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僧开头的对联大全上联下联 下联是泥塑的菩萨

&*竹是无心树, 莲如有脚花。
*西方千年翠,&南海莲花香。
*,达源溯;&九年,妙理悟三乘。[河洞]
*南海,渡来北楚;&西方法雨,洒遍东山。[湖北寺,祀如来、观音]
*净土莲开,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现,三摩。[]
*清华真佛地,&庄严古洞天。[洞](汗……上联刚看到时还以为是清华大学……)
*岐分相映流乃一,&山不在高佛有灵。[县岩,祀](问一句:是谁?)
*金山挂月窥禅径,&沙鸟听经恋法门。[福建金沙岩](金沙……恩,沙沙的头发确是金色的)
*种因圆妙,&水清月现玉盖尊严。[台湾修水岩]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天高,月喻本来心。[河北承德]
*茂,群沾法雨;&泉岩生,普荫。[]
  *,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岩]
  *湖畔显灵,婆心,济拔三途苦;   山前圣景,莲瓣,广渡诸有情。[台湾湖山岩]
  *六根未净,未除,听此间,说方便法;   也不是真,也不是假,愿天下,作如是观。[湖北六也茶楼]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甘肃天水]
  *祥云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马公镇观音亭]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  &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湖北]
  *殷殷,处处花花;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福州]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河西坊]
  *,一杯土;   茫茫大地,总成空。[河南普明寺]
& &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半入云。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天命酬天酬性天。
  *里面清清净净,安安闲闲,无非妙谛;  & 到头囫囵,活活泼泼,便是如来。
  *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相空,总是空空。
  *,一叶一如来,色空,妙相同参成佛国;   ,三乘三觉悟,生生世世,法轮有幸现金身。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如梦;   把灵心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   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欲求佛先求心。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  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   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音即是观,观我观人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人道贵道禽道兽道,道道相传;  & 化生,生生不已。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  大肚能容,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忘饥,任林间云去,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
  *迷则不觉,觉则不迷,好从大圆镜中照出本来面目;  & ,,却自界里证明无上菩提。
  *似洞非洞,适成仙洞;   有门无门,是为。[浙江]
  *佛云:,;  &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所]
  *,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印不即离间,是相非相;   悟最澄明处,内空外空。
  *,谓之大道;   结缘,佛之妙缘。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同修道,同,同修成仙。
  *修清净,养自性,果然自在;   守清规,说清话,真是清闲。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浙江萧山]
  *三幡;  & 宣扬诸部上乘最上乘。
  *泓寺泓庙泓,世界无二;   石洞石,天下第一。
  *心即佛,佛即心,须要认清脚跟;   色是空,空是色,莫教妄起念头。
  *在在自心观自在,自观观自在;   来来如意见如来,如见见如来。
  *寿无量,法无边,无烦恼;   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大叩大鸣,小叩,普觉梦中之梦;   一声一佛,千声,遥闻。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都作如是现。
  *世外人,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百千日月,百千,卢不出莲花瓣里;   八万天人,八万贤圣,众同游中。
  *菩提会菩提,具,忽现千般千眼;   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乐境大殊,易离,乐境早寻离;  & 善心即是,难合,善心常在合。
  *,不垢净,不增减,度十方苦是名诸佛;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佛地有声传,无非鸟声泉声、风声雨声,声声证寂;   禅门无色相,只有山色月色、树色云色,色色悟空。
  *教本同源,遍,无非要人以慈以孝以敬;
&&&& 试则不贰,愿众,各自供养而父而母而师。
  *山即是空,水即是空,亦即是空,到此恍然空诸所有;   天,地不可说,人人物物都不可说,既然如此说个什么。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去;   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来。 & 出一切音声说法,  现无边色相度人。(题诸佛菩萨)  身心不动入。  真妄皆空证一如。(题诸圣众)  月不住空莲处水,  鹿归于野鸟离笼。(题诸圣众)  得无漏,  信毁普观度有缘。(题)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  上求佛果,下化众生。(题诸圣众)  由烦恼中,得真自在;  坐里,转大法轮。(题)  悲心浇灌众生大地,  法眼洞明诸佛真源。(题诸菩萨)  彼岸先登,终成正等妙;  法轮常转,大发心。(题诸圣众)  此身易坏似泥船,疾行真实道;  无安犹火宅,诚发。(题诸)  就尘垢坐金刚,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盘,离言语转微妙法轮,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题)  大日心光遍照,  如来法雨普施。(题嵌)  真心自在,  妙法圆通度有情。(题)  以同体慈悲,遍洒忧愁泪;  念,常怀恭敬心。(题常啼菩萨与常不轻菩萨)  因地精修,庄严依正叹;  果门普摄,无上觉行堪绝伦。(题佛)  现世医王,拔除苦毒妙施药;  东方教主,化导顽愚普做师。(题嵌)  含藏一切善根,愿力宏深空地狱;  成熟众生胜果,悲心广大遍荒田。(题)  驾,发悲心,劝者回头靠岸;  以正智,说妙法,为见道人指路。(题佛)  侧耳听潮,入定尽闻,观自在;  寻声救苦,驾航度厄,十方无碍显神通。(题)  安住梵行严宝刹,  普施法群萌。(题)  凡间妙,  浊世清流教泽长。(题,兼题嵌佛教)  闻声皈佛成,  远尘入法门。(题乔陈如等,兼题)  容,  入。(题)  真入,不说;  ,童子无言。(题不说菩萨和无言童子,兼题离言)  一心求出苦轮海,  全力阐扬净土门。(题昙鸾)  翩翩去,  得得来。(题贯休)  空布袋不容一物,  大肚皮能忍万难。(题契此)  举止常在定,  形容猥琐不沾尘。(题)  迹绝巢空何处去,  水连天碧届时归。(题)  大振禅林,门开风气;  广施法雨,誉满江湖。(题希迁、道一)  无树非台何惹尘,;  秘传法,能者得之。(题嵌)  开拓法流乘愿来,慈悲远播;  弘传密教隐踪去,功德长存。(题)  真际大师,玄言妙语传天下;  ,禅韵宗风溢柏林。(题从谂)  叹末法群生,身心懈怠难观镜;  仰禅门,行解精勤不惹尘。(题)  举止颠狂,言行笨拙,名刹食堂混迹,想当初,还是路边拾得;  才情怪异,面貌离奇,幽窟隐身,到最后,竟由石缝归迁。(题嵌、拾得)  莫看他神情疯傻,脏夹,脚跛嘴歪,垢面蓬头,其中滋味甚难解;  都笑我模样颠狂,破扇儿摇,帽污鞋烂,袒胸露背,个里因缘不易知(题“疯僧”与“济颠”)  佛无所说,  道不属知。()  实无法得,  岂有佛成。(联)  唯心造,  众生随业牵。(联)  恶因缘易忍,  难逢。(联)  一相圆成实,  三时梦电云。(佛理联)  烦恼使刚强得伏,  菩提以柔软而成。(佛理联)  真身已过凡间望,  妙法不堪听。(佛理联)  入毛孔,  一切音声流辩才。(佛理联)  水不离波波是水,  金虽在矿矿非金。(佛理联)  真实真心净,  妙明妙觉圆。(佛理联)  性里乾坤,无非诸佛;  心中恶毒,尽是众生。(佛理联)  刹那虚无,含藏永远;  假有,映现。(佛理联)  劫海刹尘,原无主宰,  ,不出身心。(佛理联)  上根闻正法即信行矣,  劣智惟神通可折伏之。(佛理联)  无边色相身形,皆为密印;  一切音声话语,尽是。(佛理联)  飞鸟在天,不知地上有投影;  游鱼离水,方觉火中实烫身。(佛理联)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成都文殊院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林则徐题成都文殊院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方鹤斋题成都文殊院竟能与羲卦麟经并垂宇宙,应不让元亭石室高峙岷峨。——四川新都宝光寺自知性僻难谐俗,且喜身闲不属人。——何绍基题四川新都宝光寺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何元普题四川新都宝光寺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赵藩题四川新都宝光寺以清静果证因护持斯万,&现广长舌说法声震大千。&--康熙题承德溥仁寺镇留岚气闲庭贮,&时落钟声下界闻。--乾隆题承德普宁寺传大千法宝,阐第一宗风。--乾隆题承德普宁寺&半满真言参不漏,色空妙谛证无遮。--乾隆题承德普宁寺对物共春台幽风入咏,愿人登福地王会成图。&--乾隆题承德普宁寺兰乾云护三摩峙,&朔漠风同万里绥。&--乾隆题承德安远庙龙象护诸天,毫相瞻时,妙严普觉;&漠瀛会初地,法轮转处,安乐常臻。--乾隆题承德普乐寺三摩印证喻恒河,人天皆大欢喜;七宝庄严现香界,广轮遍诸吉祥。&--乾隆题承德普乐寺总持初地法轮,资福胜因延上塞;&广演恒沙梵乘,能仁宏愿洽群藩。--乾隆题承德普陀宗乘之庙水镜喻西来妙观如是,月轮悟南指合相云何。--乾隆题承德普陀宗乘之庙法界现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乾隆题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发心为众生缘深入善权菩萨果,&现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承德殊像寺初地总持超梵乘,恒沙普演护祥轮。--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宝阁护香云静资礼梵,灵峰呈寿相妙悦安禅。--承德须弥福寿之庙更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原因。&--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儒释本同源,道并行而不悖;&内外原一体,理交显而弥彰。--印光法师题三教堂宗镜圆照,万善同归,本教义而续慧命;&法华一部,佛事百八,振大机以警愚顽。--印光法师题永明塔院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相相离相而万德圆彰,究竟亲证夫实相;&生慈心、生悲心、生欢喜心、生大舍心,心心印心而一尘不立,彻底显现乎佛心。--印光法师题法堂海气侵阶晴亦雨,潮声著树晚多风。——福建晋江石佛岩寺心到虔时佛有眼,运当亨处石能言。——陈望坡题福建晋江石佛岩寺五百年前,我辈是同堂罗汉;三千界里,问谁能安坐须弥。——江西南昌圆通寺莲社独寻千载后,松柏犹吞六朝前。——江西庐山东林寺洗菜莫教流去叶,见桃犹记旧曾花。——郭东贤题江西庐山东林寺古刹有真如,最庄严七层宝塔;老僧无障碍,大供养一个庐山。——唐蜗寄题江西九江能仁寺殿宇还雄,宝相金容仍赫赫;馨香赖久,石钟湖水共悠悠。——江西湖口报慈寺当门等个人来,望穿眼孔;此地能同我坐,练定性梧。——张相空题江西赣州光孝寺直指见心,慈云塔观如来,金粟眼前,七宝庄严参佛相;回头是岸,甘露泉有大士,白莲座后,一瓶清净悟禅机。——吴鸿昌题江西赣州光孝寺天外楼台山外寺,云边钟鼓月边僧。&——苏东坡题江西吉水龙济寺云中藏古寺,山外尽劳人。——江西大庾云封寺驿使暂停花下骑,寺门深掩岭头云。——同上挂角何时,偶为岭上主人,犹想象千秋风度;举头欲问,何许山中置我,试管领乃树梅花。——长瑞题江西大庾挂角寺清流潺潺,人间胜地;山色霭霭,世外洞天。——山东嘉祥青山寺大河南北望,万里风云通。——许仙屏题河南开封相国寺汉魏最初名胜,湖南第一道场。
——长沙岳麓寺胜地喜重经,想当年宇净香清,时从石壁高头现出菩提树;名神宜永祀,幸此日威宣灵著,又听钟声响处认作普陀岩。——江西湖口石钟山报慈寺紫微栖凤,碧波潜龙。——韩崶题长沙开福寺塔影栖深丛树隐,钟声飞下一江秋。——周芍衫题长沙万寿寺上摘星辰,旁飞日月;封弥云雨,泽沛山河。——湖南衡山祝融峰上封寺楼外山川,知是何年图画;槛前烟雨,须看此日天堂。——湖南衡阳雁峰寺五百年化身归来,十万福地斯为美;七二峰从头数去,千古名山不在高。——同上大梦忽闻钟,任教烟雨迷离,人当醒眼;浮生真似雁,看到天花欲坠,我亦回头。——同上一笑悟前缘,故国啼乌,阅世间久同云变幻;廿年留梦影,浮生似雁,冲重霄会见海澄清。----同上雁序本无心,形影偶留,便令寿域同登,福田广种;峰峦始有意,菩提常住,管教佛宇清净,道场庄严。&——同上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庭前竹影;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钟声。——王闿运题湖南衡阳雁峰寺到此一回头,忆幽燕云树,吴楚烟波,证五千里新旧,鸿泥敢云倦也;会当凌绝顶,指太华岩峣,岱宗神秀,比七二峰郁葱,佳气毕竟何如。——周芍衫题湖南衡阳雁峰寺山半绕群峰,插汉摩霄,勾来名士留题,雅人寄迹;晓云争万派,荡胸惬目,胜过普陀巨浪,天竺奇观。——湖南衡山半云庵&六朝古刹,七祖道场。——湖南衡山福严寺威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云开。——湖南衡山祝圣寺竹树护清庐,林鸟似识前朝事;钟鱼答弦诵,芋火还容宰相分。——王湘绮题湖南衡阳东洲禅寺西陆蝉声唱,禅房花木深。—一湖南衡阳西弹寺花圃菜畦锄岁月,药炉茶铛炼春秋。——湖南衡阳花药寺花雨春风,栽成万物;药炉茶鼎,利济世人。——同上苍天本无知,花雨焉能解结习;众生徒多事,药石岂可疗贫穷。———同上敷弥天云,飞大地雨,琉璃宝瓶中原无一滴。净眼闲观,但在孤峰独往;入针尖影,转邻虚藏,藕丝香乳里摄尽万缘,神威自震,不教钓艇空归。——王夫之题湖南衡阳别蜂庵山连巴渝川原壮,水下辰阳日夜低。——张东墅题湖南永顺麟角山寺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湖南宁乡密印寺古阁几登临,让我放开千里目;名山惟仰止,有人传授五车书。——湖南望城书堂寺湘水庆安澜,恰当古寺钟摇,锦缆牙樯千里集;江村欣赛社,又听阳春调逸,渔歌樵唱万人欢。——湖南望城洪山寺栖霞古寺藏云树,对岸楼台住水天。——湖南益阳栖霞寺杨妃春色,西子秋波,妆成媚态娇容,问今世有几双醒眼,林下樵唱,溪边渔歌,弹到高山流水,恐古来无二个知音。——湖南湘阴杨林寺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岑学吕题广州六榕寺法雨润三城,任年来劫火扬威,尚有灵光存鲁殿;宗风传五岭,看门外石泉孕秀,好将胜迹继曹溪。—一广州白云山濂泉寺青松如膏沐,白云生坐边。——张树棠题广州白云山濂泉寺唐汉无双寺,古今第一山。——广州光孝寺永和风日宜吾辈,胜地园林得后生。——颖勤题广州永胜寺红桥映海三更月,石秩通江两度潮。——梁章钜题广州长寿庵拨开乌云见青天,千百年林莽迷离,复睹庐山真面目;坐揽江山看胜地,一二点尘埃不见,好沿泉水悟真心。——广州双溪寺尘缘空宝镜,岭表一袈裟。一—广州南华禅寺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广州海珠寺&寄语游人,莫谓此山移得去;请看活佛,尽从彼岸跳将来。——广东博罗罗浮山寺尘梦未醒人自若,江山无恙我重来。——广东博罗罗浮山庆云寺湖干远树绿成雾,山外夕阳红到楼。——广东博罗罗浮山崇福寺云鹳有奇翼,瑶草无尘根。——伊秉绶题广东惠州永福寺往来资白业,谈笑出红尘。——宋湘题广东惠州永福寺北宋访残碑,人去未忘罗汉果;东莞标古刹,我来曾吃赵州茶。——郑小谷题广东东莞资福寺何处寺飞来,天与开天留佛住;此间尘不到,我非观我自心清。——徐琪题广东清远飞来寺叱起三生石,岩开万善门。——广东新会叱石寺山气半归湖内雨,涛声遥答渡头钟。——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万本松杉千笏石,百重云水一声钟。——广东肇庆鼎湖山鼎湖寺锁两粤咽喉,来往便登福地,食十方粥饭,清贫不负名山。——同上云里钟声,云外泉声,昼夜喧流,如是法轮普转;岭南粤秀,岭西独秀,江山佳气,都为福地来朝。一—同上聚公等三五名流,相与斫脍衔环,问世界中何物是愁,几时才老;破人间万千尘劫,又何梵香煮茗,况园子里佳花如笑,好鸟频啼。一一张南山题广东肇庆鼎湖山鼎湖寺曲水长流,跨鹤旧寻三洞古;白云犹在,与梅同住一山幽。——广东南海白云寺粉墙丹桂动光彩,高崖巨壁争开张。——梁章钜题广西桂林叠彩山中福庭寺金碧焕楼台,远眺盘龙,近招白鹤;烟云生几席,风来北牖,亭对南薰。----同上鹫岭记曾经,忆前身是金粟如来,好修美景良辰,把酒问天边明月;鸾骖真不羡,谈宦迹到莲花世界,何限诗情画意,凭栏看江上睛霞。——方月樵题广西桂林叠彩山圣寿寺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广西桂林七星岩栖霞寺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梁章钜题广西桂林七星岩栖霞寺(集句)吏隐访遗踪,半世功名春梦里;思陵观夕照,万家烟火晚炊时。——广西桂平西山龙华寺听来暮鼓晨钟,声声觉悟;对此禅灯宝像,面面圆光。----广西桂平西山洗石庵天竺俯江流,到眼睛岚归爽气;云山经雨洗,点头奇石也思灵。——同上石抚旧因缘,重洗如来新面目;尘藏今世界,永留不朽古须眉。——同上楼阁耸奇观,天外云峰撑白石;山门凝爽气,池中烟水隔红尘。——同上云间天上,顶上圆光。——四川重庆云顶寺山中昼永看花久,树外天空任鸟飞。——王闿运题四川彭县多宝寺&树老不知年,最喜层阴遮庙脊;官闲无个事,时来此地听江声。——杨建屏题四川彭水龙门滩古庙青松西蜀前朝寺,丹桂南轩故里亭。——陈钟祥题四川绵邑县祥符寺炉边石佛无人像,壁上筠音只在观。——赵熙题四川中江灵皈寺二百年前留好梦,三千里外应嘉休。——柯华题四川德阳三梦庙千寻峭壁江烟锁,半岭残寺树色封。——四川合川钓鱼城护国寺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疆。——同上将军立地能成佛,菩萨升天善伏魔。——任澹园题四川泸州方山佛国寺干青云而直上,障百川以东之。——四川乐山凌云寺九顶云霞浮雾出,二峨风雨渡江来。——同上春梦一场空,回忆嘉州,应记联床听夜雨;大名千古在,本居兜率,何妨侍砚宠朝云。——同上要使鱼龙知性命,不妨平地起波涛。——四川乐山乌尤寺璧津楼前,三水合流明匹练;青衣江上,孤峰卓立秀单椒。——同上胜地接凌云,静里每闻游客屐;隔江时送雨,望中无限渡人舟。——方鹤斋题四川乐山乌尤寺古寺却回秦沫水,慈云常护汉青衣。——郭灿题四川乐山乌尤寺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张国玺题四川乐山乌尤寺秋云留远寺,明月照深林。——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我奉雪山为赠品,君收云海作诗声。----同上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吴擎题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四川峨眉山圣积寺寺号仙峰,洞邻九老;门迎佛顶,台接三皇。——四川峨眉仙峰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四川峨眉灵岩寺山空无俗染,洞僻有云浮。——贵州织金东山寺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遵义桃溪寺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贵州普安鹦鹉寺水声琴韵古,山色画图新。——昆明圆通山圆通寺步步小心,须防石头路滑;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同上问阿谁隐士自居,能学太公一钓去;思今世古人若在,当邀子产几回来。——昆明翠湖莲花禅院&大慈大悲,本百千万亿化身,斯为大士;观人观我,无色声香味触法,是谓观音。——同上吾道非耶,岂复出山为小草;此生休矣,乃知阅世尽空花。——陈小圃题昆明昙华寺守五叶宗风,粥鱼茶铫宜清静;祝百花生日,宝马香车任去来。——赵藩题昆明昙华寺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开天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昆明玉案山筇竹寺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炎凉,深山情况;焚香静坐,莫漫说峨嵋旧事,滇海新禅。——同上莽乾坤能得儿时闲,莫辜负半日逢僧,共话沧桑堪小憩;好光景不愁无处觅,最难是万家生佛,关怀涂炭故群黎。&——同上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担当题昆明玉案山筇竹寺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箓;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黎方修题昆明玉案山筇竹寺两手把大地山河捏瘪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舒藻题昆明玉案山筇竹寺千栌赫奕,万拱棱层。——昆明安宁曹溪寺
好山当户,看凤凰南翥,龙马北骧,黛色四周环佛地;慧月临空,有玉水前横,杯湖远映,清光一片印禅天。——李鸿祥题云南玉溪灵昭寺吉祥琼树是双林,此处有鱼跃鸢飞,恍忆宝池征悟境;璀灿莲台成九品,何时看水流花放,庄严净土证禅心。——李鸿祥题云南玉溪双林寺目道湖光千树雨,万山明月一声钟。一一李成林题云南通海秀山涌金寺结大欢喜缘,只这笑呵呵,收拾囊中宝物;除真烦恼障,看他腹坦坦,鼓吹世上春风。——阚祯兆题云南通海秀山涌金寺即斯便是莲花国,到此如参紫竹林。——云南文山钟灵寺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一云南宾川鸡足山祝圣寺伶俐汉,莫教世间瞒过;大丈夫,须从苦海超生。——同上迦叶欲传衣,一盏慧灯照金顶;大士常祝圣,留颗牟尼镇石钟。——同上眉毛上无边刹海,衣袖里藏尽虚空。——云南宾川鸡足山大觉寺法海独无生,无生自因无住;迷津谁大觉,大觉由来大雄。——同上三餐常念农夫苦,一饭难忘佛祖恩。——云南宾川鸡足山寂光寺休作恁么猜,小牯牛何曾有影;会得来个意,柏树子随处生春。——同上破衲露襟,樵径有霜寻药冷;犁耕蔬食,石床无药了经迟。——云南宾川鸡足山极乐庵如来藏,空不空,流出无边香水海;摩尼珠,色非色,包罗万象宝玉幢。----云南宾川鸡足山华严寺奇花龙女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云南大理感通寺&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远峰远刊,近峰近刊,人来山上观山。——杨慎题云南巍山圆觉寺万丈文光辉雁塔,千重墨浪漾龙湖。——杨镕题云南大理笼塔寺本是为民祈雨泽,主乎斯土享馨香。——云南大理圣源寺井号菩提,树号菩提,寺号菩提,古迹争传唐代古;功留鹤庆,名留鹤庆,像留鹤庆,高僧共仰[石缶]山高。——云南鹤庆菩提寺面壁十年,常敲着晨钟暮鼓;阳春三月,倒听些竹笛山歌。----周南题云南鹤庆天子庙银河水细浪飞花,织波中锦绣;金斗山劲松翠直,谱天下文章。——云南鹤庆江尾庙掷百八珠,穿百八洞,迄今数百年,八风平,同邑士民升日颂;膺九五福,登九五尊,际前上九会,五云观,普天真圣晋露觞。——云南鹤庆水洞祠(祀牟伽陀僧)鹤立鸽王台,看道旁纸彩旛花,秋月艳于春月夜;云环狮子座,听院里金铙法鼓,中元闹似上元宵。——云南鹤庆鹤云寺到此地,将书画琴棋俱演出来,趣甚趣甚;登斯楼,把酒色财气都忘却了,仙乎仙乎。——雷文明题云南景东天华寺看花明柳媚,有象文章,苦趣化为乐趣,妙妙;听燕语莺啼,天然节奏,忧心变作欢心,呵呵。----同上是谁垒石为山,留斯画本;莫使密云封径,正好清游。——侯应中题云南景东石云寺。凭栏看青山烟雨、翠岫风云,都收来百尺楼头,无边光景;引领想纯阳神仙、太白诗酒,倘到得两人胸次,何等逍遥。—一同上西方贝叶演真经,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律;南海莲花妙生相,也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吴松崖题兰州五泉山嘛尼寺倘飞来南海慈云,当为听泉响空山,不回南海;这便是西天福地,何必问雷音古刹,又访西天。——五泉山人题兰州五泉山嘛尼寺夜月千江天地晓,秋花一树镜台空。——兰州白衣庵宝座生春,紫竹因空翻有色;香台说法,白鹦能悟渐无言。——同上三藏传心,方便尽捱诸佛好;万人合掌,皈依惟向此君多。——兰州法云寺闭户三年,行著严霜劲雪;登堂一喝,云垂翠竹黄花。——唐琏题兰州广福寺乃圣乃神,万古英灵不爽;允文允武,千秋大义常昭。——姚万年题兰州广福寺正则扶,奸则诛,这便是春秋学问;始以仁,终以义,已到了圣贤功夫。——封土衔题兰州广福寺象教辟西方,灯传永证辟支果;鸿慈遍南山,航渡还参最上乘。——兰州接引寺虎啸玄坛,气接南山兴宝藏;金生丽水,坐依坎位浚财源。——李芳时题兰州重新寺屹砥柱,障狂澜,当代文章特振起;耀长庚,映霄汉,斯儒脉胳永昭回。——王标极题兰州重新寺春色满桃园,三国英雄如在;秋风吹菊圃,万年俎豆常新。——兰州华林寺座下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香。——同上&义勇镇边疆,泽并黄河流万古;武安延社稷,群瞻紫塞峙千秋。——同上外域全归,坐揽关山皆胜地;上游得据,笑谈西北有高楼。——萨湘林题兰州华林寺惠陵烟雨,涿郡风雷,在昔埙篪兴一旅;魏国山河,吴宫花草,于今蛮触笑三分。——吴信辰题兰州华林寺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兰州白塔寺佛老识天倪,不受五行束缚;圣贤重人事,能开万世太平。——刘尔炘题兰州白塔寺随处现身,芙蓉面上春风拂;寻声觅苦,杨柳枝头甘露流。——长龄题兰州白塔寺睁眼看凡人,为消除怪雨盲风,拨开云雾;叩头求上帝,快吩咐恒星列宿,整顿乾坤。——五泉山人题兰州白塔寺华夏著神威,亦曾仗关前匹马;炎刘存正统,几能抛肘后千金。——兰州金山寺山势当空出,河声入海遥。——慕寿祺题兰州金山寺山势西回犹顾汉,涛声东下欲吞吴。——陈经文题兰州金山寺山色盈窗,大开眼界;河声入座,豁荡胸襟。——牟麟趾题兰州金山寺山产黄金,愿得千斤铸神像;河翻白浪,常将九曲涤人疴。——黄建中题兰州金山寺日永壶中,开亿万年上清世界;云飞关外,留五千言道德真经。——刘济题兰州金山寺此间称天下上游,与佛国毗连,大规模九曲河流,五泉山色;最好是秋凉佳节,借禅房憩宿,细领略半床月色,几杵钟声。——慕少棠题兰州金山寺新水乱浸青草路,寒山半出白云层。——张墩题兰州后五泉福泉寺庙貌傍灵岩,喜四境桑麻同沾法雨;祥光凝宝座,愿万家兰桂昔荫慈云。——同上发妙明心,共拔迷途臻彼岸;云真实相,常瞻贝阙净凡尘。——秦维岳题兰州后五泉福泉寺婆心荫山后龙泉,群生被泽;妙相现云中鹫岭,大地如春。——曹炯题兰州后五泉福泉寺景是仙鸾描出画,形为天马负来图。——甘肃敦煌鸣沙山鸣山寺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同上山林古刹,西夏名蓝。——宁夏平罗武当山庙负笈跋涉赴胜地,&忍饥耐寒求正宗。——景行题拉萨色拉寺古迹重修,成观光地;寺名长插,结香火缘。——台湾台北剑潭古寺浩气化长虹,并此赤心冲霄汉;剑潭如明镜,照将善泉示人间。——同上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台湾台南开元寺暮鼓三通,惊动灵山方外客;晨钟一响,唤醒苦海梦中人。——同上泉声常入室,草色不侵阶。——郑子坦题台湾台南开元寺法藏证法门,谁悟了无生灭;华严传华夏,我知自有圆通。——台湾台南法华寺读全部法华经,色相皆空,佛是恭最上乘,合与吾儒称大士;醒半生蝴蝶梦,利名俱澹,我若退一步想,当于此地吊高人。——许南英题台湾台南法华寺&钟声洗尽浮尘念,涧水流消伴俗缘。——台湾台南大仙寺大振三通暮鼓,惊动灵山方外客;仙敲一响晨钟,唤醒苦海梦中人。——同上碧里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云中听世,门朝南海接慈航。——台湾台南碧云寺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台湾高雄龙泉寺十里松杉围古寺,百重云水绕青山。——香港青山禅院
临安卧龙寺,位于城西玲珑山腰,初创于唐,宋代扩建,规模宏大。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钟楼等。&钟悠远、鼓悠远,钟鼓悠远;山玲珑、水玲珑,山水玲珑。桐乡福严禅寺西方圣殿做个好人,心正身安梦魂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桐乡福严禅寺地藏殿&发扬优良传统,启迪在智慧;提倡人间佛教,净化与人天。临安昭明禅寺,位于天目山,传为昭明太子分《金刚经》处,元至正二十九年始建,后圮废,明代重建。&道自昭明,共仰昙花凝宝相;慈临天目,欣瞻法雨出香云。临安昭明禅寺尊者是童身,愿学人猿缚魔障,永作祖山真佛子;如来有天暇,看此地龙飞凤舞,特开灵境古伽蓝。丁立诚题临安昭明禅寺宝杵降魔,道卫三洲徵感应;群山称祖,天开二目广神通。丁立诚题临安昭明禅寺此山是武林所发源,毓秀钟灵,万壑回环开净域;宏愿与文殊同坚忍,降魔护道,三洲扫荡仗神威。临安千佛寺观音殿玉振金声,观听从新虔敬礼;皇王谛帝,音容想见大慈悲。临安千佛寺观音殿西天悬慧日,光临万姓大庇人天;南海驾慈航,普渡群生同超苦海。&临安千佛寺观音殿&香阁峙中流,花散彩,叶成文,但能色相俱空,何用别求南海;慈灯悬彼岸,覆祥云,洒法雨,若使菩心自在,此间即是西天。&陶惟桢题建德大慈寺地藏殿,位于市南大慈岩巅,元大德初年建,明清重修,1985年修复开放。寺殿僧房均傍岩而筑,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恳壁,有长廊相接、石栏连续,因势布局,与山峰混为一体。寺周有罗浮仙境、一线天、玉池、云亭等十多处名胜古迹。&广积善缘,以和为贵,历尽劫波兄弟在;普渡众生,惟诚则灵,修得公心义理真。建德大慈寺地藏殿大慈大悲,有意参禅,从今起拜菩萨先拜我心;救苦救难,存心证佛,向此后念弥陀自念其行。建德万福寺&如何是西来意:五蕴皆空、毫无芥蒂;此中得上乘法:六根清净、放大光明。建德万福寺山门&五祖南来卓锡,天龙传净土;十方共献庄严,宝刹重光辉。郑秉谦题建德万福寺山门&慧远结莲社,过溪送陶潜,当时山门闻虎吼;善导创净土,隔世传少康,至今玉泉听龙吟。释雪相题建德万福寺客堂&玉池通法界;泉水印禅心。萧山观音寺&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位于城北昌安门内王家山南,原为东晋王羲之别墅,传王有宝珠失去,疑和尚所为,和尚遂绝食而死。后发现宝珠系白鹅吞下,羲之悔恨莫及,遂舍宅为寺,名戒珠寺。此处既非名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绍兴戒珠寺讲经堂&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万苦,是名诸佛;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绍兴戒珠寺樵语落红叶;经声留白云。绍兴戒珠寺狮吼象鸣登法座;龙吟虎啸出天台。道忞题绍兴传灯寺,初名平阳寺,位于平阳村,清康熙五年创建,四十四年易名为传灯寺。莽傅积翠,法南老之归休,楼建七楹,檐高八尺,草鞋不用袈裟裹,赢得闻眠白昼,掠汉还怜红日速;锡指天台,师悟翁之勇退,蓝拖千嶂,月浸一溪,木杓懒将赤手提,从教纵目云霄,卷帘长把好山呼。绍兴云门寺,位于城南云门山,初名看经院,为晋王献之住宅所改,后周显德二年易名为显圣院,北宋乾德五年易名为云门寺。白云景里传心处;流水声中选佛场。智枬题绍兴大善寺,位于市区大街中心,始建于梁武帝天监三年,为绍兴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蛾眉舍宅:大善寺为梁肇兴夫人舍宅并捐巨资所建。&翡翠香烟,象教传灯雄越绝;琉璃宝地,娥眉舍宅溯萧梁。茅立仁题绍兴大佛寺,位于市西柯桥镇柯岩,原名普照寺,因该寺有高约十米的石弥勒佛像,俗称大佛寺。寺已废,石佛犹存。&吃亏者岂无大肚;笑杀人不肯回头。徐渭题绍兴华严寺&仗智慧剑、决烦恼网,见五蕴皆空,是深般若;驭清净轮、入解脱门,得一念无生,为大涅槃。绍兴华严寺御香题处,见止水一泓,证到心源澄澈;卓锡飞来,喜开门千叠,拱成法界庄严。绍兴老庵庙三宝旧声名,看仙笔灵泉古柏有皆北向;十村新庙貌,愿民康物阜大国多稼庆成。董其昌题绍兴清凉寺,位于市南飞来山上,始建于宋,屡经兴废,八十年代重建。 宝塔:指飞来山巅之应天宝塔。宝塔应天真突兀;梵宫离地恰清凉。王文治题绍兴清凉寺&山从西属飞来活;佛听南无念处灵。&绍兴长庆寺,位于市南塔子桥堍,俗称斑竹庵,始建于唐永徽二年,八十年代重修。&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绍兴石佛寺,位于市西北下方桥镇,一名灵鹫禅院。石像为弥勒像,高15米多,镌于南朝,唐代建寺覆盖。山壁有名人题刻多处,其中韩世忠所书“飞跃”尤为著名。&水清鱼可数;恬静色皆空。绍兴石佛寺心到虔时佛有眼;运当亨处石能言。倪元璐题上虞福仙寺山深鸟语皆成韵;昼静僧房半是云。上虞福仙寺寺门堂开莲社香光远;门对蒿峰云路幽。上虞普净莲社,位于蒿坝镇卧龙山,今尚存。三根普被修净业;九品莲座现社前。上虞普净莲社愿垂佛手三千界;磨得人心一样平。彭玉麟题新昌大佛寺,位于城西南明山,东晋永和年间建,原名宝相寺,大殿依山势建成,殿内有依崖雕成的弥勒佛像一座,雕成于南朝梁代,寺附近有佛教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圆寂处等古迹。&我佛所宗,真如贝叶;众经之长,妙法莲花。新昌大佛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新昌大佛寺人过大佛寺;客上天然居。新撰虎榜山景星寺对联僧如秋气淡,云让远山开。时历江湖思虎榜,每从钟鼓认禅扉。梅坡洞, 十里清泉甘露润;虎榜山, 千年古刹妙禅弘。  注:虎榜山,在古沅州(今湖南芷江)潕水河边。山上建有景星寺,创自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距今已有824年历史。虎榜山麓,有梅坡洞,旧著灵异,星光荧荧。每夜深,人恒望见之。寺之得名从此。景色迷人, 但看红尘滚滚;星光耀眼, 何妨觉海滔滔。南有龙标, 诗家天子传千古;此为虎榜, 法窟衲僧誉九州。  注:龙标,在(今湖南洪江黔城),因城东有龙标山而得名。唐朝“诗家天子”王昌龄于天宝七年被贬龙标尉,天宝十四年离开。在此撰有《龙标野宴》等《宦楚诗》二十余首。忍草楼中, 铁画银钩明景绘;占卜室内, 铜钱木蓍义林摇。  注:忍草楼、占卜室,皆在景星寺内,系乾隆二十五年(1760),景星寺诗僧义林明景禅师所建。明景禅师(),沅州人。九岁出家景星寺。善诗文、工书法、喜占卜。有诗集《行吟草》行世。了犹未了, 了庵庵结景星寺;大而弥大, 大谷谷生虎榜山。  注:了庵,即宋季著名高僧临济宗大慧宗杲法嗣了庵景晕禅师(),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从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来此开山结茅,六年始成,为沅州最早的禅宗道场之一。大谷,即清临济宗破山派著名高僧莲月印正法嗣归龙大谷禅师(),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过外出游历归来后,见景星古寺破败,遂募化良田二十亩,复修祖庭。知州祖光珮捐俸助修,遂又渐成规模。红尘厌厌, 厌住家中常作客;法海空空, 空游寺内悔难僧。了庵方会卐庄, 归龙法辂义林继;明景聚芳觉岸, 希舜如祥崇照知。  注:了庵(景晕)、(眉山)方会、卐庄(明一)、归龙(大谷)、法辂、义林明景、聚芳、觉岸、希舜、如祥、崇照,皆是景星古寺历代的住持僧。西晃天雷夹芷江, 云贵高原朝楚地;潕溪沅水汇黔邑, 雪峰山脉唱清音。  注:西晃山,在芷江县北;天雷山,在芷江县南,两山夹芷江,自西往东。属于云贵高原东麓。潕溪、沅水,汇入黔城,依雪峰山脉一路北去。大观亭, 庆云亭, 明清两代亭亭立;揽秀阁, 文峰阁, 孙祖数朝阁阁兴。  注:大观亭,明万历辰沅靖兵备道虞德晔於虎榜山顶构建“大观亭”,后毁。庆云亭,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副将谢瑛参礼景星寺法辂禅师,於虎榜山顶原“大观亭”废址上,创建“庆云亭”。揽秀阁,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知州赵宽於景星寺东创建“揽秀阁”。文峰阁,清道光十二年(1832),景星寺诗僧眉山一真禅师( —1840)住持景星寺,倡议修复“揽秀阁”,得沅州知府邱莲舫、芷江县张兆安等分廉劝金,贡生杨盛坊,国学赵安松、尹嘉猷、李佩珩,生员俞元伟、张登庸、杨志洛等董事监督修建,得以重新。公议阁位《离》宫,《离》属文明,故改名曰:“文峰阁”。举人杨宏经撰《文峰阁记》。  虎榜山巅, 看浊世烟尘, 普观自在;景星寺内, 游空门法海, 觉悟逍遥。景色无边, 看秀水拖蓝, 掀龙津春浪;星光依旧, 照明山叠翠, 任雁塔秋风。  注:明山叠翠、秀水拖蓝、谯楼月朗、景刹星辉、龙津春浪、雁塔秋风、杨溪云树、木洞烟萝,并称为沅州八景。明山百子, 潭阳天后, 土桥兜率连云起;岩路沅庵, 黄甲龙头, 虎榜景星大佛新。  注:芷江明山,有百子峰庵;潭阳,即今芷江,有天后宫;芷江土桥,有兜率、连云二寺;芷江岩路街,有沅庆庵;芷江黄甲街,有龙头寺;虎榜山,有景星寺;大佛寺,在芷江河西。沅州芷草, 巫州荠菜, 灵均力士同遭贬;虎榜梅坡, 雁塔秋风, 兜率景星共往生。  注:灵均,即屈原,在他的名篇《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之咏沅州(芷江)。公元760年,高力士被发配至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在巫州,他看到遍野的荠菜,借物言志,写《感巫州荠菜》以喻“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採。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之咏巫州。虎榜山下有梅坡洞,芷江土桥罗山有兜率寺。芷江机场边有雁塔寺。宋季开山, 明代诛茅, 清朝盛鼎延民国;禅僧弘法, 儒生赋记, 官吏捐资带富绅。  注:宋季著名高僧临济宗大慧宗杲法嗣了庵景晕禅师(),於淳熙元年(1174),从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来此开山,六年始成,为沅州最早的禅宗道场之一。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山东德州禅僧宝藏自成()荷担老母游方到此,诛茅结庵,用以宴坐。清朝以后,禅师代代相传,景星寺成为湘西著名的禅宗道场,僧侣云集。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沅州贡生崔登鳌撰《景星寺碑记》。清道光十二年(1832),沅州举人杨宏经撰《文峰阁记》。景星寺在明清两代,历有官吏捐资修建。&数典寻源,  大士弘禅,  屈指湘西成魁首;追根究底,  山僧放棒,  倾心济北遍南天。  注:大士,本指菩萨,这里指高僧。放棒,是禅宗接引学人的一种手段,放棒施喝,是济北(临济宗)的常用手段。说是说非, 说粗说细, 说有说空, 说离说聚;向天向地, 向易向难, 向禅向密, 向偶向奇。客路浮生, 入我门来, 听法参僧, 应生知足;自心法界, 劳君途去, 礼佛访寺, 当度阙如。
&&& 在中国,各大寺庙集中了大量的的楹联。有时我在想,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连锁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当数中国的寺庙。寺庙是中国禅宗文化的繁衍之地。禅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即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的目的。禅宗文化,是以中国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所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杰作。有人说,在中国文化中,只有禅宗文化才算得上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禅宗文化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凝聚着东方文化的智慧。禅宗文化以其对生命和对心灵的深刻关注以及对真实人生的不懈追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喜爱。
&& 中国佛教寺庙,凝聚着禅宗智慧的对联,蕴含着佛法妙义哲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罗江宝峰寺有一副对联: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佛门广大,难渡不善之人。
&&& 天上降下来的雨水,虽然覆盖宽广,但是无法润泽无根之草,因为草是通过根子吸收水分的。断根、缺根的草,就是泡在水里也无法得到滋润。一个人要得到润泽,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如自身没有“根气”,要想得到润泽那是不行的。佛法虽然无所不在,包含在我们周围的方方面面,但不善之人是无法得到救渡的。佛要渡人,那只是“外因”,还需要“内因”起作用(本人接受),如果本人不接受也是枉然。一个人要想收获粮食,必需播下种子。此联与罗江白马寺对联“举念存良如观佛,回心向善胜看经”有相通之处,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广汉龙居寺有一副对联:
四大皆空,慈云普被都无我;
三乘同轨,佛法盛行先利他。
&&& 禅宗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世间万物皆由四大组成。佛以慈悲为怀,如大云之覆盖世界,各种各样的教化众生解脱之法皆是为了施惠他人。这种无我利他精神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大力倡导的优秀文化精神。
中江白塔寺有一副对联:
万法融金刚,汇通三密,凡圣同入菩提道;
一脉如自性,贯彻十方,智愚皆得般若心。
&&& 如意轮金刚法是一种修行方法,目的是“开发智慧,觉悟人生”,让我们过一种随意顺理的生活,一种安乐自在的生活。由于修法者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智慧开发程度也有所差别。但只要精进修法,最后都可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从而进入“菩提道”、获得“般若心”。
什邡龙居寺有一副对联: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 世界上的事就像下棋一样,让一步并不意味着就失败了,让是为了进;心胸宽阔似海的人,才能容纳万物、包容别人。这实际上讲的是处事的方法。此联与什邡大安王庙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以及什邡罗汉寺对联“开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何所不容”所包含的意义有交融之处。这些对联可以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 西川佛都罗汉寺,座落于什邡市北。中国佛教禅宗第八代大师马道一(世称马祖)曾返寺筑坛说法,其照壁上有一副精妙的数字对联: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
此联读来朗朗上口,其内涵也十分丰富。十方世界,成事结缘,需要大家布施给力,唯有如此,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圆功德。
&&& “庄严千佛层层现,护念和平万万年”(罗江万佛寺对联);“清净见如来,万法皆空明佛性;平安观自在,一尘不染证禅心。”(绵竹清平寺对联)。佛教寺庙对联是中国禅宗文化的缩影,洋溢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范和魅力,是中国文化一道迷人的风景。这些充满着禅宗智慧光芒的的对联,是滋养我们中国人精神生活非常珍贵的“茶禅一味”清香的茶水。
&佛教楹联的佛理禅意
  楹联即是我们俗语中常说的对联,又叫楹帖。楹者,柱也。把一副联语,分别题写在相对的两根柱子上,故名楹联。楹联是在我国流传久远的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以其平仄的对称、声调的协调、意义的深远而为人们所喜爱。楹联的内涵深刻,有的是颂扬美好事物,贬斥丑恶现象;有的是警诫人生,启迪智慧。在佛教东传进入我国的同时,随着佛经翻译的普遍推广,以佛教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佛教楹联也随之出现。
  (一) 寺院殿堂的常见楹联
  佛寺内外,尤其是佛殿内外,常有许多楹联悬挂。其中抱柱长联最多,佛龛联也有一些。从内容方面看,佛学的内涵自不消说,结合本地风光、地区与寺院历史与典故的也有不少。它和匾额在一起,是首先映入随喜者眼帘的寺院文字作品。并且兼具文学、书法、工艺美术等诸多内涵,又是殿堂内外装饰艺术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先从寺院殿堂布局方面简略地介绍一下常见的楹联:
  寺院的大门一般被称为“山门”。山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是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著门”。有的寺院虽只有一扇门,也习惯称为三门。之所以被称为“山门”,是因为寺院多居于山林,故名。例如河南桐柏水帘寺: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 & 佛门广大难渡不善之人。
  山西终南山弥陀寺:
  古寺无灯凭月照;
& & 山门不锁待云封。
  云南鹤庆龙华山寺:
  莫道是空门要进来须踏着实地;
& & 紧防有岔路走错了便坠入深坑
2.天王殿:
  这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东西两边供四大天王,弥勒佛的背后是手执宝杵的韦驮像。
  四川乐山凌云寺韦驮像楹联:
  看他怒目攒眉却是一片慈悲要人醒悟;
& & 到此清心涤虑请将万念消化与佛皈依。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
  举目瞻仰,何必生几分惧色;
& & 回首猛省,还须存一点忠心。
  天王殿的弥勒像前多挂有劝人宽容、快乐之类的楹联。如河南洛阳白马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处己何妨真面目;
& & 待人总要大肚皮。
  浙江奉化雪窦寺: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 & 定之含笑,动之含笑,开颜含笑,相见有缘。
3.大雄宝殿
  寺院中的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德号,称赞他威德高尚的意思。因殿里供奉的主像是释迦牟尼,所以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楹联多赞颂佛的光寿无量。
& & 如山西五台山: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 世出世间最大法王。
  江西南昌佑民寺:
  不于其中起分别;
& & 是故此处最吉祥。
  安徽九华山甘露寺: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 & 境有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
  借一蒲团请我佛向低处说法;
& & 擎九莲瓣问世人从哪里寻根。
  法堂即讲堂,是演说佛法皈依集会的地方,在佛寺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也称“狮子座”。堂中左钟右鼓,法师上堂说法的要击鼓鸣钟。如绍兴戒珠寺讲经堂:
  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万苦,是名诸佛;
& &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苏州寒山寺法堂:
  枫桥夜泊,听几杵疏钟,无边佛法;
& & 宝塔晨香,传三乘教典,普渡众生。
  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到底仙山不俗;
& & 毕竟佛法无边。
  大雄宝殿两旁常有东西配殿,东殿一般是伽蓝殿,西殿一般是祖师殿。伽蓝,即僧园。此处专指“祗树给孤独园”。伽蓝殿一般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祗陀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最早护持佛法而建立伽蓝的功德。如浙江天台国清寺:
  佛法本慈悲昏夜乞怜真可笑;
& & 人生皆幻梦邯郸唤醒便成空。
  临安昭明禅寺:
  尊者是童身,愿学人猿缚魔障,永作祖山真佛子;
& & 如来有天暇,看此地龙飞凤舞,特开灵境古伽蓝。
  湖南临武资福寺:
  削了发出了家只图过清闲那管他红尘世界;
& & 行念经坐念佛为修点因果好参我宝殿如来。
  焦山定慧寺:
  随缘饮食起居,客莫嫌香饭淡;
& & 疏略应酬交际,山僧未识情浓。
  观音亦称“观世音”,因其能普遍听到世界的一切声音而得名。据佛经上说,众生如果遇难,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使其得到解脱。
& & 江苏徐州兴化寺:
  由来古佛非女子;
& & 只缘大士有婆心。
  临安千佛寺观音殿:
  香阁峙中流,花散彩,叶成文,但能色相俱空,何用别求南海;
& & 慈灯悬彼岸,覆祥云,洒法雨,若使身心自在,此间即是西天。
  萧山观音寺: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 &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地藏与文殊、观音、普贤合称四大菩萨。佛经故事说,释迦牟尼嘱咐他,要他在释迦牟尼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世间之前这一段时间里普渡众生。他为此发大誓愿:人生渡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建德大慈寺:
  大慈大悲,有意参禅,从今起拜菩萨先拜我心;
& & 救苦救难,存心证佛,向此后念弥陀自念其行。
  安庆迎江寺:
  存心能正大光明即不来许个愿磕个头这神自然保护;
& & 做事如奸滑阴险也还想消些灾降些福恐尔亦太糊涂。
合肥明教寺地藏殿:
  极乐世界眼前就是须大家领会;
& & 菩萨道场心里本有要自己圆通。
  罗汉堂内供奉着五百罗汉。罗汉,即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持的最高果位。
  五百罗汉实际指跟随释迦牟尼传道的五百弟子。
& &杭州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有楹联云:
  佛法度三千,心愿俱坚超苦海;
& & 尊名称五百,形容难判共慈航。
& & 浙江天台国清寺罗汉堂:
  西竺如来,现六丈金身,当日驮经归上国;
& & 大阿尊者,列五百法相,何年卓锡入天台。
  又有题诸阿罗汉联云:
  此身易坏似泥船,疾行真实道;
& & 三界无安犹火宅,诚发出离心。
& & 五百罗汉堂中一般还有济公像。济公是南宋僧人,人称道济禅师,传说他不守戒律,嗜酒好肉,性格诙谐幽默举止如痴如狂,世称“济癫和尚”。传说他到罗汉堂报到迟了一步,只好站在过道或蹲在房梁上。
  如有楹联形容他:
  举止疏狂常在定;
& & 形容猥琐不沾尘。
  又有楹联云:
  迹绝巢空何处去;
& & 水连天碧届时归。
  这种类型的殿堂一般多属于禅宗系统,为纪念该宗奠基人(祖师)而建。正中供禅宗东土初祖达摩禅师,左侧是实际创宗人六祖慧能,右侧是慧能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后来其他宗派也仿照禅宗,以祖师殿内供奉其本宗祖师像。现代的祖师殿多供奉本寺的历代高僧。如河南登封少林寺:
  在西天二十八祖;
& & 过东土初开少林。
  广东韶关南华禅寺祖堂:
  顿法树禅门一本坛经连五脉;
& & 明心留寿相千年肉体示群萌。
  福建莆田梅峰寺:
  劈破虚空呈相好非相好是相好现前顿见如来;
& & 鹫岭拈来有何消息露在一枝引得破颜迦叶笑
10.藏经楼
  藏经楼即寺院收藏佛经教典的地方。
& & 如深圳弘法寺藏经楼:
  法门龙象弘教降魔众;堂中狮吼音声震大千。
& & 武汉归元寺藏经阁: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 &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天台国清寺:
  龙藏晓翻金贝叶;
& & 天香春绣木兰衣。
11.钟、鼓楼
  钟、鼓本是我国古代的两种乐器,后来佛教利用了它,作为寺院生活起居的讯号,更用为宗教仪式的重要法器。早晨,先鸣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鸣钟。
  晨钟暮鼓,为禅林凭添了几多幽韵。这方面的楹联如:
  塔影园时春正融;
& & 钟声渡处梦频惊。
  钟声遍三千世界;
& & 佛法扬万亿国中。
  暮鼓晨钟破万籁;
& & 经声佛号贯三乘。
  妙音能除三世苦;
& & 威震远彻九霄云。
  除了上述的这些寺院中常见的殿堂,有的寺院还设有其他诸如千佛殿、燃灯殿、毗卢殿、七佛殿、准提殿、普贤殿、文殊殿、药师殿、维摩殿、华严殿、圆觉殿、寿佛殿等建筑,其中楹联也各与其供奉的菩萨相对应,或叙其来由,或述其功德,或阐解佛理,个中意味读者细细品味定可解知一、二。
  另外,寺院中还有一些建筑设置属于丛林建制,如禅堂、念佛堂、客堂、库房、斋厨等等。
  禅堂是丛林的核心,是僧人参禅打坐求得开悟的地方,故又称大彻堂。楹联如:
  坐得蒲团便十分自在;
& & 接来衣钵进不二法门。
  做好人身心正魂梦安稳;
& & 行善事天地知鬼神敬钦。
  问梅子熟时个中人酸甜自别;
& & 闻木樨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马足车声世路不知何时尽;
& & 岩花涧月禅心应向此中生
  念佛堂即修净土宗诵经念佛的地方,堂主代表阿弥陀佛,接引一切有缘众生。
  念佛堂供奉着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协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另外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楹联如:
  五蕴皆空六根俱寂;
& & 一尘不染万德圆彰。
  见犹离见见弥陀;
& & 生本无生生西方。
  三业相应,往生有分;
& & 六根都摄,见佛无难。
  教主广长舌开示群萌出娑婆;
& & 慈尊垂宝手接引众生归极乐。
  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楹联如: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
& &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客来莫嫌茶饭淡;
& & 僧家不比世情浓。
  寺内贫僧虽非佛印;
& & 院中尊客却是东坡。
  人生若梦谁非寄;
& & 到处能安即是家。
  山色青翠随僧入院;
& & 松声静雅与客谈玄。
  云水堂即外地游方云水僧人来寺挂褡暂住的处所,堂前有匾:从哪里来。楹联如:
  净水犹有曹溪味;
& & 居处常参思公禅。
  三际十方纵横无碍;
& & 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 & 翻来覆去,缽吃千家,如不了道明心,踏破草鞋非谛当;
& & 朝南走北,身游万里,果能悬崖撒手,行参云水实悄然。
  百城烟水终归弥勒之楼;
& & 一宿因缘遂识曹溪之路。
  库房总管僧众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管理山林、田庄和殿堂、房舍的修缮。在当代一些寺院,还管理法物流通、经书印刷和素斋营业等。楹联如:
  一米一粒当思来处不易;
& & 半丝半缕常念物力唯艰。
  寸薪不是等闲来;
& & 粒米皆由辛苦得
  杨岐明灯照千古;
& & 宝寿生姜辣万年。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那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形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怖,可悲可怜。
  又名香积厨。佛经中有故事说:众香世界的佛叫香积佛,维摩诘曾经到众香世界去,香积佛和那个世界的许多菩萨,正坐在一起吃饭,就用众香钵盛满丁香饭送给维摩诘。维摩请将香饭带回后供应大众。香积厨即取香积世界香饭之意。
  楹联如:
  一粒米,从信士口中分出;
& & 半瓯水,由行人肩上挑来。
& & 持斋茹素修净业;
& & 行善积德降吉祥。
  青菜豆腐着盐炒,
& & 粗茶淡饭一腹饱。
& & 鱼鼓响时,打点钵孟,问天谁识,饭是米做;
& & 象龙集处,咀嚼菜根,有味方知,舌在口中。
  即食堂,僧众吃饭的地方。楹联如:
  粥来饭去莫将光阴遮面目;
& &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三餐常念农夫苦;
& & 一饭难忘佛祖恩。
  钟鼓不到人间响;
& & 蔬笋偏宜斋饭香。
  淡饮充饥何必肥甘方适口;
& & 香糜致敬当从节俭以持身。
  拈匙放箸口口不离;
& & 举足动身步步踏着。
  佛教寺院楹联所描写的,无论是青青翠竹,郁郁黄花;是朝云暮雨,碧海青天;是暮鼓晨钟,打七参禅;是泥塑木雕,红烛香烟;或是火宅百态,净土庄严,都或多或少体现着佛性,闪烁着般若之光,凝结着佛门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考。但由于时代不同,寺院建筑、景物不同,历代作者的身份不同,佛门弟子、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学者名流经历不同,个性不同,宗派不同,佛学修养不同,文学功底不同,意图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如今寺院楹联的万紫千红百花竞放。
& & 福建闽南泉州、南安古寺众多,文化深厚,仅冠头联一项,已能引出无数遐想,隐藏在古寺中的更多故事仍然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
& & 例如:通淮关岳庙有清末进士林翀鹤题写的对联:“通荆门制曲,谰言骂使,实严争汉鼎;淮水西和戎,遗恨朝天,空谱满江红。”一副冠“通淮”两字的对联,不仅让人了解庙内所供何人,而且将关羽、岳飞两人的功绩及悲壮的一生尽融其中,引人感慨。此类冠头联大量存在于泉南的名胜及古寺里,诗句之优美及其所包含的无限深意,颇有把玩之余地。
  和以上通淮关岳庙的冠头联相同,有一类即依托庙名冠头,点出庙中供奉神灵之生平、事迹。如因富美古渡而得名的富美宫,主祀西汉名臣萧望之。萧望之历仕宣帝、元帝两朝,学识渊博、耿直忠贞。富美宫的两副“富美”冠头联即概括了他的生平及品格。如下:“富经术而事两朝,追宗论语;美政声以行三辅,绩懋儒臣。”永春金峰真宝殿的一副对联,需细探索,才能深得其意。其联为:“真维一,教嫁明农树艺;宝有三,土地政事人民。”其冠头“真宝”二字为庙名,但只有知道其是祀神农之庙宇,才能恍然而悟。这一对联其实概括了神农大帝教民耕种、尝百草、治百病的伟大贡献,同时又表达了撰联者重农重民的思想。又如永春魁星岩明代颜廷榘题的冠头联:“魁主经天,圣德巍巍司造化;星君显世,神光赫赫启文明。”亦点明了魁星神的主要功能。南安诗山西碧岩供奉玄天上帝,其冠头联“西宿出虚,鼎缎紫霄调龙虎;碧空衔命,旗飞皂纛镇龟蛇”即生动描写了传说中的玄天上帝的故事。
  另有一大部分的冠头联,结合寺庙四周风景,颇有禅意。弘一法师曾住过的惠安净峰寺,据法师自己的描述,三面临海,小山之石,玲珑重叠,风景绝佳。近人亦拟了颇为有趣的冠头联:“净土无尘,为俗客僧家留胜地;峰峦有意,招天风海色上高台。”
& & 南安名刹雪峰寺,古意幽幽,亦是弘一法师曾居留过的地方,除那首“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的名联外,也有禅意满满的冠头联:“冷冷清清雪,茫茫渺渺峰。”“雪白霜清证果,峰青峦翠悟禅。”诸如此类的对联举不胜举,如南安水头的天心洞,有弘一法师的冠头楹联:“天在壶中,别开异境;心冥尘外,妙得静机。”亦有“天心皓月辉妙道;洞口白云隐玄机”之宣扬教义的冠头联。又如德化九仙山灵鹫寺的冠头联:“灵气冲云端,万里清风明月现;鹫峰凌汉表,四山翠竹印池光。”将山之胜景与灵气合为一体,令人神往。南安杨子山清水岩的一首冠头诗,是这类对联景情禅结合的典型:“清波潋滟,浮光天涯,访文殊普贤而来,看沧桑变幻,好向禅门参偈语;水声潺湲,临流有隙,揽杨子帝钟之胜,正法运重兴,还从古刹悟梵音。”
  弘一法师曾为晋江草庵题一副冠头联:“草积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其实是弘一法师悲天悯人情怀的体现。这类对联,体现了撰联人的气度和胸襟,典型的又如晋江安海灵源寺有宋代宰相曾公亮撰的冠头联:“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宰相的气势在对联中也一览无遗。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联怎样区分上下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