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邹开良简介是如 何将茅台酒产量突破千吨大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Z链研究员|许佳维 编辑|LZ贵州茅台从1950年到2022年的77年历史,经历了八任掌门人。第一任神枪手张兴忠,第二任县委书记、县长周高廉,第三任邹开良,第四任季克良,第五任袁仁国,第六任李保芳,第七任高卫东,第八任丁雄军。其中六任平安,第五任袁仁国入狱无期徒刑,第七任高卫东接受调查。茅台是酱香型白酒鼻祖,亦称白酒之王,所以掌舵者皆留其名。第一任:“神枪手”张兴忠1921年出生的张兴忠是山东省东阿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营长,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过徐州会战和百万雄师过长江重大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兴忠以神枪手和酒量大闻名。1950年张兴忠奉上级命令亲自带领12位军人接管茅台镇最大三家酒坊及其烧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茅、王茅、赖茅三家酒坊及其分别所属的成义、荣和、恒兴三个烧房。1951年,首先接管了“华茅”厂房,当时按照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支付旧币13000元,华家只收了10000元,退回3000元。接下来又接管了“王茅”酒坊的一个酒甑、4个窖池。1953年11月,决定没收“赖茅”全部资产。前后三年,把三家酒坊全部接管完毕,三茅合一建设成“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张兴忠成为第一任厂长。1974年张兴忠从贵州省仁怀县退休回到老家山东。回到老家后,他依然关心茅台酒发展和生产,并和茅台酒厂师傅一起对“国营东阿酒厂”进行指导,酿造出了山东的茅台——“阿矛酒”,后改为“东阿王”。第二任:仁怀县委书记、县长周高廉上任1977年中共仁怀县委书记、县长周高廉受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那时贵州茅台已经连续16年亏损、15年没能完成国家下达生产任务、销售计划,亏损额444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改革开放,周高廉打破了“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激发职工积极性。同时厉行节约,实现企业增产增效。当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1000吨,实现盈利6.5万元。周高廉任上六年茅台酒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到1982年超计划完成1486吨,比1977年增长55%,超产茅台酒413吨。茅台酒厂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提高,1978年盈利6.5万元,到1982年共盈利424.1万元,上缴纳税收2146.9万元,超过1957年到1976年缴获税收1394.48万总和的55%。周高廉1983年从贵州茅台缷任1995年退体,随后在仁怀县大坝区人民政府工作。曾任贵州省评酒委员会主任,贵州省老龄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评为2000度“十佳成员”,茅台酒厂建厂五十周年奖励有突出贡献者。第三任:“茅台酒酿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邹开良1981年邹开良接任周高廉任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任副厂长。相比于周高廉时代,邹开良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为广阔。邹开良任职期间,建立茅台自己销售渠道,建立销售公司,搭建目前茅台销售网格雏形。当年销售超计划完成。这个期间,茅台酒厂率先在国内生产酒质更优秀年份白酒,这也为茅台酒后来纪念酒生产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贵州茅台酒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评比会(美国)特别金奖第一。1995年,邹开良、季克良被授予“首批中国经营管理大师”称号。邹开良成为“茅台酒酿制非遗传承人”。1996年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是茅台历史上非常重要一个体制变化。第四任:“茅台教父”季克良1998年5月,邹开良卸任,季克良成为茅台新”掌舵者“,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季克良25岁便进了茅台酒厂,他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专业,是茅台历史上最早大学生。在1965年四川泸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酒厂技术员季克良宣读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将茅台酒体划分为“酱香、窖底、醇甜”三种代表香型,首次在白酒行业提出“香型“概念。十年后,他又提出提高茅台酒质量九条经验和《提高酱香型酒质量的十条措施》、《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总结》、《贵州省茅台酒传统工艺标准》论文。季克良从技术员到技术科长,1981年任分管技术副厂长,1983年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厂长。1985年他自认为不适合做行政工作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1991年季克良临危受命,成为茅台酒厂厂长兼总工程师,并大力推行茅台集团股份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山西朔州特大假酒案,白酒行业造成致命冲击。当年5月,季克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集酒厂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再一次披挂帅上阵。那一年,季克良已满60岁。这一年,季克良与总经理袁仁国为完成2000吨销售任务,解决资金问题,组建了一支营销团队奔赴销售一线,向经销商发起动员会,打响了茅台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一战”,年底如约完成任务,还开发了102个签约商。季克良为实现“万吨计划”目标,提出了上市计划。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年茅台酒厂实现了产量6000吨,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0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74岁的季克良卸任董事长,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公司董事、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公司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此时茅台酒产量达到3万多吨,茅台集团在职员工总数近一万人,销售收入240多亿元。2015年8月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仅保留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和技术总顾问职务。第五任:“少帅、罪犯”袁仁国1956年的袁仁国是当地茅坝镇人,1975年19岁通过招工进入茅台酒厂,先做了一年制酒工,后历经制酒、制曲车间工人,供销科科员,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主任、三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厂长助理,30岁时成为茅台酒厂最年轻车间主任。1998年起担任贵州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总经理。2000年起担任贵州茅台酒股公司董事长,2011年10月起任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1991年袁仁国为茅台赢得了参评国家一级企业资格。1998年总经理袁仁国组建一支包括他在内的18人营销“敢死队”,用仅剩半年时间完成全年2000吨70%目标,较上一年度增长13%,这也是茅台历史上最好的销量。2000年,贵州省轻工厅副厅长乔洪空降贵州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并构建全国600家区域经销商、600家专卖店销售网络。2001年贵州茅台上市时,此时白酒一哥五粮液营业收入47.42亿元,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6.18亿元,仅为五粮液1/3。2007年茅台酒出厂价从1999年每瓶168元升至358元,市场价则高达498元,公司销售额也从1999年9.8亿元增至2006年62亿元。2007年超过最初竞争目标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酒类制造商。2008年茅台全年营收82个亿,完成对五粮液超越。2011年10月,袁仁国出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成为茅台集团最高管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582亿元,较2001年增长35倍,净利润290亿元,较2001年增长84倍,贵州茅台市值曾一度突破万亿元,成为股价最高上市公司之一。2018年5月6日,袁仁国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2019年5月,贵州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袁仁国被“双开”。2021年9月23日,袁仁国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第六任:“临危受命过渡者”李保芳2015年8月,57岁的贵州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保芳空降茅台,任职茅台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18年5月,袁仁国事发后,60岁李保芳临危受命,成为茅台集团掌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6月30日,“国酒茅台”改为“贵州茅台”,告别了使用多年“国酒”宣传语,同时提出“文化茅台”,奠定茅台文化内涵新高度。上任后,面对茅台价格飞涨,李保芳全面梳理茅台经销商体系,以铁腕手段处罚违规经销商,并用”直营“推动渠道扁平化加以调和,积极控价,扩大茅台酒终端供货,仅2018年茅台国内经销商数量减少607家,其中茅台酒经销商减少437家。李保芳坚持“1+2+3”品牌发展战略,即:着力培育一个50亿元级超级大单品—茅台王子。培育两个20亿元级大单品—汉酱、赖茅。培育三个10亿元级单品—茅台迎宾、贵州大曲、仁酒。2020年3月3日,李保芳卸任董事长。李保芳在执掌茅台21个月里,茅台市值/营收/利润都实现前所未有突破,实现市值超过10000亿元,股价超过1000元,收入超过1000亿元。第七任:“任期最短掌门人”高卫东2020年3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高卫东接替62岁李保芳执掌贵州茅台,时年48岁,成为“茅台集团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任后,高卫东在终端市场稳价方面进行多次尝试,采取了多种举措“控价”,如“加快反黄牛系统研发”、“拆箱令”、”引进电商和超市,开拓直销渠道”等。然而现实并不乐观,2020年500ml飞天茅台单瓶零售价格站上了史无前例的高位——3100元/瓶,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学习小组》也在发文称:《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高卫东执掌茅台期间争议不断。2020年12月,高卫东在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上自行对外发布涉及公司经营重要信息,被上交所予以监管关注,并收到贵州证监局警示函。此外,茅台还经历了“捐赠门”和“白酒院士”风波,两度遭中小股东举报,更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罕见点名。2020年10月26日,贵州茅台称向仁怀市和习水县人民政府捐赠逾8亿元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道路建设。此举引发部分股东强烈反弹。最终在舆论压力之下,捐赠协议被撤销。高卫东任期内,贵州茅台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贵州茅台营收949.15亿元同比增长11.1%,净利润466.97亿元增长13.33%。2021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收490.87亿元同比增长11.68%,净利润246.54亿元增长9.08%,创下2016年来新低。高卫东掌舵茅台只有一年半时间,但贵州茅台股价在这个期间一度涨至2600元以上,总市值超3万亿元,但之后又一路跌至1550元/股以下。高卫东任职一年半后调离茅台,2021年8月出任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局长。2022年5月13日。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高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第八代:“新茅台掌舵人”丁雄军丁雄军是湖北崇阳人,1974年8月出生,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曾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2020年8月接棒高卫东成为茅台掌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任茅台后,丁雄军有两个产品层面变化最为直观,一是对飞天茅台控价,二是新品发布。2021年12月,茅台集团宣布全面取消“拆箱令”,同时在维持6瓶装原箱基础上,推出了整箱12瓶装拆箱补充政策。此前异常火爆的茅台国际大酒店“订房就可购酒两瓶”活动也不再执行。从2021年12月29日开始20天内,茅台集团先后发布了贵州茅台酒(珍品)、5款壬寅虎年生肖酒和茅台1935。其中定价4499元/瓶的高端产品贵州茅台酒(珍品),被业界解读为茅台对产品结构重新定位。2021年茅台营业收入1094.64亿,同比增长11.71%,完成年度1083亿营收目标,净利润524.6亿增长12.34%。2022年第一季度,茅台收入331.87亿增长18.25%,净利润172.45亿增长23.58%。2022年,贵州茅台提出实现营业总收入1259亿元增长15%的经营目标。2022年4月29日,丁雄军在贵州茅台召开2021年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关于控价改革的根本是要继续现代化管理,一是营销体制改革,二是价格体系改革,三是产品体系改革。同时茅台官方新电商平台“i茅台”5月19日上线,上线9款产品。“i茅台”将承载四个功能,一是茅台文化传播者,二是成为产品到商品全链条的链接者,三是做数字营销的践行者,四是做渠道协同者。注:以上人物照片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速删!睿蓝财讯出品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
近日,茅台集团“换帅”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纵观现在,无论是收入、品牌、销售、文化等层面,茅台已经达到了中国白酒业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茅台能将所有光环积聚于一身?当然茅台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无疑是与茅台几位灵魂人物的功劳是分不开的。那么,都有哪些人执掌过茅台?茅台历代”前任们“都给茅台带来了什么影响?且听我们慢慢道来。01第一任厂长张兴忠据茅台酒厂志记载,现在茅台酒厂的始创人是张兴忠。张兴忠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营长,曾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过徐州会战和百万雄师过长江等重大战役。据媒体报道,由于他酒量大的缘故,1950年张兴忠奉上级命令亲自带领12位军人接管茅台镇最大的三家酒坊及其烧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茅、王茅、赖茅三家酒坊及其分别所属的成义、荣和、恒兴三个烧房。后经整合,张兴忠也就成“贵州茅台酒厂”的第一任厂长。后来一段时期,一大批从茅台成长起来的干部担任旗手。余吉保、郑光先、 柴希修、郭景德等曾先后担任茅台厂书记、厂长职务。02改变茅台命运周高廉为改变茅台连续16年亏损,15年没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1977年中共仁怀县委书记、县长周高廉受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1978年改革开放,周高廉打破了“大锅饭”,在厂里实行经济责任制,让职工多劳多得。同时厉行节约,实现企业增产增效。当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实现盈利6.5万元。至此茅台发展开启新篇章,发展曲线一路上扬。03领军功臣邹开良1981年邹开良任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任副厂长。邹开良任职期间,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建立销售公司,搭建了今日茅台销售网格的雏形。当年销售超计划完成。邹开良带领下,茅台酒厂率先在国内生产酒质更优秀的年份白酒,这也为茅台酒后来的纪念酒生产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6年,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是茅台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体制变化。04”技术茅台“季克良人们公认贵州茅台最能代表中国酒文化,季克良功不可没。98年5月,季克良成为茅台新时期的”掌舵者“。当时茅台的地位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茅台生产主要靠经验,茅台的味道一度被认为不正宗。作为发酵专业出身的他,在“当家”茅台的时候,认真钻研白酒发酵技术,以科学方法总结提炼茅台的10大独特工艺。给茅台酒打下了良好的质量口碑底子,并提出了“技术茅台”奠定了茅台的技术高度。有业内人士曾点评季克良对茅台的贡献,认为他从技术层面补足了茅台的酿造工艺,用科学理论解读了茅台。他亲自制定了制曲操作规程、小型勾兑操作规程、包装操作规程,以及建立相应的检验制度,极大的提高了对茅台酒质量的把控和规范化生产,填补了酱香酒标准的空白。在他任内,茅台酒真正定型。始终坚持茅台酒的酱香工艺流程,坚持生产,保证每年基酒都有,规范化、科学化为茅台产量奠定了基础,这便是茅台酒厚积薄发的底气。他又守住了茅台独特的文化和工艺。最终茅台酒脱颖而出,大放异彩。05"国酒茅台"袁仁国有季老他们实干家的基础积累,2000年袁仁国出任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后提出了“国酒茅台”的概念,同时建立的强大营销体系,最终使茅台实现超过了五粮液。1998年,因为金融危机和山西朔州毒酒案英,茅台陷入“滞销”,半年销售量不足700吨,袁仁国上任,在厂里召集了17个人,加上自己,组成一支 “敢死队”,奔赴各地一线,向经销商发起动员会,用仅剩半年时间完成70%,2000吨年销售任务。改写历史。茅台的经销商体系,也从这一年开始狂飙突进。将校经销商队伍从1998年146家发展到现在国内经销商/专卖店2000多家,当然,经销商庞大的同时也容易走向失控。袁仁国掌舵的茅台集团,保持高速发展,茅台品牌/股票/销量齐飞。2007年超过最初竞争目标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酒类制造商。“国酒茅台”,已然深入人心。袁仁国把茅台做大做强,改变销售体制让茅台成为一张中国名片。06"文化茅台"李保芳2015年8月,57岁李保芳”空降“茅台,任集团副董事长。2018年5月,袁仁国卸任,60岁李保芳临危受命。成为茅台集团第三代掌舵者。李保芳在茅台的这5年,对茅台做出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同时提出了“文化茅台”,奠定茅台的文化内涵新高度。李保芳在任期间,茅台市值/营收/利润都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实现市值过10000亿元,股价超1000元,收入过1000亿元。(据数据显示2015年李保芳调任茅台首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总额为362.52亿元,到2019年,茅台集团实现1003亿元营收,业绩翻了近3倍,茅台也成为中国酒业首家千亿级企业。)面对茅台价格飞涨,李保芳全面梳理了茅台经销商体系,以铁腕手段处罚违规经销商,并用”直营“推动渠道扁平化加以调和,积极控价,扩大茅台酒的终端供货,让更多消费者能平价买到茅台酒,取缔贴牌销售,加大系列酒销售,这些都给茅台留下深深的烙印。2020年3月3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李保芳卸任公司董事长,将由48岁交通厅厅长高卫东接任!至此,茅台进入“高卫东”时代!茅台集团历任掌门人都给茅台留下了比较鲜明的人物烙印和各自带给茅台的影响。茅台六十多年发展的历史起起伏伏,能获得如今的成绩,与这些茅台的“掌门人”所付出的心血密不可分。如今已到了高卫东时代,这位领导人将会带领茅台走向何方,需要时间来检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台邹开良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