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资

位置: & && 拖欠工资证明拖欠工资证明《拖欠工资证明》证明书拖欠工资证明我在郑州科技市场上班,到今天公司都拖欠了我三个月工资了,老总老是以公司资金紧张为理由不发工资。我想问大家如何才能证明公司没有把这三个月的工资发给我?(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证,只为我印过几盒名片)还有,如果我离职要讨回应得的工资,要向什么部门反映和求助???谢谢大家!!!
可以直接去你们当地的劳动局投诉,他们就是管这事的,你要的电话打个114就有了
拖欠工资屡屡发生说明啥?近年来,拖欠工工资的问题时有发生。按道理讲,农民工付出劳动,用工者支付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偏偏有人道德败坏,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屡屡拖欠拒不兑现,以至于成为政府屡次出面也没能解决的问题。
道德败坏。农民工外出打工是靠出卖体力劳动换取报酬,用来养家糊口的,是农民工的支柱。用工单位或个人使用农民工,就应该支付农民工的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用工者支付农民工工资是和义务,也是用工者道德、良心的具体表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不道德的,也是良心所不允许的,不管用工者有任何困难和理由,拖欠总是无理的,也是不应该的。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更是法律所不许的,这种恶意拖欠是对农民工权力的剥夺,是对农民工利益的侵犯,是赤裸裸的欺诈行为,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者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监管不利。出现农民工工资拖欠,政府负有监管不利的责任。用工者绝大多数是政府批准的,其营业执照,法人代表都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的,他们在经营中的行为,理应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其中包括工资的确定和兑现。拖欠工资,尤其是恶意拖欠工资,是政府部门监管的主要内容。反复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道不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利吗?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权利。对多次拖欠工资,恶意拖欠工资,侵犯农民工权力的,要把用工者列入黑名单,公布于众,避免农民工再次受骗。对建设资金不到位,无力支付工资的,要剥夺其招工的权力。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者,要以欺诈罪,给予严厉制裁,将他们开除出局,不得再承揽工程,不得再招工用工,避免更多的农民工受骗。政府部门只有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者的监管和惩处,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执行不严。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是犯罪行为。但近年来,拖欠工资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不少受害人,也想通过法律途径,寻找解决渠道,但都不尽人意,遇到了法律规定不明,法律执行不利,执行效果不佳,受害者不满意的问题。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样简单明了的问题,都不能有效解决,不难看出执法的无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要从实际出发,细化法律规定,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严厉打击恶意拖欠的犯罪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杜绝拖欠工资、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再度发生,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网:www.sanwen.net )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实际上是用工者侵犯农民工权利的问题,是剥夺农民工利益的问题,本质上是在新形势下的剥削行为。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与社会主义的原则背道而驰的,对这种行为决不能容忍,决不能姑息迁就,要严厉打击,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1、企业对员工薪酬要按月或按协议规定发放。打欠条是不合法的。
2、如果“现在急需用钱但老板说没钱”,可以先找老板借,到发时再扣。
3、如果老板长期拖欠不发工资,可以以欠条和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为准,到当地法院起诉,申请工资支付令。随即推荐的专题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最新发布的专题 & sanwen.net当前位置: >
关于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调研报告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李小龙 日期:[导读]为了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应依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县部分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已经对政府形象、社会安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工资是指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行业规定、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为了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应依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县部分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已经对政府形象、社会安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拖欠工资案件基本情况
  来信来访案件情况:2010年来信来访案件60起,拖欠工资类案件25起,占比42%;2011年来信来访案件114起,拖欠工资类案件51起,占比45%;2012年来信来访案件96起,拖欠工资类案件44起,占比46%;2013年来信来访案件141起,拖欠工资类案件69起,占比50%。从图表(下图)可以看出,拖欠工资类案件在所有来信来访案件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42%上升至2013年的50%。
  投诉举报案件情况:2010年投诉举报案件24起,拖欠工资类案件11起,占比46%;2011年投诉举报案件28起,拖欠工资类案件13起,占比46%,2012年投诉举报案件8起,拖欠工资类案件4起,占比50%;2013投诉举报案件14起,拖欠工资类案件9起,占比64%。拖欠工资类案件比重由2010年的46%逐渐上升至2013年的64%。
  涉案金额呈上升趋势。2010年至2013年各类拖欠工资类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为47万元、49万元、50万元、166万元,整体呈上升趋势,且2013年的涉案金额比2012年增长了232%。
  餐饮和住宿、建筑业拖欠工资案件多发。2010年至2013年的37起投诉举报拖欠工资案件中,餐饮和住宿15起、建筑业8起、水产养殖6起、加工制造5起、批发和零售2起,交通运输1起,分别占案件总数的40%、22%、16%、14%、5%、3%。
  拖欠工资的原因
  部分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不强,用工管理不规范。部分用人单位尤其是个体餐饮和住宿用人单位(个体工商户)用工管理相对落后,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职工花名册、不记录考勤等违法违规情况,容易引发工资纠纷,近4年个体餐饮和住宿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案件占全部餐饮和住宿用人单位案件总数的73%;部分水产养殖、建筑企业的工资发放沿用以往的&每月发放生活费,年底一次性付清&的模式,违反了《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规定,引发了拖欠工资的问题。
  建筑行业用人单位资金周转困难,存在违法转包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县重点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来岛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增多,一方面由于部分开发商实力不足,不能按时支付施工企业工程款,导致建设单位拖欠工资;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违法违规对建设工程层层分包、转包,工资结算时各分包、转包人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侵犯农民工权益。此外,部分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执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缴存,相关主管部门未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一书两金一卡&制度(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企业与当地政府分别签订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目标责任书;在建设领域和欠薪多发行业普遍建立用人单位缴纳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为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埋下隐患。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深入,劳动者维权意识提高。近年来,随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渐深入,劳动者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改变委曲求全的思维方式,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甚至有部分劳动者通过市长公开电话、长岛论坛来反映诉求。
  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对策
  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提高企业的法律观念和劳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活动中,对于发现的存在拖欠工资以及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职工花名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相关主管部门应通过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予以公布,对于劳动保障管理较好的用人单位,给予以表彰,促进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
  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通过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和投诉举报专查等活动,重点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合同、职工花名册、工资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严肃查处。&&&&&&
  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进一步畅通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新渠道,解决群众反映和关注的劳动保障热点问题,畅通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为群众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网络加大正面宣传,妥善处理网络舆情案件,引导群众通过合法合理途径反映诉求,杜绝越级上访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劳动监察执法能力,塑造劳动监察部门良好形象。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一书两金一卡&制度。通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各乡镇(街道)责任;在建设领域和欠薪多发行业普遍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设立政府应急周转金;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发放实名制银行卡。同时,建设部门加大建设领域违法发包、分包行为治理力度,强化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建筑总承包企业负责解决分包企业欠薪责任制度,建立对恶意欠薪行为的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机制。
  加强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送法下基层以及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手册、明白纸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的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长岛提供保障。&&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责任编辑:]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
Copyright & 2000-.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类新闻信息,均为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主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批准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 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京公网安备号
《》投稿信箱:.cn &&综合办公室:010- &&广告部:010-
网站投稿请点击: 主编信箱:(勿投稿) 网站服务热线:010-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
举报投诉邮箱:拖欠工资法条依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2页免费7页免费1页¥0.501页¥0.501页¥0.501页¥0.504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1页免费17页1下载券1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免费
拖欠工资法条依据|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