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空军航空大学招生网政府有何奖励

怎样才能考上空军航空大学或是飞行员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考上空军航空大学或是飞行员
现在读高二
提问者采纳
说实话。所以,才看你的成绩,你们学校会通知你们参加招飞体检,成绩都是次要的。只有体检过了之后,一个学校没一个人选上是正常情况,能选上一个都烧高香了,但是基本上是万里挑一,要看你天生的身体素质,因为体检过于苛刻,而是选拔的,这个东西不是你能够主观努力的。等到你高三的时候空军飞行员不是“考”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就可去北京参加最终体检了(一般只要你在第二次复检是能过北京也就没什么问题了),5月份会有复检通知,当你初检过后,复检过后只需你高考成绩达标,假如你复检能过的话,恭喜你半只脚已经踏进航大的校门了,统一去省会城市体检,就了在家安安心心等录取通知书了,要你们报考航大的统一去市里进行初检,然后会有通知下来,北京那关过了后,在来年的4去找学校领取招飞报名表
有高考招飞也有大学生招飞。成绩一般在二本线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空军航空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好,分享的企鹅
广州市2015年十大“最美家庭”事迹
市妇联宣传部
冷冻春秋——徐克成家庭志以成学——林国杰家庭公仆本色——刘可文家庭警魂不朽——邬松君家庭仁者爱人——李长信家庭践行信仰——陈德升家庭天地英雄——杨开林家庭业广惟勤——宋惠途家庭止于至善——周伟香家庭特教有方——劳伟豪家庭冷冻春秋——徐克成家庭徐克成同志出生于革命世家,自幼在身为共产党员的父亲革命激情的感召下,立志也要服务于人民群众。在刻苦求学苦练本领的征途中,与志同道合的同学阮荣玲结为夫妻。从此她们互敬互爱,共同攻克医学难关,为广大患者服务;同时主编出版了全世界第一本中英文版《肿瘤冷冻治疗学》,主编医学专著9本,参编专著29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96篇;将她们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广大患者。2001年她们到广州筹建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并先后出任院长、总院长至今,他坚持“科技兴院、诚信立院、博爱办院、行风护院”的办院方向,践行着共产党人廉洁、诚信为患者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医院也从建院初期的20张病床发展为400张病床,收治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肿瘤患者, 2013年徐克成院长被评选为世界冷冻治疗学会主席。2006年初徐克成院长不幸身患肝胆管细胞癌,术后几天他对老伴说到马来西亚疗养,实际上去马来西亚看诊两位象面人并接回医院就诊,在病人康复出院欢送会上,徐院长首先感谢夫人对他工作的支持和生活的照顾,老伴这才了解事情的原委,现场两老含泪深情地拥抱在一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术后的徐克成,奉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为病员服务的共产党人信念,他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多次挑战肿瘤治疗极限,并从社会各界和医院筹集资金,拯救贫困患者生命。比如: 2006年2月,他带领复大医院为梅州一位14岁女孩治疗面部肿瘤,不仅切除了1.5公斤的肿瘤,而且完整地保存了被肿瘤“压”住4年的右眼。中央电视台以《梦开始的地方》为题,详细报道了这一公益行动。2007年7月,为湖南患者黄春才治疗被称为“超级巨瘤”的面部肿瘤,切除患者面颈肿瘤总重达17.5公斤, 被路透社称为“超级巨瘤、超级技术”,认为这是“中国医生的突破性成功治疗”,是“中国的荣耀”。 2009年12月底,徐克成救回在外漂泊2年、生命垂危的患有巨大卵巢癌肿的28岁女青年彭细妹,成功地为其切除的肿瘤和囊液重达55公斤,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然而,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将防癌治癌的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在老百姓中普及,2013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时代楷模”徐克成主持组建了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癌症科学防治和抗复发知识,服务于广大癌症患友。2014.6月,在他的倡导下医院与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委区政府共同建立了“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并借助这个平台,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扶贫救治基金,聚合医院和社会力量,更好地帮扶救治贫困患者。目前工作室已先后成功为黑龙江罹患腹腔畸胎瘤韩冰冰;广东清远患“胸壁巨瘤” 罗彩枝;广东怀集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莫小凤三名贫困、疑难危重患儿展开了爱心接力救治活动。其中,韩冰冰罹患腹腔畸胎瘤4年期间,先后实施了手术,但手术完半年后就复发,化疗也无效后,被医院下了 “遣返令”。绝望的父母看着冰冰的小肚皮一天天胀大,到处求医到处碰壁。偶然间冰冰的家人看到了“时代楷模”徐克成的报道,东拼西凑七千元来到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立即专门成立了救治小组,对冰冰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当即决定将冰冰作为首个帮扶对象,通过扶助贫困癌症患者基金会为她募捐,《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及多方网络媒体纷纷向社会呼吁救治冰冰。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7余万元。与此同时,以李朝龙教授为首的专家治疗团队,成功克服手术中:麻醉难、止血难、缺血再灌注难的三个难点,持续了8个小时,总共切除出来的肿瘤有两瓣,瘤体大小为61×54×40cm,重达15kg。其次,医院不仅为冰冰治病,而且注重其心理疏导,跨越治疗生理的病,救助心理境界。冰冰因长期被病疼折磨,见人低头不语,在她稚嫩的脸庞上,看不到笑脸,却是满布痛楚的乌云。医护人员在冰冰住院期间,送去童装、儿童食品,陪她看书、讲童话故事,传递抗病魔的信心,渐渐地,冰冰开口讲话了,脸上绽放了稚嫩的笑容,与护士姐姐们也无话不谈了。术后当护士扶着她在病房来回走动时,冰冰低着头,哽咽了半天,说:“我终于可以看到自己的脚了”。日,医院为冰冰举办“庆生会”庆祝她的康复 。然而,因为冰冰的病,她已经辍学在家。为了让冰冰重回校园,医院经讨论后决定,由医院及“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每月资助冰冰四百元,直至她大学毕业,并颁发了资助证书,为冰冰解决上学的难题。日,徐克成一行带着众多医生护士的思念与祝福,到黑龙江乡村探望重新上学的韩冰冰,当了解到重新上学的韩冰冰非常爱学习,已跳级到四年级的喜讯,所有关心和帮助过她的爱心人士无一不为之振奋,为我们能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一份力,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欣慰。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了徐克成事迹专访,得到在社会各界的好评。徐克成院长就是这样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由此先后荣获卫生部“白求恩奖章”,中宣部“时代楷模”等殊荣。这与他和睦上进的家庭氛围及家人的无私付出分不开的。2005年,本已在美国工作15年的儿子,也被他召唤回国,在上海投身到为祖国人民服务的行列中。年迈体弱的老伴本可以跟随儿子享受天伦之乐,但为了支持徐院长的工作,一直在广州照顾其生活。志以成学——林国杰家庭家风无言,却可以奠定一个人一生尊崇并延续的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父母没有用说教教过儿女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式,而是用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做了儿女最好的教科书。“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这是林国杰医生的爷爷-林仲文老先生经常教诲林家子孙的一句说话。林国杰出生于中医世家,从曾祖父林荫棠,祖父林仲文到父亲林汉华,都是医术精湛的骨伤科大夫,几代人的累计行医逾百年。祖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对后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刚到而立之年的林国杰从小立志行医,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潜心钻研医术,如今已是年轻有为。揣着一颗济世为怀的心,每天全身心为病人服务,这是一个30岁年轻人的坚持,而这背后,更是一个百年中医世家的坚守。说起林氏家族,不得不提的是林国杰的曾祖父林荫棠先生。这位习武出身,兼学跌打医药的跌打正骨大夫,至古稀之年,仍为街坊正骨疗伤,一时成为羊城美谈。林仲文的十个子女中,有三位是医生,其中,儿子林汉华(林国杰的父亲)曾是正骨医院门诊部主任,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中医。在已过花甲之年的林汉华的记忆里,自己的学医之路从骑着车送父亲上班开始。“一开始根本不懂,只能在上班路上听父亲讲讲医院的事,到了医院,就默默跟在父亲旁边看着。”说起当时的情形,林汉华记忆犹新。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年轻的林汉华走上了行医之路。在林汉华的记忆里,父亲林仲文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我们这一行和外科医生不同,不开刀,却得有疗效,最关键在手法。”已经退休的林汉华至今都保持着当年的状态,他一边比划一边告诉记者:“手法靓不靓(好不好),该怎么拿捏,心里有谱才能动手。”在林家的客厅里,一幅“妙手仁心”的字画十分显眼,这也是林汉华非常珍爱的一幅字画,“医者仁心,要造福于民。”老中医仍保持着那一颗赤诚之心。而这种热情,除了基于高尚的医德外,也来自家族的影响。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的林国杰,功课不忙时,基本都是在旁观祖父和父亲医治病人。早在他五六岁时,祖父经常会收留外地来广州看病的病人到家中居住,“当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住院,祖父就把素不相识的病人带回家中照顾,还精心为他们做治疗。”祖父对病人无私的关爱,也深深影响了尚在孩提时的林国杰,医者仁心,或许从这里萌发。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这是林仲文经常教诲子孙的一句话,林国杰仍记忆犹新。行医之路从来都不轻松。在林汉华看来,儿子从小性格稳重、心地善良,适合行医,因此他对林国杰的要求也相对严格,“要他一步一步来,扎扎实实打基础。”尽管父亲要求严格,但林国杰也从未让他失望。在林国杰的母亲马淑仪看来,两父子相处如朋友,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父子俩从未吵过架,“一坐下来,三句不离本行,饭桌上、茶桌上,聊的都是什么样的手法更好,怎么样力度更佳。”林汉华告诉记者,儿子个性稳重,他十分欣慰。而林国杰进入医院成为骨科医生后,林汉华也曾“旁观”过儿子救治病患的过程,“他很让人放心,我从来都不会干扰他。”但每一次“旁观”后,林汉华和儿子都会热烈讨论整个过程中,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林汉华也会一一给儿子指出来。正是这样的氛围,让年轻的林国杰在工作中更加勤勉踏实,在业余时间,他坚持进修,努力提高医术,坚守着救死扶伤的信念。幸福家庭中,担当“顶梁柱”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甘愿付出的女人,林家也不例外。林汉华与妻子马淑仪同龄,结婚三十余年一直相敬如宾,即使如今退休后,夫妻俩也经常饮茶谈笑,“相看两不厌”。谈起数十年婚姻生活,马淑仪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两人刚结婚时,家中条件并不宽裕,住在狭窄的宿舍里。由于林汉华经常加班,年轻的马淑仪独自一人一边照顾年迈的家公,一边料理年幼的儿子,即使手忙脚乱,也从未有过怠慢。妻子的付出也让林汉华十分感动,多年来,两人一直恩爱如初。记者采访时,林汉华接到老友打来的电话,几对退休老夫妻计划着外出旅游,“不带年轻人了,就我们几个老头老太太。”听着丈夫的安排,一旁的妻子笑得十分开心。父母的恩爱也影响了林国杰。2014年年底步入婚姻殿堂的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妻子何思韵温婉善良,十分体贴。和父亲当年一样,林国杰如今工作繁忙,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妻子从未有过怨言,而是将小家打理得温馨浪漫。“拍拖几年,到如今结婚,我们很少有时间出去旅游,她从未抱怨过。”林国杰告诉记者,从小他就羡慕父母相敬如宾的感情,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他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两个人互相照顾、互相体谅,就是幸福。”公仆本色——刘可文家庭刘可文,现任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三分局副局长。自2000年转业进入城管执法队伍以来,事事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时时严于律己,十几年如一日,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和积极进取诠释着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定下三不原则:第一是对送礼不要,说情不听,请客不去。他的妻子更是当好廉内助,在家里会经常提醒丈夫:违反的事千万不要做,违规送的东西千万不能要。执法为民 忘我工作自加入城管队伍以来,刘可文无论在什么时候岗位上,他始终保持了昂扬的工作状态。分局每次组织整治行动,他都要亲临执法一线,亲自组织指挥,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的时间表里,从来就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通常是最早一人上班、最迟下班的一个,是大家共认的“拼命三郎”。2012年,广州市迎接“创文”、“创卫”检查期间,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城管人精神,经常是刚上完夜班又接着上白天班,带领队伍对管辖区域进行严防死守,将违章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事们每次见到他因严重睡眠不足,而充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身体时,都很心痛地劝道:“刘局,你也该休息一下了,别累坏了身体”。可他每次总是笑着说“现在工作任务很重,我身体挺得住,吃得消,等忙完工作后再好好休息几天”。去年,分局收到一宗关于投诉某超市违法设置招牌的信访案,由于案情复杂,投诉人向多个部门反复投诉3年多时间,都没有得到满意解决,投诉人意见很大,是一个遗留下来的老大难“积案”。接到这项任务后,刘可文立即带领队员展开全面调查,先后6次深入走访相关单位,详细了解情况,认真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办法,并主动组织召开由规划、工商、房屋鉴定、城管分局、街道、属地城管中队和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最终达成共识,各方领导签名确认同意由该超市自行拆除。通过刘可文深入细致地反复做工作,最后变强拆为自拆,变执法为服务,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投诉人80多岁的老大爷感激地说:“你们真是勤政为民的好城管、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坚持原则 廉洁奉公2000年进入广州城管支队直属三大队任副主任科员之前,他在武警当了19年兵。部队严于律己、一板一眼的作风,被他带进工作中来,下属都说他,很守得住原则。熟悉刘可文的人都知道,要请他吃饭,比什么都难,因此又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请不动”。他有两种电话不接:一是在现场发现违章行为正要立案调查时,任何电话不接;二是对不熟悉的电话号码不接。他解释说,第一种是防止有人说情,当场提出要“放水”;第二种是防止违章者搞不正当交易。在查处案件中,有时难免会有上门说情的,他都一一予以挡驾。一次,他在处理某工地违章使用袋装水泥的案件时,一名部队的老领导打电话给他,希望在计算违章水泥使用量上做点文章,减轻处罚额度。他一方面做好老领导的解释工作;一方面认真调查违章事实,依法进行了处罚。还有一次,在处理一起无证施工案时,他的一个多年好友请求帮忙,他恳切的对好友说:“说实在的,我们多年的朋友,在情理上应该帮忙,但是我们办案有法规,讲程序,我只能根据违章事实进行处罚,请相信我们会按章办事,请你也要理解我的工作”。像这种坚持原则,不讲“面子”的事,他不知遇到过多少回,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亲朋好友,他们都怪他没有人情味。刘可文的妻子下岗待业多年,小孩正在读大学,家里亲人经常看病住院,所有的经济负担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但在情与法、名与利、权与钱面前,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他始终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如果自己“吃”了、“拿”了,在执法中就无法坚持原则。渐渐,刘可文的廉洁作风在系统闻名,加上工作能力出色, 他在2006年被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模范军转干部,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市纪委评为“廉洁广州2014年度人物”。相濡以沫 家庭和睦家事轻如絮,事业重于山。刘可文坚持以城管事业为家,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刘可文家里有四位年迈体弱的老人需要照料,小孩还在读小学。妻子是一名深明大义的人,下岗后就没有再找工作,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肩负起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责任。2005年1月,刘可文父亲骨椎增生,从增城老家到陆军总医院住院,病情较重,稍微活动就是全身剧痛,起居饮食需要人照顾,住院1个多月。此时正逢单位有突击性任务,刘可文不得不让妻子照顾父亲。儿媳妇照顾家公各方面的生活,让妻子和父亲都有些不方便。父亲渐渐有些生气儿子不亲自来照顾他,几乎每隔两天,他都要问儿媳:“可文真的有那么忙吗?别人怎么没有他这么忙,他爸生病了都没时间来照顾!”每每这时,妻子都是流着泪对家公说:“可文是真的在忙,他说,等他忙完这阵儿,再好好陪陪您。”2005年7月,他母亲重病在增城住院,医院已连下三次病危通知书。当时正进行工地普查,中队人员少任务重,他没有把母亲的事告诉任何人,强忍着对亲人的内疚,坚守在工作岗位,母亲住院一个多月,只是在忙完工作后的深夜赶到医院去看望,第二天又赶回来上班。对此,妻子始终以其女性特有的善良和无私默默支持着丈夫,悉心照顾老人、丈夫和小孩,与丈夫共同经营着这个平凡而又温馨的家。“军功章有我一半,也有妻子的一半。”,这是刘可文同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警魂不朽——邬松君家庭结婚十二年,邬松君家庭坚持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爱国守法、文明礼教、遵老爱幼、遵师重教、友邻和睦,努力营造一个知书达理、学习氛围浓厚的美好家庭。他和爱人感情上相亲相爱;人格上相互尊重;性格上相互补充;生活上相互照顾;工作上相互支持。小两口婚后一直恩爱如初,相敬如宾,悉心经营着这个令人羡慕的家庭,成为幸福婚姻、最美家庭的代表。比翼双飞的背后,是相互间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反之也然,一位成功的女人,都需要一个男人坚强肩膀的倚靠。2003年,邬松君与妻子走上了婚姻神圣的殿堂,从此,邬松君从警的路上,每一次栉风沐雨,每一次披荆斩棘,都洒满了妻子的关怀与疼爱,每一枚警功章,都饱含妻子的一半汗水。而妻子的每一个教学成果,也包含着邬松君的默默支持。十二年风雨路,十二年艳阳天,他们夫妻相敬如宾,用恩爱织就幸福家庭;比翼双飞,用相互支持铸就双方辉煌事业,收获了沉甸甸的丰收。——邬松君,荔湾分局便衣大队副大队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个人嘉奖7次,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8次,获得第五届广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市公安局“人民满意民警”、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第二届“南粤十佳卫士”称号,2014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节奖章”,2014年4月获评“广州好人”,2011年7月光荣当选广州市荔湾区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日,获得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提名奖,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其先进事迹先后40余次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她的妻子,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后,坚持不断学习,追求进步,2014年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教育硕士学位。作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多次培养出区高考英语状元,其培养的学生遍布北大、清华、复旦、中大、厦大、长春空军航空大学等全国名校。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广州市高考贡献奖。被评为省优秀评卷员,课改先进个人等等,2次获区嘉奖,曾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多次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爱,成了最美家庭的一道动人风景线“爱上了他,就连他的职业一起爱”。警察是一份危险的职业,初识之时,他的妻子也曾犹豫过。但他深深为邬松君打击犯罪、为民除害的一身正气所感动,身为人民教师的她,十分清楚人民警察肩负的神圣使命,更深刻地认识到,“爱上了他,就连他的职业一起爱”。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面对所教的几百号求知若渴的学生,妻子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面对繁重的备课和批改作业和众多的课时,常常让她累得喘不过气,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只要邬松君在家,总会递上一杯热血,然后温柔地替她按摩按摩,此情此景,让她感到丝丝入扣的甜蜜。“当工作成为丈夫的使命,她默默挑起家庭的重担”从警16年,丈夫邬松君始终奋战在打击“两抢”犯罪第一线,先后参与破获各类案件1640多宗,抓获嫌疑人1550多人。对于一个“工作狂”和“拼命三郎”的丈夫,每天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甚至经常三更半夜接到任务,从床上爬起说走就走是常有的事。对此,妻子承担了太多的落寞和委屈,默默承受着孤独的寒夜……但她深爱自己的丈夫,理解丈夫的伟大事业,无私支持、默默奉献!用坚强的毅力、艰辛的努力,撑起了整个家庭,无论是自己工作多忙,家事多累,她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对她来讲,再忙再累,她从不叫一声苦,说一句怨言,掉一滴眼泪。但作为打“飞抢”犯罪的丈夫,每天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可能,每一次执行任务,每一次深夜伏击,妻子都无比担心,因为,她深知丈夫的性格,疾恶如仇,英勇无畏。从警15年,多少次与犯罪分子正面交锋、英勇搏斗,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至今,丈夫邬松君身上还留有13处伤疤。如,日上午10时左右,邬松君在抓捕“飞抢”犯罪嫌疑人时,连人带车扑倒在地,在地上与嫌疑人搏斗滚打了4、5分钟后,犯罪嫌疑人朱某从摩托车座位下抽出一把大铁锤,疯狂地砸向邬松君,邬松君左大腿被重重砸了几下,手脚也擦破皮,每天晚上丈夫回来,妻子都要帮丈夫敷药,心疼极了。这样的事情不是一回两回,2010年8月,为了深入摸清“黑仔”飞车抢劫团伙的行踪,邬松君与队友扮成农民工,在嫌疑人聚居地附近租房,开展秘密跟踪工作。一天晚上,“黑仔”误将邬松君当成仇家,带着一帮人,每人拿着一把40公分长的大砍刀,凶神恶煞地朝邬松君的房间扑来……幸亏邬松君跑得快,才逃过一劫。热心公益的善举,闪耀着人性最美的光辉谨遵中华传统美德的邬松君家庭,总是将公益融爱心融入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热心公益的善举,闪耀着人性最美的光辉。在荔湾区公安分局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入户大走访活动中,邬松君同样展示出其细心为民的一面。日晚,邬松君带领民警徐世美在河沙西街十八巷2号701房开展入户走访时,发现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在家中,经了解,该小孩在读小学二年级,其父母在鞋厂工作,长期晚上加班。考虑到小孩独自在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邬松君便和队友对小孩家中的煤气、电器电线等进行了细致检查,排除存在的问题,向其宣传安全知识,并辅导其做完家庭作业。之后,这户家庭也成为了邬松君的帮扶对象,一有空,邬松君便前往探望,嘘寒问暖,尽显侠骨柔情。2014年6月,邬松君夫妇收到从中学初一就开始关心帮助、辅导的高考学生唐国锋以高出重点本科54分的总成绩614分的好消息。此外,邬松君长期在某老人疗养院参与照顾关心孤寡老人,2014年10月获得广东首善爱心工程管委会在中山纪念堂颁发的“幸福广东,首善社区”优秀义工。他们用奉献,为最美家庭作了深刻的诠释他用奉献为警徽增辉,她用奉献为家庭润色,他们共同用奉献,为最美作了深刻的诠释。作为警察,加班加点不回家是常事,不加班才是怪事。所以,每逢赶上重大任务时几天不归家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每逢全国、省市区两会和春节等重要盛会和节日,丈夫常常是早出晚归,有时出差三天两头不回家。十几年来,无数次,因为突发警情,丈夫深夜、凌晨从床上爬起来外出工作;无数次,因为伏击审讯,丈夫连续数天没回过家;无数次,因为出击擒敌,丈夫在泥潭里,在臭水沟里,与嫌疑人展开殊死搏斗。对丈夫来说,每破一宗劫案,每抓一个嫌疑人都如金子般珍贵!作为妻子,常常一个人陪伴儿子进入梦乡,一个人带着儿子上学,有时,丈夫仿佛成了家里的过客,而家,仿佛成了丈夫的旅馆。如,近年来,便衣大队连续几年参与侦办分局“4.20”、“11.6”、“6.21”等重大专案,作为单位的领导和刑侦骨干,连日加班、通宵奋战是家常便饭,对此,工作本来就十分繁重的她,一个人承担起接送孩子子上学、照顾孩子和家中老人的全部重任,有时在学校辅导学生晚自修回来已经很晚,她还要检查孩子的作业,洗刷当天的衣服等家务,一直忙至深夜,又挑灯夜战,为明天工作备课……“爱如甘泉,润物无声。她用奉献,撑起了半边天”丈夫多年在外征战,打击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群众的一声声称赞、一句句感谢,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当丈夫捧着奖杯或荣誉证书回来,此时此刻,妻子为丈夫感到高兴和骄傲,为丈夫感到荣幸和欣慰,此时此刻,她感到自己的所有付出有了沉甸甸的回报。对于丈夫邬松君来讲,一提到家庭,这个铮铮汉子却充满了愧疚。2004年,结婚才一年,家公就因病去世的悲痛。由于工作忙,家公生病期间,丈夫没有时间去照料,照顾家公的重任就落在新婚的妻子身上。多年来,邬松君每提到爱人和孩子,总是心怀内愧,最怕被妻子问“什么时候下班”。每当此刻,邬松君总是流下愧疚的眼泪。对家庭的愧疚,并没有让邬松君在工作中犹豫,他心中的信念不变,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努力要干出成绩来,让家人以他是一名便衣民警而自豪。仁者爱人——李长信家庭20年远亲近邻 20年小善大爱。家庭是城市的细胞,家庭稳则社区稳,社区稳则城市兴。关爱邻里,守望邻里,暖心家庭,彰显的是大爱无疆,是对这个城市最真挚的热爱。广州市纪委,就有这么一位同志,20年来,带领着自己的家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帮助困难邻居,用自己的小善大爱,在平凡的生活中上演着浓浓的邻里真情。两个家庭 邻里结缘。若不是因为住在同一栋楼,常年出入相见,这两个家庭也许只是茫茫人海中擦肩而过的情分。楼上和楼下,是平常人再正常不过的邻里关系,这两个家庭都很平凡。楼上的李长信是广州市纪委的一名干部,妻子是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楼下的陈大哥则是黄埔造船厂的一名工人,妻子是一名下岗工人,他们的女儿由于身体不太健全,也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常年只能靠打点散工补贴家用,一家三口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1995年,黄埔区长洲镇,还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岛,两家人由于祖籍相邻,关系一直不错。20年情缘 点滴相助日子就是在柴米油盐的点点滴滴中浸透着我们的人生。由于陈家相对来说经济上没有那么宽裕,平时的衣食住行,李长信一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陈家提供帮助。一袋米,一瓶油,一根葱,一碗茶,日常生活,李长信一家的关心,渗透在点滴中。帮帮忙,聊聊天,甚至为孩子升学、工作出谋划策,不管是逢过年过节还是平常日子,总能见到李家和陈家的默契。邻里温情,20年来从没有间断过。“与其说,这是种帮扶,我更愿意说是一种邻里亲情的帮助。”谈起这位陈家的老大哥老大姐,李长信总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倾心相助 共度难关平淡的日子飞逝而过,两个家庭的情谊一结就是数十年。2005年,陈大哥突然因为中风后遗症丧失了劳动能力,给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后,全家仅靠他的退休金过活。本就清贫,如今雪上加霜。看着陈大哥一家的困境,长信一家心更紧了。“没事就去聊两句,了解困难,分享快乐。”李长信说,生活有时候不能给你最好的,但是怎么去过,看我们的心态。平时的小困难,李家想尽办法悄悄解决;生活的一日三餐,能照顾也尽量照顾,虽然后来没有在一起住,两家还是像亲戚一样,走动频密。多了一个老弟,更是多了一个支撑,陈大哥一家渐渐小日子又照常起来,生活的压力慢慢解决,家庭的阴郁渐渐散开。大难压来 情上加情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如果说李长信和陈大哥的两个家庭最亲密的时候,应该是大难压来的时候。2012年,年仅30多岁的陈家女儿不幸身患癌症,让这个本来并不宽裕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得知这个情况后,长信家立即拿出10000元现金,连夜送到陈大哥手里,这笔钱虽然不是特别贵重,却是长信妻子三个月的工资,而对于陈大哥一家来说,更是指望着用来看病的救命钱。“这个病肯定可以治好的。”李长信一家不仅给与了最大的鼓励和安慰,还四处张罗,帮陈大哥家联系到了华侨医院的有关专家对陈家女儿进行诊断并施行手术。整个过程中,李长信一家多次研究医疗保险报销等事项,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在以花最少的钱、请最好的医生的前提下,确保了陈家女儿手术的顺利进行。这是一次大难下的扶助,让陈大哥家在焦虑与感动中再次挺了过来,目前,陈家女儿正在康复中,生活恢复正常,陈大哥家又恢复了生气。点滴小善 集聚大爱也许这每年的一份份慰问品,重大疾病的捐款在一些人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这种延续20多年发自内心的关爱,却是盏盏明灯,点亮了陈大哥家对生活的希望,维系着这个家庭细胞的存续。李长信家庭的这份善良,美在年年月月的坚持,美在不求回报的无私;李长信家庭的这份友爱,美在对邻里的一份担当,美在对羊城的一份热爱。善虽小,点滴成大爱。从李长信家庭对邻里的恒心关爱中,我们看到了广州城市精神的缩影。李长信家庭为我们展现了羊城最美家庭的良好形象,他们正以积极而有效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信仰——陈德升家庭乐善好施、粤爱粤关怀陈德升,广州长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广州市萝岗区草根助学济困联合会副会长,广州市志愿者领袖俱乐部(V领汇)外联项目部部长,广州青年者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心心之家广船服务点项目负责人。妻子,广州市萝岗区草根助学济困联合会会员,广州青年者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心心之家广船服务点项目负责人。一双儿女正在读书。受益于广州开发区良好的人才引进政策,陈德升于2011年获评“广州市优秀外来务工技能人才、2012年广州市开发区首届科技骨干人才”落户广州市萝岗区的新广州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互助的大爱家庭,家庭成员全部成为注册志愿者,长期持续的参与志愿活动、参与帮助社会及邻里乡亲、困难用户等献爱心活动!2013年10月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先后参与星语自闭症儿童学校、启智学校、广船养老院、幸福养老院组织的智障、自闭症儿童帮扶、关爱、养老院敬老探访、助学助人济困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和献爱心活动100多场次。再忙都不错过每一期养老院探访!2013年至今,夫妻驻点参与广船养老院“晨夕交融——青年长者融合计划”志愿服务活动,几年来,无论业务多么繁忙、无论出差身在何处,每每想起广船还有养老院老人家的牵挂、想着他们充满期盼的眼神,总是合理安排好时间,无论周末、还是半夜或是驱车、或飞机赶回广州,坚持参与每一期的活动,从不间断过;在每一期活动中,联合团队成员精心组织志愿者参与长者交流聊天、游戏互动、节目表演、手工展示、筹办大型游园等活动,在交流和活动中让长者感受到广州的温暖、感受到社会新一代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并带头倡议参与活动志愿者把参与活动的心得、行动和活动成果回家分享给家庭成员,提倡志愿者回到家中多陪家中老人、长辈聊天、运动、看电视、帮老人修指甲、洗脚等,进一步促进志愿者把关爱带回家、带给身边人,从而带动周围的人更加尊老、爱老,由此得到广大志愿者的普遍认同,为此也多次被评为服务点“老心劳力骨干,十大志愿者”称号;帮、培、带,影响他人参与志愿和济困服务多年来,夫妻两人组队联合骨干团队成员平均每次活动组织社会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超过百人,每年参与组织探访、表演等服务活动50多场次,服务和受益对象超过30000人次,深受老人院、志愿者朋友、老人朋友的欢迎;每一次活动中,坚持做到活动前任务分配和活动指引、活动后成果分享与心得交流;同时,现身说法,将自己工作、生活、志愿经验,切身体会、结合志愿活动和志愿者特别是学生志愿者一起分享,促使广大志愿者朋友在活动中收获经验、收获友情、收获感恩!从而有更高激情和意愿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善于发现积极、优秀的志愿者,一年多来,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发展、培养30多名优秀志愿者加入骨干团队成员行列,他们已经发展成为团队活动强有力中阶组织力量,持续为养老院提供带头、组织志愿探访服务;在假期当家庭来了小住客人、朋友、小孩的同学到访,无一不被他们说服并开心参与1期或多期养老院献爱心活动,一年多来累计有来自武汉、揭阳、普宁、汕头、美国等地亲戚、朋友、同学10多人次参与活动;受活动感染和带动,众多参与者回到当地后也陆续加入当地志愿服务行列,持续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挖掘、带动近10个志愿家庭近30人集体参与养老院爱心志愿服务活动,5个家庭近15人加入助学济困行列;近年来,发展、影响身边的同事、亲属、个人加入志愿者行列超过50人,个人志愿服务时数400多小时,自己家庭也被评为“志愿服务家庭”称号。济困助学、情牵山区学子!夫妻两人于2014年加入草根助学会,带动家庭成员结对资助5名因父母致病或者致残贫穷,家庭收入微薄、负担重无法完成学业贫困学生(其中3名为梅州丰顺小学学生、每人每年2400元;其中2名为肇庆怀集高一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使他们重回教室、圆了读书梦,年累计捐助助学款15000多元;2014年-2015年初期间多次带队参与萝岗火村、笔村、东区、西区送助学金、送温暖活动;多次参与河源龙川罗丰小学、罗明小学爱心送温暖活动;参与回龙镇黄龙小学爱心课桌捐赠活动;参与从化黄场小学圆梦图书室捐赠活动和五华县、和平县等地区的助学济困活动,陈德升于2015年被授予为草根助学会第一届“优秀骨干”称号,并在第二届会员大会上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委以副会长职务;期间累计参与助学济困、送温暖活动20多场次;还多次参与广州电视台G4组织的为贫困山区儿童送温暖加多宝义卖活动。家庭参与给和平县、五华县贫困学校捐赠课桌30套,参与河源病魔女孩捐助、车祸患者捐款、花都重病儿童生活救济、捐助爱心款项超过10000元,每年发动家庭成员、身边伙伴参与爱心献血超过10人次等。热心故里、捐钱修路、济困助人虽然离开家乡已经10年有余,但是家乡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的他的心,得知家乡村道残破不堪,晴天即尘土飞扬,雨天便又成水池的情况后,兄弟、父母等家庭成员拿出4万多元,买砂石、请机车,由父亲带队督工,村民出力,将村道平整、铺砂石,使原本崎岖不平的村道变坦途,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深得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赞誉;尽管举家迁居广州市,但是善良大爱的他们没有停止对家乡贫困、病残家庭的资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底,他和家人参与家乡邻里病、弱、残、孤家庭的救助,累计爱心捐助超过100多人次,捐助款项超过10万元;爱心延续、永不停步!无论在广州还是家乡,每每知悉有家庭贫困、大病致贫人群,总是主动参与并带动数名朋友、邻居参与捐助和探望,尽己绵薄之力,帮他们克服困难,多年来对广州医治的普宁白血病患者、汕尾脑瘤黄姓患者、河源骨癌患者、揭阳脑瘤吴姓患者等大病致困人群资助、慰问20多人次,捐助金额超过20000元!发动全体家庭成员、兄弟、父母等举家参与并通过所在企业(广州长川科技有限公司)由萝岗慈善会、红十字会向汶川、雅安、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超过30000元。天地英雄——杨开林家庭提起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杨开林,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他的妻子唐建蓉。唐建蓉是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文化站的站长,她既是一名普通的警嫂,又是一位辛勤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她用理解、支持成就了杨开林两次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派驻东帝汶的维和任务,2014年9月,杨开林又被派驻阿富汗大使馆任外交官。同时,她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到街道文化站工作近十年来,文化站连续七年被评为天河区的先进文化站和最佳文化站,广东省百佳文化站,广州市街坊最喜爱的文化站等荣誉,其本人连续七年获得天河区先进文化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007年评为广州市群众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11年评为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贡献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2014年,唐建蓉更是被评为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先进工作者并通过全省高评委的评审,取得了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成为了基层群众文化专业的专家,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一、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理解、支持成就了一个最美家庭日,丈夫杨开林接到公安部的通知,他通过了联合国的严格考试,5月5日出发,到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接到任务后,杨开林非常矛盾,一方面,作为一个警察,能够代表祖国去参加维和这样一项工作,这是极大的荣誉,但另一方面,妻子唐建蓉已经怀孕八个月了,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自已一走,妻子怎么办?唐建蓉体察到了杨开林的矛盾心情,就告诉他:“你放心去吧,我能行。能去维和,是一次很难得的锻炼机会,好好工作,为中国警察争光”。杨开林在妻子的鼓励下踏上了维和的征程,两个月后,唐建蓉生下了女儿,由于东帝汶维和区通讯条件落后,杨开林在女儿出生两天后才知道确切的消息。通电话时,唐建蓉告诉丈夫一切都好,其实,因为是高龄产妇,医生决定实行剖腹产,家属签字还是唐建蓉的母亲签的。为了纪念丈夫维和,她给女儿取名“杨苇荷”,希望她品格坚贞,出淤泥而不染。为了支持丈夫维和,唐建蓉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女儿出生后二十天,得了新生儿黄胆,必须住院冶疗。家里离女儿住院的华侨医院很远,而且交通条件极为不便,从家里出来到能打车的交通要道要步行近二十分钟,这对于一个普通人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一个刚生完孩子才二十天的妇女来说确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在以炎热著称的广州市的盛夏七月,其艰难可想而知。医院住院病房紧张,家属不能陪床,但孩子还没满月,还需要母乳,唐建蓉便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医生和护士了解到情况后,都非常感动。杨开林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听说后,问她为什么不打电话给单位,让单位派车接送,唐建蓉说:单位的事已经够忙了,这些事她可以自己处理,就不用给单位增加负担了。就这样,在杨开林维和期间,尽管单位领导非常关心,经常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但唐建蓉却没有一次因为生活上的困难而找领导。杨开林执行完任务回到家时,孩子已经十个月大了。本以为这下可以好好陪陪妻女,照顾家庭了。但是,由于工作需要,广州总站决定调杨开林到位于南沙区的龙穴岛边检站筹建组工作,因为是个正在筹建的单位,很多事务需要处理,杨开林工作很忙,每隔几天才能回家一次,照顾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在了唐建蓉的肩上。2005年6月,杨开林又接到去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的通知,2005年7月,他再次踏上了维和征程。就在杨开林走了几天之后,女儿杨苇荷因为受凉,发起了高烧,连续两天高烧不退,住进了广州市儿童医院。来广州帮忙照看外孙女的岳父心脏病又犯了,而那时又正逢唐建蓉参加的广州市合唱比赛进入紧张的决赛阶段,那几天,唐建蓉真的是两头跑,忙完了工作,又赶到医院看女儿,还要回家看父亲。对此,唐建蓉没有半点怨言,她知道,这是国家的需要,是维和事业的需要,由于她的支持,杨开林两次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帝汶勋章,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叁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去年7月,杨开林接到上级通知,准备外派他去我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工作,请他与妻子商量。因为阿富汗是一级战争地区,危险且艰苦,而且现在家庭生活挺幸福,一家人和和美美,若出去,对于小家庭的牺牲还是很大的,所以,杨开林在告诉唐建蓉的时候还是挺犹豫,没想到回家一跟妻子说,唐建蓉非常理解,她对杨开林说:组织上让你到这么重要的岗位工作,这是对你的能力和忠诚的极大认可,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有国才有家,我们能为国家的需要尽普通人的一点绵缚之力,这是很光荣的事,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于是杨开林于去年9月受国家外交部、公安部的联合派遣,到了阿富汗大使馆工作,如今大半年已过去了,他在使馆的工作非常优秀,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二、爱岗敬业,一个优秀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唐建蓉不仅支持杨开林的工作,她本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作出了很大的成绩。2004年,广州市天河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4名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通过考试,唐建蓉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来到了前进街文化站工作。当时,前进街文化站刚刚成立,一切从零开始。街道文化站所在的占地18550平方米,分上下二层的前进文化广场刚刚峻工,她报到后,立即投入到了广场的设施完善工作中。多次到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和各条街道观摩,学习其他单位好的思路和做法,使得文化广场的建设得以积极推进。其中以高标准建设的图书馆与广州图书馆合作成为“广州图书馆天河前进分馆”,是广州图书馆分馆中设施配套最先进、环境最好的分馆,图书分馆免费向群众开放,分馆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前进地区文化设施落后的面貌,让辖内群众虽豫地处偏远,仍能享受到广州图书馆优质的服务,深得群众的好评。前进街是天河区的新街,居民中原村民占60%以上,如何找准文化工作的切入点,是摆在唐建蓉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她早出晚归,深入到居民中调查、了解,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立足前进地区的实际,制定出街道文化站的工作规划。唐建蓉带领的前进街文化站成立了如前进舞蹈团、羊城广东汉乐团、前进民乐队等26支文艺团队,每支团队都有特色和亮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团队以文化广场为活动的基地,定期在文化广场排练和为群众义务演出,让居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听戏和观看演出,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唐建蓉带领的前进街文化站将文化工作常态化,打造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牌活动,“前进交际舞会”每天都上演,“欢乐前进大家唱”每周末都举办,“社区文艺巡演”更有每月都进行。这些活动如今都成为了前进街文化站的品牌,十年来,活动的开展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迄今为止,唐建蓉带领的前进街文化站文化服务惠及的群众已多达六十余万人次。按照传统的观念,街道文化站的工作就是组织群众唱唱歌、跳跳舞,但是唐建蓉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群众文化工作要改变一般化的现象,使社区文化的品味不断提升。为此,在她的领导下,前进街文化站成立了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吸引和凝聚了辖内的众多书画摄影人才,各协会定期邀请省、市业界名家前来指导工作和举办培训,使群众接受更高层次的艺术熏陶,提高艺术鉴赏力,进而潜移默化,提高群众的精神生活和艺术品味。国家文化部原社图司张旭司长到前进街文化站视察后,欣然提笔“云草多华英”字句,对前进街文化站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2012年12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率领的全国政协常委、委员考察团来到前进街文化站,被前进街文化站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扎实开展的群众文化建设所吸引,极为赞赏,认为前进街文化站为全国基层文化站树立了榜样。三、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岳父母身边的好女婿作为妻子的唐建蓉不仅在工作上支持丈夫,在生活中也总是替他分担。她对杨开林的父母非常关心,他们生活在农村,她总是定期给他们寄钱。和杨开林结婚时,杨开林的弟弟还在读大学,她主动出钱供弟弟念书,直到弟弟大学毕业。为了方便联系,她给杨开林父母家中装了电话,公婆夸她是个孝顺的好媳妇。2005年10月,婆婆脚上长了一个瘤子,那时杨开林正在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婆婆知道唐建蓉工作很忙,怕她知道后担心,就没告诉她。唐建蓉从亲戚那里听说后,想到广州的医疗条件比家里好,马上在广州联系医院,买好机票把婆婆接到广州做了手术,婆婆回去后,逢人就夸媳妇贴心、孝顺。杨开林的姐姐、姐夫都在珠海打工,孩子在老家上学,今年署假,唐建蓉在没有告诉丈夫的情况下,订好票,把姐姐的两个孩子接到广州,让他们在广州、珠海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增长了见识,孩子们回去后,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同样,杨开林对待唐建蓉的父母也是非常关心。2001年9月,唐建蓉的父亲突发心脏病,住进中山三院,连续十四天晚上都是杨开林在身边看护岳父,医生和护士都以为杨开林是病人的亲生儿子,当知道他是女婿时,都深深为之感动。四、勤于学习,在知识天空中遨翔的比翼鸟高考时,由于失误,唐建蓉落榜了,在母亲的开导下,她逐渐走出失败的阴影。和杨开林结婚后,在杨开林的鼓励下,她参加了自学考试。为了学习,唐建蓉付出了很多。2002年4月底,唐建蓉已经怀孕7个月了,在去参加考试的途中摔倒,为了不影响考试,她只经过简单处理就继续参加考试。直到考试完回到家附近的医院才进行治疗,伤口已经感染了,值班医生得知她是为了参加考试才耽误治疗时,非常感动,说:一个孕妇,忍着如此巨烈的疼痛参加考试,太难能可贵了。日,唐建蓉参加论文答辩,那时女儿才4个多月,她为了不影响喂奶,便把女儿带到了学校,很多教授和同学看到那种情形,都非常佩服她。唐建蓉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专科两个文凭。夫妻俩一直坚持努力学习,他们说置身于现代社会,学习应该是一项终生的事业。为此,他们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夫妻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杨开林多次到公安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深造,2007年夫妻同上考上了暨南大学公共管理(MPA)研究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如今都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去年,唐建蓉通过全省高评委的评审,取得了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成为了基层群众文化专业的专家。五、言传身教,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杨开林、唐建蓉的女儿杨苇荷,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德育之星,是亚残运会开闭幕式上的小演员,获得“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春晚舞蹈大赛金奖,文笔好但不满足,热爱文字,热爱写作,不断挑战自己。喜欢阅读,学习能力强。在家更是孝顺明理,很懂礼貌,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去年,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州育才实验学校,成为了一名初中生。杨开林、唐建蓉就是这样一对我们身边的平凡夫妻,他们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们自尊、自强、自立,他们是万千夫妻的缩影,他们脚踏实地的抒写着绚丽的人生。业广惟勤——宋惠途家庭宋惠途是广州市花都区赤坭蓝田志惠花木场负责人。曾荣获;2005年度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荣获2005年度全国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2009年4月获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花都区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花都区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农场被评为省、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广州市创业孵化园基地。宋惠途本人是一名优秀的妇女代表,其家庭更是一个“最美家庭”的代表。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宋惠途同志重视家庭建设,亲人相亲相爱,家庭和睦。与丈夫结婚二十多年,一直互相照顾,互相扶持。待公婆如父母,一家人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很少出现矛盾冲突,从没与公婆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与邻里关系和谐,热心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重视教育,言传身教。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宋惠途同志很注重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夫妇二人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他们尊老爱幼,勤劳工作,任劳任怨,儿子在他们影响下,学习优秀,礼貌待人、乐于助人,成为一个邻里都夸赞的乖小伙。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宋惠途同志原是下岗工人,凭借自己和丈夫的努力,开拓创新,勤劳工作,现在经营的花木场已具规模,生活比以前好了。她不忘乡亲,发动家乡的父老乡亲开荒种树种果,常年义务为他们提供技术和生产服务,传授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近几年,宋惠途先后为村里的建设捐款近一百万元。与此同时,她还时常记挂着村里的困难户,平时在经济上、生活上尽量帮助。她的花木场雇请的80个工人中,就有80%是本村有困难的村民。宋惠途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普通,却不平凡。她的家庭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却是一个村民们公认的“最美的家庭”。止于至善——周伟香家庭周伟香三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群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因在抗洪救灾中无私帮助受困游客和村民,周伟香先后获2014年第三季度“广州好人”与“广东好人”称号。3月18日,在2014年度“十佳增城好人”颁奖典礼上,周伟香入选成为“十佳增城好人”。一、暴雨袭来,让100多名游客进屋避雨周伟香一家三口生活在增城市派潭镇汉湖村车田社,丈夫因中风不能致半身不遂,儿子外出打工,家庭主要收入靠周伟香制洒小作坊和儿子外出打工,年收入3万多元,家庭经济并不富裕,跟其他农村家庭一样过着平凡的日子,但派潭“5.23”特大洪灾后,人们看到了他们一家的不平凡的一面,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日20时开始,派潭镇遭遇持续强降水。至5月23日21时,派潭站录得降雨量343.3毫米,超50年一遇,大封门水库气象站录得最大雨量达478.3毫米,超100年一遇。这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暴雨,导致派潭镇大面积收浸,部分村水浸深达4米,供水、供电、通讯、交通随即中断。当天下午,周伟香如常把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的丈夫扶出客厅休息,照常料理着家务,偶尔探头看看窗外的倾盆大雨。周伟香说,自己家比较清贫,只能在偏远一点的山地建房子,因为地势高,大暴雨对周伟香夫妇没有什么影响。正当周伟香为自家庆幸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有没有人在家,我们的旅游车被洪水淹了,能不能过来避避雨?”周伟香撑着伞走到庭院一看,数十名旅客,浑身湿漉漉的,焦急而憔悴。周伟香二话不说,赶忙开门让他们进来躲雨,十分钟后,在山上种树的工人和附近低洼的村民,也因为暴雨的袭击不得不来到她家躲避。就这样,不到70平方米的客厅,挤满了100多号人,大家各自小心翼翼地挨个紧凑着。“我把家里的饼干、蛋卷什么的,能吃的都拿了出来,让他们充充饥。”周伟香忙前忙后为素不相识的游客和灾民们端茶递水。二、慷慨解囊,用家里仅有存粮为灾民煮饭充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势却越来越大。周伟香看看钟,已是傍晚6时30分。眼看灾民们冻得瑟瑟发抖,周伟香和丈夫周淦其对视了一眼,决定拿出自己家仅有的64斤存粮,为大家煮饭充饥。游客看到他们家的经济情况都婉言谢绝。周淦其说:“大家相聚亦是朋友,你们放心,只要有一粒米,我都煮出来给你们吃。”由于担心灾民们体力透支,周伟香拒绝了大家的帮忙,自己冒雨挑水、劈柴、生火,独自一人忙碌了起来,随后把20斤米淘好,放进了大铁锅,怕白饭灾民们吃不惯,周伟香还把家里的几十斤的腊肉、2只腊鸭放进了锅里。此时,外面狂风暴雨,周淦其家里却升起了炊烟。30分钟后,第一锅香喷喷的腊味饭端进了客厅,大家你一碗我一勺地享用着,不够再煮,一共煮了3大锅饭,约60斤米,让在场100多名饿了一天的灾民吃上了一顿饱饭。灾民们对他们俩夫妇慷慨解囊感激不已,对周伟香的厨艺更是赞誉有加。三、危急关头,舍小家为大家忙碌了三个小时,雨势也有所减弱,刚送走避雨的群众,周伟香开始洗锅洗碗。此时一个村民匆忙跑来告诉周淦其,其住在车田合作社的老父亲周兆祥家里被淹,水已没过一楼,一口塘满水,300多只鸭被淹,20多只鸡被水冲走,情况危急。“当时是5月23日晚上9时,想到70多岁的家公受洪水威胁,我们被吓得六神无主,我马上放下碗筷,准备跟村民一起去援救家公。”周伟香回忆说,“此时市水务局一名工作人员驾驶冲锋舟到来说,汉湖小学有学生100多人,饿得直哭,问我能不能帮忙煮个饭?”与丈夫商量后,周伟香夫妇决定让丈夫的兄弟们前去接自己的家公,自己则留守阵营,为汉湖小学的受灾群众煮饭。“刚才的三锅饭用了60斤米,现在米缸里只有4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伟香思前想后,决定用这仅有的大米,给灾民煲一锅白粥,让更多的受灾群众暂时充饥。说干就干,吹烟再次升起来。看着一锅白粥被冲锋舟运往汉湖小学,周淦其夫妇的心这才踏实下来,他们的父亲也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来到了他们家。当记者问及第二天家里没米开饭怎么办?周伟香说,当时情况急,来不及考虑这个问题。四、夫妻恩爱,患难与共在周伟香的家庭里,虽然成员不多,丈夫五年前因中风致半身不遂,儿子外出打工,家庭的重任落在周伟香一人身上,但是家庭中从没出现过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懂得尊老爱幼、人人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夫妻俩也很恩爱和睦,多年来,周伟香一直悉心地照料丈夫,从起居生活到康复锻炼,每天都不落下一项。在周伟香的悉心照料下,如今她丈夫比刚患病时康复了很多,并且能用上肢力量撑着椅子走几步。天气好的时候,她丈夫也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为了照顾好丈夫,周伟香一直在家务农。酿酒、耕田是她的生计。周伟香说,自家酿出的米酒一般卖给周边的熟客,靠的是口碑。“真材实料,没有添加酒精,有时东莞、新塘也会有客人专门过来买。每斤卖9元至12元,比外出打工好些,又可以照顾到丈夫。”周伟香评上“广东好人”、“增城十佳好人”后,与以往有何不同时,周伟香淡淡地说,“生活还是跟从前一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像我一样去做的。加上过门都是客,总不能让人在外面淋着雨、饿着肚子,自己在家里吃饭吧?这样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特教有方——劳伟豪家庭劳伟豪与谢爱华是教育战线上一对优秀的教师夫妻。两人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各自在教育教学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得老师、家长的肯定和赞赏。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谢爱华夫妇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安居乐业,每天早出晚归,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教育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每年都能保质保量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教学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劳伟豪同志在白云区云翔学校任教导主任,作为白云区唯一一所特殊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均为智力发展有所缺陷的青少年,为了一份社会责任,一份教育热情,劳伟豪老师和所有特教老师一样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工作付出更多的心血。白云区云翔学校创办于2014年9月,作为一所年轻的特殊学校,面对的是从零开始的起步,劳伟豪同志作为前期的筹建小组成员,无论事无大小均亲力亲为,尽量将工作想细想周全,确保为特殊儿童创设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工作的认真负责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谢爱华同志自2000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团队、文化、宣传工作,现任江高镇政府妇联副主席、团委副书记、教育指导中心教育专干。江高镇的青少年工作在她的不断开拓下充满生机和活力。谢爱华同志工作能力强,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对文化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工作责任心,每年都能积极协助镇政府各部门组织、主持镇内群众性大型活动,如:春节晚会、中秋晚会等等,工作能力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及赞赏。特别是在江高镇申创广东省教育强镇期间,以突出的个人能力负责策划全镇性书画展览、编写师生作品展等组织工作,为江高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做出了贡献。15年的教育工作经验让她日渐成熟,也让她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其个人获2004年广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获年度广州市优秀团干部称号;获年度白云区“三八”红旗手称号;获2008年白云区“五好文明家庭”;获2008年广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称号、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获2014年白云区三八红旗手称号。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注意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女儿发展全面,成绩优秀,上学以来一直是学校的学生干部,获2013年度广州市优秀少先队员、2014年度白云区十佳少先队员称号等多项荣誉。关爱家人家庭和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谢爱华夫妇为人父母,更加知道养育子女的艰苦和甘苦。他们不但关心爱护自已的子女,更是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对长辈非常孝顺,假期及节假日经常陪伴长辈出去游玩。劳伟豪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三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健康康就是福。劳伟豪夫妇深深懂得这句话的内涵,他们每天紧张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不愧为一个和睦幸福的教师家庭。(市妇联宣传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军航空大学分数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