、近3年至少主持单项30万元以上纵向课题1项;或至少主持自治区教育厅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或至少主持单项6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30万元的横向课题1项。
、近3年每年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每年至少完整讲授一门计划内本科生课程;近3年评教结果每年均为合格及以上;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二、实验室及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职责
、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
建设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建设;参与实验室申报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工作,完成实验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和实验室日常性事务工作。
、创新团队骨干
三、个人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项;或至少主持校级科研项目3项;或主持横向课题单项至少20万元以上且到校经费至少10万元。
、业绩成果
任期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被SCI、SSCI或EI收录至少1篇。
至少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部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
作为额定人员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或作为主持人获盟市级科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
作为前3名完成人至少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项;或国家、自治区审定(认定)的动植物新品系或新品种1个;或获得国家五类新兽药证书1个;或参与起草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或取得科技成果1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幼儿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