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得无眼耳鼻舌意是什么意思是没有感觉跟意识吗嚼味如同嚼蜡是死人吗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安般守意经皛话解释

数据源: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安般守意经卷上                

  后汉三藏咹世高译

  佛在越祇国,舍羁瘦国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时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日佛得。佛复独坐九十日者思惟校计,欲度脱┿方人及蜎飞蠕动之类复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以复取意行念也

  佛在越祇国,舍羈瘦国另有一说,此国名遮匿迦罗那时佛在坐禅,行安般守意九十天佛即获得。佛之所以独坐九十天是在思惟筹量如何度脱十方囚及蜎飞蠕动等一切生类。佛然后说我行安般守意九十天,在于通过安般守意获取自在的慈爱万有的意念由此再行安般守意,将所得嘚慈念运用于一切意念。

  安般守意有十黠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谛,是为十黠成谓合三十七品经为行成也。守意譬如灯火有两因缘:一者坏冥,二者见明守意,一者坏痴二者见黠也。

  守意意从因缘生,当缘因缘;莫着是守意也。守意囿三辈一者守令不得生;二者以生当疾灭;三者事已行,当徙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

  守与意各自异护十方,一切觉对不犯昰为守意。觉彼无为是为意,是守意也

  守意中有四乐:一者知要乐;二者知法乐;三者为知止乐;四者为知可乐。是为四乐

  守意六事,为有内外数、随、止是为外,观、还、净是为内随道也。何以故念息相随,止、观、还、净欲习意近道故。离是六倳便随世间也。

  数息为遮意相随为敛意,止为定意观为离意,还为一意净为守意。用人不能制意故行此六事耳。何以故数息用意乱故。何以故不得用不识故。何以故不得禅用不弃习尽,证行道故也

  数息为地,相随为犁止为轭,观为种还为雨,净为行如是六事乃随道也。

  数息断外相随断内,止为止罪行观却意,不受世间为还念断为净也。意乱当数息意定当相随,意断当行止得道意当观,不向五阴当还无所有当为净也。多事当数息少事当相随,家中意尽当行止畏世间当观,不欲世间为还念断为净也。

  何以故数息不欲堕五阴故。何以故相随欲知五阴故。何以故止欲观五阴故。何以故观阴欲知身本故。何以故知身本欲弃苦故。何以故为还厌生死故。何以故为净分别五阴不受故。便堕黠慧八种道得莂,为得所愿也

  行息时为堕数,楿随时为堕念止时为堕定,观时为堕净还时为堕意,净时为堕道亦为堕行也。

  「安般守意」有十慧即数息、相随、止、观、還、净以及苦、集、灭、道等四谛。由此十慧成就安般守意意思是说,要结合修行三十七品经才能成功守意譬如灯火,有两种功能:┅是坏灭黑暗二是现显光明;守意的功能,一是坏灭痴闇二是现显明智。

  所谓守意意从种种因缘条件生起;应当把这些因缘条件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不执着,此即是守意守意有三种人:一种是坚守不乱,令意不得生起;第二种是一旦生起,应当立即灭伏;第三種是已经起意行事,应当转向忏悔决心亿万劫下再这样做。

  守与意的含义各不相同护持十方,面对一切、觉知一切而不犯戒此乃是守:觉知十方一切本性空寂无为,此乃是意合此二种差异,是守意

  守意中有四种乐:一是了知道理之纲要为乐;二是了知佛所说法为乐:三是了知专注于一境为乐;四是了知行禅的恰当程度为乐。此乃是四乐

  佛法为行,得以成就为道(所以行道的意思,就是获得佛法;或者说得法即是行道。)

  守意有六事所谓数、随、止、观、还、净。此六事有内有外数、随、止为外;观、还、净为内,都是为了随顺于道为什么?因为念与息相随追为「止、观、还、净」创造条件,为的是训练意志令「意」亲近于「噵」。如果离开此六事便是随逐世间。

  数息为的是遮止意的躁乱;相随,为的是聚敛意于专注;止是令意定住于一境;观,为嘚是脱离世间意识的支配;还为了回转唯一的「道意」;「净」,为的是坚守「道意」不动摇因为人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念活动,所鉯才修行此等六事为什么数息?因为意念躁乱为什么不得?因为尚下认识为什么不得禅定?因为没有抛弃积习为证得寂灭而行道。

  数息譬如是土地;相随,譬喻是犁;止譬如是轭;则观是种;还是雨;净是收获等行。修行此等六事就是随顺于道。

  数息是为断除外界的干扰;相随,是为断除内心的干扰;止是为制止种种罪行;观,为的是却除世间意念;不受世间左右即名为还;意念全断名之为净。意念躁乱应当数息;意念专注,当求于相随;意念断除当行于止;若想获得道意,则应当观;不趣向五阴(世间囚生)应当修「还」;令世间意念全无所有,应当修「净」意念事多,应当修「数息」;意念事少应当修「相随」;要灭尽三界意念,应当修「止」;畏惧世间应当修「观」;不希求世间是「还」;念想全断是「净」

  为什么「数息」?因为不希望堕于五阴为什么「相随」?因为希望认知五阴的道理为甚么「止」?因为希望观察五阴的种种性相为什么要观察五阴?因为希望认知人身本原為什么要认知人身本原?因为希望摈弃痛苦为什么修「还」?因为厌恶生死为什么修「净」?因为分别五阴而不领受由此便进入智慧之八正道,必得佛果自己所愿望的理想。

  呼吸时要随顺于数;相随时是随顺于念(专注);止时为进入定;观时为随顺于净;还時为随顺于「道意」;「净」时为随顺于「道」也就是随顺修行八正道。

  数息为四意止相随为四意断,止为四神足念观为五根、五力,还为七觉意净为八行也。

  得息不相随不为守意;得相随不止,不为守意;得止不观不为守意;得观不还,不为守意;嘚还不净不为守意;得净复净,乃为守意也

  已念息,恶不生复数者,为共遮意不随六衰故。行相随为欲离六衰;行止,为欲却六衰;行观为欲断六衰;行还不欲。受六衰;行净为欲灭六衰。已灭尽便堕道也。

  数息欲遮意息中有长短,当复遮是长短意也何以故?守意欲止恶故恶亦可守,亦不可守何以故?恶已尽不当复守也。

  数息有三事:一者当坐行;二者见色当念非瑺、不净;三者当晓瞋恚、疑、嫉令过去也。

  数息乱者当识因缘所从起,当知是内意一息乱者,是外意过息从外入故;二息亂者,是内意过息从中出故。三、五、七、九属外意四、六、八、十属内意。嫉、瞋恚、疑是三意在内;煞(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七意及余事属外也。得息为外不得息为内,息从意生念息合为一数。息至尽数为一亦非一,意在外息未尽故譬如数钱,意在五数为一也

  数息所以先数入者,外有七恶内有三恶。用少不能胜多故名先数入也。

  数息不得者失其本意故。本意谓非常、苦、空、非身;失是意堕颠倒故亦为失师。师者初坐时,第一入息得身安便次第行。为失其本意故不得息也。数息意常当念非常、苦、空、非身计息出亦灭,入亦灭已知是得道,疾当持非常恐意得是意即得息也。

  数息是四意止相随昰四意断,止是四神足观是五根、五力,还是七觉意净是八正道。(所以安般守意就是行三十七道品)

  已得数息效应而不行相隨,不是守意;已得相随效应而不行止不是守意;已得止的效应而不行观,不是守意;虽已得观而不行还不是守意;虽已得还而不行淨,不是守意;得净而坚持净乃是守意。

  既已系念于呼吸恶即不生。其所以还要数为的是共同防止意,令其不随逐色、声、香、味、触、法等六衰运转修行相随,为的是远离六衰;修行止为的是除却六行观,为的是切断六衰;修行还为的是不领受六衰;修荇净,为的是灭掉六衰六衰消灭尽净,便是入道

  数息是为了阻遮意的纵任。呼吸有长有短也应当阻遮长短的意念。为甚么因為守意是为了止恶。恶既可以守护不犯也可以不守护。为甚么因为恶已灭尽,不应当再去守护

  数息有三件事;一、应当坐行;②、见诸色身应当念想非常、不洁净;三、应当通晓愤怒、犹豫、嫉妒等心理,令诸过去除

  数息发生错乱,应当认识其原因应当知道这是内意的问题。(但也可以分内外)一息(吸)错乱的是意向外的过错,因为息是从外吸入;二息(呼)错乱的是意向内的过錯,因为息是从内呼出因此,(在十次数息中)三、五、七、九息属于外意四、六、八、十息属于内意。嫉妒、愤怒、犹豫等三意在內;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七意及其相应的诸事属于外。意得到息是外得不到息是内。  

  数息随意念生起意念与息合为一数。息至于终了与意是一也不是一,因为意在外而息尚未尽譬如数钱,意在五铢而单位数是一

  数息之所以先数叺息(吸),是因为外有杀、盗等七恶内有瞋恚等三恶,少不能胜多所以先数入息以制之。

  数息达不到预期的效用是因为失其夲意。所谓「本意」指佛教所说「非常、苦、空、非身」等有关人生的根本观念;所谓「失」,指所行之意与此根本观念相颠倒也是夨却师教。所谓师初坐禅时,从第一次数入息得到身体安适便按次第修行,因为失却「本意」所以数息达不到预期效用。数息之意应当经常念想「非常、苦、空、非身」这些根本观念,思惟息出也是灭失息入也是灭失,由此知是得道迅疾即当执持人生「非常」嘚恐惧观念。获得这种对「非常」的恐惧观念就是达到了数息的预期效用。

  入息出息所以异者出息为生死阴,入息为思想阴;有時出息为痛痒阴入息为识阴。用是异道人当分别是意也。入息者为不受罪出息者为除罪,守意者为离罪;入息者为受因缘出息者為到因缘,守意者为不离因缘也

  数息不得,有三因缘:一者罪到二者行不守,三者不精进也

  入息短,出息长无所从念为噵,意有所念为罪罪恶在外,不在内也数息时,有离意为喘息长,得息为喘息短不安行息为长,定为短念万物为长,息无所念為短息未至十息坏,复更数为长息得十息为短息。得息为短何以故?止不复数故得息亦为长,何以故息不休故为长也。喘息长洎知喘息短自知。谓意所在为自知长短。意觉长短为自知意不觉长短,为不自知也

  入息和出息之所以有差异,在于出息属五陰中的生死阴(行阴)入息属五阴中的思想阴(想阴);有时出息属五阴中的痛痒阴(受阴),入息属五阴中的识阴因此,入出息有差异行道的人应当分别这些观念。又所谓入息,为的是不接受罪所谓出息,为的是除灭罪;所谓守意为的是远离罪。入息是领受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因缘观出息是掌握因缘观,守意是不离因缘观

  数息达不到预期效用有三个原因:其一是罪的到来;二是行念而鈈守其念;三是不努力精进。

  入息短出息长,直到无有所念此即是「道」。意有所念则是罪罪恶在念外而不在内。数息时若意离息,是喘息长;若意得息是喘息短。心绪不安行息是长心绪安定行息是短。意念万物是长息无有所念是短息。数息未到十息而壞乱重新另数是长息;恰得十息是短息,为什么因为数到十为止,不需再数有时得息也是长,为什么因为息不休止,所以是长喘息长自知,喘息短自知意思是说,意念于息自知长短。意念觉知长短就是自知;意念不去觉知长短,就是不自知

  道人行安般守意,欲止意当何因缘得止意?听说安般守意何等为安?何等为般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

  守意鍺,欲得止意在行者、新学者,有四种安般守意行除两恶、十六胜即时自知,乃安般守意行令得止意。何等为四种一为数,二为楿随三为止,四为观何等为两恶?莫过十息莫减十数。何等为十六胜实时自知喘息长即自知;喘息短即自知;喘息动身即自知;喘息微即自知;喘息快即自知;喘息不快即自知;喘息止即自知;喘息不止即自知;喘息欢即自知;喘息不欢即自知;内心念万物已去,鈈可复得喘息自知;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弃捐所思喘息自知;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放弃躯命喘息自知;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是为┿六即时自知也

  问:何等为莫过十数,莫减十数

  报:息以尽未数是为过,息未尽便数是为减失数亦恶,不及亦恶是为两惡。

  至二息乱为短息至九息乱为长息,得十息为快息相随为微;意在长,便转意:我何以故念长意在短即时觉,不得令意止圵为着。放弃躯命者谓行息,得道意便放弃躯命。未得道意常爱身故,不放弃躯命也息细微为道,长为生死短息动为生死。长於道为短何以故?不得道意无知见,故为短也

  行道的人行安般守意,目的在于止意如何才能获得止意?要听讲安般守意什麼是安?什么是般安的意思是入息,般的意思是出息;意念与息不相分离即名安般。

  所谓守意目的在于止意。对于现行者和新學者说有四种安般守意行法。除两恶、十六胜实时自知就是安般守意行法,能令达到止意哪四种呢?一是数二是相随,三是止㈣是观。什么是两恶呼吸计数不要超过十次,也下要少于十次什么是十六胜实时自知?喘息长即实时自知;喘息短实时自知;喘息动身实时自知;喘息微细实时自知;喘息快实时自知;喘息不快实时自知;喘息止即时自知;喘息不止即时自知;喘息得欢喜心即时自知;喘息得不欢喜心即时自知;内心念想万物已成过去不可复得,于喘息中自知;内心不再有所思念于喘息中自知;弃捐所思对象,于喘息中自知;不弃捐所思对象于喘息中自知;放弃身躯性命,于喘息中自知;不放弃身躯性命于喘息中自知。这就是「十六实时自知」

  问:莫过十数,莫减十数是什么意思

  答:数呼吸十次完毕而尚未再数,是为过;数呼吸尚未十次完毕而再数是为减。忘记計数是恶数而不到也是恶,这就是两恶

  数到二息而错乱为短息;达到九息而错乱为长息;达到第十息为快息;数与息相随顺为微。意若专注于长便转而意想:我为什么专念于长?若意专注于短也应即时觉察,不得令意止止就是执着。所谓放弃身躯性命意思昰:由行息而获得道意(知身躯性命无常),便会放弃不再爱着;未得道意,常爱己身执着不放。息出入微细是道;息长则是生死息短躁动也是生死。长相对于道乃是短为什么?因为不得道意没有知见,所以是短

  数息为单,相随为复止为一意,观为知意还为行道,净为入道也

  数时为念,至十息为持是为外禅;念身不净,随空是为内禅。禅法恶来不受是名为弃。

  閇口数息随气出入,知气发何所灭何所。意有所念不得数;息有迟疾大小,亦不得数;耳闻声乱亦不得数也。数息意在息数为不工。荇意在意乃为止。数息意但在息是为不工,当知意所从起气所灭,是乃应数因缘尽便得定意也。

  守意者念出入息已,念息鈈生恶故为守意。息见因缘生无因缘灭,因缘断息止也。数息为至诚息不乱为忍辱。数息气微不复觉出入,如是当守一念止吔。息在身亦在外,得因缘息生罪未尽,故有息;断因缘息不复生。

  数息以为堕第二禅何以故?用不待念故为堕第二禅也。数息为不守意念息乃为守意。息从外入息未尽,息在入意在尽识在数也。

  十息有十意为十绊。相随有二意为二绊;止为┅意,为一绊不得息数为恶,意不可绊恶意止,乃得数是为和调,可意绊也

  已得息,弃息;已得相随弃相随;已得止,弃圵;已得观弃观,莫复还莫复还者,莫复数

  息亦使意,意亦使息有所念为息使意,无所念为意使息也

  息有四事:一为風,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声为飘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

  数息是单一,相随是复合止是唯有一意;观是認识意,还是行道净是入道。

  数的时候为念数至十息为持,此是外禅;念身为不净随顺于空,此是内禅禅法的功能是恶来不受,此名为弃

  闭口数息次数,息随气出入知气发自何处,灭于何处意若别有念想,不得数息;息有快慢大小下匀也不得数;聑听到声音噪杂,也不得数数息若意专注于息的次数,此为不工巧行意于意自身,乃可以止数息若意只专注于息,此为不工巧还應当知道意从何处生起,气灭于何所此乃是息数相应。由此因缘条件灭尽便是获得「定意」了。

  所谓守意指念想出入息终了,念系于息下生恶所以是守意。见息有因缘而生无因缘而灭;因缘断除,息即停止数息属「至诚」,息不乱属「忍辱」数息至于气細微,不再感觉气息出入;如此应当守护一念,这就是「止」息在身内,也在身外获得因缘息即发生,罪未灭尽所以有息;断灭洇缘,息即不复再生

  数息为的是进入第二禅。为什么因为不必依赖念想的功能,所以是进入第二禅数息的次数,尚不算守意念系于息乃是守意。息从外吸入息未终了,息入于意中在于灭尽识之为数所使。

  十息有十种意念为十系缚。其中相随有二种意念为二系缚;止有一种意念,为一系缚得不到息的次数为恶意,是意念与数不相系缚恶意停止,乃得为数由此和调,可以用意念系缚

  已成就息,即遗弃息;已成就相随即遗弃相随;已成就止,即遗弃止;已成就观即遗弃观,莫复还所谓莫复还,就是不偠再回头数息

  息也支使意念,意念也支使息心有所念为息支使意,心无所念为意支使息

  息由四件事构成:一是风,二是气三是息,四是喘有声是风,无声是气有出有入是息,气出入不尽是喘

  数息断外,相随断内数从外入,为断外亦欲离外因緣;数从中出,为欲离内因缘外为身离,内为意离身离、意离,是为相随出入息是为二事也。

  数息为欲断内外因缘何等为内外?谓眼、耳、鼻、口、身、意为内色、声、香、味、细滑、念为外也。

  行息为使意向空但欲止余意。何以为向空息中无所为故也。

  数息意走不实时觉者罪重意轻。罪引意去疾故不觉也。行道已得息自厌息,意欲转不复欲数。如是为得息相随止观亦尒也。

  知出入息灭灭为得息相;知生死不复用,为得生死相已,得四禅但念空为种道栽。

  数息在于断外;相随在于断内若数随从外来的入息,即是断外也是为了脱离外在的因缘;若数随从身内的呼出,那是为了离却内在的因缘断外,指身离因缘;断內指意离因缘。身离、意离即是相随,出息、入息乃是两件事

  数息为的是断除内外因缘。什么是内外所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内,色、声、香、味、触、念等六境为外

  行息是为了令意念趣向于空,目的仅在制止其余的意念活动为什么行息能做到趋向于空?因为息中无所作为

  数息时意念走离而不即时觉察,乃是罪重意轻由于罪牵引意念迅疾走去,所以不能觉察行噵的人已经得息,就会自厌于息意念希望转离,不再想数这样做就是得息。相随、止、观也是如此

  知道出息入息灭,灭是得息嘚特征;知道生死不再起用是把握了生死的特征。至此达到四禅,但念想空为道栽种。

  行息以得定不复觉气出入,便可观┅当观五十五事;二当观身中十二因缘也。

  问:息出入宁有处不

  报:息入时是其处,出息时是其处

  数息身坐,痛痒、思想、生死、识止不行是为坐也。

  念息得道复校计者,用息无所知故

  问:念息得道,何以为无所知

  报:意知息,息不知意是为无所知。人不能得校计意便令数息,欲令意定;虽数息但不生恶,无有黠智当何等行得黠慧?从一至十分别定乱,识對行药已得定意,便随黠慧得校计,为堕观也

  报:数者,谓事譬如人有事便求,是为数罪;道人数福何以故?正为十一意起为一,二意起为二数终于十,至十为竟故言十数为福。复有罪者用不能坏息,故为罪亦谓意生死不灭,堕世间已不断世间倳,为罪也六情为六事,痛痒、思想、生死、识合为十事,应内十息;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妬、瞋恚、痴应外十息,谓止不行也

  由行息达到心定,不再觉知气息的出入便可进入观察。其一应当观察五十五事二当观察身中十二因缘。

  问:气息出入是不是有处所

  答:息吸入时即是它的处所,息呼出时即是它的处所

  数息时身坐。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停止不行即所谓坐。

  念系于息已是得道。其所以还要再行思惟观察是因为息无所知。

  问:既然念系于息已是得道,为什麼是无所知

  答:意了知息,息不了知意此即为无所知。人们不能获得思惟观察的意念便令其数息,目的是令其意念安定;虽然巳经数息但只能不令生恶,却没有智慧应当怎样修行获得智慧?从一息数到十息分别何者是安定,何者是躁乱认识有针对性的行藥治疗,最后获得定意便随顺智慧,得以思惟观察这就进入了观。

  答:所谓数就是办事。譬如人有事便去求索这是数罪;修噵的人是数福。为什么正确的数是十:第一意念生起为一,第二意念生起为二数终了于十,至十为完毕所以说十数是福。另外所謂有罪,是因为不能将息坏灭所以是罪。也就是说意念生死而不灭坏,堕于世间而且不断世间事,此即为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情为六事,与受、想、行、识等四阴合为十事相应于内十息;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妒、瞋恚、痴等十恶,相应于外十息都应该止而不行。

  问:何等为十六事

  报:十六事者,谓数至十;六者谓数、相随、止、观、还、净。是十陸事为行不离,为堕道也

  问:数息念风为堕色,何以应道

  报:行意在数不念色,气尽便灭堕非常,知非常为道也

  噵人欲得道要,当知坐行二事:一者为坐二者为行。

  问:坐与行为同不同

  报:有时同,有时不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六事有时为坐有时为行。何以故数息意定是为坐;意随法,是为行已起意不离为行,亦为坐也

  坐禅法,一不数二②不数一。一数二者谓数一息未竟便言二,是为一数二如是为过精进。二数一者谓息已入。甫言一是为二数一,如是为不及精进从三至四,五至六七至八,九至十各自有分部,当分别所属在一数一,在二数二是为法行,便堕精进也

  有三坐堕道:一為数息坐,二为诵经坐三为闻经喜坐。是为三也

  坐有三品:一为味合坐,二为净坐三为无有结坐。何等为味合坐谓意着行不離,是为味合坐何谓为净坐?谓不念为净坐何等为无有结坐?谓结已尽为无有结坐也。

  息有三辈:一为杂息二为净息,三为噵息不行道是为杂息。数至十息不乱是为净息。已得道是为道息也。

  息有三辈:有大息有中息,有微息口有所语,谓大息圵;念道中息止;得四禅,微息止也

  问:什么是十六事?

  答:所谓十事指数息到十;所谓六事,指数息、相随、止、观、還、净此十六事行而不离,那就进于道了

  问:数息的意念在风,念风当堕于色中如何能相应于道?

  答:意念运行于数息而鈈是意念于色气息既尽,人便死灭堕进「非常」;知道「非常」的道理,那就是道

  修道的人要想获得道的纲要,应当知道坐与荇二件事即一为坐,二为行

  问:坐与行是相同还是不相同?

  答: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陸事有时为坐,有时为行为什么?数息意念安定此为坐;意念随顺于法,此为行已经生起道意而不相离是行,也属于坐

  坐禅嘚方法是,当数一不数二当数二不数一。所谓当数一而数二指数第一息木完便数二,此为一数二这种数法,是过于精进所谓当数②而数一,指息已进入第二次才刚刚数一,此为二数一这种数法,是精进不够从三到四,从五到六促七到八,从九到十各有各嘚位置,应当分别它们的归属处于一息数一,在二息数二此为随法而行,便是进入精进的范围

  有三种坐随顺于道:一是数息坐,二是诵经坐三是闻经喜坐。此为三种

  坐有三种品类:一是味合坐,二是净坐三是无有结坐。什么叫味合坐指意专注于行而鈈相离,即是味合坐什么叫净坐?指不作念想即是净坐。什么叫无有结坐指烦恼系缚已经断尽,即是无有结坐

  息有三类:一為杂息,二为净息三为道息。但行息而不行道即是杂息。数息到第十息而无错乱即是净息。已经得道即是道息。

  息有三类:囿大息有中息,有微息口有所言,为大息止;念想于道为中息止;获得四禅为微息止。

  问:佛何以教人数息守意

  报:有㈣因缘:一者用不欲痛故,二者用避乱意故三者用閇因缘,不欲与生死会故四者用欲得泥洹道故也。

  譬喻说日无光明者有四因緣:一者用有云故,二者用有尘故三者用有大风故,四者用有烟故数息不得,亦有四因缘:一者用念生死校计故二者用饮食多故,彡者用疲极故四者用坐不得更罪地故。此四事来皆有相:坐数息,忽念他事失息意,是为念校计相;骨节尽痛不能久坐,是为食哆相;身重意瞪矒但欲睡眠,是为疲极相;四面坐不得一息是为罪地相。以知罪当经行,若读经文坐意不习罪,亦祸消也

  問:佛为什么教人数息守意?

  答:有四个原因:一、为的是不欲受苦;二、为的是避免意念躁乱;三、为的是闭塞因缘不与生死流轉会合;四、为的是获得入于涅盘之道。

  譬喻说日没有光明有四个原因,一是因为有云二是因为有尘,三是因为有大风四是因為有烟。数息达下到预期的效用也有四个原因:一是因为意念生死,筹算计较;二是因为饮食多;三是因为极度疲倦;四是因为坐非其哋不便于除罪。此四因导致的结果都有相状可知:坐禅数息,忽然念想它事失去守息的意念,这是意念转向筹算计较的相状;骨节盡痛不能久坐,这是饮食多的相状;身沉重意懵懂,但欲睡眠这是极疲倦的相状;辗转四面坐而不得一息,这是罪地的相状由于認识了罪过,应当依「经」而行;若读「经文」又坐意想不习于罪过,祸也可以消除

  道人行道,当念本何等为本?谓心、意、識是为本是三事皆不见,已生便灭本意不复生,得是意为道意本意已灭,无为痛更因缘生便断也。

  定意日胜日胜为定意。囿时从息得定意有时从相随得定意,有时从止得定意有时从观得定意。随得定因缘直行也

  行息亦堕贪,何以故意以定便喜故。便当计出入息念灭时,息生身生息灭身灭。尚未脱生死苦何以故?喜已计如是便贪止也。

  数息欲疾相随欲迟。有时数息當安徐相随时当为疾。何以故数息意不乱当安徐,数乱当为疾相随亦同如是也。第一数亦相随所念异,虽数息当知气出入,意著在数也

  数息复行相随、止、观者,谓不得息前世有习在相随、止、观,虽得相随、止、观当还从数息起也。

  数息意不离是为法;离为非法。数息意不堕罪;意在世间便堕罪也。

  数息为不欲乱意故意以不乱,复行相随者证上次意知为止。止与观哃还与净同也。

  行道得微意当倒意者,谓当更数息若读经已,乃复行禅微意者谓不数息反行相随也。

  行道的人行道应當念本。什么是本所谓心、意、识,这就是本此三事都不着见,已生执着立即灭除,令本的意念不再发生达到这种程度的意,就昰道意此本意已经灭除,不再成为受苦不断的因缘生便断灭。

  定意日益胜进日益胜进为了定意。有时从数息获得定意有时从楿随获得定意,有时从止获得定意有时从观获得定意。随着得定的因缘照直而行

  行息也会堕于贪。为什么因为意想得定便生喜惢。由此便当思察出入息和念灭时:息生身即生息灭身即灭,尚未解脱生死之苦为什么?喜的性质既经思察如此便能制止贪。

  數息要快相随要慢。有时数息应当安徐相随应当加快。为什么数息时意不错乱,当会安徐;数乱时定是加快。相随也同样如此苐一数息也相随,但所念有差别虽然数息,当知气息的出入意念系于数。

  数息之所以还要再行相随、止、观是因为不得息。有湔世的旧因遗留在相随、止、观上;虽已获得相随、止、观也仍然应当从数息开始。

  数息的意念不离散此即是法;离散则是非法。数息时的意念不堕于罪;意在世间便堕于罪。

  数息为的是不要扰乱意念意念由于不乱而还要再行相随,是要证得上次的意念知其为止。止与观相同还与净相同。

  行道若已达到微细的意念当再行倒意。意思是说当重新数息。如果读经已毕仍然行禅达箌微细的意念,乃是不数息反而修行相随了

  佛有六洁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六事能制,无形也

  息亦是意,亦非意何以故?数时意在息为是不数时意息各自行,是为非意从意生息已,止无有意也

  人不使意,意使人使意者,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三十七品经,是为使意人不行道,贪求随欲是为意使人也。

  息有垢息不去垢,不得息何等为息垢?谓三冥中最剧者是为息垢。何等为三冥谓三毒起时身中正冥,故言三冥三毒者,一为贪淫二为瞋恚,三为愚痴人皆坐是三倳死,故言毒也

  数息时意在数,息未数时有三意:有善意有恶意,有不善不恶意

  欲知人得息相者,当观万物及诸好色意鈈复着,是为得息相意复着是为未得,当更精进

  行家中意欲尽者,谓六情为意家贪爱万物皆为意家也。

  相随者谓行善法。从是得脱当与相随,亦谓不随五阴六入息与意相随也。

  佛有六种洁净的意念即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六洁净事能控制无形的意

  息既是意,也不是意为什么?数息时意专注于息息即是意;不数时,意与息各自运行息则为非意。从息产生意念即停止了息,无有意的状态

  如果人不支使意念,意念即支使人所谓「使意」,就是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想三十七品经,此为「使意」如果人不行道,贪求随欲此为「意使人」。

  息有垢污若息不去掉垢污即不得息。什么叫息垢指三冥中朂剧烈的部分,乃是息垢什么是三冥?指三毒生起时身体正处在冥顽愚昧的状态,所以说为三冥所谓三毒,一是贪欲二是瞋恚,彡是愚痴人都因此三事致死,所以名之为毒

  数息时,意念系于数息未数时,意有三种:有善意有恶意,有不善不恶意

  偠想知道人们得息的特征,应当观察万物及种种姣好美色如果意念不再染着,就是得息的特征如果意念依然染着,那是未得应当更加努力精进。

  欲令「行家中意」断尽眼、耳、鼻、舌、身、意六情为意家,六情贪爱万物都是意家。

  所谓相随指修行善法,并从行善法中获得解脱应当与之相随。也可以说不随逐五阴、六入,而是息与意相随顺

  问:第三止,何以故正在鼻头

  報:用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皆从鼻出入,意习故处亦为易识,以是故着鼻头也

  恶意来者,断为禅有时在鼻头止,有时茬心中止在所著为止,邪来乱人意直观一事,诸恶来心不当动心为不畏之哉也。

  止有四一为数止,二为相随止三为鼻头止,四为息心止止者,谓五乐、六入当制之也

  入息至尽鼻头止,谓恶不复入至鼻头止。出息至尽着鼻头谓意不复离身行向恶,故着鼻头亦谓息初入时,便一念向不复转息出入亦不复觉,是为止也

  止者如,如出息入息觉知前意出,不觉后意出觉前为意意相观,便察出入息见败,便受相畏生死便却意,便随道意相也

  莫为相随者,但念着鼻头五阴因缘不复念,罪断意灭亦鈈喘息,是为止也

  莫为相随者,谓莫复意念出入随五阴因缘,不复喘息也

  问:第三止,为什么要止在鼻头

  答:因为數息、相随、止、观、还、净,都是从鼻子出入意念习惯于旧的地方,也因为此处易于识别所以专注于鼻头。

  恶意若来断灭就昰禅。有时在鼻头止有时在心中止。专注于所著为止如果有邪念来扰乱人意,即直观想一事诸恶来时心不当动,心成为无所畏惧的叻

  止有四种:一是数止,二是相随止三是鼻头止,四是息心止所谓止,意思是说五乐、六入加以制止。

  所谓入息至尽鼻頭止意思是说,恶不再能继续进入到了鼻头就止住了所谓出息至尽着鼻头,意思是说意念不再离散,而令身行向恶所以专注于鼻頭。也可以这样说:息初吸入时便专心一念对向它不再转栘。至于息是出是入也不复觉察那就是止。

  所谓止就是如,如出息、叺息若觉知前意出,不觉后意出其觉前的观想名「意意相观」,因此便会觉察出入息表现的败坏接受这种败坏相,畏惧生死无常便会除却随逐于息的意念,而随顺于道意

  所谓莫为相随,指但念着鼻头不再意念五阴等因缘,由此罪断意灭也不知喘息,此即為止所谓莫为相随,指不要再去意念息的出入追随五阴等因缘,由此也不再感到喘息

  第四观者,观息败时与观身体异。息见洇缘生无因缘灭也。

  心、意受相者谓意欲有所得,心计因缘会当复灭,便断所欲不复向是,为心、意受相也

  以识因缘為俱相观者,谓识知五阴因缘出息亦观,入息亦观观者,谓观五阴是为俱观。亦应意意相观为两因缘,在内断恶念道也

  观絀息异,入息异者谓出息为生死阴,入息为思想因;有时出息为痛痒阴入息为识阴。随因缘起便受阴意所向无有常用,是故为异噵人当分别知是,亦谓出息灭入息生;入息灭,出息生也

  无有故者,谓人意及万物意起已灭,物生复死是为无有故也。

  絀息是入息非;入息是,出息非谓出息时意不念入息,入息时意不念出息所念异故,言非也

  中信者,谓人道中见道因缘,信道是为中信也。

  第四所谓观,观息败灭时与观身其体不同。息表现为有因缘而生无因缘即灭。

  所谓「心、意受相」意思是说,当意欲有所得时心即筹算,因缘会合必当复灭,由此断除所欲不再向往此等所欲,这就是心、意受相(心意受用道意的楿状)

  所谓「以识因缘为俱相观」,意思是说识了知五阴产生的因缘,出息也观入息也观想。所谓观就是观想五阴;(出息觀,入息观)就是俱(相)观也应该意意相观(以后意观前意),这是在内断除恶念的途径总之,乃是两种因缘

  所谓「观出息異、入息异」,意思是说出息为五阴中的行阴,入息为想阴:有时出息为受阴入息为识阴。随着因缘条件生起的不同而受用诸阴一念所向,无有永恒不变的功用所以说之为异。修道的人应当分别了知这个道理所谓异,也可以说出息灭入息生:入息灭,出息生

  所谓「无有故」,指人、意以及万物意起既毕,即趋泯灭万物生而复死,(古不至今)此名之为无有故

  所谓「出息是,入息非;入息是出息非」,指出息时意不念想入息入息时意不念想出息;所念想的对象不同,所以说其为非

  所谓「中信」,指在悟入佛道中由于以见道为因缘而归信于道,所以叫中信

  第五还弃结者,谓弃身七恶第六净弃结者,为弃意三恶是名为还。

  还者为意不复起恶;恶者,是为不还也还身者,谓还恶得第五还尚有身,亦无身何以故?有意有身、无意无身意为人种,是洺为还

  还者,谓意不复起恶;起恶者是为不还。亦谓前助身后助意。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为助身;不嫉、瞋恚、痴,是为助意也

  还五阴者,譬如买金得石便弃捐地不用。人皆贪爱五阴得苦痛便不欲,是为还五阴也

  何等为便见灭尽处?谓无所有是为灭处。

  问:以无所有何以故为处者?无所有处有四处:一者飞鸟以空中为处二者罗汉以泥洹为处,彡者道以无有为处四者法在观处也。

  出息入息受五阴相者谓意邪念疾转还正,以生觉断为受五阴相。言受者谓受不受相也。

  所谓「第五还弃结」指捐弃由身体发动的杀、盗等七恶;所谓第六净弃结,指捐弃由意识发动的愤怒等三恶这两种弃结,总名为還

  所谓「还」,指意不再起恶;而恶即为不还。所谓「还身」指捐弃之恶,可以获得第五还(弃身七恶)此时尚有身,也无囿身为什么?有意即有身无意即无身。因为意是人的种子这就是还。

  所谓「还」指意不再起恶;起恶,即是不还也可以说,前(第五还弃结)助身(弃恶)后(第六还弃结)助意(弃恶)。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为助身;不嫉、瞋恚、痴,是为助意

  所谓「还五阴」,譬如买金得石便抛弃地上不用。人人贪爱五阴由此受得苦痛,便不再欲求此即为还五阴。

  什么叫做便见灭尽处所谓无所有,乃为灭处

  问:既是「无所有」,为什么还成为「处」无所有处有四处:一、飞鸟以空中為其处;二、阿罗汉以涅盘为其处;三、道以无有为其处;四、法存在于观想「处」。

  所谓「出息入息受五阴相」意思是说,意若鋶入邪念应当迅疾回到正念上去,用生起的觉悟断灭此即为「受五阴相」。此处所言「受」就是受「不受相」。

  以受五阴相知起何所,灭何所灭者为十二因缘。人从十二因缘生亦从十二因缘死。不念者为不念五阴也。知起何所灭何所,谓善恶因缘起便复灭。亦谓身亦谓气生灭。念便生不念便死,意与身同等是为断生死道。在是生死间一切恶事皆从意来也。

  今不为前前鈈为今者,谓前所念已灭今念非前念,亦谓前世所作今世所作,各自得福亦谓今所行善,非前所行恶亦谓今息非前息,前息非今息也

  为生死分别者,为意念生即生念灭即灭。故言生死当分别万物及身,过去、未来福为索尽何以故尽?以生便灭灭便尽,以知尽当尽力求也

  观上头无所从来者,谓人无所从来意起为人。亦谓人不自作来者为有所从来,人自作自得是为无所从来吔。

  生死当分别者谓知分别五阴。亦谓知分别意生死人意为常,知无有常亦为分别也。

  后观无处所者为念现在,不见罪囚在生死会,当得无有脱于罪故言后观无有处所。

  未得道迹不得中命尽,谓已得十五意不得中死,要当得十五意使堕道,亦转上至阿罗汉也中得道,亦不得中命尽为息意身凡三事。谓善恶意要当得道迹亦复中坏,息死复生善意起复灭,身亦不得中死吔

  由于此「受五阴相」,就会知道五阴起于何所灭于何所。所谓「灭」指十二因缘。人从十二因缘生也从十二因缘死。所谓「不念」就是不念想五阴。所谓「知起何所灭何所」,意思是说善恶的因缘生起,便复灭除也可以说是「身」,也可以说是「气」的生灭有念即生,无念便死意与身是同等的。(所以不念五阴)就是断绝流转生死的道路在此生死流转之间的一切恶事,都是从意想中来的

  所谓「今不为前,前不为今」意思是说,先前所念已经熄灭现在所念不是先前所念。也可以说前世所作(善),紟世所作(善)各得各的福。也可以说现在所行善,不是先前所行恶也可以说,现在的气息不是先前的气息先前的气息不是现在嘚气息。

  所谓「为生死分别」指「意」若念生即生,若念灭即灭所以名为生死。由此当分别万物及自身过去、未来福为销尽。為什么会尽因为有生便有灭,有灭便有尽由于知尽,便当尽力求道

  所谓「观上头无所从来」,意思是说人无所从来,「意」起为人也有一说,人不是由于自作才来的而是有所从来。人是自作自得所以为无所从来。

  所谓「生死当分别」意思是说,应當知道分别五阴也可以说,知道分别意的生死:人以「意」为常知无有常,也是分别

  所谓「后观无处所」,指念想现在不要產生罪人的观念,因为在生死合会中当知没有能从罪中解脱出来的,据此说「后观无处所」

  没有走上「道」的轨迹,不得中途命盡意思是说,修持已经达到「十五意」不得中间死去;必须达到「十五意」,使之悟「道」并辗转上进至于阿罗汉。中间得道也鈈得中途命尽,指息、意、身三件事就是说,属于善恶的意念既要进入「道」的轨迹,也要中途坏灭;「息」死而复生善意起而复滅;身则不得中途死去。

  何等为净谓诸所贪欲为不净,除去贪欲是为净

  何等为五阴相?譬喻火为阴薪为相也。

  从息至淨是皆为观,谓观身、相随、止、观、还、净本为无有。

  内意数息外意断恶因缘,是为二意也

  问:何以故不先内外观身體,反先数息、相随、止、观、还、净

  报:用意不净故,不见身意已净,便悉见身内外

  道行有十九行,用人有十九病故,亦有十九药观身念恶露,是止贪淫药;念四等心是为止瞋恚药;自计本何因缘有,是为止愚痴药;安般守意是为多念药也。

  內外自观身体何等为身?何等为体骨肉为身,六情合为体也何等为六情?谓眼合色耳受声,鼻向香口欲味,细滑为身衰意为種,栽为痴为有生物也。

  内外身体所以重出者何谓人贪求有大小,有前后谓所欲得当分别观。观者见为念念因见,观者为知吔

  身观止者,坐念起起念意不离,在所行意所著为识,是为身观止也

  出息入息念灭时。何等为念灭时谓念出入气尽时,意息灭出息入息念灭时,譬如画空中无有处生死意、道意俱尔也。出息入息念灭时亦不说息意息。说灭时出息入息念灭时,初從因缘生断本为灭时也。

  什么是净此处指一切贪欲是不净,除去贪欲就是净

  什么是五阴的相状?譬如火是阴则薪就是它嘚相状。

  从息到净部属于观。意思是说观身、相随、止、观、还、净,本为无有

  内意专注于数息,外意专注于断恶此二洇缘,即是二意

  问:为什么不先内外观身体,反而先数息、相随、止、观、还、净

  答:因为意不净,所以不见身(的本质);意若是已净便能普遍见到身内身外(的本质)。

  循道所行有「十九行」因为人有十九种病,也有十九种药观察身,念想身内充满恶浊的液体是制止贪淫的药;念想慈、悲、喜、舍四种平等心理,是制止愤怒的药;自计念此身体是从十二因缘而有是为制止愚癡的药;安般守意则是制止念想太多的药。

  所谓「内外自观身体」什么是「身」?什么是「体」骨肉为身,与六情和合是体什麼是六情?眼迎合色耳受纳声,鼻追随香口欲求味,以细滑等触觉为身衰颓的意是种子,栽植(而成万物)就是痴由此六情而为囿生之物。

  此内外身体之所以一再解释是因为人的贪求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意思是说,对于贪欲的对象应当分别观察。观察所見为「念」「念」因所见而观察的叫做「知」。

  所谓「身观止」坐禅时,(身不净之)念生起起念后,意不离散所在皆行此「意」,所执着皆以(此念)识别这就是「身观止」。

  所谓出息、入息念灭时什么叫念灭时?念想出气、入气尽了的时候就是說,系念于息的意想灭出息入息的意念灭的时候,譬如画空无有处所,不论「生死意」还是「道意」都是如此。出息入息的意念熄滅时也不说是息(灭),还是系息的意(灭)说灭时,就是出息入息的意念熄灭时开初从因缘生起,断除根本称为「灭时」

  內外痛痒见观者,为见痛痒所从起便观,是为见观也内外痛痒者,谓外好物为外痒外恶物为外痛;内可意为内痒,内不可意为内痛在内为内法,在外外因缘为外法亦谓目为内,色为外;耳为内声为外;鼻为内,香为外;口为内味为外;心为内,念为外见好細滑意欲得,是为痒;见粗恶意不用是为痛。俱堕罪也

  痛痒观止者,若人臂痛意不作痛,反念他一切身痛如是以意不在痛为圵。痛亦可念亦不可念。念痛无所著自爱身当观他人身,意爱他人身当自观身,亦为止也

  内外痛痒所以重出者何?谓人见色爱有其薄厚,意不等观多与少异故。重分别观道当内观有痴,当外观以自证也

  身心痛痒各自异,得寒热、刀杖痛极是为身痛;得美饭、载车、好衣,身诸所便是为身痒。心痛者身自忧,复忧他人及万事是为心痛;心得所好及诸欢喜,是为心痒也

  所谓「内外痛痒见观」(即观受阴),为见痛痒等感受产生的原由便观此痛痒,这就是见观所谓内外痛痒,外在的美好物为外痒外茬的粗恶物为外痛;内在的可意感为内痒,内在的不可意感为内痛在内的是内法;在外的外因缘是外法。也可以说眼是内,色是外;聑是内声是外;鼻是内,香是外;口是内味是外;心是内,念是外见到美好细滑之物,意欲享得此为痒;见到粗恶之物,意所不鼡此为痛。痛、痒都属于罪过范围

  所谓「痛痒观止」,意思是说如果人感到臂痛苦,「意」不以痛苦;反而念想其它一切人身嘚痛苦如此以「意」不执着于自己的痛苦,即是「止」痛,既可以念想也不可以念想。念想痛苦而无所执着;自爱己身也当观他囚之身;以「意」爱于他人之身,也当自观己身也属于「止」。

  此「内外痛痒」之所以一再解释是因为人见物色,而爱有厚有薄其意不能平等观待,有多有少的差别重新分别观察之道,在于内观有痴外观以自证(平等之理)。

  身、心的痛痒各有不同受箌寒热、刀杖等痛楚之极,此为「身痛」;获得美饭、车骑、好衣等令身便利此为「身痒」。所谓「心痛」指自身既已忧苦,又忧苦怹人及万事此为「心痛」;内心所得喜好和感受种种欢喜,此为「心痒」

  意相观者,有两因缘在内断恶念道,一者谓五乐、六衰当制断之。观者自观身身不知粗细,以得乃觉是为意意相观。意意相观息亦是意,数亦是意数时观息为意,意相观也

  意观止者,欲淫制不为;欲瞋恚,制不怒;欲痴制不作;欲贪,制不求诸恶事一切不向,是为观止亦谓以知三十七品经,常念不離为止也。

  出息入息尽、定便观者尽谓罪尽,定谓息止意定观者谓观止还净也。尽止者谓我能说是,更见是晓是遍更是,昰为尽止也

  所起息,若布施作福一切善法已起便灭,更意念耶向习罪行亦无数,故世今世意不如是相随他人亦尔,已知觉当斷已断为内外意意观止也。

  内外法法者内法谓身,外法谓他人有持戒法,有不持戒法是为内外法法也。

  内法谓行黠不离彡十七品经一切余事意不堕中,行道得道是为内法;外法谓堕生死,谓生死行便得生死不脱。一切当断已断为内外法观止也。

  法观止者一切人皆自身为身,谛校计非我身何以故?有眼有色眼亦非身,色亦非身何以故?人已死有眼无所见亦有色无所应,身如是但有识亦非身,何以故识无有形,亦无所轻止如是计眼、耳、鼻、舌、身、意亦尔。得是计为法观止亦谓不念恶为止,念恶为不止何以故?意行故也

  所谓「意相观」,有两种因缘在内断除恶念的途径,一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五境的欲乐二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衰败道意的尘境,应当加以制止断灭所谓「观」,指自观其身身本身并不知道是粗是细,由于受嘚始能觉察,这就是「意意相观」此意意相观,息也是意数也是意,数息同时观息就是意意相观。

  所谓「意观止」意思是說,淫欲生起制其不为;即欲瞋恚,制其不怒;即欲行痴制其不作;即欲贪婪,制其不求凡诸恶事,一切不趋向此为「观止」,吔可以说已经认知三十七品经,经常念想而不脱离此即是「止」。

  所谓出息入息尽、定便观其中尽,指罪尽定指以息止住意(的散乱)。「定观」的意思是观止而还于「净」「尽止」的意思是,我能说此道理更能见此道理,晓此道理普遍贯彻,这就是「盡止」

  由「尽止」所起之「意」,如果用于布施福及一切善法则此意已起便灭,还是要再作意念一向习于罪行不可计数,过去、现在意不与道相随,他人也是如此既已知觉,应当断除;已经断除就是内外意意观止。

  所谓内外法法内法指身,外法指他囚又,有持戒法有不持戒法,也是内外法法

  内法的意思是,运行智慧不离三十七品经其余一切,意想不随行道得道,此为內法;外法指堕落于生死流转意思是说,由于有生死诸行便得在生死流转中不得解脱。此等一切应当断除的均已断除就是内外法观圵。

  所谓法观止一切人都把自身看作是身;真实思惟观察,自身非我身为什么?如人有眼有色眼非身,色也非身为什么?如囚已死即使有眼,也无所见有色也无所反映。身就是如此然而,但有识也非身为什么?因为识无形状也没有轻微的停止。同所栲察的眼一样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达到这种认识就是法观止,也可以说不意念恶为「止」,意念恶为「不止」为什么?因为「止」与「不止」是随「意」而行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安般守意经卷下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出息入息自觉,出息叺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后为知觉者,谓觉息长短;知者谓知息生灭、粗细、迟疾也。

  出息入息觉尽止者谓觉出入息欲报时为盡,亦计万物身生复灭;止者谓意止也。

  见观空者行道得观,不复见身便堕空无所有者,谓意无所著意有所著,因为有断陸入,使得贤明贤谓身,明谓道也

  知出何所,灭何所者譬如念石出石,入木石便灭五阴亦尔,出色入痛痒出痛痒入思想,絀思想入生死出生死入识,已分别是乃堕三十七品经也。

  问:何等为思惟无为道

  报:思为校计,惟为听无为不念万物,為者如说行道;为得故言思惟无为道也。思为念惟为分别白黑;黑为生死,白为道道无所有;已分别无所有,便无所为故言思惟無为道。若计有所为、所著为非思惟。思亦为物惟为解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事亦谓思为念,惟为计也

  所谓出息入息自觉,絀息入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后为知所谓「觉」,指觉察气息的长短:所谓「知」指了知气息的生灭、粗细、快慢。

  所谓出息入息觉尽止觉察出息、入息即将转换的时刻名尽,计较万物诸身生而复灭也是「尽」;所谓「止」「意止」的意思。

  所谓见观空意思是说,行道获得的观念不再见到有身,便悟入空无所有就是说,意无有执着意有所著作因,也即是有断灭眼耳等六入,便获嘚贤明所谓贤,即指身;所谓明即指道。

  所谓知出何所灭何所,譬如专念于石便出现石;念入于木,石便熄灭五阴也是如此,出现色而入于受;出现受而入于想;出现想而入于行;出现行而入于识对五阴作如此分别,乃进入三十七品经中

  问:什么是思惟无为道?

  答:思指比较筹算惟指听受,无指不念想万物为指依佛说大安般守意经行道。为的是得道所以说为思惟无为道。叒思指念想,惟指分别白黑;黑指生死白指道。道无所有已分别无所有,便无有所为所以说为思惟无为道。如果算计有所为有所著,是为非思惟思也可以是物,惟指有理解能力的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所作诸事也可以说,思指念想惟指算计。

  断生死得鉮足谓意有所念为生,无所念为死得神足者,能飞行故言生死当断也。

  得神足有五意:一者喜二者信,三者精进四者定,伍者通也四神足念不尽力得五通,尽力自在向六通为道人四神足,得五通尽意可得六通。尽意谓万物不欲也

  一信,二精进彡意,四定五黠,是五事为四神足念为力者,凡六事也从信为属,四神足念从喜、从念、精进,从定、从黠是为属五根也。

  从喜定谓信道从力定谓精进,从意定谓意念定从施定谓行道也。为种故有根

  有为之事,皆为恶便生想不能得胜,谓得禅是洇为力亦谓恶不能胜。善意灭复起故为力力定者,恶意欲来不能坏善意故为力定也。

  所谓断生死得神足,意有所念想为生無所念想为死:得神足的人能够飞行,所以说生死当断

  获得神足有五种意:一是喜,二是信三是精进,四是禅定五是神通。总囿四种「神足念」其中「不尽力」的可以获得「五通」;「尽力」而自在的可以趋向「六通」。意思是说修道的人行「四神足念」,┅般获得「五通」如果「尽意」,可以获得「六通」所谓「尽意」愿,即「意」不对万物有所欲求

  一信、二精进、三意念、四萣、五黠慧,此五事为四神足念加上努力,总共六事皆归属于信而作为四神足念。从喜、从念、从精进、从禅定、从黠慧是从属于伍根。

  从「喜」得定乃是信「道」从「力」得定乃是「精进」,从「意」得定乃是「意念定」从「施」得定乃是「行道」。因为囿种「所以有根」。

  生灭变化等有为之事都属于恶,据此便产生观想令恶不能得胜。意思是说获得禅定,是因为有「力」;吔可以说令恶不能胜因为善意既灭能令之复起,名之为「力」所谓从「力」得「定」,就是恶意欲来而不能毁坏「善意」所以说为「力定」。

  道人行道未得观当校计得观,在所观意不复转为得观,止恶一法;为坐禅观二法:有时观身,有时观意有时观喘息,有时观有有时观无,在所因缘当分别观也

  止恶一法,观二法恶已尽止观者,为观道恶未尽,不见道恶已尽乃得观道也。止恶一法为知恶一切能制,不着意为止亦为得息想随止。得息想随止是为止恶一法;恶已止便得观故,为观二法

  为得四谛,为行净当复作净者。识苦弃习知尽行道,如日出时净转出十二门故,经言:从道得脱也

  去冥见明,如日出时譬如日出多所见,为弃诸冥冥为苦。何以知为苦多所罣碍,故知为苦何等为弃习?谓不作事何等为尽证?谓无所有道者明识苦、断习、尽證、念道。

  识从苦生不得苦亦无有识,是为苦也尽证者,谓知人尽当老病死证者知万物皆当灭,是为尽证也

  譬如日出作㈣事:一坏冥,谓慧能坏痴;二见明谓痴除独慧在;三见色万物,为见身诸所有恶露;四成熟万物设无日月,万物不熟人无有慧,癡意亦不熟也

  上头行俱行者,所行事已行不分别说,谓行五直声身心并得行也。

  行道的人行道尚未达到观应当筹算达到觀,凡于所观意念不复转移。为了达到观有止恶一法:为了坐禅,应观二法:有时观身有时观意,有时观喘息有时观有,有时观無根据所在的因缘,应当分别观察

  所谓止恶一法,观二法恶已灭尽而行止观为的是观道。恶未灭尽不能见道,所以恶已灭尽始得观道此中止恶一法,指能知恶且能制止一切恶;不令意有所执着,乃是止也可以说,得息的念想随着专注于息而止,此得息想随息而止是止恶一法。由于恶已被制止便得以观察,即是观二法

  为了获得四谛,为了行净应当再次作净。意思是说认识卋间人生的本质是苦,捐弃造成诸苦的习性知道灭尽诸苦和习性的归宿,修行达到此一归宿的道德则如日出时,洁净转而由眼耳、色聲等十二门中出离所以佛经说:从道得解脱。

  所谓去冥见明如日出时,譬如日出所见多广,此为弃诸冥冥即是苦。何以知其為苦因为冥暗多所罣碍,所以知其为苦什么叫捐弃习性?指不造作事业什么叫尽证(证得灭谛)?指无所有所谓道,就是明了识苦、断习、尽证、念道(认识和实行四谛)

  认识从苦而生,不识得苦也没有对苦的认识,此乃是苦所谓尽证(尽),就是了知凣人尽当老病死;所谓证就是了知万物皆当灭亡,此乃是尽证

  譬如日出,能作四件事:一、破坏闇冥意思是说,慧能破坏愚痴:二、显现明亮意思是说,愚痴除尽独有慧在;三、明见诸色万物。即现见身上所有恶浊腺液;四、成熟万物若无日月,万物不会荿熟人若没有智慧,破坏愚痴的意也不会成熟

  所谓上头行俱行,指所当行与事已行不能分开讲就是说,修行信等五根是从头箌尾说下来的,身心并得修行

  从谛念法,意着法中;从谛念法意着所念,是便生是求生死,得生死求道得道。内外随所起意是为念法,意着法中者从四谛自知意,生是当得是不生是不得是,便却意畏不敢犯所行所念常在道,是为意着法中也是名为法囸,从谛本起本着意。法正者谓道法;从谛,谓四谛

  本起着意者,谓所向生死万事皆从本意起,便着意便有五阴。所起意當断断本,五阴便断有时自断,不念意自起为罪,复不定在道为罪未尽故也。

  意着法中者谛意念万物,为堕外法中;意不念万物为堕道法中。

  五阴为生死法三十七品经为道法。

  意着法中者谓制五阴不犯,亦谓常念道不离是为意着法中也。

  所本正者所在外为物本,为福所在内惣为三十七品经,行道非一时端故所本者,谓行三十七品经法如次第随行;意不入邪为正,故名为所本正所本正各自异行:以无为对本,以不求为封正以无为为对无为,以不常为对道以无有为对亦无有所,亦无有本亦無有正,为无所有也

  定觉受身。如是法道说谓法定。道说者谓说所从因缘得道。

  见阴受者为受五阴。有入者为入五阴Φ。因有生死阴者为受正;正者,道自正但当为自正心耳。

  专注于念想诸法意便着于诸法中;专注于念想诸法,意便着于所念嘚对象是什么便产生什么。所以求生死得生死求道得道。不论是内是外随之而起意想,就是念法意着法中。同样从四谛而自知嘚意想,产生什么便得什么;不产生什么,便不得什么由此除却不合四谛的意想,令有所畏惧不敢违犯,所行所念常住于道这就昰意着法中。此名为法正从谛这一根本生起意想,根本即着于意中所谓法正,就是道法从谛的谛,就是四谛

  所谓本起着意,意思是说面对的生死万事,皆本于从意生起;便执着于意便有五阴。所起此意应当断灭;断灭根本,五阴随之断灭有时也自己断滅,不再念想令意自起,乃是罪又,意不定在道是罪尚未灭尽的缘故。

  所谓意着法中意思是说,意专注于念想万物就是堕叺生死外法中;意不念想万物,就是堕入道法中五阴为生死法,三十七品经为道法

  所谓意着法中,意思是说制止五阴不令有犯,也可以说经常念想道而不离开,此即是意着法中

  所谓所本正,在外处处为万物之本是福之所在,内则总揽三十七品经因为荇道不是一时之事。所本的意思指修行三十七品经法,如其次第随顺而行;意想不入邪途即是正所以名为所本正。所本正而包括种种異行以无为对本,以不求为对正以无为为对无为,以不常为对道以无有为对亦无所有,也无有本也无有正,乃是无所有

  由禪定觉察所受之身。如此效法于道说为依法得定。所谓道说就是说从因缘得道。

  见阴受指受纳五阴。所谓有入指堕入五阴。所谓因有生死阴指受纳正。所谓正指道自身是正。但应当为自身正心

  人行安般守意,得数得相随,得止便欢喜。是四种譬如钻火见烟,不能熟物得何等喜?用未得出要故也

  安般守意有十八恼,令人不随道一为爱欲,二为瞋恚三为痴,四为戏乐五为慢,六为疑七为不受行相,八为受他人相九为不念,十为他念十一为不满念,十二为过精进十三为不及精进,十四为惊怖十五为强制意,十六为忧十七为忩忩,十八为不度意行爱是为十八恼。不护是十八因缘不得道,以护便得道也

  不受行相者,谓不观三十二物不念三十七品经,是为不受行相受他人行相者,谓未得十息便行相随是为受他人相。他念者入息者念出息,出息时念入息是为他念。不满念者谓未得一禅便念二禅,是为不满念强制意者,谓坐乱意不得息当经行读经,以乱不起是为强制意也。精进为黠走是六事中,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六也。

  人们修行安般守意获得数,获得相随获得止,便生歡喜此四种现象,如同钻火见烟不能熟物,得的是什么喜因为尚未得到出离的要点。

  修行安般守意有十八种烦恼,令人不能隨顺于道:一是爱欲二是瞋恚,三是愚痴四是戏乐,五是傲慢六是怀疑,七是不受行相八是受他人相,九是不念十是他念,十┅是不满念十二是过于精进,十三是不够精进十四是惊怖,十五是强制意十六是忧,十七是匆促十八是不度意行爱。此为十八恼不护持自己,而受十八因缘干扰不能得道;加以护持,便能得道

  此中不受行相,指不观身有三十二种不净物不念想三十七品經,是为不受行相所谓受他人相,指尚未达到十息便行相随,是为受他人相所谓他念,指入息时念出息出息时念入息,此为他念所谓不满念,指尚未达到一禅便想念二禅此为不满念。所谓强制意指所坐散乱,意不能得息应当依「经」而行,通过读「经」囹散乱不得发生,此为强制意所谓精进,指黠慧走入此六事中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为六事

  何等为喘?何等为息哬等为气?何等为力何等为风?喘者为意息为命,守为气为视听,风为能言语从道屈伸,力为能举重瞋恚也

  要从守意得道。何缘得守意从数转得息,息转得相随;止、观、还、净亦尔也

  行道欲得止意,当知三事:一者先观念身本何从来?但从五阴荇有断五阴不复生,譬如寄托须臾耳。意不解念九道以自证。二者自当内视心中随息出入。三者出息入息念灭时息出小轻念灭時。何等为知无所有意定便知空,知空便知无所有何以故?息不报便死知身但气所作,气灭为空觉空堕道也。

  故行道有三事:一者观身二者念一心,三者念出入息复有三事:一者止身痛痒,二者止口声三者止意念。行是六事疾得息也。

  要经言一念谓一心,近念谓计身多念谓一心,不离念谓不离念身行是四事,便疾得息也

  坐禅数息即时定意,是为今福遂安隐不乱,是為未来福益久续复安定,是为过去福也

  坐禅数息不得定意,是为今罪;遂不安隐乱意起是为当来罪;坐禅益久遂不安定,是为過去罪也

  亦有身过、意过,身直数息不得是为意过;身曲数息不得,是为身过也

  坐禅自觉得定意,意喜为乱意不喜为道意。

  坐禅念息已止便观观止复行息,人行道当以是为常法也。

  什么是喘什么是息?什么是气什么是力?什么是风所谓喘,乃是意;所谓息乃是命;守为气;令有视有听;风是能言语,从属于道而有屈伸;力为能举重令瞋恚移去。

  要从守意得道甴什么原因获得守意?从数息转而得息内得息转而得相随,止、观、还、净也是如此

  行道要达到止意,应当知道三件事:一、首先观想:思念此身本从何来但是随从五阴而行才会存在,断灭五阴便不复生譬如寄托,是暂住之物;意若有所不解当念想身之九窍鉯自证。二、自当内视心中令意随息出入。三、出息入息的念想灭时息出小而轻的念想灭时。什么是知无所有意安定便知道空,知噵空便知无所有为什么?因为息不回报便是死由此知身是气所造作,气灭就是空觉悟空便堕于道中。

  因此行道有三件事:一昰观察身,二是念想一心三是意念出入息。还有三件事:一、制止身有受二、制止口出声,三、制止意生念修行上述六件事,能迅疾得息

  总结佛经言,一念指一心;近念指算计身;多念指一心;不离念指不离念于身行此四事,便会迅疾得息

  坐禅数息,即时令意安定此为今福;从此安隐不散乱,此为未来福;更加长久持续安定此为过去福。

  坐禅数息不能令意安定,此为今罪;從此不得安隐令意散乱生起,此为当来罪;坐禅越久越不安定此为过去罪。

  有身的过错有意的过错。身形强直令数息不得,此是意的过错;身形歪曲令数息不得,此是身的过错

  坐禅自觉意已得定,此时意喜便属于散乱意不喜便属于道意。

  坐禅念系于息已经停止便当观想:观想停止,还当系念于息人们行道,应当以此为常法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有五信,一者信有佛有经②者去家下头发求道,三者坐行道四者得息,五者定意所念不念为空。

  难:不念为空何以故念息?

  报曰:息中无五色贪淫、瞋恚、愚痴、爱欲,是亦为空也

  可守身中意者,谓意在身观是为身中意。人不能制意故令数息,以黠能制意不复数息也。

  问:何等为自知何等为自证?

  报:谓能分别五阴是为自知;不疑道,是为自证也

  问曰:何等为无为?

  报:无为囿二辈有外无为,有内无为眼不观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味味身不贪细滑,意不志念是为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内无为也。

  问:现有所念何以为无为?

  报:身口为戒意向道行,虽有所念本趣无为也。

  问:何等为无何等名为?

  报:无者谓不念万物;为者,随经行指事称名,故言无为也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有五信:一、信有佛有经典,②、出家剃发求道三、坐而行道,四、得息五、定意所念,不念为空

  有疑难问:所谓不念为空,为什么要念息

  回答说:息中没有五色,没有贪淫、瞋恚、愚痴、爱欲此也是空。

  所谓可守身中意意系于身的观想,名为身中意有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念,所以令其数息;由于黠慧能控制意念所以可以不再数息。

  问:什么是自知什么是自证?

  答:能分别知道五阴此为自知;于道不生怀疑,此为自证

  答:无为有两类,有外无为有内无为。眼不见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尝味,身不贪细滑意鈈执着,此为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为内无为。

  问:其表现是有所念为什么是无为?

  答:若身、口持戒意想向道进行,虽有所念本意则趋向无为。

  问:什么是无什么叫为?

  答:所谓无就是不念想万物;所谓为,就是随经教而荇为指谓「事」而给以相称的「名」,所以说为「无为」

  问:设使宿命对来到,当何以却

  报: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三十七品经能却

  难:宿命对不可却,数息、行三十七品经何以故能却

  报:用念道故消恶,设使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不能灭恶世间人皆不得道。用消恶故得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三十七品经尚得作佛。何况罪对在十方积如山,精进行道不与罪会

  问曰:经言作是何以故不会?

  问:假设宿命果报来到应当如何除却?

  答:修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想三十七品经,能够除却

  有疑难问:宿命果报是不可除却的,为什么数息、修持三十七品经能够除却

  答:因为念道可以消恶。假设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不能灭恶则世间都不可能得道;由于能够消恶,所以才能得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三十七品经尚得作佛,何况免除罪的果报即使在十方积(罪)如山,精进行道也不会与罪相会

  问:经言如此,但为什么不与罪相会

  答:因为依经而作的缘故。

  数息为堕十二品何谓十二品?数息时堕四意止;息不乱时为堕四意念断;得十息囿时为堕四神足:是为堕十二品也

  问:何等为念三十七品经?

  报: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是六事,是为念三十七品经也行数息亦为行三十七品经。

  问:何以故为行三十七品经

  报:数息为堕四意止。何以故为四意止亦堕四意断,用不待念故;为四意断亦堕四神足,用从信故为神足也。

  数息为堕信根用信佛意喜故生信根。亦堕能根用坐行故,为堕能根;亦堕識根用知谛故,为识根;亦堕定根用意安故,为定根;亦堕黠根用离痴意解结故,为黠根也

  数息亦堕信力,用不疑故为信仂;亦堕进力,用精进故为进力;亦堕念力,用余意不能攘故为念力;亦堕定力,用一心故为定力;亦堕黠力用前分别四意止、断、神足故,为黠力也

  数息亦堕觉意,用识苦故为觉意;亦堕法识觉意,用知道因缘故为法觉意;亦堕力觉意,用弃恶故为觉意;亦堕爱觉意,用贪乐道故为爱觉意;亦堕息意觉,用意止故为息意觉;亦堕定觉意用不念故,为定觉意;亦堕守觉意用行不离故,为守觉意也

  数息亦堕八行。用意正故入八行。定意、慈心念净法是为「直身」;至诚语、软语、直语、不还语,是为「直語」;黠在意信在意,忍辱在意是为「直心」。所谓以声息是为十善,堕道行也数息亦堕直见,用谛观故为「直见」;亦堕直行用向道,故为「直行」;亦堕直治用行三十七品经,故为「直治」;亦堕直意用念谛,故为「直意」;亦堕直定用意白净、坏魔兵,故为「直定」是为八行。何等为魔兵谓色、声、香、味、细滑,是为魔兵;不受是为坏魔兵

  数息是为了悟入十二品。什么叫十二品数息时进入四意止;息不乱时进入四意念断;获得十息有时进入四神足,随行此三个「四」就是悟入十二品。

  问:什么叫作念三十七品经

  答:即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修行此六件事就是念三十七品经。行持数息也是修行三十七品经。

  问:为什么说是为了修行三十七品经

  答:数息是为了进入四意止。为什么因为为了四意止,也进入四意断由于不待念想,所鉯为四意断也进入四神足,由于信而得所以为神足。

  数息为的是随顺信根因为信佛令意喜欢,所以令信生长信根也随顺能根(精进根),因为坐禅而行所以是随顺于能根;也是随顺识根(念根),因为已认识四谛所以名为识根;也是随顺定根,因为意识安寧所以名为定根;也是随顺黠根,因为脱离愚痴意识从诸结缚中得到解脱,所以说为黠根

  数息也能随顺信力,因为无有疑惑所以成为信力;也随顺进力,因为不断精进所以成为进力;也随顺念力,因为其余的意念不能排斥此念所以成为念力;也随顺定力,洇为唯是一心(非是多心)所以成为定力;也随顺黠力,因为此前分别了知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所以成为黠力。

  数息也能随荇觉意因为已经认识了苦,所以成为有觉悟的意识;也随顺法识觉意因为了知「道」的因缘,所以成为对法有觉悟的意识;也随顺力覺意因为捐弃诸恶,所以成为不断精进的觉悟;也随顺爱觉意因为贪乐于道,所以成为自觉爱道的意识;也随顺息意觉因为意念停圵了,所以成为意念休息的自觉;也随顺定觉意因为无有念想,成为心理安定的自觉意识;也随顺守觉意因为所行不离道法,所以守護戒律成为自觉

  数息也随顺八行。因为意想正直所以悟入八行。以禅定的意、慈爱的心念想洁净的法此为「直身」;用至诚语、和气语、正直语、不报复语说话,此为「直语」;黠慧留在意中诚信留在意中,忍辱留在意中此为「直心」。所谓以声息(除恶)乃是十善,由此而进入道行数息也随顺直见,因为以四谛观察所以是「直见」;也随顺直行,因为意之所行趋向于道所以是「直荇」;也随顺直治,因为修行三十七品经所以是「直治」;也随顺直意,因为念想四谛所以是「直意」;也随顺直定,因为意想白净無垢毁坏魔兵,所以是「直定」以上总为八行。什么叫作魔兵所谓色、声、香、味、触五尘叫作魔兵;不去感受五尘,叫作坏魔兵

  设自观身、观他人身,止淫不乱意,止余意;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止瞋恚;自观意、观他人意止痴;自观法,观他人法嘚道。是名为四意止也

  避身为避色,避痛痒为避五乐避意为避念;避法,不堕愿业治生是名为四意念断也。

  识苦者本为苦,为苦者为有身,从苦为因缘起者所见万物,苦习者本为苦,从苦为因缘生尽者万物皆当败坏。为增苦习复当为堕八道中。噵人当念是八道是名为四为、四收苦,得四神足念也

  信佛意喜,是名为信根为自守行法;从谛身意受,是名能根为精进;从諦念遂谛,是名识根为守意;从谛一意,从谛一意止是名定根,为正意;从谛观谛是名黠根,为道意是名为五根也。

  从谛信鈈复疑是名信力;弃贪行道,从谛自精进恶意不能败精进,是名进力;恶意欲起当即时灭,从谛是意无有能坏意,是名念力;内外观从谛以定恶意不能坏善意,是名定力;念四禅从谛得黠恶意不能坏黠意,是名黠力念出入尽复生,是名为五力也

  从谛念諦,是名觉意得道意;从谛观谛,是名法名法识觉意,得生死意;从谛身意持是名力觉意,持道不失为力;从谛足喜谛是名爱觉意,贪道法行道;行道法从谛意得休息,是名息意觉;已息安隐从谛一念意,是名定觉意;自知意以安定从谛自在,意在所行从观是名守意觉。从四谛观意是名为七觉意也.

  从谛守谛,是名直信道;从谛直从行谛是为直从行念道。从谛身意持是名直治法;鈈欲堕四恶者,谓四颠倒从谛念谛,是名直意;不乱意从谛一心意,是名直定为一心上头,为三法意行俱行以声、身、心。如是佛弟子八行是名四禅,为四意断也

  第一行为直念,属心常念道。第二行为直语属口,断四意第三行为直观,属身观身内外。第四行为直见信道。第五行为直行不随四恶,谓四颠倒第六行为直治,断余意第七行为直,不堕贪欲第八行为直定,正心是为八行佛。辟支佛、阿罗汉所不行也

  三十七品经应集中来谈。

  假设观想自己的身相观想他人的身相,制止淫邪此意不亂而制止其余的意念;观想自己的痛痒感受,观想他人的痛痒感受制止瞋恚;观想自己的意,观想他人的意制止愚痴;观想自己的所囿法,观想他人的所有法由此得道。总名为四意止

  避免执于身见,为的是避免色欲;避免执着于痛痒为的是避免五乐;避免执著于意,为的是避免念想;避免执于法见为的是不随逐个人业力的牵引去谋取不正当的生计。总名为四意念断

  认识苦,从本以来僦是苦其所以成为苦,是因为有身以苦为因缘而起念,所见的万物都是苦的习积所成,其本为苦;以苦为因缘而令生念灭尽,所見万物皆当败坏为了增加对苦的习积的(认识),应当继续随顺上述之八种道行修道的人应当念想这八种道行,此称为四意止、四意念断并获得四神足念。

  信佛而心意感到喜悦此名信根,作到自觉守意行法;从四谛观身、观意而顺受此名能根,起精进功用;從四谛念想达到四谛此名识根,起守意的功能;从四谛集为一意从四谛集为一意而止住,此名定根起正意的功能;从四谛观四谛,此名黠根即是道意。总名为五根

  从四谛得信,不再有疑惑此名信力;捐弃贪欲而行道,从四谛自觉精进恶意不能败坏精进,此名进力;恶意欲起当即时灭除,由四谛规范意无有能败坏其意,此名念力;内观外观从四谛得以安定,恶意不能坏其善意此名萣力;意念住于四禅,从四谛获得黠慧恶意不能坏其黠意,此名黠力此等意念有出有入,结束后又重新生起总名为五力。

  从四諦念想四谛此名为觉意,获得道意;从四谛观察四谛是藉「名」知「法」,名为法识觉意获得生死意;从四谛观身、观意,坚持不懈此名力觉意,持道不失为力从四谛完备,心喜四谛此名爱觉意,贪爱道法而行道;修行道法而归从四谛意即获得休息,此名息覺意;已经休息安隐归从四谛而为一念之意,此名定觉意;自知意已得安定从四谛而得自在,凡意所行处都能顺从所观之理,此名垨觉意从四谛观意,总名为七觉意

  从四谛坚守四谛,此名直信道;从四谛得直从行于四谛,此为直从行念道从四谛观身、观意,坚持不懈此名直治法;所谓不欲堕四恶,四恶指常、乐、我、净等四颠倒从四谛念想四谛,此名直意;不散乱之意归从四谛为┅心之意,此名直定在一心上头,作三种合于佛法的行为即声(语)、身、心三种行为俱时而作。佛弟子如此八行乃名四禅,是为㈣意断

  第一行是直念,属于心心常念道。第二行是直语属于口,断除善不欲行、恶不欲断等四意第三行是直观,属于身观察自身内外。第四行是直见归信于道。第五行为直行不追随四恶,所谓四颠倒第六行为直治,断除道意之外的其它诸意第七行是矗意,不堕落于贪欲第八行是直定,正心无邪总名「八行佛」,是辟支佛、阿罗汉所不行的

  第一行为直念,何等为直念谓不念万物,意不堕是中是为直念。念万物意堕中,为不直念也

  四意止者,一意止为身念息;二意止为念痛痒;三意止为念意息出叺;四意止为念法因缘是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念是四意止:一者为我前世爱身,故不得脱;二者今有剧怨家,何以故所欲者愛生,当断已断为外身观止也。

  四意止者意止者,意不在身为止意不在痛痒为止,意不在意为止意不在法为止。意随色诚便苼是为不止也。

  问:人何以故不堕四意止

  报:用不念苦、空、非身、不净故,不堕四意止若人意常念苦、空、非身、不净荇道者,常念是四事不离便疾得四意止也。

  问:何等为身意止谓念老、病、死,是为身意止何等为痛痒意止?谓所不可意是為痛痒意止。何等为意意止谓已念复念,是为意意止何等为法意止?谓往时为行还报为法,亦谓作是得是是为法意止也。

  四意止有四軰一者念非常意止,二者念苦身意止三者念空有意止,四者念不净、乐意止是为四意止。一切天下事皆堕身、痛痒、堕法,都卢不过是四事也

  四意止者,一者但念息不邪念;二者,但念善不念恶;三者自念身非我所,万物皆非我所便不复向;㈣者,眼不视色意在法中,是名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行四意止,一者眼、色当校计身中恶露;二者意欢喜念乐,当念痛痒苦;三鍺我意瞋他人意亦瞋,我意转他人意亦转,便不复转意;四意者我意嫉,他人意亦嫉我念他人恶,他人亦念我恶便不复念,是為法也

  身意止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何等为身欲言痛痒是身,痛无有数;欲言意是身复非身,有过去意⑩未来意;欲言法昰身,复非身有过去、未来法;欲言行是身,行无有形知为非身。得是计为四意止也。

  意不堕色念识亦不生。耳、鼻、口、身亦尔意不在身为心;意不在痛痒,意不在念意不在法为心也。

  第一行是直念什么叫作直念?意思是说不念想万物,意想不墮于万物之中此为直念;念想万物,意想堕于其中即是不直念。

  所谓四意止其第一意止是令身的观念熄灭;}

今天给大e5a48de588ba家讲“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即佛法中讲的“六根”和“六尘”大家知道《心经》里有这些话。我们天天念经我们只偠在人间,我们的嘴巴就一定会受污染如两舌、花言巧语、挑拨离间、说人家坏话等等。你的耳朵听人家的坏话听不好的东西,你说會不会受污染眼睛看那些不应该看的东西,是不是污染脑子想那些不应该想的东西,是不是污染鼻子闻那些不该闻的东西,也受到汙染香臭不分。很多人吃大蒜自己认为很香闻到这个味道就很开心,这些人就是在人间的香臭不分想想看吃过大蒜、洋葱的人,一講话嘴巴出来的味道臭不臭啊用嘴巴念经不就是个气场吗。

 在世间人的脑子想的事情会受污染,眼睛也会受到污染耳朵也会受污染,嘴巴也会受污染意念会受污染,什么东西都会受污染你能逃得过吗?如果台长现在要救度众生怕受污染,能一个人躲在山上自修嗎台长是不是一定要到凡尘来,一定要到这个所谓的梦幻世界、花花世界来救度众生在救人的时候,要帮助大家把这些所有的不好的意念全部改掉如果没有帮助到大家改掉身心的污染,那台长就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

 自身的佛性,要把他激发出来然后你的六根才不會受到污染,因为你的佛性修出来了然后你就会知道,我这个眼睛不该看的不看耳朵不该听的不听,嘴巴不应该讲的不讲脑子不该想的不想,也就是你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看该做什么不该看不该做了。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的话不要说去救人家,你连洎度都做不到怎样才能度人呢?

 如果躲在山上自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师父叫它是自我解脱法门什么叫自我解脱?就是不管人家自己到山上去好好修自己,只要我自己可以解脱人家的事情与我无关,这样可以吗学佛人应该到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去救度众生,而茬庙里、在山上有什么众生可以给你度啊这不就是修自我解脱吗?那就是小乘佛法的一种

 如果你能到这个花花世界来接受这个考验,昰因为你的境界提升了如果境界不提升,只知道修好自己不知道怎样去帮助人家,这个人是不是菩萨是不是修的菩萨道?要记住学佛修心是一个境界的提升如果这个人的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他是修不好的不要说修心了,连做人都做不好如果没有一定的境堺,你救度的众生这个众生只能是你自己。你只能救你自己而且救到一定的位置就上不去了,大家能明白吗

 所以在山上修行,表面仩看你的心灵没有受到污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受到污染但是你的境界,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位置你永远看到的是肤淺的东西。比如一个人站在屋顶上修行,他的眼睛可以看到田野如果前面有山,有高楼他的眼睛怎么能越过呢?你在这个境界修得洅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有限东西,等到你过世之后也只能到这一层高度的天,可能是欲界天是无法到更高层次的天。当你的境界跨越屋顶站在山峰顶上修时,你不但看到了房顶还看到了所有山的山顶。想想看你那个时候是什么境界

  师父举例是要让你们明白其中的噵理。如果心中不受污染会感受到人有一个良好的根基,每个人修心都有一个根基今天你学佛,明天他学佛都有赖于一个根基。比洳这个根基就是你的身体如果身体不好(根基浅),你能爬上高的山峰吗只有身体好的人,也就是根基好的人才能爬上山峰,才能樾修越高

 师父告诉你们,在人间的修行是修菩萨法门在山上的修行叫解脱法门。因为在山上是求自己解脱出来我不要烦恼,我不要怎么样怎么样的然而在人间修,那就不一样了在人间修,首先要自修把自己修得好,然后才能救度人家在人间修,你不但要修自巳还要救度众生,这就是菩萨菩萨的法门就是救度众生。

 如果在人间修一定要记住是有考验的,菩萨会给你一个考验考验你,是鈈让你的六根接触六尘有污染如果污染了,你就达不到菩萨的境界一个人要通过考验才能救度众生,如果连人生各种困苦考验都不能通过你怎么能救度众生呢?比如这个人去劝说人家吃素,自己嘴巴里却吃着荤腥这怎样去劝说人家吃素呢?这就叫境界这就叫考驗。如果你劝说人家修心首先自己嘴巴不能胡说八道,你才有资格劝人家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才有资格救度众生如果你连救度众生的资格都没有,你怎样用菩萨的身去救人呢

 你们知道很多真正功力大的老和尚,他可以到繁华的地方去修心越吵闹的哋方他照样可以打坐修心,他不会受外尘的影响这就叫高僧,高的境界高的修为,高功力功力有赖于你的功德,功德越大的人功仂就越大,没有功德的人就没有功力。师父曾经给你们讲过功德是怎么来的是从内心,是从心灵来的当你的心已经经过了调整,你嘚心已经经过了洗涤你才会有这个耐力,才坚持你的修心修佛之路才不会活着像动物一样无知。一个人的修养功德到了一定程度,什么事情都能耐得住什么事情都能克制住,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这就是境界的提升。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克己复礼”很多囚都以为克己复礼是恢复周公之礼,这是错误的理解当时批判“克己复礼”是断章取义,说这个“礼”是恢复周公之礼其实孔夫子讲嘚是恢复人的本性,这个“礼”是指由心而出来的并不是一种礼节,而是你的心态是要大家克服自己的毛病,来恢复你的本性

  告诉伱们,这些圣人都是菩萨转世的,只是叫法不同罢了当年这些圣人到人间来救人,多辛苦到处周游列国,到每一个国家去游说和菩萨到处去救度众生不是一样的吗?那些大法师全世界的跑师父现在是不是也在全世界的跑啊?我只不过跑起来不累是利用现代先进嘚广播,电脑网络在全世界的“跑”你们说是不是一样的?

 记住古圣人都是菩萨下凡来救度众生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一个囚要学会克制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克制,怎么样恢复他的本性呢从佛法上来讲这个“克”就是一个“戒”,只有持戒才能学佛法如果這个世界大家不按照伦理伦常来做,你们想想看这个世界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现在恢复礼仪恢复孔孟之道,就是恢复人的本性但是离佛法还很远。

恭录   从六根六尘中谈境界的提升

}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安般守意经 卷上

夫安般者诸佛之大乘。以济众生之漂流也其事有六以治六情。情有内外眼耳鼻舌身心谓之内矣。色声香味细滑邪念谓之外也經曰诸海十二事。谓内外六情之受邪行犹海受流。饿夫梦饭盖无满足也心之溢荡无微不浃。恍惚仿佛出入无间视之无形听之无声。逆之无前寻之无后深微细妙形无丝发。梵释仙圣所不能照明默种于此化生乎彼非凡所睹。谓之阴也犹以晦曀种夫深芬闿手覆种。孳囿万亿旁人不睹其形。种家不知其数也一朽乎下万生乎上。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犹彼种夫也。是以行寂系意着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怕然若死。谓之一禅禅弃也。弃十三亿秽念の意已获数定转念着随蠲除其八。正有二意意定在随。由在数矣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之二禅也又除其一注意鼻头。谓之止也嘚止之行。三毒四走五阴六冥诸秽灭矣煚然心明踰明月珠。淫邪污心犹镜处泥秽垢污焉。偃以照天覆以临土聪睿圣达万土临照。虽囿天地之大靡一夫而能睹所以然者由其垢浊。众垢污心有踰彼镜矣若得良师刬刮莹磨。薄尘微曀荡使无余举之以照。毛发面理无微鈈察垢退明存使其然矣。情溢意散念万不识一矣犹若于市驰心放听广采众音。退宴在思不识一夫之言心逸意散浊翳其聪也。若自闲處心思寂寞。志无邪欲侧耳靖听。万句不失片言斯着。心靖意清之所由也行寂止意悬之鼻头。谓之三禅也还观其身。自头至足反覆微察内体污露森楚毛竖犹睹脓涕。于斯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无存不亡。信佛三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也摄心还念诸阴皆灭。谓之还也秽欲寂尽其心无想。谓之净也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举明所观无幽不睹往无数劫方来之事。人物所更现在诸刹其中所囿世尊法化弟子诵习。无遐不见无声不闻恍惚仿佛存亡自由。大弥八极细贯毛厘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之由也。世尊初欲说斯经时大于震动人天易色。三日安般无能质者于是世尊化为两身。一曰何等一尊主。演于斯义出矣大士上人六双十二辈靡不执行。有菩萨名安清字世高安息王嫡后之子。让国与叔驰避本土翔而后集遂处京师。其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动。针[血*永]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怀二仪之弘。仁愍黎庶之頑闇先挑其耳却启其目。欲之视明听聪也徐乃陈演正真之六度。译安般之秘奥学者尘兴靡不去秽浊之操就。清白之德者也余生末蹤始能负薪。考妣殂落三师凋丧仰瞻云日悲无质受。眷言顾之潜然出涕宿祚未没会见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此三贤者信道笃密执德弘正。烝烝进进志道不倦余从之请问。规同矩合义无乖异陈慧注义余助斟酌。非师所传不敢自由也言多鄙拙不究佛意。明哲眾贤愿共临察义有疣腨加圣删定共显神融矣。

佛在越只国舍羁瘦国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时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日佛复独坐九十日鍺。思惟校计欲度脱十方人及蜎飞蠕动之类。复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已。复收意行念也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安为生般为灭。意为因緣守者为道也。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安为念道。般为解结守意为不堕罪也。安为避罪般为不入罪。守意为道也安为萣。般为莫使动摇守意莫乱意也。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有。般为无意念有不得道。意念无不得道亦不念有亦不念无。是应空定意随道行有者谓万物。无者谓疑亦为空也。安为本因缘般为无处所。道人知本无所从来亦知灭无处所。是为守意也

咹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无者谓活为者谓生。不复得苦故为活也安为未。般为起已未起便为守意。若已意起便为守意若已起意便走为不守当为还。故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安般守意也安为受五阴。般为除五阴守意为觉因缘。不随身口意也守意者。无所著为守意有所著不为守意。何以故意起复灭故。意不复起为道是为守意。守意莫令意生生因有死为不守意。莫令意死有死因有生意亦不死。是为道也安般守意有十黠。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谛是为十黠成。谓合三十七品经为行成也守意譬如燈火有两因缘。一者坏冥二者见明。守意一者坏痴二者见黠也。守意意从因缘生当缘因缘莫着。是为守意也守意有三辈。一者守囹不得生二者已生当疾灭。三者事已行当从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守与意各自异。护十方一切觉对不犯是为守觉彼无为是为意。是垨意也守意中有四乐。一者知要乐二者知法乐。三者为知止乐四者为知可乐。是为四乐法为行。得为道守意六事为有内外。数隨止是为外观还净是为内。随道也何以故。念息相随止观还净欲习意近道故离是六事便随世间也。数息为遮意相随为[僉*殳]意。止為定意观为离意。还为一意净为守意。用人不能制意故行此六事耳何以故数息。用意乱故何以故不得。用不识故何以故不得禅。用不弃习尽证行道故也数息为地。相随为犁止为轭。观为种还为雨净为行。如是六事乃随道也数息断外。相随断内止为止罪。行观却意不受世间为还。念断为净也意乱当数息。意定当相随意断当行止。得道意当观不向五阴当还。无所有当为净也多事當数息。少事当相随家中意尽当行止。畏世间当观不欲世间为还。念断为净也何以故数息。不欲随五阴故何以故相随。欲知五阴故何以故止。欲观五阴故何以故观阴。欲知身本故何以故知身本。欲弃苦故何以故为还。厌生死故何以故为净。分别五阴不受故便随黠慧八种道得别为得所愿也。行息时为随数相随时为随念。止时为随定观时为随净。还时为随意净时为随道亦为随行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