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生杀妻冤案 当时公安局长

安徽杀妻冤案疑似真凶受审 系当地三级警督|杀妻冤案_新浪新闻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去年5月,被无罪释放的于英生接受新京报的独家采访。
昨日,安徽芜湖中级人民法院门前,于英生的哥哥于宁生和妹妹在等待武钦元案的庭审情况。
昨日,芜湖中级人民法院门前,于英生和家人留影。当日,害他冤狱17年的“真凶”武钦元受审。
  新京报讯 昨日上午,嫌疑人武钦元强奸致人死亡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案件不公开审理。检方指控被告人犯强奸罪,并致被害人死亡,性质严重、情节恶劣,原告提出包括死亡赔偿金在内的147万元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辩护律师称,被告人有立功表现,建议从轻判罚。案件未当庭宣判。
  妻子被害 丈夫蒙冤
  日上午,蚌埠女子韩某在家中被人杀害。警方认定韩某丈夫、时任蚌埠市东市区(现龙子湖区)区长助理于英生有重大嫌疑。当年12月22日于被逮捕,后被蚌埠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
  日,安徽省高院对该案立案复查。当年8月13日省高院再审宣判,认为原审认定于英生故意杀人事实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在案证据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合理排除,撤销原一审判决、二审裁定,宣告于英生无罪。此案被外界称为“现实版的肖申克”。
  日,犯罪嫌疑人武钦元在蚌埠被警方控制,并供认了17年前的犯罪事实。被控前,武为蚌埠市交警支队“四小车辆”综合整治一大队大队长。
  嫌疑人当庭连说“对不起”
  检方称,武钦元供述,案发前一个月,自己通过熟人认识了于英生的妻子韩某,并对韩某产生了好感,知道韩某住处后,案发当天早晨7时30分左右来到韩某家中,见韩某独自在家,便行为不轨,遇到反抗后,武钦元将韩某推至房间,将被害人双手钳至背后,用枕头捂住面部,随后将被害人上衣掀到枕头上,实施强奸。
  在此过程中,被害人窒息性死亡。
  发现被害人没有反应后,武钦元又在其颈部割了几刀,并打开煤气罐,点燃蜡烛,试图破坏现场,并拉开室内抽屉,制造了盗窃假象。
  法庭上,被告人除了对被害人手腕处的环形捆绑痕迹表示“记不清了”,对其他证据均无异议,并数次向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属说“对不起”。
  重要证据高度吻合
  检方称,经鉴定,武钦元生物样本和被害人体内精液吻合度达到99.99999%。检方认为,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辩护律师认为,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程度不深,临时起意,且带有偶然性,犯罪情节比较严重,而非特别严重,且归案后自愿认罪、如实供述,有悔罪表现,建议应当从轻处罚。
  刑事附带民事部分,原告提出包括死亡赔偿金、抚养费、赡养费等共147万元的赔偿请求,并拒绝调解。
  案件将择日宣判。
  庭审焦点
  强奸致人死亡
  罪名VS强奸故意杀人
  检方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主观杀人的故意,因此指控犯罪嫌疑人强奸致人死亡,而非强奸、故意杀人。
  原告代理律师李仁厅认为,检方未指控犯罪嫌疑人故意杀人,也许是出于考虑死亡是在强奸过程中发生的,但他认为犯罪嫌疑人应构成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两项罪名。首先,被告人用枕头捂住受害人头、面部,是导致被害人窒息性死亡的直接原因;其次,在作案过程中,被告人始终用头部抵住受害人的下巴,也是加速被害人窒息性死亡的重要原因;第三,在作案后发现被害人没有了反应,被告人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采取放任态度。
  此外,被告人作案手段残忍,在被害人死亡后,又用菜刀划割被害人颈部,并意图制造爆炸破坏现场,造成了被害人死亡,几个家庭破裂的后果。
  从轻判罚
  量刑VS依法严惩
  据参与庭审人士透露,法庭上,辩护律师提交了被告人立功受奖的证书,认为被告人做交警期间表现好,归案后能如实供述,主动交代了作案过程,使案件中很多存疑且不好查清的环节得以厘清,情节属于比较严重,建议从轻判罚,“量刑上可以是有期徒刑14年,最重是无期。”
  对此,原告律师李仁厅表示,被告人作为警察知法犯法,工作岗位上的立功表现不能作为此案从轻判决的条件;此外,被告人如实供述是归案后在大量证据面前做出的,“有这么多直接证据证明你犯罪,在这些证据面前不坦白也不行。”李仁厅认为,此案量刑不适合在附加条件上计算刑期,“这个案件不在量刑规范范围内,不应该像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样计算刑期”。
  安徽于英生案
  蚌埠市南山路,于英生之妻韩某在家中被人杀害。
  于英生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随后,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于英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安徽省高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其父亲、哥哥奔波申诉10余年。
  安徽省高院根据《刑法》第243条第一款规定,决定对该案立案复查。
  安徽省高院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
  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判,认为于英生故意杀害其妻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于英生无罪。这是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安徽首次执行“疑罪从无”。随后,蚌埠市公安局启动再侦程序。
  犯罪嫌疑人交警武钦元在蚌埠被控制,并供述了17年前强奸杀害韩某的犯罪事实。
  武钦元强奸杀人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于英生:
  追责还没启动 官方没一句道歉
  司法进步的代价太大了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今天的庭审?
  于英生:真凶伏法。算是正义得到了伸张,对我妻子的死也是个交代,这回算是水落石出了,对已经去世的老人也是一个安慰。
  新京报:这场庭审对你意味着什么?
  于英生:算是给了我一个说法,让真凶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庭审阶段已经结束了,就等判决了,希望法院能公正审理,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
  新京报:这一年来除了你的案子,还有几件冤案昭雪,你会关注吗?
  于英生:关注啊,特别关注,呼格吉勒图的案子,聂树斌的案子我都关注,这些包括我的案子的昭雪,都是司法进步的信号,但就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太大了,呼格吉勒图18岁时就被错杀了,连命都没了,我的案子受影响的不仅是我的小家庭,更是两个大家庭的苦难。
  新京报:你在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的诉讼请求是索赔147万,这包括哪些部分?
  于英生:包括我妻子的死亡赔偿金、孩子的抚养费、老人的赡养费,也包括精神抚慰金和丧葬费,这么多年家里申诉承担的费用。
  现在说对不起有用吗?
  新京报:有人说,你和武钦元在事发前认识。
  于英生:不认识。我和他没打过交道,前年底他被抓,警方让我去看照片,我都说我不认识这个人。
  新京报:庭审现场看到武钦元,你是什么感受?
  于英生:终于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谈不上希望见到,也谈不上排斥,就是冤有头债有主,心里面更多是恨。
  新京报:他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反应吗?
  于英生:他好几次在庭上说对不起,说从知道我进看守所后就很内疚,但现在说对不起还有用吗?把人杀了道个歉就完事了?
  屡次提追责 没有回复
  新京报:这次开庭对你来说是否意味着画上了句号?
  于英生:不是。这次开庭只是正义回归的一部分,呼格案已经启动追责了,我的案子到现在也没启动,我们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等来。
  新京报:你为了追责做出过什么尝试?有回复吗?
  于英生:从我被无罪释放后,我和家人就向省高院提出追责请求了,后来也向蚌埠市政法委和蚌埠市公安局提出相同的请求,包括元旦期间我哥哥又向他们提出过一次,但直到现在我们连一次正式的答复都没收到,口头上的都没有。
  新京报:当初经手案子的工作人员现在都在哪里?
  于英生:很多人都升了,有的退休了,当时办我这件案子的公安局长,后来调到了检察院当检察长,本来前任检察长不准备起诉,但换人后起诉了,再后来我家里人申诉,不巧又赶上他调任法院院长。
  疑犯哥哥:
  他害了人一家 该受到惩罚
  因为案件不公开审理,于英生的哥哥于宁生和妹妹一直坐在法院外等候。在他们身旁不足10米,就是同样等候庭审结果的武钦元的哥哥和弟弟。
  等候庭审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两家人只是偶尔瞄一眼对方,没说过一句话。
  “我们没脸去跟人家当面道歉。”武钦元的哥哥说,早就通过长相认出了于英生的哥哥和妹妹,“我们实在是对不起,武钦元的家虽然毁了,但和于英生一家的遭遇比起来,又算什么?”他说,弟弟做出这样的事,现在说对不起又有什么用?
  1月4日晚,武钦元的哥哥和弟弟就赶到了芜湖,没能进庭审现场,两个人一直在法院门口等候,只有庭审前后,载着武钦元的警车两次驶过法院门口,兄弟俩才快步靠近,但隔着车窗,什么也看不到。
  哥哥说,武钦元从被警方控制到开庭受审,家人没和他见过一面,也没通过律师传递出只言片语,家里人也不指望什么了,只希望法院能公正判决,“他害了人一家,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于宁生也认出了武钦元的家人,嘴里念叨“我就知道他们也得来”,然后坐在原地,把脸扭向另一边,沉默一会,他说,“事情都是姓武那人干的,和他家里人没什么关系。”
  时间过了中午12点,看弟弟还没走出法院,于宁生嘀咕着“是不是当天就要判”,他说来芜湖前,在父亲老屋的灵堂前还敬了香、许了愿,被问许了什么愿,“不能说,说出了就不灵验了”,他说,法庭依法审判就行了。
  武钦元
  17年,一点痕迹没露
  在法庭上武钦元穿着蓝色的马甲。
  “他全程不敢正眼看我。”于英生说,只有一次,武钦元偷偷瞄了他一眼。
  于英生说,一有发言机会,武钦元就会重复,“对被害者家属,以及于先生说对不起。”
  他说自己进了看守所,才知道于先生遭受了多大的苦难。他在看守所反思,于先生的孩子那么小就没了母亲,父亲又坐牢。
  “我自己也是为人夫为人父,将心比心。”,武钦元当场哭了起来。
  于英生说,武钦元看起来很诚恳。但他认为,武有一半是真心后悔,另一半大概是为了减轻罪责。
  被抓后家人去单位寻人
  日,星期五,武钦元在被蚌埠警方控制两天后,家人曾经到武的单位寻人,“一个大活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单位回复,武钦元涉及经济问题,正在接受调查。三天后,消息出来了,强奸、杀人,家人再没来找过。
  “无法想象。”武钦元的哥哥说,从弟弟被抓到现在,这个话题成了全家人的禁忌,“不愿再提,和熟人朋友说话,也绕开他。”
  哥哥说,弟弟毁了两个家庭,一个于英生的,一个自己的。
  有人说武钦元除了做交警,还自己有生意,挣了一些钱。哥哥没证实,但他说,在兄弟三人中,武钦元的家境还是最好的,弟媳下岗很多年一直没工作,一家三口都靠武钦元的收入,“他被抓后老婆也找工作了,毕竟孩子上学需要钱。”
  庭审这天,妻子要上班来不了,武钦元的哥哥和弟弟提前一天赶到了芜湖,直到庭审结束,武钦元被警车带走,也没见着。
  哥哥想不通,武钦元为什么“干这事”。“17年,一点痕迹也没露”,哥哥说,如果早知道,可能还会劝他自首,现在连自首的机会都没了。
  当交警20年一直冷脸
  蚌埠的市区不大,很多老出租车司机都认识武钦元,他最初当交警是在蚌埠交警支队二大队,每天在天桥路口执勤,处罚违章车辆。
  “他罚过我两次款,一次5块,一次10块。”20年前的事,的哥老方还记得,在禁止停车的路边,有的交警见司机第一次违章会批评教育,武钦元好像没有过,“只要你违章,他就罚你。”
  的哥顾师傅最后一次见武钦元,是在2013年11月初的一天中午,淮河文化广场附近,武坐在一辆带斗的警车里,停在路边打电话,还是那副表情——没一点笑容,“这么多年一直这样”。
  顾师傅说,他怕遇到武钦元,武钦元执法时没笑过,不好接触,很多司机叫他“尖白脸”。
  三级警督“总像有心事”
  1989年,20岁的武钦元成为蚌埠市“合同制”交警。按蚌埠市交警支队四大队综合科王主任的说法,彼时蚌埠聘用的大批交警都是合同制,在这种劳动关系里,武钦元工作需要做出成绩才能续聘,“他对交警执法领域的业务很精通。”
  在四大队多名交警的印象里,因为精通业务,武钦元前两年还受过奖励,被抓前,他警衔是三级警督,但他很少和同事聊起家人,平时一起吃饭话也不多,“城府似乎挺深,像是有心事。”
  2007年,安徽省人事系统组织当年一大批“合同制”交警统一考试,解决公务员编制,武钦元通过了考试。“我们是同一批转编制的。”王主任说,进入公务员序列后,武钦元的工资涨到了3000多元,性格也开朗了些,他喜欢上了网球,一有时间就约朋友切磋球技,有一次他还和同事聊起孩子上学的事,“干了快20年的临时工,才有了正式编制,这种心情外人不懂。”
  2011年,武钦元被借调到交警支队事故大队。事故大队的一名交警说,他在这工作一年多,处理事故的效率一直很高,与对待的哥的“冷脸”不同,这位交警的说法是:他同情弱者,事故一方如果有人受伤,他会尽量让人家少跑。
  被抓前频看公安网站
  支队一名不愿具名的领导说,只记得2012年底开总结会时见过他,“个子不高,坐在人群里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四大队综合科王主任最后一次见武钦元,是2013年8月下旬,当时于英生已被无罪释放,“他刚调回四大队不久,又要调到‘四小车辆’执法队,来我这领服装时话很少。”
  2013年10月底,武钦元上了新闻,当天,电视播放了一条“蚌埠市交警支队‘四小车辆’综合整治办展开执法检查”的新闻,画面中,身为综合整治一大队大队长的武钦元穿着制服接受采访,这条新闻还上了蚌埠市民论坛——珠城论坛。
  于英生被宣告无罪之后,知情人称,武比较频繁地关注公安网站。
  11月27日,武钦元在和朋友打网球时被警方控制,看见的人说,他没有任何反抗。
  A14-A15版/新京报记者 贾鹏 安徽芜湖报道
  A14-A1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贾鹏
(原标题:安徽于英生冤案“真凶”受审)
编辑:SN098
往年都在举行的外滩灯光秀,出于安全考虑被警方建议取消了,改为在外滩源封闭范围内举办。因为灯光秀取消,也就相应降低了安全防范等级,取消了很多限流、管制等临时措施。
一块体育金牌上只要附加着权力升迁、只要动用税纳人的钱作巨奖,它就完全可能沦为一种买卖关系。赵磊受贿,丢的岂止跆拳道的廉耻
奥巴马总统和夫人米歇尔及两个女儿一家四口在檀香山一家独特的洞穴餐厅内享用了一顿3个多小时的大餐。根据檀香山杂志估算,这顿大餐包括:每人295美元的套餐、昂贵的葡萄酒以及大厨烹制的菜肴,总花费可能达1000美元。
明仁天皇在今年的新年谈话中,第一次明确呼吁国民要“认真学习满洲事变开始的这一场战争的历史”。“满洲事变”就是中国的“9.18事变”,天皇如此明确提到这一事变,引起我很浓厚的兴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宣讲讲稿.ppt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立法的科学和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限制的是地方政府,如省政府、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如果针对的是普遍性问题,就应该提请省人大来制定。因为政府制发文件的程序很简单,有时办公会议讨论一下就通过了,而人大立法程序比较完善。
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在表决法律法规案时,有的人会心里犯嘀咕:如果所有条款里面不赞成其中某一条,那该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 二、推进依法治国的几个重大问题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明?张居正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唐?王勃 法治政府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一是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二是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三是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四是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五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 男子被指杀妻坐17年冤狱 实为一交警强奸未遂行凶
男子被指杀妻坐17年冤狱 实为一交警强奸未遂行凶
日 10:02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2013年8月,于英生被宣告无罪,随后当庭释放,此前他被羁押17年。
1995年,于英生在蚌埠淮河闸上留影
5月21日,蚌埠市民政局内,于英生眼望窗外的高楼大厦。
1962年出生,安徽蚌埠人,原任蚌埠市原东区(现龙子湖区)区长助理,现任蚌埠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主任科员。其17年的冤狱经历,被称为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
●日 蚌埠市南山路,于英生之妻韩露在家中被人杀害。
●日 于英生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随后,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于英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安 徽省高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其父兄奔波申诉十余年。
●日 安徽省高院根据《刑法》第243条第一款规定,决定对该案立案复查。
●日 安徽省高院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
●日 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判,认为于英生故意杀害其妻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于英生无罪。这是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 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安徽首次执行&疑罪从无&。随后,蚌埠市公安局启动再侦程序。
●日 犯罪嫌疑人交警武钦元在蚌埠被抓获,并供述了17年前强奸杀害韩某的犯罪事实。
&杀妻案&嫌疑人即将被公诉
在于英生无罪释放后落网
新京报讯 5月26日,国新办发布《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称,2013年,全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无罪,并对在申诉中发现的冤假错案,依法予以再审改判。
于英生是被宣告无罪释放者中的一员。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检察院有关部门获悉,武钦元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这对17年前&公务员杀妻案&的蒙冤者于英生来说,是讨还清白的开始。
区长助理被诉杀妻
日:蚌埠市民韩露在家中遇害,20天后,丈夫于英生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后被判处无期徒刑。
事发前,34岁的于英生担任蚌埠市原东区(现龙子湖区)区长助理,是市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干部。
17年冤狱后无罪释放
经过于英生家人17年的申诉,去年5月31日,安徽省高院根据《刑法》第243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英生杀妻案&立案复查,去年8月13日,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判,认为于英生故意杀妻事实不清、犯罪证据&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宣告于英生无罪。
去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了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意见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做出重申性规定,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能降格做出&留有余地&的判决。于英生昭雪一案,是重申&疑罪从无&原则之后,安徽省改判的第一个案例。
同案嫌疑人身份为交警
随后,蚌埠市公安局启动再侦程序,经排查最终锁定嫌疑人,去年11月27日,嫌疑人武钦元被警方控制。
警方证实,嫌疑人武钦元为蚌埠市一名交警,据其供述,案发当日早晨,他进入于英生家中,见被害人韩露身着睡衣且独自在家,遂心生歹意,对其实施强奸。作案过程中,武钦元用枕头捂住韩露面部,致其死亡,伪造现场后逃离。
于英生获释后,获得国家赔偿并补发了17年的公务员工资,共计百余万,目前其正在诉请追究当年公检法系统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52岁的于英生自由了,但没了完整的家,没了仕途,鬓角也已发白。
聊起这17年,他觉得就像一场噩梦,直到看见外面的世界,他还有些恍惚。
去年8月13日,于英生走出法院坐在车里,跟身边的于宁生说,&哥,你掐我一下。&
1996年12月之前,于英生的生活让人羡慕。
他是区长助理,市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干部&。有地位,有前途。
17年的冤狱生活像把刀,蛮不讲理地在原有的生活轨道上切下去,不由你抗辩。
&梦&太长,以至于现在,于英生还在适应生活的节奏。
5月19日晚,去饭店的路上,于英生感慨蚌埠变化太大,弄得他不敢轻易出门。他选了一家熟悉的饭店:回蚌埠的第一顿饭,家人和朋友在那给他接风。
张耀曾是于英生的代理律师。他回忆,接风宴上,他话不多,却恰到好处,&见过世面,毕竟做过区长助理,经常得迎来送往。&
可惜17年前的&世面&,和现在有天壤之别。
很多时候,于英生分不清东南西北,监狱的布局让人混沌,他说在监狱里待太久了,方向感变差了。
今年清明节,于英生和以前的领导骑车去巢湖,一天最长骑了200公里,算是充分领略了自由的含义。
他一直努力熟悉外面的世界。半年多来,于英生已走了10多个省份,去年12月坐飞机去云南,他说头一次坐那么大的飞机,有点害怕,起飞前还特意给家人发了短信。
不只短信,于英生也开通了微博和微信,QQ空间里,他起名叫&鱼乐之水&,&我是条鱼,渴望呆在水里,现在的生活就是水。&
在合肥疗养了一个月,于英生回家了。他的儿子和姥姥在一起住,刚开始警察上门告诉老人,说于英生无罪释放了,老人不接受,认为他还是凶手,&你们拿张判决书,说他杀人就杀人,说没杀就没杀了?&
直到真凶落网,岳母才认他。老人哭了,说女婿怎么受了这么多年委屈,代别人坐了这么多年牢。岳母亲自下厨做菜,一家人团圆了。
出狱后,于英生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他对张耀说,讲一次,就像把自己身上的伤口扒开一次,淌着血给别人看。
去年12月2日,他主动打破了关于那段往事的沉默。
那天,已恢复工作、到民政局上班的于英生很兴奋。
蚌埠市民政局的刘先生回忆,于英生进门就说,&新闻见报了,我老婆的案子凶手抓到了!&他时而长叹,仿佛大仇得报,&你说巧不巧,我老婆被害也是12月2日,也是星期一。&
日,于英生早起上班。最先发现妻子韩露遇害的是她父亲,老人看见,原本在厨房的煤气罐摆放在床边,煤气阀门开着,附近还点着根蜡烛。20天后,于英生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
在彼时&重口供、轻证据&的年代,于英生的口供最终成了定案的依据。
但于英生说,在公安局接受讯问的七天七夜里,直到最后他也没承认杀人。
那七天,警察分成四班,24小时轮流审问,不让睡觉,不让休息,&就这样我也没承认。&警察问他死者体内的精液是谁的,于英生说不知道,警察就反复问,直到DNA鉴定报告显示,样本99.99999%与于英生不符,他们才作罢。
连续的审问让于英生神志不清,警察就让他假设,假设你了解案情,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让他给警察分析一下。
口供录完了,尽管8岁的儿子前后有三份证言,说爸爸妈妈从不吵架,但于英生还是成了杀妻嫌疑人。
让于家至今耿耿于怀的,是当初在现场留下的两枚指纹。
&法律本身没有问题,只是运用法律的人,有时还有着私念和偏见。希望我的遭遇能让执法者把视野放得更远,让与我有相似苦难的人获得自由。如果我的经历能换来司法的进步,我愿意做一块铺路石,这不是摆高姿态,是心里话。&
按照当年警方的说法,现场除了于英生一家三口的指纹,再没有外来指纹信息;于英生说,后来省检察院复查案件,到蚌埠搜集证据时,却发现了两枚陌生的指纹。
时至今日,省市两级检察院都拒绝再提及此事,但巧合往往让人有意无意地将事情勾连在一起。
1998年2月,因为证据不足,于英生的案子已被市检察院退查了两次。看守所所长告诉他,他可能被无罪释放,&但问题是马上市里开两会,公安局长就要到检察院做检察长,如果真这样,肯定出不去。&
&如果&变成了现实。
于英生最不愿和别人提起的,是在看守所的日子。
看守所条件差,他得了疥疮,一到被窝里就痒。治疗疥疮很简单,只要用疥疮膏或者一块硫磺皂洗几个澡就能好,于英生恳求了很多次,看守所就是不给,让于英生必须认罪,才能给。
于英生不认,身上都抓烂了,后来,驻看守所的检察官看不过去了,偷偷给他一块硫磺皂,但只洗了一次澡,就被看守所的管教发现,没收了。
2000年的一天,市政协委员们去看守所视察,哥哥于宁生因为工作关系随同,在号房外高墙的过道上,于宁生特意落在委员们身后,挨个朝下面的号房喊,&于英生,于英生&,不一会儿,一个哭腔传来,&哥&。
那是事发后四年,于宁生第一次看见弟弟。弟弟脸上挂着伤,他跟我讲,&伤是之前几天市领导视察,他喊冤,被管号干部打的。&
看守所里,于英生见到的熟人不只是哥哥。
一次领导来视察,于英生冲到门口大声喊冤。这个领导是他以前的同事,前同事望着他,对同行的人说,&这个人杀妻子,该杀!&
于英生说,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妻子不明不白地遇害,心里就放不下,&妻子比我还冤,我要是死了就对不起她,也让凶手逍遥法外,我给自己打气,必须活下去。&
2002年,随着案件终审裁定,于英生被押解到阜阳监狱服刑。
监狱里的犯人有娱乐活动,但在里面生活了10多年,于英生从不唱歌,他拒绝穿囚服照相,&它不应该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也不会把这里的一点一滴带出去。&
很多人说,于英生是现实版的《肖申克的救赎》,他沉默了半晌,最后说,&我比电影里的人要悲惨。&
他觉得,生活永远比电影更戏剧,有更多的意想不到。
从第一天到阜阳监狱,于英生就说自己没犯罪。
监狱分监区的指导员张旭告诉他,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申诉,牢房里,于英生给检察院、法院写申诉信,张旭让他把信交给自己,开始于英生不放心,担心指导员不会帮忙寄出去。后来从父亲口中得知,检察院和法院都收到信了,&我到现在都感激他。&
于英生自学法律,还托家人、狱警帮忙买书。监狱里,他自考了法律专科,拿到了法律专科毕业证,还学会了用电脑。
监狱里规定,犯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以挣分,1到3分不等,1分可以减刑3天。
2005年8月,《法制日报》和司法部举办&我与法的故事&征文大赛,于英生拿了安徽省唯一一个三等奖。
于英生做勤杂犯,担任监区宣鼓员,向狱友宣传法律政策。在监狱里看报纸,他看完赵作海的新闻,觉得自己也有盼头了,&司法环境在变好。&
去年7月4日,监狱长突然找到于英生,说马上把他调到犯人医院去,还叮嘱他&现在起你什么都别干了,好好休养&。
正值盛夏,于英生被安排进一间有空调的病房,他知道那&星火&近了,因为就在年初,最高检的检察官还特意从北京来监狱找他,核实了证据。
&我心里狂喜。&于英生说,但又不敢表现出来,别人问起,他就说去医院看病,&我不敢讲,17年了,离希望从来没这么近过,越近越怕失去。&顿了顿,他反问,&能理解我吗?&
于英生被宣判无罪后,于宁生领着弟弟大踏步走出法院,扭头对弟弟说,&天亮了&。
但于英生没法释怀。
监狱里,每年妻子的生日、结婚纪念日、遇害日,于英生都牢牢记着,他想念那张脸。有次妻子问他,你知道谁是真凶吗?他说知道。醒来才发现是场梦。
去年11月27日,警察拿着一个男子的照片让于英生认,他反复端详,&不认识。&照片里的男子,是犯罪嫌疑人武钦元。
&我恨他。&于英生说,他希望法律这次能做出公正的判决,&只有这样,我经历的苦难才更有意义。&
回蚌埠后,在父亲坟前,于英生磕破了头,&爸,我回来了。&
于英生说,他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亲于道欣。&我不知道他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
为了给儿子申诉,于道欣北京、合肥跑了几十趟,直到2005年8月,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控审处检察官李革民说,案子已经9年了,老人家您急也没用,即使法律错了,纠错也是漫长的过程。
于道欣老泪纵横。
在监狱这么多年,每到中秋和春节前,父亲都要坐火车从蚌埠赶到阜阳,带上山东老家的花生和地瓜干,还有带鱼,那都是儿子最爱吃的。
监狱里有亲情同居室,每次和父亲同住,于英生都打一盆水,给父亲洗脚、剪指甲。
2005年春节,监狱接见室外面,于英生和父亲照了张相,相片里,于英生特意脱下了囚服囚帽,露着黑色羽绒服,这是他和父亲最后一张合影。
2009年春节,父亲最后一次探视,告诉他申诉可能就要从省检察院的控审处移交到公诉处,&父亲总能给我正能量,每次他都会带来一点希望。&
日,于道欣去世,终年79岁。老人终究没能等到儿子重获光明的那天。
哥哥于宁生觉得,公正不仅是惩罚真凶,也要追究当年办案人员的责任。直到现在,他还在父亲生前的住所设着灵堂,&我要求不高,至少在我父母遗像前鞠三个躬,就原谅他们。&
17年,风沙一点一点磨砺,墓园里,妻子韩露的墓碑上,字迹已模糊不清。
墓碑是岳父母和儿子立的,墓园工作人员说可以重新立个碑,加上他的名字。于英生想了想,没加,只把字重新刷了一遍,&人装在心里就行了。&
半年来,有人给于英生介绍对象,见过面,于英生再没接触对方。&我怎么会忘记她(妻子),现在没法接纳另一个人。&
当年和于英生一起被重点培养的干部,其中两个人当上了副市长。出狱后,于英生的行政级别恢复为正科级,和案发前一样。
于英生觉得,仕途这两个字,在人生里已经被强行删除了。
&这就是命,命里有这一劫吧?&他开始信命,也在想办法修复命里的残局。
自己已然这样了,如今他想帮儿子一把。
同事刘先生曾见于英生在电脑前打字,材料是写给市领导的,&大概意思是希望政府能帮忙落实孩子的工作。&
春节后,儿子也被安排到民政系统,没多久就被评为单位的&服务之星&,照片贴在墙上,这让于英生脸上有光。
没能为父亲尽孝,于英生希望在岳母这弥补。73岁的岳母带着外孙租房住,他计划着给岳母再买套房。
冤狱换来的国家赔偿加上补发的17年公务员工资,一共100多万。于英生先是补交了17年的党费,又在民政局附近买了新房,两室两厅,6000多一平米,10月份房子就盖好了。
他自己现在租房过,岳父去世前为了看病,卖掉了于英生夫妻的三室一厅,如今房子已经变成了花店和文具店。
于英生再也没走近过他以前的家,每次路过,他刻意不去看那栋房子,&只要看见,就想起以前。&
那栋房子周围,他还能记起和妻儿最后相处的画面:那是个冬日的周末,一家三口沿着淮河路往家走,8岁的儿子一手挽着妈妈的胳膊,一手拉着于英生,腰里挎着父亲的BP机,觉得自己很威风。
人气:2659
人气:2067
人气:1859
人气:1678
人气:1666
人气:1502
人气:1031
劳动人民的一辆车能装多少人和货?
24小时视频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英生妻子生前照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