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卡农村贫困户帮扶计划和扶贫手册一样吗

专题慧理财问答评论百科
频道医疗保险境外医疗保险大全
南川为农村建卡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保险
添加时间:
关键字:、、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政府不断推出新的保障政策。据悉,近日南川政府给2万余名贫困户办理。下面小编就为您讲述相关具体情况。  连日来,南川区扶贫办正在为全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建卡贫困户人口办理农村扶贫小额保险,每人每年由政府交纳30元,如果发生意外伤害可获保额3万元以及意外医疗费用保额1000元。目前已确定2.3万余人参保。  “我们自己不花一分钱,意外生病受伤还可以获得最高3万元的赔付。”该区福寿乡大石坝村五组村民张雪一家有4口人,上有60多岁的婆婆,下有孩子,丈夫二级残疾,一家人生活仅靠张雪打零工维持,家庭十分贫困。“自己常年在外干体力活,身体并不好。现在政府买了保险,外加上新农合,就算突然生个病,也能减轻不少负担,心里踏实多了。”张雪说。  该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扶贫保险就是为了防止像张雪一样的农村贫困人口因意外伤亡或生病,从而致贫返贫而推出的惠民保险。其受惠对象为2013年建卡的贫困人口中,年龄18-60周岁的人群,每人的保险费为30元,保险产品为“国寿小额意外伤害保险(2013版)”、“国寿附加小额意外伤害费用补偿医疗保险”两种。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南川区扶贫办为全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建卡贫困户人口办理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该项工作从今年8月启动,现已从34个乡镇、街道的上万户建卡贫困户中,目前已确定2.3万余人参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慧择保险网无关。慧择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相关搜索
华安“爱家有约”家庭财产保险
***说:有水渍险,正是我所需要的,好!
wx***说:自家房子保一下比较安心
38人购买并评论了该产品
华安“满堂福”家庭财产保险(A款)
blare2***说:头次购买该产品,保障全面,价格适中。
zangqi***说:产品真心不错,算得上是华安的一款经典型家财险了
35人购买并评论了该产品
【微信扫一扫】
关注慧择官方微信,每天掌握最新优惠信息!
我的最近浏览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拔山镇]我镇135台扶贫彩电免费发放给建卡贫困户
当前位置: >
[拔山镇]我镇135台扶贫彩电免费发放给建卡贫困户
忠县政府网站 www.
&&&& 来源:拔山镇
&&& 忠县拔山镇政府网7月8日报道& &中央2台那个《致富经》节目我最喜欢看了,早就想买台电视了,可惜没钱买!现在好了,再不用跑别人家去看电视了,坐在自家看电视那才安逸哦!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贫困群众的关心啊!&7月8日,领到扶贫电视机后的杨柳村张官奉笑呵呵地说。
&&&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六次、七次全委会精神,更好的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切实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看电视难问题,顺利实现&到2012年底全面实现全市广播村村通、电视户户通&目标,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了&重庆市农村电视扶贫工程&。电视扶贫工程实施对象重点是国家级贫困县、市级贫困县中住宅具备电视信号接收条件而又无电视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工程的实施期限为年,实施期内免费为核定的实施对象发放彩色电视机1台,信号接入实行优惠政策。
&&& 在当天举行的拔山镇农村电视扶贫工程彩电发放仪式上,拔山镇21个村共计发放21寸乐华彩电135台,免费发放给全镇135户建卡贫困户。
贫困户领到电视笑呵呵
镇领导为贫困户颁发电视
编辑人:刘明霞&&&&& 责任编辑:巴
【打印本稿】关于印发《隆盛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隆盛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隆盛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 根据《綦江区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关会议精神,为做好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 一、工作目标&
&&&&& 找准农村扶贫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对贫困户、贫困村建档立卡,了解致贫原因,摸清发展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实现扶贫信息网络全国联网管理。
&&&&& 二、对象识别
&&&(一)识别标准
&&&& 1.贫困户。贫困户识别有两条标准,一是收入标准,即201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二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
&&&& 2.贫困村。贫困村识别为“一高一低一无”三条标准,且受总规模控制,综合考虑各地基本情况、发展状况、基础设施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资源情况等因素。所谓“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倍以上,即12%;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60%,即5000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 (二)识别规模
&&&&& 1、.贫困户。根据2013年各村建卡贫困户规模、农村低保户规模、农村CD级危旧房户规模、农业人口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依据,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村(具体规模另行下达)。
&&&& &2.贫困村。按照全区贫困村识别标准,以我镇2013年行政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行政村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道路、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村级服务设施、文化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情况确定贫困村(具体规模另行下达)。
&&& (三)识别方法
&&&&& 1.贫困户。一是实行全面排查。由各村民委员会组织村干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综合考虑经济收入、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对现有的贫困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农户的贫困状况。二是以户为单位,根据镇下达的规模,结合全面排查的情况,将贫困人口规模逐级分解到村民小组,规模分解要重点向贫困村倾斜。三是通过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方式,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查公示、街镇政府审核公示、区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复审公告、填写《户表》和《扶贫手册》(另发)”的流程进行识别。四是按贫困程度大小将贫困户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重度贫困),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规模控制在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B类(中度贫困),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介于2000元—2500元之间,规模控制在贫困人口总数的60%左右;C类(轻度贫困),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介于2500元—2736元之间,规模控制在贫困人口总数的30%。
&&&&&& 2.贫困村。按照区的标准和规模,对全镇行政村实行全面普查,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镇政府初审、区扶贫领导小组审核、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国务院扶贫办备案、填写《贫困村登记表》(另发)”的流程进行识别。
&&&&& 三、建档立卡
&&&(一)贫困户。以《户表》和《扶贫手册》要求填报内容为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
&&&(二)贫困村。以《贫困村登记表》要求填报内容为准,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帮扶成效。
&&&(三)调查时期。本次建档立卡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
&&&&&& 四、工作流程
&&&(一)贫困户(八步二公示一公告)
&&&&& 第一步:规模分解。各村根据镇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和全面排查的情况,村委会在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村民小组。
&&&& &第二步:初选对象。各行政村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产生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街镇审核。
&&&&&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对各行政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本街镇对象户名单,将确认后的名单返回到各行政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抽查复审,并将复审结果返回行政村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同时,通过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告期满无异议后报市扶贫办备案。
&&&&& 第四步:结对帮扶。镇政府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由街镇政府(办事处)督促各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负责实施。
&&&&&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的组织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组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和实际,制定到户帮扶规划。
&&&&& 第六步:填写手册。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组等对已确定的对象户逐户填写《户表》和《扶贫手册》。《户表》和《扶贫手册》由区扶贫办统一发放,村委会、贫困户各执一册。
&&&& &第七步:数据录入。镇政府组织扶贫干部、村委会、驻村工作组在对数据审核无误的基础上,在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中录入《户表》和《扶贫手册》。
&&&& &第八步:数据更新。在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中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由经发办指导,镇政府组织街镇扶贫干部、村委会负责完成,每年进行一次。
&&& (二)贫困村(八步一公示一公告)
&&& &&第一步:规模分解。镇政府根据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贫困发生率,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初步筛选符合贫困村识别标准的行政村名单。区扶贫领导小组根据市下达的规模,结合镇政府摸底调查结果,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各村。
&&&&&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政府向各行政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政府初审,形成初选名单。
&&&&&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初步审核后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并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 第四步:结对帮扶。由镇政府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方案,落实帮扶单位。
&&&& &第五步:制定计划。镇政府组织各村委会、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的需求和实际,制定对贫困村的帮扶规划。
&&&&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镇扶贫工作指导小组的组织下,由镇政府组织镇扶贫干部、村委会、驻村工作组等人员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镇政府组织镇扶贫干部、村委会、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单位等在对数据审核无误的基础上,在扶贫网络信息系统中录入《贫困村登记表》。
&&&&& 第八步:数据更新。在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中年度更新贫困村信息,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小组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镇扶贫干部、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负责实施。
&&&&& 五、时间安排
&&&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6月1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组织力量、制定方案、宣传发动、人员培训。
&&& &&第二阶段:贫困户、贫困村识别(6月11日—7月20日)。主要任务是完成入户调查、对象初选、公示公告。
&&& &&第三阶段:结对帮扶(7月21日—8月10日)。明确结对帮扶负责人、帮扶单位、制定计划,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
&& &&第四阶段:数据录入(8月11日—8月31日)。在扶贫信息网络中完成《扶贫手册》、《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数据录入。
&&&&&第五阶段:系统管理(9月1日—次年1月10日)。在扶贫信息网络中完成贫困户、贫困村的数据更新。
&&&& 第六阶段:检查验收(次年1月11日—1月30日)。区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 &六、工作要求
&&&& 坚持扶贫开发到村到户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其成效挂钩,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坚持标准,把好政策宣传、自愿申报、规模控制、进村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审核确认六个关口,将全镇贫困户和贫困村准确识别、建档立卡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隆盛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代行职责,强化对建档立卡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隆盛镇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小组,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扶贫开发、财政、民政、教育、建管、纪委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建档立卡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确保建档立卡工作有力推进。
&&&(二)强化宣传培训。镇政府要加大对建档立卡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帮扶规定等宣传到村到户,确保建档立卡工作程序规范、数据真实、公平公正。
&&&(三)明确责任分工。镇政府负责出台实施方案,将规模分解到各村、组建建档立卡指导小组,建立驻村工作组、组织业务骨干培训、印制表册资料、按规范程序要求督促指导村开展建档立卡工作。
&&&(四)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保留调查记录、会议记录、公示公告等相关记录,保存图片、影像、表册等档案资料(包括纸质件、电子版),全程公开、接受监督,贫困户识别做到“二公示一公告”,贫困村的识别做到“一公示一公告”。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严禁平均分配。
&&&(五)严格督查考核。由镇纪委牵头,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对全镇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手机版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2013 渝ICP备号关于印发2014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指标分配的通知
信息分类名称
扶贫/其他公文/全社会
关于印发2014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指标分配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4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指标分配的通知和顺府发〔号 武隆县和顺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4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指标分配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 &&& 根据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武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武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隆扶贫组办发〔2014〕3号)要求,进一步搞好全镇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现将《2014年全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指标分配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武隆县和顺镇人民政府 &&&&&&&&&&&&&&&&&&&&&&&&&&&&&&&&&&&&&&&&&&&&&&&&&&&&&&&&&&&&&&&&&&&
日 (此下无正文) &&&&&&&&&&&&&&&&&&&&&& 2014年武隆县和顺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 根据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县扶贫办业务培训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搞好全镇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 一、工作目标 &&&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找准农村扶贫对象,了解致贫原因,摸清发展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这次建档立卡必须对贫困户、贫困村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通过扶贫信息网络实现全国联网管理。 && 二、识别标准 && (一)识别标准 &&& 1、贫困户。贫困户识别有两条标准,一是收入标准,即2013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相当于元不变价)为市级贫困户;收入高于2736元,低于3000元,作为贫困监测对象。二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户。 &&& 2、贫困村。贫困村识别有“一高一低一无”三条标准,且受总规模控制,同时结合各地基本情况、发展状况、基础设施情况(贫困村道路通畅率低于50%,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到户率低于30%,C、D级危房高于20%等)、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资源情况等因素评定。所谓“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16.8%;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综合考虑行政村(自然村)范围内的公路建设、农民居住条件、产业发展等。 && (二)指标规模控制 &&& 1、贫困户。全镇市级贫困户规模控制在470人左右,贫困监测对象按所在行政村农村人口3%进行评选,本次扶贫对象指标由镇扶贫办直接分配到各村,由各村参照各村民小组的人口总数、贫困发生率,将指标分配到社,以社为单位进行扶贫对象确定工作。各村扶贫对象控制指标详见附件。 &&& 2、贫困村。以统计部门发布2013年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依据,参考一些特定因素,按照行政村总数的40%进行申报。 && (三)识别方法 &&& 1、贫困户。一是采取规模控制,全镇在470人左右,镇扶贫办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村;二是以户为单位,综合考虑收入、住房、教育、健康、动用资产、劳动力、增收产业等方面综合评定;三是通过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方式,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公示、县扶贫办复审公告、填写《扶贫手册》”的流程进行识别;四是按贫困程度大小将贫困户收入分为A类(重度贫困)、B类(中度贫困)、C类(轻度贫困)。原则上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小于等于2000元、住房为D级危房,家庭因长期患病、残疾、智障、鳏寡孤独、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发展能力基本丧失的为A类,规模控制在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大于2000元小于等于2500元,住房为C级危房,家庭因残、因病、因学、因灾等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缺乏的为B类,原则上控制在贫困人口的60%左右;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大于2500元小于等于2736元,住房为土木结构,贫困程度相对较轻且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为C类,原则上控制在贫困人口的30%左右;五是如实甄别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至3000元之间的贫困对象作为贫困监测对象;六是农村低保户按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识别。 &&& 2、贫困村。实行全面普查。一是规模控制,全镇贫困村数不能超过行政村总数的40%;二是贫困村的评定要综合考虑行政村范围内的公路建设、人畜饮水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三是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镇人民政府初审、县扶贫办审核、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国务院扶贫办备案、填写《贫困村登记表》的流程进行识别。四是根据贫困程度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重度贫困)同时满足贫困村的三条标准(一高一低一无),行政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相对较差; B类(中度贫困村)满足贫困村三条标准中的两条,行政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相对滞后; C类(轻度贫困)满足贫困村的三条标准中贫困发生率和人均收入水平中的任意一条,行政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相对一般。 &&& 三、建档立卡 &&& (一)贫困户。以《户表》(另发)和《扶贫手册》(另发)要求填报内容为准,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贫困类别、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直系亲属情况。 &&& (二)贫困村。以《贫困村登记表》(另发)要求填报内容为准,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帮扶情况、帮扶成效等。 &&& (三)调查时期。本次建档立卡调查的标准时点为日,标准时期为日―12月31日。&&&&&四、评定程序 &&& (一)前期准备 &&&& 1、制定方案。 &&&& 2、落实人员。组建驻村工作队,做到村村有工作队。 &&&& 3、下达指标。镇扶贫办将贫困规模下达到村(农业社)。 &&&& 4、宣传培训。政策宣传,家喻户晓;业务培训,人人皆知。 &&& (二)贫困户和贫困村 &&&& 1、贫困户按“八步二公示一公告”评定 &&& 第一步:规模分解。由镇扶贫办将贫困户规模分解到各村,再由村分解到各村民小组。 &&&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扶贫办将分解到村(村民小组)的贫困人口规模,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产生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对核实后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第三步: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镇对象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返回行政村公告,并报市扶贫办备案。 &&& 第四步:结对帮扶。县政府将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由县扶贫办、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负责实施,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和实际,制定到户帮扶规划。 &&&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对已确定的对象户逐户填写《户表》和《扶贫手册》。 &&&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在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中录入《户表》和《扶贫手册》,并进行数据审核。《户表》和《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市扶贫办统一印制,县扶贫办发放,镇扶贫办、贫困户各执一册。 &&& 第八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通过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更新,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将在县扶贫办指导下负责完成。 &&& &2、贫困村按“七步一公示一公告“评定 &&& 第一步:初选对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初审,形成初选名单。 &&& 第二步: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初步审核后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由县扶贫办提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并公告。 &&& 第三步:结对帮扶。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方案,落实帮扶单位。 &&& 第四步:制定计划。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的需求和实际,制定对贫困村的帮扶规划。 &&& 第五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按照已确定的贫困村名单,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 第六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等在扶贫网络系统中录入《贫困村登记表》,并进行数据审核。 &&& 第七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通过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年度更新,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将在县扶贫办指导下负责实施。 &&& 五、时间安排 &&& (一)贫困户。第一步规模分解于日前完成;第二步初选对象于日前完成;第三步公示公告于2014年6月底前完成;第四步结对帮扶;第五步制定计划于2014年7月底前完成;第六步填写扶贫手册;第七步资料收集;第八步数据录入于2014年8月底前完成;第九步数据更新于次年1月底前完成。 &&& (二)贫困村。第一步规模分解;第二步初选对象;第三步公示公告于2014年6月底前完成;第四步结对帮扶;第五步制定计划于2014年7月底前完成;第六步填写登记表、第七步数据录入于2014年10月底前完成;第八步数据更新于次年1月底前完成。 &&& 六、排除指标 &&& 有下列情形对象不得纳入扶贫对象: &&& 1、拥有家用汽车及营运车辆或商铺; &&& 2、家庭直系亲属属财政(含国有、集体企业)供养人员; &&& 3、在乡镇场镇及县级以上城市购置有房产或在居住地有两处以上住房的; &&& 4、近两年受财政扶持的种养殖大户; &&& 5、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对象条件的。 && 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村不得纳入贫困村管理: &&& 人均收入水平和贫困发生率两个指标都不符合国家设定的贫困村标准的村不纳入; 前三年内已经通过整村脱贫验收达标的村原则上不再纳入; 今年即将整村脱贫验收的村不纳入。原则上,根据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居民居住条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排除条件。 &&& 七、具体要求 &&& 总体要求:工作到组、宣传到户、责任到人、严格标准、规范程序、阳光透明、监督到位 &&&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和县扶贫帮扶集团成员单位抽调的干部任副组长、驻村干部、驻社干部、大学生村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参与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评定工作。 &&& (二)强化宣传培训。镇扶贫办将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将多渠道,多形式把建档立卡工作的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宣传到村到户,确保建档立卡工作程序规范、数据真实、公平公正。 &&& (三)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保留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包括纸质、电子版),全程公开、接受监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严禁平均分配。 &&& (四)严格监督考核。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2014年各村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贫困户申请书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