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大神有看片地址这张军服图啊!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243|回复: 16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时隔3年回归玩家(刚收了个号)不知道现在军装是什么个情况 怎么名字那么多!怎么个等级排位次序呢? 手头有《套精锐执政官征服者套》还有一套《执政官执行官之神圣套》不知道这两套都是什么个等级的?也不知道是你们口中的什么套装 (只知道有说荣耀套啊 司令套啊 还什么特务的。。不知道全名叫什么 坑爹啊!)首饰《执政官司令官之战斗首饰》倒是有有司令俩字 求解释下~
菜魔道——迟来的喜悦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5921精华0UID7213399帖子金钱21373 威望1
Lv.8, 积分 159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9 积分
UID7213399帖子威望1 多玩草361 草
特务队长是紫色 目前最好的 接着是特务跟特战防具 下面是司令官防具~如果买的号是亲卫或者荣耀防具的话,就洗洗睡吧~首饰的话,最好的是特务首饰,接着是司令官首饰
蓝白胖次必须死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90积分30705精华0UID5168209帖子金钱83152 威望10
华南3区南极水军潜水分队小队长
Lv.9, 积分 307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95 积分
UID5168209帖子威望10 多玩草596 草
管他什么套,哪个pc高穿哪个
兰克高原-魔王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90积分24468精华0UID帖子金钱53476 威望3
Lv.9, 积分 244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32 积分
UID帖子威望3 多玩草230 草
问题很复杂,送你一张图。至于精锐征服者,那是SD出品,国服独有,比神圣套牛X一点
17:07:39 上传
漫漫永恒路,何时是尽头.........................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帅胡子剑哥 发表于
问题很复杂,送你一张图。至于精锐征服者,那是SD出品,国服独有,比神圣套牛X一点
为什么65级后的装备一个框里有2见装备的名字像(司令官/执政官)这样是什么意思?下面特务的怎么又分两条路线?。。。
&魔族的是吧,去神庙训练所功勋房/北部主城符文神殿找NPC看看装备就明白那个图里的等级划分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博爱非薄情 发表于
特务队长是紫色 目前最好的 接着是特务跟特战防具 下面是司令官防具~如果买的号是亲卫或者荣耀防具的话,就 ...
换句话说!我发的这些装备怎么样?现在还能一战吗,算几等了?
菜魔道——迟来的喜悦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5921精华0UID7213399帖子金钱21373 威望1
Lv.8, 积分 159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9 积分
UID7213399帖子威望1 多玩草361 草
BigJee2012 发表于
换句话说!我发的这些装备怎么样?现在还能一战吗,算几等了?
能凑合玩~但是不太好...执行官那套应该是司令防具吧!
1000块钱的号么?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博爱非薄情 发表于
能凑合玩~但是不太好...执行官那套应该是司令防具吧!
1000块钱的号么?
哪里一千了 600多点... 执行官就是司令吗? 主要执行官没强化完魔石也没打完搞了一半...嫩的我难受死了
菜魔道——迟来的喜悦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5921精华0UID7213399帖子金钱21373 威望1
Lv.8, 积分 159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9 积分
UID7213399帖子威望1 多玩草361 草
BigJee2012 发表于
为什么65级后的装备一个框里有2见装备的名字像(司令官/执政官)这样是什么意思?下面特务的怎么又分两条 ...
65的装备的话侧重不同啊
比如魔道的特战跟特务 特战魔消高一点 特务魔抗高一点
锁链的司令跟执行官 一个是物理一个是法系~
菜魔道——迟来的喜悦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5921精华0UID7213399帖子金钱21373 威望1
Lv.8, 积分 159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9 积分
UID7213399帖子威望1 多玩草361 草
BigJee2012 发表于
哪里一千了 600多点... 执行官就是司令吗? 主要执行官没强化完魔石也没打完搞了一半...嫩的我难受死了 ...
600的话 还算能买
但是我推荐你买个1000多的成品号
毕竟这个号的防具跟首饰都不是目前好的了
打魔石蛮花钱的~一个60复合就几块钱...还啪啪啪
推荐直接买成品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博爱非薄情 发表于
65的装备的话侧重不同啊
比如魔道的特战跟特务 特战魔消高一点 特务魔抗高一点
锁链的司令跟执行官 一个 ...
就是说两套装备是给不同职业穿的?然后同等级就是换个名字?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博爱非薄情 发表于
65的装备的话侧重不同啊
比如魔道的特战跟特务 特战魔消高一点 特务魔抗高一点
锁链的司令跟执行官 一个 ...
就是说两套装备是给不同职业穿的?然后同等级就是换个名字?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博爱非薄情 发表于
600的话 还算能买
但是我推荐你买个1000多的成品号
毕竟这个号的防具跟首饰都不是目前好的了
我本来也是想买个有2套pvppve成品过的去的号 说明写着3套装备齐的而且强化好了 ,验货时图太多没发现有没搞完的。。。就坑爹了 只能自己搞搞齐但又不知道值不值 所以来问问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40积分365精华0UID帖子金钱777 威望0
Lv.4, 积分 3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5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无需这么费劲。。开抽奖,随便丢钱进去就OK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1精华0UID帖子金钱472 威望0
Lv.3,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续写的篇章 发表于
无需这么费劲。。开抽奖,随便丢钱进去就OK了
我只是平民玩家,投不起这么多。。。只能在接受的范围内做到最好的
马年新春勋章
手机APP马年迎春,马上有钱!
手机论坛勋章
APP发帖双倍积分,登陆即送勋章!
我萌我可爱
需要金钱:1100
Powered by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军服发展到现在有多少款式种类?知乎似乎没有这方面大神?
请再详细说下具体那些款式和款式名称!谢了!
按投票排序
首先,鄙人非大神,看此问竟如此难堪已知知乎整体来说是文人圈子。其次,个人爱好戎武常识,愿意在此分享,以下表述基于网络搜索资料为主,掺杂个人看法为辅:要问自古以来军服发展到现在有多少款式种类,那上帝他老人家大约也会要求再把地球仪拿过来看看。上图为公元前1500年的早期步兵,以迈锡尼古墓印章绘画还原。看来有块布遮住要害再有把祖传武器就可以当兵了,这起点还是很低吖,自行分析上图步兵服装:头盔,以绳系甲片连接而成的头盔可以提供一定防护效果,但是单下颌带肯定是不够稳固的,同一阵营的大盾款式不统一也许说明早期军队组织上的窘迫。上图为公元前1500年的早期步兵,以迈锡尼古墓印章绘画还原。看来有块布遮住要害再有把祖传武器就可以当兵了,这起点还是很低吖,自行分析上图步兵服装:头盔,以绳系甲片连接而成的头盔可以提供一定防护效果,但是单下颌带肯定是不够稳固的,同一阵营的大盾款式不统一也许说明早期军队组织上的窘迫。上图为公元前年双马战车,以迈锡尼墓碑上的雕刻复原。战车兵两人,长矛手重甲戴头盔,下面就没防护了,估计内衬妈妈或老婆给做的居家服,驭手估计连老婆都没有,搞不好是奴隶,所以除了头盔和布裙子简直就是裸奔状态上图为公元前年双马战车,以迈锡尼墓碑上的雕刻复原。战车兵两人,长矛手重甲戴头盔,下面就没防护了,估计内衬妈妈或老婆给做的居家服,驭手估计连老婆都没有,搞不好是奴隶,所以除了头盔和布裙子简直就是裸奔状态上图为皮洛斯轻步兵和“野蛮人”,约公元前1250年-1200年,以皮洛斯宫殿遗址中的壁画片段复原。图中的轻步兵装束非常轻便,只穿戴一条带皮制护腰的亚麻布短裙和一对亚麻布的护胫甲(按这个定义,今天的长款运动棉袜大概防护效果也不亚于这款“护胫甲”)。穿着的轻便很适合在迈锡尼人统治区边缘的崎岖环境中行动,那里是野蛮人的居住地。上图为骑马的武士,约公元前1200年 ,这名骑手很可能是骑马的步兵(距离马镫的发明还有八条街!)。事实上,重建这幅图所依据的花瓶碎片上展示的是在马下的人物,虽然这有可能是艺术家对这一主题还缺乏创作上的熟练。骑手的圆锥形青铜头盔带有皮革固定的护颊,胸甲则由前后两片铜板简单组合而成。在上衣下缘他穿着长筒毛料袜子,袜子外面箍着瘦窄的青铜护胫甲,脚上穿的则是凉鞋。他的武器是所谓的“十字刃剑”(听上去似乎很不错?)上图为骑马的武士,约公元前1200年 ,这名骑手很可能是骑马的步兵(距离马镫的发明还有八条街!)。事实上,重建这幅图所依据的花瓶碎片上展示的是在马下的人物,虽然这有可能是艺术家对这一主题还缺乏创作上的熟练。骑手的圆锥形青铜头盔带有皮革固定的护颊,胸甲则由前后两片铜板简单组合而成。在上衣下缘他穿着长筒毛料袜子,袜子外面箍着瘦窄的青铜护胫甲,脚上穿的则是凉鞋。他的武器是所谓的“十字刃剑”(听上去似乎很不错?)上图为伊上图为伊武士,公元前2世纪末。这些人物的形象复原依据了一些来自位于的利里亚的陶制碗型瓶上所显示的证据。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瓶子上描绘的复合式胸甲在躯干部位采用了鳞甲,其下端则为青铜环或铁环制成的锁子甲,或者可能代表的是用细茎针草织成的难以戳破的厚垫子。所有这些人物中只有序号1人物使用了带羽冠装饰的头盔,这可能意味着他是名队长。我们将他描绘成携带一支铁制重标枪(soliferrum)的形象:瓶子上的绘画还清楚的显示了长矛、falcata(类似于反曲刀的一种武器,译者注)和传统的凯尔特式scutum盾的存在(参见图序号2)。许多古代绘画中都表现了与图序号2人物使用头盔类似的“锯齿状”或“梳子状”盔顶,图中描绘它为用鳞甲片制成的或是覆盖其上的,当然其材质是属于。图B1还提示我们和许多同时代的欧洲文化一样,西班牙人也会取走敌人的头颅作为战利品。图序号3骑士所骑的马匹装备的铠甲应该类似锁子甲,马前额则佩戴具有标志作用的装饰物(可能是彩色的毛料制成的);马腿护甲的细节也保留在了陶瓶绘画中。上图为:凯尔特-伊比利亚武士,约公元前150年,这些努曼提亚(Numantine)武士呈现给人的是成功击退诺比利奥尔(Nobilior,公元前2世纪时的一名罗马将军)时的风貌。序号1人物多半是名雇佣兵或是在他家乡稍北地区作战的联军武士,他的形象依据在西班牙哈恩地区(Jaen)的波尔库娜(Porcuna)发现的一件雕刻来描绘。注意他的腰带垂下来的末端为分裂开的垂条,”盆型”头盔此时已经加上了毛发制成的盔缨;典型的护心甲类防具穿在厚重的皮革(很可能是羊皮的)服装外面。他的武器则包括了三角形的匕首。序号2人物正吹响他手中的陶制号角,这类号角在努曼提亚被发现了超过50件以上,这说明它们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比如作为军事通讯的工具。注意人物的两大特征:当地绵羊的深棕色羊毛制成的厚重的长斗篷和用长带子斜背在下端的caetra(一种西班牙小圆盾,译者注)。在进入战场后,盾牌的长带子可以将盾牌绑在或缠绕固定在前臂上。序号3人物的装束与序号1的基本相同,但上衣下缘则为花格图案,头盔的样式则根据一件瓦罐上的绘画来复原,它带有野猪头样式的盔顶,其向后延伸的筒形设计可以安装盔缨。再次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背景中人物的髡发,这一发式已经过时了,但可能有些老人还保留着。简单地说,冷兵器时代,战时军人穿铠甲如希腊、罗马的重步兵,平时军人大致有制式无防护着装或是简版的部分身体护甲(礼仪性质为主,重视觉效果),此外按照兵种还区分轻重步兵,轻重骑兵,其战时穿着防护水平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另:古代传统弓兵及其他投射兵器兵种(如投石器手)一般无防护或轻防护。以上这些古代兵员防护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军队资金的多寡。上图为上图为,西班牙,第二次,公元前218-201年。这是第二次接近尾声时在西班牙的。青年兵(hastatus,序号1)和成年兵(triarius,序号2)所使用的长椭圆形的盾牌在来自西班牙塔拉戈纳的密涅瓦的雕像上出现图样复原。盾牌上的母狼头图案有可能是罗马军团的一种纹章。青年兵穿了一件胸披铠甲(pectorale),上面按早期的习惯装饰程式化的肌肉纹理。成年兵穿的是一件锁子甲,为了固定住它,锁子甲胸前带有挂扣,这是风格的锁子甲,并没有肩头的护甲。两名人物都使用单独一只护胫甲,这一点是依据格雷奥(Greau)收藏的一座小雕像的形象来复原的。(Polybius,古希腊历史学家,译者注)告诉我们少年兵(velites,序号3)头戴“一种简单的头盔”,有时候头盔上会覆盖一张狼皮或其他动物的皮毛,但这位历史学家并未告诉我们轻步兵们是否使用的是一整张的狼皮。序号2人物所戴的这种“简单的”头盔是意大利-科林斯式的,标枪根据彼得·康诺利(Peter Connolly,英国著名历史学者)以残存的公元前2世纪的文物为依据重建的资料复原。没有信息显示西班牙短剑、剑鞘和剑带式样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这一时期所使用的军靴应该是何种式样,所以整部书中所重建的相关细节都属于推测。上衣是天然的白色(亚麻?),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时期仍然保留了这一颜色。上图为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89年中国步兵典型装束,秦、西汉、东汉甚至三国时期步兵装束都与之差别甚微,根据个人解读,这些士兵都有统一的军鞋,统一的下装,持戟和持盾步兵装束相同,都是棉或麻纺织军服外罩细绳连接的甲片,称铁札甲,东汉之后,防护效果更好的鱼鳞甲逐渐取代了铁札甲,注意,弩手没有甲胄!上图为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89年中国步兵典型装束,秦、西汉、东汉甚至三国时期步兵装束都与之差别甚微,根据个人解读,这些士兵都有统一的军鞋,统一的下装,持戟和持盾步兵装束相同,都是棉或麻纺织军服外罩细绳连接的甲片,称铁札甲,东汉之后,防护效果更好的鱼鳞甲逐渐取代了铁札甲,注意,弩手没有甲胄!上图序号1:罗马军团步兵,罗马共和国时代晚期,本图人物的重建很大程度上依据了卢浮宫所藏的多密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Domitius Ahenobarbus)圣坛上的浮雕。那上面的雕塑描绘了罗马军团士兵穿着无袖长锁子甲的形象,锁子甲肩部为双层加固设计,表面覆以装饰适当图案的皮革。可能是被作为制式用品装备的蒙特福尔迪诺式(Montefortino)头盔的盔顶装饰的马毛是通过一支嵌入头盔顶端突起的塞钉来固定的。盾牌是早期的scutum式,测量尺寸约为4英尺高。这一类型的盾很有可能是从凯尔特人的橡木制平板盾牌发展出来的,后者为单一一张木板制成,边缘呈锥形。在水平握把和木制的盾牌中心轴设计得到了保留的同时,盾板方面罗马人创造性地采用了夹板层理且形状为两侧呈弧线弯曲的颇具必要性的盾板设计。序号2:罗马军团步兵,奥古斯都-提比略时代晚期为纪念公元21年第2奥古斯塔军团镇压高卢人的叛乱,提比略在今天的法国奥朗日修建了奥朗日凯旋门,根据凯旋门上的雕塑我们描绘了这名人物的护身装备。他身上的主要防御措施是锁子甲,但大腿部的保护则由下垂的的被称作“pteruges”的皮条所组成的短裙来提供,同样的皮条还加装在了肩头。“pteruges”被固定在可能同为皮革制成的穿在锁子甲下面的一种紧身武装上衣上。加固的护肩钉在皮革制成的支撑上,胸前则用挂扣连接;后者是设计来防止护肩向前滑落的,因为护肩的设计容易造成这种困扰。Coolus C型头盔是以列支敦士登的Schaan发现的文物为依据绘制的。这种头盔制作精良,带有前端相对厚些的起加固作用的“帽檐”设计以防止受到戳打时盔顶破裂。系紧头盔的绳带在末端分开两股并简单地固定在两边护腮甲外侧突出来的栓头上。很难理解为什么罗马人不使用牢固头盔的更安全的方式去替代绳带在下巴下系紧的办法。图中的盾牌显示出盾牌在最早阶段的改进,它使得晚期的scutum式盾牌向着半椭圆形的形状发展。顶端和底端的弧形设计被取消,从而使高度减少到大约3英尺4英寸(大约1米,译者注)的高度。盾牌两侧的弧形设计被保留,并且可能越往边缘盾版越薄。这一时期的腰带是成对佩戴的,每条都固定一件轻兵器。序号3:罗马军团步兵,奥古斯都-提比略时代晚期这名步兵所穿的长锁子甲同样是依据奥朗日凯旋门上的雕塑形象来描绘的,这是两种锁子甲中更为普遍的一种式样。这种锁子甲的加长设计让形如苏格兰裙的“pteruges”式短裙变得毫无必要;然而,在肩头的三角肌区这种皮条装饰仍然被保留使用,也许是这一时期罗马的裁缝们还没有找到如何用更令人满意的方式去保护肩头。高卢人就显示出制造护肩甲来保护肩膀以解决这一小小的问题的能力,这一点的一个完美的例子展现在法国南部Vacheres发现的一件保存完好的晚期凯尔特人武士的雕像上。推测起来,上述这种皮条护肩是作为一件紧身衣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因为在友邦领土上行军而挂在胸前的头盔是Coolus E型,它以大英博物馆中所藏的沃尔布鲁克(Walbrook)头盔为依据描绘。和在Schaan发现的头盔不同,这一版配上了实心的铜制突脊和两侧插羽毛的管状物。突脊上插的马尾毛样式与共和国晚期时的式样类似,但其小的插马毛的突脊槽的设计能让马毛更直挺地矗立。为了行军,盾牌临时性的用皮套包裹住。这类皮套可能只在执行站岗任务或在临近交战前才被除掉。行军中,盾牌通过一条肩带背在肩上,同时肩头还扛着挂满装备的杆子。实验显示盾牌需要如图中所示背的位置很高,从未为腿部腾出空间以方便行动。上图为西罗马的瓦解时期的军人(公元5世纪初)左起,依次为序号1、2、3号人物上图为西罗马的瓦解时期的军人(公元5世纪初)左起,依次为序号1、2、3号人物序号1:某贵族家族的私人部队(Buccelarius),5世纪初本图展现的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迅速出现的各种“私人军队”中一名武装侍从的形象,这些人根据他们主子财富和个人喜好的不同而呈现各种不同的风貌。这名戴4到5世纪时流行的平顶皮帽子的男子身穿带有刺绣条带和图案(claves)纹饰的上衣,这些纹饰根据使用者在拜占庭时代的军阶而定。除了坚固的狩猎长矛之外他还拥有一把小型的狩猎用十字弓。一些军事理论家声称它们是用于作战的,但罗马军队是否在最后的那些混乱年代使用了它们则不得而知。图中主要依据资料:西西里阿尔美里纳广场4世纪初的镶嵌画;法国勒皮(Le Puy)克罗扎捷(Crozatier)博物馆所藏2到3世纪的关于十字弓的浮雕雕刻;以马西(Massy)命名的亚眠4世纪雕刻上的矛头形象。序号2:边防军区(Limitani)的守边士兵,5世纪中叶5世纪中叶西罗马帝国崩溃的时代“边防军区”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了。很难得知他们当时是否已经转型成了地方武装,可能只能从基本的装备上证明这点。图中这名士兵还能很幸运地拥有一件短身锁子甲,这种护身甲一直被使用到12世纪。他的软皮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帽具,而裤子则依据图画类历史资料而描绘成膝盖部位之下被扎起来的样式。他的剑采用了铸造铜工艺的“鸟头”剑把。这可能是一件传家宝,因为其构造和设计表明它至少已经有1个世纪的历史了。本图主要依据:罗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5世纪初的维吉尔梵蒂冈(Virgilius Vaticana)手稿和5世纪末的维吉尔罗马(Virgilius Romanus)手稿。图中的牛力车可能是根据车上的彩色色块来标明归属,它根据西西里阿尔美里纳广场的4世纪初的镶嵌画来描绘。序号3:东部弓骑兵部队的装甲骑兵(Cataphract),5世纪初有关5世纪时的罗马骑兵外貌的信息相当少。可视资料一来奇缺,二来破旧而且程式化或者都是后人复制的。文字资料不是语焉不详就是对实际情况的歪曲夸大。因此,这名骑兵的装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推测。举个例子,头盔的式样是比照不同的镶嵌画来描绘的,并且这种罗马头盔可能是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萨顿胡(Sutton Hoo)头盔的原型。虽然君士坦丁堡的大皇宫发现了一些年代不明的面具类文物,但事实上面具形象仅出现在描绘已经消失不见的雕刻的后期绘画上,这点与带装饰的斧子的情况一样。作为常见的护身甲的衬衫式锁子甲与薄片护腕甲搭配,前者根据晚一个世纪的中亚的铠甲来描绘,后者依据的则是对雕刻作品的记录性描述。薄片式护腿甲同样依据的是对已经消失的雕刻的描绘,但描绘它们参照了可能是作为阅兵用铠甲的易碎的铜制护腿甲文物。甚至弓箭装备也依据的是模糊的手稿资料;但他的剑则是新的式样,这在日耳曼入侵者的墓葬雕刻上出现的非常普遍。无需惊讶的是马缰绳的式样明显反映出中亚的影响,而且其样式得到了雕刻文物的证实。图中主要参考资料: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Dumbarton Oaks)所藏的4世纪的斧子;爱丁堡古代博物馆所藏的罗马人的铜制护腿甲;剑桥三一学院图书馆所藏的描绘已经消失的约公元400年时的阿卡狄奥斯(Arcadius,东罗马皇帝名,译者注)石柱的图画;慕尼黑州立图书馆所藏的5世纪初《罗马百官志》(Notitia Dignitatum)的后世复制品;罗马圣玛利亚教堂镶嵌画上的“亚伯拉罕的传说”(公元432年-440年);罗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5世纪初的维吉尔梵蒂冈(Virgilius Vaticana)手稿上图为一位皇帝的宣讲仪式,公元9世纪上图为一位皇帝的宣讲仪式,公元9世纪盾牌上站立者(序号1):拜占庭皇帝,9世纪这位拜占庭皇帝的庆典服装已经与他的罗马前辈们所穿的大相径庭了。扮演着基督教领袖角色的他在宣讲仪式中所身着的过分华丽的装束是以牧师的服装式样为基础的。早年间的冠冕已经被新的王冠所取代。七分袖的丝绸庆典长袍(dalmatic)外面披了一条刺绣繁复花纹的被称作“pallium”的长披肩。在这些之外他还会穿一件被称为Maniakion的斗篷,它可能起源自伊朗,因而并非一件宗教性质的服装。小号的长矛是皇帝权力的象征,缀满珍珠的靴子则是仅有的非宗教性装束。描绘本图主要依据了:里昂纺织品博物馆所藏8-9世纪的带有骑马皇帝形象的丝织品;莫斯科历史博物馆所藏约公元860年的《克鲁多诗集》(Chludov Psalter)中的图画“一位皇帝的崛起”;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的约公元945年的象牙雕版“君士坦丁七世皇帝”。序号2:Excubitores(拜占庭皇帝的禁卫军,字面意思是“床边警卫”,译者注)卫队军旗手,8-9世纪来自中亚和伊朗-伊斯兰的影响现在已经主宰了拜占庭人的军事装备。拜占庭艺术品仍然描绘武士们使用着老旧的伪罗马式的装备,但其他一些可见的图画证据则更接近真实。极少量的拜占庭自己的护臂甲和护身甲的碎片保存下来,但在黑海东北部海岸的库班地区(距离拜占庭统治的克里米亚和深受拜占庭影响的格鲁吉亚很近)发现的同类文物残迹也有可能是来自拜占庭帝国的。直接用铆钉拼接的分段式头盔与锁子甲头套相连,这是常见的突厥-伊斯兰式头盔的一个拜占庭变种。薄片铠甲被拜占庭精锐部队所采用,有时可以看到它被一种所谓的“衬衫”部分罩住,这可能是作为一种军团的制服来穿着的。手套则被骑手和水兵们保留使用。保护腿部的护胫甲有被提及但没有当时的艺术品记录下来;图中所展示的这种则是基于库班地区发现的年代估计为8世纪以后的文物残迹来描绘。本图主要依据:莫斯科历史博物馆所藏约公元860年的《克鲁多诗集》(Chludov Psalter);莫斯科历史博物馆所藏库班地区图阿普谢(Tuapse)附近发现的8世纪头盔和护胫甲残片;俄罗斯新罗西斯克(Novorosijsk)当地博物馆所藏的新罗西斯克附近发现的9世纪库班地区的头盔。序号3a\3b:步兵,8-9世纪拜占庭步兵的装备和装束可谓五花八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穿铠甲,不过头盔的使用相当普遍,同样普遍的还有双面直刃的剑。月牙形刃的斧子可能是从伊斯兰人的najikh式斧子发展过来的。长矛很久以来就是最普通的武器,而盾牌在尺寸、装饰和构造上则种类各异。史料提及的盾牌材质包括了木头、皮革甚至铁,后者可能只是指盾牌拥有巨大的铁制中心轴而非整面盾牌都是金属构造的。本图主要依据资料:莫斯科历史博物馆所藏约公元860年的《克鲁多诗集》(Chludov Psalter);希腊圣山(Mount Athos)Pantocrator修道院中的9世纪的拜占庭圣诗集。上图为拜占庭帝国全盛期士兵,序号1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11-12世纪上图为拜占庭帝国全盛期士兵,序号1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11-12世纪虽然老式盾牌(skuta,一种椭圆形盾,译者注)直到11世纪末仍被有限地保留使用,但至少晚到11世纪80年代大多数重步兵已经改而采用风筝型的盾牌了(而一直晚到13世纪,图B3那种不穿铠甲的步行兵种的士兵还被经常描绘为使用直径从24到30英寸的圆形盾的形象)。与很多其他方面一样,这大概也是诺曼人影响的结果。当然,战术上的改变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也让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步兵部队成为了历史。序号2: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约950年着铠甲重步兵们在10世纪的图像资料中最为大量地出现。具有典型性的薄片铠甲(klibanion)通常无袖并且长度到达臀部。这些铠甲一般是像穿夹克一样在身前或身后扣紧,但也有一些可能是像雨披一样在下摆两侧扣紧。他的头盔是金属条框架式(spangenhelm)结构,即从顶端到底缘以环绕的金属框架做支撑的式样。盔顶的铁环可以像图A3和A4人物那样固定盔缨,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当时的图画资料中,盔缨的使用非常少见。根据幸存下来的资料判断拜占庭人的制服通常是红色或蓝色的,但绿色、紫红色以及偶尔情况下的紫色也会出现。部队通过他们盾牌的样式来彼此区分,而至少在骑兵部队中,他们还通过长枪三角旗、盾牌主色、盔缨和军旗的具体颜色来作为互相区分的标志。虽然本图人物不蓄胡须,但在10世纪末,蓄整齐的连鬓胡子或小胡子的做法是非常普遍的。序号3:轻盾兵(Peltastoi),约975年轻盾兵的最早记述见于10世纪下半叶成书的《战术总集》(Sylloge Tacticorum),而我们与之再次相识则是到了年的安娜·科穆宁娜(Anna Comnena,拜占庭公主,史学家,译者注)所著的《阿里克塞记》中。相比起铠甲重步兵(skutatoi)他们缺少重型装备,因此判断他们在重轻步兵之间扮演了衔接性的角色, 就如同古希腊军队中的圆盾枪兵(peltasts)一样。当然,现实中决定他们演化的是帝国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这让铠甲重步兵沉而贵的铠甲无法再大面积普及;而且《战术总集》中也确实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轻盾兵们可以穿重步兵的锁子甲或薄片铠甲。不过看起来轻盾兵们被描绘为与古希腊圆盾枪兵类似是因为他们的装备而非其所扮演的军事功能。厚絮棉的铠甲(bambakion)搭配的是不带套帽或围颈甲的前开口头盔。《战术总集》指出这一兵种使用的是圆形的thureos盾(一种源自希腊的盾牌,译者注)而不是椭圆形的skuta盾。他们的装备包括了长矛(kontarion)、标枪以及取代剑的马刀式握柄的单刃刀(paramerion)。单刃刀刀鞘的末端是方形的。序号4: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根据10世纪的军事文献在这一时期不同的军事著作中所罗列的武器和护甲可能趋向于理想化而非我们所设想的现役士兵在交战时所配备的标准制式。它们很可能只是以君士坦丁堡为基地的近卫团所使用的装备。铠甲重步兵的护身甲包括了锁子甲以及兽角制或铁制的薄片铠甲(klibanion),不过利奥六世(Leo VI,拜占庭皇帝,886~912年在位,译者注)在他的军事论文《战术》(Tactica)中说这些铠甲往往只被最前两排的军人所穿着(着铠甲重步兵通常由8到16排人员组成阵列),而其他人则穿bambakion式甲。加厚絮棉的bambakion甲拥有套帽设计,袖子长18英寸,其名称源于阿拉伯语的棉花(pambuck)一词,也就是指制造这种铠甲的主要材料。利奥六世还提到一些铠甲重步兵可能还增加使用了一种被称为epilorikia的胸甲套在他们的锁子甲或薄片铠甲外面。在所有的军事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过图中所出现的带肩带的皮制胸带,但在图画资料中它们却大规模出现,其主要使用人群为步行的各兵种,但骑兵们也在频繁使用。其他的保护装备包括了护胫甲、前臂护甲和皮制的手套。利奥皇帝指出只有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士兵使用了护胫甲,而在早期《战略》(Strategicon,成书于6世纪据认为是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所著的军事著作,译者注)一书中却记录只有最前面两排的士兵穿护胫甲。不过,文献资料指出到了10世纪末,护胫甲已经和锁子甲护颈一样成为铠甲重步兵的标准装备了。他们的主要武器是12到14英尺长的轻质木长矛(kontarion),长矛配插槽固定的至少18英寸长的矛头。战斗中用它戳刺骑兵和向步兵投掷。少部分人携带被称为“menaulia”的重标枪来替代长矛;它们是用完整的山茱萸木或橡木制成的。重步兵的其他武器包括了剑、单刃刀(paramerion)和双刃斧(tzikourion)。长短轴分别为4英尺和3英尺的巨大椭圆形skuta盾在图中显而易见。稍有弧度但无中央凸起的这种盾牌采用了亮漆着色的盾面。上图为11世纪欧洲士兵,左起,序号1塞尔柱雇佣兵,11世纪末上图为11世纪欧洲士兵,左起,序号1塞尔柱雇佣兵,11世纪末塞尔柱土耳其人一直没有出现在为拜占庭帝国服务的名单中,但令人惊讶的是,到了曼兹科特战役中取得对罗曼努斯四世的胜利之后,继承罗曼努斯四世的皇帝和将军们在年之间面对兵力空虚,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引狼入室般地大量雇佣了他们,但其中大多数很快就演化成了兵祸。他们是第一等的士兵,拥有暴烈而野蛮的性情——“沾满鲜血的残暴野兽”是一名亚美尼亚人对于他们的描述。当时拜占庭人雇佣他们专门作为轻骑兵马弓手来使用。这名酋长身穿宽下摆的夹大衣,被称作muqallab 的前襟从右向左斜向盖住前胸,并用带子在左腋下系紧。银色腰带版组成的腰带上挂着弓袋、箭袋和剑鞘。在马上他还会携带标枪、套索,可能还要加上一到两张备用的弓和箭袋。钉头锤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武器。护甲主要为薄片式铠甲,但这名男子在夹大衣里面穿上了一件缴获的锁子甲。当然,大多数塞尔柱人是不着铠甲的,他们所携带的保护器具仅限于小型的盾牌。和人物的服装一样,图中的盾牌绘制上了同样的明快颜色。序号2和3:意大利-诺曼雇佣兵,11世纪末1038年开始,在Herve Frankopoulos、Robert Crispin和Roussel de Bailleul(上述三人都为诺曼雇佣军的将领,译者注)这样的领导者的指挥下,那些诺曼人冒险者们集结在一起为拜占庭帝国服役,但很快他们主要的企图,也就是要在安纳托利亚的核心地区建立一个小诺曼底的野心就暴露出来了。在这里再讲述他们的武器和装备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但安娜·科穆宁娜的《阿里克塞记》(Alexiad)一书中一处精彩的描述却值得引用:“凯尔特人的铠甲,”安娜公主写到,“包括了一件内织着彼此连接的铁环的上衣;铁的质量很高,对于穿着者来说有很好的防止箭矢穿透的保护功能。铠甲的补充是一面盾,非圆形而是上宽下尖的长型。盾牌向内侧有些弯曲;外表面光滑锃亮并带有一只闪亮的铜轴。无论是西徐亚人(Skythian)和波斯人,甚至是巨人发射出来的箭这些盾牌都能抵御并将它们回弹给发射者。”她同样还介绍了诺曼人的铠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图H3人物的铠甲根据来自意大利的一枚诺曼人的象棋棋子描绘,它缺少典型性并明显反映出拜占庭人的影响。上图为13世纪1250年的英国士兵(中世纪代表),在他的红罩衫下面是全套钢制铁环连缀起来的锁子甲,包括头套,头盔款式很多。上图为13世纪1250年的英国士兵(中世纪代表),在他的红罩衫下面是全套钢制铁环连缀起来的锁子甲,包括头套,头盔款式很多。上图为1350年左右的英国军人,注意他的盔甲已经有了改进,大致是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时代。头盔越发精致,以锁子甲为基础进一步增加了要害部位的防护盔甲,身体护甲按照人体曲线设计,当然造价也直接攀升,非贵族、骑士(两者实际一回事)无法负担这一身的价钱。上图为1350年左右的英国军人,注意他的盔甲已经有了改进,大致是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时代。头盔越发精致,以锁子甲为基础进一步增加了要害部位的防护盔甲,身体护甲按照人体曲线设计,当然造价也直接攀升,非贵族、骑士(两者实际一回事)无法负担这一身的价钱。上图为16世纪前的英军,标准的骑士,盔甲的顶峰。此时盔甲极为完善,然而造价也登峰造极,非公侯难以负担,贵族等级越低盔甲越简陋上图为16世纪前的英军,标准的骑士,盔甲的顶峰。此时盔甲极为完善,然而造价也登峰造极,非公侯难以负担,贵族等级越低盔甲越简陋上图为16世纪晚期,全身穿着盔甲的士兵,盔甲与火器并存。“年,法军推行制式服装。18~19世纪军服式样、颜色不断变化,其中有过单纯注重式样而实际使用很不方便的情况。如欧洲不少国家的军队戴熊皮圆筒帽,穿燕尾服,扎白十字带,穿高腰长筒靴。这种华丽的军服到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随着火器的改进,这些国家的军队不得不改变那些对实战没有任何益处的军服。19世纪末20世纪初,军服颜色注重战时的保护作用。1880年,英国驻印度的军队着用土黄色军服。不少国家军服为灰色、茶色或绿色。1895年,英军首次着用草绿色军服。1905年,日军把战时穿的黑色军服改为土黄色。在此期间有的国家把军服分为平时穿的和战时穿的两种。1898年,美国陆军的军服分为礼服和野战服两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数交战国的军队穿着具有保护色的野战服。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首先使用三色迷彩服,后来美军装备了四色迷彩服。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军队通用五色迷彩服,平时则着用常服或礼服。(—— 11:34:58 来源:《中国国防报》”中外军服史话“一文,范炬炜整理提供)节选在冷兵器逐渐过渡到热兵器作战时期,因为武器投射射程大幅提升,导致伪装成为军服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著名军事帝国——英国的军服沿革可以发现以下史实: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在新大陆镇压大陆军的英军全军上下统一着全红的礼服,绰号”龙虾兵“,这种红制服兼用于平时与战时。简单说那时英军不论打仗与否就这么一身。而龙虾兵制服在火器面前是绝佳的靶子,即使昏暗的环境下都易于瞄准,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古板的约翰牛不思悔改并未开始汰换龙虾兵的标志性红制服,一些礼仪性质的部队比如镇守女王宫室的英国熊皮帽近卫军,还是那种龙虾兵范的红制服保留至今。武器的变革造成军用服装/盔甲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虽然这一时期盔甲没有完全废除,但也是江河日下,热兵器威力越来越大,盔甲抵挡不住已经难堪重任,故此各国纷纷将已经无用的盔甲革除,只是统一服饰以作识别而已。上图为北美独立战争中的龙虾兵。鉴于火器仍不可靠,装填也慢,长矛还没废弃。上图为19世纪欧洲军服: 英国永远是红色的军装,法国是蓝色的,奥地利是白色,普鲁士是灰色,俄罗斯是绿色......上图为19世纪欧洲军服: 英国永远是红色的军装,法国是蓝色的,奥地利是白色,普鲁士是灰色,俄罗斯是绿色......上图为第二次布尔战争略图,英国龙虾兵在此次战争中终于被先进的后膛装填毛瑟枪打痛了,不得不脱掉那红衣服换成灰头土脸但是接近大部分作战地域背景色的土黄作战服上图19世纪末期最后的龙虾兵。这套衣服大约也算不识时务的典范了,热带穿这样想要避免中暑有可能吗?殖民地款式的热带盔帽是那个时代的着装标志,其实除了防晒应该没什么效果,不信有去非洲的盆友戴这个晒太阳试试?上图19世纪末期最后的龙虾兵。这套衣服大约也算不识时务的典范了,热带穿这样想要避免中暑有可能吗?殖民地款式的热带盔帽是那个时代的着装标志,其实除了防晒应该没什么效果,不信有去非洲的盆友戴这个晒太阳试试?上图为差不多第二次布尔战争时期到一战中的英军。话说二战英军制服跟一战看起来无甚区别吖。是日不落帝国已经穷得揭不开锅置办不起新衣裳了咩?就20世纪初世界范围看大部分军队已经采用了土黄军服,这里图例只是英军,其他同期欧洲跟屁虫甚至还包括日本,军服大体都这个样子。由于20世纪初叶闩动步枪已经趋于完善,所以这个时候盔甲几乎绝迹,步兵的制服防御不了枪弹干脆就只穿带伪装效果的土黄制服。一战堑壕中的英法德士兵(左起)。话说,迷彩就是从这个时候德军首先应用的,还是汉斯更会打仗吖。钢盔虽是法军率先采用但一战钢盔最好的还是德国造,此时随着堑壕战的僵持,部分盔甲再现,其作用是防御溅射弹片,比如中间那位法军士兵,戴着金属面帘,此外德军在1918年组建了战术价值巨大的突击队,用于突破堑壕,这些突击队和德军机枪手还装备着全套俗称“龙虾”的身体护甲和头盔增强盔甲,防护效果要好于协约国。上图为1918年标准的一战德军“暴风上图为1918年标准的一战德军“暴风”形象——,M17,MP18I上图为1918年身着龙虾身体护甲的德军士兵(复原模型人偶)上图为1918年身着龙虾身体护甲的德军士兵(复原模型人偶)上图为1918年配发德军M18型钢盔的前额附加装甲示意图。上图为1918年配发德军M18型钢盔的前额附加装甲示意图。上图为1939年二战爆发前的英军(图示呢料军服为主,序号1的国民兵穿着咔叽工作服),那时作战服和常服还是没分家(横竖只得一身),但是军官绅士阶层应该有礼服的,这就叫阶级差别吖,请注意序号2的骑兵下士,所戴钢盔为MKII型,又称布罗迪或汤米钢盔。这款灵感直接来源于15世纪英国武士头盔的钢盔(烦请对照前面“13世纪1250年的英国士兵”那图里序号3的那顶头盔)跟一战英军同款头盔几乎无差别,仅仅是改进了头盔内存内衬悬挂系统而已,顺便说下,英国MKII头盔是二战中交战国防护效果最差的,没有之一,可是看历史照片,这么烂的货色竟然被三大洲交战武装力量广泛采用,实在是令人扼腕。上图为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前及初期,一个德军士官的衣柜,衣服都在里面,原野灰色制服两套,大衣一件,作为士兵阶层也没有礼服。二战中步兵主要穿着常服/作战服一体的制服,其材质为:美军/英军:咔叽布(夏服),呢料(冬季)或棉大衣。苏:主要是棉,夏天也穿棉布(似乎哪里不对?)德军:呢料和棉(初期呢料,后来用完了库存才用棉布,但是棉布的制服皱巴巴的,一看就没有军人仪表典范)日本:棉为主要。鉴于二战中德国在军事服装方面的成就,本时期改以德国为例介绍军服:上图为二战中一名德国武装党卫军列兵的全部服装(含一条迷彩作战裤),请注意右下方面包袋和水壶之间那块迷彩布料,这是M31型帐篷布,材质是防雨棉帆布,这个不起眼的玩意是Farben AG(A.G 法本工业)荣誉出品,直至二战结束,都没有别国同类型产品出现,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便携军用防雨材料。军服方面,德军的较为好看帅气而且是率先采用科学合理高大上的多款全迷彩作战服,这时迷彩服作为一款专业作战服,已经与过去的常服分家,当时德军基础的步兵是可能有两身作战服的,一件原野灰常服,另一件是迷彩罩衫,交火野战时罩衫穿在常服外面,而在列装迷彩罩衫之前步兵是披着前面说过的M31帐篷布的。党卫军等等特权单位,甚至有全套迷彩服从钢盔罩、上衣到裤子。根据美军测试缴获的德军伪装罩衫布料,其伪装功能当时属于一流,另外就是防水功能,德军罩衫防水性能胜过美军宿营的帐篷帆布。但是从战前到战终,德军制服的材料与质量是呈现越来越惨的状况,都怪战略储备山穷水尽的缘故,不怪汉斯奸商坑爹。1944年阿登战役中德军的反坦克手,全套雪地伪装服(棉质,不防水)二战中后期德军发展出了两面穿伪装服,一面是春秋两季迷彩而另一面适合冬季雪地(懒人福音?)。1944年阿登战役中德军的反坦克手,全套雪地伪装服(棉质,不防水)二战中后期德军发展出了两面穿伪装服,一面是春秋两季迷彩而另一面适合冬季雪地(懒人福音?)。上图为二战时不同兵种和时期的德军士兵(原野灰色呢料制服为主)上图为二战时不同兵种和时期的德军士兵(原野灰色呢料制服为主)上图为二战前半段中的德国国防军机枪手(呢料制服外罩早期款式迷彩罩衫,M35系列钢盔使用盔网伪装)上图为二战前半段中的德国国防军机枪手(呢料制服外罩早期款式迷彩罩衫,M35系列钢盔使用盔网伪装)上图为二战中德国党卫军步枪手(基本同上,中期款迷彩罩衫穿在呢料制服外面,M35系列钢盔采用相同款式迷彩盔罩伪装)上图为二战中德国党卫军步枪手(基本同上,中期款迷彩罩衫穿在呢料制服外面,M35系列钢盔采用相同款式迷彩盔罩伪装)上图为二战末期的德国国防军步枪手,装备MP44突击步枪,可以看到制服上标志跟战前制服比已经尽量降低了显眼程度,衣服质料也显得廉价了(M44型制服?),皮质弹夹包也负担不起了,都改帆布的了。新兵新枪,钢盔也是简版的M42型,无讲究的盔徽,连盔罩都没有(这么亮闪闪的,是诚邀对面射击咩?),这点还不如开战时的步兵。上图为二战北非沙漠中的英军军官,除了枪和装备很像踢足球套装是吧?咔叽布土黄色非洲制服,很像殖民地民用猎装。沙色伪装漆涂装的MKII钢盔,无盔罩。上图为二战北非沙漠中的英军军官,除了枪和装备很像踢足球套装是吧?咔叽布土黄色非洲制服,很像殖民地民用猎装。沙色伪装漆涂装的MKII钢盔,无盔罩。上图为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英军步枪手,土黄色呢料制服,钢盔已经有所改进,应该是MKIII/IV“海龟”盔,头盔的伪装是头盔罩外面再加盔网伪装。装具及其背包上挂满了各种小玩意就像圣诞树,看到那款销魂的搪瓷口杯么,好像二战别家没有吖。上图为1940年的法军步枪手,土黄色呢料大衣,穿这个冬装的话一年里剩下那三季咋办?唔,不好意思,忘记高卢鸡仅仅抵抗了一个半月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那自然不需要考虑服装换季的问题。上图为1940年的法军步枪手,土黄色呢料大衣,穿这个冬装的话一年里剩下那三季咋办?唔,不好意思,忘记高卢鸡仅仅抵抗了一个半月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那自然不需要考虑服装换季的问题。上图为二战中美军步枪手(应该是军官,持M1卡宾枪穿着M41战斗夹克,刚参战还不知道伪装钢盔,),正是在二战时期,美军逐步完善了现代军队的多层着装理论,从M41到M43军服,美军将后勤变为一种艺术。上图为二战中美军步枪手(应该是军官,持M1卡宾枪穿着M41战斗夹克,刚参战还不知道伪装钢盔,),正是在二战时期,美军逐步完善了现代军队的多层着装理论,从M41到M43军服,美军将后勤变为一种艺术。上图为二战中意大利山地兵,古板,跟一战无甚区别。呢料制服防水防雪效果可疑。上图为年中国战区寒带着装的日军:1、63步兵师上尉;2、110步兵师骑兵军曹;3、40步兵师2等兵,序号1军官是呢料大衣,序号2军曹是棉大衣序号3二等兵是士兵呢料大衣上图为年中国战区寒带着装的日军:1、63步兵师上尉;2、110步兵师骑兵军曹;3、40步兵师2等兵,序号1军官是呢料大衣,序号2军曹是棉大衣序号3二等兵是士兵呢料大衣上图为1942-43年太平洋战区瓜岛和新几内亚群岛作战的日军,右一狙击手伪装的实在赞,全部都是热带棉布军服。序号2、3都是在钢盔盔网上再插满当地植物叶片来伪装。上图为1942-43年太平洋战区瓜岛和新几内亚群岛作战的日军,右一狙击手伪装的实在赞,全部都是热带棉布军服。序号2、3都是在钢盔盔网上再插满当地植物叶片来伪装。上图为年东线的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注意序号1和2两种不同花色的伪装罩衫上图为年东线的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注意序号1和2两种不同花色的伪装罩衫上图为年巴尔干地区反游击作战的德国党卫军和国防军,序号2党卫队下士穿着富有特色的德国空军地面部队迷彩斗篷,序号3欧根亲王师士兵是党卫军款式秋季迷彩罩衫。上图为年苏联红军:1.反坦克枪中士,挂德军MP40冲锋枪;2.野战服卫生员 3.武装工兵(个人认为是侦察兵,作者注)持PPSh-41型 冲锋枪4.反坦克炮兵大尉5.冬装伞兵应该指出的是,伪装服的优越性很快就引起二战中交战各方重视,上图标注序号3的苏联军人穿着是苏联自行研发的数款连体伪装服之一,当然跟德国对手的比,这款产品的效果还显得嫩了点。另外就是,这位仁兄在迷彩连体服外穿着一款身体护甲,可用于防护当时标准冲锋枪弹——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当然德军步机枪的毛瑟7.92尖弹那还是扛不住,照样会打穿会死人,二战中,美军和苏军都分别研发了防弹护甲,用作今天熟知的防弹背心,不过就文献照片来看,苏军是身体护甲使用得最多的。在此强烈鄙视下某德棍黄纳,在不掌握任何证据的前提下不断在百度知道提问起哄,坚称德军于二战中采用了防弹身体护甲,根据现有文件,目前无法证明德军有此举措,请注意!二战后,因为来自军队的需求锐减,所以好多次局部战争都是用二战中玩剩下的家伙,实在是乏善可陈,这一时期军用制服缓慢发展,此阶段军服的沿革要以仅剩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来介绍了,(英国表弟算变体,英国丹尼森式罩衫是BDU的鼻祖)上图为二战时期英军伞兵着装实例(全部为丹尼森式伪装罩衫,狙击手采用了吉利服伪装,所有人都戴着MKII型伞盔并附加盔网和制式碎布条伪装物,不好意思,虽然撞名,但是这个MKII伞盔跟前面那个英国步兵的平底锅MKII盔是两回事,而这个伞盔又是硬货了,性能不亚于德国伞盔),是不是顿时就比堑壕里那些穿土黄作战服同样啃面包的英联邦同袍逼格提升了3裆不止?上图为二战时期英军伞兵着装实例(全部为丹尼森式伪装罩衫,狙击手采用了吉利服伪装,所有人都戴着MKII型伞盔并附加盔网和制式碎布条伪装物,不好意思,虽然撞名,但是这个MKII伞盔跟前面那个英国步兵的平底锅MKII盔是两回事,而这个伞盔又是硬货了,性能不亚于德国伞盔),是不是顿时就比堑壕里那些穿土黄作战服同样啃面包的英联邦同袍逼格提升了3裆不止?上图为“市场——花园行动”英国伞兵彩绘,英军蒙哥马利元帅第一次触到一鼻子灰,厚道地说,绰号“红魔“的”英国伞兵其服饰实属精品,简直跟同为女王陛下麾下的英军普通步兵不像是一家人。上图为“市场——花园行动”英国伞兵彩绘,英军蒙哥马利元帅第一次触到一鼻子灰,厚道地说,绰号“红魔“的”英国伞兵其服饰实属精品,简直跟同为女王陛下麾下的英军普通步兵不像是一家人。介绍一下BDU,这是是BATTLE DRESS UNIFORM(作战服)的缩写,美军自一战就将作战服与常服分场合穿着,作战服一般在战斗及军事训练、日常勤务使用,在此请原谅我倒叙一下。上图为一战中的美军,中间那位少校,(序号1)属于第5海军陆战队团第1营,这名海军陆战队少校的靴子、地图包、手杖和防水大衣都是他作为军官的象征。防水大衣下面他所穿的是P1917式林地绿色毛料制服。高筒系带野战靴(也被称为飞行员靴)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但并不流行。他的早期型手枪弹夹包采用了按扣设计。美国造防毒面具包挂在脖子上呈准备使用的状态。诸位看官觉得他的制服跟英国表弟的有区别吗?反正我没看出来。接着说BDU,BDU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列装,USA、USN、USMC、USAF在BDU样式上无太大差别,美国军用BDU作战服均采用100%纯棉重磅防刮布料(RIPSTOP)制造。所谓防刮布料,是在布的纺织过程中加入成经纬状分布的“筋络”,这样制成的衣服一旦在使用中被锋利的物体勾刮,所造成的三角口可以控制在最小。美军现役作战服,上装有小开领四袋和小开领二袋猎装式两种设计,胸前左侧口袋中还设有袋中袋,可以装2支钢笔。军种区别在于军帽和徽章,USA和USAF戴帽墙前底后高之战斗帽,USMC和USN戴八角帽,奔尼帽各军种均采用。BDU裤子双侧兜双臀兜双腿兜,侧兜为挖式设计,臀兜为挖式设计有兜盖,由两颗纽扣扣上兜盖,腿兜为贴式设计有兜盖,由两颗纽扣扣上兜盖,兜盖朝人体前方一侧固定在腿兜本体上,裤脚有尼龙束紧带。BDU不是适合任何场合穿着的军服,在某些场合,如果有其它制服更合适,则不能够穿着BDU。 在出任务时,指挥官会明确指定是否穿着BDU;在闲暇时间,除非指挥官特别要求,否则通常都不应该穿BDU。旅行或平常人员流动都不允许穿BDU,从住处到岗位的旅途除外。也不可以穿BDU乘飞机,除非是军事目的性质的集体行动。另外,BDU也不能在销售含酒精饮品的场合穿着。 BDU 属于C级制服(作战服),是比较正式的任务着装,在出任务时,现场指挥官会明确指定穿着C级制服。C级制服都是有明确的任务定位的制服,平时不能穿着。这类制服通常设计得比较宽松,也不允许穿着者擅自把它改得合身或紧身,因为这样会减少衣服内的空气流量,降低衣服的通风散热能力。 穿着C级制服的时候,规定外衣必须穿在裤子外面,而且裤子必须系腰带。裤脚的地方必须要瘦紧,如果裤脚的地方本身没有松紧带的话,就要用绑腿,或者把裤脚稳妥地扎在高帮靴里面。裤子必须宽松,而不能贴紧在腿上,令腿看起来象颗长钉子。 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阅兵、上级视察、庆典等仪式,要求着装显示清爽干练的风貌的时候,现场指挥官可以要求士兵把制服扎紧。 一般来说,C级制服只能跟黑色高帮皮靴配穿。其他装备,象装备带、水壶、挂钩带等等,需要现场指挥官命令,全体人员统一加载或是脱卸。 在BDU上加载的重型作战装备(宪兵装备),只能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集体穿着,并且需要经过现场指挥官授权。如果需要挽起袖子时,应该把袖子挽到手肘上面,但是不能高过手肘3英寸(7.5cm),而且必须保持迷彩纹面在外面。夏季制服和其他季节制服不能搭配着穿。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高强度训练、体力劳动或气候原因,指挥官可以下命令暂时不必穿着外衣。 美陆军BDU 陆军款式的BDU巡逻帽是BDU的基本配帽。丛林迷彩纹海军陆战队款式的“尖”帽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和BDU一起穿着。戴BDU巡逻帽一定要戴正,环绕头部的一圈帽檐线和地面应该是平行的,而且前额不能露出头发。不是列队仪式的场合,如果天气寒冷,指挥官可以准许士兵将耳罩戴在帽子下面。戴BDU巡逻帽不能垫东西在里面,也不能翻转来戴。关于可否将组织标志的贝雷帽与BDU配合穿着的授权认可还有待高层确认。正式军官的帽子上别有明亮的级别徽章;而应募人员的级别徽章光泽柔和。 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士兵可以穿夏季布料制服或平常布料。天气寒冷时,如果没有御寒的大衣,士兵可以在穿制服的时候戴黑色皮面手套,但袖子必须放下来,盖在手套外面(并没有规定限定士兵什么时候必须戴手套,只在需要保护双手抵御寒冷时戴上)。 丛林迷彩花纹的冬衣外套可以和所有BDU配合穿着。全黑的冬衣外套可以用来当雨衣,但是最好还是选择有丛林迷彩花纹的军用雨衣,它的伪装效果要好得多。寒冷的时候,如果没有冬衣外套或指定的冬衣外着的情况下,可以戴橄榄绿的军用围巾和黑色皮面手套,但是如果有冬衣,就不能戴围巾和手套。 穿外套必须拉紧拉链,扣好钮扣。衬衣领子要穿在外套里面,不能翻出来。穿着者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戴迷彩冬衣外套带的兜帽;但是不戴的时候一定要折好收进外套的领子里面,并拉紧拉链。只有在非作战任务并在营地里时,女性才可以在穿制服时带手袋或提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使用了迷彩服。当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场广泛使用迷彩服的时候,别的战场只有很少量的迷彩服在使用,这主要是缘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迷彩服和德军的迷彩服视觉效果非常接近。美国陆军的“绿棉缎”制服曾经是陆军的全能制服,它被设计和制造得能够在各种任务中穿着:上图为1950年釜山防线的美军士兵(“绿棉缎”制服?)。为增强娱乐性请眼尖的看官告诉我这图中的美军与二战美军军服有何不同?上图为1950年釜山防线的美军士兵(“绿棉缎”制服?)。为增强娱乐性请眼尖的看官告诉我这图中的美军与二战美军军服有何不同?1968年开始的美国-中,陆军绿色府绸丛林制服取代了“绿棉缎”制服。此后不久,参加越战的士兵穿上更适合丛林环境的迷彩花纹绿色府绸制服。这个状态持续到1978年新兵招募,到1982年,所有陆军都换上现行的丛林迷彩BDU了。 BDU的迷彩花纹几乎包括了所有环境选择:标准的3色绿迷彩BDU(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3色沙漠迷彩BDU;6色沙漠迷彩BDU(也叫做“巧克力屑”)。常规的迷彩花纹——象美军绿色迷彩BDU——是为了尽量在各种环境状态下提供隐蔽效果,减少被敌方发现的机率。 而一些特别的花纹,象树皮纹,就是为一些特定的环境设计,可能并不适合其它地方。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虎纹”迷彩,就是在越战时期(大约1965年)为美军特种部队丛林作战而设计,它的蓝本来源于更早期(50''年代)英军在冲突时期的BDU设计。 丛林迷彩(左),3色沙漠迷彩(中),最新(右) 美军指挥部 (SSCOM) 在麻省奈特科的研发工程中心(NRDEC)已经开发出一种可双面穿的迷彩布料,它正面是4色丛林迷彩纹,反面是3色沙漠迷彩纹。1968年,在越南的特种部队配发了一款由仿府绸制成的丛林迷彩作战服以替换先前使用的绿色棉缎作战服。这种“虎斑”图案是由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战争期间开发的英军迷彩图案改变而来的,加入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日本战斗的经验。这使在密叶丛林近距离作战(50码或者更近)的效果得到了优化。1978年,丛林迷彩作战服成为新兵的标准配发品。 上图为越战中的美国特种部队,由于是特种兵,随意性较大,左边那位大叔,你那牛仔裤在哪买的?左二及右一所穿即上文”虎斑“迷彩。请注意这些特种老兵油子的伪装技巧,裸露皮肤都用油彩涂满,即使不戴帽子也戴着头巾,考虑到越南的作战环境,我坐在显示器面前想一想都感觉直冒热汗。上图为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士兵,看服装和二战并无本质提升,毛熊还捡着二战连体迷彩服在用,当然花色有所改变。M69棉布常服/作战服通常是普通苏军士兵的唯一选择,序号2的工兵列兵戴着极有特色的制式加里宁太阳帽。上图为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士兵,看服装和二战并无本质提升,毛熊还捡着二战连体迷彩服在用,当然花色有所改变。M69棉布常服/作战服通常是普通苏军士兵的唯一选择,序号2的工兵列兵戴着极有特色的制式加里宁太阳帽。上图为冷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军人,跟毛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序号1、2、3的都是全身“雨点”迷彩作战服,只有序号4的装甲兵是黑色工作服。接着说身体护甲,年的韩战中,美军秉承二战技术成果投入了实验性小批量使用的防弹背心,但是防护效果不好,于越战中继续改进并列装,同样效果不好,到了20世纪末期,美国已经列装了能够抵御突击步枪直射的身体护甲,再说钢盔,战后二战中研发的头盔继续服役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约在1985年前后,英美等工业国家将防弹性能大幅提升的非金属复合材质头盔(简单说就是凯夫拉纤维头盔,再简单点就是塑料盔)纳入现役,取代了钢质军用头盔。似乎,盔甲魂兮归来?不论如何,矛与盾是始终存在的,此消彼长循环反复无穷已。上图为美军初代凯夫拉纤维PASGT头盔 与 二战德军M35 钢盔对比,明显大了一圈。注意此处的是涂有迷彩的原型PASGT盔当代身体护甲最强音——美国尖峰公司(Pinnacle Armo)“龙鳞”甲,由小块的陶瓷防弹瓦和新型的防弹纤维以及钛合金编织而成的鱼鳞状的防护甲,因而得名“龙鳞甲”。“龙鳞甲”不但重量轻(6KG)而且可以随着身材弯曲,便于士兵行动,据有关报导,这种防弹衣对子弹的防护能力是前所未有的。根据尖峰公司披露的资料,龙鳞甲被7.62X51mm北约标准军用子弹在6米距离击中40次都不会被击穿,并且它还可以挡住7.62X51mm北约标准钢芯穿甲弹,9mm 手枪子弹对它更是毫无效果。当代身体护甲最强音——美国尖峰公司(Pinnacle Armo)“龙鳞”甲,由小块的陶瓷防弹瓦和新型的防弹纤维以及钛合金编织而成的鱼鳞状的防护甲,因而得名“龙鳞甲”。“龙鳞甲”不但重量轻(6KG)而且可以随着身材弯曲,便于士兵行动,据有关报导,这种防弹衣对子弹的防护能力是前所未有的。根据尖峰公司披露的资料,龙鳞甲被7.62X51mm北约标准军用子弹在6米距离击中40次都不会被击穿,并且它还可以挡住7.62X51mm北约标准钢芯穿甲弹,9mm 手枪子弹对它更是毫无效果。自从热兵器投入战争以来,老式盔甲退出了历史舞台,过去的防弹衣只能防破片损伤,无法抵挡步枪子弹。随着材料学的进步,防弹衣开始威胁现役步枪的地位了。现阶段步枪在这一轮竞争中已经落入下风。日,适应环境的迷彩作战服(BDU)成为陆军战场和驻防的制服。其中包括帽子、衬衣和裤子,这构成了对个人服装和装备系统完全迷彩化的多相转变的第二阶段。时常和BDU搭配着装的组成部分有浅棕色T恤和内衣裤,还有黑色网纹腰带(陆军使用,其他军种现役部队的附件产品使用的颜色不同于陆军)。天气更冷的情况下使用的是图案相匹配的战地夹克。作为头部装备,相匹配的几个类型的帽子被允许使用。适应环境的BDU是陆军战斗服装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了四个迷彩子系统,分别配合陆军在温带、沙漠、热带和北极环境下的作战行动。迷彩图案覆盖了士兵行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环境。上图为20世纪末期美军丛林款式BDU穿着实例上图为美军沙漠款式BDU穿着实例后来出现了这样的问题,BDU太偏狭,而军队要适应的环境太多,转换战区来不及不换衣服的话立即杯具,所以,日,美国陆军正式向外界宣布新式的陆军数字迷彩通用战斗服(Army Combat Uniform,简称ACU)将会完全取代目前使用中的丛林战斗服(WOODLAND CAMOUFLAGE )、沙漠战斗服(U.S.DBDU 3-COLOR),成为未来美国陆军唯一的战斗服。  新式陆军数字迷彩通用战斗服(ACU)是美陆军与陆军纳蒂克研究中心共同研制出来的。制作成本为每套88美金,每位士兵可分发4套。ACU有以下特征:■ 布料质地 :采用斜纹布料,布料成份为65%纯绵及35%尼龙混纺而成。■ 布料颜色及图案 :陆军数字迷彩通用战斗服(ACU)布料颜色由3种色系组成,包括:绿色、灰色及灰绿色以细小方形组成大小不一和不规则的重叠图案,设计主要针对丛林、沙漠及城市地区和抗扰夜视器材。■ 军服设计 :陆军数字迷彩通用战斗服(ACU)设计。于是,多彩的BDU就被单调的通用ACU所取代。美军ACU制服至今仍在使用中。以现在战时美军士兵为例,ACU是和作战装具、身体护甲复合采用,不复再是单纯的服装了。上图为ACU 穿着实例,效果不言而喻。----------------------------------------------------------------------------------------------------------分隔线据美国《陆军时报》网站日报道,新迷彩服的设计工作已进入关键的实测阶段。作为惟一备选方案的“通用型迷彩图案”制服(Multicam),已下发到部分驻阿富汗官兵手中,初步反响尚可。  军用迷彩服就像“精灵斗篷”一样能有效隐藏士兵,对经常进行野战的单位尤为重要。不过,美军虽然被各种高科技装备武装到牙齿,目前配备的“陆军战斗制服”(ACU)却表现平平。  驻阿美军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PEO)承认,根据基层长期反馈的意见,现役的迷彩服确实缺点不少。(略……)3年前完成的一份评估报告就列出了士兵们的抱怨:一英里外就瞅得见穿ACU的人。  新式Multicam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ACU分丛林迷彩、沙漠迷彩、山地迷彩和城市迷彩等不同种类的区别,仅采用一种颜色较淡的“通用型迷彩图案”。设计公司Crye Precision宣称其具有在自然光下变色的效果,可以同时在沙漠、森林和城市3种环境下使用。美军现役的ACU是27年前设计的。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换装呼声便不绝于耳。一些飞行员声称“在空中看美军比英军、德军都更显眼”,有些士兵直言“ACU就是让我们去送死”。上图为阿富汗试用Multicam迷彩的美军士兵与为其带路的当地儿童合影,带路党确实要从娃娃抓起吖。-----------------------------限于篇幅本文只能虎头蛇尾了,然而可以肯定军服会继续演进,毕竟人类是战斗种族,世界和平不过是痴心妄想。愿上帝保佑战士,阿门
再大的大神也说不出题主要的答案。军服发展那么多年,那么多国家,每个国家又有不同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兵种军衔制服均不相同。更何况军服还有换装,换装会导致军服款式发生改变,甚至衍生出亚型。这就没法一一说明。更何况有些国家制服发展的资料本身就不多,就更没法说明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大神给个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