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半豆奶绿色包装和蓝色包装有什么区别?

京东是国内专业的豆奶网上购物商城,本频道提供豆奶商品图片,豆奶价格,豆奶多少钱信息,为您选购提供全方位豆奶怎么样,豆奶好不好参考,提供愉悦的网上购物体验!

}

    目前,广西南宁市约有豆奶生产企业20多家(不含辖区6县),豆奶的日产能至少在800吨以上,产能位居广西各市之首。据了解,几年前,南宁市豆奶企业数量不过10多家,由于行业的丰厚回报,豆奶生产企业不经意间竟“一窝蜂”地面世了。
    “粥”没有相应增加,“僧”却一下子多了。南宁市豆奶业市场搏杀的烽烟于是迅速弥漫开来,赤裸裸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豆奶的质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南宁一家食品公司的总经理黄宏杰说,公司原本生产植物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的高品质豆奶,但是高品质就会高成本,经销商不愿销,消费者不愿买,企业天天在亏损,所以不得不推出植物蛋白质含量仅仅满足“0.5%以上”要求的低品质豆奶。
    黄宏杰的诉苦可以看成南宁市豆奶业“价格战”恶性竞争的一个缩影。其实要看懂南宁市正在愈演愈烈的豆奶“价格战”,局外人还真的要花上一点心思。
    4月7日,记者在南宁利客隆超市发现,当地名气较大的“正珠豆奶”、“石埠豆奶”和“阳光豆奶”等豆奶的零售价格彼此相差不大。以规格为“6小包X200mL/袋”装的豆奶为例:“正珠豆奶”售2.8元;“石埠豆奶”售 2.9元;“六点半豆奶”售2.8元(另外还送2小包X200mL的豆奶)。记者还留意到,大部分小厂生产的豆奶主要散布在南宁市街边小店及周边乡镇市场销售,但零售价格与超市的相差也不过是一两角钱。
    价格明明相差不大,“价格战”从何谈起?南宁市某乳品厂厂长唐逢林一语“道破天机”,真正的“价格战”是在批发环节,消费者很难从表面上察觉———生产企业以尽可能低于别人的价格批货给经销商,而经销商往往是“谁的价格便宜便销谁的货”,尽管零售时价位差别不大,但经销商得到的回报却非常丰厚。
    “价格战”展现在普通消费者面前的,往往是生产企业向经销商、经销商向消费者推出的一系列促销、买赠活动。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豆奶企业为了生存,纷纷推出了给经销商赠送的“高招”:通常是批10送1,有的多到批5送1、甚至是批5送2。经销商为了吸引消费者,便隔三差五地推出所谓的促销大让利或买赠等活动。
    记者日前在南城百货超市看到这样一幕:某品牌的豆奶促销价仅1.8元/袋,在该品牌的促销现场人头攒动,不少消费者争相购买这些“实惠”商品,而旁边其他品牌同规格的豆奶却卖到了2.9元/袋。
    “价格战”使价格经常“跳水”,而且幅度令人吃惊。南宁某食品公司总经理黄宏杰举例说,往年225mL装的、植物蛋白质含量为0.5%的纯豆奶成本价为0.32元/包,可现在批发价跌破了0.3元/包,如“XX豆奶”现在卖到0.25元/包,还批5送1,实际价格不过是区区的0.2元/包!
    南宁某豆奶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更是愤愤不平地说,有些豆奶价格简直低得离谱,例如200mL装的、植物蛋白质含量为0.5%的普通纯豆奶,按7分钱内料、7分钱销售成本、7分钱的包装、4分钱的人工、税费等计算,总成本接近0.25元/小包,但是有些豆奶企业批发价有时却连0.1元/小包都达不到!

    应该说,“低品质”是与“低价格”互为因果的。而这种互为因果的背后,往往暗藏着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等丑陋伎俩。
    南宁市XX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位人士透露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南宁市至少有80%的豆奶企业在掺杂使假生产低品质的豆奶,其惯用的做法有:一是用糖精代替白砂糖;二是原料选用质量较差的大豆;三是用豆奶粉作为原料,直接调配成所谓的“豆奶”,之后配以香精———普通消费者对这样的豆奶往往并不知情,因为这样的“豆奶”喝起来会又香又浓。
记者查阅南宁市去年以来关于豆奶业的质量抽查记录,但是结果徒劳无获。记者为此采访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负责人李国正。李国正用“从抽检的情况来看,南宁市豆奶的总体质量不是很差”作答。而去年11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监部门曾公布了11个豆奶饮料企业的抽检结果,其中竟有10个产品的甜蜜素含量超标,不合格样品率达90.9%。质监人士指出,“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明知故犯超量使用甜蜜素,少加甚至不加成本较高的白糖”是主因———这从侧面印证了豆奶企业存在严重偷工减料及掺杂使假的诸多猜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到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负责人都会拿出一份广西产品质量检验院的《产品检验报告》,以证明其产品“质量良好”或者“质量合格”,但是记者留意到,这些《产品检验报告》全都是企业自己主动送检的。尽管许多豆奶生产者把“质量”常挂嘴边,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质量却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角色。
    南宁某食品公司总经理黄宏杰说,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本来豆奶里的“可溶性固物含量”是必须标明的,但是不少企业由于用了糖精代替白砂糖,使得可溶性固物含量根本无法达到国标要求,所以连这项指标都不敢标了!他举例说,一般1000公斤水加100公斤白砂糖,就会达到国标大于8.0%的可溶性固物含量,但现在不少企业连这个指标值的一半都达不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宁市的豆奶业在包装的标识上,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南宁市新阳路某豆奶厂在其豆奶包装上标上了“可溶性固物含量”大于3.0%的字样,而在国标里,该项指标如果低于8.0%就属不合格品;该厂的另外某饮料的包装上更是标示为“100%纯鲜榨”,然而一看该饮料的配料表才发现,原来是“调配饮料”!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植物蛋白饮料的国家标准规定,豆奶的“蛋白质含量”要“大于或等于0.5%”,否则就将被视为“不合格”产品,这一点企业业主大都非常清楚。南宁市有的企业为此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如有的企业把所产的豆奶“蛋白质含量”定在1.2%以上;有的企业把其主导产品纯豆奶的“蛋白质含量”定在2.5%以上。
    但是,许多小企业却盯住国标里“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0.5%”这一点大做文章,他们纷纷生产出“蛋白质含量”为 0.5%或稍大于0.5%的豆奶产品。这样一来,这些低品质的豆奶成本比起“蛋白质含量”在1%或2.5%以上的豆奶明显降低。这些豆奶迎合了大部分消费者“实惠、便宜”的心理,那些植物蛋白质含量在1%以上的豆奶,由于价格相对较高,于是只好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互相恶打“价格战”的后果,是豆奶业商业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而商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是,企业“以质取胜”的积极性遭受重创,企业的品牌效应根本无从谈起,企业的经济效益纷纷与亏损如影随形。
做高品质的豆奶反而赔钱,这无疑是质量的尴尬。南宁市某乳品厂厂长唐逢林是已从事豆奶生产工作10多年的“老豆奶”,对豆奶的成本核算比谁都清楚。他告诉记者,豆奶业的竞争已从往年的“斗质量”发展到现在的“斗价格”、“斗包装”。由于彩色塑料杯包装的成本为0.13元/只,而膜的成本为0.05元/只,所以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低档、低价位的薄膜包装降低产品成本。“如果采用高档的包装材料,虽然可以提高产品的档次,但产品的市场价格就高了,价格竞争力小了,市场的风险于是大大增加。”
    唐逢林还扳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亏损账”:2003年以前豆奶出厂价5元/箱(30小包X 200毫升装)还有钱赚,但随着原材料、运费等价格纷纷上涨,每箱的出厂价表面上升到了7元,但还要给经销商批10送1,这样实际上价格就减为6.36元/箱,加上考虑到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损问题,所以还要按5%的比例配送空纸箱,按1%配送豆奶———例如,销售商提100箱货,我们就得给他们111箱外加5个空纸箱,加上纸箱所用的封口胶和别的开支,结果不但不赚,反而赔钱。
    南宁某食品公司总经理黄宏杰说,1995年他夫妇俩下岗创办豆奶厂,2000年产品进入南宁市的大型超市,特别是在2001年后市场做得非常好。由于见到有利可图,于是2001年X点半来了,2002年X光豆奶又来了……大家纷纷办起了豆奶加工厂。
    黄宏杰说,开始大家都讲质量,之后大家便压价作假。比如2001年至2003年,225毫升包装的维持在0.36元的价位,价格毛利维持在0.01或0.02元/袋,可现在一箱连0.6元的毛利都没有。
黄宏杰一边摇头一边说,这种恶性竞争显现出企业的诚信越来越差,使得经销商开始不相信企业了,南宁豆奶业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例如,32小包/箱的正珠纯豆奶2001年、2002年时,每箱有毛利0.14元;现在批发价为七八元(其中原料、管理成本、销售成本等就达到6.6元,加上现在油价上涨达到了6.7元,再加上“运费、批10送1”达到7.2元,加上税费———好在房子和土地还是自己的,免去了房、地租),现在每箱净亏0.05元钱。
    黄宏杰痛心地向记者介绍说,2002年以前平均每天生产豆奶10多吨,光超市每天就销9吨,许多经销商连夜排队纷纷等着要货,但现在是每隔两三天才做8吨豆奶。此外,业务收入和利润回报更是一落千丈———以纳税为例,公司2002年纳税20多万元,但到了2004年,纳税额才六七万元。
唐逢林的日子也不好过。“2002年时我们还有150万元的利润,可从去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今年更惨,光一二月份一下就亏了10多万元!”唐逢林痛心地说,2003年我们生产了豆奶23万箱,2004年生产了7.8万箱,2005年前3月生产不过5000箱,今年月均仅为前年的8.69%,为去年的25.6%,这一切都是大家恶性竞争所带来的“恶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在亏损经营的同时,其产能闲置严重。黄宏杰的公司共有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如果满负荷生产,每天可以生产60吨豆奶,但是现在是每隔两三天才做8吨豆奶,连一条生产线都不能饱和生产。而唐逢林的企业现有生产线3条,往年每条生产线每天都正常生产,而且每条生产线实行3班制,但是现在平均每三天启用一条生产线,而且每天只生产1班,也就是说,现在实际生产仅占总产能的1/27。

    南宁市豆奶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表明行业自身已经失去了自律。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不少企业在痛恨现实的同时,对于南宁市豆奶业的未来依然充满眷恋,依然充满信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陆先生认为,豆奶营养丰富,有着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因此,南宁市豆奶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前景也非常美好。
陆先生指出,液体鲜豆奶与豆奶粉的加工工艺不同,液体鲜豆奶对卫生和冷链储运方面的要求很严,而豆奶粉则对配方工艺要求很高。一些小作坊式的厂家把大豆和牛奶简单相加,不可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质量也很难保证。如何科学地均衡组合豆和奶的营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如何把两种内在成分不同的食品融合为一体,更需要十分复杂的工艺,因此,引进和采用高科技的豆奶生产技术,在不断提升豆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无疑是南宁市豆奶业的出路之一。
    今年7月1日豆奶业市场准入期限日见临近,人们普遍认为,南宁市豆奶业恶性竞争的乱局可望得到整肃。但是也有企业担心投入巨资获得市场准入后,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管力度没有相应加大,如监管软弱或者不作为,大家到时只能变成空欢喜。
    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人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南宁市豆奶企业没必要担心“监管不严”的问题,因为每个部门都有各自职责。在查处无证的问题上,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来不含糊,在豆奶业实施市场准入后,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通知工商、卫生等部门严查市场,尽可能杜绝无证产品冲击市场。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2004年,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后,南宁市那么多无证花生油坊被取缔就是明证。
    他表示,今后将与工商、卫生等加强联合执法,合法生产者的利益就有望得到保障。
    据了解,南宁市豆奶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个体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严、管理落后”“卫生条件差、必备设备少”和“大部分企业没有出厂检验能力”等缺点。
    该负责人坦言,按照目前的情况,如果不投入资金完善,南宁市估计只有15%的企业能达到市场准入的资格;而如果投入资金完善,到今年4月底,南宁市估计有50%的企业可以具备市场准入资格。到今年7月1日以后,未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将被查处和勒令停产。
    看来,要结束南宁市豆奶业的生存怪圈,市场准入制无疑是最好的“妙药良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六点半豆奶质量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