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客观要求是什么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年度政治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行使权利.doc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年度政治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行使权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去年7月22日,一名家住扬州市宝应县的17岁学生,为了“提高QQ的关注度”,在网络上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谣言。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教育。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A.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形式
2、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发生后,我国各地纷纷举行“保钓”示威游行活动。然而,也有极少数人借爱国之名,砸日系车、日资商场。这种砸日系车、日资商场的行为
A.是抵制日贷的爱国行为,情有可原[来源:学&科&网] B.自觉维护了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C.是正义行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D.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3、漫画《唯一的标准》主要告诉我们:学校要尊重学生的
A.肖像权 B.姓名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4、北京一急救车,因为一路上鲜有车避让,导致伤者身亡。该事披露后,掀起了一场“给生命让路”的大讨论。网民纷纷呼吁,给生命让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给生命让路是因为
A.自由权是一切行动的前提 B.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前提
C.公民的道德素养整体缺失 D.公民的义务观念普遍淡薄
5、图景中的人们在行使
A.环境权 B.生命健康权
C.平等权 D.人身自由权
6、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
A.都有平等的思维方式
B.都有平等的处事能力
C.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
D.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义务
7、李某用手机发布恐吓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给国家、他人带来严重损灾,最终李某受到法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有哪些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有哪些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参 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 由.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与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 的代表或者某些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3)公民对被选举的代表享有监督和罢免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除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所有的年满18周 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 居住期限的限制. (二)言论自由 1.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著作及电影 、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手段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自由权利.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或者讨论问题的权利 ; 2)广义的言论自由则既包括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和讨论问题的权利 ,还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和新闻自由等权利. 2.言论自由作为近现代宪法上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是资产阶级干革 命的产物.177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宪法最早规定了保障人民的言 论自由,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宣布“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 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 版的自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也同样重视言论自由,我国建 国以来的历部宪法都将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写入宪法之 中. 3.言论自由人作为公民的法律权利,其核心是指国家的任何立法与 行政活动都不得剥夺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 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护个人不受诽谤或者对权利的其他分割; 2)维护社会道德水准的需要; 3)当国内发生暴力或者骚乱行为时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 4)当外敌入侵时为捍卫国家安全的需要; ※我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 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具体表现为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 1)不得用言论进行反革命宣传、反革命煽动; 2)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3)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4.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范围、限制方式,许多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 法律加以调整,如新闻法、出版法、诽谤法、广播法等.宪法学 将各国不同的法律限制方式分为预防制和追惩制两种: 1)预防制是事前限制,即所有的演说、出版等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 行为在表达以前要受一定的国家机关的干预和审查,前者只有通 过后者的审查才能实现其表达言论的意愿. 2)追惩制是事后限制,即所有的言论与出版不受事前的审查,都事 先被假定为可以行使,只有在表达言论后构成违法的才依法定程 序予以制裁的制度.英国、美国等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这 种制度. (三)出版自由 1.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是广义的言论自由.它指的是公民 有权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 思想的权利. 2.在英美等国家,出版自由的观念根深蒂固.英国在1695年的时候 就取消了出版领取许可执照的制度;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法律来剥夺出版自由.”我国的历部宪法都专 门规定了公民出版自由的权利. 3.但是,出版自由并非毫无限制,对于出版自由的限制方式主要有 追惩制、登记制和审批制.英美等国实行追惩制,我国则实行登 记制和审批制: 1)前者不受任何的事先审查,只在出版后构成违法才予以追究法律 责任; 2)后者在出版前要接受新闻审查,经批准并登记后才能出版的制度 . 3)从禁止出版的范围看,有伤风化的出版物为各国所普遍禁止. (四)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各国宪法大多赋予公民以 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 会、文化权利公约》规定:“和平集会的权利应被承认.对此项 权利的行使不得加以限制,除去按照法律以及在民主社会中为维 护国家安全或者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卫生或者道德或 者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的需要而加以限制.” 2.我国的历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989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对我 国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作了全面规定: 1)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2)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 活动; 3)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 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思的活动. ※ 集会、游行、示威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由公民自发举行的,而非由国家机关组织进行; 2)它是在露天公共场所公开举行的,而非在室内秘密进行; 3)它的目的是表达某种意愿,而非为了娱乐. 3.由于集会、游行、示威是一种较为激烈地表达意志的方式,在客 观上往往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而,世界各国法律对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权利的行使都给予一定的限制,其方式有 三种: 1)申报制,即仅须在集会、游行、示威前向有关机关报告,无须经 过相关机关批准的制度; 2)批准制,即集会、游行、示威须取得有关机关许可方能举行的制 度; 3)追惩制,即在集会、游行、示威前不受任何机关的干涉,也无须 向任何机关报告,只有在集会、游行、示威中有违法行为时才依 法予以惩罚的制度. ※上述各种限制方式中,批准制限制最为严格;追惩制限制最为宽松 ;申报制处于两者之间--它既不会不当限制公民集会、游行、示 威权利的行使,同时又使相应的维护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可以有所 防范,能平衡秩序和自由的矛盾,所以是一种较合理的限制方式. 4.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公民在行 使这些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1)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 3)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等都要按事先批准的内容 进行.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采取的限制方式是批准制. (五)结社自由 1.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照法律规定的手续组织某 种社会团体的自由. 2.结社可分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不以 营利为目的的结社又可分为政治性结社和非政治性结社.以营利 为目的的结社如组建公司,政治性结社如组织政党,非政治性结 社如组建慈善机构. 3.在国外,结社自由包括组建政党自由,在我国一般不包括此项内 容,因为我国由共产党一党领导,其他八个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故不允许组建其他政党. 4.198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社 会团体依照其登记的章程进行活动,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 法干涉.对社团的成立登记、监督管理等基本问题做出了具体规 定,为公民行使结社自由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二、宗教信仰自由 (一)宗教信仰自由是欧洲在反对宗教压迫的斗争中确立的,是言 论自由的先驱. (二)我国仍要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因 1.宗教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 亡的过程,宗教存在的认识根源还远未消除,宗教的存在有其客观 基础; 2.宗教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有助于民族团结; 3.宗教信仰属于思想领域问题,无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 4.宗教具有国际性,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可以促进国际交往; 5.在现阶段,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是一致 的,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三)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 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 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 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 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四)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当: 1.公开的、有组织的; 2.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不得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 序; 3.与行政、司法和教育相分离; 4.非封建迷信活动; 5.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不受外国宗教势力的干涉和控制. ※ 但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得信教. 三、公民的人身权利 (一)人身权利的范围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 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 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 搜查公民的身体.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 严不受侵犯,禁止采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 害. 1)人格是指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必须具备的法律上的资格; 2)公民人格权的范围: ①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荣誉权; ②人身自由权和健康权; ③个人隐私权与个人意见权.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公民的通信秘密与通信自由权利 1)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 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信的内容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 不得非法拆封、毁弃、偷阅他人的信件. 2)扣押和拆封信件要依法进行: ①决定权--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②法定原因--国家安全需要或者刑事侦查需要; ③法定程序--出示搜查证件或者情况紧急的也要制作搜查笔录. (二)对公民的人身权利进行限制必须具备的条件 1.合法的国家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及行使 公安机关权力的机关. 2.有法定的原因--包括现行犯罪、搜集犯罪证据、国家安全需要和 刑事侦查需要. 3.合法的程序--包括着装、出示证件、人数和笔录等. 四、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 (一)批评建议权 1.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态度与 作风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 2.建议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提出改进的主张和方案的权 利. (二)申诉、控告和检举权 1.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做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 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它有诉讼上的申诉和非诉讼的申 诉之分. (1)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当事人或者其他公民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 律效力的刑事、民事、行政诉讼裁判不服,认为确有错误,依 法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的行 为.它一般在申诉主体、申诉对象、申诉期限、申诉理由和申 诉效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2)非诉讼的申诉是指公民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决定不服,向其上级 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它在申诉主体、申诉对 象、申诉期限、申诉理由和申诉效力等方面一般没有特别的限 制. 2.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 有提出指控与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予以制裁的权利. 3.检举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 行揭发和举报的权利.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关机关应当查清事实并处理,任 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同时,行使该权利的公民亦不得捏造或 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三)取得赔偿权 1.取得赔偿权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 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2.1995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详细规定了公民 取得赔偿的范围、程序、方式和计算标准等内容,从种类上看,国 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种. 五、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一)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1.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 利. 2.公民有平等的就业权、选择职业权、劳动报酬权,国家要努力增 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劳动. 3.国家提倡劳动竞赛,提倡义务劳动,奖励劳动模范. (二)休息权 1.休息权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规定劳 动者享受的休假或者休养的权利. 2.国家规定了休假制度,如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制度、节假日制 度和探亲假制度等;同时,国家发展各种休息场所与设施. (三)财产所有权 1.范围--公民可合法拥有的私人财产,包括合法的收入、储蓄、房 屋和其他财产. 2.保护途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国家赔 偿等三种. 3.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同时意味着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1.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达到一定年龄、条件的 有权退休安度晚年. 2.上述人员退休后享有一定的工资待遇和其他生活待遇. (五)物质帮助权 1.前提条件:①年老;②疾病;③丧失劳动能力. 2.具体措施: ①国家兴建和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②国家实行退休保障制度; ③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军属,优待军人家属; ④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 活和教育. 六、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一)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接受文化、科学、品德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 . 2.受教育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主要包括九年制义务、岗前培 训义务. (二)科研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科学研究自由是指公民有权通过各种方式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工作 ,同时也意味着公民有权在科学工作中自由地探讨问题,发表意 见,对各种科学问题和各种学派持有自己的见解. 2.文化艺术活动自由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从事各项 文艺活动,有权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风格.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已经施虐西南多月了,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云南、贵州省在秋冬连旱之后,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二: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指出: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五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上述措施的哲学依据。
材料三:持续干旱使得西南地区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云南、贵州、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已捉襟见肘,不得不靠外省调电缓解供应紧张态势。这对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加深了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节水性能将是未来卫浴行业竞争的焦点,商家纷纷打出节水招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在采购卫浴洁具时把节水与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3)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0年浙江余杭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已经施虐西南多月了,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云南、贵州省在秋冬连旱之后,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1)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哲学道理?(8分)材料二: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指出: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五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上述措施的哲学依据。(8分)材料三:持续干旱使得西南地区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云南、贵州、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已捉襟见肘,不得不靠外省调电缓解供应紧张态势。这对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加深了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节水性能将是未来卫浴行业竞争的焦点,商家纷纷打出节水招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在采购卫浴洁具时把节水与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3)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9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0年宁夏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卷
题型:综合题
(37分)世博会是工业化潮流的产物,历次世博会无一不是各个时段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主题”概念首次被引入芝加哥世博会中。“主题”一般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主题”,通过展出寻求问题的解决。此后,世博会均确立主题。以下为近40年来世博会的部分主题:
无污染的进步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诺克斯维尔
能源推动世界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自然的智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据新华社内罗毕日电: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l2日称赞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这一主题凸显了主办方浓厚的环保意识………施泰纳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催生环保新理念。“这让我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的涌现,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也会如此。”
材料三&
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
据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美国历史》载:尽管在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但曼彻斯特仍保留着乡村的环境。商人们在城市的住宅里,人们喜欢在里艾威尔河( River Irwell)上航行……当曼彻斯特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之一时,即19世纪左右,这些场景改变了,许多地方工厂和仓库替代了私人家庭,艾威尔河( River Irwell)污染严重以至于被描写成“流动着肥料的水灾”。
据新华网北京日《综述:英德老工业区“生死变迁”启示录》:过去,由于制造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人们曾用“蒸汽加汗水”形容曼彻斯特,如今它则成功转型,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曼城经济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0%左右,但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例就急剧降至20%上下。服务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为84%,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则急剧降至1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曼彻斯特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以体育为例,2002年曼彻斯特成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使体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此后一系列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奠定了基础,使曼城获得世界“最佳体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也使其体育旅游和观赛收入大幅增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40年来世博会主题有何共同之处?(3分)
(2)材料二中阿希姆·施泰纳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其依据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历史原因。(14分)
(4)材料四中英国著名城市曼彻斯特18世纪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如何看待发生在曼彻斯特的变化的?(15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0年浙江余杭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已经施虐西南多月了,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云南、贵州省在秋冬连旱之后,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哲学道理?(8分)
材料二: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指出: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五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上述措施的哲学依据。(8分)
材料三:持续干旱使得西南地区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云南、贵州、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已捉襟见肘,不得不靠外省调电缓解供应紧张态势。这对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加深了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节水性能将是未来卫浴行业竞争的焦点,商家纷纷打出节水招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在采购卫浴洁具时把节水与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3)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9分)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解答题
材料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已经施虐西南多月了,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云南、贵州省在秋冬连旱之后,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1)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哲学道理?材料二: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指出: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五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上述措施的哲学依据。材料三:持续干旱使得西南地区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云南、贵州、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已捉襟见肘,不得不靠外省调电缓解供应紧张态势。这对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加深了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节水性能将是未来卫浴行业竞争的焦点,商家纷纷打出节水招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在采购卫浴洁具时把节水与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3)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的政治权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