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骨灰盒下葬如何立朝向对后人好运

老人去世出殡和外孙结婚一天-55BBS 我爱购物网
&&老人去世出殡和外孙结婚一天
老人去世出殡和外孙结婚一天
各地的风俗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但因为来月经了不可以参加葬礼貌似说不通。照这个说法,如果老人去世了,所有女人恰好都来月经了,就全都不参加葬礼了?不通,不通……而且以前女孩子都非常含蓄,来月经也不会轻易告诉别人,但又并不知道各种各样的风俗(毕竟家中很多年都不会遇到有人去世吧),还不是该干啥干啥。 不让你到处摸肯定是有可能的,因为以前有“经血不祥”的说法。不过这种忌讳类的话题,不适合去较真,你妈妈怎么说你怎么做就可以了
9条其他回答
去不去跟运气是没有关系的,只代表自己对朋友的一种感情,像百岁老人去世以后有的人倒是挺喜欢去的,人们都说这样的老人寿元好能带来好运,但是也不然。建议如果是好朋友的话你当然要去送他一程了,不管怎么说,毕竟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可去可不去。如果去了,你就穿着黑色的或者深色的衣服去就行了,不要穿红色的,我们云南这边的话人去世了以后,送去世的人出殡的话是要穿一种颜色的衣服,回来的时候又要换另外一种衣服,两种颜色的,去去世的人家里的话我们这边要带一点香和草纸
事例+你自己的感受一个88岁老人前两天去世了,今天出殡呢。人每到去世后,总有熟悉的人在它走后对他的一生指指点点,说这说那,也算是对他一生的一个总结吧。这位老人就是这样,今天是他出殡的日子,熟悉他的人都在议论有关他的往事,婆讲了不少,其中他的爱情故事确让人感叹。这个老人我见过,交通部门的退休干部,多少年来一直在女儿家住着。距我们家不远,老人脸庞清癯,个子瘦高,性格很乐观、很直别。老人一生四个孩子,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媳妇去世了,在那个年代,日子好苦,一个男人拉扯几个孩子太不容易了,不过还好,他当时有工作,在交通部门上班,按说,再续一妻完全能够找得到,但老人当时实在太怀念自己去世的妻子了,多少好事的人给介绍,但他始终不肯再娶,一人即当爹又当娘,硬是把四个孩儿拉扯大,并为他她们嫁娶,各成就一家人家。也许,这些故事并没不新鲜,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老人放着许多当年妻子生前的东西,尤其放着一条妻子亲手缝制的崭新的裤子,老人一生没有舍得穿,尤如珍宝一样珍藏在箱底整整58年!临终前对床前儿女说:“我一生不娶,非不能不娶,而是怕你们受苦和放不下你娘不娶。你娘生前曾为我做了一件裤子,我当时还没穿她就走了,我一直舍不得穿,等我死后给我穿上吧,再那边见你娘时让我穿着见她。”孩儿们听了这些,遂憾哭。老人走后依老人心愿给他穿上了那条现在看来很落后的一条手工缝制的却崭新的裤子!这个故事让我很是唏嘘不已,天下真的竟有如此痴情的男人!那个提前走了的女人竟让他一生都放不下!原来总以为,爱情理所当然属于年轻人,老人吗,对爱情的认识也许淡忘了、也许模糊了,就象我们忘记了曾经属于我们的现在不可理喻的一些顽皮童年趣事一样!这个88岁老人的爱情故事使我忽然明白和理解了某位哲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人生永恒的东西?爱情,唯有爱情才是人生永恒的东西!是的,也许真的是这样,我们每个正常健康的世人有谁不渴望一生中得到真正的、美丽的爱情呢?虽然老人一生过的很孤独,但他心中还有一份美丽,这份美丽就是对去世妻子的那份爱情,他一定觉得它很美丽,因为那条放了58年的裤子足以证明!因为他心甘情愿地为他的爱情守候了一生!
南湖邻居节的感人故事
昨天是农历七月十六
我的姥爷也刚去世
外孙只需出殡后戴一天孝牌,上挂蓝色毛球儿女则需带到五七
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就可以了,在世的时候对老人好一点,离世了不办葬礼都没有人说什么?不要在世的时候对老人不孝顺,离世了即使再风光别人也会闲言闲语的,这个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就是这样,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看法
1、按理来说外公过世,直系子女负责出殡葬礼的费用,没有必要再给钱了,因此至少你女友不必给钱了;2、你女友带你去参加如此家族性的葬礼,可见她是想和你结婚的,是想把你引荐给各位亲朋好友的,你空双手是有点过意不去,除非你和你女友也是玩玩的;3、一般可以审时度势的选择,“给钱”和“出力”两种方法,“出力”表现为积极帮助他们家人搞定出殡葬礼前的准备工作,“给钱”我就不说了,一般直接给未来丈母娘就行(说实话,如果你未来的丈母娘是真心喜欢你,不一定会要你的钱的)
周公解梦:梦见葬礼详细寓意:梦见葬礼,是生病和坐牢的兆头。 梦见参加亲人的葬礼,意味着要出席别人的婚礼或其他喜庆活动。 梦中听见哭声,有好消息
按心理解释,应该是通过逝者(奶奶)不接受现实(想复活)来警示你自己,在亲人生时多尽孝道.亲人去世了是事实,你也知道,你无法再为他她做什么了,所以梦里她应该是代表你现实中亲近的老人的,也就是你的潜意识在叫你多对他她好一些,多年后他才会"安心"的去.
所有鬼魂的梦不能用现代的思维去理解一方面 梦见鬼 大多是自己宿世的冤亲债主前来索偿 并会对自己一生的运势 命运产生影响 以迷信处理 置之不理不妥另一方面
梦见去世的亲人
大多是去世亲人落在恶道受苦 有求于自己 希望宿世骨肉帮助超度 以求解脱本人如果不信佛
怕是不信 难以理解的建议你 看《地藏菩萨本愿经》 看后你自然会明白怎么回事的如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做的话
此梦将永不出现 对你本人也会有极大益处念:南无(音: 那摩)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象,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以上意思是:在21天里 心中默念:"那摩地藏王菩萨" 满一万遍 会在梦中见到故去亲人目前的情况。很灵验!一试便知。《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回向文:(合掌)弟子XXX(自己名字)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自己名字)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祁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如果是专门超度特定的人,则:回向给XXX和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读经是消业障的第一步,以后坚持在心中默念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名号,可使本人逢凶化吉 转变不好的命运。如果坚持每天念一千遍,念满一千天,可使本人一生平安 富足。在读佛经的问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明确说明可用来读 可消业障 可用来超度亡人的。佛经不打诳语,有此经典明确说明,不必疑惑。对于佛经,一信解百惑。要知道超度一个人功德是很大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本书 读完一遍需要90多分钟吧
扫描下载客户端您所在的位置:
永济孙常村农家葬礼办成德孝文化展
  2月15日,在永济市城东街道办事处孙常村第二居民组李冬青老人的葬礼上,老人的家人用两块展板、1张奖状、11篇文稿、47幅图片,组成《好人好事好结局,好梦好运好福气》家庭展览,再加上多副挽联和挽词书画,把一场农家葬礼办成了别样的德孝文化展览。
  当日是该村古稀老人李冬青病逝的安葬日子。按照当地习俗,本该是儿女们披麻戴孝跪在灵前,但是这户人家却办成一个节俭隆重、人见人赞,且文化味十足的农家葬礼。走进李冬青老人之子、事主孙英科、孙永科俩兄弟家,充满德孝文化的挽联书画随处可见,挂在农家院落大门旁的《好人好事好结局,好梦好运好福气》展板,更是受到了乡邻们与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的特别关注。
  据当地不少村民讲,今年75岁的李冬青老人,生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55年来,老人不仅家里家外操持,传承尊老爱幼美德,而且勤劳俭朴巧致富,堪称&贤妻良母&,曾被评为&模范媳妇&。展板上的&奉献&、&声誉&、&幸福&6个大字,配以图文并重、真情无限、催人泪下的具体内容,书写了她光荣而不平凡的一生。
  出殡那天,事主家门口照壁、院里灵堂和大小门前两边,挽联、挽词、书法、绘画荟萃,悼念内容有感恩社会、寄托哀思的黑色挽幛,有为赞颂逝者善举和儿女孝行而撰写的行草书法,均与院外村巷里的《好人好事好结局,好梦好运好福气》家庭展览遥相呼应。
  &孙常村农家葬礼,办成德孝文化展。&前来参加李冬青老人葬礼,多年来钟情楹联文化的该村退休教师王合庆说,&这场葬礼办得很有意义,既追忆了去世老人的一生,又弘扬了乡风文明,还传承了德孝文化,值得大伙儿借鉴。&(薛启涛)
  编辑:董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年轻人和老年妇女结婚-55BBS 我爱购物网
&&年轻人和老年妇女结婚
年轻人和老年妇女结婚
回族风俗习惯--------------------------------------------------------------------------------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穆斯林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服饰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婚礼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丧葬回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洗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片、麝香。然后移入"塔布匣子"(即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对"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诵读《古兰经》章节(内容是祈求真主宽恕死者,祝愿死者安息),旋即抬往坟地。坟坑深两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称"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一米,长可容体。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后,用砖封好洞口(热合提门,然后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火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葬后三天、七天(头七)、月斋(一个月)、"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请阿訇诵经。主麻田、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老人亡故后,还要请阿訇"走坟"、"守坟"四十天或一百天。 饮食习惯: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习俗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 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节庆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果子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古尔邦节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阿述拉节 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9条其他回答
近些年来,市侩哲学开始萌生,从“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到“我是流氓我怕谁”,早已滑落下社会道德的底线。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一位年轻人和一位老年妇女结婚,当人们问他何以不计较年龄差异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竟然回答说:“当你使用钞票的时候,你问这张钞票是哪年印制的吗?”市侩哲学至此,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ù蠹以谟猛毒悼茨强畔虻厍蜃补吹腻缧牵
俄罗斯的民俗文化  称呼:俄罗斯的姓名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名、父称、姓。女人结婚后一般随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罗斯人当中,不同的场合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称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写全称,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称写缩写。表示有礼貌和亲近关系时,用名和父称。平时长辈对晚辈或同辈朋友之间只称名字。在隆重的场合或进行严肃谈话时,用大名。平时一般用小名。表示亲近时用爱称。对已婚妇女必须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关系中可称呼姓和职务,再加上“同志”的词。  风俗: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面包和盐: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亲吻: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忌讳: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  洗礼节:俄罗斯东正教节日,在公历1月19日。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新生儿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河里破冰取“圣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别是女孩子,在这一天晚上要占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谢肉节:又名“狂欢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复活节的第8周,过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称,第1天为迎节日,第2天为始欢日,3第天为大宴狂欢日,第4天为拳赛日,第5天为岳母晚会日,第6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7天为送别日。节后第7周内是斋期,不杀生,不吃荤。人们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欢宴娱乐,跳假面舞,做群众游戏等。  俄罗斯节日:  送冬节(又名谢肉节,为期7天,在每年的2月19日―25日,节日期间,俄罗斯各地都要举办化装演出、游戏、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送走冬天。)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1918年,原为苏联建军节,1992年改为祖国保卫者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春天和劳动”节:5月1―2日(1992年起将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改为春天和劳动节)。  反法西斯胜利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5月9日(1945年)。  俄罗斯主权国家宣言日:6月12日(1990年)。  国旗日:8月22日。  和谐和解日:11月7日(日,俄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和谐和解日命令,把原来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日)定为和谐和解日)。  宪法日:12日12日
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除了素有“世界赌城”绰号外,还有一个“世界结婚之都”的雅号,人们在这里结婚易如反掌。采访完第7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后,记者顺道前往拉斯维加斯,怀着好奇的心情去采访这个城市如何为人们结婚提供快餐式的一条龙配套服务。拉斯维加斯属于内华达州克拉克县的一部分,在该县民事结婚登记局,记者进行了一场事先未经联系但颇有收获的突击采访。   结婚犹如吃快餐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人们在拉斯维加斯结婚的容易程度就像吃快餐。在结婚登记局的办公楼,一对对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正在埋头填写结婚表,有的年龄悬殊很大,有的还拎着睡着婴儿的摇篮。进入这个办公室的人都是成对成双的,当工作人员看到我只身前来时,带着不解的眼光打量我。当我说明来意后,女工作人员叫我稍等,她进去同她的上司联系。几分钟后,从里间走出一名年约50岁的妇女。   这位妇女叫谢丽尔?弗农,是克拉克县结婚登记局的总管,她手下有30名工作人员。谢丽尔介绍说,2003年到这个办公室领取结婚许可证的有119124对夫妇,其中65-75%是外地人和外国人。这个办公室每发放一张结婚许可证收费55美元的现金。   人们到拉斯维加斯结婚究竟容易到什么程度呢?谢丽尔坦率地说,人们在这里结婚不用验血和等候,只要花上10来分钟时间填表就能领取结婚许可证,性急的可以步行到马路斜对面或右边的结婚教堂,花上10-15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婚礼。在拉斯维加斯,人们结为夫妻只要半个小时。   永不关门的登记处   克拉克县如何为结婚者提供服务的呢?谢丽尔自豪地说:一年365天,我们天天开门办公,没有一天休息。从星期一到星期四,这里早上8点开门,到午夜12点关门下班。每逢星期五和周末以及法定的节假日和圣诞节,我们在这里为人们提供昼夜服务,人们随时可以进来办理结婚许可证。她说,平时每天有200-300对夫妇前来结婚登记,星期五和星期六每天约有500-700对夫妇,周日每天有300-400对夫妇前来领取结婚许可证。到这里结婚最多的是加州人,他们喜欢在星期四开车来拉斯维加斯结婚,旅游消遣两天后,星期日再返回加州。   那些电影明星为了躲开新闻媒体的跟踪,喜欢黑箱作业,他们往往在夜深人静的午夜或冷冷清清的凌晨前来这里申办结婚许可证并举行结婚仪式,等媒体闻到“星”味后,明星们早已不知去向。在记者的追问下,谢丽尔说,好莱坞影星比利?鲍伯?松顿和安吉丽娜?朱丽曾在这里登记结婚,可惜他们后来分道扬镳了。今年1月3日清晨,美国22岁的著名歌手“小甜甜”布里特妮?斯皮尔斯与孩童时的朋友贾森?亚历山大在这里领取结婚许可证并举行婚礼,不到两天,这对新人就到克拉克县家庭法院宣告结婚无效,成为结婚时间最短的名人。   6个小孩和一场婚礼   晚上6点,一对来自佛蒙特州的新郎新娘前来完婚。男的叫唐尼?伍德,今年40岁,他拥有一家建筑装潢公司。新娘叫希瑟,长得年轻漂亮。当新娘还在洗手间梳妆打扮换婚纱时,记者采访了新郎。唐尼说,他和希瑟已有6个孩子,最小的才5个月。他袒露,他和希瑟都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这是他俩的第二次婚礼,也将是最后一次。   我悄悄地问他,你现在的感受如何?他说,非常激动。我开玩笑说,你们同居了10来年,还是那样浪漫激动吗?唐尼说:当然啦,我们彼此相互了解,所以我一刻也不能再等待下去了。我们虽然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是结婚不可能天天有。   当新娘挽着新郎的胳膊步入教堂时,牧师为他俩主持婚礼,现场还有一名女摄影师,我坐在教堂一角看热闹。牧师给新郎新娘简单宣传爱情和婚姻关系的重要性后,让新郎新娘互换结婚戒指。牧师问激情似火的新郎: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你的合法妻子吗?新郎说:我愿意。牧师然后问温情脉脉的新娘:你愿意接受这个男人为你的合法丈夫吗?女方说:我愿意。   刺激的直升机婚礼   拉斯维加斯的结婚教堂还可以为有钱人举办豪华刺激的全套婚礼服务。由于飞机小,载重量有限,直升飞机上只有一名驾驶员、一对新人和一名自愿前往的牧师。婚礼的时间通常选择在午饭前或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天空中有晚霞衬托和彩云伴舞。直升机飞到科罗拉多大峡谷上空时,牧师为新郎和新娘主持婚礼,然后飞机返回拉斯维加斯上空兜一圈,前后90分钟,收费2500美元,其中1000美元归直升机公司。牧师的收入就是新郎新娘给的75-100美元小费。   乘坐直升机举行婚礼当然刺激,但有时有风险。今年2月20日,一架直升机尾部的螺旋桨发生故障,驾驶员通过高速飞行才把飞机迫降在机场,把新郎新娘吓得半死。相比之下,乘坐热气球举行婚礼比较安全,上面可以坐6个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两小时,收费标准是1700美元。此外,教堂还会用豪华的加长轿车把新郎新娘带到烈火峡谷举行婚礼,来回3个小时,收费1500美元。   找个路人做证婚人   在克拉克县结婚登记需要什么证明呢?县结婚登记局总管谢丽尔坦率地说,不需要任何证明,只要男女双方都说自己还没有结婚,我们就相信他们,就为他们颁发结婚许可证。至于他们是否向我们撒谎,这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只管签发结婚许可证,调查他们是否重婚是其他人的事。美国犹他州的不少摩门教徒实行一夫多妻制,他们中的有些人就是到拉斯维加斯来重婚的。谢丽尔说,如果违反法律,检察官们就会管束他们。   领到结婚许可证后,人们必须在一年之内举行婚礼,否则过期作废。在专业性的教堂举行结婚仪式时,除了夫妇和主婚的牧师外,还必须有一名证明人。但是,前来结婚的夫妇往往没有任何亲友陪同,证明人可以由教堂提供,也可以在街头随便抓一名陌生人来见证。当然,新郎新娘是要给见证人小费的,通常是50美元。 结婚教堂遍地开花   从克拉克县结婚登记局出来后,记者发现附近100米之内有两个结婚教堂。我顺便走进韦加斯结婚教堂,年轻负责人埃德热情地接待了我。翻开这家结婚教堂的记录,2月份到这里结婚的有535对夫妇,主要是来自美国的,也有外国人,还有不少香港夫妇。为了满足香港夫妇的需要,教堂还要在两个星期后给他们邮寄经过公证的结婚证明,表明他们的结婚是合法的。   据介绍,拉斯维加斯共有104家专业和半专业的结婚教堂。谈到结婚费用时,埃德说,在美国举行一场婚礼平均需要花费17000美元。在拉斯维加斯,人们在教堂举行普通婚礼平均开支250美元,教堂可以提供牧师、鲜花、播放音乐,还有摄影师帮助照50张数码相机的照片。牧师每主持一场婚礼可以从新郎新娘那里得到50美元的小费,这是他的全部收入。   结婚方便离婚易   拉斯维加斯曾有“世界离婚之都”的绰号,后来克拉克县修改了法律,人们在这里离婚的难度增加。如今,“世界离婚之都”被拉斯维加斯的邻居里诺市摘取,据说那里有一条“戒指河”,反目成仇的鸳鸯在离婚时喜欢把结婚戒指往河里扔。但谢丽尔说,如今人们在拉斯维加斯离婚仍非常简单,夫妇双方只要有一方在拉斯维加斯居住6个星期,家庭法院就可以解除他们的婚约。 小小新娘12岁   谈到来这里结婚登记夫妇的年龄之最时,谢丽尔说,年纪最大的美国新郎有101岁,他的老新娘90出头。这是几年前发生的事情。最小的新娘只有12岁。记者听了惊讶地问:为什么允许童婚呢?谢丽尔解释说,因为有法院的命令,我们只是照章办事。根据孩子家长的请愿,法院举行听证会,法官做出童婚决定的原因很多,女孩可能是无家可归者,可能早熟后需要成人的照顾。有的新娘只有15岁,但是新郎年龄49岁。一般来说,这些少年夫妇的年龄相差5-8岁。孩子到了16岁,只要父母同意,他们就可以到这里领取结婚许可证。   当夜幕笼罩拉斯维加斯,这座赌城迎来了她最有活力和魅力的时刻。当人们热衷于在旅馆赌场赌钱之际,也正是一对对男女忙于在克拉克县结婚登记局领取结婚许可证、在街头和赌场内的结婚教堂里举行婚礼之时。结婚服务业已成为拉斯维加斯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通常情况下男嘉宾应当穿西装打领带,女同志如果是年轻人要穿得时尚一些较好,中年或老年人可以穿的庄重得体些,不要太随意或显得邋遢.否则会显得对"结婚"者主宾不够尊重
马里的井中旅馆
马里天气酷热。为了吸引游客,马里政府开设了一批很特别的旅馆――“井中旅馆”。此种旅馆是在地下掘出约30米深的井,然后在井的周围挖出一个约2米高的空洞以便放置床位。这样可使游客免受酷热之苦,既促进旅游业,又增加外汇收入。
非洲人行握手礼也颇有讲究。见面握手时,对尊敬的人,要先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然后用右手与对方相握。如果是特别亲热者,则要先握一下他的手掌,然后再握对方的拇指,最后还要紧紧握一下他的手。女子见面,一般是双膝微屈,行屈膝礼。在农村,妇女们相遇,一边围着对方转,一边嘴里发出有节奏的尖叫声,以表示对她的亲热和友好。男子对女子,不管对方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也不管她是否结婚,都要尊称“妈妈”。尼日利亚人握手,要先用大拇指在手上轻轻弹几下。刚果河流域的部族,在见面时是双方互伸两手,然后弯身吹几口气。坦噶尼喀湖畔的部族见面时则先拍肚子,然后鼓掌握手。津巴布韦的绍纳人见面时,其握手礼与世界各国流行的方式略有不同,男女亦有区别。握手时,一般伸出右手,但有的男子只把右手拇指一侧的手掌伸给对方,同时徽屈右膝,以表示特别亲热;妇女则只微屈右膝。男子鼓掌表示欢迎时,两掌竖立相对而拍;妇女两掌一上一下平放着拍,并用灵巧的舌头发出“唷唷……”的声音。
在公共场合,接吻是一种敬意、友情和欢喜的表示,西方国家比较普遍。然而东非、中非和南非的班图各族人民却很少有接吻的习惯。肯尼亚的吉库尤人对妇女有种种禁令,规定男女不得亲吻。一些部族的居民喜欢吻酋长走过的地方,以此表示对酋长的尊敬和当作自己的一种幸福。埃及的贝都因人,好友相遇的礼节有点类似新西兰毛利族人:双方用额头和鼻子相碰,行额鼻相亲之礼。
奇特的丧葬礼仪
非洲各族人民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同,其丧葬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还相当奇特。葬礼时间有长有短,短则几天,长的可达半年。
在非洲,有人去世首先要向死者亲属和四周乡邻报丧。报丧的方法各具特色,有的敲响丧鼓,有的吹起牛角,有的大哭大嚎,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则用一种特定的报丧物品。津巴布韦的绍纳人家里若有人不幸去世,要通过急促而低沉的鼓声向亲朋好友传递死讯,人们听到鼓声后便陆续前来哀悼。坦桑尼亚的齐古阿族,如有亲人死去,必须赶紧拿着一块特制的、掺有烟末的面包向死者的舅父报丧。近些年来,这种特制的面包已改用十分钱来代替了。哈亚人病故之后,先由妇女们嚎啕痛哭,公布有人去世。左邻右舍以及附近村子的人,只要与死者有某种关系,闻讯必须赶来吊唁。
查问死因是非洲一些部族的习惯。多哥的塔姆贝尔马人在人死后,为了证明死者的父系和母系亲属与他的死无关,送殡期间,死者家属要当众提出死者的死因问题,然后由男人们把尸体扛在肩上,如果放下时尸体滚向右边就意味着“是”,如果滚向左边则表明“不是”。贝宁西部和北部山区的皮拉人,如果亲属怀疑死者是被人谋害的,他们可以要求掘墓人追查、惩办凶手。在这种情况下,掘墓队长便召集全村人大会,当众拧死一只白公鸡,烤熟后分给每人一小块。掘墓队长念一通符咒后,令众人当场吞食鸡肉。因为掘墓队长所念符咒的意思是说凶手吃了鸡肉会马上死掉。隐藏的凶手怕死不敢吃,这佯就反而自我暴露,被当场逮捕。凶手喝下掘墓队长配制的鸩酒,然后死去。津巴布韦绍纳人在葬礼过程中,要派代表到很远的地方去找他们不相识的有名望的占卜者,询问死者的死因。他们不信任熟悉当地情况的占卜者。得到满意回答后便返回家乡,摆上祭品祭祀祖先。如果占卜者告诉他们死者是由于神灵生气造成的,人们便要奉献啤酒,杀牲祭祖,安抚神灵,表示悔过,恳求神灵不再伤害他人。苏丹的因加萨纳人把死都归罪于“特尔”太阳神,因此当人死后不问死因就被埋葬。下葬时,老人们发出向太阳神问罪的叫喊“啊,骗人的太阳神啊!……”同时,他们还挥舞手中的剑和矛,向太阳神挑战,喝令它降到人间来请罪。
哭,是死者亲属悲痛心情无法抑制的表露,但非洲人的哭泣与众不同,很有特色。在刚果,若家里有人丧命,亲属们便在死者的门口昼夜不停地哭跳,直到死者被埋葬才停止。若丈夫死了,妻子则水米不进,边哭边跳或光着上身在地上悲痛欲绝地来回翻滚,以示对丈夫的死别之情。村里死了人,几乎全村妇女都要跑到村外道路上,边哭边跳地向死者告别。灵车行走时,除总统坐的汽车外,别的车辆都不得阻挡灵车,也不能超越灵车,以示悼念。十分有意思的是贝宁的皮拉族,死者家属开始必须抑制悲痛,任何人不得啼哭。只有当掘墓人将尸首包裹好,用草药熏完、下令敲响丧鼓后他们才能放声痛哭。不哭则巳,一旦哭开,就必须按原有节奏和音量哭下去,直至翌日太阳升起,不得中断。坦桑尼亚哈亚族的人死后,由妇女带头哭,然后左邻右舍的妇女也闻声前来陪着大哭大嚎。守灵4天后,家属要统统剃成光头。齐古阿族死者埋葬后的第二天,死者的母亲要当众把头发剃掉。是夜,死者的兄弟姐妹和近亲都在村中聚会,大哭一场,在哀悼仪式后,由死者的好友将其兄弟姐妹的头发剃光,一个不漏。剃完头,哀悼活动才算结束。
热爱歌舞的非洲人,不但用歌舞表达喜悦心情,而且还经常在葬礼中悲歌起舞,颂扬死者,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津巴布韦绍纳人在向死者遗体告别后,便来到茅屋外唱歌跳舞,舞越跳越欢快,歌越唱越激昂,一扫开始时悲痛沉郁的气氛。死者埋葬后,人们便开怀畅饮,随着鼓声四起,男人吹起牛角,妇女踏着鼓点,迈着轻快的舞步,摇着脚铃,边跳边唱,全场一片欢腾,歌舞通宵达旦。多哥的塔姆贝尔马人在殡葬后的追悼仪式期间,所有的人都喝酒跳舞。乐队使用铜锣、笛子与号角,乐师们绕着房屋走几圈,前面带队的是用野猪獠牙武装的两个老头,他们表演互相厮打,以示房屋不受恶鬼之害。最奇特的莫过于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的葬礼。麦利那人死后,一般要将尸骨从临时殡地迁往祖坟作第二次安葬。首先打开临时墓穴,挖出遗骸,给它穿上新的彩色寿衣,并用贵重礼品把遗骸层层裹上。一切就绪后,亲属们再把裹好的遗骸扛在肩上跳起舞来。麦利那人认为这是断绝活人同死者在生前的关系,意味着活人从此进入了忘我阶段。因为在麦利那人看来,人死并没有什么可怕,死是活的继续,是总归宿。
人死后有多种埋葬形式,目前世界上以火葬为最多,而非洲却仍以墓葬为主。至于墓址的选择和墓室建造,在非洲有的比较简陋,有的则十分讲究。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布须曼人死后,将尸体侧放,两膝弯曲,摆成卧眠姿式,连同其日常生活用品都全部一起埋葬在他的茅屋附近。坟墓上堆放些石头,以防动物侵犯,然后这个狩猎队伍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两年之内不再回来。茨瓦纳人在部落酋长和一家之主死后,用新宰的牛皮包裹尸体,连同生前所属之物一并葬入牲畜栏的大门地方;一般人死后,则用垫子或斗篷包裹,葬在一间供死后住的茅屋里或附近,随后把茅屋烧毁或遗弃。津巴布韦绍纳人死后,其墓穴一般离村子不远,墓地同地面一样高,上面堆放石头,或在石头旁再放一个大石头。安扬贾人死后埋葬在小树林里或灌木丛中,死者的房屋要拆毁,房基被挖掉;首领有时也埋葬在他自己的屋子里,屋子也随之遗弃。
阿拉伯人办丧事,无论贫富一般都较简单,但在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中,只有埃及比较特殊。埃及人受古老埃及文化的影响,有钱的穆斯林都修建一座家墓,为死者建造一个与他在世时一样的生活环境。首都开罗市郊的一个墓地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死人城”,是埃及的一大名胜。开罗的“死人城”远望象个居民区,实则这里的房屋都是为死人建造的。每间房子的门框上都写着“×××之墓”。室内墓碑的数目可以看出安葬着几个甚至十几个死者。同一间屋子里安葬的都是家人或亲属,墓地以首葬者名字命名。墓室的建造有的十分讲究,有的则很简陋,反映了死者家境的富有或贫穷。埃及人称这种房屋为“赫什”,意即庭院。这一排排房屋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庭院有门牌号码。尽管墓地很大,但只要记住街道名称和庭院号码,便可顺利地找到某人的安息之所。每逢重大节日,死者的亲朋好友都要来墓地聚会。这种聚会,已由从前的祭扫,演变成今天人们共庆佳节和进行社交活动。埃及人认为,他们在墓地欢度节日,可以让死者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
类似埃及的丧葬习俗在马达加斯加也同样存在。马达加斯加的麦利那人认为,一个人有无祖坟,并在死后有无一席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那会被视为奴隶的后代,或许说明他生前有违规犯法和不道德的行为,因而被取消了入坟资格。所以麦利那人的墓地往往比其他住房的价值还要高出若干倍,不少坟墓造得十分雄伟壮观。在死者的墓碑上,牛角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在马达加斯加这个“牛的王国”里,牛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社会财富的体现,而牛角又是牛的象征,它既可显示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又可表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与崇拜。
除了墓葬外,非洲少数地区也有类似印度“天葬”的习俗。扎伊尔的巴库图人死后,通常把尸体装在一个粗布袋里,由两人用扁担抬着,在一个嚎啕大哭的送葬队伍护送下,葬在白蚁巢内,让白蚁分解尸体,使死者早日“升入天国”。南迪人则把死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鬣狗和其他动物吞食其尸体。其作法是,人死后在黄昏时被抬到房屋的西边,放在地上,男尸向右侧卧,女尸则向左侧卧。同时亲属们喊道:“鬣拘,来吃吧!”第二天,如果尸体没有被动过,就杀一头羊,把一些羊肉放在尸体上面或旁边,以招引野兽。如仍不见动,就意味着死者是被妖术害死的,将要采取另外的措施。住在乞力马扎罗山坡的瓦查加人,其首领的尸体不是裹在兽皮里埋葬,而是放在一根空心树根里,并把根端封堵起来。如果是一般人死了,则把尸体折曲,头和腿捆在一起,涂上油脂和赭石粉后用祭祀的牛皮裹住,再以坐的姿态放入墓中,面朝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18个月后,将尸骨掘出放在蕉林内,颅骨则送到埋葬祖先的树丛中,或存放于一个土瓮里。
击鼓就餐的饭馆
肯尼亚国的蓓罗城,有一座奇特的饭馆。游客在这座饭馆里就餐,也许会终生难以忘怀。
这是一家临街的小饭馆,建筑十分简陋,厚厚的墙壁是用土砖砌成的,屋顶上盖着长树皮。看上去,就像是我国北方的“干打垒”屋一般。引人注目的是,在饭馆的门口有一个直径达1米、厚达0.5米的大鼓。它用4根光滑的木棍支撑着,一位熊腰虎背的黑人兄弟站在鼓旁。
每当客人来临,黑人兄弟就稍稍欠一下身子,然后,用土语问道:“先生,是用餐吗?”客人点点头,他就转身,抬起了巴掌,对大鼓“嘣嘣嘣嘣嘣”敲击5下。鼓声刚落,从饭馆里走出一个黑人姑娘,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腰间也别着一个鼓。原来她是在欢迎客人呢!
在姑娘的手势的安排下,客人在餐桌边落坐。餐桌的中间,也有一只小鼓。客人按规矩击鼓两下,服务小姐就会来到餐桌边。她重重拍击两下鼓,意思是:“请问要些什么?”
客人按菜单上的顺序,拍击小鼓。鼓声传到了厨房,这时,侍者就会将客人点的菜送过来。
肯尼亚的菜肴十分特别。比如,肯尼亚的三明治,中间夹的是一堆烧焦的蚂蚁,吃起来风味倒也很是别致,焦香中带有酸甜,吃到最后,还有一股辛辣味。
吃饱喝足到了该结账的时候,客人用手拍击5下桌鼓。鼓声唤来了收银小姐。她同样夹着小鼓走到客人的身边。她收完了钱以后,重重地拍击3下鼓。
接着,饭馆里接待过客人的小姐都出来了,她们4人一齐拍击着小鼓,朝客人走来。饭馆里鼓声大作,原来这是一种热情欢送的仪式。
于是,客人就踏着鼓点的节拍,走出饭馆的大门。不料,四面小鼓刚停,饭馆大门口的一面大鼓又重重地拍击了8下。这鼓声的意思是:“请走好!”
年龄与性生活的关系怎样?这是一个多年来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美好的性生活是夫妻感情好坏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好的性生活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免疫功能提升,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  据报告:   ① 20-30岁:男性处于性的巅峰时期,兴奋快,性感强,高潮后容易重兴奋。女性则处于羞怯、拘谨的心理状态,感情上放不开。男性性欲强于女性。  ② 30-40岁:男性性功能开始下降,但控制性的能力增强了,能更好满足女性性要求。女性开始冲破心理障碍,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如何取得满足以达到高潮。  ③ 40-50岁:男性性欲降低,精力有限,性兴奋缓慢,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达到高峰。但经验更丰富,能更体贴、更温存地满足女方的性要求。女性性欲增高,性需要也达到顶峰。心理压抑感和障碍一扫而光,不再故作矜持。进入更年期后,阴道干涩,需要使用润滑剂。这是性生活的不协调阶段。中年以后,女性性生活可超过男性。  ④ 50-60岁:双方性要求又趋向协调。女性性要求已开始减少。  ⑤ 60-70岁:双方性功能均趋于退化,但一些恩爱夫妻的性生活仍能持续。有调查表明,60%以上的伴侣仍坚持有规律的房事。老年妇女仍有性欲,过分抑制将对健康不利。顺其自然保持性生活,可使她们更加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  ⑥ 70岁以上:有报告表明十分之一的夫妻仍过着有规律的性生活。  而性生活频率怎样才合适?这是人们较关心的问题。人们对性生活有一种矛盾心理,既想尽可能多地体验性生活的快乐,又担心性生活过度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性生活频度与个人体质、年龄、种族、情绪、社会文化背景、季节等有关。具体到每个人,衡量性生活是否适度的标准,以第二天精神饱满、身心愉快,不出现周身倦怠、精力不集中及腰膝酸软的症状为准。年龄与性生活的频度,一般情况是,30岁以前的年轻人每星期2-4次。30-40岁每周1-2次,40-50岁每周1次。50-60岁每3-4周1-2次,60岁以上每4周1-2次。要注意的是不要单纯追求性交的次数,同时还要力求每次性交都达到完美的程度,一次完美的性交比两次不完美的性交更令人满足
各个地区的民俗民风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钟山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县长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县长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县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政府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腐败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5.纳西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请算命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或者到寺庙烧香求签。若是相中的女孩与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讨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第一次称为“小酒”,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之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女方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和接触,必须严格遵守传统伦理。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及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和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过去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简单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即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象征新郎今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和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新娘坐轿或是步行,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必须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驱逐邪恶,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后进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今后永不分离,然后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即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最后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新娘的母亲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和长辈,最后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等等,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之类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和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以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与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外人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老人下葬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