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求慕仲寒求亚里沙所有作品番号的番外版

求《鸡血!宅男!网游王!》的未删节有肉加番外版_百度知道
求《鸡血!宅男!网游王!》的未删节有肉加番外版
提问者采纳
网游王?shareid=&uk=" name="鸡血!!宅男<file fsid="168" link="/share/link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014年3月11日- 游戏类型,3D次世代动作卡牌手游《神之刃》: 昨日,奇异 游戏厂商:女性:3 更新时间:棋牌卡牌 游戏特点:蓝港在线 游戏评级,[宅男]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想求(守着阳光守着你)的全文和番外篇!_百度知道
我想求(守着阳光守着你)的全文和番外篇!
我想求(守着阳光守着你)的全文和番外篇!你能发给我吗!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请看下垃圾邮箱。
满意请即时回该页面采纳,谢谢
若未发现邮件你好~~~~~
需要的资源已经或正发送 请到邮箱查看
其他类似问题
守着阳光守着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网游之我不配》完整有肉有番外版的_百度知道
求《网游之我不配》完整有肉有番外版的
提问者采纳
///s/1h7hwZ" target="_blank">http网游之我不配 完结+网络番外 出书版<a href="http.baidu.baidu://pan
这个是网址链接?
网盘 点击 直接下载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网游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民国范”,我倒是见过一贴,说的比较有意思,发给大家看看。&br&
转帖地址&a href=&/BookReader/78860.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小说:城管无敌独家首发/二、是谁在怀念民国时代?/小说)&i class=&icon-external&&&/i&&/a& &br&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个很时髦的名词,叫做“民国范儿”。大概意思就是说,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大师辈出、精英涌现,一个个都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精神气质,把这些民国时代的节操和风骨归纳起来,就是所谓的“民国范儿”。&br&
 从清朝上溯整个中国古代的那种士子之气,那股“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于民国时代的教育界和学术界犹有遗风。可惜随着眼下的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在如今我国的大学里,已经几乎没有那种清高不凡的氛围了。所以,过去那些充满古典中华士人风骨,又结合了近代西方进步思想的“民国范儿”,实在是我辈信仰空虚的现代人,应当仰慕和借鉴的经典对象!&br&  嗯,这番论述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点,这些“很有范儿”的“民国时代精英人物”,如章太炎、蔡元培、陈寅恪、梁漱溟、梅兰芳、徐志摩、闻一多、鲁迅、张爱玲、梁启超……虽然确实是名声如雷贯耳,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可他们基本上都是搞社会科学的文化人,学的和研究的都是教育、文学、外语、历史、哲学、艺术之类,却很难找到什么工科和理科的人才。&br&  而我们比较熟悉的老一辈科学家,例如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等等,几乎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因为国内没有培养和扶持优秀科学家的条件,在民国时期也看不出什么很特别的“范儿”——这就有些奇怪了,以北洋军阀时代的教授待遇之优厚,大学经费之充足,难道就盖不起一个实验室吗?要知道,20世纪早期的科学研究,其所需经费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庞大啊?&br&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在民国前期,北洋军阀统治时代的中国各所大学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极度不平衡——学习文法艺术的文科生独占鳌头,竟然达到了学生总数的90%以上!&br&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大学里攻读工科、农科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连商科都没啥人,讲这些课程的教授也很少。只有医科稍微强一点,但也好得有限。&br&  唉,在当年北京的那些大学里,第一是文科,第二是文科,第三还是文科!&br&  除了医学和外语之外,如果你还要想学一点实用的先进技术,就只能到国外去留学了。而且在学成之后,也很难归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留在海外谋生——旧中国的工业实在是太落后,海归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除非是自己办厂创业,否则简直是毫无用武之地。&br&  总之,在民国前期的大学里,理科的情况真是叫做一个悲剧!据说就连学家政的女孩子都要比学工程技术的人更多!哪怕是在日后以“理科第一”而闻名全国的清华大学,当时的教学内容居然也还是以政法、文学和神学为主,每年的理科毕业生从来都不曾超过100人!&br&  上帝啊,民国时代的旧中国,明明最缺的就是现代化工农业,最落后的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但却偏偏只培养了这么少的一点儿理科大学生,其中很多最优秀的人才还要移民出国,对一个好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有啥用啊!民国的工业要能发展得起来,那才是有鬼了!&br&  那么,民国时代的大学教育,为什么会办得如此不科学?明明国家在工业和科技上全面落后,急需建设现代化产业的科学技术人才。可是在大学里却把经费向文科极度倾斜,反而对理工科毫不重视?&br&  民国的大学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诞的状况,自然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br&  事实上,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已经在中国的知识界深入人心,社会上一直都在强烈要求发展实用科学,培养实用人才。&br&  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人才匮乏,尤其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更是奇缺。而且,文科大学只要有图书馆和教室,再凑齐了教师即可招生开办。理工科大学却必须购置大量昂贵的教学仪器设备(国内基本不能生产,进口则需要天价)、教育经费要求更高,教师的聘请也极度困难。&br&  因此,在当时想要办一所兼具文科和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实在是难上加难。于是,很多办学者不得不降低大学设置标准,先把耗资较少的文科学院创办起来。&br&  上面说了在中国兴办理工科大学的客观困难,而另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由于主观方面的不重视。&br&  ——在传统上,中国就是一个由文官统治的国度。而所谓的文官,在很多时候就是文化人的另一副面孔。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上,那些知名的文人们无论是否出仕,总是与统治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br&  所以,在封建科举体制之下的高等教育,例如“国子监”、“太学”之类,其实就是高级官僚的专门培养机构。而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同样也是如此。一定要做个类比的话,基本相当于如今的党校。因此自然会更注重于传统文学、政治、法律、财政乃至于传统礼仪道德方面的教育,最多再加一些外语、国际政治和世界历史之类的“新式”内容进去,就已经算是符合时代潮流了。&br&  而当时的学生们之所以要去读大学,大部分人的最终目标也跟过去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类似,就是为了当官——所以自然要学法律和行政,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习跟仕途无关的理科。&br&  至于西方人在中国开办的大学,最初的目标是培养一批亲近西方的中国本土政治精英。在民国年代,每年都有上千名甚至几千名大学生,从英美教会和民间教育机构在中国创办的大学毕业,然后进入政府或工商业领域就业,而他们的政治观点自然普遍倾向于亲美、亲英。&br&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这些学校的课程也是以文科和神学为主——前者用于渗透上层建筑,后者则向底层民众传播影响力——最多再办一些医科课程,以便于懂得医术的传教士扩大在贫民之中的影响力,却并不怎么愿意为中国培养出工业和科技人才,从而为自己本国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制造竞争对手。&br&  唯一的例外就只有德国,或许是因为德国人的心眼儿比较实,在割占了青岛之后,于1909年开办了一所当时亚洲第一的理工学院——德华大学。并且以德国式的严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相当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可惜这所学校仅仅办了5年时间,就随着日本在1914年攻占青岛,而从此灰飞烟灭了。&br&  外国人在中国的办学,有着各自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民国初年那些主持大学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在一轮又一轮西方坚船利炮的猛轰之下,已经明白了西方科学的重要性。但出于传统士大夫的理念,对这些“奇技淫巧”仍然多少有些抵触,不怎么愿意把它们放进相当于“国子监”的大学校园之中。&br&  ——传统上,中国文人读的是圣贤书,满口的仁义道德,号称以天下为己任,其实却是远离实际的社会生产,喜欢在书斋里做学问,却极度轻视体力劳动和实际建设。哪怕到了建国之后的时代,这些传统文人依然把“两参一改三结合”视作极大的迫害,更不用说“文气风骨”尚存的民国年间了。&br&  例如民国时代的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在早期就认为大学不应该开办理科,只要有文科、医科和艺术类的内容就已经足够。至于理工之类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则应当由专科职业学校来承担。&br&  他的观点也不能说是全错,毕竟近代的德国就曾经这么搞过(后来改了)。但问题是,当时北洋政府拨下来的非常有限的一点教育经费,几乎都给了诸位耍笔杆子的大师们去钻研传统国学,顺便教导诸位未来的官老爷们各种传统文化,实在是没钱再办各类理科的专科职业学校了。&br&  同样的道理,在民国初年,那些北洋军阀之所以对待大学校园里的师生们十分客气,也不是因为他们思想进步、重视教育,而是恰恰相反——在他们的脑子里,依然延续着过去清朝的旧思维,普遍把北京城的那些大学,看成是“太学”、“国子监”之类的高级官僚预备队,自然要待遇优厚,态度客气才行。&br&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时代,那些读书人,尤其是身具功名的士子们,就和民国年间的大学生一样,经常做一些集体请愿或者集体抗议的事情,甚至还有骂皇帝的,很类似现代西方国家的示威游行。例如康有为这位广东举人,就在甲午战争期间搞过“公车上书”,一度拉起了上千名进京赶考的举子共同行动。&br&  而对待这些未来的官僚成员生力军,不管是再怎么专制腐朽的朝廷,也都总是表现得异常的宽容,一般都会派出重臣耐心劝解,最多就是惩处几个带头的人,几乎从来没有过查封国子监,把师生尽数下狱的疯狂举动——因为这些人就是未来的朝廷官员,如果过分地得罪了,岂不是就要担心在日后被秋后算账?&br&  相反,要是闹事者并非身份特殊的士人,而是一般草民……那么通常就是血腥镇压没商量了!&br&  于是,就在民国初年的动荡岁月之中,面对着遍地的文盲和失学儿童,一片空白的民族工业,这些充满了“民国范儿”的大师们,却心安理得地挥霍着仅有的一点儿教育经费,悠然自得地研究着历史、哲学、书画艺术之类缺乏实际意义的“传统国学”,或者翻译一些西方文学名著,同时对落后愚昧的国民视而不见,还自诩为国家柱石、社会脊梁……这究竟应该说他们是没良心呢?还是说他们没头脑?&br&  有人看到了这种现象的荒诞,比如说鲁迅,他认为不事生产的知识分子独自富裕,是很耻辱的;有人却觉得这才是知识分子应当享受的待遇——没有人民的苦难,哪有士子的享乐?例如说胡适。&br&  在过去,我们认为鲁迅是对的。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崇胡适的理论。&br&  另一方面,那些理科大师们既不会舞文弄墨地给政府歌功颂德,使当政者心花怒放;也不会以笔墨为匕首揭露社会黑暗,令当政者有所忌惮。因此自然只有坐冷板凳的份了。&br&  大家在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我党不肯花钱搞现代化建设,构筑自己的独立工业体系,而是富有超前意识地组织了大批国学宗师和考古学家,去搞“夏商周断代工程”,号称要以此来提高民族荣誉感……不知老百姓会怎么想?恐怕只会大骂政府昏了头本末倒置吧!&br&  所以说,北洋政府投入仅有的经费,养了一群窝在大学象牙塔里的“国学大师”和“留洋高材生”,却无视了遍地的文盲和一片空白的科研领域……这样只重视“贵族教育”的“民国范儿”,难道就很好?&br&  在此摘录一本杂志《翻阅日历》当中对“民国范儿”的一个定义:“……如果非要定义“民国范儿”的话,我想,或许可以用‘贵族精神’来指称……第一是‘自尊精神’,第二是‘讲求原则’,第三是‘保持低调’,第四是‘淡薄名利’……”&br&  上面的这些描述不能算错,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我只要写写文章上上课,就能跟这些大师们一样每月收入10万以上,还有大笔稿费和版税进账的话,那么我想我应该也可以变得很有“民国范儿”……&br&
  请大家在这里先看两份工资单:&br&  年,青年时代的毛主席曾在北大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而著名海归学者胡适则在北大当教授。&br&  ——毛图书管理员的月薪不过8块大洋,胡教授的月薪却高达240块大洋,两者相差30倍!&br&  事实上,当时的胡适虽然从海外镀了一层金归来,但在北大参加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名声也远不如后世,月薪还不算最高的。同一时期,北大中文系主任陈独秀的月薪为400块大洋,相当于毛管理员的50倍——再过几年,北大教授的月薪还要再翻一倍,平均达到500块大洋,而图书管理员的月薪却没怎么上涨。&br&  而更要命的是,胡适教授的240块大洋,一般来说每个月都能按时发放。而毛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却总是被拖欠,直到离职也没能全部拿到手。据说他先后干了半年,最后却只拿了三个月的薪水,相当于减薪一半——我突然明白传闻中毛主席仇视知识分子的原因了……&br&  嗯,此外还有陈独秀主席在日后为什么会右倾投降,而胡适又为什么坚持**立场,也可以从这份工资单上看出一点倪端——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嘛!&br&  事实上,真正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平心而论,假如我们工薪阶层能够拿到元的工资,基本满足温饱、接近小康,那么就算看到某位高级白领能拿十几万的月薪,是自己的几十倍,大家最多也就在私下羡慕一番,只要自己的日子还过得去,就不至于会发展到阶级仇恨的程度。&br&  可问题是,毛图书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在当时的实际购买力,到底有多少呢?&br&  由于民国时代战乱频繁,各地物价的变动幅度极大,光是米价就经常上下波动好几倍。基本上是越到后面的年代,通货膨胀就得越厉害。&br&  而且,城市与乡村、南方与北方的物价水平相差也很大。如果在比较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张冠李戴,用上海的收入去比山西的物价,用20年代的物价去比40年代的收入,用乡下丰收时节的粮米收购价去比大城市工人的收入(可参考《多收了三五斗》),就很可能得出一堆非常荒谬的结果——而这也是当代“历史发明家”们常用的一种移花接木之术。&br&  举个例子来说,前些年,河南乡下的白菜收购价一度跌到一毛钱一斤,让农民们赔本赔得欲哭无泪。可我们有谁在城里买到过一毛钱一斤的白菜?光是运费就有采购成本的好几倍了啊!&br&  同理,如果现在让人拿着上海的收入到青海的西宁去生活,也绝对会非常宽裕,但问题是根本办不到。&br&  回到正题,当毛主席进北大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民国才建立了六七年,尚未进入最黑暗的年代,大洋的币值还算坚挺。根据《民国经济史》提供的数据,在1919年的北京消费市场上,一块大洋应该可以买20斤米,8斤猪肉,购买力最多相当于如今的40元人民币。&br&  而毛图书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只能折合如今的320元,还不够当代很多城市的低保标准。&br&  更要命的是,首都北京又是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物价高昂之地,毛管理员的8块银元月薪在湖南老家已经算是高薪,可在北京却实在是不经花——虽然这8个银元可以买到160斤米,可是他在北京除了吃饭,还要吃菜,要买衣服,要交水电费,要买煤球做饭,还要买报纸和火柴、香烟,尤其是还要交房租……&br&  当今的“北漂一族”,想必都对北京的房租之高昂深有体会。而毛主席当年的北京房租水平,虽然没有眼下这般夸张,但同样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br&  ——现在的320元人民币,在不少地方应该也可以买到160斤米,可有谁能用320元的收入过日子?不信的话,让你到北京拿320元招募一个图书管理员试试看?恐怕就算是兼职的也招不到吧!&br&  而胡教授的240块大洋月薪,却可以折合为当今的9600元人民币,完全够得上现代大学的标准。若是放到那个烽火四起、饿殍遍地的民国年代,更是已经要归为富豪一类了!&br&  很显然,让劳动人民们拿着3000元工资看教授们月入96000元,与拿着300元工资看教授们月入9600元,绝对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前者还只是一般的羡慕,而后者就是恨得眼睛都要红了。&br&  ——富者有阡陌之田,从来都不是革命的理由;贫者无立锥之地,才是造反的原因!&br&  总之,在民国年间,大学教授是一个非常体面的职业。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大学教授们的工资水平远高于社会的平均工资,过着非常优越的物质生活。如此高薪之下,北京的大学教授和讲师们,自然有很多钱去逛琉璃厂,买书籍报刊,买古玩字画,生活充满了小资情调。&br&  北洋政府的那些军阀们,虽然外表看起来颇为粗野鲁莽,彼此之间总是打来杀去的,但对知识分子倒是十分的客气。哪怕在财政上捉襟见肘,也从来不曾亏欠这些专家学者们的薪水。就算是鲁迅这样总喜欢与执政当局闹别扭的刺头儿,教育部门也不曾扣了他的每月300银元高薪。&br&  而这些教授们的职位通常又很稳当,既不像商人那样可能因为投资失败而破产,也不像官员那样随时可能因为政权更迭而被无故罢免,还居住在治安相对良好的大城市里,不像乡下地主们那样要担心农民抗租、土匪劫掠、军阀勒索,堪称是铁饭碗中的铁饭碗。所以,他们的幸福生活常常让后人感叹不已。&br&  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代,在如今国内的沿海一线城市,大学讲师的月薪通常在6000元上下,副教授8000元,教授10000元。而门卫、勤杂人员的薪水,最起码也有2000元左右。两者仅仅相差3~5倍而已。&br&  对于这样被大幅度缩小的收入差距,广大劳动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这些教授的收入已经够高了,更何况在教育机关的编制内,很可能还有分房子之类平常人享受不到的优厚福利。&br&  如果把大学门卫、勤杂人员这些人的收入,压缩到民国年代的标准,也就是原来的10%,月薪只有200元左右,而物价指数不变,福利待遇全无,此外还要时常拖欠薪水……我想他们应该就可以充分体会到当年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里干活时的心情了——“……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摘自斯诺的《西行漫记》)&br&  所以,劳苦大众们就算对当今社会有些不满,也绝对不会怀念那个月薪320元人民币的民国年代。&br&  而当今的很多“砖家叫兽”们回顾历史,却觉得心里非常不平衡——在他们看来,时代在进步,知识应该更受尊重,知识分子的薪水也更应该与时俱进,跟愚民们拉开差距才对!&br&  哪怕是按照民国时代的“落后标准”,他们最起码也该拿2000元的30到50倍,也就是月薪6万到10万才算是合理啊!可现在政府才肯给民国标准的1/10!!真是太不尊重知识分子了!!!&br&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可以很轻松地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而现代的大学教授,想要在北京弄个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都要几乎买到通州那边的地界上去了!&br&  对于这些人来说,当代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待遇,远远不如民国年间的高标准,自然要满腹牢骚,并且无限怀念那个“美好的年代”。而他们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最擅长玩笔杆子的一类人,自然有本事在笔下“发明”出无数描述民国时代美好之处的“新思维”、“新发现”了。&br&  ——正如我们在政治课本上学到的那样,一切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经济问题!&br&对于当代某些知识分子怀念民国的深层次根本原因,在上一部分已经有了初步的描述。那么,他们有关于提高自身经济待遇的要求,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呢?&br&  ……这个……该怎么说呢?尊重知识分子这个说法,应该是绝对没有错的。&br&  但有一点请大家先弄清楚,我们到底应该尊重怎样的知识分子?&br&  或者说,究竟是哪一类的知识分子,才能给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地创造出财富和价值?&br&
关于“民国范”,我倒是见过一贴,说的比较有意思,发给大家看看。 转帖地址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个很时髦的名词,叫做“民国范儿”。大概意思就是说,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
来自子话题:
本人港漂多年。本答案没有数据支持,只靠个人经验观察来回答。&br&&br&越狱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我认识一些中学生还是非常热衷于越狱的,早年installous还在的时候,他们是用installous。&br&&br&至于青年在职群体,越狱占少数。跟什么版权意识关系不是太大,当你月入1万多的时候,买瓶水都要花小10块钱,花几块钱买个应用不算什么。包括我身边的内地人,也基本不越狱,一个是嫌麻烦,一个是不差钱。真正觉得越狱能够更加自由,可以多很多功能的折腾一族,毕竟是少数。&br&&br&至于年纪再大一些的,他们有没有心思钻研iPhone都有待考证。&br&&br&以我个人为例,也是这么个道理。早年穷学生一个,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书只看盗版电子版的。随着收入的提高,热爱盗版的习惯也渐渐改了。另,我也越狱,但是是为了用九宫格输入法。&br&&br&由以上得出,我的观点是,盗版的使用率跟收入是成反比的。想想看,如果大部分应用卖1块钱一个,你还会那么热衷于越狱吗?而且,当你下的盗版app无法正常升级的时候,有强迫症的人应该很抓狂吧。随着收入的提高,大部分就会开始追求品质了,包括服务品质。&br&&br&&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ffab84b17fd594b67688caa7d073b13e& href=&/people/ffab84b17fd594b67688caa7d073b13e& data-tip=&p$b$ffab84b17fd594b67688caa7d073b13e&&@silversliver&/a& 倒是提醒了我,说是什么越狱后不给保修也吓倒了一片人。呵呵。
本人港漂多年。本答案没有数据支持,只靠个人经验观察来回答。越狱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我认识一些中学生还是非常热衷于越狱的,早年installous还在的时候,他们是用installous。至于青年在职群体,越狱占少数。跟什么版权意识关系不是太大,当你月入1万多…
来自子话题:
谢谢邀请,有过一点点经验,借此分享。&br&&br&&b&本人还有一年大学毕业,和弟兄们约定毕业旅行去台湾骑车环岛一周。特此向有经验的人士寻求可行方案和建议。&/b&&br&关于这个就想说一点,骑车概念很大,就如同&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大陆游客赴台湾环岛骑行需要克服哪些障碍?&/a&里面大家关心的,你有没有骑自行车远行的经验,你有没有骑过摩托车,这两点比较重要。&br&因为如果没有骑自行车远行的经验,十天需要做足充分的功课。时间会有些许紧张,屁股会很痛,但是只要你坚持下来了,你就会发现非常值得,会是很美好的回忆,哈哈。&br&如果没有骑过摩托车,会比较危险,而且很难租到摩托车。但是摩托车的好处又在于速度快,时间就充足,就可以玩的开心。而且台湾随处可以加油,不用像电动摩托车一样担心没电的情况了。&br&&br&&b&1.想在十天以内结束行程,自行车和摩托车哪个更好?&br&&/b&&br&这个问题再回答一点其他的感受好了。&br&摩托车,没玩过,但是之前去交换的时候很多学长和同学说有骑摩托车环岛过,听他们讲也挺好玩的,除去疲劳驾驶,其他都比较轻松,所以要是会骑摩托车,想办法借到摩托车,就摩托车环岛吧,可以多玩很多地方。&br&自行车,玩过,而且喜欢,所以自然就推荐一下,在台湾做自行车环岛的人很多,所以不怕落单;而且基础设施建设齐备,万一觉得辛苦,还可以搭车到下一个地点,但是这样就错过了沿路的风景哦~~这些其实都是其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够给自己一种挑战,增强锻炼。骑车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脚在地狱,眼在天堂。就是你蹬着车,有可能膝盖疼,屁股痛,脚酸,肚子饿,但是眼睛却能以刚刚好的速度一帧一帧的看到沿途你经历的每一片风景。同时,可能还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热情,美食,鼓励等等等等。何乐而不为呢^_^&br&所以,好与不好,我都告诉你了,你就自己选择好了。&br&&br&附送几篇游记:&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ravels/info.php?id=103489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天臺灣單車環島【更新完畢】--台湾游记--蚂蜂窝&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帖子算是很精良的环岛骑行贴,因为有google地图,个人觉得有google地图,走遍天下都不怕,哈哈。仔细看过之后,发现他们团队井然有序,功课做得很全,而且体力都很好,所以基本都是每天100KM+所以如果你是刚骑车远行的人,建议以他们的路线为基准,适当舍弃一些景点或是沿路搭乘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他们日月潭都去了,还真是厉害啊。提前订好住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如果你们都是男生,我觉得可以克难一点,也就是艰苦一点,毕业旅行嘛,先感受一下社会的艰辛也是不错的。&br&&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i/839878.html#to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冬季台湾单车逆时针环岛&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帖子呢,就是跟我们差不多年纪的男生写的,也是很好的参考,因为他们是做沙发客环岛的,省钱还能接触本土人士,很棒。没有具体的路线,不过建议可以借助google地图,台湾是可以使用google街景的,可以看到真实的环境。我大体有一些说明:其实很简单,两条大的线路,一条是从台北到高雄的台一线,一条是从高雄到台北的台九线,这两条是经典加大路,不怕走错。&br&总之,如果决定单车走的话,可以私信联系我,看看我能不能给你一些帮助。&br&&b&2.如何设定路线(希望能推荐一条),时间紧能去的地方不多,怎样能顺路又玩好?&br&&/b&线路都可以走的,设定的话,不就会失去准备的乐趣了嘛^_^&br&我其实当时环岛也不是自己骑,我参加了一个团队,&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www.bit.org.tw/&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灣自行車環島運動協會&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团队也让我有了很多很多的朋友,甚至把台湾当做第二个家,有了很多亲人。因为这个团队是个家庭创办的,营造的是一种家庭的氛围。不是广告,纯粹是经验分享。&br&顺路又好玩很难实现,毕竟骑车是要赶路的,所以建议考虑骑车加火车的方式。因为不是骑行爱好者,全程骑行完成环岛就不是你的目标了。&br&&b&3.如何准备自行车/摩托车?&br&&/b&摩托车租赁我不清楚,不过觉得如果没有朋友在台湾,可能比较困难。&br&自行车的话,两个帖子都提到了一个蛙单车,&a href=&.tw/365/rul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島內出走 365&i class=&icon-external&&&/i&&/a&很久之前就看过这个网站,设计精良,而且单车也很不错,加上有很多精美的图片,要去就可以找他们。&br&&b&4.什么时候去环岛最好?&br&&/b&什么时候都阔以,因为就算是12月环岛的我,身为陕西人的我也没觉得有多么的寒冷,还能趁机体验12月的亚热带气候呢!!&br&&b&5.如何在一路上找到便宜、安全的住宿地点?&br&&/b&台湾的教会,学校以及热心的人都可以提供免费的住宿,这个在&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i/839878.html#to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冬季台湾单车逆时针环岛&i class=&icon-external&&&/i&&/a&就有提到,还可以微博搜索:台湾自由行,有很多丰富资源,主页君看起来也很热心,你可以咨询看看。&br&&b&6.在环岛的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br&&/b&我觉得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很难讲,要我说就是坚持吧,因为是去做这件事,最大的困难就是坚持不懈的完成这件事。不管是坏天气还是身体的累,都会是美好的回忆。我想人大抵都如此,个人意见。&br&&b&7.行李方面有什么建议?&br&&/b&最好简单一点,必备两至三套换洗衣物,摄像设备,证件之类。&br&&b&8.保守估计需要多少人民币?&br&&/b&我参加的团队,价格网站上有。自己环的话,看人吧,5K比较适中,不过这个是不买太多东西,住的也不错的预算,学生,可以多联系沙发客,教会,学校什么的,能省很多,台湾的住宿好一点的都不便宜。&br&&b&9.其他方面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br&&/b&先了解自己能不能自由行,然后要骑自行车的话在家练练车。
谢谢邀请,有过一点点经验,借此分享。本人还有一年大学毕业,和弟兄们约定毕业旅行去台湾骑车环岛一周。特此向有经验的人士寻求可行方案和建议。关于这个就想说一点,骑车概念很大,就如同里面大家关心的,你有没…
謝邀。&br&這要各別問他們了。沒有他們家裡的電話或手機號,只能提供他們一辦公室的一個聯絡方式:---&br&吳敦義副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府民意信箱 → &a href=&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22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resident.gov.tw/Defaul&/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spx?tabid=22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朱立倫市長,新北市市長信箱 → &a href=&http://newtalk.ntpc.gov.tw:8080/indexEmail-1.js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wtalk.ntpc.gov.tw:8080&/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dexEmail-1.js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胡志強副董事長,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 &a href=&mailto:wantchinatim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antchinatimes@&i class=&icon-external&&&/i&&/a&
謝邀。這要各別問他們了。沒有他們家裡的電話或手機號,只能提供他們一辦公室的一個聯絡方式:---吳敦義副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府民意信箱 → 朱立倫市長,新北市市長信箱 → 胡志強副董事長,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
来自子话题:
抗日战争: &br&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br&——《中国对日抗战损失调查史述》&br&&br&解放战争: &br&国军伤亡171.1万,被俘458.7万,投诚63.4万,起义84.7万,改编29.3万。合计807.1万52。其中(俘虏458万人,毙伤171万余人,投诚63万余人,起义和接受改编114万余人),投诚﹑俘虏和击毙旅级或少将以上高级将领1686名。 &br&——《人民解放战争敌我兵力损失对比表》&br&&br&综上,抗日战争牺牲者较多。计入俘虏则是解放战争较多。 &br&&br&**********以下纯属私货*********** &br&&br&解放战争中国军败得如此之快,时人皆感伤不已。故有诗曰: &br&&br&孟良崮上虎贲垮,千里驰援有天霞。 &br&非我见死不相救,奈何共军有高达! &br&&br&&br&又有后人假托以怀念民国之作: &br&&br&铁路专家孙中山, 开创共和袁世凯。 &br&三造共和段芝泉, 民主先锋伟曹锟。 &br&百战百胜黄克强, 宅心仁厚黎元洪。 &br&忠心耿耿冯玉祥, 一代文豪张宗昌。 &br&千古完人空一格, 开源节流宋美龄。 &br&清正廉洁孔祥熙, 不卖国家宋子文。 &br&打虎英雄蒋经国, 装甲专家蒋纬国。 &br&决胜千里陈辞修, 保卫延安胡宗南。 &br&爱民如子汤恩伯, 公而忘私刘经扶。 &br&柔情似水张灵甫, 勇往直前孙元良。 &br&千里驰援李天霞, 坚贞不屈方先觉。 &br&义助友军邱清泉, 铁嘴无敌黎玉玺。
抗日战争: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中国对日抗战损失调查史述》解放战争: 国军伤亡171.1万,被俘458.7万,投诚63.4万,起义84.7万,改编29.3万。合计807.1万52。其中(俘虏458…
来自子话题:
1.不要把tg想象的那么龌龊,tg在抗日战争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坚定的,tg没有否定过国军(土八路也是国军)在正面战场的巨大作用,tg只是对国民政府在国家治理上的混乱十分不满;&br&2.高调纪念这些抗日将领,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也是预热。&br&3.通过纪念抗日将领,尤其通过家书这种方式,再次强调“家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方式,重新唤醒民族凝聚力,以利于社会的稳定,这比单纯的维稳要高明点儿。
1.不要把tg想象的那么龌龊,tg在抗日战争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坚定的,tg没有否定过国军(土八路也是国军)在正面战场的巨大作用,tg只是对国民政府在国家治理上的混乱十分不满;2.高调纪念这些抗日将领,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恐怕暴露了提问者的某些历史观念了吧。&p&1.中华门是皇城南门,而不是紫禁城的南门。&/p&&p&2.从政治的角度说,中华民国消灭了帝制而不是“反清复明”,不再以紫禁城为政治象征而改为文化机构,为什么要改变故宫的牌匾呢?民国可是“五族共和”而不是“汉家天下”啊。&/p&&p&3.从文化的角度讲,故宫存在的历史意义,正是为了见证历史的演变,忠实的留下历史进程中的印迹。改变牌匾,有如改变历史,是不可取的。学术一点说,文物保存的现状是历史影响叠加而成的,除了可能危害文物本体生存的影响,都没有必要移除,这才能确保文物历史意义的真实性。&/p&
这个问题恐怕暴露了提问者的某些历史观念了吧。1.中华门是皇城南门,而不是紫禁城的南门。2.从政治的角度说,中华民国消灭了帝制而不是“反清复明”,不再以紫禁城为政治象征而改为文化机构,为什么要改变故宫的牌匾呢?民国可是“五族共和”而不是“汉家天…
来自子话题:
又靠邀&br&&br&關於緬甸,台灣的主流意見就是沒有意見。&br&&br&其實,台灣民眾除了本島社會萬象,如:車禍、墜機、越獄、亂倫、選舉、占領國會等災難新聞,對於其他國家與地區發生的事情一律不感興趣,頂多茶餘飯後看一些八卦、獵奇的消息打發打發時間。&br&&br&還不要說一向被台灣人視作落後地區的緬甸,即便像前陣子大英帝國派了個使臣來,我們偉大的京兆尹也愛理不理,還嫌人家的禮物是破銅爛鐵,畢竟寶島&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至於英國又少一處或多一處殖民地,我們也不太關心,除非是周杰倫去那裡結婚。&br&&br&而他還真的去了那裡結婚!&br&&br&------2.13更新-----&br&&br&這次果敢事件至今也四五天了,但台灣還是沒有媒體在關注這件事情,此乃&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最好是像蝗災那樣鋪天蓋地而來避無可避,否則&最好不見,最好不念&。&br&&br&而我透過社群網站觀察島內輿論,在千百位網友中只一位哥兒們發帖討論此事,而這哥兒們還是來自大陸的民族學博士....&br&&br&------2.16補充-----&br&&br&匿名用戶在評論中提到果敢與台灣的淵源,恰好昨天我在朋友老賈的FB頁面上看他談了幾點,姑且轉錄過來作為背景資料供諸君參考:&br&&br&有關滇緬孤軍幾件事&br&&br&&p&(1)柏楊的《異域》&/p&&p&「自立晚報」在民國49年(1960年)12月30日起連載的《血戰異域十一年》,就是根據當年泰緬孤軍的故事改編而來的。而作者鄧克保其實是名作家柏楊的化名。《血戰異域十一年》一刊出便立刻造成轟動,因此一連載了3個月,而平原出版社在同年將其印成單行本,以《異域》的書名重新發行,一時之間,洛陽紙貴,成為歷久不衰的超級暢銷書!民國66年(1977年)由星光出版社再版,民國77年(1988年)後另有躍昇文化公司版本。根據民國66年(1977年)的大專聯考作文題目「一本書的啟示」,結果發現當年最多考生以《異域》給他的啟示為題來寫作。而民國88年(1999年)香港《亞洲週刊》票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異域》排名35。《異域》堪稱一部臺灣文學的經典之作,雖然後來出土的許多史料與口述歷史對於《異域》有許多批評與更正,甚至有人直指整本書都是胡說八道,而著有《金三角國軍血淚史》的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覃怡輝博士也指出《異域》的素材都來自李國輝出獄之後的口述,因此參雜太多個人恩怨在裡面,尤其對李彌的描述,更讓孤軍無法接受。但就當時的時空環境來看,《異域》喚醒了我們對於孤軍的重視與關心,因此仍然在近代紀實文學的領域佔有一定的份量。&/p&&p&書中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我們戰勝,便回到故土,如此而已」;但這句話,柏楊後來改成:「我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然天地不容」。&/p&&p&(2)滇緬孤軍兩次大撤退回台灣的時程:&/p&&p&第一次是民國42年(1953年)11月8日至隔年(民國43/1954年)6月3日止,分成3期,先後撤退52批,共7,280人;另外根據中共方面的資料顯示:從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國府共撤走李彌總部、「反共抗俄大學」、第26軍軍部、93師、193師、第4、10、18、21縱隊等部共5,472人,以及家屬1,030餘人。&/p&&p&第二次是民國50年(1961年)3月17日至4月31日,撤出的官兵以及眷屬人數有4,409人(有紀錄是4,406人),其中武裝人員2,701人,眷屬261人,義民1,447人。&/p&&p&總計,兩次大撤退的總人數為6,750+4,409=11,159人。&/p&&p&另外孤軍流浪於滇緬邊境時,娶了不少當地撣族女性來共組家庭,後來有不少人也隨軍這來台灣居住,1959年(民國48年)由【香港天南影片公司】出品、唐紹華導演的愛情電影--《水擺夷之戀(Love Story of Uncivilised Girls)》就是根據孤軍在「金三角」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p&&br&&p&(3)&/p&&p&1966年9月,在CIA官員威廉.楊的主導下,這些孤軍最後一次反攻大陸,當時進攻的部隊是由段希文手下400多人來主導,這支不到千人的部隊在1967年初進入雲南,但不久即被逐出,死傷約80多人,至此孤軍完全放棄進攻大陸的所有計劃,最後選擇落腳泰北清萊省美斯樂一帶。之後中華民國政府除選送部分孤軍子弟回臺升學外,也派出農輔團至美斯樂協助改善當地發展農業,最後則是接受泰國軍方的秘密委託,攻擊盤據在泰北山區的泰共部隊,孤軍以生命完成任務後,泰國政府也遵照承諾在1982年特別頒發2,000多張公民證給這些孤軍後裔,並允諾在泰國出生的孤軍後代只要年滿14歲,經公民考試及格,即可頒給泰國的公民證。從此這些人不再是沒有身份的流浪孤軍,而成為道地的泰國公民。另中華民國政府透過「中華救助總會(CARES-Chinese Association for Relief and Ensuing Services,原名「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於民國80年更名為「中國災胞救助總會」,民國89年再改為現名)」及「泰北工作團」從1979年至2003年間花費至少4億新台幣的長期協助,再加上1982年起台灣社會各界興起的--「送炭到泰北」的活動,當地生活已經大幅改善,舊有的茅草均改建成現代瓦房建築,因此當地流行一句俗諺:「以蘋果、茶園取代鴉片,以鮮花取代毒草」。根據資料顯示,在1949年前,金三角鴉片產量僅為37公噸,這個數字與當時東南亞各國鴉片產量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到1959年,金三角鴉片產量也僅增至60公噸。在此之後的1970年,金三角的鴉片產量突破1,000公噸,到上個世紀80年代創下當時的世界紀錄2,000公噸,到上個世紀90年代金三角鴉片突破2,600公噸,最高紀錄則為2,800公噸左右,年產海洛因約200公噸左右,種植面積則突破100萬畝,為全球最大的毒品王國,後來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特別是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禁毒壓力下,泰國政府因此加強禁毒掃毒力道,金三角開始轉型生產米、蔬菜和甘蔗…等作物,而毒品的生產已經大部份轉移到緬甸境內。&/p&&br&&p&-------3.30 再補充------&/p&&br&&p&今天看到新聞,再次印證本人所言不假:&/p&&br&&p&&2016亞足聯U23錦標賽暨里約奧運男足資格賽,中華隊周五在主場遭緬甸擊敗。除了場上失利,場外轉播也有狀況。女主播在播報時,竟稱對手緬甸「不知道是什麼國家」、「感覺他們每天都在草原奔跑挖地瓜吃」,語帶輕蔑歧視。有資深足球主播認為,這種言論非常不妥,嚴重的話,甚至會連累中華隊受罰。&&/p&&br&&p&&a href=&/news/stor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story/7005&/span&&span class=&invisible&&/80322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
又靠邀關於緬甸,台灣的主流意見就是沒有意見。其實,台灣民眾除了本島社會萬象,如:車禍、墜機、越獄、亂倫、選舉、占領國會等災難新聞,對於其他國家與地區發生的事情一律不感興趣,頂多茶餘飯後看一些八卦、獵奇的消息打發打發時間。還不要說一向被台灣…
来自子话题:
这邀请的……&br&&br&因为选不上。柯文哲想当总统,最早也得这任台北市长干完了,并且有想当的人气,治理还不错,这都不一样能选的上。&br&&br&阿扁曾经的干过市议员,干过立委,干过台北市长,阿扁在台北市长任内风评很好,又有民进党力挺,所以才能选得上。柯文哲干一任台北市长,并且表现良好,至少不能输给阿扁,并且再加入民进党,这样还有希望竞选下一次总统,不然没戏。&br&&br&没有政党当不了总统。不要和我说理论上,去翻翻台湾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一堆的内容直接针对政党,甚至还有专章说党团协商制度,连政党都没有怎么协商?&br&&br&一个台北市长,地方官,隔三差五发表关系到两岸之间的政治言论,真不知道他操的是什么蛋心。
这邀请的……因为选不上。柯文哲想当总统,最早也得这任台北市长干完了,并且有想当的人气,治理还不错,这都不一样能选的上。阿扁曾经的干过市议员,干过立委,干过台北市长,阿扁在台北市长任内风评很好,又有民进党力挺,所以才能选得上。柯文哲干一任台…
来自子话题:
没有老毛,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人。&br&他的很多政策我是比较支持的,站在他的那个立场上,攘外必先安内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用东三省稳住日军。不抵抗是为了保存主力,利用中国辽阔的疆土分散日军再打持久战,再说鬼子要吞掉中国是不现实的,起码得噎两下。虽然这对中国百姓来说是灾难,但是当时那个形势你又能怎么选呢:内忧外患。当然可以选择在东三省硬碰硬,但是共产党不是省油的灯,后面的历史不也证实了么,精英政治跟人民战争对抗,优势劣势非常明了。若等中共乘着日军侵华这条大船发展起来,再消灭就很难了。而且对中共的清剿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打持久战。&br&所以我觉得老蒋这个人既然能当头头,就不是一般人,可惜碰上了老毛这种福大命大的人,运气不行。历史是战胜者的历史,看看现在的台湾发展的不也是还行么,除去美国的原因,单论民主、教育上,略胜一筹。说句题外话,比起一个大家一起举手一起睡觉其乐融融的代表大会我还是偏好一个各持己见连女议员都能大打出手的议会以及手中的选票有用的选票机制,虽然两者都不喜欢。
没有老毛,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的很多政策我是比较支持的,站在他的那个立场上,攘外必先安内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用东三省稳住日军。不抵抗是为了保存主力,利用中国辽阔的疆土分散日军再打持久战,再说鬼子要吞掉中国是不现实的,起码得噎两下。虽然这对…
国际上,汪政府使得中国外交处于被动,得不到更多的援助和同情;战争上,汪政府使得日本人只用少数力量就可以控制中国,从而倒出手来攻打其他国家,也使得中国抗战进入艰难时期,分化人心;社会方面,帮助日本人维持治安和经济,使矛盾转为中国人自己的矛盾,导致中国被奴役剥削,同时,所谓敌占区的物资早就被日本人抢光烧光,后来出现的物资是因为日本兵力不足不能统治导致大量真空地带,本来这些应该属于国统区,结果因为汪政府的存在而成为敌占区。大城市没有限吃限穿?人家日本人根本不在乎中国人吃穿好吧,你饿死穷死有什么关系,自然不用进行计划限购了。
国际上,汪政府使得中国外交处于被动,得不到更多的援助和同情;战争上,汪政府使得日本人只用少数力量就可以控制中国,从而倒出手来攻打其他国家,也使得中国抗战进入艰难时期,分化人心;社会方面,帮助日本人维持治安和经济,使矛盾转为中国人自己的矛盾…
来自子话题:
29日败选,2日正式表示要辞职。3天的时间,大概都是大佬们在争吵妥协吧。&br&&br&首先,选举败选了,党主席辞职一般都是顺理成章的。08年民进党的谢长廷如此,12年的蔡英文也是如此。只是他们辞职后多了“慰留”的手法而已。&br&&br&第二,基于2016年大选的考虑,马也是必须辞职。这么一个黑锅、瘟神顶在前面,你让国民党16年怎么选啊。怎么也得换党主席,做一番改变,甚至与马切割一下。16年大选才会比较有戏(不过我估计基本上没戏了╮(╯▽╰)╭大家等着蔡英文胜选吧)。【16年大选在1月份,距现在也就14个月】&br&&br&第三呢,其实看看湾湾的政论节目,里头国民党的人几乎个个都在喷马英九糊涂,专断,昏庸……至少,国民党内部反对马的声音肯定是有的,而且估计很强。那这次败选,顺水推舟喽,你就下去吧哼哼~&br&&br&所以,综上所述,马英九辞职,是惯例,未来选举考量,党内逼宫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恋栈权位”,那就是说说的,要不败选当晚就好提辞职了~~
29日败选,2日正式表示要辞职。3天的时间,大概都是大佬们在争吵妥协吧。首先,选举败选了,党主席辞职一般都是顺理成章的。08年民进党的谢长廷如此,12年的蔡英文也是如此。只是他们辞职后多了“慰留”的手法而已。第二,基于2016年大选的考虑,马也是必须…
来自子话题:
台灣服役主要分為義務役、志願役、替代役與研發替代役四種,正期軍士官不在此列。&br&&br&義務役:身體健康,成年男性都要服役,在服役前出國或是未報到都算逃兵。&br&&br&志願役:就是自願去當兵的,役期服畢後,決定簽下去,沒記錯的話是四年一簽,可以從志願役士兵一路升到志願役士官。&br&&br&替代役:太胖、太瘦、身體有殘缺或是各種你沒法當兵的人,就會被編為替代役男。新兵訓練時期一樣要上成功嶺接受陸軍代訓,進行基本教育訓練及跑步等體能訓練,和義務役的差別在於,替代役不必持槍。&br&&br&研發替代役:高學歷者限定,說是服役,其實是到某家企業去上班,如果表現良好,役期滿後就直接在那家公司繼續待著,算是最爽的一種役別吧。&br&&br&軍種發面,大致上有空軍、陸軍、海軍、海陸特戰隊,基於各種原因,就不說太細了。&br&&br&空軍普遍被認為是「公子兵」、「爽兵」,因為義務役只服役一年,所以除了掃地、跳砲操以外,基本上沒有開戰鬥機的份,吃好睡好。&br&&br&我本身是空軍,新兵訓練時由陸軍代訓,正式下部隊後發到了後勤單位去,後來當上了將軍的駕駛,一路爽到退伍。&br&&br&台灣近年來比較不歧視替代役了,但是以前沒當兵是會被人笑話的。&br&&br&一來是因為酒席間,當兵是所有男人的共同回憶,大家都在比自己以前過的有多慘。而替代役自然就不被看在眼裡,因為替代役幹的事就像是在小學校當警衛,或在區公所幫忙打字之類的,當然我也有認識在指揮飛機的替代役,不過普遍來說還是爽人居多。&br&&br&而痛苦的回憶通常不是來自於軍中的訓練與磨練,而是「學長」帶來的痛苦。&br&&br&就像前陣子台灣新聞鬧很大的洪案,便是因為學長不當管教造成的遺憾。&br&&br&因為士官數量有限,所以管教新兵的工作就落到老兵身上,各種霸凌都會發生,耐的住的就順利退伍,耐不住的自殺或拿槍殺人的比比皆是。&br&&br&而最後,服兵役最大的考驗,就像我一樣。&br&&br&入伍第一天,頂著剛被剃掉的光頭躺在軍床上看著手邊的行動電話,上面簡訊寫著:「你當兵加油,我們分手吧。」&br&&br&&b&*****下面是退伍後寫的一點心得****&/b&&br&&br&今天整理房間時,意外發現一本新訓時利用成功手冊寫下的日記,想起了好多回憶,想趁這些記憶還溫熱的時候把它們給寫下來。&br&&br&&strong&「兵役這東西,可以躲的話就盡量躲,進去只是浪費你一年(甚至更久)的生命而已。」&/strong&&br&&br&在我入伍前每位朋友都對我說這句話,唯一一個鼓勵我快點進去當兵的就是我老爸,他的觀念很固執,一直停留在男人不當兵就無法蛻化為真正男子漢的年代,甚至連替代役他都無法接受,當時我因為膝蓋開刀準備申請替代役時,他搶在我前面跟醫生說&strong&「請不要開立證明,他可以當兵,如果因為這樣就要去當替代役,那乾脆就不要開刀了,連替代役都別當了。」&/strong&&br&&br&那時對父親很不能諒解,但一眨眼自己已經退伍一年有餘了,回想起那段日子,我不覺得浪費了任何時間,也不能認為是浪費時間,就算是被關在軍營一年,那一年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啊,如果去否定它,那我的人生豈不是空白了一年?&br&&br&人生沒有永遠順遂的,正在求職也好,正在失戀也好,正在唸書也好,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的生活,都是你正在過的生活,也是你曾經度過的生活,我認為所有發生在生命中的事都是好事(多年戀情破局、破產、負債、雙親離異、重病開刀、因入伍被迫辭職等事我都遇到了,總有資格說這種話吧?)&br&&br&從軍入伍的一年,磨練了我的耐性與抗壓性,將原本狂妄的銳角磨成了溫吞的鈍角,也增廣了自己的見聞,認識了吸毒的同梯,還有在巴西紙醉金迷過數載的士官長,甚至有正在研發超級科技的博士生,這些人士的故事在外頭的世界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聽到的。&br&&br&&strong&爽,還有人比你更爽;苦,還有人比你更苦。&/strong&&br&&br&我承認自己是爽兵中的爽兵,但在從軍歷程中也被學長欺負過,第一次放假回家打電話給姑姑訴苦,她冷冷的說「如果連這關也度不了,你乾脆死在軍中算了。」&br&&br&真是怪了,我的家人怎麼都這個樣子?&br&&br&但我還是平安退伍了,而且相當懷念那段日子,懷念在裡頭遇見的每個人,我的老長官現在正在北部某單位服役,另一位老長官則因故先行退伍了,可在我心中永遠感念著這兩位長者,期望有一天能再與他們共進一餐。&br&&br&對我而言,當兵是一段難忘的過程,我無法斷定它是否是浪費時間的一年,但我相信自己在這一年絕對是有收穫的。&br&&br&&strong&要嘛就是閉起眼睛享受它,要嘛就是挺身而出去反抗它。&/strong&&br&&br&當兵是這樣,工作是這樣,生活更是這樣。
台灣服役主要分為義務役、志願役、替代役與研發替代役四種,正期軍士官不在此列。義務役:身體健康,成年男性都要服役,在服役前出國或是未報到都算逃兵。志願役:就是自願去當兵的,役期服畢後,決定簽下去,沒記錯的話是四年一簽,可以從志願役士兵一路升…
怎么叫国民党建国。&br&建国百年说的是中华民国吧。
怎么叫国民党建国。建国百年说的是中华民国吧。
来自子话题:
藤子不二雄画的《毛泽东传》,&br&当时出版了四部革命家漫画。&br&马克思,毛泽东,希特勒,穆罕默德
藤子不二雄画的《毛泽东传》,当时出版了四部革命家漫画。马克思,毛泽东,希特勒,穆罕默德
这个漫画,可以增加新的一小节了:&br&&img src=&/cbbe05d88ac0fc0be5b374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cbbe05d88ac0fc0be5b374_r.jpg&&&img src=&/fac71dd627be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fac71dd627be_r.jpg&&&img src=&/b19b1bffdf8f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b19b1bffdf8f_r.jpg&&&img src=&/3808eba8a8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3808eba8a8_r.jpg&&校长要活到今天也得被这帮不肖子孙气死,咱不说光复大陆了起码底气不能丢啊_(:з」∠)_小马哥前一阵子刚说完对岸仍然是我们宪法上的国土,这厢跟分裂分子打得火热_(:з」∠)_
这个漫画,可以增加新的一小节了:校长要活到今天也得被这帮不肖子孙气死,咱不说光复大陆了起码底气不能丢啊_(:з」∠)_小马哥前一阵子刚说完对岸仍然是我们宪法上的国土,这厢跟分裂分子打得火热_(:з」∠)_
来自子话题:
在臺灣, 1949年之後的早年(但也持續了約四十年), 民初知名作家, 親共作家/學者, 包括頗多&br&未能跟著來臺或到海外, 仍待在大陸的作家跟學者的小說和著作, 是被當時一黨獨大的國民黨,&br&依照其專斷獨斷, 用行政命令, 以簡單制式的理由, 便可禁止公開印行在書局販售的(亦即所謂&br&禁書); 而比如像斯诺的西行漫记, 這種在講早年共產黨/紅軍區的書籍, 是被視為「為匪張目」&br&作宣傳的書, 當然也在被禁之列。而又比如柏楊跟李敖等等人的書, 還有會對當時以一黨來&br&專有的政權不利的雜誌, 亦然(頂多會給個冠冕堂皇但簡單的理由來禁刊跟禁止銷售)。&br&&br&然而, 當年在一些舊書攤(對舊書攤的管理, 或其實就是黨對舊書攤的控制, 不若對書局那麼嚴密),&br&仍可以找到其中的不少雜誌跟書籍。不見得就是舊書, 特別是大陸之前作家跟學者的作品當中,&br&更有不少是在臺灣新翻印者, 只是沒有打上印刷廠名稱, 封面上甚至連作者名字都付諸闕如的&br&版本。這往往在舊書攤可以找到。這種書我當時要不就有在舊書攤佇足翻閱, 要不就有買回家,&br&享受「夜半閉門讀禁書」的樂趣。&br&&br&但是, 那是臺灣戒嚴時期(), 民主自由化之前, 二三十年之前, 想都沒想到會有&br&可連接世界的網路的時代, 而若要較大量的各類資訊, 是僅能靠印刷品來提供的那個時代。&br&那是整整新一代臺灣人出生到成年, 之前的事了。&br&&br&之後到現在, 沒有哪一任的政府敢再如此, 現在或過去的大陸作家所寫的書籍, 會不會&br&有人輸入引進, 或取得版權來印行銷售, 是個別出版社依其市場判斷來作決定了。&br&&br&之前那種現象在臺灣, 完全是過去的事, 過去的現象了。
在臺灣, 1949年之後的早年(但也持續了約四十年), 民初知名作家, 親共作家/學者, 包括頗多未能跟著來臺或到海外, 仍待在大陸的作家跟學者的小說和著作, 是被當時一黨獨大的國民黨,依照其專斷獨斷, 用行政命令, 以簡單制式的理由, 便可禁止公開印行在書局販售…
来自子话题:
治理好台湾的是蒋经国这个共产党人
治理好台湾的是蒋经国这个共产党人
南京保卫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国军方面为15个师(13个师,教导总队,宪兵及江防部队),满员为18万人,但除41,48师以外,其余部队皆为淞沪会战撤出之部队,据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的说法,实为8万人,其中新兵3万人。在南京包围战中唐生智曾经目睹这样的情况,全德式装备的教导总队虽有火炮,但是新兵未经训练,竟无人会操炮。&br&日军方面,为朝香宫鸠彦亲王的上海派遣军(下辖3,9,11,13,16师团),柳川平助的第10军(下辖6,18,114,5师团第9旅团),第3飞行团。大约为10万人左右,其中直接进攻南京的部队为5万人左右(6,9,11,16,114师团)。回顾淞沪会战70万国军不敌30万日军,现在国军恰逢新败,而日军则士气正盛,加之原有的训练,战斗素养和装备差距,高下已判。&br&战役决心和指挥方面,国军方面不仅是李宗仁反对守南京,白崇禧,陈诚,张群,何应钦,以及德国顾问法肯豪森都认为南京无法防守,不必做无谓的牺牲。只有唐生智认为:“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犠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高最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蒋介石对此则是非常为难,在11月26日的日记中说:“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也就是说,南京保卫战,只是政治需要而非军事决断,后来指挥失误,撤退混乱就不足为奇了。&br&日本方面则是决心十分坚定,中国方面军松井石根,第10军柳川平助都是”中国一击派”中的强硬人物,认为只要拿下南京首都,中国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为此不惜违反军部的“统制线”,擅自扩大攻击范围。&br&两者比较一下,南京的失败可以说,在淞沪会战时已经注定了。至于迁都重庆,完全出于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意图,沿长江层层阻击,苦待世界局势和日本战略的变化。
南京保卫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国军方面为15个师(13个师,教导总队,宪兵及江防部队),满员为18万人,但除41,48师以外,其余部队皆为淞沪会战撤出之部队,据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的说法,实为8万人,其中新兵3万人。在南京包围战中唐生智曾经目睹这样的情…
刚从台湾交换学习回来,一直还念念不忘,做点分享吧!
&br&相比祖国的大山大河,人满为患,台湾是个挺小清新的地方,台湾人环保觉悟高,景点建设也比较有规划,南部人尤其热情!我个人感觉处处是景,各有味道。记得带个好相机!
&br&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
&br&1. 猫空缆车。 从北市中心出发,搭个捷运木栅线,于半空铁轨中品味大台北。约莫下午3:30左右抵达猫空缆车售票处,通常排队买票要一个小时。下午5点左右上缆车,此时夕阳正美;缆车徐徐上升,天色渐渐转暗,台北入夜,远处的101光影迷人。一城市的华灯初上,一缆车的唯美浪漫。如果此时旁边刚好有个相好,呵呵你懂的。
&br&2. 高雄的西子湾
浩瀚的高雄港与他对望,美丽的中山大学依湾而建。阳光,沙滩,灯塔,轮船,湛蓝的海水...一下子迷失
&br&&br&3. 福隆
东北角的一个沙滩。从台北赶台铁而来,一定要注意一个站牌:”暖暖“(如果你听过梁静茹那首歌的话)。福隆沙滩有点特别,海水不是平滑入滩,岸的边缘有勾出一块凸地,有点像 U 字形,左连岛,右接海,然后一座小桥横跨中间。经常是风和日丽瑞日普照,层次、颜色十分分明。
&br&&br&4. 鹅銮鼻的灯塔 台湾最南郊,西接浅海峡遥望望大陆,东邻太平洋远观吕宋。
&br&暂且先说这么多吧,个人浅见。最后,一定要提醒的事-----环岛吧!
&br&单车或是机车,公路线或是海线,个人或是结伴,男或女,在台湾,环岛是一次与梦想激情相碰的旅程。沿途风光,在地民俗,花莲台东的美丽田园,南部民众对单车客英雄般的欢呼,东海岸线唯美的海景......一句话——无环岛,不台湾!
刚从台湾交换学习回来,一直还念念不忘,做点分享吧! 相比祖国的大山大河,人满为患,台湾是个挺小清新的地方,台湾人环保觉悟高,景点建设也比较有规划,南部人尤其热情!我个人感觉处处是景,各有味道。记得带个好相机! 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 1. 猫空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仙难求番外梨花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