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悟在佛教人生感悟的注禅

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禅语智慧】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步,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关注@佛教世界文化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2-07 07:2612-07 07:5312-07 08:0112-07 08:0312-07 08:0912-07 08:1012-07 08:1212-07 08:4512-07 08:4912-07 08:50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佛,道和禅各自是怎么定义的?三者之间的区别怎样?
佛的基本意义 【 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不应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届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贤”等词有相近之处,但当时译经者因为觉着汉语中的“圣”“贤”等词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觉悟和修行,所以创造了“佛”这个词汇. 定义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译成汉语应为“布达呀(二合音)”即“佛陀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道”的原始涵义及发展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 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 道的原始涵义
道 [1] 字的原型为人首蛇身,
如右图,其来源为伏羲人首蛇身的传说.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易经》中有“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都为道路之义.
《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里的道,已经有正确的政令、规范和法度的意思,说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发展. 春秋时,《左传》曾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之说.这里的道带有规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为哲学范畴. 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老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而无法言传和图示.——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测和描述.老子的道论,对于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也有说“道生一,一生二”,意思是指,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产生了本源之气,这个本源又分化为阴与阳这两种气.在这种情况下,道即是无,也就是指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够定性,也就是未知的,神秘的.因为道的未知特性,所以越是给道下一个结论,那么就越是错误的.在道代指未知事务的情况下,“道生一,一生二”这句话里面,常被人们所认为的“一”,就是指本源,这个本源、这个“一”,被许多持其它观点的人当作了已知的、可以解释的、能够定性的“道”来给它定性.所以,这个“一”所代指的道,就是一种阴阳家关于道的学说,它是许许多多的道学说中的一种. 什么是禅 禅,“禅那”的简称,巴利语 Jhāna 的音译,梵语 Dhyāna 的简称,汉语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原出自《奥义书》,为印度教术语,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习瑜伽的高级阶段.后为佛教所吸收,为“三无漏学”与“六度”之一,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如来禅、清净禅)的区别. 禅的定义:禅那,汉译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 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四禅力证入涅盘,所以四禅又称根本定〈dhyana-maula〉.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少林十八罗汉潘国静曰,禅乃悟也,静也.即“悟”“静”生慧.禅是无,禅是有,禅是实,禅是虚,禅是天地万物!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百岁高龄的老赵州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边走去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刚走到门口,赵州忽然又停止了脚步,扭头对禅僧说:“你看,老僧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小事,还必须亲自去,无法找到任何人代替.”禅僧恍然大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 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禅的历史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
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我们一般称达摩为中国禅宗始祖,而慧可就是二祖.
后来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而现代在少林寺众多的禅武修炼者当中,释延武,俗名,潘国静就是其中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人物,他参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 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星云大师:迷和悟只在一念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种种的说法、开导,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觉悟,要我们去迷趋觉。”  从这一段对话也可以看得出来,悟道的禅师面对事情时的洒脱,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样。
原标题:星云大师:迷和悟只在一念间迷和悟究竟有甚么不同
六祖惠能禅师真身舍利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种种的说法、开导,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觉悟,要我们去迷趋觉。 迷与悟之间究竟相差几许呢?其实,迷和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就是凡夫,一念觉,就是佛祖,所以有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佛与凡夫本来是一样的,因为人人皆有佛性,佛也是人成的。在中国的民间信仰,有很多神明,他们有的过去也曾造福人间,甚至也有了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力。但是佛教并未把这些神明定位在佛、菩萨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迷悟不同。 所谓佛、菩萨,一定要觉悟。觉悟甚么呢?觉悟缘起法。也就是觉悟到你和我不是两个,你和我是一体的。王阳明说:&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对于觉悟的人而言,众生不是心外的众生,世界不是心外的世界,宇宙万有和我都是一体的,宇宙万有都在我的心里。所以,佛教对其它的宗教,并不是不尊重他们,只因悟道的层次有异,因此有迷悟的差别。 甚么叫做证悟真理?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证悟成佛。他悟道成佛,到底悟到甚么?佛陀悟到的就是缘起法,也就是悟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悟到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能单独存在,悟到宇宙万有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 有关因缘所生法,讲起来很容易,真正的涵意却不容易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因缘法,必能时时心存感恩,感恩国家社会,感恩大众的成就,我们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佛与凡夫的差别,只在于一个悟与迷的不同而已。 迷悟之间差几许?迷和悟究竟有甚么不同?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忽然朝佛像的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看了很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甚么把痰吐在佛像的上面呢?& 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对不起!我还要再吐痰,请你告诉我,在虚空之中,那里没有佛?我的痰应该要往那里吐呢?&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佛,因为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佛的法身流露在自然宇宙之中,那里没有佛呢?马祖虽将痰吐在佛像身上,这表示他已经认识诸佛的法身,可以说,他已经悟道了。 然而真正的悟和迷,事实上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别的。 在一间寺院里,有一个年轻人正在打坐。老禅师回来了,他没有站起来,老禅师就教训他:&年轻人怎么这么没礼貌!老师回来了,怎么站都不站起来一下呢?&年轻人心想:&禅宗的禅师们讲话,常常是怪怪的,常常都很颠倒,我也可以跟你说两句禅话,表示我悟道了。&于是就对禅师说:&我怎么没有迎接你?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起来迎接你,不是一样吗?& 老禅师听了以后,上去就给他一个耳光,年轻人被打了以后,很生气的说:&你怎么打我呢?& 老禅师哈哈一笑,&年轻人!我告诉你,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禅师们讲的话,有时候看起来好像不合乎逻辑,实际上是非常合乎真理的。 有个小偷到寺院偷东西,但翻箱倒柜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可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说道:&喂!你走的时候,记得替我把门关好。& 小偷最初吓了一跳,随即就说:&你这个和尚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寺里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可偷!& 禅师对小偷说:&你真莫名其妙!难道要叫我老和尚天天去辛苦赚钱来给你偷盗吗?& 从这一段对话也可以看得出来,悟道的禅师面对事情时的洒脱,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样。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参与越战阵亡的军人,因为笃信佛教,家人于是为他礼请了一位老和尚来他为举行告别仪式。在一般的告别祭典中,除了诵经以外,通常总要为亡者说法。当时老禅师心里想:&这个人是一个军人,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而捐躯作战,阵亡牺牲了,现在亲朋好友来为他追悼纪念,不如我就用枪炮的声音,来作为今天的法语吧!& 于是,老禅师在说了一段话以后,后面本来应该说一首偈语,他就改成用枪炮的声音──&碰!碰!碰!&这声音一响,全村的几百人,大家一想到战争的凄惨,想到死亡的痛苦,想到为战争而牺牲的亲朋好友,一时悲从中来,人人痛哭流涕,场面哀悽感人。 当时座中另外有一个还没有悟道的年轻僧人,他一看,这个老禅师今天用&碰!碰!碰!&这么样的感动人心,于是在另外的一堂告别式典礼中,他也如法泡制,把老禅师的这一套学了去运用。一开始,他就&碰!碰!碰!&三声,结果大家不解其意,只觉得滑稽唐突,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了,于是原本哀伤的追悼会,弄得大家笑个不停,场面无比的尴尬。 先前的老禅师,在节骨眼上&碰!碰!碰!&三声,大家痛哭流涕,感到&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后面没有觉悟的学僧,因为不懂佛法的巧妙,虽然一样&碰!碰!碰!&三声,却弄得大家哈哈大笑。所以,迷和悟就差那么一点,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吃饭,一样的行住坐卧,不过,有了&悟&,生活的意境就不一样了。 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有一次去拜访法融禅师。据说,法融禅师的道行高深,不但修到百鸟来朝、猿猴献果,而且跟老虎、狮子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四祖道信初到,看见狮子、老虎张牙舞爪的样子,不觉举起双手作恐怖状。法融禅师看到,便说:&禅师!你还有这个在吗?&意思是说,你还有恐怖吗? 随后法融禅师就去烧茶,在他烧茶的时候,道信禅师就在一张凳子上,写了一个&佛&字,当法融回来将要坐下时,一看&佛&字,悚然震惊,认为怎可坐在佛上呢?这时道信禅师哈哈大笑:&喔!原来你也还有这个在!& 这则公案是在说明,悟道的禅师应该甚么东西都能够放下,狮子、老虎,你何必要恐怖呢?甚至连&佛&字,你又何必生起有无的心呢? 当然,悟道的禅师在平常生活里面,并不刻意的表现出悟的境界,他看起来仍然和一般人一样。不过,有时候进入到禅的境界、定的境界,当然就不一样了。 一般的凡夫,平常都是凭妄识在生活,这就是迷。我们如何才能悟道,如何才能对世间有另外的看法,而不再是雾里看花?我们如何才能看到真实的世间,如何才能够安住在真心里生活?迷悟的分别究竟在那里?迷悟的分别就在圣凡之间!凡是迷,圣是悟。当你迷的时候,无论走到那里,都觉不好,甚至天下之大,有时候竟无容身之处。但是如果你悟道的话,那真是&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所以,觉悟的人居住一处,就是居住在一切处,只要悟道,宇宙虚空都我们的。迷悟之间差几许?虽然只差那么一点,却是需要多少的修行功夫,才能去迷觉悟呢?
岛城热点,独家解读,原创评论,尽在凤凰微信。岛城精英不可不看,扫码免费加入。
[责任编辑:吕晶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挑个颜色换种心情:
北海禅院筹建委联系人:仁净法师 养苗法师 renjing@beihaichanyuan.org
禅院网站备案证书号:京ICP备号 邮政地址: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北海禅院&nbsp&nbsp&nbsp邮编:810200 电子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人生感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