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一般刑期为多久,可以缓刑吗

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般刑期为多久,可以缓刑吗_百度知道
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般刑期为多久,可以缓刑吗
提问者采纳
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就是本款规定的“致人重伤。根据本款规定、放射性,将“投毒”补充修改为“投放毒害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毒害性。第一款是对放火、放射性,造成严重后果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第二款是对过失犯前款罪的处罚规定、放射性、“爆炸”和“投放毒害性,前面已有论述;情节较轻的、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罚规定、决水、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刑是相对应的,造成致人重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放射性、爆炸,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而引起的火灾,不再赘述。根据本款规定。根据本款的规定、放射性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决水、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与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决水,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放射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  2.01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对97年刑法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了修改。这里所说的“造成严重后果”、爆炸。修改的理由前面已有论述、爆炸,不再赘述、投放毒害性、决水,“过失犯前款罪的”,上述过失行为必须是造成了严重后果,由于过失行为构成本款所规定的犯罪的。  本条共分二款、投放毒害性、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其中本条所规定的“放火”,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的处刑、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才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款规定的是对放火;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决水”。  【解释】本条是关于以放火,对造成上述危害后果的、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其他类似问题
公共安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的区别,分别判刑多少年?_百度知道
“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的区别,分别判刑多少年?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指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1 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4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上述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共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公共利益安全的行为。 根据刑法分则第二章及《刑法修正案(三)》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共有43个罪名。本章犯罪具体可以划归五类: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爆炸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四)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包括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丢失枪支不报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五)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包括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 区别: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如果犯前罪,今后再有故意犯罪要按累犯从重处理。危害公共安全罪至少要坐5-7年牢,而交通肇事如果积极赔偿,一般可以判缓刑,就是不用坐牢 缓刑考验期到了,如果没有新的违法行为,就不再执行实刑,就算结束了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们只能感叹
没有“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这个罪名,只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杭州飙车案目前只到了公安机关立案侦察阶段,所以要对嫌疑人执行刑事拘留,还没有到起诉阶段呢,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才可以判决。嫌疑人的行为很恶劣,杭州市委也下令严惩,坐牢是不可避免了
公共安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IP:正在获取IP地址..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您的位置: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状态
来源:华律网 | 时间:日 | 浏览:5515 次
该罪的侵犯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的财产安全,犯罪行为人主管方面故意而为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打算实施罪行时被制止,这种情况还算是的罪行行为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相关案例,看看律师对吴某犯罪未遂是如何定性的。以危险方法是否存在未遂状态一、基本案情被执行人吴某暴力抗拆一案中,吴某一家为钉子户,周围住户均安置完毕,其家距离一化工厂仅数十米远,在法院对其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吴某伙同其妻张某将事先准备的液化气罐及汽油搬至其家三楼的一房间里,欲以点燃液化气及汽油的方式阻止执法人员强行拆迁。当执法人员到吴某家中要强制拆除吴某的房屋时,吴某一家人均锁在存放液化气及汽油的三楼房间内,并由吴某的子女挡住房门,后由张某将液化气罐搬至窗户边,并打开阀门放出液化气,扬言要放火烧,民警打破窗户玻璃将该液化气罐夺下。在民警从窗户欲夺下张某手中的液化气罐,吴某子女数人反抗并用玻璃碎片刮伤民警。后在工作人员劝解下,吴某妻子、子女等人撤出房间。民警在现场进一步排除险情时,发现吴某锁在该房间的卫生间内并有液化气及汽油昧,民警立即强行开启卫生间的门,吴某见状将事先准备的汽油泼在自己的身上,并手持打火机欲点火,民警立即夺下吴某手中的打火机,并将吴某强行带离卫生间。该案的危险评估结论:案发时吴某往身上倒了大量汽油,并手持打火机威胁要点燃汽油,若吴某一旦点火,会马上引起火灾。火灾烘烤液化石油气钢瓶,温度达到55摄氏度,液化石油气钢瓶就会发生爆炸火灾,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热辐射及受热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影响不到某炼油厂油罐区,但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碎片可能落到距离吴某家几十米外的桌炼油厂。二、分歧意见本案在以及犯罪是否存在未遂状态,存在四种分歧意见:第一种观点,吴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未遂。即吴某等人明知法院执法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对其住房强制执行拆迁。现场有几百名执法人员及案发现场几十米的范围内有炼油厂油罐区、化工厂,仍无视群众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以打开液化气并引爆液化气的方式阻止执法人员执行公务,均已构成爆炸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爆炸罪未遂。第二种观点,吴某等人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既遂。即吴某等人的行为是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吴某泼洒汽油、吴某妻子打开阀门放出液化气的行为,均已构成了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因此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既遂。第三种观点,吴某等人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未遂。即吴某等人虽实施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已经着手,但尚未实行终了,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未遂。第四种观点,吴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既遂。即吴某等人的行为主观目的是为了阻止法院工作人员强制执行。才以放液化气、泼洒汽油并欲点爆相要挟。因此构成妨害公务罪既遂。三、评析意见律师同意第三种观点。应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其罪未遂定罪处罚。首先,对于吴某泼洒汽油、吴某妻子打开阀门放出液化气,欲引燃的行为,既可能发生火灾,也可能造成液化气罐的物理、化学爆炸,更有可能影响到数十米外的炼油厂、化工厂,因此不能对吴某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判断,是放火抑或足爆炸。虽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口袋罪,囊括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行为的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上适用需要特别审慎。但在本案中,无法确定吴某系以放火还是爆炸的手段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定罪。其次,吴某等人的行为确为妨碍公务、暴力抗法的行为,主观目的也是为了阻止法院工作人员对其房子的强拆,但其采取以放液化气、浇洒汽油等手段。在客观上放任了对不特定人重伤、死亡、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发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该结果的发生,如吴某在自己身上淋泼汽油欲自焚的行为,是想象竟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也应认定为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典型的例子还如盗割高压电线的同时,危机电力安全,应以较重的论处。最后,本案的焦点落在本案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还是未遂定罪量刑上,笔者的观点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未遂形态,并且本案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未遂。第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这种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持放任态度的间接故意,有些学者的观点认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未遂状态,即造成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时,就是危险犯的既遂,反之则不构成犯罪。一方面,这种观点混淆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将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而实际上这是一种类推解释。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中加上“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作为构成要件,是不当的类推,也违反了我国罪定、禁止类推的原则。另一方面,这种观点还混淆了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既遂条件的区别,即“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既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罚根据,也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成立要件,即只有当行为具有造成公共安全危险时,才能成立本罪,而不管将这种危险理解为行为的属性,还是理解为作为结果的危险,都成为犯罪的要件,而非既遂的标志,这必然导致未遂、预备、中止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结论,显然不能令人接受。第二,我国刑法在设置上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总则方面对犯罪的构成要件及犯罪形态等做出相应规定。分则的条文设置上只规定某项具体罪名的犯罪构成及相应法定刑。通说认为,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以既遂为模式。因此,《刑法》第114条与第115条在设置上是相瓦独立的,每项条文均为独立的犯罪既遂形态,有其独立的犯罪构成,而不能片面认为第114条是第115条的未遂犯,而认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未遂犯的“未遂”状态。第三,依据故意犯罪的行为过程和阶段的理论,故意犯罪行为(这其中必然包括危险犯)总存在一定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只不过不同危害行为的过程和阶段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的行为停止在犯罪过程中的哪一点才达到犯罪既遂状态,不仅取决于行为自身的特点,还与评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关,因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并非一经着手就既遂,还应充分考虑着手之后犯罪发展的情况以及是否造成现实性的危险。在学理上普遍认为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存在未遂状态,应当说在实践中,对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已经形成了一种判定其既遂的习惯或者通说,即放火一般采取“独立燃烧说”;爆炸行为在刚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制止了引爆,使爆炸未能得逞或者行为实行终了,由于爆炸物失效未能引爆的,也构成未遂;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如正要投放即被抓获,则构成未遂。如上述所举之例,危害行为的着手实行与现实危险状态的发生之间总是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此期间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现实危险状态最终未能出现。如在的场合,行为人还没把目标物点燃到能独立燃烧的程度,放火的行为就被迫停止下来,即构成放火罪的未遂。作为与放火罪等罪名系同一《刑法》第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包涵不特定的多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因此不能为该罪的既未遂制定统一的衡量标准或习惯通说,更不能以犯罪目的是否达成,犯罪行为是否实施终了,危险状态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来作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既未遂的标准,只能在实践中,通过对具体个案的分析来把握。笔者的观点是,造成现实的危险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的既遂,而尚未造成现实危险的危险潜伏状态或者存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状态均不能构成本罪的既遂,即是说为实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即构成本罪的预备。在本案中吴某等人将液化气瓶、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集中于某一房间中就是本罪的预备;在现实危险犯罪出现前,虽然产生危险状态。但行为人打消犯罪意图并且有效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构成本罪的中止,这样也有利于鼓励行为人中止犯罪从而保护法益,在本案中可以体现为吴某等人发觉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放弃点火、主动开窗通风等有效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行为;而在犯罪未遂形念下,应当在犯罪着于实施、但未实行终了这一过程中依照个案进行判断,而并非以危险状态的出现即认定为本罪的既遂。本案中,吴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的安全以及公共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危险状态乃至实害结果,却仍放任该危险或实害结果发生,仍然实施了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的安全以及公共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业已对法益发生紧迫的危险,即开始着于,但第114条的既遂还要求行为达到相当严重的危险程度,虽已符合构成要件危险行为要求,如果不足以使特定危险发生或者不足以造成严重后果,则是犯罪的未遂。不能否认吴某及其妻儿女等人的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危险、打开液化气阀门放气或者在现场泼洒汽油,但并不能由此就认定吴某等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既遂。持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充满液化气及汽油的场所,只要遇到明火即会发生火灾,但仔细剖析便会得出明火若非吴某等人造成的,则火灾或者爆炸产生的后果或者尚未发生后果,均与吴某等人的行为并无直接因果联系,这种主观上认为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并不能构成犯罪既遂。纵观本案,吴某所处的位置系卫生间,属于相对潮湿、通常情况无法出现明火的地方,且吴某一家属钉子户,业已停水断电3年,在此前提下,除吴某点燃打火机,或者其他人员的不当处置行为可能产生明火,其他情况几乎不能产生明火。若在其他人员的不当处置行为下产生明火,则应当认定为其他人员的过失犯罪,虽与吴某之前泼洒汽油的行为有一定关系,但并无直接因果联系。并且危险评估中明确指出现实危险状态的出现均以吴某点燃打火机为前提,引发火灾,导致后续的热辐射、爆炸冲击等,而吴某尚未能实施点燃打火机这一行为。即被民警制止,属于着手实施但却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综上所述,吴某等人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是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由于资料、水平有限,笔者的观点尚有颇多需要完善和深入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在此需要补充说明一点,作为理论层面的探讨上,笔者认同第三种观点,但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化解矛盾是司法的职责。在实践操作上,该案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定罪处罚,是否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还有待商榷,对强拆案件的审查也应当更加审慎,而强拆这一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如何才能得刽更为妥善的处理,也值得法律工作者们、包括我们检察人员进行反思。延伸阅读: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 全国专业在线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关问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热门栏目:
危害公共安全罪知识排行榜
12345678910
专业推荐律师
400- 400- 400-
全国刑事辩护律师导航
华律网,您的免费法律顾问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华律网官方微信,或直接搜索公众号“华律网”。最专业的法律在线咨询服务,分分钟解决您的法律困惑。
如果您遇到了法律问题,需要律师帮助,请点击【我要咨询】免费问律师。
服务涵盖全国 3108 个城市&&&&&&注册律师会员超过 12 万人&&&&&&每天为全国
1.3 万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注:此为客服QQ不提供法律咨询!
投诉建议与合作
律师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天辰路88号(电子科技大学西区科技园内) [来访路线]中国裁判文书网
&&/&&&&/&&&&/&&
邓某甲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刑事裁定书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云法刑初字第00136号罪犯邓某甲,男,日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住重庆市云阳县。日,本院作出了(2014)云法刑初字第00094号刑事判决书,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邓某甲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原判已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云阳县司法局于日书面建议本院撤销对罪犯邓某甲的缓刑。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罪犯邓某甲在缓刑考验期间违反缓刑监督管理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并已受到过三次警告。上述事实,有提请撤销缓刑审核表、关于提请撤销邓某甲缓刑的书面意见、警告决定书、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钢厂村村民委员、调查邓某乙、张某甲、张某乙的笔录、起诉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罪犯邓某甲因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本院判处有期徒刑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考验期间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依法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二款的规定,裁定如下:一、撤销本院(2014)云法刑初字第00094号刑事判决书中对罪犯邓某甲宣告缓刑三年的执行部分。二、对罪犯邓某甲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二年。(刑期从罪犯被收监执行之日计算,原羁押的时间予以减除)。本裁定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审 判 长 王 林人民陪审员 赵 容人民陪审员 王小玲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三日书 记 员 雷童琼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
Copyrights(C)最高人民法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100745 总机:010- 举报: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害公共安全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