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颁布了什么法律?

“别让时间的长河由于缺乏一个记录,而将那些格外重要的事业引入忘却之乡,泯灭得无影无踪。”

  公元550年的拜占庭帝国,累年战争后,繁华与强盛已是旧日的回忆。历史记录者普洛科皮乌斯在他八卷的《战史》开端,刻意模仿着古希腊文体,在羊皮纸上留下了上述卷首语。

  其实,普氏所尊崇的古希腊史家,追求的是“保存人类的功业”,记录“值得赞叹”的历史。

  但普洛科皮乌斯声明,自己的信念是“聪慧伶俐的人适于作演说,有创造力的人适于写诗歌,只有实事求是的人适于写历史”,所以他要“完全如实地记下有关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无论他们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说。

  历史人们寻求正义与真理的过程,显然很难用“好坏”来简单评判。中国共产党的90年风雨历程,正是这样一场不断寻求正义与真理的长征。

  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共中央党校多位专家于去年国庆后组成课题组,历时7个月,潜心研究,几番商讨,几易其稿,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时间轴,从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影响与推动中国经济变革之事件中,遴选出“建党90周年90件经济大事”,以此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对90年的经济史且叙且忆,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有着惊人的轮回与坚持。

  1923年,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成立,其发行的铜元票与股票,即是如今国际地位凸显的人民币与总市值近30万亿的沪深股市的前身;1928年在井冈山颁布的《土地法》,奠定了当今国土制度的基础;1932年用20万大洋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即是当今坐拥超20万亿资产的央行的襁褓;1936年延安窑洞中毛泽东与斯诺的对话,就已预示了永久改变现代中国面貌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

  祖辈们所经历过的每个重大土地、税收、所有制改革与创新,其实都决定了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

  这是他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历史。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韩保江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 曹 普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晏海运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赵科源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刘建伟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王志伟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季自力先生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1.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

  1923年2月7日,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正式成立。1925年9月21日,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勾结军阀,武装包围工人俱乐部,至此,工人消费合作社被迫“关门”。

  合作社最早实施营业员聘用制。为筹措所需资金,合作社发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经济实体最早的股票,第一张红色股票诞生。消费合作社印发的股票、铜元票是中共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和对股份制最初的尝试。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全国第一个和当时仅有的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

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2.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925年5月1日—9日,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同时举行。五一劳动节上午,两个大会偕同广州市全体工人、四郊农民和青年革命军士,举行了十万人以上的大示威游行,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农兵大联合。

  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它代表166个工会,共拥有有组织的工人54万人。

  总工会为行将来临的大革命风暴做了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大会闭幕后不到二十天,就爆发了惊天动地的“五卅”运动。

  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1月4日—2月5日,毛泽东同志用32天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阐明农民斗争同中国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这个报告还指出了建立农村民主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具体阐明了中国革命中的“农民同盟军”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政策,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和党内同志的要求,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的总结,确定了以武装暴动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屠杀政策的方针、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

  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使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5.井冈山《土地法》制定

  1928年12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经验,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主要内容是: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分配土地的数量标准、区域标准;山林分配法;土地税之征收;乡村手工业工人,如自己愿意分田者,得分每个农民所得田的数量一半;红军及赤卫队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服务的人,均得分配土地,如农民所得之数,由苏维埃政府雇人代替耕种。

  井冈山《土地法》对土地政策的原则规定,为各个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依据。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

  代理国库、发行钞票

  1932年2月1日,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会,下设分行、支行、兑换处等。资本由国库于预算中拨给,除办理抵押、贷款、存款、票据买卖贴现、汇兑、发行钞票、代理国家金库外,还发行革命公债及经济建设公债。初创时包括行长在内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20万大洋(购买力折合现今人民币约600万元~700万元),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

  国家银行当年为发展苏区经济,改善、保障民生,支援革命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7.《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发表

  1931年11月7日—20日举办的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作为制定当时苏维埃经济政策的根据。决定中提到:工业方面,将操在帝国主义手中的一切经济命脉收归国有;商业方面,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与非苏维埃区域的贸易,不实行“对外贸易垄断”,但禁止大小商人以商会名义垄断价格;财政与税则,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则;市政方面,改良贫苦人民的居住条件等。

  《决定》中提到的经济政策,代表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萌芽标志。

  8.《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颁布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条例主要阐述了合作社的性质、作用和组织方式。合作社系由工农劳动群众集资组织,种类有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种,富农、资本家及其他剥削者,均无权参加;合作社社员不仅兼股东,且是该社的直接消费者、生产者、借贷者。

  合作社实质就是群众股份集资的集体经济,是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的一个主要方式。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发表讲话。

  9.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

  1934年1月24 日—25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指出,要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建设,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政策,并阐述了对不同性质经济的地位和对待原则,提出了适当发展私有经济。

  此政策粉碎了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扩大建立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10.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经济政策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作出《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决定》,提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应联合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故意排斥富农(甚至一部分地主)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的;富农所经营的(包括雇工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苏维埃政府并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如租佃土地,开辟荒地,雇用工人等)与发展工商等自由。

  此政策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1944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福尔曼。

  11.“利用外资”思想提出

  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阐明中国共产党是欢迎外资的,但是否认一切足以影响中国独立主权的外国投资。他提出如何吸收利用外国和华侨资金的方式,明确指出吸收利用外资的先决条件:“只有在中国取得真正的独立和民主之后,才有可能把大量外资用于大规模地发展生产事业。”1944年,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福尔曼时,提出“中国必须工业化”,并且“在外国资本帮助之下才能做到”。

  毛泽东利用外资的思想不仅着眼于中国,而且也是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这个问题的,它对今天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仍有深远的影响。

  12.战时财政经济纲领

  财政政策、经济政策

  1937年8月25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提纲发布,其中关于经济方面的两大纲领是:财政政策以有钱出钱和没收汉奸财产作抗日经费为原则。经济政策是:“整顿和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生产品的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改良人民生活:改良工人、职员、教员和抗日军人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的家属。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贩济灾荒。”

  该财政经济纲领的提出,对于动员和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抗战,为红军实现战略转变,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提供了物质上的重要保障。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实行精兵简政,要求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切实进行整顿,精简机关,充实连队,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并把精兵简政确定为1942年全党全军的中心工作之一。

  精兵简政实质上是一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初尝试,其提出的理由和指导思想,确立的原则和具体办法,是人民民主政权行政立法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边区货币政策

  193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提出边区货币政策应根据以下原则:一、边区应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以备同日寇作持久的斗争;二、边区的纸币数目,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三、边区的纸币应该有准备金等,指导边区金融建设。

  边区通过货币发行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支持财政填补收入之不足,满足军队的供给,军需品购买以及其他财政支出;另一个是支持生产,向农民、手工业者、合作社等提供维持物资的生产和流通所需资金。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党的主要负责人合影。

  15.新战时财政经济政策

  1938年10月12日—14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实行新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策,渡过战争难关。政策内容涉及有计划地在内地重新建立国防工业,吸收政府、民间与外国三方面的资力,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物质待遇等。

  新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策通过公私合作、公私兼顾的方法,有效地则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生产,有力地推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防实力,使边区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1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表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1940年1月15日,延安发表的题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的文章提出: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必要的前提。它在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保证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起了重要作用。

  17.抗战时期经济政策

  减租减息、交租交息

  1940年12月25日,题为《论政策》的党内指示指出:关于劳动政策,必须改良工人的生活,才能发动工人的抗日积极性;关于土地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关于税收政策,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关于经济政策,应该积极发展工业农业和商品的流通,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到抗日根据地开办实业。

  这些政策的制定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照顾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确保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3年,叶剑英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纺线。

  18.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遵照“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示,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带领下,分三路浩浩荡荡开进了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荒地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

  在“南泥湾精神”的鼓舞下,边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942年毛泽东(右一)、陈云(左一)、林伯渠等在参观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后合影。

  19.《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发表

  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1942年12月毛泽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阐述了重要的经济思想,如经济决定财政;确定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手工业、运输业与畜牧业为第二位,商业则放在第三位和发展合作事业;提倡股份经济,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等观点。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着重批判了那种离开发展经济而单纯在财政收支问题上打主意的错误思想,和那种不注意动员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度过困难而只注意向人民要东西的错误作风。

1943年,根据地人民白天劳动,夜晚纺线读报。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指出,要求各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必须责成各级党政机关检查减租政策的实行情况。凡未认真实行减租的,必须于年内一律减租。减而不彻底的,必须于年内彻底减租。同时指出“减租是农民的群众斗争,党的指示和政府的法令是领导和帮助这个群众斗争,而不是给群众以恩赐”。

  当年检查减租政策的实施程度,并实行彻底减租,充分发扬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了未来的对敌斗争,推动了未来的生产运动。

1943年成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河北饶阳县耿长锁农业生产土地合伙组

  21.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

  1944年8月31日就《解放日报》社论草稿,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

  这一定义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的论述为党的经济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

  22.《论联合政府》发表

  1945年4 月24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论联合政府》报告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土地问题上,“耕者有其地”。在工商业问题上,主张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种方式组成,对国计民生的企业由政府主办,私有资本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鼓励存在,还涉及工业发展和金融建设等其他事情。

  《论联合政府》论述了发展工业与建立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论述了发展文化教育和建设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性。

  23.土地改革与工业化

  1945年9 月27 日,中共中央提出要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土地改革与工业化,奖励私人企业(除了那些带有垄断性质的部门应由民主政府国营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欢迎外人投资与发展国际贸易,推广群众教育,消灭文盲等经济建设方针。

  这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土地改革的完成,一方面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4.《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发表

  1945年11 月7 日,毛泽东在《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一文中指出:我党当前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为达此目的,使解放区农民普遍取得减租利益,使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取得酌量增加工资和改善待遇的利益;同时又使地主还能生活,使工商业资本家还有利可图;并于1946年发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新老解放区开展了大量的反奸清算斗争和减租减息促生产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恢复和发展了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最根本动力源。

农民传阅《土地法大纲》

宣传人员书写《土地法大纲》

  25.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

  1952年年底至次年春,土地改革运动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的约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1947年2月8日,上海市民大量抢购黄金美钞。

  26.明确“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1947年12 月25 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明确概括为:“没收封建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其中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指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以及革命胜利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

1948年的上海小商贩

1947年,位于浦东同乡会大楼的浦东银行全体员工合影。

  27.《关于工商业政策》发表

  1948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关于工商业政策》指出:应当将消灭地主富农的封建剥削和保护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严格地加以区别,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正确方针同片面的、狭隘的、实际上破坏工商业的、损害人民革命事业的所谓“拥护工人福利”的救济方针严格地加以区别。

  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947年,董必武(前排右三)在武安县冶陶镇主持召开华北财经会议。

  28.西柏坡财政统一

  1947年春,随着战争形势的急剧好转,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扩大,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日益增强,但由于货币不统一,比价不固定,造成贸易上的重大障碍。为此中央决定筹建华北财经办事处,迅速调整各解放区的货币、贸易关系,并着手开展货币统一工作。1948年9月8日西柏坡会议上关于财政统一问题指出:以华北政府的财委会统一华北、华东及西北三区的经济、财政、贸易、金融交通和军工。

  关于统一财政的一系列措施不仅起到了当时保证战争的需要,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财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9.引私人资本入轨

  1948年10月26日,毛泽东指出:决不可以过早地采取限制现时还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经济的办法,要引导私人资本纳入“国计民生的轨道之上”。他解释说:“就我们的整个经济政策说来,是限制私人资本的,只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才不在限制之列……这些私人资本虽然已经纳入这条轨道,他们总是想脱出去的,所以限制的斗争将是经常不断的。”

  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的政策,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使新中国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0.中央银行成立

  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

1949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31.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 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

  七届二中全会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做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

上海解放后,上海工人协助政府清点官僚资本的资产。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没收了占我国工业固定资产80%的官僚资本企业共2858个,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到1949年底,没收的官僚资本工业企业共有2858个单位,拥有生产工人75万多人。在金融业方面,没收了庞大的银行系统及各省市地方银行系统,共官办银行2400多家。官僚资本的铁路、公路、航运、邮电等交通运输企业,也陆续转移到人民政府手中。

  由于没收官僚资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掌握了最大的银行,几乎全部的铁路,绝大多数钢铁工业,其他重工业的主要部分以及轻工业的某些部分,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33.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化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针对新中国面临的财政困难,1950年2月13日—25日,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研究克服我国财政经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全国财政会议详细地讨论了全国财政收支、贸易、粮食、金融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决定节约开支,整顿收入,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以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和金融物价的稳定。

  1950年4月—5月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一,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初步好转。

  农业合作化是1949年10月—195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把广大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通过合作化道路,逐步引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运动,是中国农村自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

  35.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1952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干部配备方案的决定》。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地方计委,全国性计划管理机构初步建立。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11月15日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后来国家又对棉花、纱布和食油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

  计划经济体制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变得日益僵化,已不再适应,甚至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36.“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951年12月1日,根据秋季全国工农业战线开展的爱国增产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作为贯彻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这一中心任务的重大措施,要求普遍检查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之后,全国规模的“三反”运动普遍开展起来,至1952年10月25日宣告结束。

  尽管在运动高潮期间,一些地区和单位曾发生逼供信的现象,误伤了好人,犯了扩大化的错误,但这些问题在甄别定案时基本上得到了纠正。

苏联专家与中国飞机设计师合影

  37.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全面恢复。为了尽快且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从1953年—1957年的旨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援助的156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项目,建立社会主义工业的初步基础;按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有步骤地推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持宏观经济各部门的账户平衡,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中国工业基础得到全面加强。社会主义中国充分享受到劳动激情、集中管理体制和大规模技术引进的好处,初尝社会主义工业化胜果。

1954年,上海资本家集会,申请政府对其私有产业进行“公私合营”。

1955年,上海信大祥绸布店实现公私合营。

  1953年,毛泽东与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后,确定了公私合营这种有利于解决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稳妥办法,这一办法在1954年被开始有重点和有计划地推广。1956年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现在看来,它能够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

  39.反思苏联经济模式

  1956年,苏共十二大尖锐批判斯大林,揭露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提出警示。中国需要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些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

  十大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者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论十大关系》强调的是平衡发展和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已经被作为当今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演变为调整产业结构,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演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演变为和平发展,处理国家、生产者单位和生产这个人的关系演变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演变为财税金融和政治体制改革。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八大明确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国家的中心任务须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八大提及解决主要矛盾和完成主要任务的基本方略,包括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当时,这个方略瞄准了以计算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势头,几十年后依然不显落后。

  41.“三面红旗”提出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赶英超美、全民大炼钢铁、粮食卫星上天”为标志的大跃进和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起构成所谓“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既是经济运行的正常历史现象,也是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反面教材,整个国家在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漠不关心,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大伤元气。

1962年2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

  1958年底,中央发现“三面红旗”造成的一些问题,开始纠偏人民公社的共产风倾向,压缩工农业生产指标。1959年7月2日—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会议开始总结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计划进一步纠正“左”的错误。

  但在7月23日后,毛泽东对彭德怀等人激烈纠“左”的势头表示不满,会议主题急转而下,会后决定在全党范围内继续开展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后开始了新的“大跃进”并再度刮起“共产风”。

  雄心勃勃的“大跃进”对经济社会的破坏程度远远超出了微薄的贡献,思想理论上的偏差也开始把“八大”摸索到的一些正确路线搞得混乱一团。

  43.全面调整经济政策

  1960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十年总结》的讲话,开始反省大跃进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盲目性。经过1960年的北戴河工作会议和1961年的八届九中全会,中央形成了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经过一系列针对农业、工业的紧急调整措施,到1962年初,经济和社会的混乱局面得到控制。

记者为王进喜拍摄宣传照片

  44.学习大庆和大寨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1960年5月开始的大庆石油勘探开采大会战,从全国调集了4万多人和7万多吨机器设备,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建成了能够使国家从根本上摆脱油荒的大庆油田。大庆成了工业战线上的典型,而农业战线的典型是陈永贵带领下的山西省大寨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建设能够从点到面地迅速展开,通过榜样,改革同样能够从点到面地迅速展开。

1967年,新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45.“两弹一星”

  1960年第一枚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的相继成功爆炸和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防科技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提高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性,进而为争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集中管理体制下进行的科技规划与建设,具有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和协同攻关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促成我国在这一时期在许多科技项目上取得大量自主创新成果的重要原因。

  1964年,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加上中苏关系和台湾海峡关系几度紧张,中国北部和东南方向面临开战风险。毛泽东根据战备需要,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新疆、东北和沿海各省市,三线指中西部的11个省及自治区。中共中央决定以战备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三线建设,由此揭开了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工业内迁的序幕。

  三线建设一度神奇般地缔造了内地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但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和“靠山、隐蔽、进洞”的分布原则,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于社会主义是什么和怎样搞好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左”的思潮一直阴霾不散。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系统化和明确化,随后被付诸实践。在经济上大搞“共产主义”,在政治上搞“四清”和“五反”运动,在文化上搞大批特批,在意识形态上搞“反修防修”和坚决打击资产阶级苗头,在应对国际问题上大搞备战。

  1966年,“左”倾势头终于突破在平衡中的纠缠而大规模爆发出来,《五一六通知》要求在全党发动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这十年,经济活动受到政治活动的严重干扰,国民经济几度动荡,比例关系失调,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相应提高,而且使国家错过了世界技术革命、产业转移和经济飞跃的一轮重要机遇期。

  48.“两步走”重大设想提出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并在1956年把这一任务写入党章。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4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申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只要始终不渝地去坚守一个目标,最终能够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途径。

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丈量土地。

  4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秋,安徽和四川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安徽省委决定向农民借地度荒,包产下去,谁种谁收。凤阳县的小岗村共20户人家决定实行包产到户,打下粮食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结果该村当年的粮食产量达到13万斤。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支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广泛发展。

  这次在农业生产中的制度变迁,没有党的号召、群众运动和计划指令,而是中央顺从民意和尊重经济发展本能而进行适当引导,开创了一个先例。

福建省明溪县人民庆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尽快把农业搞上去,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性任务。

  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将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1984年开始,武汉市政府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图为1987年集体承租武汉汽车发动机厂的陈启发小组在研制产品。

  51.国企扩权和自立

  1978年10月,四川宁江机床厂等6个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拉开了旨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改革序幕。7月,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一系列相关办法后,扩权改革在全国各行各业迅速推开。扩权的主要内容是,给企业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和一定的生产计划、供销、资金运用、人事管理等生产经营管理权力。

  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开端,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2.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1979年,中央决定在毗邻港澳台的深圳、珠海、厦门和侨乡汕头试办出口特区,后改称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政府划出的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享有特殊对外经济管理权的特定区域。特区内,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办厂、兴建合资企业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外资引进,鼓励发展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有利于出口创汇的多种形式出口贸易。

  经济特区的成功举办成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对外开放从此持续地刺激着这个国家蓬勃发展。

  53.经济体制抉择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的提出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突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判断,而且科学地和辩证地阐明了在商品经济内部计划手段特别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54.股份经济新芽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开始试行股份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比较规范的股份公司。1986年7月,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金融企业。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把股份制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继续试行,股份制企业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

  股份制由于其集聚资金的内在优势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自然地发挥出重要作用,成为国有企业特别是集体企业和中小企业改制的主渠道。

  1983年3月5日,杭州酒家在卖快餐饭,牌子上面写着“欢迎品尝,点心, 肉丝盖浇饭,粮票4两,饭每客5角”。

  55.双轨制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是在1979年价格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发生的。1981年,国家开始允许企业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自主销售部分产品,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是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仍然按照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1984年《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的文件明确:计划内的产品实行国家核定的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1985年大规模放开农业副产品价格,“双轨制”的价格体系基本建立。

  “价格双轨制”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避免了价格剧烈变化,从而减轻了利益调整的巨大震荡,减少改革的风险,稳定了社会局面。

1979年,中国银行成立。

  56.银行体系改革

  1979年1月,农业银行成立,3月中国银行成立,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中分离并在1983年5月成为专业银行,1983年9月成立工商银行;198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二元化银行体系形成。

  银行改革不仅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克服金融风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必然。

  利改税是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1983年6月1日起国家在总结利改税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分两步进行推广:第一步,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实行税利并存;第二步,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

  “利改税”是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一次实质性转变,打破了企业吃“大锅饭”的弊端。

  58.1982年《宪法》颁布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等规定写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在与国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指出既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国有经济,也要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私营经济,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59.党的十三大召开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大会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还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基本路线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经济作为党的执政建设的落脚点。

上世纪80年代,集贸市场拥挤的商贩。

1988年9月10日,湖北武汉青山友谊商店,人们隔着铁栅栏抢购黄金首饰。

  1988年中央政治局提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进行“价格闯关”。用五年左右时间,初步理顺价格关系。但是1988年7月物价已经上涨19.3%,价格改革的公布更引起抢购挤兑风潮。因此政府紧急叫停“闯关”,实行全面的经济“治理整顿”。

  价格闯关是国家调控经济的必然。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必然要求国家依靠市场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就需要运用越来越多的价格机制、利益机制引导资源流向,调节社会生产。

1991年7月深交所成立,市民排队购买股票。

  61.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股权分置

  1984年,飞乐音响发行公司股票,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之后,企业债和股票开始在二级市场交易。证券三级市场只允许少量的转让试验,证券发行不规范。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成立,证券市场进入场内交易和集中交易阶段;国债的发行开始采用市场化的承购包销的方式; 1992年10月成立证券委和证监会;1993年开始发行B股、H 股、可转换债券。

  现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实现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优化,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对内进一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的统一,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本配置资源、调节生产的功能,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邓小平在南巡首站武昌发表讲话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现在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6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1992年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64.金融监管体系发展

  一行三会、金融监管

  1985年—1992年,人民银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工作的重心是改革和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1993年12月,国务院做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1994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金融监管法规,1995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监管法律。1997年—2003年3 月,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中国证券、保险、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银行与其所办的信托、证券业务相继脱钩,一行三会的监督体系正式形成。

  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都要求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金融体系安全运行,能够保持公众的信心,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分税制在1994年拉开了序幕,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省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

  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地区经济差异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不够规范、税收制度也不够完善等等,需要继续深化改革。

  66.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

  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时任国家总理的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承诺。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议程》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标志中国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令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更加合理。

  八七扶贫攻坚、贫苦标准

  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8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贫困标准也逐渐升高。

  贫穷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不断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京怡然家园经济适用房小区

  住房商品化、保障房

  1994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1998年7月,国务院宣布下半年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调整住房投资结构;收入差异化的住房供应政策;发放住房补贴。

  经过20 多年的房改,一个日益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不过,房价居高不下和保障房建设的滞后发展,影响了中国居民的经济正常消费,导致内需不足;同时带来的贫富分化和由于土地问题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影响了社会稳定,这需要完善立法,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长江水通过三峡泄洪坝下泄

  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和近两年的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承担了整个三峡工程85%的移民。2002年11月6日,导流明渠截流,至此三峡工程全线截流。2006年5月20日,185米大坝封顶,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重大工程的成就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综合国力的体现。在以后的重大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更加缜密的科学论证,保证趋利避害。

  70.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是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将朝着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71.外汇体制改革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之后,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等改革举措陆续施行。

  随着外汇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彻底消除了计划体制下由于各种留成比例不同等原因造成的企业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有利于调动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同时,改革后的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更接近,这不仅方便了国内企业的用汇,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72.“一国两制”和港澳台问题

  1979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示统一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同日邓小平指出:“台湾的社会制度可以根据台湾的意志来决定。”这是“一国两制”的最初萌芽。1984年,邓小平又先后提出了有关“一国两制”的许多重要论述,充实了思想。1985年3月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对港澳实践的成功范例,成为解决世界争议的典范,在统一的民族感情下实现了国家和平统一,也必将有力地推动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73.以多种形式实现公有制

  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断深化。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1997年9月举行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公有制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形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既建立在党对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上,体现了执政党成熟的经济驾驭能力和巨大的改革魄力。

  74.亚洲金融危机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袭击亚洲,迅速蔓延。1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原则和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我国开始实施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的措施。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其次,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再次,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贷款规模管理,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表现出高超的市场驾驭能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了中国对市场经济的信心,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和赞誉。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三年脱困”的目标,即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三年内,使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基本脱困。中央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实现脱困目标,一方面要扶优扶强,通过壮大优势企业带动困难企业摆脱困境;另一方面要把各方面的脱困政策集中,优先用于重点脱困企业和重点调整行业。

  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加强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建立新机制上打开了局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措那湖边的青藏铁路护卫人员

  两个大局、西部地区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个省区市。整个西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1999年末人口约占全国的2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75%左右。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7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

  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

  7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经过中国15年的艰苦努力,在卡塔尔的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终于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在WTO框架内的话语权,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79.两个“毫不动摇”提出

  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时,提到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两个“毫不动摇”纠正了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对立的错误观点,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截至2010年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2678个,新农合人口达8.35亿,参合率达95%左右。

  新农合在农村居民医药费用支付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调整补偿方案和支付制度,可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81.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2年7月,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实现海外上市。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是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入实践,扩大了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水平和总体经济的开放水平,有力地改善了金融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出系统部署,制定专门政策。2003年12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任组长。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发布。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商投资跃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83.“科学发展观”思想出炉

  可持续、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表示,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更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84.两个“36条”

  民营资本、非公经济

  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即“民间投资36条”。

  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历史上,“皇粮国税”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负1350亿元。

  废止农业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取消农业税,采取“少取、多予、放活”的政策,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强心剂。

  86.创新型国家战略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打破历史积弊,摆脱人口多资源少的条件束缚,实现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拓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进展。

  2007年10月15日—21日,党的十七大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重大深远的指导作用。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88.奥运会和世博会

  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奥运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参展方和参观规模都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

  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胜利举办,显示了中国迅速提升的综合国力以及和平发展的良好形象,为中国的全面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89.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及时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极为困难、极为复杂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实施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回升向好,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2011年3月,黎明的北京。

  90. “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对于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

1、中国共产党是()诞生的。

2、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有()个

3、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

4、中国革命的道路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

6、我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

7、在()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七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

8、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

、实事求是、独立民主、群众路线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9、党的七大是在()召开的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

、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

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革命纲领不同、革命路线不同

13、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成立

1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富农多余的土地

1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争取外援

16、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是()作出的。

17、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

18、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我国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20、中国是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

21、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党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上最早提出来的。

23、中国获得奥运史上的第一块金牌运动员是()

、容国团、许海峰、李宁

24、《告台湾同胞书》是以()的名义发布的。

、邓小平、江泽民、叶剑英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

、《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宪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讨论国际问题的会议是()

、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四国外长会议

2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时间是()

30、1958年6月1日,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正式创刊,它是()

、《红旗》、《求是》、《党建》

31、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导并组织的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是()

、爱心工程、形象工程、希望工程

32、“星火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发展而制定的

、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西部地区

3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实现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4、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是()

、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兰新铁路

35、发展党员应坚持()原则

、个别吸收、成批发展、突击发展

3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民主制

37、邓小平提出的世界主题是()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38、发展台海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中一台、把台湾分裂出去

3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茂名、高州的讲话

、2001年江泽民“七一讲话”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

40、(),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41、邓小平()年在接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42、()的崛起,是农村改革中的重大进步

、乡政府、乡镇企业、人口流动

43、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立宇时,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

、九条方针、八项主张、六点构想

44、在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和平统一、不结盟、全方位外交

4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46、()是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47、党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基本方针是()

4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上提出来的

、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

4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依法治国、经济建设、发展

5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51、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选举要采取()方式

、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记名投票

52、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

、党中央、党的地方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

53、十六大党章规定的党的纪律处分有()

5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做出了()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55、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是()

、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

56、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是()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

5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关键是()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8、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59、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作出关于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60、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国情是()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1、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形势:新世纪新阶段:新世纪

62、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新局面而奋斗。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6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锋队

64、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6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66、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

68、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阶段

69、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70、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

: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思想和组织:政治、国防和外交

7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解放思想

7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跃升:居民储蓄总额大幅度跃升

73、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74、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品德和才能

75、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政治路线:党的组织路线

7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7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

78、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尊重科技:尊重群众:尊重创造

7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80、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81、实施-----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九年义务制教育:再造秀美山川:西部大开发战略

8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知识创新能力

83、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优化储蓄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优化投资结构

8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的科学的通俗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高雅的

8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86、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中国的法律规范:现行的法律规范

87、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不容分割。

: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和统一:统一和领土完整

88、要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

:阶级成分:理论和纲领:路线和方针

89、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

:抵御风险能力和水平:驾驭全局能力和水平: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90、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增强凝聚力:增强团结:提高效率

91、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92、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就有丧失-----的危险,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执政基础:党的执政地位

93、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的先锋战士。

:社会主义觉悟:共产主义觉悟;共产主义理想

94、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执行党的决定:执行党的路线:执行党的政策

95、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96、党是根据自己的-----,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理想和信念:目标和任务:纲领和章程

97、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

98、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99、十六大修改党章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纳入党章,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基本经验:基本路线:基本方针

100、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艰苦奋斗加快发展:昂扬向上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

1、1915年发端的中国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2、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是“----、----、----、----、----”。

:山川秀美: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经济繁荣

4、1941年,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巩固解放区的十大基本政策,其中心环节是()

、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三三制政权、整顿三风

5、下列地方属于和平解放的是()

6、1961年,中共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两弹”是指()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有()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

8、从1966年到1975年,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发射试验

、第一艘核潜艇建成并试航成功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伟大转折点是()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的基本方面是()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1、从“一国两制”的构想延伸出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这就是()

、搁置主权、共同治理、共同开发

12、1984年1月下旬,邓小平离开北京,专门考察了经济特区的发展。他考察的是()

13、1994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开更大步伐,进入到()阶段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体制创新

14、我党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5、党的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6、“十五”计划的动力是()

、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科技进步

17、邓小平理论是()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8、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通称“南方谈话”。

19、在中共七大,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20、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认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

、体制创新、知识经济、科技创新

2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纲领:党的基本路线

2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和----。

:立党之本: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凝聚之源:力量之源

23、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与----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共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4、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民主集中:个别商谈: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25、党的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自省:自强:自爱:自警:自励

2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核心在坚持----,本质在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基本路线: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

27、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改革要有新突破:稳定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建设要有新局面

2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和----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以法治国:以德治国

29、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一大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立党为公:为人民服务:无私品德:执政为民

30、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和----,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革命生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革命骨气

三、判断题(共20题):

1、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ⅹ

2、五四运动的发展及其胜利,主要是爱国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决定作用。ⅹ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ⅹ

4、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其发展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

5、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ⅹ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ⅹ

7、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9、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10、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1、我国的经济特区的性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上是资本主义。ⅹ

12、中国现在还不发达,所以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富强了,就不是第三世界了。ⅹ

13、发展是硬道理。√

14、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会上去。ⅹ

15、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1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7、中共十一大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ⅹ

18、邓小平理论虽然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仍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ⅹ

20、我们国家的对外关系可以超越意识形态,但党的对外关系一定要注重意识形态。ⅹ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那么你对党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党史知识简答题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1.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党的生日是哪一天?今年是建党几周年?

答: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诞生的,党的生日是7月23日,今年是建党90周年。

2.中国共产党的党徽由什么图案组成?

答: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金黄色图案,图案为金黄色。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3.有一位著名的革命烈士,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清贫》、《可爱的中国》文稿,你知道他是谁吗?

4.党史上有一位打入敌特心脏的红色特工,他是浙江湖州人,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叫什么名字?

5.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你能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吗?

6.有一位民族女英雄,面对日本宪兵几十种酷刑的轮番折磨,坚贞不屈。她在就义前给儿子宁儿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信。你知道她是谁吗?

7.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后开赴前线,与日军浴血奋战。改编后的新名称分别叫什么?

答:改编后的新名称分别叫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8.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狠狠打击了日本鬼子。这次战役的名称叫什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是谁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是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英雄,那位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叫什么名字?

1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通过颁布?

1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候爆炸成功的?

13.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每年我们都要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你知道“学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吗?

14.请说出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的名称。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5.2003年10月15日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愿望终于实现了。请说出载人飞船的名称与中国飞天第一人的名字。

答: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飞天第一人是杨利伟。

看过“党史知识简答题“的人还看了:

2.党史党建知识竞赛题库

4.党史党章知识竞赛题目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主要是敌强我弱。主观上,则是由于中共处于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还缺乏深刻的了解,革命斗争的经验更少。右倾投降主义占据了统治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无法抵抗反革命势力的突然袭击。此外,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虽有过许多正确的指导,但由于了解中国国情不够,也出现了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瞎指挥。

第一次大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上起了哪些重要作用? 答: 其一,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和工农群众运动的风暴,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这在现代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二,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相当普遍地受到这次大革命的洗礼,反帝反封建目标和新民主主义逐渐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是一次革命思想大启蒙运动。其三,中国人民开始组织起来。使“团结就是力量”的理论深入民心,中国人不再是一盘任人践踏的散沙。其四,大革命实践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一部分人懂得了要获取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道理。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了哪些深刻的经验教训?

答:(1)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3)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4)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第二次国共合作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所具有历史特点是什么?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有广泛的民族性,又有复杂的阶级性;国共两党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始终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处于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等。这就要求共产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在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经济上,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在文化上,要发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答: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一洗中国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八年抗战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完全成熟和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提出了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 (2)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城市政策问题。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城市领导乡村。(3)提出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4)强调了党执政后必须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问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第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三,建设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同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第四,建立和发展由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第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同时尽可能争取外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继续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并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最大的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健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便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决贯彻了党的方针。以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2)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具体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3)正确处理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从而调动和团结了一切积极政治因素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4)党在这个时期,十分注意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从而使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反映和符合中国的实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第一,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即在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二,把发展生产

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第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邓小平成为中央集体领导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邓小平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从起步到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次会议对实现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起了重要作用。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问题,规划了前进的科学轨道。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第一,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第二,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因而成为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起点,成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发端;第三,全会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传统,正确地运用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从缺乏民主的沉闷的不正常状态,开始向民主活泼的正常状态转变。这也是20年来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显著转变。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理论意义:它是继延安整风运动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宣传、普及,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彻底揭去了林彪、“四

党史简答题_党史知识简答题_党史竞赛简答题相关文章

党团知识竞赛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迎接党十八大的召开及建团九十周年华诞,同时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党团知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党员和团员的先进性,根据学校2012年度大学生"校园之春"活动的统一安排,特举办 "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第二届党团知识竞赛. 二.主办单位: 三.承办单位: 四.活动主题: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 五.活动对象: 六.竞赛内容: 党章.党史.团章.团史2012年两会相关知识以及时政热点 七.活动时间: 1

入团基础知识的测试题及答案 ⑴青年入团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团章>的规定,对申请入团的青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①思想进步.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响应党的各项号召;认真学习政治.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接受并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②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具有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中起积极作用. ③具有良好的共产主义品德.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

2015年社区工作者党务知识模拟题汇总 [导语]2015年部分省份的社区工作者的公告已经发布,据小编查看,党务知识也是社区工作者考试中重点要考的内容,但是针对这类内容,小伙伴们貌似题目不是很多,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的试题,希望各位小伙伴们仔细看哦! 序号 题目 点击查看 1 2015年社区工作者党务知识模拟题01 点击查看 2 2015年社区工作者党务知识模拟题02 点击查看 持续更新中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党务知识] 31.受到刑事处

2015年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6) 39.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3)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 (4)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

党务干部培训心得体会5篇 心得一: 根据<关于举办2015年全旗党务干部培训班的通知>([2015]39号)文件精神,我有幸被我单位推荐到党校参加第一期党务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与来自各部门党组织的50多名党务干部一起参加了培训.在培训期间,听了各位授课讲师的精彩专题讲座,使我各方面受益匪浅,现我就我培训期间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认清发展形势,增强学习观念 组织部副部长.旗直机关工委书记同志的开班讲话,紧密结合实际,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紧迫感.2.明确任务,增强学习责任感

党团知识 1.团章规定支部委员总支部委员每届任期_____ .二或三 .二或四 .二或五 2.2001纪念共产党建党80周团央推主题 . 红旗飘飘 . 党我 . 重走征路 共青团五届全, 选团央书记 . 关向应 . 顾作霖 . 凯丰 4.团员权参加团组织讨论自处议 其团员其作证辩护 . 并且申辩 . 申辩 . 受询问申辩 5.央民政府式宣布五月四青节( ) . .1953 6.团员处 必须由 决定基层委员批准 . 支部 . 支部书记 . 支委 7. 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党团知识 1.团章规定支部委员总支部委员每届任期_____ .二或三 .二或四 .二或五 2.2001纪念共产党建党80周团央推主题 . 红旗飘飘 . 党我 . 重走征路 共青团五届全, 选团央书记 . 关向应 . 顾作霖 . 凯丰 4.团员权参加团组织讨论自处议 其团员其作证辩护 . 并且申辩 . 申辩 . 受询问申辩 5.央民政府式宣布五月四青节( ) . .1953 6.团员处 必须由 决定基层委员批准 . 支部 . 支部书记 . 支委 7. 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党建基本知识试题 党建,即党的建设的简称.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那么你对党建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党建基本知识试题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党建基本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 1.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应当由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副书记或者相应职级的党员干部担任.(√) 2. 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2年.(× ) 3.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通过选

党建工作宣传资料 党建工作宣传资料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一个导向",强化组织领导. 我市高度重视非公党建工作,坚持把该项工作作为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和扩大党的覆盖面,列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督查汇报制度,制定了工作责任制,建起了党建台账,各基层党(工)委还指定专人负责非公企业情况的收集.汇总和管理工作.为提高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今年年初我市印发了有关文件,多次召开各基层党委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

2014党务干部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区委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示为依据,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在"两新"组织中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面向我区民营经济党建的新目标.面向基层实际工作的新需要,以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能力素质和党性修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培训,加强理论修养. 二.培训对象: 民营工委辖属所有党务干部(总数260名,估计参加培训人数200左右). 三.培训地点: 1.国防

}

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以及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任主席。

也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进攻沈阳的严重事件。九一八事变后的4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北平学联组织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也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附近的临潼扣留了蒋介石,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策划的一个严重事件。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的一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指导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生产运动。

2002年4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这次战役持续3个半月,八路军参战部队有105个团20余万人,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敌1.8万余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3、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3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3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10日正式颁布。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发起辽沈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发起淮海战役。这次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5万人。

1948年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在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发起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次战役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4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4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47、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5月1日颁布实施。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到1953年春,中国大陆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都完成了土地改革。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国内经济恢复和民主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有明确规定。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

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这十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60、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1、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6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雷锋,1940年出生,湖南省望城县人,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战士。1962年8月15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在题词中对雷锋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焦裕禄,1922年出生,山东淄博人,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5月被肝癌夺去生命。1967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社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之后,周恩来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90年,江泽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新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代表成果。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金乡县人,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战士。1965年7月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王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生前的豪迈誓言:“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第2758号决议。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曾经长期尖锐对立的中美两国从此走上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7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在邓小平、胡耀邦等同志的领导和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前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7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代表中央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内容。

7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从而使“双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被废除。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1980年5月,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开发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7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了科学总结,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79、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80、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适时地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提出,1987年3月开始正式组织实施。“八六三”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8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3、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8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7、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88、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中共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不幸以身殉职。1995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江泽民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

90、“科教兴国”战略

是中共中央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分析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宏伟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

92、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军民协同作战,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抗洪精神。

1998年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987年1月,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9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97、“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8个方面的要求,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98、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改革的目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