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返还请求权和物权返还请求权,行使的主体范围上有何不同?

 占有返还请求权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区别如下:
1、基于占有事实,如租用、借用等事实,其作用仅仅在于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维护社会稳定的秩序,并不涉及占有物的权利归属问题。
2、基于物权的绝对性、支配性、排他性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请求权,其作用主要是使物权效力得到维护。
物权返还请求权,旨在保护所有权,以所有权人为请求权主体,而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旨在保护占有,以占有人为请求权主体。物权返还请求权以无权占有为要件,而占有物返还请求权以占有物被侵夺为要件。物权返还请求权,于诉讼上行使时,原则上以一般诉讼程序为之,而占有物返还请求权之保护贵在迅速,其程序力求简便,故其大都适用简易程序。
因物权返还请求权属于终局、确定性保护的请求权,主张此项请求权通常较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更为有力,但占有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人之物上请求权的目的与效力不同。就举证责任而言,主张占有物返还保护请求权较为有利。物权返还请求权原则上不适用消灭时效(包括诉讼时效),或适用长期消灭时效,占有保护请求权不仅适用消灭时效,而且适用短期消灭时效,通常为一年。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灭失,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请求赔偿的,占有人应当将因毁损、灭失取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返还给权利人;权利人的损害未得到足够弥补的,恶意占有人还应当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四百六十二条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依法请求损害赔偿。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

【王晓峰 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 庭长】

[摘要]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价值与功能在于衡平性,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制度宗旨是为实现物权回复圆满状态,两者既存在着相同之外,也存在不同之处,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竞合。而权利人对两种返还请求权利不同的选择,形成的法律关系又截然不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它主要以衡平理念为理论基础,正如古罗马法学家认为, 任何人取得财产或者金钱利益, 应当有正当根据和合法原因, 凡无正当根据和合法原因而取得财产或者金钱利益, 致使他人蒙受损失的, 他人有权诉请返还。后世著作概括罗马法的这一精神, 称其为“不当得利”。

尽管不当得利制度起源于罗马,但系统完整的不当得利制度却是诞生在德国。由于德国奉行物权行为理论,原因关系无效时也不影响物权变动,使出让物权方非常不利,所以在德国民法典第二草案债的关系中专门设立不当得利制度,用来救济物权出让人。事实上,在不承认物权行为的立法,法律行为无效时,受让方不能取得所有权并不意味着其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因为,受让人往往基于无效行为取得对标的物的占有,而占有本身也是一种利益,取得占有就是取得一种法律上的地位,发生占有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构成要件是审判实务直接可以操作的依据,学术界通常分为二种学说:一种是三要件说,另一种是四要件说。主张三要件说者认为不当得利须一方受有利益;致他人受有损害;无法律上之原因。英美法依据判例所确立起来的不当得利也需符合三个要件:一方获利;获利是基于他方受损;受益人继续保有该利益是不正当的。四要件说则为:受有利益;致他方受损害;受利益与受损害之间须有因果关系;无法律上的原因。尽管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并没有对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做出明确规定,但通过对该条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立法者是赞同四要件学说的。

笔者认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都存在着相似性,如果采用三要件学说,在某些情形下,是很难进行区分的,而四要件说阐述得比较精细,具有实践上可操作性。

(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所有物的返还请求权,它是所有权基本权能中最重要的职能,它意味着不是直接占有人的所有权人有权从直接占有人或间接占有人处要求返还属于其所有的物品。

那么什么是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呢?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67条规定,“所有人对无权占有或侵夺其所有物者,得请求返还”。《德国民法典》第985条明确规定,“所有权人可以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其物”,并在第986条规定了有权占有人的抗辩。但该条文也明确规定,占有辅助人是不能被起诉的,因为占有辅助人并不是德国民法典意义上的占有人。但是一个就被争议的返还请求权而针对占有人所做出的判决,该判决同时也针对了占有辅助人,这是因为和占有人相比,占有辅助人实际上是对物品事实上的支配的人。而我国的立法对这项权能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现有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均没有明确规定,仅仅是规定了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笔者认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就是没有直接占有的所有权人向直接占有人或间接占有人要求返还其物品的权利。

我们从所有权返还请求权的概念来看,其构成要件应当有两个:1、所有权返还请求权的权利主体应当是对物失去占有的所有权人。2、所有权返还请求权行使的对方应是无权占有人。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异同

我们从两种请求权的概念及其要件来看,不难看出,两者存在着众多相同之处,其表现在:第一、两种请求权实现的目的均是为了使原物或利益从无权占有人返回到所有权人处。第二、返还请求权利主体均是财产或利益的所有权人,而返还的义务主体也均是无权占有人。第三、义务主体承担返还责任均不以其主观存在过错为首要条件。无论无权占有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都应承担返还财产或利益的责任。第四、相对人的善意还是恶意对返还的范围都有影响。前者主要是影响孳息的返还,后者则影响整个不当利益。

其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立法宗旨不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制度具有衡平功能,旨在矫正欠缺法律关系的财产利益转移,取除受益人无法律原因上的利益,借以保护财产利益的正当归属。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制度的设立,旨在回复物权的圆满状态而实现对物权的保护;

第二,请求权的性质不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债权请求权,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属于物权请求权;

第三,权利构成要件不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成立要件是:1、必须有一方获得利益。2、必须有另一方的损失。3、一方受益与另一方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受益方获得利益必须没有合法根据。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行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所有权返还请求权的权利主体应当是对物失去占有的所有权人;2、所有权返还请求权行使的对方应是无权占有人;

第四,请求内容不同。前者是要求相对人返还其获得的不当利益,而后者是要求相对人返还原物及其孳息;

第五,举证责任负担不同。前者不仅要证明自己存在损失,无权占有人获取利益,还要证明损失与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后者只须证明请求权是所有权人,而相对人是无权占有即可;第六,适用诉讼时效不同。不同得利返还请求权适用普通的二年时效,而后者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现行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仅仅对遗失物返还诉讼时效规定为二年。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

民法体系,实际上就是由众多的请求权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请求权体系。民法体系为实现权利,或为维护权利之圆满状态,“权利均具有或可发生一定的请求权”,是故,“请求权可谓是权利作用的枢纽”。由于请求权的基础权利是不相同的,请求权又可以分为物权上请求权、准物权上请求权、债权上请求权、知识产权上请求权、人格权上请求权和身份权上请求权。请求权竞合,是指同一权利人对于同一义务人,就同一标的发生数个请求权的情形。尽管各项请求权在性质上彼此独立,不相关联,但并不是不发生请求权竞合的现象。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民法请求权系统里面债权请求权系统中的要素之一,是财产权的一种,与债权请求权中的其它请求权以及债权请求权以外的其他请求权按一定的结构相互协调,发挥民法的整体规范功能。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基于所有权要求相对人所有物的返还。那么所有权返还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否能够发生竞合呢?理论界有二种学说,分别是竞合说、辅助说。

1、竞合说认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一项独立的请求权,该项请求权原则上应当可以与其他请求权竞合,可以由当事人自行选择行使。史尚宽先生认为,不当得利请求权若具备其要件,不因损失者有无其他请求权而实现同一或相同的结果而受摒弃。虽然所有权人依照其所有权规定请求所有物的返还,而不能再依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所有权的返还,但是所有人得依所有物之占有不当而请求返还。也有学者认为,无权占有他人之物,所有人对于无权占有其所有物者,得请求返还之。此外,物的所有人亦得依不当得利之规定向无权占有人请求返还物之占有。就同一标的物的返还,得成立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和占有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竞合。这种学说在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观点的国家占有主导性地位,德国、日本、奥地利、希腊、俄罗斯等国家都在民法法律上规定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可以竞合,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也采纳了这种学说。

2、辅助说认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不能够发生竞合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要有其他请求权的存在,就没有适用的余地。就规范性质而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只能具有补充的功能。法国、瑞士均是不采用物权无因性理论的国家,其民法也都采纳了辅助说。辅助说的目的,就是为防止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适用范围的扩大化,而导致其他法律制度丧失其应有的规范性功能。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在我国民法中也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整个民法体系中仅仅担负补充性、辅助性的作用。

笔者认为,无论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还是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制度,其创立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权人合法权益,由于这二项返还请求权制度在权利处分、返还范围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而民法的本质就是私法,奉行的法律宗旨就是私法自治。在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受害人愿意放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应予允许。基于此,在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而使双方当事人互负返还义务,但又都希望仅仅是差额的返还的情况下,最能满足当事人的要求。另外,依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排斥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观点,在得利人未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情况下,只发生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则善意占有人(即得利人) 可以取得由占有物所生之孳息,但是在得利人已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情况下,则发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此时该孳息现实尚存在者,应当返还,即使已被消费或变为其他利益的情形下,善意受领人原则上亦应返还之。因而发生了得利人取得所有权时之返还义务,反而较未取得所有权时为广之不合理现象。

 不当得利的善意受领人不知道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自认为已经取得了物的所有权,把自己的占有地位立足于所有人的地位,与那些没有占有他人所有物占有权利的占有人法律地位比较而言,理应受到法律更多的保护。再就是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不仅包括原物,还有原物的孳息,而所有物返还的范围仅是客观上所取得的财产,所以,如果不采用竞合说,不允许所有权人选择行使请求,则不利于其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我国立法者应当在法律制度修订时明确规定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合,便于所有权人根据不同的案情选择不同的请求权,能够充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竞合之实践运用

我们可从一个简单的案例切入:李某与张某同居期间,一直隐瞒女儿丹丹与张某没有血缘关系的事实,导致张某误将丹丹为其亲身女儿抚养。张某知道真相后,要求李某返还抚养费。本案中,张某受李某欺诈而实施的抚养行为,属无效民事行为,该行为产生了两种法律关系。张某与丹丹形成无效的抚养关系,张某为抚养人,享有民事权利,而丹丹作为被抚养人,占有、使用了张某给付的财产,理应成为义务人,而李某不仅仅是丹丹的监护人,也是丹丹占有、使用张某给付财产的辅助人。

尽管我国民法对无权占有辅助人的义务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对占有辅助人是否能够单独起诉做出规定,但从监护人应当承担替代性民事责任的角度来看,李某仍应当是所有物返还的义务主体。所以,张某作为所有权人,有权要求丹丹与李某共同返还因抚养行为所给付的财物。

另外,张某违背其真实意愿抚养丹丹,其财产受到直接损失,而李某作为丹丹的母亲,本应减少的抚养财产,却因张某的抚养行为未能减少,间接地从张某处获得财产性利益,双方已形成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主体为张某,相对方的义务主体应为李某。从本案来看,张某行使不同的请求权,其义务主体并不相同,所以,两种返还请求权不能够发生竞合。

所以,尽管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在合同无效、无权处分等众多情形下发生竞合,但在法律行为无效的条件下,并非都能够发生请求权竞合。


周梅:《所有权返还请求权制度》,《河北法学》第26卷第9期,第30页。

季秀平:《物权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版第227228

[3]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63-64页

4参见郑玉波:《民法总则》,台湾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51页。

史尚宽:《债法总论》荣泰印书馆1980版第9899页

王泽鉴:《不当得利》,2002年版第269页

王家福《 中国民法·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版第576页

参见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54 条、第958条。

参见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1 条、第182条

}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二条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依法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 物权返还请求权和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物权的绝对性、支配性、排他性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请求权,其作用主要是使物权效力得到维护。后者是基于占有事实,如租用、借用等事实,其作用仅仅在于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维护社会稳定的秩序,并不涉

  •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 , 1、物权返还请求权,是物权请求权之一,是指权利人对无权占有者,可以请求返还所有物的权利。 2、所谓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指合法占有人的占有物被侵占时,可以请求侵占者返还占有物的权利。 3、物权返还请

  • 出质人有权要求返还质押物。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质权人的行为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者请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或者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

  • 目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按习俗给付彩礼的,有三种情形可以请求返还: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是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第二和第三两项,应当以双方

  • 1、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

  • 首先,彩礼,又称聘礼,是指男方按照当地习俗,在婚前给予女方的,用以表示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的,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者财物。在实践中,一般将彩礼认定为女方的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故离婚时男方无权请求分割彩礼。但是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两种例外情

  •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 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权请求权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