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不做亡国奴。是谁说的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刘传吉张江义日夜,驻华北日军重施“九一八”事变故伎,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七七”事变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众志成城的抗争精神,四万万同胞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发出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时代最强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在华北步步紧逼早在1901年,日本就伙同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获得了在华北平津一带的驻兵权。1905年,日本又通过日俄战争,大大扩张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成立了伪满洲国;1933年又侵占热河省;1935年起,日本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国民政府在日本的屡次威逼下,先后签订了《塘沽协定》《秦土协定》等屈辱条约,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中央军退出华北、罢免抗日将官、取缔抗日团体等有损主权的无理要求。日本在华北频频得手,愈加有恃无恐。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走上了全面侵华之路,迫使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以抗争寻求转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华民族走向团结抗日“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1934年,这首《毕业歌》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激励着每一个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志的中华儿女,去担负起救国的责任。先有东北义勇军在东北的抵抗和19路军在淞沪的抗战,后有宋哲元29军、商震32军、关麟征25师等在长城沿线的拼杀以及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傅作义晋绥军在察东、绥远的作战。爱国官兵誓死卫国的行动,激励着国人更加奋勇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国民政府在对日妥协的同时,也在陆续着手对日备战。广大民众也通过捐款捐物、慰问抗日将士等各种形式关心着抗日局势。1935年年底爆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二&九”运动,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劲呼声。1936年年底发生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进一步促使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日夜,在北平卢沟桥附近演习的驻华北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时任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指示:卢沟桥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没有得到我们同意,在该地演习,已经违背了国际公法,妨害我国的主权。他们走失士兵,我们不能负责,他们要进城检查当然不行,姑念两国间的友谊,可等到天亮以后,令当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士兵,即行送还。驻守卢沟桥的29军冯治安、何基沣、吉星文等按照指示,断然拒绝了日军的这一无理要求。为避免军事冲突,秦德纯另派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王冷斋到北平与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交涉。面对日军的枪炮恫吓,王冷斋大义凛然,据理力争,多次揭穿日军的谎言,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主权。7月8日凌晨3时半,秦德纯接到吉星文团长电话报告:“日军大约有步兵1个营,附山炮4门及1个机枪连,正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我军严阵以待。”秦当即下达指示:“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对外战争是军人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凌晨5时左右,日军从东、东南、东北三面包围宛平城,再次要求进城。我方拒绝,日军开始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发扬长城抗战中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精神,奋起还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当日下午4时左右,冯治安、张自忠、秦德纯联名致电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报告事件始末,表达抗敌决心。电文中说:“刻下彼方要求,须我军撤出卢沟桥城外,方免事态扩大,但我方以国家领土主权所关,未便轻易放弃,现仍在对峙中。倘对方一再压迫,为正当防卫计,不得不与竭力周旋,敬祈赐予指导。”双方战事持续到10日方告缓和,转入“和平谈判”阶段。“我们万众一心”国民政府的积极应对 1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导学案教案_管理资源吧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导学案教案
类别: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系统:Win9X/XP/Vista/7/8
运行:Word
语言:简体中文
推荐:★★★☆☆
大小:30KB
人气:175℃
更新: 22:00
已通过卡巴斯基检测当前位置: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④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主要考查你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红军长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左宗棠收复新疆红军长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海防”和“塞防”:随着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式的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力主归复新疆。清政府权衡利弊,在加强海防的同时,也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张,于1875年4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地区。随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左宗棠收复新疆胜利的原因:1、阿古柏残酷地压迫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收复新疆,是反抗外敌入侵、维护通过统一的正义战争。2、清军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3、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4、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清朝爱国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左宗棠收复新疆路线图:&左宗棠的评价:左宗棠是晚晴政治舞台上的汉族封建地主官僚,面对国内人民的反抗的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扩张,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挽救民族存亡,表现了那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的复杂多面性。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他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充当了清政府镇压人民起义的刽子手;在洋务运动中,他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积极创办福州船政局,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新疆危机是,更是表现出了他政治上远见卓识,不顾年事已高,率兵远征,成功粉碎了列强分割我国领土的企图,表现出崇高的爱国精神,受到人民的赞扬。红军长征:长征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12,500公里)以上,因此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或万里长征北上抗日。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力量。红军长征: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日至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路线图:&张国焘:(1897年-1979年)字恺荫,又名特立,笔名和化名有:张特立、特立、张彪、凯音、张特、天师、国焘、焘等。俄文名字:阿莫索夫。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并主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和李达为中央局成员,陈独秀为书记,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领导工人运动。1931年初回国,党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会议在米夫的操纵下,1月1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到鄂豫皖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他在鄂豫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并主持开展错误的“肃反”。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张国焘晚年一家人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为了统一指挥两大方面军作战,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会议决定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并通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日后,日,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一说是代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之名逃离延安,遇上蒋鼎文后到了西安,投奔中国国民党。4月11日周恩来到武汉汉口与张多次协商未果之下,4月18日,中共中央开除张的党籍(于4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不久,加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持“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从事反共特务活动。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的重要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中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民族英雄:杨靖宇(被敌人称赞的英雄)、张自忠(全国军人的楷模)、左权(反扫荡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指挥官)、马本斋(回族抗日英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渡江战役:三大战役后,国共进行了以八项条件为基础的和平谈判,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彻底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攻克南京后,三野直插浙江,先后解放了杭州、上海。二野先后解放了九江、南昌。整个渡江战役历时50天,歼敌40余万人,解放了武汉,南京,上海,南昌,杭州等城市120座,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发现相似题
与“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7011529964960846335279177945您的当前位置: &&
&& 资料信息
电话:010-57
中学学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死不做亡国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