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里能求到文殊菩萨保佑什么吗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心凉自然静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距离上回单骑独上金山寺已有近一年了,一年来,每每忆起金山寺大雄宝殿里那位中年女师傅教导我的话语,都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在不同场合提及自己的这次行程和师傅的教导,总觉意味未尽,想着再上金山寺去拜谒师傅。和朋友约了行期,因了两人俗世的琐碎事务,行程一拖再拖。结果,朋友见面就讲“答应了去看菩萨却不去,菩萨会怪罪”的话。我心知菩萨都是慈悲为怀不会如彼小气,也觉应该言而有信,不可妄言轻诺至失信于人。遂于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上午,在两人都做完学校的功课之后,驱车直奔金山寺。
时值上午九十点钟,出南昌城的路比较堵,昌南是南昌物流的集散地,大小货车拥在一起,把八车道堵成便秘的直肠,各色喇叭闹腾着,驱散了晚秋早晨带给人们的寒凉。我把着方向盘有点心生退意,万一堵在路上,瞎耽误工夫。朋友宽慰,耐心走过昌南段就好了。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难走的肠梗阻总算通过了,进入国道南昌县境内,车少了,路清了,秋天的美色就展现在了眼前。
两旁的各色树木染了秋意,叶黄枝瘦,在秋风中透出面目的清爽,秋日的阳光从树叶间劲射出来,穿透原本烦躁不安的内心,抚平了躁动的血脉,眼见的事物便镀上了一层金光。脚下的油门也平顺了许多,小钢炮发出欢快的低吼,车子匀速的在国道上划出平顺的线条。
远远的,耸立峭壁的金山寺佛塔出现在眼中的时候,两人都发出了低低的欢声,终于到了,阿弥陀佛,一路顺风。
在山脚下的小店吃过午饭,把车开进村中的小路,原来横杠拦路收费的村民不见了,很顺利的进到金山寺山门前的停车场。门前的村民照例像所有寺庙前的村民一样拦住去路,缠着买些香火,可以一直跟着到寺庙的门槛前,方才罢休。其实,真正的寺庙里面是免费提供香火给香客烧香请愿的,只有旅游景点的所谓寺庙才把香火当做生财之道,从这一点上即可分别真假寺庙的不同。佛陀爱惜众生,不会利用众生的向善之心来谋取自己的私利——佛陀只愿普渡众生,哪有私利于心?
&弥勒佛照旧咧着笑嘴欢喜着在天王宝殿迎接着我们,一如迎接着所有到来的凡众,不管人们是为着事业顺利,还是为着家庭幸福,抑或是为着个人烦恼,来的都是客。没有见到上次给我许多智慧启示的那位师傅,经过询问,说是已经回到北京——她的修行地去了,我心有遗憾,但还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她功德圆满。殿外翘角飞檐上的风铃发出轻盈的佛音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宣示着佛陀满心的欢喜。我们便乘着佛陀的欢心,踏上求佛的山路。
穿过观世音菩萨伫立的前庭长廊,僧堂中有慈善义工招募,我们很爽利的做了登记,有时间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做点好事,总是令人愉悦的。看到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点薄力,想来佛陀也会高兴。至于这样做是否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福祉,我却没有想过。佛陀教我智慧,让我可以认识自我,我就已经很开心。老想着佛陀保佑自己升官发财家庭幸福万事顺心,总脱不掉世俗的贪欲,也是佛陀教导凡众要极力摆脱的我执。以前在敬老院做义工时获得的欢喜体验又重回我的身心,这种感觉让我平和舒服。
&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密的树林照在逶迤而上的山道,石阶一级一级通向已知的山顶,也通向未知的智慧之路,有佛陀在内心指引,不论向左或是向右,都可到达自我的峰巅。每一步安稳的踏在石阶上,传递到内心的是无比的坚实、坚定,每向上一步,都离佛陀更近一步,也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一步。身体的不适便在佛陀的光华中烟消云散,起初的喘息、步伐的颤抖,一步步的转化成坚定的意志与内心的安和,山道两旁树枝上高挂的用来祈福的红红的布条仿佛给我们加持一般,一路鼓舞着我们向上,向上。
&新修的九重佛塔巍峨庄严,在佛塔的基座下环绕一周,可以领略山下万千的气象。绵延逶迤的山脊上有掩映隐约的山道,苍翠重叠的坡岭间散落着的大小不一的湖泊,在缓缓展开的画卷中闪着如碧玉般的光芒,不成形状的田地一块块金黄耀眼洋溢着秋收的富足与喜悦。而佛陀就在山顶俯视着凡众的幸福,一定也是欢喜满怀的。立于山巅,心胸自然开阔,层云可抱满怀。放下了凡间的一众烦恼,心便轻了许多,乘着爽利的秋风在山间逍遥。
山下的金山寺是近年依傍国道新修的建筑,气势宏伟,佛陀的气场也愈宜强大,对于弘扬佛法教导信众自然有利而方便。其实金山寺有着千年的历史,旧院依山而建,曲径通幽处可寻佛法。一草一木或居院墙角落,或处山道两侧,都曾聆听佛陀的教诲,千年以来从未改变本性,依然自信从容,在风中摇曳着青春的灿烂和佛陀的光华,从未计较身边走过的形色凡众是沉沦还是解脱,是轮回还是涅槃。此刻,我们就从这样饱满的灿烂和光华中走过,脚步轻盈。
&文殊院在温煦的阳光中迎接着我们,迎接着有着父亲角色的两个男人,虔诚的拜倒在菩萨脚下。都说金山寺的文殊菩萨最灵,江西的学子在重大的考试前都会来拜谒一番,以求得菩萨的保佑。为着儿女的前程,我们也不能免俗。上了三注香,我跪在文殊菩萨脚下,行了三拜礼。抬头仰视,文殊菩萨微睁佛眼,慈祥的看着脚下的我。然而,第一次在佛前下跪,我的脑中空空,没有任何感觉,直视佛的眼睛,想从佛的光华中得到一点启示,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刻,我很困惑,也很惶恐。
直起身子,我再次看着菩萨,文殊菩萨依旧微睁佛眼,慈祥的看着我。不管我求与不求,佛陀都是如此慈祥。那么,不管我佑或者不佑,儿子的福分都是他自己的,我无法干涉。我恍然觉悟,因为我的职业缘故,儿子从小得到我的佑护,读书时间从未像其他同学那样经历考学的折磨,他所享受到的我的福分比较他的同龄人何止千万,也因此而少了些许年轻人该有的争强好胜。得与失,福与祸,存于一身。
但今天,菩萨令我明白,我不能再对儿子有什么帮助了,今后他的道路全要靠他自己去蹚。念及此处,我有些伤感,又很快释然。既然如此,于他未尝不是重新振起的机遇,没有了父母之爱的束缚,也许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我自己,少了那份沉重的责任,自然可以多出时间观照自己的内心,寻找精神的自由。
朋友的孩子还小,教养的责任才刚刚开始担在肩上,前方的路漫长而艰巨。而我,一下子找到了轻松的感觉,对着菩萨发出了会意的微笑。
回到山下的前庭,下午的阳光已经偏斜,晚秋的寒凉也在山间氤氲开来,葱茏的林木染了烟岚越发的苍翠,但天王殿前的五色佛旗依旧在秋风中猎猎飘扬。我在心中暗语,期待与佛陀的下一次对语。到那时,佛陀又可给我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关小组:
阅读(16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秋上金山寺*佛缘',
blogAbstract:'
&距离上回单骑独上金山寺已有近一年了,一年来,每每忆起金山寺大雄宝殿里那位中年女师傅教导我的话语,都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在不同场合提及自己的这次行程和师傅的教导,总觉意味未尽,想着再上金山寺去拜谒师傅。和朋友约了行期,因了两人俗世的琐碎事务,行程一拖再拖。结果,朋友见面就讲“答应了去看菩萨却不去,菩萨会怪罪”的话。我心知菩萨都是慈悲为怀不会如彼小气,也觉应该言而有信,不可妄言轻诺至失信于人。遂于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上午,在两人都做完学校的功课之后,驱车直奔金山寺。
时值上午九十点钟,出南昌城的路比较堵,昌南是南昌物流的集散地,大小货车拥在一起,把八车道堵成便秘的直肠,各色喇叭闹腾着,驱散了晚秋早晨带给人们的寒凉。我把着方向盘',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8,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7,
mainCommentCount:7,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心凉自然静',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杂文当前位置:& > 杂文
京西金山寺考(下)
作者:不详
  元代金山寺田产知多少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所立“金山院卖树买地碑记”载:“……有佛像则有僧人,有僧人必有田产。盖田产者,所以斋僧;斋僧者,乃以奉佛也”。由此不难看出,田产乃寺之根本。那元代的金山寺有多少田产呢?今天的我们很难找到准确答案。但从“时大元国保定路易州涞水县水门乡金山寺铭”的记载可略见一斑。该铭记载福仁复住金山后便“殿宇翻圮重新,田地创置伍拾余亩”。接下来又记载:“在本县思孝乡黄家庄,住人善友耿仲青,名福全,贫窘孤老,无人养济,特发愿心,将村南祖业白地伍伍亩,对本村众耆人等同立施状……供佛斋僧”。 接下来又记载:“至治二年三月 日于黄家庄田地内又买拾亩”。此一通碑,便记载金山寺买地60余亩,接受布施地55亩。原有多少土地没有记载,但应当比这个数目大得多。这从一个侧面看出当年金山寺的僧众之多。
  元朝的金山寺除有田产外,在村里还有宅院。在“时大元国保定路易州涞水县水门乡金山寺铭”中,就有“一置买庄窠一所,在□□□,东至黄智,南至街,西至道,北至黄五”的记载。买庄窠(宅院)何用,碑文没有记载,按常理应是居住寺院僧人或游僧之用。这又从一个侧面看出当年金山寺的僧众之多和影响之广。
  圆融广慧禅师创建的金山寺因何被毁
  金山寺附近村子的老年人,都说金山寺北大殿是被洪水冲毁,至于什么年代被洪水冲毁却茫然不知。
  笔者曾到金山寺遗址考证此说,发现北大殿遗址后确有一条雨水汇流的洪道,其间巨石叠压,洪道成涧,令人想到那倾泻咆哮的山洪,也让人对洪水冲毁大殿之说深信不移。
  笔者推断洪水冲毁大殿的时代应在元朝末年,因为明朝永乐年间金山寺已作种竹之用,显然当时寺院已经废弃。其废弃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大殿被洪水冲毁。
  明天顺年间重建金山寺时将南向寺院改为东向,改北大殿为西大殿,其原因之一应是为避开曾冲毁金山寺大殿的洪水。
  “金山院”名的由来
  佛祖山风景名胜区有寺庙及寺庙遗址数百处,惟独金山寺在当地被叫作金山院。至于为什么叫得金山院,何朝何代叫得金山院,从来没人能说清。
  金山寺历朝历代的碑铭,冠以金山院的只有一通,就是清乾隆四十三年所立 金山院卖树买地碑记”。因此有一点可以肯定,金山院之名的产生年代应在清乾隆四十三年以前。
  据涞水县志(光绪版)载:“御竹园,在涞水县北,明永乐初于此种竹。畿辅通志。按:御竹园即金山寺内也,今无存。”
  御竹园”是皇家的竹园,按常规,当时这个名字应是“御竹苑”,因为“苑”字即合朝中学士起名的规律,也相称皇家高贵的身份。
  御竹苑在金山上,自然就叫金山御竹苑。但经常挂在嘴边的名字自古就习惯简化,农村的老百姓更是如此。当然,老百姓不会舍掉祖祖辈辈叫惯了的金山二字,那自然就会舍掉“御竹”而叫“金山苑”了。到天顺年间又重修了金山寺,叫了百十年“金山苑”的老百姓已经改不回 金山寺 了,好在自古寺院即可称寺又可叫院,而且“苑”和“院”又是同音。于是渐渐演变成金山院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即使退一步,假设当初其名确是金山御竹园,其演变的结果也会是金山院。
  因此,“金山苑”名应是出现在明永乐年间。而“金山院”名则应是出现在明天顺年间。
  “打开金山院富贵九州十八县”传说的由来
  在金山院附近村庄乃至涞水全县,有一个妇孺皆知的传说:“打开金山院富贵九州十八县”。大意是说金山院里藏着无数珍宝,若有十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能将宝库打开。传说从前当地还真有人多娶妻多生子想要打开金山院。
  至于为什么产生这个传说或什么时代产生的这个传说,没人较真也没人考证过。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就是它的产生年代不会在明永乐年间以前,因为金山苑之名始于那个年代。
  那会不会就是和金山院之名同时或之后不久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永乐是那位把蒙古人赶回草原的扫北燕王朱棣夺得皇位后所立的年号。在他扫北之前,大都和金山地区还是元朝统治着。在北宋、辽、金、元诸代,金山地区政权更迭频繁,战争更是多于和平。在“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铭记中就有“龆龀之岁”的感叹。“龆龀”即儿童换齿之意,这里引申为改朝换代的意思。可见那些时代的人对改朝换代已有心理准备。当明太祖的反元大军节节胜利,元朝皇族乃至臣僚肯定预见到大元灭亡的结局,肯定都想方设法寻求自身的出路,当然也会想方设法将自己多年积蓄的钱财或珍宝藏匿起来。藏在什么地方最为安全呢?或者说藏在什么地方才能在失去政权后有机会取走继续享用呢?肯定不是皇宫、王府,因为新的统治者不会让他们住在那里,逃走或隐匿的他们也没有机会再回到那里去。但他们以香客、信众的身份进出深山野寺还是非常随便的。况且寺院也不会因改朝换代而变换住持。不但元朝皇族成员和臣僚们清楚这些,甚至当时的老百姓也清楚这些。所以不管皇家和臣僚们是不是到这里匿钱藏宝,老百姓怀疑都在情理之中。
  在元朝统治受到严重威胁的时侯,皇家和臣僚们为了让佛祖保佑自己和自己的王朝,肯定会更加频繁地来这座有祈寿宝塔的金山寺烧香拜佛,作为皇室成员或元朝臣僚,他们肯定经常布施,因此同主持的关系也就非同一般,所以不能排除有匿钱藏宝的可能,这样的现象必然引起当地百姓的关注,一定会怀疑他们是来匿钱藏宝。所以当时或以后的一个时期,这里会流传着金山寺里藏有宝贝、钱财的说法。这种说法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到北京(明代将大都改名北京),传到已坐稳江山的明朝帝王或官员耳中,说不定明皇室在金山寺建“御竹苑”就是为寻宝作幌子,因为皇家到一个远在百里之外的山上的废寺种竹,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
  由于被怀疑的藏宝者是皇家及其臣僚,所以老百姓猜想的藏匿财宝的数量就会非常之大。当金山御竹苑被叫成了金山苑或金山院,自古就喜欢合辙压韵的老百姓中出现“打开金山苑(或院)富贵九州十八县”的传说就再自然不过了。&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打开金山苑(或院)富贵九州十八县”的传说始于明永乐年间至天顺年间之间。
  九州十八县的名称
  九州:涿州、易州、定州、霸州、沧州、赵州、通州、蓟州、莱州。
  十八县:涞水、新城、涞源、定兴、安国、蠡县、栾城、新河、黄骅、海兴、永清、文安、武清、宝坻、大兴、房山、昌邑、高密。
  金山八景
  在金山院附近村庄,有金山八景之说,其八景为:龙潭晓月、悬崖侧柏、山峰城墙、巨龙拜佛、炮台眺望、四娘劈山、金山灵芝、金山晚照。但有文字记载的只有金山晚照。
  直隶保定府易州涞水县北东龙泉村金山寺碑记”载:“思涞阳胜景金山晚照,自古至今志书存焉”。“列涞阳八景,金山可称为第一之景也”。
  涞水县志所载涞阳八景中,记载的是“亭山晚照,也称金山落照”。2000年版《涞水县志》载延辰龙所撰《涞水八景考释》中是这样记述的:“金山落照(亭山晚照)。其景有二名,实出一处。据《县志》和《保定郡志》、《易州》志载:‘亭山,县北三十里,以山形亭亭特立而名’;‘金山,其山高峻矗立,群峰巅有一石朝阳为金,故名金山’;‘县北四十里有一岭名朝阳,其色如金,故名’。据考,为现今石亭镇的石亭山和其西的金山。每当夕阳西下时,金山面东之处还能照见阳光,实为亭山的返照”。
  金山三月十五庙会和奶奶庙的由来
  在金山院附近的村子,全年唯一的庙会是三月十五庙会。若问这个庙会起于何年,村民都会摇头,但若问为什么起的庙会,答案肯定是因为金山院东南山梁上那座奶奶庙。而且都会认为是先有的奶奶庙,后有的庙会。
  这种说法虽无凭无据,但既符合逻辑也合乎情理。
  笔者在考证时,排除了奶奶庙建庙时间早于金山寺的可能性,因为金山寺同奶奶庙虽然相距只有几百米,但其址却优劣悬殊。金山寺址群山环抱、“清泉湛溢”、寺基平阔;而奶奶庙址却在既不避风又不挡雨的山梁,也不见当年有泉的迹象,从风水的角度更逊几筹。所以,如果建奶奶庙时没有金山寺,那庙址肯定会选在金山寺址。
  但笔者在对金山寺考证时,却发现元大德四年(1300)的三月十五日,这座寺庙里举办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龙华盛会。据 无量寿宝塔碑”载:“……斋僧华果供佛,三千壁画、三千诸佛并诸圣像,作大小会百十有余,至大德三年七月由供长讲直至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作大龙华胜会七昼夜,创立白玉石宝塔十三级,画水陆佛事一百二十轴,末后圆满资历十方法界有主无主孤魂同生净土者……”。“作大龙华胜会七昼夜”的起始时间是“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立碑时间也是“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难道这只是和金山上奶奶庙庙会时间的巧合?
  古代庙会皆缘自寺庙或其它神庙,“庙会”之名也是因庙而得。兴起庙会的时间多是在寺庙竣工、佛祖开光或举办重大活动的同时。很难想象,当年金山寺举办那么盛大的“龙华胜会”会不同时兴起庙会。无论是从增加寺庙的香火、布施考虑,还是从弘扬佛法考虑,亦或从当地百姓的期望和需求考虑,当时的圆融广慧禅师都没有任何理由,不在举办这一盛大活动的同时兴起庙会。其实,即使当时寺院没有起庙的说法,当地老百姓也会蜂拥而至,村民也会接亲戚、邀朋友共同庆贺。当然,也有可能兴起庙会就是举办那次盛大活动的原因之一。总之,三月十五庙会立自元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不会有错。
  那为什么现在的庙会地点却在和金山寺同是一山的奶奶庙前呢?在对金山寺的考证中,发现该寺最早的一次重修是在明天顺癸未年(1463)年,那时距兴起庙会已有163年。据“重修金山寺记”碑载:“……寺废僧残,仅存千佛浮图一十三级…… 至此境地,其庙会有名无实可想而知。而易县后山老奶奶在本地乃至华北都有极大影响,那里的庙会也是三月十五日。可以说,就是当年金山寺有庙会时,当地的百姓也会有些去赶后山庙会,去朝拜那祖祖辈辈信仰的老奶奶。而有些年岁大走不动的老人就在自家门口朝着后山的方向烧香、磕头乃至上供。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三月十五日没有金山寺庙会可上的时候,当地百姓自然会都到几十里外的后山去拜老奶奶,当然会有很多年老体弱的人不能如愿。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几个“香头”(当地有威望的发起建庙的信众),发起修建奶奶庙。建庙的地点自然是选在以前庙会的金山寺附近,因为那样既可以接续原来庙会残存的人气、香火,又可以让赶庙人同时到原来的寺庙遗址去烧香,拜自己心中的佛祖菩萨。
  综上所述,金山奶奶庙的三月十五庙会,是在元大德四年(1300)的三月十五日起于金山寺。奶奶庙建于元末至明天顺癸未年以前。奶奶庙建成后,三月十五庙会就移到了奶奶庙前。
  附:金山奶奶殿
  金山奶奶殿(俗称奶奶庙),在金山寺东南方向的山岭上,距金山寺300多米。原旧庙一间座西朝东,塑奶奶像一尊,男女神童各一尊。该庙1958年拆毁,东龙泉村将其木料运到村大食堂劈柴烧火,只剩一个残缺的影壁。1994年十月,由群众代表出面集资、村民出工按原貌修复金山奶奶殿:砖石瓦木结构,影壁围墙同时建好。雕刻汉白玉奶奶像一尊,男女神童各一尊。每逢农历三月十五,附近村庄很多群众去奶奶殿烧香上供放爆竹,并借此游山玩景。
  1994年修复的奶奶殿质量很差,且殿顶漏雨,墙壁倾斜,时有倒塌的危险。
  2000年3月,山西省临汾市毕少锋负责工艺设计、绘画、泥塑等,仿照旧址原样再次重修奶奶殿。大殿三间座西朝东,总长11.4米,宽6米,高6米,为木叠梁结构,殿顶为黄琉璃瓦,墙壁为砖石浆砌,有上下钢筋水泥浇筑圈梁,殿正中靠墙建一木龛,龛内塑张生香奶奶像一尊,身高2.16米,男女神童各一尊。奶奶服饰、头饰均照汉高祖8年严冠服之制,帽冠是平板挂串珠,体现了“后土皇帝”特征。老奶奶身前置紫铜香炉一个:高1.19米,长0.69米,宽0.39米。殿前置紫铜香炉一个:高1.9米,直径1.19米,炉壁有仿秦汉图案、文字。两旁有静手紫铜盆两个:直径0.72米,盆深0.24米。现大殿内外已不见紫铜香炉、铜盆,(据说因担心丢失保存于东龙泉村)只有一砖石水泥结构圆池代替香炉。大殿匾额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帝”。
  大殿东南侧有一简陋小棚,里面放着1994年雕刻的汉白玉奶奶像和神童。
  注:此文作者张文生,著者略有增删。
  金山寺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
  和妙应寺白塔的相同之处
  大小和样式相差悬殊的金山寺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和妙应寺白塔看上去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其实却有一些共同点。
  最显眼的共同点是其洁白的颜色。
  其次它们都是由塔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华盖和刹顶5部分组成。
  再次,它们都有“十三天”。妙应寺白塔塔身覆钵与位于其上的相轮之间由一个小的“亚”字形须弥座相互衔接。相轮呈圆锥体,是由13个直径逐渐缩小的水平轮圈组成的,故而又叫作“十三天”。相轮的层数标志着佛塔的级别,十三层相轮表明此塔是佛教界地位最高的舍利塔。金山寺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白玉石结构。其十三层的含义应与妙应寺白塔相同。
  它们都在明代重修,且重修时都被置挂塔铃。妙应寺白塔相轮顶上是一个直径达9.7米的华盖,也叫“天盘”。上面还刻着明神宗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的徽号,这说明这些华蔓应该是在明万历25年(1592年)重修白塔时添置或更换上去的。每片华蔓下面都吊挂着一个小铜铃铛,微风拂过,叮当作响,声音传出好远。明天顺年间重建金山寺时,也在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十三层密檐的八角上钻了圆孔,挂上了104个塔铃。
  圆融广慧禅师的弟子福鉴住持的大圣安寺
  在“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上的皇帝圣旨铭款中,记载着修建灵塔和接旨的住持外寺的圆融广慧禅师的弟子们,其中第一个就是“大圣安住持讲主福鉴 另据该灵塔记载,圆融广慧禅师圆寂后,“收其灵骨瘗于八处:一于本山,其余大圣龙安、千佛玉峰山净土、横岐弥勒、钓台白莲、武山、高家庄、固城等”。这里的 大圣龙安”即圆融广慧禅师的弟子福鉴住持的 大圣安”寺。该寺在金山寺西北本县宋各庄乡龙安山山脚的龙安村。
  大圣安寺两次出现皆在七寺之首决非偶然,它反映出几个问题:即大圣安寺地位之殊、规模之大及其住持福鉴威望之高。
  在明天顺癸未年立石的“重建金山寺记”中,载有“大圣安千佛寺住持道川”。综合已知三次出现的寺名“大圣安”、“大圣龙安”和 大圣安千佛寺”,该寺名的全称应是大圣寿龙安千佛寺。
  看来,金山寺为皇家祈寿的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并不是孤立的,就在它西北不远处,还有一座为皇帝祈寿的大圣寿龙安千佛寺。
  如果问大圣寿龙安千佛寺重修或建于何朝何代和为什么在这里修建大圣寿龙安千佛寺,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但笔者还是考证出一些原因。
  至元十六年(1279年),阿尼哥在大都建成白塔后,忽必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以从塔顶处射出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为“圣寿万安”而大兴土木建造空前宏大的寺院,必定在全国,特别在畿辅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把最高统治者的追求和渴望告知了世人,倍受皇帝尊崇的佛教界更会反响强烈。作为师从由圣安寺到金山,并建了为皇家祈寿宝塔的圆融广慧禅师的弟子福鉴,如果要离开师父去恢复或建设寺院,就有可能也效法师父为皇帝建祈寿宝塔的做法,建设为皇帝祈寿的寺院。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据光绪版《涞水县志》载:“龙安山,县北四十五里,山高溪深,人迹罕至,世以为神龙所居之地”。 在“神龙所居之地& 为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建设祈寿的寺院,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由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龙安山下龙安村的大圣寿龙安千佛寺重建或兴建于至元十六年(大都大圣寿万安寺建设之年)至大二年(大圣寿龙安千佛寺出现在圆融广慧禅师灵塔之年)之间。而该寺至少到明天顺年间还香火旺盛。
  金山寺碑铭中涉及的元朝佛教界
  职官、职务、称号及称谓
  特赐佛觉、弘教大师、诸路释教总统、大宗师、檀主、僧录大师、衲衣禅师、大师、禅师、小师、庵主、住持、维那、尚座 、监寺、外库、典座、焚修僧、知客、山主、水陆化主、化主、化缘僧、化缘友、侍者、住人善友。
  圆融广慧禅师年谱
  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出生于辽东东京(今辽阳市)陈家,名庆恩。
  蒙古定宗元年(1246):6岁。出家。到辽阳东京大惠安禅寺礼月峰长老。习诵五经。
  蒙古宝v六年(1247):18岁。受具。
  蒙古中统五―九年():24 28岁。西游,遍历各地。
  蒙古至元五年(1268):28岁。径造大都圣安寺,参扣玉溪大师,有轻生的念头,因病未果。
  同年:在大都圣安寺掌管瑞像殿。
  蒙古至元十三年春(1276):36岁。顿悟,离开大都圣安寺。
  同年:赴资戒会,受戒毕,去河南拜谒名山祖刹。
  同年秋:回到大都圣安寺,直到普度资戒会结束。
  同年秋或冬:来到金山, 隐居崖壑,结草为庵”。
  蒙古至元十三年元至元二十三年间():创建金山寺。
  至元二十三年(1286):46岁。诣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
  同年:前往西京(今大同市)普恩寺,再次受戒,印弥陀经十万卷,散施众人。
  同年:回到金山寺。
  大德三年(1299):59岁。“七月起长讲到次年三月十五日”。
  约大德二年―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58 60岁。“创修白玉石宝塔十三级”。
  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二十一日(1300):60岁。“作龙华胜会七昼夜。
  大德十一年九月九日(1307):67岁。在金山寺作太平会。
  至大二年二月初六日(1309):69岁。“示微疾,奄然蝉蜕”。圆寂于金山寺。
  同年二月十二日,灵骨瘗于金山寺等八寺院。
  同年:元武宗颁圣旨册封圆融广慧为大师。
  同年九月九日,其灵塔立于金山寺西大殿后山崖台地。
  “重修金山寺”碑铭
  众善同功(碑额题)
  重修金山寺
  窃惟佛地重光,衲僧有托,赖众善之金资,作千年之香火,念从善长德岂金多兹,以律法募修斯寺殿宇以及募地。诸缘悉已备载前碣,今众善昊檀越等一拾四位,共施银六两四钱。律法遂置地七亩,用银四两;勒大小二碣,工价用银二两五钱;至地契用印并工匠斋供等费悉白律法添用。敬将善信 芳名勒石永著不朽。
  雍正六年岁次戊申孟夏 旦立。
  涞水善信吴守银 刘三益 杨廷俊 李守金 夏成英 于学成&& 康守宝 李天瑞 王& 君 武奇儒 杜文学 何玉才 信文彦 侯维屏
  住持戒衲律法
  注:刘&& 浏&& 杜金刚日抄录于金山寺,同年8月24日校对于金山寺。标点为著者加。
  阿尼哥年谱
  南宋淳v四年,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生于尼泊尔国帕坦(今尼泊尔帕坦市)。
  蒙古中统元年(1260):17岁。随尼泊尔工匠到吐蕃建黄金塔,受到八思巴赏识,任监造。
  蒙古中统二年(1261):18岁。黄金塔建成。
  同年:帝师八思巴度其为弟子并荐于京师,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召见。
  同年:奉忽必烈命修铸针灸铜像。
  蒙古至元二年(1265):22岁。针灸铜像修铸成功。
  蒙古至元八年(1271年):28岁。受忽必烈命营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今北京妙应寺白塔)。
  蒙古至元十年(1273):30岁。元朝设立“诸色人匠总管府”,任其为总管,授银章虎符。
  蒙古至元十三年元至元二十三年间():3343岁。资助圆融广慧禅师创建金山寺。
  蒙古至元十五年(1278):35岁。奉皇帝之命还俗。
  同年:元世祖忽必烈授以光禄大夫、大司徒,兼领将作院使。
  蒙古至元十六年(1279):36岁。主持设计、兴建的“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建成。
  大德四年(1300)三月十五日:57岁。他本人为大功德主的金山寺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建成。
  大德五年(1301):58岁。在五台山设计建造了塔院寺白塔。
  大德十年(1306):62岁。卒于大都。成宗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凉国公、上柱国,谥敏慧。
  同年:葬于宛平县香山乡冈子原。
  明天顺年间所建金山寺规模
  大佛殿(伽兰堂),座西向东,长9米,宽8.6米,高5米余。全殿为木叠梁结构,有5尊佛像。山门为木叠梁结构,长4.5米,宽4.5米,高5米。3间北房为方丈室,长8.7米,宽6.7米,高3.7米。南房有过道,迎面有影壁,影壁有方形神堂,堂内有关帝塑像。南房边有一石碾。遗存的元、明两朝建筑有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和山门(韦陀殿),还有几座石碑在废墟间(注:1991年7月调查资料)。
  注:引自张文生1999年编撰的《涞水县东龙泉村史料》。
  金山寺碑记
  协守通津等处地方防漕副总兵兼管练兵事物都人□文表 撰文
  涿州儒学生员 董士昌 书丹
  考自圆融方趾以迄喙息 行,种□有情率称脊生,至瞿昙氏出,发大悲愿,始揭无生宗旨,故十方世界一切□幻,倏聚倏散,随毁随成, 坐有生,故展转轮回无止息耳。乃若真空实性更历劫而木磨铸,群生无像何自有生,且昔佛法东来世人□惑,乃抬提铸像、绘图报应、开化迷惑,故大士有度尽众生之愿而绕磨石来,始阐沙旨而有漏因果遍于四海天下。
  名山僧古居多,大都迤西涞易正北有金山,乃太行之支龙,崇冈峻岭、翠柏苍松、山木及巅而清泉湛溢,诚哉燕山之胜景也。上有佛寺,名曰金山,肇基大元大德中,重修于大明天顺年。及至我清百五六十年,殿宇倾圮圣像凋残。焚修僧本慧目睹心戚曰:此非所以时奉圣像也。乃苦心叩化,不辞寒暑,艰辛历年有成大为,修葺焕然一新。上可以继先禅创志、下可以起后人景行,立新历葺与天地同久、与佛性同明,历万古如一日,即所谓无生老应作如是观。
  大清顺治十六年九月重阳日 立石。 镌刻:刘进。
  注:朱学武日抄录。标点为著者加。
  金山寺历史中的重阳日
  在金山寺的历史中,九月九日(即重阳日)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大德十一年(1307年)重阳日,金山寺举办了盛大的太平会,并于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塔身铭刻大元时大德十一年重阳日作太平会铭记,铭文如下:
  “皇太后圣寿无疆
  当今皇帝圣寿万安
  东宫位福寿千秋
  相哥公主寿等千春”
  元至大二年(1309年)重阳日,“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立。
  清顺治十六年重阳日, 焚修僧本慧苦心叩化,不辞寒暑,艰辛历年有成大为”,将“殿宇倾圮、圣像凋残”的金山寺“修葺焕然一新”并立碑记之。
  金山寺年谱
  蒙古至元十三年春(1276)年:圆融广慧禅师顿悟,离开大都圣安寺,到金山“隐居崖壑,结草为庵”。
  蒙古至元十三年元至元二十三年期间():圆融广慧禅师创建金山寺。
  大德三年七月:圆融广慧禅师在金山寺长讲至大德四年三月十五日。
  大德四年(1300)三月十五日起:圆融广慧禅师在金山寺作龙华胜会七昼夜。末后作水陆法会。
  同年三月十五日:阿尼哥等资助修建的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建成并立“无量寿宝塔碑”记之。
  大德七年(1303)五月:“特赐佛觉普安彗湛弘教大师,诸路释教都总统”来金山寺并赋诗两首。
  同年五月二十二日:金山寺刻碑文记“特赐佛觉普安彗湛弘教大师,诸路释教都总统”来金山寺事。
  大德十一年(1307):圆融广慧禅师在金山寺举办太平会。至大二年(1309)二月初六日:圆融广慧禅师在金山寺圆寂。
  同日:“夜现红光于北山,越五日,出寺东南二里,茶毗之际,白气腾空,五色云现,移时不散”。
  同年:圆融广慧禅师弟子福愿住持金山寺。
  同年二月十二日:圆融广慧禅师灵骨瘗于金山寺等八寺。
  同年九月九日:皇帝赐圆融广慧为大师的圣旨镌刻于“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塔身。
  同日:圆融广慧禅师诸徒子徒孙在金山寺建起“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
  延v元年(1314):圆融广慧大师弟子福仁住持金山寺。
  同年:金山寺置地50余亩。
  同年:本县思孝乡黄家庄住人善友耿仲青布施金山寺祖业白地55亩。
  延v七年(1320)五月十五日:立“时大元国保定路易州涞水县水门乡金山寺铭”碑。
  至治二年(1322)三月:买黄家庄田地10亩。
  明永乐年间():明朝在金山寺种竹,时名御竹园。
  明天顺年间(1463)年前:本县板城村大檀越施家资,从广昌(今涞源县)购木为筏,顺流运料重建金山寺。并将原向南寺庙改为向东;造104颗塔铃;铸千余斤铁钟。
  明天顺七年前后:云水比丘慧顺住持金山寺。
  明天顺七年(1463):重建金山寺工程竣工,并立“重建金山寺记”碑。
  清顺治十六年(1659)九月九日:住持本慧“苦心叩化、不辞寒暑、艰辛历年有成”,将“殿宇倾圮、圣相凋残”的寺庙“修葺焕然一新”, 并立“金山寺碑记”碑。
  清雍正六年(1728)前后:律法住持金山寺。
  清雍正六年:重修金山寺工程竣工并立“重修金山寺”碑。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金山寺卖殿旁大槐树一棵,用该钱买地20亩。并立“金山寺卖树买地碑记”碑。
  清光绪三年(1877)六月初一日:石亭镇王佐“施舍香资买地(金山寺地)六亩,以葬父母之灵。又东龙泉村诸施主各施五百文钱。并立碑记之。
  清光绪三年前后:真伦住持金山寺。
  1903年,最后的僧人离开寺院,寺院田产、林木成为东龙泉村官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涞水和涿县西部成千上万老百姓为避战乱躲到金山寺及其周围山谷,他们把家里的粮食搬到山上,住在石堂或靠山脚挖的洞里,生活用水主要靠金山寺的龙潭。
  抗战时期,由于驻山区的八路军缺乏燃料,砍伐了金山寺部分柏树作燃料;后东龙泉村保长将剩余的部分卖掉。
  解放初期,由于村民感谢金山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隐蔽保护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对金山寺进行了简单的修缮,主要把漏雨的地方修好。
  1958年,东龙泉村拆除金山寺西大殿三间(同时拆除的还有金山奶奶庙,当时寺、庙的塑像尚好),其木料在村大食堂劈柴烧火。
  六十年代初,东龙泉村拆除金山寺南禅房五间,用其木料建了村学校。
  文革期间:金山寺部分石碑被红卫兵推倒,有的被摔折,有的不知去向。
  文革期间:圆融广慧禅师灵塔被推倒破坏。
  文革期间或以后:金山寺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塔刹被李某取下,后查找,该人说扔到山下,又说做了猪槽。后在山下寻找没有找到。
  1993年9月:金山寺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塔基被盗贼挖掘,由于下面是巨石垒砌其盗宝目的未得逞。
  2004年: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塔基被山西的三个盗贼盗挖,他们还带着图纸,由于被发现,盗宝目的未得逞。
  2004年:东龙泉村民郭玉林(现已去世)从“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塔基挖出一石槽和一个坛子,坛子里有水,水中有手指肚大一红珠子(应是圆融广慧禅师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张文生曾向其了解情况,说已失落。
  金山院卖树买地碑记
  □□□佛教始入中国而沙门即与偕来,后凡兰台右室,有&& 佛像则有僧人,有僧人必有田产。盖田产者,所以斋僧;斋僧者,乃以奉& 佛也。我涞邑北有金山,其景曰晚照,载在志书一名山也。上有& 佛殿栋宇,崇高法施灵应,远近仰止者莫不堂堂顶象、纷纷聚集,实为丛林之大观也。然其间仅有僧人一二,虽说法而天花散彩,讲经而贝叶成文,亦只聚石为徒、闲龙听讲而已,其于名山胜景之区不寥落实甚乎,噫嘻,果何故欤?良以田产无多,依蒲乏供焉。而我等心愿已久――欲捐资而屈于力之不能,欲袖手而迫于心之不忍。踌躇之下,日忆殿旁有大槐一株,形将枯朽,何不即禅林之培植,为梵院之策谋乎。遂共议卖价,清钱壹百叁拾千整,买到东涧村李锐地贰拾亩,坐落东龙泉村北,东西陇。东址道、南北西址隔。僧人承种庶几,田产既广,生殖益饶。上以为奉& 佛之香火,下以为延僧之供给。其传灯建醮,固有依资。而素食紫衣,亦无匮乏。即游山玩景之客,谁不登临称赞也乎。至买地文契,不可与僧人,亦不可归乡众,从而焚之又恐世远年湮无迹可考,计藏于碑下,爰取其事自始至终悉勒诸石,以永垂不朽云。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仲夏月下浣吉&& 日立。匠人:王成高& 万财刊。
  任邱县& 儒学生员& 杨& 珍& 撰& 文。
  涞水县& 儒学生员& 郭福顺& 书& 丹。
  注:刘浏、杜金刚日抄录于金山寺,同年8月24日校对于金山寺。标点为著者加。
  东龙泉村金山寺碑记
  直隶保定府易州涞水县北东龙泉村金山寺碑记
  思涞阳胜景金山晚照,自古至今志书存焉。兹因石亭镇王佐爱山势之俊秀,羡峥嵘之美丽,今托中人情愿施舍香资京钱一百五十吊整,买地六亩,坐落东龙泉村北。南北陇,东西二至王姓、南至墙子、北至沟,四至分明。随带钱粮三分七厘。遂将父母之灵寝葬于此山之下。最有可取之景焉:左有富家坡,右有金山照;春有杏花红十里,夏生眉黛映前川,秋风黄叶飘沟港,冬岭□□绕石泉。四时之景无穷时,人之羡慕亦无穷也。登览之顷□□森,列涞阳八景,金山可称为第一之景也。特为此志。
  本邑附贡生 张& 荣 撰文。
  本邑岁贡生郎补训导 刘& 书& 书丹。
  石亭镇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东龙泉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各施五佰文。
  主持僧真伦。
  大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六月初一日立石。
  注:朱学武日抄录。标点为著者加。
  金山寺题壁诗选抄
  无& 题
  小小名山景亦仙,
  今朝到此不虚传。
  南通涞县金城固,
  北接张坊铁索连。
  东望孤村遮碧霭,
  西临峻岭绕青烟。
  天缘有分如吾辈,
  游咏重来更自然。
  炽□题
  注:朱学武日抄录于金山寺山门。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佛缘
  注:此为禅宗五祖弟子神秀所作诗偈,游人书于金山寺山门。
  无& 题
  宝山胜景真□观,
  古庙神洞修养仙。
  人到此处凡心退,
  好比灵宵一座殿。
  万有增 题
  九七年七月初一日
  注:以上二首刘浏、杜金刚日抄录于金山寺山门。
  金山寺奇闻轶事
  金山大蛇
  东龙泉村看过山和放过羊的老人几乎都见到过金山大蛇。88岁的的老人张泊说:“一次我到金山院北山放羊,羊群跑到金山院大西沟,我去找羊时突然看到西沟南坡有一条檩条粗、两丈多长的大黑蛇。当时吓得我腿都软了。但大蛇没有伤害我,它慢慢往大西沟顶爬走了”。
  81岁的看山老人付存说:& 1958年春天,我在金山院坡岸底下的崖缝中看到一条大蛇蜕的皮,我抻出了头部及以下的5尺多,下半截抻不出来了。蛇皮太粗了,把我的脑袋装进去还有余。拿回家放了几天后,我拿到北京市张坊镇药材收购站卖了,蛇皮2两,卖了两元多钱”。
  金山院的大蛇不怕人、不伤人,人也不怕蛇。看山的郭廷福老人在寺院废墟上盖了两间小房,有一次他老伴给送来点吃的,快吃中午饭的时候爬进来一条大黑蛇,他老伴吓得惊叫起来。郭廷福说:“你别怕,我叫它走”。郭廷福给大蛇起了个名儿叫“青儿”,他说:“青儿你走吧,我老伴怕你”。话音刚落,大蛇就慢慢爬走了 。
  1939年春,八路军某团住进龙安村(在金山的北面),听到一群小孩大声喊:“去成神呀”!团长很是惊奇,命令一个班的战士由连长带队到现场侦破。部队埋伏在一里外的小山头上用望远镜望着,见十余个孩子,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七八岁,他们排着队先后一个接一个的站在铁锁崖下,贴靠在石壁上,一边大喊:“成神啦”!一边自动往上走,到崖壁半腰小孩就掉下来摔在沙窝上,也摔不坏。战士用望远镜一看,崖顶石洞里有一个一尺多粗的大黑蛇正往上吸小孩呢!因力气不足吸到半截就吸不动了,所以小孩就掉下去了。根据这种情况,团长决定用迫击炮炸死大蛇。打了三炮不知大蛇是死是活,于是连长和一个班的战士带上绳子、冲锋枪、尖刀,从金山院右侧爬山,再用绳子捆住战士往下滑,落到铁锁崖山洞口查看,结果大蛇逃跑了,只有一堆野兽骨头。
  2001年开发金山院的工程队挖墙根脚时,看到一条两丈多长的花脖子大蛇,蛇爬上十三级舍利宝塔,蛇头到了塔顶,蛇身缠在塔柱上,吓得工人们直磕头,嘴里念叨:“蛇仙你走吧,走了我们给你烧香上供”。一会儿大蛇就慢慢爬走了。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大蛇就出来在龙潭边盘着不走,有时喝点水打几个哈欠就走了。三月十五很多人去金山院看大蛇。2003年三月十五出来两条又粗又长的大蛇,在龙潭边喝了几口水就盘趴在那儿。很多烧香的人围着看,还有不少人给蛇扔钱。大蛇爬走后,看山的郭廷福把钱捡起来,数了数50元。
  注1:此文作者张文生,著者引用时略有修改。
  注2:日,笔者在向84岁的付存老人核实有关大蛇的情况时,他除讲了“拣蛇皮”的经历外,还讲了下面两件事:在他9岁时,一次和父亲在山上放骡子,骡子抛了坡。晚上在山上包骡子,父亲让他去龙潭舀水,他快到龙潭边时,看到好多条蛇围着龙潭,头向上立着,他丢下勺子赶紧跑回去了。另一次是他看山的时候,一个大雾天,他靠着被子在炕上躺着,突然发现一条胳膊粗的大蛇在屋地上望着他,他朝大蛇说:出去吧,别吓我了”。蛇就爬出去了。
  金山放光
  “圆融广慧 恩公禅师”灵塔塔铭载:“师于至大二年二月初六日示微疾,奄然蝉蜕,夜现红光于北山。越五日,出寺东南二里,茶毗之际,白气腾空,五色云现,移时不散,送葬缁白悉皆悲叹。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金山放光。
  东龙泉和金山附近的群众也有不少人见过金山放光。过去有一天黑夜,东龙泉村很多农民望见金山院着了大火,火柱一丈多高,火光照得满山通亮,白色火光象电灯光一样。有人高喊:“金山院着火啦,快去救火呀”!很多群众拿上灭火用具往金山院跑,但跑出村北不远大火就灭了。金山院看庙的说:“没有着火,是放光了”。
  因为放光和着火一样,山上的狼、狐狸、山鸡、兔子都吓跑了。跑下山的狼不敢回去,黑夜到村里叼猪吃,吓得人们在猪圈外墙用石灰画上白圈儿。
  东龙泉村的老人付存说:1958年,我和郭永双在金山院看山,有一天半夜,我们俩在寺庙南屋子睡觉,突然院子里亮起来,比一百度的电灯泡还亮,照得连眼都睁不开,地上能看清一根针。抽一袋烟工夫火就灭了。天亮后,我和郭永双到院子四周看了看还是原来的样儿。
  1969年,东龙泉村郭玉林老人在金山院看山。提到那次金山院放光,他说:“太奇怪了,过去有人说金山院放光,我八个也不信,这回我算服气了。那一天黑夜,我在寺庙外边一个小屋子里睡觉,半夜醒来,见院里着了大火,我马上穿上衣服出去救火,刚一出门,火光就没有了。那次我看得非常清楚,不是火而是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天亮了我到寺庙周围仔细看了一遍,什么也没动。可是到中午发觉了一件大事:没放光以前山上的野鸡每天都在寺院上空飞来飞去,或站在柏树上鸣叫,放光以后一只也不见了。
  从1903年东龙泉村张起的母亲看山起,到现在郭廷福看山共一百多年了,据说看山的都亲眼看到过金山院放光。
  金山为什么放光其说不一,有的说是金山发出的灵光,有的说是金山寺的舍利发的光,还有的说是寺庙中的大佛爷发的光。到底为什么发光,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金山寺寺产落何处
  金山寺在没有了僧人之后,其寺产都落到何处?笔者在日同杜金刚一起采访东龙泉村郭廷连、付存两位老人时,得到了以下情况:金山寺的田地、林木,在没有了僧人之后都成了东龙泉村的官产。其田地部分用于雇兵,即官方让村里出几个青壮年当兵,谁家去人当兵就把寺产田地给谁家几亩;部分由村民轮流耕种,种地的人用打的粮食养一头猪,到三月初三把猪杀掉宴请全村人,全村各家人自带些粮食到该家吃饭。金山寺周围山上当年全是一搂多粗的大柏树,有数千棵至上万棵,奶奶殿北坡有数千棵大杏树。正如“直隶保定府易州涞水县北东龙泉村金山寺碑记”所载“春有杏花红十里”。金山寺的树部分在抗战时期被砍。当时驻王各庄村的八路军生火、做饭缺少燃料,就把金山上的柏树砍倒或锯倒,截成段,扛到山顶再打跑(顺坡滚)到山下,再扛到王各庄村;部分被村保长时卖掉了。
  金山院影响有多大
  从前有一段著名的西河大鼓《一百单八州》,在没有电视前的收音机里经常播放。鼓词在说完涿州之后,接下来是“金山院建在涞水县,代管西陵是易州”。金山院在涞水县乃至畿辅的地位之高、名声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据郭廷连老人讲:以前东龙泉村的人外出在徐水县住店,那里的店小二听说是来自金山院附近的村子,说他们这里有的地还是金山院的呢。
  至于那里为什么会有金山院的地,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徐水县功德主的施地,二是紧邻徐水县的定兴县固城龟泉寺的田产。因为作为金山院圆融广慧的弟子福金为住持宗主的固城龟泉寺,当时很可能是金山院的分院,甚至在当地有个金山院的别名。
  昔日繁华的三龙泉与金山寺的关系
  在与郭廷连、付存座谈中,他们说到了东龙泉村过去的辉煌。据二位老人讲,很久以前石亭(在东龙泉村东南2公里处)不是集镇,集镇在东龙泉村,叫三龙泉集。当时东龙泉大街两侧全是商铺,直到前些年才拆掉的老房还是房后墙有小门和后窗,是专为售货设置的。郭廷连老人说他家与演教寺一路之隔的庭院当时是一座首饰楼,而大街南侧还有一座一般只有县城才有的烧锅(烧酒的作坊),可见当时的东龙泉确有集镇的规模与繁华。而且前些年村民郭廷连在家里(也是历史上的首饰楼所在地)挖墙基时,挖出5000余斤铜钱,装满了一个板柜和一个棺材。这也是历史上三龙泉集镇繁华的左证。
  直到现在,东龙泉村大街两旁的商户也多于附近村庄,不足500米的村街就有商店或其它经营场所8处,这大概还是当年古镇的遗风。
  附:三龙泉集镇有无考
  东龙泉村郭廷连、付存二位老人讲的“很久以前石亭不是集镇,集镇在东龙泉村”是否属实,笔者对此作了考证。据涞水县志(2000年版)载:“县以下行政区划,唯金代略有记载。金大定年间(公元年),郡邑有乡、乡有社。明初,基本沿袭旧制,时全县划26社”。其中有 龙泉社”,也有在龙泉东南紧邻石亭的“赤土社”。这说明至少在明初,龙泉已是较有影响的大村,在当地已是小区域的中心,很可能较为繁华。这里的繁华与这里的金山寺不无关系。而当时的石亭只是个普通的村子。光绪十八年的涞水县志里,仍有龙泉社。
  据涞水县志(光绪版)建置志载:“附馆驿:石亭公馆,正厅三间、过厅三间、厢房六间,乾隆元年知县张鉴奉文修建”。“石亭驿:在县北三十里石亭村东。乾隆元年添设腰站马三十五匹、车十辆、骡二十头、夫五十名,岁支工料银二千七百七两一钱零,闰月加银二百一十八两九分零”。由此可见,石亭是因路而兴。在“附废仓”中有“石亭仓”。在清光绪版县志地理志中, 各集镇”中载有“石亭镇”。这说明石亭集镇立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而在清乾隆年以前,这里的区域中心和集镇在龙泉。
  2005年金山寺概况
  到2005年,金山寺保留下来的文物有:无量寿千佛舍利宝塔,塔刹失,塔身正面三尊浮雕无量寿佛正中一尊面部部分损坏;圆融广慧恩公禅师灵塔,被推倒,塔身滚到台地下的龙潭东南侧矗立,其上圆融广慧禅师浮雕像面部损坏,八棱八面塔身除一面字迹有些模糊,其余各面字迹尚清;塔身上面的多层白石莲花瓣还有5层(即5块),有4块散落在墓地周围,1块滚到台地下的龙潭东南侧;塔基石在墓地上,被撬动过;其余构件无踪。山门(又称韦驮殿)后墙及门已无,其它地方都很破旧,内墙尚有一些游人题诗、留言。山门东通向山下的陡坡上部还有些台阶。山门西南数米处是看山人住的两小间砖石墙小房。房前常年拴3条大狗。寺院石碑只有一块倾斜而立,两块靠墙而放,其余皆卧地任羊、人践踏,还有几块被砸断垒在墙中;无量寿宝塔碑已摔折两段,碑身下半截被磨得字迹模糊,龟座的龟头被砸;明天顺年间重建金山寺碑卧地,龟座的龟头被砸。龙潭常年有水,但不溢。原寺院北禅房处垒一大羊圈,看山人和两村民的百余只羊放牧后圈在这里。从羊圈后面往东北有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通金山顶。从寺院遗址往南有一条平缓的小路,顺小路东拐经奶奶殿往东可下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保佑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