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与刘伯承承在党内威望

彭德怀和刘伯承误会纠葛的由来
193112192781930101932510
10401934510910
&19401030六600
&1958195626
&696201004438
&从长远看,历史是公正的。
&如果是胜利者,历史就更“公正”了。
好人打好人,误会。
误会常常有,就当是历练吧!
误会大发了,就是悲剧。
&悲剧多了,后人就会说话。
当事人听不见,但人心自有一杆秤。
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好事,不吃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毛泽东与刘伯承看矛盾重重
&&&刘伯承的军事生涯从年护国讨袁战争一直到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长达余年。&
&&&&&&在大元帅里毛泽东与罗荣荣桓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刘伯承则正好相反却是属于最差的一位毛对刘一直有看法通过官方许多公开的资料进行一些分析寻找出其中的缘由。&
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刘伯承与左权去了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年离苏回到上海但由于刘当时在军界的知名度和声望好多人都认识他留在上海中央工作风险太大于是年月月刘伯承在人护送下来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首府瑞金刘伯承最初任红军学校校长,毛当时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两人矛盾的第一次激化是在年的历史上有名的宁都会议上,在该会上是批评毛泽东纯粹防御路线的右倾方针,在对于毛泽东是否仍留在前方的问题上,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坚持毛留下,但以博古为主的临时中央绝大多数人不同意,要毛回后方,刘伯承由于来苏区还不到一年,就支持了多数人的意见,这一票造成了他后来一生的沉重负担。&
&&&&&&其实对这一错误选择应该不能全怪刘伯承,毕竟他回国还不久,又是刚到苏区,对那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对毛泽东的游击战不是太瞧得上眼,刘伯承后来还在瑞金报纸上写文章批评红四军中有游击主义,这无疑更加严重剌伤了毛泽东的心,毛泽东一生雄才伟略,但也是一个恩怨极其分明的人,甚至对几十年前的一些小事也难以释怀,谁谁谁曾经反对过他,谁谁又支持过他,陈毅当年在井就曾经夺过毛泽东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位置,以至在文革中也是天天惶恐中。宁都会议的这次打击对毛来说是一生中最痛苦一次,以至于解放后毛去过无数的地方,江西的井他去过多次,但同在江西的不远的瑞金这块曾经红色的圣地他是一次也没去过,有好几次路过时还要刻意绕道,对于瑞金人民也真是有点不公平,可见此次会议对毛的伤害有多深了,乃至连瑞金这个地方都令他厌恶了,更不说当时投了反对票的刘伯承了。&
&&&&&&当时中共党内把刘伯承看作是无产阶级的孙武,刘到苏区后发现红军干部文化很低,不识字的竟达百分之六七十,刘就开始分班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步兵教程,炮兵教程,坑道教程和射击原理,并首次用沙盘作业和实地演习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毛对这一套很反感,历史上与毛唱反调的党内大多是留苏派,毛一生对留苏生特别是博古,王明等二十八个半的布尔什维克是极为痛恨和反感的,刘伯承不是政治家,留学苏联也仅学的是军事,但在毛的眼里都是一丘之貉,都是教条主义的。&
&&&&&&宁都会议后刘伯承被中央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协助周朱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反五次围剿时因怒骂了李德而被降为红五军团参谋长,遵义会议上又恢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遵义会议后刘一直作为一位专职的军事指挥员出现在各个时期,就是党的七大上,作为二野的司令员刘伯承都无缘出席,邓小平作了代表,刘在这一期间由于毛的掌权实际上政治上已经不得志了,要不是在军事上还要仰仗他独挡一方,早让刘伯承下来休息了。在战争年代,外有强敌,刘在军中又有极高的声望,毛虽对刘有看法,但也不得不先用其才。我查过毛对其它九名元帅都有过题诗或是赞言,但对刘伯承却是一个标点符号也找不到,耐人寻味。&
年,刘伯承诞辰周年,正是敌后抗日战争进行到最残酷最艰难的阶段,中共中央出于鼓舞敌后军民士气出发,决定在大行山给刘祝寿,朱德,陈毅,叶剑英,吴玉章,林伯渠纷纷提笔作诗赞扬唯有毛泽东却没了以往写诗的灵感,最终连个字都没留下。&
&&&&&&张国焘所著的《我的回忆》第六篇会师与内争中有一节是这样描写刘伯承与毛泽东的,读来挺有意思,中央军委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全军的行动计划可是毛泽东破坏了这个统一指挥,他的独断一切,径行核阅所有军事文件人事调动然后径行批定办法然后才交给我们执行让朱总司令都成了虚设或成了幕僚人员。&
&&&&&毛泽东这种作风最为参谋长刘伯承所反对。刘伯承认为近代战争是有组织的战争,不能凭一个人的才智去处决。他素来主张,作战计划应先由参谋长根据情报局长所提出认为正确的情报,交作战局拟具方案,再由参谋长拟定初步计划,送总司令批准,提交军委会讨论,然后由总司令部下达实施。我支持刘伯承这一见解,认为我们如能这样做,不仅可使军事指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免除许多党内纠纷....”&
&&&&&&一九六六年张国焘的回忆录出版后,毛也搞了一本,读完后对周恩来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张的眼里我们这一群人中,只有刘伯承是好人。”&
&&&&&&毛泽东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
&&&&&&以前就曾经听说过四渡赤水其实是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的,毛盗用了罢了,虽是传闻,不足为信。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要是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未必是好事。&
&&&&&&在中共五大野战军中,彭德怀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林彪更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第一书记,罗荣桓为第二书记,唯有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是一把手,为第一书记,有最后决定权,张际春是第二书记,司令员刘伯承连个第三都没捞上。&
&&&&&后来在重庆组建了西南局,邓也是第一书记,贺龙为第二书记,刘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类似于现在的政协主席。&
年淮海战役快结束时,毛泽东召陈毅与刘伯承到中央商议渡江作战,同为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每天都能读到中共秘书处送来的高级文件,而刘却什么也没有,还是陈毅看不过去了向毛泽东恳请才得以解决。&
刘伯承是聪明之人,熟知中国历史,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西南一解放后就迫不及待交出兵权,辞去身兼各职,去南京筹办军校,毛泽东欣然默许。&
&&&&&&可叹的是刘伯承以为这样就能脱离政治上的旋涡,远离是非,在课堂上常常给学员讲苏军的条令和战术,只讲二战中苏军的十大打击,不讲毛的游击战,这一切无疑又让毛泽东勾起了二十年前在瑞金痛苦的回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在毛泽东耳边吹风蒋介石也是靠办军校起家的哦,不可不防……”&
&&&&&&正好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与刘伯承素有不合,毛泽东就借彭德怀之手将刘整治,好在邓小平和周恩来为刘力保,刘才勉强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资格,但已无任何职权。&
年授衔,怀仁堂里只来了七位元帅,林彪、刘伯承、叶剑英不在,当时官方的解释是说林和刘都生病了,但这理由不能令人信服,新华记者随后赶到两人家中给他们补元帅照时,两人无一例外精神都很好,一点也不象大病的样子,林彪是怎么想的和本文无关,就不去管他了,刘伯承不去受衔,可能不想去出那风头,毛一直就不满意于他,授予他元帅也是迫不得已,碍于刘的战功和威望,加之授帅又是民主投票所定,不得已而为之,刘当然清楚其中缘由,推病不去,少了一场尴尬。&
&&&&&俗话说祸之福兮,年的反教条主义,刘被打倒,无职无权,却反而得从此远离了政治的旋涡,年反教条主义的作蛹者彭德怀自己却成了反党分子,由于刘伯承已成了一条死虎病虎,争权夺利者已不再把他看做一个威胁了,战争年代留下全身伤痕,晚年基本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年由于医生的诊断失误,误用药物,病情加剧,年后更丧失了思维能力,但有意思的是刘一生政治上不得志,被称作老教条,文革后后期时已年过八旬,说话和走路都很困难了,中共的十大上反而还被破天荒地选为政治局委员壮场子,毕竟当时十大元帅死得没剩一两个了。&
&&&&&&刘伯承重病后,毛泽东得知后亲自过问,周恩来迅速作出停药,以养为主的指示,病情才得以控制,这恐怕是毛泽东和刘伯承关系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一次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毛泽东对刘伯承为什么一直另有看法
是我军上著名的家,被中外称之为“当世孙武”,刘伯承的一生经历曲折,其军事生涯从1915年护国讨袁一直到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长达50余年。
8zR FZ3UzJ {:[h+j0
1xt&Ze$~W`(\0  在元帅里与罗荣荣桓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刘伯承则正好相反却是属于最差的一位,毛对刘一直有看法,通过官方许多公开的资料进行一些分析,寻找出其中的缘由。凤凰博客
XxJ$W!L?+t
凤凰博客O:u;wa*]:wT1R(nA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刘伯承与左权去了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31年离苏回到,
但由于刘当时在军界的知名度和声望,好多人都认识他,留在上海中央工作风险太大,于是1932年月1月刘伯承在人护送下来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首府瑞金,刘伯承最初任红军学校校长,毛当时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I!Z \?gq1lRe0凤凰博客`ji ^ |8S1D)p
  两人矛盾的第一次激化是在1932年的历史上有名的宁都会议上,在该会上是批评毛泽东“纯粹防御路线”的右倾方针,在对于毛泽东是否仍留在前方的问题上,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坚持毛留下,但以博古为主的临时中央绝大多数人不同意,要毛回后方,刘伯承由于来苏区还不到一年,就支持了多数人的意见,这一票造成了他后来一生的沉重负担。
C2mlf u8k~z0凤凰博客d$p\C/E"a\O
  其实对这一错误选择应该不能全怪刘伯承,毕竟他回国还不久,又是刚到苏区,对那时革命战争的特点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对毛泽东的游击战不是太瞧得上眼,刘伯承后来还在瑞金报纸上写文章批评红四军中有“游击主义”,这无疑更加严重剌伤了毛泽东的心,毛泽东一生雄才伟略,但也是一个恩怨极其分明的人,甚至对几十年前的一些小事也难以释怀,谁谁谁曾经反对过他,谁谁又支持过他,陈毅当年在井就曾经夺过毛泽东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位置,以至在文革中也是天天惶恐中。宁都会议的这次打击对毛来说是一生中最痛苦一次,以至于解放后毛去过无数的地方,江西的井他去过多次,但同在江西的不远的瑞金这块曾经红色的圣地他是一次也没去过,有好几次路过时还要刻意绕道,对于瑞金人民也真是有点不公平,可见此次会议对毛的伤害有多深了,乃至连瑞金这个地方都令他厌恶了,更不说当时投了反对票的刘伯承了。凤凰博客a7?LF
h@0  当时中共党内把刘伯承看作是无产阶级的孙武,刘到苏区后发现红军干部很低,不识字的竟达百分之六七十,刘就开始分班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步兵教程,炮兵教程,坑道教程和射击原理,并首次用沙盘作业和实地演习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毛对这一套很反感,历史上与毛唱反调的党内大多是留苏派,毛一生对留苏生特别是博古,王明等二十八个半的布尔什维克是极为痛恨和反感的,刘伯承不是家,留学苏联也仅学的是军事,但在毛的眼里都是一丘之貉,都是教条主义的。凤凰博客#qz'L.}7_
凤凰博客+boxdH }lL$G
  宁都会议后刘伯承被中央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协助周朱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反五次围剿时因怒骂了李德而被降为红五军团参谋长,遵义会议上又恢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遵义会议后刘一直作为一位专职的军事指挥员出现在各个时期,就是党的七大上,作为二野的司令员刘伯承都无缘出席,邓小平作了代表,刘在这一期间由于毛的掌权实际上政治上已经不得志了,要不是在军事上还要仰仗他独挡一方,早让刘伯承下来休息了。在战争年代,外有强敌,刘在军中又有极高的声望,毛虽对刘有看法,但也不得不先用其。我查过毛对其它九名元帅都有过题诗或是赞言,但对刘伯承却是一个标点符号也找不到,耐人寻味。凤凰博客1D/F&su.E
~Tz4\1}_V0  1942年,刘伯承诞辰50周年,正是敌后抗日战争进行到最残酷最艰难的阶段,中共中央出于鼓舞敌后军民士气出发,决定在大行山给刘祝寿,朱德,陈毅,叶剑英,吴玉章,林伯渠……纷纷提笔作诗赞扬,唯有毛泽东却没了以往写诗的灵感,最终连个字都没留下。
`yNX~yKiS0
[}*YG1\+c6~+g{B0  张国焘所著的《我的回忆》第六篇--会师与内争中有一节是这样描写刘伯承与毛泽东的,读来挺有意思,“中央军委总司令部指挥全军的行动计划.....可是毛泽东破坏了这个统一指挥,他的独断一切,径行核阅所有军事文件....人事调动....然后径行批定办法,然后才交给我们执行,让朱总司令都成了虚设或成了幕僚人员.....
z&Q/J^ D6Mb?3T0凤凰博客Y`K6[I?O
  毛泽东这种作风最为参谋长刘伯承所反对。刘伯承认为近代战争是有组织的战争,不能凭一个人的才智去处决。他素来主张,作战计划应先由参谋长根据情报局长所提出认为正确的情报,交作战局拟具方案,再由参谋长拟定初步计划,送总司令批准,提交军委会讨论,然后由总司令部下达实施。我支持刘伯承这一见解,认为我们如能这样做,不仅可使军事指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免除许多党内纠纷....”凤凰博客$bZ)i2Q;VPk
]'M?m{.N[0  一九六六年张国焘的回忆录出版后,毛也搞了一本,读完后对周恩来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张的眼里我们这一群人中,只有刘伯承是好人。”凤凰博客C
凤凰博客*s:\d1ol \T
  毛泽东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凤凰博客`
凤凰博客o Y"v}'SO&M4`
  以前就曾经听说过四渡赤水其实是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的,毛盗用了罢了,虽是传闻,不足为信。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要是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未必是好事。凤凰博客#hY6\Lu&T+u
`+[0  在中共五大野战军中,彭德怀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林彪更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第一书记,罗荣桓为第二书记,唯有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是一把手,为第一书记,有最后决定权,张际春是第二书记,司令员刘伯承连个第三都没捞上。凤凰博客k7i:?*?/A'u
凤凰博客QZ'Q e1M"^
  后来在重庆组建了西南局,邓也是第一书记,贺龙为第二书记,刘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类似于现在的政协主席。
f6g.NH0h;M2B0凤凰博客VS(@)d&d7}G"L v
  1949年淮海战役快结束时,毛泽东召陈毅与刘伯承到中央商议渡江作战,同为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每天都能读到中共秘书处送来的高级文件,而刘却什么也没有,还是陈毅看不过去了,向毛泽东恳请才得以解决。凤凰博客T,Rxo5K2r+Sf*o
凤凰博客^g\{8xgm qo
  刘伯承是聪明之人,熟知中国历史,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西南一解放后就迫不及待交出兵权,辞去身兼各职,去南京筹办军校,毛泽东欣然默许。
v-DX,cO/[N6v `0
O&`7dlU0  可叹的是刘伯承以为这样就能脱离政治上的旋涡,远离是非,在课堂上常常给学员讲苏军的条令和战术,只讲二战中苏军的十大打击,不讲毛的游击战,这一切无疑又让毛泽东勾起了二十年前在瑞金痛苦的回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在毛泽东耳边吹风
“蒋介石也是靠办军校起家的哦,不可不防……”
TZ Uik sA e+n0
4u7ca7T)zn0  正好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与刘伯承素有不合,毛泽东就借彭德怀之手将刘整治,好在邓小平和周恩来为刘力保,刘才勉强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资格,但已无任何职权。
s~&L?j_ r0凤凰博客U1`qv8{"zz9N;a'G
  1955年授衔,怀仁堂里只来了七位元帅,林彪、刘伯承、叶剑英不在,当时官方的解释是说林和刘都生病了,但这理由不能令人信服,新华记者随后赶到两人家中给他们补元帅照时,两人无一例外精神都很好,一点也不象大病的样子,林彪是怎么想的和本文无关,就不去管他了,刘伯承不去受衔,可能不想去出那风头,毛一直就不满意于他,授予他元帅也是迫不得已,碍于刘的战功和威望,加之授帅又是民主投票所定,不得已而为之,刘当然清楚其中缘由,推病不去,少了一场尴尬。凤凰博客g%R%Rx
3i6cKv}+FRF0  俗话说祸之福兮,1956年的反教条主义,刘被打倒,无职无权,却反而得从此远离了政治的旋涡,1958年反教条主义的作蛹者彭德怀自己却成了反党分子,由于刘伯承已成了一条死虎病虎,争权夺利者已不再把他看做一个威胁了,战争年代留下全身伤痕,晚年基本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1972年由于医生的诊断失误,误用药物,病情加剧,1973年后更丧失了思维能力,但有意思的是刘一生政治上不得志,被称作“老教条”,文革后后期时已年过八旬,说话和走路都很困难了,中共的十大上反而还被破天荒地选为政治局委员壮场子,毕竟当时十大元帅死得没剩一两个了。
D^k/@5Sb9j0凤凰博客9` kE6E x t
  刘伯承重病后,毛泽东得知后亲自过问,周恩来迅速作出“停药,以养为主”的指示,病情才得以控制,这恐怕是毛泽东和刘伯承关系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一次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毛泽东为何长期“冷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
毛泽东为何长期“冷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
&& 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被中外称之为“当世孙武”。刘伯承的一生经历曲折,其军事生涯从1915年护国讨袁战争一直到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长达50余年。在十大元帅里毛泽东与罗荣荣桓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刘伯承则正好相反却是属于最差的一位。毛对刘一直有看法。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刘伯承与左权去了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31年离苏回到上海,
但由于刘当时在军界的知名度和声望,好多人都认识他,留在上海中央工作风险太大,于是1932年月1月刘伯承在人护送下来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首府瑞金,。刘伯承最初任红军学校校长,毛当时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两人矛盾的第一次激化是在1932年的历史上有名的宁都会议上。在该会上是批评毛泽东“纯粹防御路线”的右倾方针。在对于毛泽东是否仍留在前方的问题上,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坚持毛留下,但以博古为主的临时中央绝大多数人不同意,要毛回后方。刘伯承由于来苏区还不到一年,就支持了多数人的意见,这一票造成了他后来一生的沉重负担。其实对这一错误选择应该不能全怪刘伯承,毕竟他回国还不久,又是刚到苏区,对那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对毛泽东的游击战不是太瞧得上眼。刘伯承后来还在瑞金报纸上写文章批评红四军中有“游击主义”,这无疑更加严重剌伤了毛泽东的心。毛泽东一生雄才伟略,但也是一个恩怨极其分明的人,甚至对几十年前的一些小事也难以释怀。无论是谁曾经反对或是谁支持过他的,他心里自然有本帐。陈毅当年在井就曾经夺过毛泽东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位置,以至在文革中天天处于惶恐之中。宁都会议的打击对毛来说是一生中最痛苦一次。以至于解放后毛去过无数地方,尤其江西的井他去过多次,但同在江西的不远的瑞金——曾经是红色的圣地,他竟然一次也没去过。有好几次路过时他还要刻意绕道,这对于瑞金人民似乎有点不公平,可见瑞金会议对毛的伤害是相当深的,乃至连瑞金这个地方都令他厌恶。由此可见,当时投反对票的刘伯承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了。
当时中共党内曾把刘伯承看作是“无产阶级的孙武”。刘到苏区后发现红军干部文化水平很低,不识字的竟达百分之六七十。刘就开始分班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步兵、炮兵和坑道教程以及射击原理,并首次用沙盘作业和实地演习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毛却对这一套很反感。历史上与毛唱反调的党内大多是留苏派。毛一生对留苏生特别是博古、王明等人以及“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是极为痛恨和反感的。刘伯承虽然不是政治家,留学苏联也仅学的是军事,但在毛的眼里都是一丘之貉,都是教条主义的门徒。宁都会议后刘伯承被中央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协助周、朱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反五次围剿时因怒骂了李德而被降为红五军团参谋长,遵义会议上又恢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遵义会议后刘一直作为专职的军事指挥员出现在党内,但无资格参加党的重大会议。即便是党的七大会议,作为二野的司令员刘伯承都无缘出席,只是邓小平作了代表。这一期间由于毛的掌权实际上政治上刘已经很不得志了,要不是他在军事上还能独挡一方的话,毛早就让刘“下岗”了。因为战争年代刘在军中有极高的声望,毛虽对刘有看法,但也不得不先用其。
1942年,刘伯承诞辰50周年,期间正是敌后抗日战争进行到最残酷最艰难的阶段。中共出于鼓舞敌后军民士气之目的,决定在大行山给刘祝寿。朱德、陈毅、叶剑英、吴玉章、林伯渠等人纷纷提笔作诗赞扬,唯有毛泽东却没以往写诗的灵感,最终连个字都没留下。
张国焘所著的《我的回忆》第六篇“会师与内争”中有一节是这样描写刘伯承与毛泽东的:“中央军委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全军的行动计划.....可是毛泽东破坏了这个统一指挥,他的独断一切,径行核阅所有军事文件....人事调动....然后径行批定办法,然后才交给我们执行,让朱总司令都成了虚设或成了幕僚人员.....
毛泽东这种作风最为参谋长刘伯承所反对。刘伯承认为近代战争是有组织的战争,不能凭一个人的才智去处决。他素来主张,作战计划应先由参谋长根据情报局长所提出认为正确的情报,交作战局拟具方案,再由参谋长拟定初步计划,送总司令批准,提交军委会讨论,然后由总司令部下达实施。我支持刘伯承这一见解,认为我们如能这样做,不仅可使军事指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免除许多党内纠纷....”一九六六年张国焘的回忆录出版后,毛也搞了一本,读完后对周恩来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张的眼里我们这一群人中,只有刘伯承是好人。”毛泽东此时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以往曾听说四渡赤水之战其实是刘伯承指挥的,毛仅仅盗用了刘的战术而已。虽是传闻不足为信,但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此事只有毛自己心里最清楚。
在中共五大野战军中,彭德怀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林彪更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第一书记。罗荣桓为第二书记。唯有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是一把手,为第一书记,有最后决定权,张际春是第二书记,司令员刘伯承连个第三都没捞上。后来在重庆组建了西南局,邓也是第一书记,贺龙为第二书记,刘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1949年淮海战役快结束时,毛泽东召陈毅与刘伯承到中央商议渡江作战。同为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每天都能读到中共秘书处送来的高级文件,而刘却什么也没有。还是陈毅看不过去了向毛泽东恳请才得以解决此事。刘伯承是聪明之人,熟知中国历史,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西南一解放后就迫不及待交出兵权,辞去身兼各职,去南京筹办军校,毛泽东欣然默许。可叹的是刘伯承以为这样就能脱离政治上的旋涡,远离是非。然而刘在课堂上常常给学员讲苏军的条令和战术,只讲二战中苏军的十大打击,不讲毛的游击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此时在毛泽东耳边吹风道:“蒋介石也是靠办军校起家的哦,不可不防……”
这一切无疑又让毛泽东勾起了二十年前在瑞金的痛苦痛苦回忆。……正好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与刘伯承素有不合,毛泽东就借彭德怀之手将刘整治。好在邓小平和周恩来力保刘,他才勉强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资格,但已无任何职权。
1955年元帅授衔,怀仁堂里只来了七位元帅。林彪、刘伯承、叶剑英均不在场。当时官方的解释是说林和刘都生病了,但这理由不能令人信服。新华社记者随后赶到两人家中给他们补元帅照时,两人精神都很好,一点也不象患病的样子。林彪是怎么想的且不管他,但刘伯承不去受衔,可能是不想去出那种风头。毛一直就对他不满意,但碍于刘的战功和威望,加之授帅又是民主投票所定,授予他元帅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刘当然清楚其中缘由,推病不去,少了一场尴尬。1956年反教条主义刘被打倒,无职无权,从此远离了政治旋涡。1958年反教条主义的始作蛹者彭德怀自己却成了反党分子。此时刘伯承已成了一条死虎病虎,争权夺利者已不再把他看做是一个威胁了。战争年代使他留下了全身伤痕病痛,晚年基本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1972年由于医生的诊断失误,他的病情加剧。1973年后更丧失了思维能力。有意思的是刘一生政治上不得志,被称作“老教条”,可在文革后期年过八旬时,说话和走路都很困难了,中共的十大上仍破天荒地选他为政治局委员。刘伯承临终前病重,毛泽东得知后亲自过问。周恩来也迅速作出“停药,以养为主”的指示,使刘病情一度得以控制。这恐怕是毛泽东对刘伯承人生中最后一次、最富有“人情味”的一次“关心”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伯承元帅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