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中国艺术家协会的努力对艺术的救赎起到了什么作用

798“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艺术收藏》杂志主编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才逐渐明白,正是有了精神寄托才支撑着我可怜的父亲活下去。父亲当年的行为至今深深感动着我,耳濡目染让我充分领略艺术的魅力。&&后来长大以后,为了生计我做过很多行业,种过地,做过官,下过海,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海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帮助朋友举办了一场书画拍卖会,索性辞掉公职走上了艺术之路。后来做过拍卖、画廊、艺术杂志、策展人、自由撰稿人,总之都是与艺术相关的行业。这20多年来,我发现这一行这一行既可以养家又可以满足自己某些人生理想,我深深的喜爱我从事的事业。时至今日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这种对艺术深入骨髓的热爱使我已渐渐升华为一种人生追求和艺术理想。我把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已经悄然融为一体了。从我签约、合作的画家及我多年策划的一些展览应该有所发现,我是在798率先提出新当代的艺术机构(“新当代”即是在深谙中国传统底蕴和西方先锋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兼具人文关怀,以一种质朴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艺术理想的生活态度)。理想在引领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我时常有种满足与幸福感。从某种角度上说,艺术便是我的宗教!&&艺术经理人:请您谈谈对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何看法?&&贾:总的来讲,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从原先的“脏、乱、虚”的状况,逐渐变得规范。因为市场很残酷,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回报你什么样的结果。我从事艺术行业的经历很曲折,20多年的从业经历,我看透了这个行业的世态炎凉与种种弊端,以及掩藏在艺术名义之下的种种投机的猫腻。几年前我曾经举办过一场“无底价、保真迹”的拍卖,我把那次拍卖看成实现艺术理想的寄托,实实在在的玩了一把票。如今的拍卖行业已经成为艺术市场的商业行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现在的拍卖领域充满了种种道德缺失的行径,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拍卖法存在法律缺口带来的弊端,客观上为拍卖行的投机行为提供了屏障。&&艺术经理人:您从艺以来,做了很多次国际邀请展,多次将中国当代水墨与世界接轨。中泰艺术交流活动为后来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请问您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贾:在进入798之前我已经在东南亚、日、韩、法、德策划过多次中国当代水墨展。我的从业经历让我深信,当代水墨艺术是最能够代表当代中国艺术成就的艺术形式。相较于源于西方的油画领域,水墨艺术具备更广泛更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当代水墨作为既传承中国文化精髓又符合“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形式,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的高度。这种高度决定了在同西方进行艺术交流时,当代水墨具备同西方艺术进行平等对话的一种可能性。介于此,我在当代水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多次对外艺术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将当代水墨推广到他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水墨艺术,让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艺术经理人:您受聘多家拍卖公司的艺术顾问,充分说明了圈内人士对您艺术修为的认可,您取得这些成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您对拍卖行业有怎样的建议?&&贾:就我本意而言,我并不愿意涉足现在的拍卖行业,有时碍于朋友面子难免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觉得办好拍卖公司的根基就是诚信和品质,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个人认为越是坚守诚信的运营模式,就越能够走的长远,也就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藏家,拍卖公司也就越能够持续地朝良性方向来发展。&&艺术经理人:读了您的许多文章,您就艺术行业存在的诸多现象,针砭时弊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也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您是否会依然坚持这份一如骑士般的悲壮情怀,痛斥行业内的弊病?&&贾:这大概是自小的根性,性格使然。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我欣赏那种不断自我战胜、自我成就的人生,有点理想主义也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太热爱这个行业,但对这个行业也充满着很多无奈。历经所有这一切,我始终坚信的只有一条:仁者无畏,仁者无敌。&&艺术经理人:从您走入798那天始,您的经营思路便与众不同。这是性格使然抑或独辟新境地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经营之路?&&贾:09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滥觞年代,大批经营当代艺术的艺术机构走出了798,我却当即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中国当代艺术起源于对西方艺术形式的借鉴,09年同样缘起于西方的金融危机爆发,波及到了中国当代艺术,我当时就认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时代到来了。进驻798之后我策划的第一个展览是“回归东方”主题展,这个展览就寄托了我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无限情思与巨大信心。直到今天,太和艺术空间仍然是798内为数不多的精于当代水墨的艺术机构,这说明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艺术经理人:看了您策划的几次有代表性的展览以及您所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您的思绪里依然比较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独立思想的博大精神。这恰恰是艺术家实现艺术突破的瓶颈所在,针对这种瓶颈您将给青年艺术家一些怎样的建议?您所承办的展览中,您最满意的有哪些?&&贾:我的艺术取向是在当代水墨的领域,发现学术上有所成就,但是依然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这是我的艺术理想。我距离理想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能够给青年艺术家的从艺建议是:作为当代艺术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前,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理想,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我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是:日行一善,日进一步。在这里跟年轻朋友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经我承办的展览也有不少,但最令我满意的主要有这么几个,由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先生担纲学术主持的“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o水墨关怀》名家邀请展”和“笔沉墨静——衲子画展”。其中自由的尺度一展时,中国当代水墨名家齐集一堂,现在想来真是一场艺术盛宴!衲子老先生一直是我内心无比崇拜的一位老艺术家,一生默默无言,辛勤耕耘。画展当天,知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用那张家喻户晓的“九霄环佩”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感受,令我回味至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知白守黑·如莲化境——刘知白水墨艺术展”。刘老倾其一生恪守艺术品格,以燃烧生命为代价来书写幻化成境的心象山水。这在浮华大过于沉寂的当下,又有着多少弥足珍贵的意义!我们立足于发现和挖掘那些保有文人风骨,于清寂孤独中践行艺术真谛的艺术大师。&艺术经理人:一段时间内,在泡沫经济的刺激下,艺术家们一度失去了创作的方向,迷失了本我的艺术根性。造成了艺术品市场的虚假繁荣。最终泡沫破灭带来的恶果却由我们自己吞下,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贾:关于这个问题,当年我已经预言,但是当时许多人不以为然。现在的行情走势已经践行了我的预言。我认为艺术市场有自身的规律,艺术品价格的泡沫是一时的,在市场规律的约束下,价格会逐渐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因为泡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为操作带来的后果,最终还是会破灭,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这个问题,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艺术经理人:从业那么多年,您内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贾:概括说来就八个字——末法时代,人心不古。在这个行业就更加明显,我现在最郁闷的是:难以找到在艺术上与我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要敞开胸怀,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打通传统的束缚,摆脱程式、套路相袭泛滥的恶习;要在保持民族艺术根性的前提下,汲取世界各种文明成果的营养;要拿出大勇气进入世界文化艺术的格局。在德国期间我接触了不少国外艺术家,了解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在对比中这种发现更加刺痛了我。很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家能够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给世界,我相信那一天也是中国艺术被世界所认知与认可的一天。&&艺术经理人:作为20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见证者,您怎样看待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贾:我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有中国人在,只要有中国文人精神的持续传承,中国画就永远不会穷途末路。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用自己的艺术探索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例如徐冰、蔡国强等等。中国艺术与中国艺术家并非不够优秀,不够优秀的是:中国的艺术体制与艺术生态严重制约了优秀艺术家的脱颖而出。文化要复兴,艺术要复兴,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还没有人赞过这篇文章,赶快抢个沙发!
&&最近访客
(所有用户)
Copyright (C)
artintern.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国际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47博客频道-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才逐渐明白,正是有了精神寄托才支撑着我可怜的父亲活下去。父亲当年的行为至今深深感动着我,耳濡目染让我充分领略艺术的魅力。&&后来长大以后,为了生计我做过很多行业,种过地,做过官,下过海,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海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帮助朋友举办了一场书画拍卖会,索性辞掉公职走上了艺术之路。后来做过拍卖、画廊、艺术杂志、策展人、自由撰稿人,总之都是与艺术相关的行业。这20多年来,我发现这一行这一行既可以养家又可以满足自己某些人生理想,我深深的喜爱我从事的事业。时至今日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这种对艺术深入骨髓的热爱使我已渐渐升华为一种人生追求和艺术理想。我把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已经悄然融为一体了。从我签约、合作的画家及我多年策划的一些展览应该有所发现,我是在798率先提出新当代的艺术机构(“新当代”即是在深谙中国传统底蕴和西方先锋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兼具人文关怀,以一种质朴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艺术理想的生活态度)。理想在引领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我时常有种满足与幸福感。从某种角度上说,艺术便是我的宗教!&&艺术经理人:请您谈谈对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何看法?&&贾:总的来讲,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从原先的“脏、乱、虚”的状况,逐渐变得规范。因为市场很残酷,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回报你什么样的结果。我从事艺术行业的经历很曲折,20多年的从业经历,我看透了这个行业的世态炎凉与种种弊端,以及掩藏在艺术名义之下的种种投机的猫腻。几年前我曾经举办过一场“无底价、保真迹”的拍卖,我把那次拍卖看成实现艺术理想的寄托,实实在在的玩了一把票。如今的拍卖行业已经成为艺术市场的商业行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现在的拍卖领域充满了种种道德缺失的行径,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拍卖法存在法律缺口带来的弊端,客观上为拍卖行的投机行为提供了屏障。&&艺术经理人:您从艺以来,做了很多次国际邀请展,多次将中国当代水墨与世界接轨。中泰艺术交流活动为后来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请问您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贾:在进入798之前我已经在东南亚、日、韩、法、德策划过多次中国当代水墨展。我的从业经历让我深信,当代水墨艺术是最能够代表当代中国艺术成就的艺术形式。相较于源于西方的油画领域,水墨艺术具备更广泛更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当代水墨作为既传承中国文化精髓又符合“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形式,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的高度。这种高度决定了在同西方进行艺术交流时,当代水墨具备同西方艺术进行平等对话的一种可能性。介于此,我在当代水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多次对外艺术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将当代水墨推广到他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水墨艺术,让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艺术经理人:您受聘多家拍卖公司的艺术顾问,充分说明了圈内人士对您艺术修为的认可,您取得这些成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您对拍卖行业有怎样的建议?&&贾:就我本意而言,我并不愿意涉足现在的拍卖行业,有时碍于朋友面子难免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觉得办好拍卖公司的根基就是诚信和品质,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个人认为越是坚守诚信的运营模式,就越能够走的长远,也就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藏家,拍卖公司也就越能够持续地朝良性方向来发展。&&艺术经理人:读了您的许多文章,您就艺术行业存在的诸多现象,针砭时弊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也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您是否会依然坚持这份一如骑士般的悲壮情怀,痛斥行业内的弊病?&&贾:这大概是自小的根性,性格使然。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我欣赏那种不断自我战胜、自我成就的人生,有点理想主义也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太热爱这个行业,但对这个行业也充满着很多无奈。历经所有这一切,我始终坚信的只有一条:仁者无畏,仁者无敌。&&艺术经理人:从您走入798那天始,您的经营思路便与众不同。这是性格使然抑或独辟新境地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经营之路?&&贾:09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滥觞年代,大批经营当代艺术的艺术机构走出了798,我却当即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中国当代艺术起源于对西方艺术形式的借鉴,09年同样缘起于西方的金融危机爆发,波及到了中国当代艺术,我当时就认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时代到来了。进驻798之后我策划的第一个展览是“回归东方”主题展,这个展览就寄托了我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无限情思与巨大信心。直到今天,太和艺术空间仍然是798内为数不多的精于当代水墨的艺术机构,这说明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艺术经理人:看了您策划的几次有代表性的展览以及您所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您的思绪里依然比较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独立思想的博大精神。这恰恰是艺术家实现艺术突破的瓶颈所在,针对这种瓶颈您将给青年艺术家一些怎样的建议?您所承办的展览中,您最满意的有哪些?&&贾:我的艺术取向是在当代水墨的领域,发现学术上有所成就,但是依然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这是我的艺术理想。我距离理想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能够给青年艺术家的从艺建议是:作为当代艺术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前,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理想,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我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是:日行一善,日进一步。在这里跟年轻朋友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经我承办的展览也有不少,但最令我满意的主要有这么几个,由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先生担纲学术主持的“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o水墨关怀》名家邀请展”和“笔沉墨静——衲子画展”。其中自由的尺度一展时,中国当代水墨名家齐集一堂,现在想来真是一场艺术盛宴!衲子老先生一直是我内心无比崇拜的一位老艺术家,一生默默无言,辛勤耕耘。画展当天,知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用那张家喻户晓的“九霄环佩”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感受,令我回味至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知白守黑·如莲化境——刘知白水墨艺术展”。刘老倾其一生恪守艺术品格,以燃烧生命为代价来书写幻化成境的心象山水。这在浮华大过于沉寂的当下,又有着多少弥足珍贵的意义!我们立足于发现和挖掘那些保有文人风骨,于清寂孤独中践行艺术真谛的艺术大师。&艺术经理人:一段时间内,在泡沫经济的刺激下,艺术家们一度失去了创作的方向,迷失了本我的艺术根性。造成了艺术品市场的虚假繁荣。最终泡沫破灭带来的恶果却由我们自己吞下,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贾:关于这个问题,当年我已经预言,但是当时许多人不以为然。现在的行情走势已经践行了我的预言。我认为艺术市场有自身的规律,艺术品价格的泡沫是一时的,在市场规律的约束下,价格会逐渐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因为泡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为操作带来的后果,最终还是会破灭,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这个问题,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艺术经理人:从业那么多年,您内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贾:概括说来就八个字——末法时代,人心不古。在这个行业就更加明显,我现在最郁闷的是:难以找到在艺术上与我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要敞开胸怀,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打通传统的束缚,摆脱程式、套路相袭泛滥的恶习;要在保持民族艺术根性的前提下,汲取世界各种文明成果的营养;要拿出大勇气进入世界文化艺术的格局。在德国期间我接触了不少国外艺术家,了解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在对比中这种发现更加刺痛了我。很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家能够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给世界,我相信那一天也是中国艺术被世界所认知与认可的一天。&&艺术经理人:作为20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见证者,您怎样看待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贾:我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有中国人在,只要有中国文人精神的持续传承,中国画就永远不会穷途末路。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用自己的艺术探索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例如徐冰、蔡国强等等。中国艺术与中国艺术家并非不够优秀,不够优秀的是:中国的艺术体制与艺术生态严重制约了优秀艺术家的脱颖而出。文化要复兴,艺术要复兴,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手机艺术国际网贾廷峰的博客的日志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
热35已有 3266 次阅读&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
——艺术经理人访谈
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
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才逐渐明白,正是有了精神寄托才支撑着我可怜的父亲活下去。父亲当年的行为至今深深感动着我,耳濡目染让我充分领略艺术的魅力。
后来长大以后,为了生计我做过很多行业,种过地,做过官,下过海,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海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帮助朋友举办了一场书画拍卖会,索性辞掉公职走上了艺术之路。后来做过拍卖、画廊、艺术杂志、策展人、自由撰稿人,总之都是与艺术相关的行业。这20多年来,我发现这一行这一行既可以养家又可以满足自己某些人生理想,我深深的喜爱我从事的事业。时至今日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这种对艺术深入骨髓的热爱使我已渐渐升华为一种人生追求和艺术理想。我把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已经悄然融为一体了。从我签约、合作的画家及我多年策划的一些展览应该有所发现,我是在798率先提出新当代的艺术机构(“新当代”即是在深谙中国传统底蕴和西方先锋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兼具人文关怀,以一种质朴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艺术理想的生活态度)。理想在引领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我时常有种满足与幸福感。从某种角度上说,艺术便是我的宗教!
艺术经理人:请您谈谈对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何看法?
贾:总的来讲,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从原先的“脏、乱、虚”的状况,逐渐变得规范。因为市场很残酷,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回报你什么样的结果。我从事艺术行业的经历很曲折,20多年的从业经历,我看透了这个行业的世态炎凉与种种弊端,以及掩藏在艺术名义之下的种种投机的猫腻。几年前我曾经举办过一场“无底价、保真迹”的拍卖,我把那次拍卖看成实现艺术理想的寄托,实实在在的玩了一把票。如今的拍卖行业已经成为艺术市场的商业行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现在的拍卖领域充满了种种道德缺失的行径,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拍卖法存在法律缺口带来的弊端,客观上为拍卖行的投机行为提供了屏障。
艺术经理人:您从艺以来,做了很多次国际邀请展,多次将中国当代水墨与世界接轨。中泰艺术交流活动为后来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请问您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贾:在进入798之前我已经在东南亚、日、韩、法、德策划过多次中国当代水墨展。我的从业经历让我深信,当代水墨艺术是最能够代表当代中国艺术成就的艺术形式。相较于源于西方的油画领域,水墨艺术具备更广泛更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当代水墨作为既传承中国文化精髓又符合“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形式,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的高度。这种高度决定了在同西方进行艺术交流时,当代水墨具备同西方艺术进行平等对话的一种可能性。介于此,我在当代水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多次对外艺术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将当代水墨推广到他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水墨艺术,让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艺术经理人:您受聘多家拍卖公司的艺术顾问,充分说明了圈内人士对您艺术修为的认可,您取得这些成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您对拍卖行业有怎样的建议?
贾:就我本意而言,我并不愿意涉足现在的拍卖行业,有时碍于朋友面子难免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觉得办好拍卖公司的根基就是诚信和品质,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个人认为越是坚守诚信的运营模式,就越能够走的长远,也就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藏家,拍卖公司也就越能够持续地朝良性方向来发展。
艺术经理人:读了您的许多文章,您就艺术行业存在的诸多现象,针砭时弊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也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您是否会依然坚持这份一如骑士般的悲壮情怀,痛斥行业内的弊病?
贾:这大概是自小的根性,性格使然。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我欣赏那种不断自我战胜、自我成就的人生,有点理想主义也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太热爱这个行业,但对这个行业也充满着很多无奈。历经所有这一切,我始终坚信的只有一条:仁者无畏,仁者无敌。
艺术经理人:从您走入798那天始,您的经营思路便与众不同。这是性格使然抑或独辟新境地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经营之路?
贾:09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滥觞年代,大批经营当代艺术的艺术机构走出了798,我却当即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中国当代艺术起源于对西方艺术形式的借鉴,09年同样缘起于西方的金融危机爆发,波及到了中国当代艺术,我当时就认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时代到来了。进驻798之后我策划的第一个展览是“回归东方”主题展,这个展览就寄托了我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无限情思与巨大信心。直到今天,太和艺术空间仍然是798内为数不多的精于当代水墨的艺术机构,这说明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艺术经理人:看了您策划的几次有代表性的展览以及您所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您的思绪里依然比较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独立思想的博大精神。这恰恰是艺术家实现艺术突破的瓶颈所在,针对这种瓶颈您将给青年艺术家一些怎样的建议?您所承办的展览中,您最满意的有哪些?
贾:我的艺术取向是在当代水墨的领域,发现学术上有所成就,但是依然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这是我的艺术理想。我距离理想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能够给青年艺术家的从艺建议是:作为当代艺术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前,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理想,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我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是:日行一善,日进一步。在这里跟年轻朋友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经我承办的展览也有不少,但最令我满意的主要有这么几个,由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先生担纲学术主持的“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o水墨关怀》名家邀请展”和“笔沉墨静——衲子画展”。其中自由的尺度一展时,中国当代水墨名家齐集一堂,现在想来真是一场艺术盛宴!衲子老先生一直是我内心无比崇拜的一位老艺术家,一生默默无言,辛勤耕耘。画展当天,知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用那张家喻户晓的“九霄环佩”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感受,令我回味至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知白守黑·如莲化境——刘知白水墨艺术展”。刘老倾其一生恪守艺术品格,以燃烧生命为代价来书写幻化成境的心象山水。这在浮华大过于沉寂的当下,又有着多少弥足珍贵的意义!我们立足于发现和挖掘那些保有文人风骨,于清寂孤独中践行艺术真谛的艺术大师。
艺术经理人:一段时间内,在泡沫经济的刺激下,艺术家们一度失去了创作的方向,迷失了本我的艺术根性。造成了艺术品市场的虚假繁荣。最终泡沫破灭带来的恶果却由我们自己吞下,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贾:关于这个问题,当年我已经预言,但是当时许多人不以为然。现在的行情走势已经践行了我的预言。我认为艺术市场有自身的规律,艺术品价格的泡沫是一时的,在市场规律的约束下,价格会逐渐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因为泡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为操作带来的后果,最终还是会破灭,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这个问题,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艺术经理人:从业那么多年,您内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贾:概括说来就八个字——末法时代,人心不古。在这个行业就更加明显,我现在最郁闷的是:难以找到在艺术上与我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要敞开胸怀,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打通传统的束缚,摆脱程式、套路相袭泛滥的恶习;要在保持民族艺术根性的前提下,汲取世界各种文明成果的营养;要拿出大勇气进入世界文化艺术的格局。在德国期间我接触了不少国外艺术家,了解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在对比中这种发现更加刺痛了我。很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家能够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给世界,我相信那一天也是中国艺术被世界所认知与认可的一天。
艺术经理人:作为20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见证者,您怎样看待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
贾:我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有中国人在,只要有中国文人精神的持续传承,中国画就永远不会穷途末路。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用自己的艺术探索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例如徐冰、蔡国强等等。中国艺术与中国艺术家并非不够优秀,不够优秀的是:中国的艺术体制与艺术生态严重制约了优秀艺术家的脱颖而出。文化要复兴,艺术要复兴,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家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