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龙潭战役战争中为夺取长沙奠定基础的是什么战役

为北伐战争胜利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长沙战役B.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C.武昌战役D.南昌战役
试题“为北伐战争胜利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17年9月14—21日八天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11件政事。为减轻负担,明太祖(
A.废除丞相
B.设置内阁
C.设殿阁大学士
D.实行八股取士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 “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北伐战争(时间: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形成了统一战线。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明确指出党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广东革命势力向北发展。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日,广东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十万人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以及发动工农群众反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孙中山先后组织北伐,均未如愿。
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平定广州商 团叛乱和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 成立国民政府,编组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和南征,从而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接着,又实现了广东与广西的统一。同时,共产党领导的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广东农民运动为标志的全国工农革命群众运动空前高涨。所有这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和群众基础。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2 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确定从各方面准备北伐。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
北伐仅一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军事指挥而言,主要是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向北洋军阀实力较为薄弱的湖南、湖北进军,消灭吴佩孚军,再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军,最后北上解决实力最雄厚的张作霖军;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北伐战争推翻了哪些军阀?
  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而北伐战争真正开始却是在一九二六年。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包括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以及南浔路战役等等,成功的攻克了南京、长沙以及上海等重要地区。在这些主要战役中武昌战役还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了贺胜桥战役,而吴佩孚的军队主力也受到了攻击,很快就被攻破了防线,革命军抓住了三千五百多名俘虏。在武昌战役中吴佩孚将自己的兵力全部集合起来,希望可以守护住武汉地区。而革命军方面则在九月份将武昌完全的包围起来,并且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攻打武昌的行动,但是却因为地势等原因始终没有显著的效果。
  不过在此之后吴佩孚的第2师很快就归顺了革命军,这样一来汉阳等地区很快就被革命军占领,在这种情况下武昌只能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而吴佩孚也狼狈的带领剩余不多的部下逃走。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为战争的结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出现过分裂和暂停的现象,但是这些战役依旧解放了很多城市,为革命军的统一行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北伐战争推翻了哪些军阀?
  首先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吴佩孚,南方一带的老对手,也是政治场和军事场的硬骨头。虽然在北京立不下什么本事了,可是回到自己的地盘上面,照样还是当自己的土皇帝。这是块硬骨头,手上有枪,手里有钱。这个时候,有人支持的好处就出来了。再加上一群小兵们不怕死,敢拼杀的那股劲,这个硬骨头真的就这么被北伐军给啃下来了。
  其次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孙传芳。虽然他没有吴佩孚那么的张扬,可是手里的人马也是不少。庆幸的是,硬骨头被啃下来了,有些软骨头就投降了。这样一来,倒是省下了北伐军们的不少力气。而且孙的势力到底也没有吴的大,因此吴都拿下了,孙也就简单了。
  就在这个时候,快要胜利了,但军队里面不太和谐了。的四一二也好,后来的七一九也好,就这么分道扬镳了。可是这个时候,本来要打击的第三号人物&&张作霖,被日本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新登位的少帅不想打仗,就同意了形式上的统一全国。就这样,北伐结束了。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北伐战争的口号是什么-历史趣闻网
昭人类社会之兴衰,究古今往事之踪迹
当前位置:>>
北伐战争的口号是什么
16:20:56字号: |
[导读]北伐战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次全国统一战争,这次战争的口号是要坚决打倒一切不利于中国进一步前进的恶势力因子。其中恶势力因子指的不
北伐战争的口号是什么北伐战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次全国统一战争,这次战争的口号是要坚决打倒一切不利于中国进一步前进的恶势力因子。其中恶势力因子指的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反抗,也有外国列强的阻碍势力。北伐战争图这个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这个口号内容简洁,目标也非常明确清晰,使的中国民众都清楚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之所以用这个口号是因为当时中国内部的阻碍势力十分强大,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所以他们要迫不及待的消灭这些阻碍势力。口号中的阻碍中国进步的恶势力,其实主要内容在阻碍中国进步上,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社会矛盾之中,社会生产力处于倒退的时候,如果不铲除这些恶势力,中国在列强的瓜分下只能步步忍让,所以,一切阻碍中国发展的势力才是迫切需要铲除的。而不顾一切则是说明当时国共双方的决心,为了这个决定,他们建立也一所军校,为这次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并且在北伐战争期间,国共双方握手言和,停止内战,将矛头一致对外,这也是他们决心的一种体现。虽然说北伐战争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使得中华民族深深的了解了这些恶势力的顽固,以及坚定了一定要消灭他们的决心,为以后的中国统一战争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北伐战争是什么人领导的北伐战争是谁领导的?答案是蒋介石。这场战争在上的意义重大,被史学界称为是“第一次大革命”。在中共的努力下,1924年,中共两党开始合作,要求是全部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这也算是最好的折中办法。蒋介石照片北洋军阀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腐化堕落,腐败无能,内部的派系斗争激烈,导致军阀割据一方,老百姓的太平日子都过不好。此时中共决定决定铲除北洋军阀。虽然这是一场中共合作的一次大革命,但是总归要有一个领导人。既然是全部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这领导人肯定是国民党的人。所以北伐战争是谁领导的?答案显而易见。北伐战争总司令正是蒋介石,其他各个小分队的领导人也会另外指派。而中共这边的领导人是叶挺,在本次战役中,叶挺领导的军队由于不断打胜仗的好成绩,还被人封为“铁军”。北伐虽说是合作,但是两家人到底还是分得清楚,互相攀比较劲当然也是有的。往大方向说,这次战争的领导人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但是这是两个派别。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上,这样话总司令就自然而然是蒋介石。毕竟在那时候共产党的实力还是要弱一点,这种事情说到底还是个利益纠纷,谁强谁上。虽然在最后这场战争被迫中断,原因是蒋介石和汪直接的背叛。两个狡猾的人窃取此次战役的胜利果实,然后也导致北伐的夭折。北伐战争总司令是谁北伐战争的士兵们大家都知道,大部分都是黄埔的青年才俊。顺理成章的,北伐战争的总司令就是这些学生们的老大——当时的蒋校长蒋介石。蒋校长在当时是个理想主义者,能力出众,所以理所当然的被任为北伐战争总司令。蒋介石照片那个时候的蒋介石还没有坐到后来那么高的位置,有了一定的名气,还是名牌军校的校长,但是他缺少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证明的机会。当初先生创办军校,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党派再受人的欺负,为了不让那些军阀再那么的嚣张。于是,以蒋介石为北伐战争总司令的北伐,就这样开始了。蒋介石是一生都保持着他当年的军旅作风,是个军事天才。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是军事的奇才。两个人的思量方式不一样,毛泽东擅长的是偏僻地形的游击战,能避敌锋芒,还让敌人损失不少。蒋介石比较善于组织大规模的正面战役,这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他被推举为北伐战争总司令的原因。北伐战争也的确证明了蒋介石的能力。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各个拥兵自重,都是数得上名号的一方霸主。北伐战争总司令蒋介石能够挥师北上,逐个击破,这在整个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历数中国古代史,能够北伐成功的人寥寥无几,连战无不胜的都是已失败告终,蒋介石作为总司令,能北伐成功,功不可没。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和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什么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非常明显,直接打击的目标当然是当时的三个大军阀:盘踞两湖,河南京汉铁路沿线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接着就是直系划分出来的“五省联军”的孙传芳,这两个人都是对外号称兵力二十万的人。最后一个就是东北奉系大军阀张作霖,这个据说兵力有三十多万。北伐战争雕像北伐军讨论出来的方针很简单,由南向北打。当然这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决定的,经过情报分析,在两湖的吴佩孚其实是三者之中相对比较弱的。再加上三个大军阀其实内部也不是那么团结,就抓住这一点,北伐军开始根据方针进攻。“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攻击的是吴佩孚的主力。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湖南人民也早就烦吴佩孚了,他们正在进行反吴佩孚的运动。北伐军首先派遣第四、第七小队进入到湖南。成功之后,再把大部队引进去。逼得吴佩孚一路退守都武汉。而在这个时候,另外两个大军阀看到吴佩孚的形势不妙,再也没有办法保持中立,但是两大军阀还要保留自己的实力,所以他们会帮助吴佩孚一下,但不会尽全力。因此北伐军在对付吴佩孚时并没有损失太多。在吴佩孚的兵力濒临崩溃的时候,孙传芳有预感下一个就是自己,他连忙排兵布阵。但是在北伐军集中兵力的强势猛攻之下,可谓是节节败退。最后孙传芳向张作霖求救,北伐军也迎来了最后与张作霖的战斗。以上就是“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的答案。第二次北伐战争简介在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开始进行北伐战争,这次战争历经了几次重大战役,尽管攻克了上海、长沙等许多重要地区,但是因为内部的争斗和分裂,这次战争并没有完全的结束,直到宁汉合流发生之后第二次北伐战争才继续进行下去,那第二次北伐战争是怎么回事呢?第二次北伐战争形势图第二次北伐战争还要从1928年开始说起,当时蒋介石再次担任总司令的职位,在河南地区被攻克之后,很快开始准备继续进行战争。在这一年的四月份蒋介石带领军队开始进行全线的攻击,第31、37等军队也开始攻打临沂等地区,很快将济宁地区占领,张宗昌和孙传芳等人的部队最终宣布了投降。当军队进军到山东地区的时候,日本曾经派出军队暗中帮助张宗昌等人,导致国民军队遇到了一些困难,蒋介石等领导进行讨论之后不再攻打济南地区,从另外的方向继续进行北伐,同时也开始和日军进行抗击,要求他们必须从济南撤退。第二次北伐战争进行到这一年的六月份的时候,张作霖从山海关撤退,他所乘坐的列车却在皇姑屯附近发生了爆炸,导致张作霖最后重伤身亡,而这些炸弹正是日本进行的埋伏,而国民军队则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了北京地区。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也决定向南京政府靠拢,于是第二次北伐战争也就到此结束了。第二次北伐战争可以说是成功的,因为国民政府的行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北伐战争,它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它反对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传统,在一战之后,帝国主义支持并依靠自己的军阀,想要争取和夺利,所以,我们中国人迫切要求打倒军阀,结束这种封建的军阀黑暗统治社会。北伐战争旧影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合作,把革命力量推翻到了极致,这是有史以来,两党最团结的一次合作。两党合作经过了两年的艰苦斗争,在广东巩固了基地用来抗战,并且建立了黄埔军校,成立革命军队,军事的训练,工农的运动发展,都在国民党的政治制度下完成。所做的这些都是奠定北伐战争的胜利。北伐战争不止两种政策,还有北伐作战目的的明确,战略方针的正确。工农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广大北伐官兵在战争中的浴血奋战,还有共产党员作为先锋起到模范作用。在北伐战争中,苏联也是大力支持。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不断的混战,消耗巨大的人力,且力量分散。这也是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这次北伐战争的作案计划非常的好,彻底的打败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传统,并加强了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的相处,也促进了跟国家跟工农的合作,体现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北洋军阀的集体内战,使得我们这次战争中得到了完美的胜利。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责任编辑:shaozijuan
与北伐相关新闻
北伐战争,它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它反对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传统,在一战之后,帝国主义支持并依靠自己的军阀,想要争取和夺利,所以,我们中国人迫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太平军北伐军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最终以清军的彻底胜利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北伐军的最后一支队伍被清军战败,李开芳
徐达北伐是明朝时期灭元战争中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之所以说它成功,是因为实际战争的过程与他们在战前所做出的战争对策完全符合,这在历史上是十分
对于历史上的众多战役,人们经常会对交战双方的兵力进行比较,当然一些夸大的兵力数字总会把人们弄糊涂。就诸葛亮北伐来说,有数据称诸葛亮北伐时有30
诸葛孔明六出祁山是三国统治时期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六出当前位置:
>>>北伐战争中,湖南、湖北战场的主要战役有①长沙战役②汀泗桥战役③贺..
北伐战争中,湖南、湖北战场的主要战役有①长沙战役②汀泗桥战役③贺胜桥战役④武昌战役
A.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北伐战争中,湖南、湖北战场的主要战役有①长沙战役②汀泗桥战役③贺..”主要考查你对&&北伐胜利进军&&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民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蒋介石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北伐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北伐的根本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北伐的胜利进军和失败:1、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失败: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情,“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两党齐心协力,又有其他各革命阶级的积极支持,为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即先集中兵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3.广大北伐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它以打倒列强和军阀为目标,有利于中国老百姓,因此得到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客观方面: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2、主观方面:当时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中共中央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意义: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最终失败,但仍具有其深远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2、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叶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准备背叛革命。1927年3月下旬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蒋介石即赶到上海,密谋策划反革命政变。由于第三国际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右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致使党和人民处于无戒备状态。4月12日,被蒋介石收买的青红帮流氓冒充工人,向分驻各处的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袭击。随后,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并打死打伤纠察队员二三百人。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万余人、学生、市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当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再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群众死百余人,伤无数。此后,蒋介石继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捕杀。仅三天内,即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为蒋介石建立反动的南京政府扫清了道路。李大钊遇害:蒋介石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时,1927年4月,张作霖也在北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英勇就义,年仅38岁。“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日汪精卫不顾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分共”问题。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中央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分共问题。在未开会以前,制裁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随后,反动军队封闭了工会、农会和所有革命团体。在“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大规模地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发现相似题
与“北伐战争中,湖南、湖北战场的主要战役有①长沙战役②汀泗桥战役③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74104631233261621922344617278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州 战役 北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