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坐念佛让念佛效果更殊胜

净空法师:有时念佛信念很大,有时没信心常生怀疑心,有时听经都定不下心,该怎么办?有何方法使寿命未终前,最快速而有效的转命或延寿 - 净空法师的日志,人人网,净空法师的公共主页
【视频:净空法师主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01o/全38集(有字幕o学佛入门)根本教育o初学必看】 youku优酷播放列表o
,右键点击储存为文件】
共4740篇&&
净空法师:有时念佛信念很大,有时没信心常生怀疑心,有时听经都定不下心,该怎么办?有何方法使寿命未终前,最快速而有效的转命或延寿
& & & & & & & &&
&恭录自《&香港问答》第15集&&&
   问:他第七个问题说,四大天王既然是护法神,而师父在《认识佛教》中说,把他们看成神明是不对。他们表法的意思我知道,但如果他们不属于神明,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他们?
  答:佛法的教学,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释迦牟尼佛一生,要用现在的角度来观察,他老人家是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跟中国孔子是完全相同。孔子的教学时间短,他是周游列国回来之后,因为没有诸侯肯用他,所以是不得已回家去从事于教学工作。我们知道孔子回到家乡已经六十八岁了,他七十三岁过世的,所以孔子教学只有五年。可是五年的成果非常的辉煌,原因就是我们常讲的圣贤,他所教的他自己本身全都做到了,所以能感动人。学生成就的有那么多,三千弟子,真正有成就的七十二个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很多,但是这一生真正有成就的学生没有那么多。你看佛门里面,这是挺殊胜的了,六祖惠能大师,他会下有成就的学生才四十三个人,跟孔子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他有四十三个学生。一般多数都是一、两个,三、五个,就很多了,甚至于还有许多好的老师一生当中找不到一个传人,这种情形很多。这是谚语里头常说,师生之道也是可遇不可求,总是多生多劫的缘分。
  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世,出生于皇族,他自己是太子的身分。如果不出家,他一定是继承王位,他不需要去求一官半职。可是他不干,他十九岁出家,王位舍弃掉,荣华富贵也舍弃掉。你要想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四弘誓愿里面第一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苦有难,苦难的众生你要去帮助他,做国王帮助不了。所以他知道,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要靠教育,教什么?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你迷你就有苦,为什么?你的想法、看法都错了。想错了、看错了,那你的言说、行为统统都错了,错误招来的苦果。如果你有智慧,你的思想正确、言行正确,果报是乐,他明白这个道理。
  这桩事情政治做不到,武力也做不到,我们在经典里面这些记载,释迦牟尼佛少壮的时候武艺高强,真是将军、元帅,他也不干,武力做不到。用今天的话来讲,科学、技术、工商都做不到,能做到的只有教育,所以他选择教育这个工作;而且是自己确实全都做到了,然后再教人,那个感化力量深!他会下成就的学生,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有成就的,没有成就的就不算,不记载了,有成就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孔老夫子有成就的七十二个人,你去想想,这真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真实的智慧。
  他的教育在那个时候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我们近代才一切讲艺术,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是高度的艺术。印度,他是出生在印度,在那个时代印度可以说是宗教之国,宗教非常兴旺,经典上记载的有九十六种宗教,教派,九十六种。宗教里面都崇拜神明,世尊教学不反对,这就非常高明,不反对他们。不但不反对,而且把他们崇拜的神明加以意义,就是表法的意义。譬如四天王是他们崇拜的,普遍的每个宗教里面都有护法神,佛就取他这个护法神,佛也把他们请来当护法。但是佛把他们请来当护法,跟宗教里面的意义完全不一样,用他做教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学的工具。让你看到他之后,你就想到他代表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护自己的法,一点迷信都没有。
  你看佛他自自然然用教育的方法把迷信改变为正信,这个高明。特别是密宗,密宗的神像特别多,那就是吸收古印度各个宗教所崇奉的神明,都给他加以表法的意义。譬如四天王,这个诸位很熟悉,东方叫持国天王,你看到这尊像你就要想到持国的意思。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你怎样能保你的家,怎样能保你的国。怎么保?他表的意思是负责尽职,人人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能够跟别人相配合,你的家就会兴旺,你的国就会保持,你看这个意思多好,他代表负责尽职。
  他手上拿的是琵琶,琵琶是弦乐器,并不是说他会唱歌,不是表这个意思。琵琶表中道,你看弦松了就不响,紧了就断掉了,一定调到适中,这就是中国讲的中庸之道,在佛法里面讲中道第一义。人一定要懂得用中,这中国人很讲究的。你看故宫,你们到北京故宫去参观,故宫里面最重要的三个建筑,这三个大殿。从前叫金銮殿,实际上它的招牌不是金銮殿,第一个大殿叫「太和殿」,第二个叫「中和殿」,第三个叫「保和殿」,都是从《易经》里面取的名字。太和,宇宙的和谐,所以我们要懂得用中,中和,我们这一生都要能够信守,要相信,要守住,用中;后面是保和,保是永远保持,这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才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你看这个意思多好!
  所以,持国天王就是代表了用中,就是懂得用中和之道。你看到这个相你就想到这个意思,我要这样学,他来教我,我就得利益,这个真正对我就护持了。不是什么另外的保佑,用教育来保佑你,你永远懂得中道。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恰到好处,这叫中和,表这个意思。
  南方是增长天王,增长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要求进步,佛法里面讲的精进,儒家讲的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在进步,他表这个意思。他手上拿的是剑,剑代表智慧,慧剑!要怎样才能真正求进步?只有智慧,没有智慧你就不会有进步,智慧就有进步;教育就是讲智慧,破迷开悟,悟就是智慧。所以佛法,佛教菩萨学习的六个纲领科目,我们现在《华严经》正好这几天讲到这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后面是智慧,前面五条就是智慧怎样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法所求的是高度的智慧,是圆满的智慧,所以南方天王代表智慧,看到他就要晓得我要求智慧。
  西方跟北方是教你方法,你怎样真正能够落实到持国,落实到增长?你看西方天王的名字叫广目,北方天王的名字叫多闻。你听听这个名号,广目就是什么?你要多看,你要多听,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全是教学。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龙、蛇代表什么?代表变化,这个社会人情事故变化多端,你要能够掌握住。变化里面有不变的真理,另一个手上拿个珠子是代表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你会看!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伞,伞盖是什么?是防护灰尘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防染污,伞盖是表这个意思,你不要被外面境界污染,你看这个意思多好。所以你要懂得意思,那么佛教里面所有这些塑像、绘画,乃至于建筑,它里面所供的这些设施,统统是教育。
  你说佛菩萨面前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平,像水一样清净,它代表清净、平等。不是给佛菩萨喝的,是教你看的,看到这杯水知道我的心要清净、要平等,你看多有意思。燃一炷香,香代表性香,表我对于佛菩萨教诲的真诚、信仰,我认真的学习,表我们自己的诚意,取这个意思。灯烛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牺牲奉献,你看这个意思多好。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叫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神明本来是人家迷信去拜的,他这么一说,说出这么一大套道理出来,让我们看到、听到就学到好多东西,这是智慧。你看他不排斥,他不破坏,就你所信仰、所迷信、所崇拜的给你加上意义,你就变成正信,你真的在里面就学到东西。
  所以,我们对四天王正确的理解,他的护法神是提醒我们,怎样护持自己的法,怎么样护持自己的道德,护持自己的功业,他有这么多意思在。依照这个方法去做,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没有迷信。你看不必要人去给你讲解,四尊像放在那里,你懂得意思你就明白了。你到寺院去走一趟,佛要给你所说的,所教你的东西,统统在里头,不用开口你就学会了。这是佛法它教学的艺术,我们一定要懂。寺院、庵堂是教育跟博物馆融合在一起的这么一个设施,不像现在,现在学校是学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不合在一起。我们佛门的教育是博物馆跟教学混和在一起,这是高度艺术的教学,这样才是正确的理解。
  问:后面有个问题,他说我有时候念佛,信念很大,有时候又没有信心,还时常产生怀疑之心。朋友教我要多听经,可是有时我连听经都定不下心来,我不知该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你要问我,我可以教你一个方法,拜佛。所以密宗,你在学佛之前,师父要求你的条件是先磕十万个大头,然后再来;十万大头磕了之后你的业障就消了,真有效。我们虽然是没有学密宗,可是我接触佛法之初,我的老师教我每天拜佛拜八百拜,好像拜了五个半月,也应该超过十万拜了,这是显教,不是密教。十万拜拜下去之后,确实心就定了,信心也就生了。没有信心,心浮气躁,学什么都不能成就,不要说佛法,世间法也不能成就,所以恭恭敬敬的拜佛。一天要是拜一千拜并不困难,一千拜,大概早晨两个多小时拜三百拜,中午吃过饭拜两百拜,晚上时间比较长,你就拜五百拜;或者是早晨拜四百拜,晚上拜四百拜,中午拜两百拜。这样子很好,你从这个地方下手,先要消业障,然后才能够契入佛法。
  入门最重要的是听经,如果你所学的,你对它的理论没有基础,时间久了就会厌倦、会怠懈、会退转。你对它了解的愈深,你的信心愈坚固,能生欢喜心。欢喜心生下来,那就是《论语》第一句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法喜充满,愈学愈欢喜,不会疲倦,不会厌倦,这样才能成就。这都是从理解的愈深愈会有这个效果,如果说对于经教不理解,时间久了确实会有很多疑问产生。所以经不能不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有道理。要是不透彻,宇宙人生的道理不能够透彻,你的欢喜心怎么能生得起来,你遇到一切困难的问题你不能解决;如果智慧现前,常生欢喜心,什么问题你自自然然会解决。所以听经、好学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修行的根本。
  问:这位是汕头陈居士他问的,他有两个问题。弟子学佛多年,功夫不得力,但自知寿命短,家人又不懂佛法,深怕临终有障碍。如果临命终时做不了主,免不了六道轮回。如果在无法改变寿命之下,弟子更希望能求生净土,现在弟子应该怎么做?又有何方法使我寿命未终前,最为快速而有效的转变命运,或延长寿命?
  答:这个问题提的好,因为与你有同样问题的人很多,你要想延长寿命不难。为什么?寿命不是天注定的,不是上帝注定的,也不是阎罗王注定的,什么人注定的?自己注定的。每个人都有命运,命运从哪里来的?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这一生中你所感得的报,叫因果报应。过去生中造得善业,你这一生来是享福,你有福报;过去生中没有修善业,那这一生当中就要过很辛苦的日子。你要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会心安理得,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可以改。算命看相给你算,算得很准,他不懂得,不知道帮你改,那有什么用处?可是真正遇到好的算命看相的,提醒你,那我们自己知道怎样改。
  改造命运的方法,在中国自古以来太多了,例子太多了。但是把改造命运写出来,写成文字流传下来,最容易明了的是《了凡四训》。这个书我们这里很多,也有光碟,也有电视剧表演出来,这边都有。现在我们在中国找影剧界给我们拍《了凡四训》,拍二十集连续剧,现在大概刚刚在开拍。希望大家知道之后,自己就能够掌管命运。没有福报的,我能求福报;没有聪明智慧的,我能求聪明智慧;没有健康长寿的,可以求健康长寿。
  你看了凡先生,那个孔先生算命是很了不起,算到他每年的收入,简直是准确极了。他是个念书人,每年去参加考试考第几名,考完之后一发榜果然不错。那时候他就相信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偶然有一次到寺院里面去参访云谷禅师,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他在那里静坐,一个念头都不起。云谷禅师很惊讶,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这个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问他:你是怎么修行的,如何有这样的定功?他说,我没有修行,我命给人算定了,想也是妄想,没用,所以干脆不想了。云谷禅师听到之后就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有功夫的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
  以后教他改造命运的方法,应当要断恶修善,把自己不善的毛病要找出来,天天改,积功累德,他的命运全都转过来了。以后再参加考试,跟孔先生算的不一样了。孔先生算他,这次考试得第三名,他得第一名,就不一样了;每一年的收入跟命运里头的增加了;寿命是五十三岁,他也没有求长寿,他活到七十四岁,多活二十年,这都是自己修来的。在佛法里面,有比袁了凡更殊胜的,你要能懂才行。最殊胜的,你看看佛门里面常讲「乘愿再来」,你们修行证果之后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证到菩萨果位就行了,就可以乘愿再来。实际上不必到极乐世界,现在就可以乘愿再来。
  了凡先生寿命五十三岁,后面二十年就是乘愿再来,那是他的愿力,是他的善行。如果我们发愿为佛法、为苦难众生做出牺牲奉献,我活在这个世间不是为自己,为别人,自己寿命纵然完了,你这个愿心感动天地,感动佛菩萨,你的寿命自然延长。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的寿命也是短命相,算命先生给我算命,活不了四十五岁,我也没有求寿命,反正四十五岁也好,就定在四十五岁就念佛求往生。四十五岁那一年生了一个月的病,以后就好了,现在八十岁了,你看,愿力,四弘誓愿。愿力超过你的业力,你的寿命就延长了。
  到极乐世界打个转再来,又要来投胎,要耽误多少年?你看现在世界这么乱,众生这么苦,不能耽误了,就用这个身体好了,再多住几年,行。真正功夫成熟了,想什么时候走,行,可以走得了,想再多住几年也行,一点都不碍事,这叫生死自在。这桩事情都能够做得到,其他的岂不叫鸡毛蒜皮的小事吗?你说求财富、求聪明智慧,都是小事,这是大事,大事能得到,小事是附带的。
  所以人不能不发愿,在佛法里面叫发心,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修行的次第,先发大愿,舍己为人。舍己为人,如果自己没有德行,没有学问,你那个愿是空愿,你自己救自己都救不了,你怎么能救人?所以第二条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要真断,断烦恼是成就你的德行。烦恼断了之后,你要学法门,就是求智慧,「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有能力你才能帮助苦难众生,没有能力怎么行?所以成就德行,成就学问。最后一愿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自己终极的目标。为什么?唯有成佛你才能教菩萨,你要是菩萨你就不能教菩萨,你只能教菩萨以下的;你成了佛你才能教菩萨,那才叫普度众生,菩萨也在其中。所以你不发愿,不认真干,这不行,这没有法子。所以《了凡四训》多看看,能够激发你的信心,然后依四弘誓愿的纲领认真的学习。
  问:第二个问题,他说欲延生需放生,譬如拿同样的钱买物命放生,是应该多买一些,还是随缘便可?放生的数量多少才对?想求延生者有没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念佛人临终之时不见阿弥陀佛,只见观音、势至二位菩萨来接,可以跟他们去吗?因为有人说,魔不能变现观音、势至。
  答:没错,放生是好事,感应不可思议。放生要随缘,不要刻意,不要去跟人家说我明天放生,你多抓一点鸟,多抓一些鱼,那你就大错,你就害生,就不叫放生了。所以放生的时候,不要订日期,不要一定有多少,随缘,常常放生。最好是你像上街去买菜的时候,看到活的这些鱼,你看到这个鱼一定可以活得下去;牠已经半死,快要死了,你就不必去买牠。多少随缘,买了之后赶快去放,不要去做什么仪式,仪式一做鱼都死掉了。前天北京有同修放生,大概规模很大,有不少东西。看到那些鱼都快要死了,打电话问我怎么办?赶快放,放了以后再做放生的仪式,你说那个湖有多大,让所有一切水族统统皈依,你说这个多好。不止是你放的那一箩筐、两箩筐,不是这个意思,整个湖里头统统皈依,诵经、念佛为牠们祈祷,这就很好了。所以赶快放!你把牠放在篮子里,仪式做了一大堆,搞了半天,牠已经活的不耐烦了,已经快要死了,这个道理要懂,不能不懂。
  我们平常放生,给牠念三皈依就可以了。最好是放下去之后,因为你东西不多,放下去之后给牠念「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旁生就是畜生,念三遍,念三遍然后念阿弥陀佛,最后给牠讲开示。讲开示很简单,就是告诉牠,过去生中你造作的恶业你才堕畜生身,被人捕捉,人家要杀你。现在我们有缘遇到,我们来做放生,希望你...
阅读(1090)|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如何选择最殊胜的修行法门
【学佛需要明白的第一道理】 学佛是为了成佛,人人都能成佛,是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佛相比我们凡夫,佛性不会比我们多。我们凡夫相比已经成佛的佛,佛性不会比佛少。 当然,很多人学佛的最初目
【学佛需要明白的第一道理】
& & 学佛是为了成佛,人人都能成佛,是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佛相比我们凡夫,佛性不会比我们多。我们凡夫相比已经成佛的佛,佛性不会比佛少。
& & 当然,很多人学佛的最初目的是希望改善现实的种种问题。这没有问题,因为有引导众生学佛的种种方便,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只要诚心念佛,有所求也必能如愿。
& & 但如果仅停留在改善处境,就还不明白学佛的真正目的,学佛需明白: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后自然可以广度众生。
【从成佛的角度略分两种修行方法】
& &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娑婆世界,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娑婆世界中的南阎浮提。
& & 第一种修行方法是:在此处的娑婆世界修行,并期待成佛。
& & 另一种修行方法是:知道在娑婆世界成佛不易,而愿诸佛,这里的诸佛尤其特指弥陀净土,也就是的西方。
& & 那么从佛历来看,现在属于佛教的末法时期,末法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无修无证&,略而言之就是修行人少,证果更少。自古以来,有多位祖师大德判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指的就是第一种修行方法。当然有人会说里面没有这样的原话,但是学佛应该&依义不依语&而不仅仅是咬文嚼字,祖师是从里面取义,而且有哪些佛经已失传我们也不知道。同样这句话由多位祖师大德相传,那就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共同的&印证&了。
& & 从上简而言之,学佛应该舍&本土修行成佛&,而取&往生净土成佛&。
【从往生净土的角度略分几种修行方法】
& & 第一种:不念佛而修种种法门,把这些&功德&回向往生净土。
& & 第二种:主修其他种种法门,兼修念佛,把这些&功德&回向往生净土
& & 第三种:主修念佛,兼修其他种种法门(包括种种世间善行),把这些&功德&回向往生净土。
& & 第四种:专修念佛,但把念佛当作积累功德资粮的手段,然后把这些&功德&回向往生净土。这种心态就认为功德靠自己念出来,所以多念多功德,少念少功德。
& & 第五种:专修念佛,但不是认为靠念佛积累资粮,而是每一声佛号都功德圆满,功德不是靠自己念出来,功德是阿弥陀佛完全、彻底、无条件的回施给我们。
& & 上面五种如果要作比较,需看往生条件是什么。
【往生条件是什么】
& &很多人都知道往生的件是:信愿行,但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极其笼统又容易混淆的概念。
& &因为对&信愿行&的理解不一致,所以催生上述种种修行方法。依上面五种每一种修行方法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在&信愿行&,所以按自己的修行方法才是最好的。
& &既然对佛经的理解不一致,就有必要看看净土祖师的观点,净土祖师告诉我们更具体的信愿行是:信愿持名念佛! 所谓持名念佛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意念、也不是观想、观像,而是专指口称。原因且看下面:什么才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是多善根多福德】
& &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有人据前面这句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去理解为修行众善才是多善根多福德,其实他没有看到后面这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所以正好相反,阿弥陀经传递的意思是&念佛即是多善根多福德&。祖师告诉我们:「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善导大师说:&念佛即是涅门...随缘杂善恐难生&,因为我们众生的心性还是&虚伪之心、杂毒之行&,所以我们修的种种都是&不实功德&,靠这些自然是不能往生弥陀报土了,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是&如实功德&,所以是多善根多福德。
&以上分析,当舍前面的一、二、三修行方法,剩下就是四、五两种。
【怎么理解信愿持名的&信&和&愿&】
& & &愿&比较好理解,就是&愿意往生西方净土,此外我哪也不去&,如果不愿往生西方净土,或认为还有更好的去处,都不算是的&切愿&。
& & 知道&信愿持名&念佛的人很多,但为什么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呢?是因为在&信&方面出了问题。
& & 大多数人把&信&建立在自己的基础上,&信&自己念佛念的好才可以往生,&信&自己如果念佛念不好就不可以往生。 什么叫做好,自己挖了个坑&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临终正念&往里跳,认为如果能能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并且临终能正念念佛才叫好,这样才能往生。以这种心态念佛,一辈子不安心,一辈子往生不定,把往生大事押注在了临终那一刻!这种修行人就是第四种的念佛人。
& & 上面这种把信心建立在自己功夫基础上的,都不是&真信&,而是&假信&。
& & &真信&者,是信阿弥陀佛对我们凡夫的绝对救度,是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救度的方法,我们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一定可以往生。既然信了,就一信永信,不再怀疑,并且在行持上&一念永念&,一辈子都好好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否则都还不是真信。
& & 以上这种修行人就是指第五种念佛人,这种念佛人就是无量寿经说的人中芬陀利华,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不待临终,往生已定!好比如一个人买了一注彩票,发现彩票的号码正好就是中了头等奖的号码,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去领奖,但是知道自己中奖了,也就是肯定可以拿到钱!这就是中奖已定,也就是&往生已定&的最好比喻。&往生已定&要不要念佛,当然要,这就是&一念永念&,如果认为以后可以不念佛等着往生,好比如虽然当初买到了中头等奖的彩票,但是在领奖前把彩票给丢了,所以最后还是领不到奖。
& & 最后送上阿弥陀佛化身&&善导大师的劝导:&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就把自己的凡夫心投入弥陀的大愿海中。不待临终,现在往生已经决定,只需等待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就好了,而且往生的弥陀报土!不是一般的胎宫或化土,而是报土!
& & 本文首发于佛要救你网站,更多请看相关专题,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者:无量光 ,责编:无量光,网站:,讨论请进入:)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当前位置: >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念佛问答 在线阅读
&&&&|&&1706
&&&&|&&644
&&&&|&&632
&&&&|&&595
&&&&|&&576
&&&&|&&522
&&&&|&&517
&&&&|&&414
&&&&|&&411
&&&&|&&405
&&&&|&&377
&&&&|&&373
&&&&|&&346
&&&&|&&300
&&&&|&&299
&&&&|&&264
&&&&|&&241
&&&&|&&237
&&&&|&&222
&&&&|&&221
&&&&|&&220
&&&&|&&218
&&&&|&&191
&&&&|&&187
&&&&|&&181
&&&&|&&181
&&&&|&&179
&&&&|&&177
&&&&|&&172
&&&&|&&171
&&&&|&&171
&&&&|&&169
&&&&|&&164
&&&&|&&163
&&&&|&&163
&&&&|&&161
&&&&|&&160
&&&&|&&156
&&&&|&&155
&&&&|&&153
&&&&|&&153
&&&&|&&152
&&&&|&&149
&&&&|&&149
&&&&|&&148
&&&&|&&147
&&&&|&&146
&&&&|&&145
&&&&|&&144
&&&&|&&141
&&&&|&&140
&&&&|&&140
&&&&|&&140
&&&&|&&139
&&&&|&&139
&&&&|&&139
&&&&|&&138
&&&&|&&137
&&&&|&&136
&&&&|&&136
&&&&|&&136
&&&&|&&136
&&&&|&&135
&&&&|&&133
&&&&|&&132
&&&&|&&130
&&&&|&&129
&&&&|&&129
&&&&|&&129
&&&&|&&129
&&&&|&&129
&&&&|&&128
&&&&|&&127
&&&&|&&125
&&&&|&&125
&&&&|&&124
&&&&|&&124
&&&&|&&124
&&&&|&&123
&&&&|&&121
&&&&|&&121
&&&&|&&121
&&&&|&&121
&&&&|&&120
&&&&|&&118
&&&&|&&118
&&&&|&&116
&&&&|&&115
&&&&|&&114
&&&&|&&114
&&&&|&&113
&&&&|&&113
&&&&|&&113
&&&&|&&113
&&&&|&&112
&&&&|&&112
&&&&|&&112
&&&&|&&112
&&&&|&&111
&&&&|&&111
&&&&|&&111
&&&&|&&109
&&&&|&&109
&&&&|&&109
&&&&|&&109
&&&&|&&108
&&&&|&&107
&&&&|&&106
&&&&|&&106
&&&&|&&106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4
&&&&|&&103
&&&&|&&103
&&&&|&&103
&&&&|&&103
&&&&|&&102
&&&&|&&102
&&&&|&&102
&&&&|&&102
&&&&|&&101
&&&&|&&101
&&&&|&&101
&&&&|&&101
&&&&|&&100
&&&&|&&100
&&&&|&&100
&&&&|&&100
汉传人物问答推荐
藏传人物问答推荐
[]&&弘善法德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Copy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联系方式:中国?广东?汕头&&联系电话:2&&联系人:黄易&&邮箱:admin@gming.org&&联系QQ:&&工信部ICP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念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