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田县北山镇水库的上面扶贫政策新农村住宅设计图建设试点

青田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青田县北山镇“三强化”推进“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
http://www.qtpf.net
18:53:00&&&[
&&& 青田县北山镇在形势宣传教育中,立足滩坑库区实际强化主题宣传、阵地宣传、示范引领,积极推进“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大局观和发展意识,促进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一是强化主题宣传,树立正面导向。该镇在“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实施过程中,紧扣提高素质、促进发展这一主题,注重突出主题、联系实际、服务民生,树立正面导向。在围绕中心宣传上,从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级部门的业务安排、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出发,积极宣传中心工作在服务民生、促进发展方面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干部群众自觉服从中心工作安排、大力支持工作开展的意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行动导向;在围绕民计民生宣传中,以群众普遍关注、利益攸关的政策法规为重点,精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助等惠民政策,以及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解说,树立遵纪守法、按章办事的思想导向;在围绕科学发展宣传中,以县十二五规划明确千峡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为契机,大力宣传该镇旅游发展的前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真执行北山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引导群众为科学发展献策出力、多做贡献。
&&& 二是强化阵地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该镇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宣传载体,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创办“党旗领航提素养”学校,在镇、村两级分设总校、分校,采取镇党政领导专题授课、镇村老干部经验交流、邀请专家专业指导、致富能手经验分享、“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性的集中宣讲。截至目前,该镇已组织授课百余次,受教育群众逾3000人次;开通方言广播,每天中午、傍晚的固定时段广播“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最新开展情况、涉农政策法规和日常活动中涉及较多的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主动服务老人群体和不会说普通话的农民朋友;拓展渡船宣传功能,通过在渡船、游船上放置宣传资料、不定期安排人员上船宣讲等方式,将宣传延伸到外来人员、偏远山村群众当中。&&&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北山镇通过示范引领,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中来。在群众中组织评选“党旗领航提素养十大标兵”,以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加深群众认知,动员群众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目前,已在全镇范围内评选出好班子、好党员、调解能手、安全生产等十类标兵各5个(名);修编村规民约,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其中,尤其是引导各村依据本村实际,在学生奖学方面设立一定的物质激励,树立向学、利学的导向;开展主题讨论,围绕群众关心的增收致富、惠农政策、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认识中解决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来源: 作者:北山镇 编辑:北山镇 阅读:843
青田县司法局青田县普法办主办
地址:青田县鹤城镇临江东路93号 电话: 6822159 Email:中国青田网――新农村建设在侨乡
2015年青田县“十件实事”
http://www.
10:01:00&&&[
2015年青田县“十件实事”
主要责任单位
美丽县城建设
完成少年宫路、伯温东路(人民医院至飞鹤山庄段)、上店街路面综合改造,开工建设瓯江步行桥,加快中东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
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35个村,新增受益农户2.5万户;推进侨乡石雕风情小镇建设;培育市级中心村15个。启动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前期;完成海口污水处理厂、电镀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温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改造;新建污水管网10公里。
教育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提高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运动场馆、学生宿舍面积,力争2016年达到省定标准;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25所,完成清理整顿任务的50%;创建标准化学校6所,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70%。
农村产权改革
办理农村宅基地产权证52000宗,达到应发数90%;办理农村房屋产权证1830本,城中村、中心镇、中心村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房发证率达到70%以上;推进50个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完成股改任务。
城乡市场提升
力争开工建设温溪市场综合大楼,全面启用温溪临时市场,完成黄综合市场建设;推广使用菜篮子刷卡系统;建成6个蔬菜配送基地,开展蔬菜配送业务;成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市场监管局
水利安全保障
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6100万元,全面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30个村饮用水设施提升改造,整治山塘20座。
社会保障提升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50个,办理被征地农民保障转职工养老保险3000人,新增五大保险5500人次。
人力社保局
安保设施普及
推进“天网工程”提质扩面建设,新增县城高清视频探头94个、乡镇高清视频探头282个,新建主要道路口智能卡口50个。
医疗条件改善
开工建设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基层卫生院开设病房,增加床位40张;引进民营医院1家,增加床位50张;建设社区健康小屋6个。
文化设施建设
改建农村文化礼堂10个;实现农村应急广播全覆盖。
文广出版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来源:中国青田网 作者:佚名 编辑:青田网 阅读:560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广告服务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中共青田县委宣传部主管青田侨报社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6]54号
通用网址:中国青田网 地址:青田县鹤城镇新大街25号 电话: 6829956 Email:info@道真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草案)(2011年—2015年)
来源:综合股&&&&作者:十二五规划办公室&&&&时间:&&&&查看:
道真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草案)
(2011年—2015年)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道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道真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增比进位突破、努力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道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是今后五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南,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重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发展资金、人力资源缺乏等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发展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6.74亿元(预计数,下同),“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人均GDP 5594元,年均增长10.3%。财政总收入完成1.75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5亿元,年均增长8.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23亿元,年均增长1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08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2828元,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5.28亿元、2.37亿元、9.0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15%、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1.5:14.2:54.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深入实施“农业稳县”战略,五年累积完成农业总产值37.6亿元,粮食、烤烟、茶叶、山羊、蔬菜、中药材、干果产业稳步推进,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年均增长1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58亿元,年均增长22%。重点项目推进效果明显,建成了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日产20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投入试产;8对年产72万吨煤矿整合技改项目进展较为顺利;新增小水电装机5.4万千瓦,浩口、桷木塘、官庄等电站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铝土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被纳入国家50个整装勘探项目之一;完成了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第三产业稳步发展,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大。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交通、水利、电力、城镇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上马,累计完成投资33.3亿元。坚持交通引领经济,完成了S207(道真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结束了道真没有二级公路的历史;完成了7条里程125公里的通乡油路和里程715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公路通车里程从“十五”期末的1344公里增加到了1700公里,县乡村组四级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大沙河水库工程开工建设,烟水配套工程实施效果明显,完成病险水库治理13座,上坝地下河水库工程进展顺利,五年新增灌溉面积13.3万亩,人均保灌田面积增加到0.42亩。城镇道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通讯通信、农村电网、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1倍,城镇化率提高到28.8%。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新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两基”顺利通过“国检”,素质教育全面推行,道真中学成功申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完成了县医院整体搬迁、中医院引资整合改造工程,乡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医疗服务网络和疾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稳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平安道真”创建成效显著,社会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初步建立。人口计生、科技、文化、体育、民族宗教、残疾人等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五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85亿元,重点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营造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四在农家”、“整脏治乱”成效显著。
——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免征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提高生均经费标准,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成功跻身并实施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项目。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和乡镇零户统管等制度不断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时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殡葬改革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为“十二五”时期道真加速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环境
53.4%63.6%
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突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推动跨越”主基调,坚持“依靠遵义贵阳,融入重庆长江,发展县域经济”战略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十二五”我县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重点实施好“112255”农业产业化工程;围绕资源开发壮大工业经济,重点建设黔北煤电铝一体化循环基地;围绕完善功能推进城镇建设,重点是推进城镇化进程,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完善设施夯实发展基础,重点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成道真至南川高速公路,积极主动融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围绕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围绕增强活力推进改革开放,重点是对内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对外开放,推进招商引资。通过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中国名茶之乡、全省铝工业基地县、黔北渝南物流枢纽中心、民族文化旅游和休闲避暑之地。
三、奋斗目标
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一、二、三产分别完成10.5亿元、10亿元、19.5亿元,年均增长15%、33%、1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25:49,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为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打下坚实基础;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亿元,年均增长28%。实现财政总收入4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年均增长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万元、5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12.5%;城镇化率提高到36%以上,县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36万人以内。
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脱贫致富奔小康大局。必须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好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和病险水库治理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五年内实施5个基地单元建设,治理11座病险水库,建成大沙河水库,确保全县人均保灌田面积达到0.5亩以上;加强技术指导及科技服务,完善县乡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积极推广农作物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等技术,着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及县乡示范点建设,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优良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新增农机总动力21.3万千瓦,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年机耕土地面积达15万亩;全面推行沃土工程,实施20万亩旱地培肥和10万亩水田培肥田;全面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重点建设九个粮食生产大坝,稳定粮食年总产量16万吨。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112255”工程
紧紧抓住我县作为全省57个烤烟生产重点县、全省55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全省10个科技扶贫养羊大县、全省18个中央投资产茶重点县、全省10个蔬菜产业大县、全省科技进步县等政策扶持机遇,尽快融入武陵山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加快推进“112255”工程(管护好12万亩茶园、持续建设10万亩干果类基地,稳定烤烟合同收购量20万担、年存出栏商品羊20万只,新建商品蔬菜和中药材基地各5万亩)。通过3-5年努力,茶叶、蔬菜、中药材基地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1-2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有机茶认证面积达到2万亩,努力把道真打造成为黔北渝南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茶叶产业。将工作重点从茶园建设向管理、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转变,按照统一标准、技术、管理、宣传、品牌要求,集中力量打造“仡山西施”品牌。
——干果产业。新建10万亩干果基地(核桃、花椒基地各5万亩),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果品。
——烤烟产业。积极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规划基本烟田面积25万亩,年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稳定合同收购级内烟叶20.5万担,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原料基地县。
——生态畜牧业。紧紧抓住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重点发展草地生态养羊,实现年存出栏商品羊20万只;出栏生猪25万头、牛2.2万头、家禽100万羽以上,水产品产量2500吨。
——蔬菜产业。依托重庆市场和县内市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成无公害、绿色商品蔬菜基地面积5万亩。
——中药材产业。继续推进以玄参、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好全国最大的玄参生产基地,力争建成1-2个中药材种植GAP示范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培训基地,引资新建1-2家中药材加工厂。
二、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培育和引进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力争通过3-5年努力,每个重点产业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建成县级龙头企业10-15家,市级龙头企业5-1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实施品牌战略,力争把“仡山西施”打造成为国内茶叶知名品牌,打造贵州省名牌产品1-2个。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和经纪人队伍;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力争建成1个农贸市场、8个产地批发市场和畜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商贸、餐饮、运输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大矸、洛龙、玉溪、上坝等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
认真落实“北部攻坚”战略,以重点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工作重点,抓好“一体两翼”工作和“三个一扶贫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整乡数乡区域化连片推进,把产业化作为整乡推进的核心内容,促进产业化发展区域与整乡推进区域的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全面开展“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种养结合”试点。到2015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年均增长12.5%,产业化扶贫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年均减少贫困人口6000人以上,80%以上贫困农户有一个骨干产业项目,贫困户户均掌握一项二、三产业增收致富门路;完成扶贫培训3万人次、转移和转产2.5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1万人,妥善解决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实施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所有贫困村达到“五通五有”。做好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抑制因灾、因病等返贫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长期特困救助机制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继续加强对口帮扶和集团帮扶,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专栏3& 扶贫开发主要项目
农村危改、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沼气池、饮水安全、“一事一议”、生猪标准化养殖、产业扶贫项目、以工代赈、“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扶贫培训、扶贫贷款贴息等。
巩固提高农村“两基”攻坚成果,强化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培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7%以上,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占住院医疗总费用达47%以上;健全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标准。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特别救助、高考中考政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优惠政策。加强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文化“三下乡”活动,实施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统筹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整治镇村环境,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民族文化村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改厨,力争农村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9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农户享受创建成果。把“百里示范长廊”打造成全县经济增长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点。
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多项权利。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全力实施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人权、事权相一致的财税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林业采伐管理体制等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积极构建城乡信用体系。
第四章&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支撑,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县工业总产值19亿元、年均增长35%,规模工业增加值4亿元、年均增长28%的目标;全县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小于0.84吨标煤。全县工业总体竞争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指标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
努力做强铝业、煤炭、电力、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一、原材料工业。加快县内主要矿产资源勘探进度,全面探明矿产资源分布、储量和品位。
——铝及铝加工。促进煤、电、铝联营,做大做强铝工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集约发展氧化铝。以确保氧化铝资源供给和区域环境保护为基础,配套发展与氧化铝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电解铝。运用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短流程、环保型铝加工新技术,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加快企业组织结构整合,打造集铝土矿、氧化铝、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重点建设黔北煤电铝一体化循环基地,把道真建设成为全省铝工业基地县。
——硫化工和铅锌冶炼化工业。抓好硫铁矿、铅锌矿的工业性建设项目,力争“十二五”期未初步确定和启动部分项目,为建成硫化工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建材工业。坚持把城镇建设与建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配套发展建材工业。切实做好日产20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经营的配套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围绕县内铝土矿中的边沿矿、零星矿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配套建设陶瓷项目;规划和开发以页岩、大理石、花岗石为主的石材产业;合理规范和引导现有页岩砖、预制、石材企业联合重组并购和技改,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管理规范、节约资源的建材产业格局。
二、能源工业。以建设全市重要能源基地为目标,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加快开发水电、煤炭等资源,对日产2000吨水泥厂实施余热发电技改,做大做强能源工业,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
——水电。建成官庄、车田、海洋溪、桷木塘、浩口电站,整体开发三江河流域水能资源,改造升级一批老电站,到2015年,开发电力规划装机30万千瓦以上(不含浩口电站装机,新增电力装机11.663万千瓦)。加快电网建设,完善35KV输变电网络、力争建成500 KV输变电网络,切实增强输变电能力,为水电开发企业就近上网和工业企业用电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发展水电工业,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电气化示范县。
——煤炭。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科学规划布局煤炭资源开发,大力整合、改造现有煤矿,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争新建成桃源、棕坪2个年产30万吨的煤矿,坚决关闭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使全县煤炭产能提高到180万吨。
三、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茶叶、干果、畜产品、中药材、蔬菜等农畜产品建成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稳妥发展林木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道真建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黔北渝南物流枢纽中心;将道真建设成面向重庆的民族文化旅游和休闲避暑之地。
按照“规划引领、布局优化、北控南扩、东拓西展”的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改造、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36%以上,县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
以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统筹安排水、电、路、气、通信、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功能性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房地产、商业贸易、现代物流、旅游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进一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增强城镇吸引力和承载力。
突出完善城镇功能,以现有骨架公路为基础,以打通出口、完善网络、强化枢纽、快捷畅通为目标,加快推进以县城区为中心,以13个乡镇为节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县城区主干道重点抓好尹珍大道延伸段、迎江大道、八号路建设工程,辅以朝阳路、五峰路为重点的支路网络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区路网体系。完善城镇公用设施,配套建设房地产、公共交通、人行景观桥、休闲广场、五峰公园、停车场、农贸市场、地下管网、公共厕所、供水、供电、通讯、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消防站、体育活动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新区客运站、物业运转中心、小区物业、购物、社区医院、城郊加油站等项目。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绿色、环保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技术和产品,提高城镇资源综合利用率,努力把道真建设成为“碧水、蓝天、青山、美城”的生态宜居城市。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目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形成“整脏治乱”长效机制;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突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把矿产开发、水泥生产、石材加工、小水电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城区改造和建设、房地产开发、市场体系建设等放在城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产业积聚带动人口积聚,增强城镇发展动力,形成以县城为支撑、重点镇为节点、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
突出城镇化的政策引领,适当放宽户籍管理,鼓励农业人口向县城和乡镇集镇转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促使新转移农民与城镇居民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和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性事业;加快城镇建设用地征用和储备,妥善安置被征地群众生产生活;规范土地出让机制,使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建设和滚动发展的主要来源;建立城镇建设综合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不断提高城镇建设与管理水平。
依托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发展超市、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新型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位于黔北渝南的区位优势,依托遵义-绥阳-正安-道真-重庆高速公路,主要承接农产品、矿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品物流,形成遵义东北部连接重庆的物流快捷线。加快物流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区域物流网络。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主动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力争进入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把道真建成黔北渝南物流枢纽中心。
建设培育各类专业市场,着力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园区。以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市场、畜禽交易市场为主,组建绿色农产品物流园;以商场、副食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为主,组建消费品物流园;以农用物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市场为主,组建综合物流园,形成综合性市场、专业性市场、县域商业中心和社区零售业网点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农用物资、药品集散、物流为重点的流通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在产地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加快城乡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新增存款的70%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全县所有村居安装ATM及POS机具,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拓宽金融网络服务覆盖面。加快保险业发展,培育保险中介市场,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积极吸引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增强融通外资的能力。积极发展和规范中介各种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加快会计、法律、咨询、商务组织等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商业便民、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法律援助、就业培训、就业咨询和组织就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文体娱乐业,不断提升文化娱乐业品位和水平。
——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做好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城乡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形成特色比较鲜明、功能比较完善的消费中心。开发建设1-2条各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完善商贸基础设施。整合改造提升农村商业网点,完善乡镇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农家店”和县级连锁中心店,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适应会议、商务洽谈、旅游等消费需要,积极发展餐饮娱乐业,建成三星级宾馆1座、民族饮食文化城3-4座。通过传统商贸业的提质发展,为2015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年均增长25%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房地产综合开发。将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安排房地产开发布局。实施安居工程,建立完善由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构成的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推进以普通住宅为主、商业、旅游房产协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建设。中心城镇重点加快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突出特色。积极推行农村宅基地统一规划,集中使用,连片建设。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做好市场布局规划,积极推进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等流通方式,规划建设新市场。提高市场现代化水平,积极引进代理、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市场交易、仓储、运输、配送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搭建消费区域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南川、武隆等周边区县友好合作。积极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拓展消费领域。
坚持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突出仡佬民俗风情旅游,围绕“主题城市、特色乡镇、重点景区”三级旅游网络构架,将道真旅游打造成面向重庆的民族文化旅游和休闲避暑之地。
——按“三纵一环”多出口旅游交通规划布局思路,建设交通主骨架,完善对外通道,建立与旅游路线设计相适应的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接待基地。
——实行一地一线一星三重点的“1113”总体布局。一地:道真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一线:南川一道真梦幻天城-灰谦河野人谷-三桥雷家坝-华山-茶条坝-大沙河-大塘-磨盘山-洛龙古镇-武隆跨区域精品旅游线;一星:县城区三星级宾馆;三重点:三桥雷家坝华山旅游区;三河口洋渡峡谷温泉旅游景区;洛龙磨盘山风景区。编制淞江温泉、双河仙米洞等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开展芙蓉江和梅江河流域电站库区、系列溶洞及民俗文化村寨旅游前期规划论证工作。争取进入遵义市或武陵山区“十三五”旅游规划。
——跨区域整合旅游线路。依托区位优势,跨区域整合旅游线路。北线利用道真-南川公路、道真-武隆公路,将道真旅游区与周边的金佛山、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等旅游区进行整合,形成以原生态喀斯特地貌奇观、仡佬民族风情为主的旅游线路。南线利用道真-遵义公路,将道真旅游区与遵义旅游区进行整合,形成以原生态自然山水景观、仡佬民族风情、遵义红色旅游为主的旅游线路。
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把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通讯设施条件,夯实道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基础。
牢固树立交通引领经济的发展理念,主攻大通道、建设县乡路、对接边际路、建设客运站、规划港务站,继续实施乡镇通畅工程、建制村通达和通畅工程以及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陕西安康至凯里高速公路(道真段)、遵道高速公路、道武高速公路,着力打造黔北入渝综合交通枢纽,积极主动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积极争取道武铁路、渝怀快速铁路途经我县,打通道真到重庆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瓶颈;统筹推进通村油路、产业公路、出境公路、芙蓉江航运建设,着力构筑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快速铁路为支撑、县乡道改造、通村油路为重点、产业公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交通运输主骨架,再辅以其它县道和乡、村道构成完整的公路网络系统;形成以县级客运站点为主节点,乡级客运站点为次级节点的客运体系,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形成以港口、码头为节点的航运水路体系,增设忠信、桃源、河口3个海事所,建立完善水上搜救救助体系。进一步推动道真公路水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构筑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综合交通的全面发展,形成对内接受遵义市乃至黔北地区的辐射,对外接受重庆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拉动,发挥道真对渝黔两地经济社会交流的“桥头堡”作用,带动黔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的有利时机,坚持大、中、小、微型相结合的水利设施建设思路。以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大沙河水库、沙坝水库(加高扩容),争取建设关坝水库、凉天沟水库等,实施好一批中小型骨干水利工程和一批烟(粮)水配套工程,完成节水灌溉工程、引水工程、田间节水、防洪抗旱、雨水积蓄、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病险水库治理力度和部分渠系改造及延伸工程,在解决工程性缺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从根本上解决道真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实现全县人均保灌面积0.5亩以上基本农田的目标。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支持联村供水建设,逐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加强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供水能力建设,解决部分城镇缺水问题。深化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建立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道真”和“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县信息传输能力和网络覆盖率,全县移动2G网络覆盖率达96%以上,3G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乡镇及行政村电信行政村“村村通”光缆、C网基站覆盖率达100%,电话、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积极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大力发展用户宽带接入网,移动宽带用户达3000户以上,电信宽带用户达1万户以上。推进数字化区域建设,建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完善广播电视设施,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在电子政务、商务领域中的综合运用,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县城防洪指挥中心及乡镇防洪信息网络、统计信息网络、计生信息网络、人才信息网络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
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镇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通达的城市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排水系统、完善可靠的城市防灾减灾和预警、应急处理系统,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快县城与重点镇间的快速干道建设,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搞好村庄规划和环境治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医疗卫生、道路、沼气、电网、信息网、垃圾废弃物集中处理和社区管理等设施建设,新建沼气池5000口,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沼气池达到10万口。解决好农村用电公平和安全问题,抓好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四在农家”、“整脏治乱”,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县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初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力争使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90%以上,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60%以上,70%以上乡镇均建有1所较具规模、功能完备的幼儿园。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3%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净入学率达到83%以上;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94%和93%;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84%。到2015年,乡镇初中尝试县乡、镇乡合作交流,小学尝试中心校与片区校资源共建互动,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新建县城第三初中和县城第四小学,力争建成第四初中、第五小学;改扩建县民族中学、上坝中学和曙光小学。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高中教育普及进程,确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7%,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道真中学新校区办学功能。鼓励和支持民办高中健康发展。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力争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积极开展成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巩固县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地位,力争跻身省创建示范性重点农村县级职教中心行列。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加强民族教育。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民族教师培训及民族民间文化教材编写、特困学生救助、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等的经费补助。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基本实现“班班通”工程,9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水平。
——优化教育资源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逐步使学校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不断完善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寄宿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不低于80%,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不低于70%。参加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数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0%。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我县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党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突出科技人才培养,培养50名优秀企业家、10名学科带头人。抓好科技和信息特派员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到2015年,两支队伍人数分别达到400人。培养重点产业的学科带头人5名,技术骨干10名,科技典型示范户50户,效益型示范户500户,农民技术骨干1500人以上。
——加强民族干部和人才开发培养。加大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使用少数民族的各类人才。帮助培养、培训各类师资,对到边远山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给予优惠待遇;对少数民族大中专困难学生实行救助制度。
——加强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培养。分类分批组织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到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大力表彰劳动致富、科技致富的农民能手。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妇女、科技示范户等的实用技术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率达到80%以上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力争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鼓励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就业吸纳力;引导和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就业;重点解决好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理提高筹资水平,统筹层次和保障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各类保障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和防灾救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
——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力度,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和廉租房建设,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把进城稳定就业人员纳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范围。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以提高全县人口的健康素质为宗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6万人以内,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4.5%以上,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70%以上;法制计生进程加快,计生工作人员和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力争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奖励扶助政策进一步落实,利益导向机制更加完善;教育宣传工作加强,确保建成14个乡镇的早期教育中心,力争建成7个生育文化活动中心、3个生育文化社区、10个生育文化大院,“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平等享有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协会建设不断加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扩建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中心,新建县疾控中心实验楼、卫生监督所办公楼、精神病专科医院,改扩建5个乡镇卫生院、35个村卫生室,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3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1名。继续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受益率达90%以上,在定点接生单位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100%享受补助。加强县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和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稳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县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达90%以上。加强医疗卫生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加大食品安全药品监管力度,健全药品配送网络,力争建成1家县级药品配送中心,3—5个基层药品配送站,1家县级食品监测中心。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增加基层体育场馆设施,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支持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仡佬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真正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每年平均增长率预期10%左右,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达到12%左右,就业人口5000余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文化示范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每年重点扶持10-20家村(社区)文化室,到2015年村(社区)文化室普及率100%,文化示范户达到15%;新建傩文化特色博物馆、尹珍文化体育馆、仡佬族妇女活动中心,中国仡佬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等,把玉溪广场、尹珍文化广场改造成现代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健全公共图书馆网络,加强基层图书馆(室)建设;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县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增加1.75万户以上。
——重点发展四大文化产业。发展文艺演出业,力争月月有群众广场文艺表演。发展艺术教育业,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创新艺术教育模式,以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基地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作好区域布局规划,强化招商引资,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发展文化娱乐业,扶持健康的大众文化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的发展,有选择地吸纳、引进和开发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文化娱乐项目,加大文化娱乐市场的管理,建立公平竞争的文化娱乐市场秩序。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行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道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制保障、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制度,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决策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共同推进道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合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加快法律援助体系建设,维护司法公正,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扎实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道德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完善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提高民兵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国防观念。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双拥工作成果。
建立以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为主的安全体系,构筑覆盖城乡的社会安全预警网络和应急反应体系,提高社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工程立项和重大政策制定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应对公共安全防范合力;完善公共安全防范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扩大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建成覆盖县城和乡镇的“天网工程”。加强公共安全应急力量建设和管理,加强重要物品监管、重点目标防范和重要部位的守护;做好公共安全公众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的防范和控制能力;构建社会公共安全长效机制,深入创建“平安道真”,确保全县社会政治和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及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和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及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建设,加快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到2015年,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县、乡镇、村居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均分别递减2.32%和1.67%,较大事故起数年均递减5.7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递减6.8%,由0.66下降到0.25以内;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递减6.49%,万车死亡率年均递减4.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年均递减16.47%,由5.66下降到3以内;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合格率达100%,新发尘肺病例年均增长率下降到5%以内。
积极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加强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药品、食品、餐饮等生产经营的安全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保证群众健康安全。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对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水平,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感。
专栏14& 基层组织体系及人武部、公、检、法、司项目
基层组织体系:实施以新改建村镇办公楼为主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人武部项目:营房建设。
公安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公安行政办公大楼、公安业务技术用房、警犬用房,扩建看守所、拘留所。
检察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建检察院技侦业务用房。
法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综合审判大楼及乡镇法庭。
司法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司法局业务用房。
专栏15& 安全监管基础设施设备
基础设施:配置完善矿山、建筑、特种设备、农机等安全监理设施设备;修建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含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办公大楼)。
安全监管: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及监控预警中心;加强尾矿库治理。
消防设施:新建老城区消防站。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围绕壮大县域经济规模的目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资源配置、经济技术合作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投资环境,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条件,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具有资源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聚集,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商贸等企业,整合资源,在物流、农产品加工、农资、电器、建材、家私等领域整合形成1-2个在黔北渝南有一定影响、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非公有制经济龙头企业。成立非公有制企业投融资担保平台,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申请产品专利、创立产品品牌,引进技术、管理和经营人才,培育1—2家名牌企业。
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优化投资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放开投资领域,开放一切能开放的行业、地域和资源,借助外力发展水电能源、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创新招商思路,采取项目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上门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多渠道引进县外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
积极主动“融入重庆长江”,充分利用毗邻重庆市和渝湘高速、渝怀铁路、长江航运等交通大动脉的区位条件,立足自身比较优势,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在水电开发及电力配送、铝土矿开发、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生态旅游、人力培训、科技运用、现代物流等领域,广泛与重庆市开展交流与合作,注重发展双边区域合作关系,做好相关领域的规划衔接,争取尽快建成道南高速公路,打通通往重庆的高速通道。充分作好承接重庆及两江新区、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出台更加优惠的土地、税收、审批和产业扶持政策,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巩固发展与西南大学的合作关系,积极与重庆其他高校开展“政校合作”,充分利用其密集的智力资源,在规划编制、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决策咨询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支持县部门以及大矸、洛龙、三桥、三江、阳溪等乡镇积极与黔北渝南周边县(区、市)和乡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交流和合作,大力发展县域、镇域经济。
加强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城”生态格局为目标,把水利建设、生态建设与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我县打造成人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生态模范县城。
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科学规划全县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生态功能区内的水、土地、森林、生物、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杜绝违法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抓住省级大沙河自然保护区被吸收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新成员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银杉、黑叶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态的保护。
落实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度以上石漠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等级,从根本上遏制住石漠化扩展势头,生态环境脆弱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县城水源地生态保护,切实提高管护水平。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强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实施退耕地造林、荒山荒地造林,大力发展茶叶、杜仲等生态经济林和药用林。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水利设施。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恢复和增加草地植被。
专栏16& 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工程
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森林植被恢复、基本口粮田建设、低产林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水资源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
耕地补偿制度。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修编的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用途管制和项目用地预审管理,重点向工业项目和产业园区倾斜。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用地定额标准,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开展农村土地整理。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格依法依规开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行有限、有序、有偿开发,推进伴生矿和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物利用。
&& &&&&&&&&&&&&&&&&&&&&&&&&&&&&&&&&&&&&&&&&&&&&&&&&&&&&&&&&&&&&&&&&&&&&&&&&&&&&&&&&&&&&&&&&&&&&&&&&&&&&&&&&&&&&&&&&&&&&&&&&&&&&&&&&&&&&&&&&&&&&&&&&&&&&&&&&& &&&&&
以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抓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前置审批工作,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关,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抓好城乡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收运体系建设,逐步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强环保设施监督管理,发挥环保设施效益。统筹推进工业点源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医疗垃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大力强化环境保护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防范、治理、制度、管理体系。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开发推广节能产品和技术,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建成功能合理、系统完善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导向机制。
&&&& &“”“”
第十章&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各项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务公开,民主科学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快发展,推动跨越。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项目库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以规划选项目、以项目争资金的意识,切实把“抓大项目,促大发展”落到实处。一是认真编制专项规划。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项目规划,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对接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计划“盘子”。二是切实选准项目。必须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与上级项目主管部门的衔接,结合我县实际,选择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三是积极争取项目。牢固树立以项目求发展意识,熟悉项目申报程序,确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的争取力度。四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质量,加快进程,提高效益。五是坚持“集中力量保重点,握紧拳头办大事”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重点工程项目倾斜。在抢抓机遇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投入,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加强项目的实施和监管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对规划期建设项目,特别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环保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公益性项目,县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施,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项目的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管理,确保项目建成,发挥投资效益。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前提和基础。一要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科学管理和统筹实施“十二五”规划,及时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促、检查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并将规划的严肃性与项目实施的灵活性相结合、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分领域、分阶段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二要加强执行监督。加强规划实施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实施的强制力、约束力。各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动态监测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三要开展中期评估。“十二五”中期,对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进行回顾小结,形成评估报告,按程序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定。同时,规划实施期间遇到形势变化或其它重大原因,致使原内容不适应新形势而需要修订或废止时,对局部内容进行研究调整并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四要抓好规划宣传。重点宣传规划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要举措,在全县上下形成贯彻实施规划的浓厚氛围。
1、六个率先:指遵义市在“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在六大关键领域(工业、生态宜居、农业、旅游、对外开放、城市建设)率先突破,实现经济总量和各项主要指标在全省所占比例和份量名列前茅。
2、三位一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
3、北部攻坚:遵义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务川、道真、正安三县被划入“北部攻坚”区域。
4、一体两翼:一体是计划生育工作(少生快富),两翼是产业化为主的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程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为主的“阳光雨露工程”。
5、五通五有: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有骨干产业、有基本农田、有住房、有学上、有医就。
6、“三个一扶贫细胞工程”:即1户贫困农户转移1人、人均1亩经济林(园)、1户掌握1项二、三产业增收致富门路。
7、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
8、百里示范长廊:沿207省道,一头连接遵义贵阳,一头衔接入渝达川通道,围绕“生态文明、循环发展、富裕和谐”主题,重点实施产业建设、村庄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打造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立体综合长廊。
9、“六个一”活动:每年读一本好书、巩固发展一个产业、创建一个平安卫生村寨、组织修一条路渠、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召开一场政策法规科技宣讲会。
10、一危三棚:一危,指农村危房;三棚,指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
11、“四型”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单位要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廉政型机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