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为什么不印敌国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哪个时期,让他们通货膨胀

如果你认为,2000年以来是人民币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期——那只能说明你年纪尚轻,没有经历过人民币真正严重的通货膨胀。

1947年7月,中国正处于国共内战期间,解放军节节胜利,当时的各大解放区开始连成一片,中共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提议,应该考虑组建中央银行,并制定统一解放区货币的措施。关于中央银行的名字,当时很多人建议用“联合银行”、“解放银行”等,但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副总经理何松亭建议采用“中国人民银行”一名,以体现人民特色,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认可。

1948年12月1日,经当时的中共中央批准,以当时的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为基础,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行在全国解放区流通的“中国人民银行券”。

为区别于以往各解放区银行所发行的地方纸币,这种纸币最初被称为“新币”、“人民券”、“中国人民银行券”等,直到1949年6月,才被正式定名为“人民币”。

由于当时战争持续进行,人民政府支出远大于收入,入不敷出,唯有印钞。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949年4月人民币发行总量607亿元,7月底就达到了2800亿元,到了11月底,迅速增加到20000亿元,到了1950年2月底,达到41000亿元,3月份,发行量已经增至49100亿元。

当时,西藏、新疆、东北、内蒙古以及国民政府控制的东南区域,人民币尚未大范围使用,在此情况之下,一年时间印钞量暴增80倍以上,可想而知是个什么结果。

严重的通货膨胀随之而来:1949年1月到1950年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全国13个大城市批发物价指数上涨91倍,其中天津市的面粉、小米、小麦、纱、白细布这五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更是上涨了103.7倍。

鉴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影响了新政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国务院的前身)通过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将全国行政和军事人员的编制和待遇、财政收支、国营贸易、物资管理与调配、现金管理、私营企业管理等进行统一,并严格按照计划调配,由此形成了计划经济的最早雏形。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整个国家财经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东北、内蒙古和新疆相继纳入人民币的流通区域。

然而,由于战争期间的纸币印刷过多,人民币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而且第一套人民币存在着纸张质量较差、票面破损严重、面额过大等问题,给商品流通和计算带来很大不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发行新版人民币。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新版人民币,并确定新旧币的兑换比例为1:10000——这就是“第二套人民币”。

从1955年迄今从第二套到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中国先后发行了4套人民币,新旧人民币兑换的时候,其兑换比例却一直确定在1:1——换句话说,截止到2015年,没有改换过面值的人民币已经走过了60年。

按照新人民币额度计算,1955年当年中国的货币存量(现金+存款)合计是182亿元。伴随着经济发展,此后的1956年、1957年人民币的货币存量增加到191亿元和218亿元,增长速度尚属正常。

然而,接下来的两年,领袖的脑子发热要“超英赶美”,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伴随着经济上的狂热,人民币供应量开始了罕见的“大跃进”,1958年、1959年,供应量分别激增到363亿元和474亿元,增长率达到了66%和30%,创下60年来的最高增长率记录。

“货币大跃进”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一片狼藉,农民大批的“非正常死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1619万,党史专家金冲在其《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承认,三年间全中国饿死的民众达3860万人。

3、有文化大革命,没有印钞大革命

“货币大跃进”的惨痛后果,导致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随后连续3年连续实现人民币资金回笼,到1965年,随着调整任务的完成,人民币的供应量被控制在572亿元的水平。

经历这一轮货币大跃进,再加上此前国民政府法币系统、金圆券系统和第一版人民币的通货膨胀恶果历历在目,领导人对于货币滥发的恶果产生了深刻的警惕。从1960年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领导人都十分注意控制货币供应量,此后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币存量增长速度始终稳定在每年7%左右。即便最高的1966年,人民币供应量增长率也不过15%左右。

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政坛一片混乱,但货币供应却始终受到约束——从1966年的663亿元增长到1976年的1182亿元,年增长率在7%左右,由于货币供应受到约束,不管怎样,民众对于未来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明确预期,所以社会形势虽然动荡不安,但物价却基本保持稳定,这算是信用纸币时代的一个小奇迹——当然,这也是强力控制的计划经济的特点。

下图是年中国货币供应的增长情况。

很多人认为,2000年以来是人民币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期——那只能说明你年纪尚轻,没有经历过人民币真正严重的通货膨胀。

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对1949年至1976年重大事件的重新评价,以及后续的拨乱反正、昭雪翻案,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声明和书面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经济上的赎回行为。

所以,农民们的粮食收购价提高了,城市工人涨工资了,右派平反补发工资,老干部昭雪补偿损失,在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然是以政府财政透支、印刷人民币的形式来“摆平”的,因此人民币供应量在这两年开始大幅度提速。

1979年底,广义的人民币供应量为1555亿元,1980年进一步增加到1933亿元,增长率高达24%,此后的连续三年人民币的供应基本都保持着20%以上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多印钞票的结果,就是1984年的通货膨胀。

不过,由于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中国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次吃饱肚子,民众的生活水平有切切实实的提高,这一次不算严重的通货膨胀没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的时候,北京大学学生还打出了“小平你好”这样的横幅。

由于198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影响并不恶劣,接下来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一直保持这么高的货币供应量,从1984年到1990年,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长开始驶入快车道,此后几乎每年的广义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速都在20%以上,尤其是1984年和1986年,人民币钞票供应量甚至达到了39%和31%这样的惊人增幅。

连续多年钞票超发的恶果在1987年到1989年以一场恶性通货膨胀显现出来,官方公布的CPI系数是20%左右,实际上许多物价都至少翻番,高档烟酒等民用消费品价格甚至直接上涨10倍。

1989年为什么会发生政治风波,并不仅仅是政治原因,还有重要的经济原因。

5、如何从制度上遏制通胀

面对社会上物价暴涨的潜流暗涌,中央政府决定全面取消凭票供应的物价管制和价格双轨制度,这次改革措施被明确称为“物价闯关”。

1988年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各地就出现了抢购潮——通货膨胀最终变成了抢购行动,见什么买什么,有人一下子就买几百公斤的食盐,商店里只要有东西,基本上都被抢购一空。

为了抢购物资,人们纷纷到银行提现,银行发生了挤兑,这下银行可傻眼了,那么多人同一时间取钱,哪能应付得过来?前面的人人领不出钱来,后面排队的人就着急了,一些地方银行因为不能及时支付,民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都给推翻了。

这场由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提现行为到了什么地步呢?当时的国务院正式发了明码电报给各地,要求***员、国家机关干部,不准到银行取钱,要发扬吃亏在前共产主义精神,否则将给予纪律处分……

直到今天,许多年龄稍长的人仍然能够记起那个疯狂的抢购年份:电风扇能转圈就被抱走,电视机见人影的就有人要、录音机能放声的就被买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曾经披露这次“物价闯关”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明确指出,问题来源于“现在票子发得太多……”

1989年到1991年,中国政府实行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控制基建规模,控制投资规模,就是要消化多余的货币。

然而,吸毒上瘾的感觉很美妙的,2年紧缩期还没过去,政府就再度进入到熟悉的印钞轨道,在时任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票子发得太多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进,反而变本加厉,继续以20%、甚至30%的速度增发,1993年创下激增37%这样增长率。

毫不意外的是,中国在1993年-1995年再度经历一场严重的通货膨胀,官方统计的CPI就达到24.1%,消费品物价翻番的比比皆是。

要想真正控制政府滥发钞票的冲动,首先是政府要约束自己的财政赤字,不能国有企业想要贷款,中央一声令下,那就要多少中央银行给印多少;不能说某个重大社会问题要解决(比方教育、医疗),又是中央一声令下,中央银行哗啦啦的印出来钞票送过去就行……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规定了中央政府财政出现赤字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货币发行一定要跟经济增长保持平衡这个原则终于制度上落实下来了。

从此,中央政府和西方国家的政府一样,要想花钱,要么靠增加税收,要么靠增发国债,只有这两条路。

6、任何通胀,成本必由底层人承受

不能否认的是,任何通货膨胀的后果都是由社会弱势群体来承担的。

比方说“下岗”职工问题,就是因为以往的国有企业经营遇到问题,不管是不是浪费严重,不管生产的产品是不是适销对路,领导只要到政府那里一哭穷,说职工生活困难,干嚎两声就可以从中央拿钱过日子,现在忽然发现这一招不灵了,于是就让自己的职工下岗……此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改革,都与政府不能再随随便便搞财政赤字有关。

不过,如果不进行这些改革,还是沿用以前的老办法,采用大规模的财政赤字透支,持续超发人民币,恐怕问题会更严重——用经济学家周其仁后来的话来说,如果没有1990年代中期的那次调控,“中国经济这艘船早就翻了。”

中央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这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由此确定了中国的钞票发行量的增长率开始摆脱以往的模式。

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在1994年确立了以GDP为地方政绩导向的行政激励机制,这使得各地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重点——尽管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0.00%]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中国经济却从此开始崛起。

下图即为1979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长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人民币M1的供应量,从1979年底的994亿元亿元迅速增加到1999年底的4.58万亿元,增长46倍;M2的供应量,则从1979年底的1555亿元暴增到1999年底的72.58万亿元,暴增了77倍。

如果进一步观察M2的增长率状况,并将其与GDP增长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们的货币供应增长率,长期**超过GDP增长率,这最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并一直保持至今。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开始崛起,出口产业兴旺发达,并逐渐变成世界最大的出口国、贸易顺差国和外汇储备国,中国制造打遍全球无敌手,变成了“世界工厂”。得益于全球贸易,从1998年到2006年,中国步入了为期8年的经济高增长、物价低通胀的黄金增长时代。

下图即为2000年-2015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及GDP增长情况。

对比年的印钞速度(20-40%)和1995年以来印钞速度(15-20%)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的印钞速度已经显著的下降。2009年中国的钞票供应量绝对是15年来(1995年以来)最大的一个例外,这一年的广义钞票供应量M2的增长率达到了27.6%,而狭义的钞票供应量M2增长率更是高达32.4%。

即便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大规模救市,美元的M1、M2钞票供应量增长率不过6.2%和3.4%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加速度实在是离谱。实际上,就从2009年年底开始,按照广义货币供应量M2来计算的话,人民币发行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说,从2009年开始全世界最大的央行就不再是美联储,而是中国人民银行。

到了2016年初,中国的印钞规模几乎等于欧元区+美国的总和,但实际上中国的GDP还赶不上欧元区。

从增长率来看,中国2012年以来的印钞速度进一步降低到了15%以下。

然而,并不是说印钞变缓了,中国的印钞量就变小了——实际上,由于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规模实在太大,即便是13%的印钞速度,中国每年的印钞数量也极为惊人,根据我前天的文章“关于人民币,1年印出英国、2年印出日本是真的么?”,你应该知道,当前中国一年的印钞量已经敌得过一个英国或法国的GDP了,半年都能印出来一个俄罗斯。

10月7号凌晨7点钟!

当大部分中国人还在国庆黄金周的慵懒中酣睡时,远在亚欧大陆的另一角,一个大国的货币闪崩了!

就在短短几秒钟之内,英镑兑美元一猛子扎下去,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从1.26暴跌到1.19附近,一度跌6.1%。

此次英镑跳水,为6月份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以来最大盘中跌幅,创下1985年3月26日以来的最低,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让人目瞪口呆!

这已经不是英镑第一次跳水了。仅仅是几天前的10月4日,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跳过一次水了,一度跌至1.2779。当时全球市场已经一身冷汗了。

今天这次跳水,最低跳到了1.1841,全球投资者硬生生蹦了一次极,很多人快心肌梗塞了。

作为世界第三大重要的货币,英镑竟在瞬间出现如此大的跌幅,都是令人胆寒的。这足以对全球外汇市场进行一场大屠杀,让很多机构和个人瞬间爆仓,血本无归。

今天英镑的盘中暴跌,让人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咋地啦,没有任何征兆,英镑就上演这么一场惊天大屠杀!

其实,答案依然是:脱欧!

归根结底,这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跟欧盟扛上后,投资者对英国经济失去信心后在资本市场的反应,英镑只是首当其冲充当了晴雨表!

脱欧,一个巴掌拍不响!

英国投票公决退欧之后,选上了特蕾莎·梅,脱欧的态度是越来越偏执、越来越歇斯底里、越来越丧心病狂了。

别的不说,就拿最近保守党政府在伯明翰举行的一场“全体党员精神病大发作”一样的会议来说,这个感觉就很不妙。基本上,大会的内容就是——在退欧以后,英国要全面转型,用“闭关锁国”来重振普通英国本地人的生活。


以前号称是“留学生杀手”、现在是“脱欧操刀办主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会上宣誓:脱欧的速度,只会加快,不可能放慢。她说,“英国人民一起选择的改变是我们国家发展的转折点,现在改变就要开始了!”“如果你觉得你是个世界人,那你就不属于这个世界!”。。。

以后,即使是不得不招外国员工的大公司也得向英国政府缴纳更多的税,因为他们占用了英国本地人的工作机会。。。

接下来,从特蕾莎·梅的队伍中,突然跳出来位新人——Amber Rudd,这位女士也是新上任不久的英国内政部部长。在这第一次的执政公开演中,Amber Rudd表现出的凶残程度简直是比特蕾莎·梅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会竭尽全力让移民数量锐减。”、“请大家乖乖跟我们合作,不要反抗,一起来减少移民数量,来保护我们国家的经济。事已至此,就必须要适应!”。。。


连英国舆论都哗然了。有评论家说了,英国这位内政部部长的这些话,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好像当年伟大元首的训话呀!“如果一定要把生在英国的人和来英国工作的人区分开来的话,那和二战时期的集中营规则有什么不一样?”

呵呵,真是历史轮回,两百年之后,那个用炮舰我们打开大门的国家,现在要向大清王朝学习闭关锁国了。欢迎!

只不过,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经济上还有什么希望?

没希望就没希望,人家不care!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扔出来一句硬话说:“我们没有汇率目标。”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说:英镑跌吧跌吧不是罪,我们会听任英镑汇率下跌。

英镑跌成渣渣,也就可以理解了!

现在,英国和欧盟结下的梁子,是越来越深了,也越来越表面化了!

在特蕾莎·梅和她丧心病狂的团队大放厥词的时候,刚刚被分家的欧盟老大哥正在冷冷地看着呢,看到最后简直是怒火中烧!

你们全民公投脱欧,说是一时着魔了,也就算了。我们可以给你机会,搞成软脱欧,外裤脱了,比基尼让你穿着,咱们还是哥俩好。

没想到特蕾莎·梅对这种狸猫换太子的计策不感兴趣,一口否决:我们是真脱,硬拖,就是要脱得一丝不挂,和你们欧盟老死不相干!2017年3月之前,我们要主动开启英国退欧的程序!

英国的强硬脱欧派也纷纷出来表态,要求快速脱离欧洲,不仅要完全退出欧盟的单一市场,甚至连欧盟经济区成员国的身份都不要了,连英国金融机构的“欧盟金融市场护照”权也不要了。

这下,欧盟的大佬们怒了:你把欧盟当成你家茅坑啊?想来就来,想上就上,上完拉上裤子就走人?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都像英国那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欧盟还怎么混?

没那么容易!一定要让英国付出代价,杀鸡儆猴!

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这些“统欧派”,因为英国脱欧,在国内已经搞的灰头土脸了,这次,需要用惩罚英国,给国民一个交代,也让其他想退欧的国家知难而退。他们都表态,英国必须承担脱欧的后果,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否则,欧洲将会陷入无休止的动荡和谈判之中。

惩罚英国的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让伦敦失去欧洲金融中心乃至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二,在英国和欧洲单一市场贸易关系上,让英国人吃亏。

英国闭关锁国+欧盟强力报复,这两把大刀砍下来,英国经济,还有啥活路吗?

暴风雨快降临了,资本市场率先做出来反应。

风紧扯呼,弟兄们撤吧!

于是乎,扑通一声,英镑天崩地裂!


}

原标题:乌有帝国(九十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下棋就是不停地贯彻战略。就是敌人破坏了你的计划也不放弃,而是马上想出另一个战略。胜负并不是在王被将时决定的。当棋手放弃运用任何战略时,胜负就已经定局了。

据《俄罗斯报》近期报道,俄罗斯政府日前扩大了战略物资清单,走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商品将受到严惩。

目前这一清单包括鱼片、鱼罐头、鲟鱼鱼子酱、虾和贝类,走私这些商品将面临最高7年监禁。

专家表示,扩大这一清单旨在应对走私者层出不穷的花招。例如,他们以成品或半成品的形式将鱼带出境。

根据以往的规定,这不被视作走私。

然而,根据《俄罗斯联邦刑法典》条款,走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商品将受到惩罚。俄罗斯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清单。 报道称,只有大规模走私战略物资,即走私金额超过一百万卢布(1卢布约合0.016美元)才适用于该条款。

战略物资是对国计民生和国防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资料。

因此凡对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意义重大的能源、原材料都可归于此类,如石油、橡胶、粮食,等等。这类物资,一旦因爆发战争、经济制裁、贸易壁垒、环境破坏、资源枯竭而缺乏,往往难以迅速补充或找到替代品,势必危及国民经济、影响普通人生活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世界各国因资源状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军事战略不同,战略物资的选定标准和具体分类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确定战略物资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重要的物资要列入;二是本国资源和生产能力情况,蕴藏量少、产量低、依赖国外供应可靠性差的物资要列入;三是本国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水平,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一般把稀有金属等确定为战略物资。

美国按《1979年重要战略材料储备法》规定,计有62类93个品种,其中工、矿产品80种,农畜产品13种;矿产品中有13种完全依赖进口,23种一半以上依赖进口。而我国地大物博,战略物资丰富。以有色金属为例,已探明储量的有50余种,其中钨、锡、铅、锌、锑、钛、稀土等均居世界前列。

为了保障战略物资供应,我国从50年代开始建立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并不断在实践中予以完善和发展。

战略物资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种:

中国古代有“五谷”之说:粟(稷)、黍、菽、麦、稻,但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中国古人最早的食用方式是粒食,在粒食时代,粟和黍有着天然的优势,直至春秋战国,粟都是中国古人的首要食物。

粟的缺点是产量低,难以养活大量人口,面对战国时代对人口的巨大需求,中国人又发明了面食这种新的食用方式,水利技术也获得突破,为麦子这种外来食物在中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关中地区的秦国就是得此风气之先者,秦国的崛起和它的丰功伟业,与麦子高度相关。麦子也有缺点,相比粟而言,它对灌溉的要求高,这在它诞生的两河流域就有如此,我们看到水利工程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兴起,就是麦子留下的历史记忆,不仅如此,麦子对灌溉的特殊要求还引起了土地的盐碱化,而土地的盐碱化周期是200年,这也暗合了中国帝国时代早期的王朝兴衰。

还有一条,麦子是典型的北方粮食作物,不适合在南方种植,南方种植水稻,但产量很低。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特别是南宋已降,北方耕作区丧失,亟需一种新品种,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担当了重任,中国人口第一次破亿就是水稻起的作用。

明末清初,美洲的高产农作物随欧洲殖民者传播到全世界,也传入中国,玉米、红薯、花生等非常适应中国未开垦的土地(如云贵)的地质条件,相应的,中国人口在清中期突破了四亿,但也带来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此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分为两个时期,先秦时代,铜的作用主要依赖其实用价值,人类靠它进入金属时代,夏商周的统治者靠对它的垄断建立神权统治和等级秩序,而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们则把它打造成刺向敌人的利剑。

夏的灭亡、楚的兴起、吴的称霸,背后都有铜的影子。

秦汉已降,铜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是货币的原料,正是铜的这一新的金融属性,或明或暗地决定了若干王朝的灭亡。

中国的铜产量不足以支持铜在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充当货币,新莽和东汉的覆亡与此有关,三国魏晋南北朝,国家不得不经常废弃铜的货币属性。

这一点催成了中国纸币在宋代的早产,而帝王专制制度顽强地破坏纸币信用的建立,北宋、南宋、金、元先后在恶性通货膨胀中迎来内忧外患,大明王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建立起纸币的信用,不得不依靠西班牙从美洲掠取来的白银建立起极不稳定的货币体系,把王朝天命托付给了洋鬼子,菲律宾事件后北京在钱荒中迎来农民军和关外铁骑,证明白银帝国的不靠谱。

人类对盐有着特殊的生理需求,中国古人见诸史书的第一次大争斗就是围绕盐展开的,这就是炎帝、黄帝和蚩尤的混战,他们围绕晋南盐池的争夺直接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序幕。而尧舜禹时期的斗争也和盐密切相关。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崛起称霸与对海盐的开发密切相关,管仲还依靠它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抽取方式,晋国和后来魏国的崛起则仍旧得利于晋南盐池,而秦国和楚国对巴蜀的争夺也是因为其地盛产池盐和井盐。

在帝国时期,盐的主要作用还是沿着管仲开辟的模式前进,成为政府抽取民间财富的重要途径,盐政关系到帝国财政和王朝兴衰,史载王仙芝、黄巢、方腊都是私盐贩子,而明清的国家财政仰给东南,从一定角度说,这是在为扬州盐商写注脚。

鸦片战争,大英帝国正是凭借这一点,把骨鲠的道光帝死死地摁倒在谈判桌上。

中国人在铁的使用上是后来者,但技术很快就后来居上,铁器的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和对外征战,而且,铁还和盐一起成为政府汲取民间财富的垄断物质。

不仅如此,铁还是中国人对游牧民族的贸易中的重要物质。

战马是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武器,是战争的消耗品,因阉割不能再生,必须不断补充。但汉马品种不好,战马必须从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或西北获得。

汉武帝为获得改良马种的大宛马远征过西域,效果也不理想。

此后,王朝的武运便与养马地的得失密切相关,宋王朝的孱弱就与养马地的丧失深有干系。

这几种物质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来自它们的贸易性质。是他们支撑了中国近二千年的贸易优势,为中国的天朝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它们被取代赶超也就意味着天朝的沦落。

英国工业革命后,达尔文的外祖父发明了新的瓷器制作技术,中国瓷器失去了欧洲市场,在美洲新兴市场抵挡了一阵后,走向没落。

茶曾建立起清帝国对英俄的巨大贸易优势,后来,英国在印度培育成功,中国茶逐渐退出传统市场。

最可惜的是苦撑危局的丝绸,因为迷信不愿煮死蚕宝宝而被日本的新技术超越,反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以出售野山参来换取铁器、兵器及生活必需品而建立国家的只有大清王朝!

据史料记载,辽金时期,野山参为支撑女真人经济生活之重要物产。至明代,女真人分布日广,采参业更成了这个民族的“支柱产业”。

据明档记载:早在万历十一、十二(1583、1584年)间,以居住吉林地区为主的海西女真在广顺、镇北二关互市中,售出人参达三千六百一十九斤,价值时银数万两。

在以东北野山参与中原的互市贸易中,女真人也换取了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文化用品,从而推动了女真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据《清实录》卷二记载: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满洲向明朝政府提出议和条件:“每岁我国以东珠十、貂皮千、人参千斤遗尔。尔国以黄金一万,白金十万,缎匹十万、布匹三十万报我。两国诚如约馈遗,以修盟好。则当誓诸天地……”

明万历十六年四月《清实录》载:“我国产东珠、人参、紫貂、玄狐、猞狸狲,诸珍异之物足备服用。于抚顺、清河、宽奠、瑷阳四关口互市,以通商贾,自此国富民殷云。”

天聪元年(1627年),满洲国给大明宁远巡抚袁崇焕的国书中,陈列与明朝的矛盾原因时,在第六条中强调:“其间,人参、貂皮、五谷、材用产焉,我民所赖以为生者,攘而有之。”申明了野山参是满洲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源,不容被侵夺的态度。

为着这种生存利益,满洲政权严控着东北野山参资源的流失。本族臣民要有特别许可方能采参。明政权下的汉人、朝鲜人等入境采参者均为严厉打击对象。

努尔哈赤以农耕为由用野山参向明王朝换取大量耕犁用以打造兵器。

明朝在山西和内蒙古交界、辽东等地开设了一些集市,因为最初是专门用粮食、布帛、铁器跟游牧民族交易马匹的,故称马市。

东北的马市,是女真人用人参、兽皮和汉人交易的场所。

那时候,有些江南的商人,专门来东北马市收购人参。人参,成为女真人购买铁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的“硬通货”。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明朝御史熊廷弼巡按辽东,看到大量用于购买野山参的白银流失到女真人手里,非常痛心。最为可怕的是,这样大的一笔钱都流入正在扩军备战的女真部落,使得野心勃勃的女真人如虎添翼。

为了维护明朝的利益,也为了打击限制女真人的壮大,熊廷弼强行关闭了互市,断绝与女真人的交易,并且派兵缉拿走私商贩。

为抑制女真人的经济发展,突然决定停止两年和女真人的交易,致使女真人的人参烂掉,损失惨重。

明政府开始对人参贸易进行限制,规定了每年的人参进口量。但由于只限不禁,人参交易便转入了地下,一时里,辽东一带走私野山参猖獗,人参买卖依旧红火。

女真人通过与中原进行的人参贸易,打开了视野,壮大了经济实力。

值明王朝垂忘之际,女真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大清帝国。

在统一后的满洲政权看来,东北人参之利充满着生死争夺意义,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人参已经成为民族政治内容,而必须坚决保卫!

在近代,二战中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不是子弹不是枪,而是这个中国独有的“小东西”:猪鬃!

在外行人看来,猪鬃不过是从猪身上拔下来做刷子的毛,很难将它与战争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紧密相联。

中国的猪鬃为中国的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猪鬃主要指猪脊背部长而硬的鬃毛,其它部位较长而硬的鬃毛,长度在1.5市寸以上的也称猪鬃。

猪鬃具有根条均匀、软硬适中、油性大、韧性好、弹性强、坚挺、耐湿、耐热、耐酸、耐磨擦等特点,并有天然叉梢,吸附性能良好。用它制成的刷子(包括长毛刷子)不易弯曲、卷绕、折断,油漆时挥刷自如,而且能耐高温,用途极其广泛。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刷、衣刷、牙刷、鞋刷,还有刮胡须用的小刷子等等,哪一样能离开猪鬃?

在工业生产中,建筑工业离不开油漆,也就离不开刷子。

交通运输业中的汽车、火车、轮船,哪一样能离开猪鬃制成的刷子?

到了战争时期,在军事工业中,从油漆兵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到清刷机枪、大炮的枪管、炮筒,更是一样也离不开猪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就把猪鬃连同鸭毛(注:因为轻暖可作飞行员的服装或士兵用的睡袋)列入了战略物资A类,价值与军火一样。

鸭毛各国都有,并不紧缺。猪鬃就不同了,全世界唯有中国猪鬃产量大、质量高。中国的猪鬃成了紧俏的军用物资。

世界军火商都盯着中国的猪鬃,美国历来为中国猪鬃的最大市场,中国每年猪鬃的输出量,美国约占30%以上。

二战中,美国对中国的猪鬃需求更大,美国政府甚至把猪鬃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苏联、英国等同盟国也将猪鬃列为急需的战略物资。

为了分配猪鬃,三国还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分配机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中国对外的陆路盟国所需的中国战略物资的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美国市场“鬃荒”严重。

后来,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由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飞虎队)负责运输。

这才解了猪鬃急需的燃眉之急。

日本作为交战国的另一方,对猪鬃也是极力搜罗。

它在中国沦陷区建立了天津、徐州、上海、汉口、广州五大走私据点。

以日货换取战地输出品,如茶、丝、猪鬃、植物油及牛羊皮等,同美国换取军火及军用物资。

轴心国德国战前就购取和储存中国的重要战略物资了。

1936年3月,德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了1亿金马克的信用借款合同,规定在1亿金马克限度内,国民政府可以向德国购买军火、兵工厂及重工业设备,由国民政府以钨、锑、桐油、生丝、猪鬃等农矿产品作为抵付。该合同开了中国同外国贷款易货的先河。

抗战时期,德、美、苏、英通过该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中国战略物资。

当时的猪鬃大王古耕虞后来曾感慨地说:“全世界反击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期间,从当时中国经济力量来说,我们能在经济上向世界人民作出贡献的,就是这么一些东西了。”

在现代,有一种战略物资可以用来做防弹衣、军用头盔、坦克车防护板、雷达防护外壳罩、防割手套等。它就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而这一“软黄金”材料以前一直是由国外垄断的。现在中国已经打破垄断,正在大步向国外巨头发起进攻,某些行业甚至已经世界领先!

为什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战略物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是当今世界上第三代特种纤维,强度高达30.8cN/dtex,比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它可直接制成绳索、缆绳、渔网和各种织物:防弹背心和衣服、防切割手套、装甲兵器的壳体、雷达的防护外壳罩、头盔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很难加工,并且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而且它比水轻,它制成的产品的比重在0.93-0.95之间,密度较小,能浮于水面。

据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年中国高强度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预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欧美65%的需求用于军工行业。

正是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优异性能,因此它不但是重要战略物资,还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了解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要作用,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国产化情况。

中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产能虽然还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比,不过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还在不断的追赶。

比如在江西省《关于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2017年度拟推荐扶持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名单的公示》信息索取号: M-中,九江中科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万吨项目名列第四。

而且在“十一五”863方案新资料范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关键技能”重点项目支持下,浙江宁波大成新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承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纤维和复合资料的归纳表征技能等4个课题也取得了重要发展,于2013年上半年也通过了技能验收。

该项目改进了催化剂和溶剂的功能,研制出两个商标的纤维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建立了中试设备,形成了2万吨/年纤维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产能。

在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中,30多名英军与100多名伊拉克武装分子相遇,有3名身穿防弹衣的英军中弹,其中一个人中了7发子弹未死,一人中了8发子弹未死,还有一人身中12发子弹,防弹衣很好,但因头部中弹而死。

中了7发子弹的英国士兵退役后在网站上说中国生产的防弹衣救了他的命。

这件防弹衣是由宁波大成新材料公司制造的。

中国防弹衣一举成名,从此国际定单不断,销售量飙升。

目前宁波大成公司一年生产防弹衣20万件,几乎可以装备一个中型国家全部的军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防弹衣生产商。

除了满足中国国内公安、武警、保安的需要外,全部出口。

目前,英国驻伊拉克部队、驻科威特部队、伊拉克新政府军队及警察、沙特阿拉伯部分军队都是使用中国制造的防弹衣。

《厉害了,我的国》影片中港珠澳大桥安装收官之战发挥大作用的吊带是由14万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组成的,该纤维用的原料是仪征化纤公司生产的。

以前中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基本依靠进口,现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尽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不是国内最大,但产销量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单打冠军,成为效益增长点,今年1至2月份,产销率115%,持续保持国内第一。

只有赚钱的公司才能有钱持续研发,快速发展,扩大产能。

相信明天属于仪征化纤公司。并且2017年,高纤部出口东亚、欧州、南美等地的力纶订单产品已连续11个月满负荷生产,国外订单力纶吨产品售价大大高于常规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不足。例如我们产能还是不足,也在某些更高端的细分领域还有一定差距。

国际市场UHMWPE纤维产品被荷兰DSM、美国Honeywell与日本三井化学所垄断。国际市场产能约为1.78万吨,国内市场产能约为0.9万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只有1300吨。

认识到差距,才会更有动力,相信在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勤劳与智慧会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

现代社会首先是工业社会,很多原料都是工业所必须,如煤、石油、金属等等。这些物质往往要通过贸易在世界市场上获得。

所以,真正的发达国家看重的首先是贸易通道,也就是海权,其次是战略储备,这是保障应急需要的根本,再次,才是物质的所有权。

要想脱颖而出,捷径是成为“第一人”,这个难吗?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先在一个小圈子里,找到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在该圈子里还没有相关牛人的、且能给别人带来价值的领域,通过努力成为第一即可,这样,你的向上之路就会好走很多。

正如孙正义前助理所说,只要成为业界第一,人、财、物以及信息等资源就全部聚集而来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哪个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