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收获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学案_好文章摘抄-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学案[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学案作者:楼兰蜜语&&来源:&&时间: 07:18:23阅读:所属专栏:
第1课时&& 繁盛一时的隋朝 (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3、& 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在&&&&&& 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中心在&&&&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设想: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诊断评价】(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四、系统总结:五、巩固训练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5、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 贞观之治  (总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唐朝的建立以及唐太宗和武则天采取的统治措施的知识。2、理解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学习重点】贞观之治的原因。【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  && 。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2、贞观之治:(1)原因:①吸取&&&& 的教训;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④提倡节俭;⑤合并&&&& ;⑥任用贤才和虚心&&&& (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 )。(2)结果: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动脑筋:读一下课本第8页唐太宗的那段话,想一想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3、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后将国号改为&&&& 。(2)统治措施:①继续实行发展&&&&&&&&& 的政策;②继续注意选拔贤才。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于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1、结合课本第9页的小字部分,找几名同学来排演一下当时的情景,我们也感觉一下唐太宗那种虚心纳谏的美德。2、如何评价唐太宗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1、隋朝从建立到灭亡共存在了A、35年&& B、36年&& C、37年&& D、38年2、今天的西安(长安)曾被许多统治者选择作为都城,她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朝代属于这六朝的有①西汉 ②东汉 ③隋朝 ④唐朝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下列有关“贞观之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唐太宗把地方的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保证4、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龄 ②姚崇 ③魏征 ④宋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5、你能说出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时&& 开元盛世 (总第3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2、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学习重点】开元盛世;唐都长安。【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经济的繁荣:⑴农业: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和&&&&& ;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⑵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②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 、刑窑&&&&& 和&&&&&& (最著名的)。⑶商业:①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 、扬州和&&&&& 。②长安: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 的大都市。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期,历史上称为“&&&&&&&&& ”。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后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907年唐朝灭亡。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结合课本15页唐朝长安平面图,根据你所居住的城镇或村庄设计一张建筑布局图。并发挥一下你的想象,构建一座你心目中的美好家园。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 (总第4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 、&&&&& 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⑴唐太宗:①扩充&&&&& 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课本18页的第一、二段材料分析一下,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为了能够以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你要通过什么途径才可以有这个机会呢?设想一下如果你几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进士,那你会有什么感想呢?途径:感想: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课& “和同为一家”总第5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和并能够简述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2.引导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②在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过程中,有两位女性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她们分别是(&&&&&&&&&&& )和(&&&&&&&&&& )。③吐蕃的两位赞普是&&&&&&&&&&&&&&&&& 和&&&&&&&&&&&&&&&&& 。④连线搭配:千寻塔&&&&&&&& 吐蕃&&&&&&&& 维吾尔族大昭寺&&&&&&&& 南诏&&&&&&&& 藏族布达拉宫&&&&&& 回纥&&&&&&&& 彝族、白族2.合作探究①组内、组际交流。②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民族平等?3.拓展延伸民族关系问题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政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某些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试列举几例比较有名的民族交往事例分析采取此种措施的原因。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①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 A、吐蕃 &&&&B、回鹘&& &&C、突厥&&&& D、H②回鹘衣装回鹘马,描述了唐朝长安少年的时尚装扮,请问回鹘是今天的哪个民族?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A、唐与南诏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突厥的关系&&&&&&&& D、唐与回纥的关系④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⑤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A.H  B.突厥  C.回纥  D.吐蕃⑥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 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⑵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总第6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①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②中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是什么?③新罗与中国交流的事迹有哪些?④日本从&&&&&& 皇帝时开始派“遣唐使”。⑤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⑥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 。⑦天竺就是现在的&&&&&&&& 。唐太宗在位时期,高僧&&&&& 西游天竺。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有《&&&&&&&&&&&&&&&&& 》一书。2.合作探究①组内、组际交流。②你从玄奘、鉴真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③你觉得吴承恩的《西游记》描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取经”故事中,哪些人物是实有其人?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和历史史实不符?④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3.拓展延伸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在中外交流史上名垂青史的人物,试列举一二作一简要叙述。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①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C、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②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③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④_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⑤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⑥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A印度&&& B波斯&&&& C高丽&&&& D天竺⑦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⑧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总第7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影响,培养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诗的赏析,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通过学习,认识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以此激发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学会做人应德才兼备。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诗坛”。难点:认识赵州桥;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①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 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②赵州桥设计科学的表现是什么?③唐朝的&&&&&&&&&&&&&& 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气势宏伟,富丽堂皇。④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印刷品。⑤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 多位诗人的近&&&& 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 &&&和&&&&&&&&&&& 。诗人称谓生活的时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点诗仙盛唐盛唐转衰《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白居易中唐⑥完成下列表格内容⑦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2.合作探究①组内、组际交流。②甲:“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乙:“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甲乙二人谁说的对?为什么?③看图(课后关于桥的插图)分析与调查:这些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图,看看这些桥与赵州桥相比,各有什么特点?3.拓展延伸你从唐朝几位诗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谈谈如何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①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②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③“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体现了药王&&& 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精神。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④唐朝中期,诗坛掀起改革浪潮,以&&& 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提倡诗歌要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⑤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A.春秋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⑥下面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赵州桥DD李春      B、“三吏”――李白C、“诗史”DD杜甫      D、《秦中吟》――白居易⑦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⑴采菊东笠下,悠然见南山&&&&&&&&& ⑵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⑷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总第8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2.理解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并能够叙述阎立本、吴道子各自的创作特点。3.认识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同时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诗文鉴赏能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难点: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①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 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③连线题:颜真卿&&&&&&&&&&&&&&&&&&&&& 《步辇图》柳公权&&&&&&&&&&&&&&&&&&&&& 《多宝塔碑》阎立本&&&&&&&&&&&&&&&&&&&&& 《霓裳羽衣舞》吴道子           《玄秘塔碑》李隆基           《送子天王图》④苏轼赞扬颜真卿书法的诗句是“&&&&&&&&&&&&&&&&&&&&&&&&&&&&&&&&&&&&&&&&&& 。”⑤ &&&&&&&&&&擅长人物故事画;&&&&&&&&&& 画技高超,注重线条的变化,后人称他为“画圣”。⑥石窟艺术在&&&&&& 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 。大部分洞窟是&&&&&& 时期开凿的。除精美的壁画外,还有无数形象生动的&&&&&&&&& 。同时石窟内存有大量的&&&&&&&& 、&&&&&&&&&& 等。2.合作探究①组内、组际交流。②为什么会把颜真卿的字作为雕版印刷的标准字体?③“颜筋柳骨”的说法是否仅限于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人的字写得好?为什么?3.拓展延伸隋唐时期促使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系统总结5.巩固训练①《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A.柳宗元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杜甫②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A.山水画  B.人物故事画  C.写意画  D.花鸟画③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④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A、魏晋时期&&& B、前秦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⑤用“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样的“笔谏”来劝谏皇帝的是(&&&& )A、颜真卿   B、王羲之  C、欧阳询   D、柳公权⑥隋唐之际,绘画的特点是⑴素描开始出现&&&&&& ⑵宗教画的气息越来越浓厚⑶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大量出现& ⑷宫廷壁画开始出现A、⑴⑵&& B、⑵⑶&& C、⑶⑷&&& D、⑴⑶⑦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呈现出的特色是⑴气势恢弘、风格多样&&&& ⑵优美和谐、铿锵热烈⑶哀婉细腻、如泣如诉&&&& ⑷激昂悲壮、沉郁悲怆A、⑴⑵&&& B、⑵⑶&&& C、⑶⑷&&& D、⑵⑷⑧“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宋《续书断》请回答:A.这是对哪位书法家的称赞?B.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6.当堂反思:学到了…,疑惑有…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总第&&& 9&&&&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2、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正确性评价澶渊之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50页概括契丹势力不断强大的原因2、阅读教材50―52页在课本上标出并记住契丹(辽)、北宋、西夏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3、列举宋辽、宋夏和与战的事例、议和的内容及影响4、阅读教材53―54页,标记并记住金、南宋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辽、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及时间5、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可与同学交流)6、简述宋金议和的时间、内容、影响(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①结合课本51页的两种观点,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②岳飞抗金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什么?你怎样看待岳飞?③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三)拓展延伸1、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后来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是同一类性质的战争吗?你如何看待本课所学习的民族之间的战争的性质?2、你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并立有何看法?(四)系统总结1、方法归类:学习民族关系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2、网络建构辽民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族  北宋政       交战   议和        和平、民族友好、权  西夏                  民族融合是历史并  金                   发展的主流立      郾城之战  宋金议和南宋(五)巩固训练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的诗句,其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     、      。3、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吗?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此事发生在      年。4、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澶渊之盟反映了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B、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大量岁币,可以说收入颇丰C、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使其背负了沉重的负担D、澶渊之盟使宋辽对峙,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毫无积极意义5、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划定双方的边界      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6、阅读下列材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回答:⑴文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⑵哪一事件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一事件有何影响?7、对比课本52、54页两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主流是什么?⑵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几个?列举它们关系的事例各一个。⑶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宋与金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总第 10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2、理解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3、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关注当今经济的发展。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56页的内容⑴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⑵一句话总结南方农业发展的概况。⑶标划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2、阅读教材57页的内容,标划出南方手工业兴旺的表现。3、阅读教材58页⑴总结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可组内讨论)⑵描绘一下临安的商业发达的情况。⑶标划并记住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海外贸易的范围、政府的政策、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出现于何时何地?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4、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⑴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⑵你认为哪些条件促成了宋代商业的繁荣?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什么时候开始?何时完成?(三)拓展延伸想一想,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我国古代自唐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超过北方,又具备了哪些因素?你觉得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四)系统总结1、知识建构基础&&&&&&&&&&&&&& 基础农业发展     手工业兴旺    商业繁荣基础2、方法总结:学习经济方面的内容应注意哪些要素?(五)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C、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发展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应出现于我国A、唐朝&&&& &&& B、宋朝&&&&&&&& C、元朝&&&&&&&& D、明朝3、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宋代商业的发展&&&&&& &&&&&&&&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4、以下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描述错误的是A、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B、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欧洲和非洲东海岸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6、阅读下列材料“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南宋诗人陆游请回答: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总第  11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娱乐活动、节庆风俗2、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原因3、认识经济繁荣发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学习重点:衣食住行的变化、瓦子的含义学习难点:瓦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官员贵族由节俭到奢侈衣&&& 衣&& 劳动者多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多穿短衣食&&&&&&& &&&妇女(&&&&&&&&& )的陋习逐渐传开住&&&&&&&&& 种类繁多:有小吃、冷饮等行&&& 食&& 肉食 北宋以(&&&&&& ) 为多的&&&&&&&&&&&&& 南方人多吃鱼变&&&&&&&& 农村:百姓多住(&&&& ) ,富裕的以茅屋和瓦房结合化&&& 住&& 城市& 平民住房多为长方形,以草或瓦覆盖富裕的有四合院,贵族官僚宅地相当宏丽行:多用牛车、驴车、乘轿;交通比较发达;(&&&&& ) 兴旺前提:城市繁荣,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瓦子& 含义:东京城内 (& )兼营商业的场所,内有“勾栏”娱乐和节日&&&&&&& 作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节日:今天传统的节日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 ()(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⑴妇女缠足是对人身心的摧残,为什么这种现象却存在了近千年?你有什么看法?⑵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根源是什么?⑶(三)拓展延伸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复杂且呈弱势,社会风貌却呈现万千气象,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四)系统总结充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述一下宋代人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娱乐和节日)。(五)巩固训练1、如果你生活在宋代普通百姓家,所穿衣服的颜色应该是A、蓝色&&&&&&& B、红色&&&&&&& C、黑白色&&&&& D、自己喜欢的颜色2、两宋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A、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 D、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贫困3、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4、下列关于宋朝饮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东京夜市有许多小吃&&&&&&&&& B、南宋肉食以羊肉为主C、北宋肉食以羊肉为主&&&&&&&&& D、夏季集市上有冷饮卖5、宋朝时普通百姓的住房主要是A、茅屋&&&&&&& B、四合院&&&&& C、楼房&&&&&&& D、别墅6、宋诗里“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兴旺A、饮食业&&&&& B、建筑业&&&&& C、旅店业&&&&& D运输业7、宋朝时达官贵人出门普遍乘坐的是A、马车&&& B、牛车&&& C驴车&&&&& D、轿子8、假如时光倒流,你在北宋初年来到东京,不可能做到的是A、到瓦子听书、购物&&&&&&& B、吃冷饮C、在酒店里用交子买单&&&&& D、乘牛车去郊游9、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根源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10、阅读下列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请回答: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反映了人们正在欢庆什么节日?当时的人们称它为什么?⑵这首诗反映了我国古代过这个节日的哪些风俗习惯?11、简答: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总第 12   课时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际。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学习难点:行省制度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66―67页回答:⑴蒙古族生活在(&&&&&&&& )上,(&&& )统一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 ),建立蒙古国。⑵思考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⑶(&& )年 (&& )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即今(&& )⑷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思考文天祥为什么受人尊重?2、阅读课本68―69页⑴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吗?⑵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郊管辖的?⑶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形成。(二)合作探究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⑵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⑶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有什么影响?⑷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两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新特点?(三)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元朝民族融合的史实,结合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和当今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现实,你有什么启示?(四)系统总结要点回扣:三个时间:    年、     年、     年三个人物:    、     、四件大事:①统一蒙古②建立元朝③行省制度④民族融合(五)巩固训练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6、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圳特区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8、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9、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⑴两朝的运河有何不同?⑵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⑶两朝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⑷大运河要古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你认为今天还有利用价值吗?举例说明。(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总第&& 13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2-74页“导入框”、课文、插图和“动脑筋”内容,自学并回答以下问题: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其发明的时间、应用及外传的情况?(可组内讨论)2、沈括、郭守敬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们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试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组内讨论完成)(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2、结合课文“南宋突火枪”、“元代火炮”和导入框“火箭”插图,“动脑筋”:它们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3、教师对自主学习中的第三个问题加以引导,并通过师生的合作规范完成对此题的作答。(三)拓展延伸: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系统总结:宋元的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2、指南针&&&&& (发明、应用、外传)3、火药(五)巩固训练: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 )A、蒙恬& B、孙武 C、卫青& D、岳飞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韩非子q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打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材料四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用它来看风水。”读后请回答:(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是&&&&& 、&&&&&&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南针所发挥的作用。(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怎样?(4)材料四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六)当堂反思:说出这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总第 14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2)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3)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三)拓展延伸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四)系统总结: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3、绘画和书法(五)巩固训练: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 )A、诗& B、散文& C、词& 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 )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米芾5、阅读下列材料: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请回答:(1)&&&&&& 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部书?谁主持编写的?哪个朝代的人?(2)&&&&&& 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根据材料,说一说该书的内容。(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该书作者的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4)&&&&&&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该书作者和谁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他写有哪部史学巨著?6、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回答“(1)&&&&&& 上述材料摘自哪首词?作者是谁?该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与材料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是谁?与材料词风不同的南宋词人是谁?(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总第&& 15 课时)学习目标:1、& 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2、& 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 从概念上理解何为“八股文”并正确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学习重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目的,分析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 “八股文”概念的理解,对社会的影响。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了解元朝灭亡的原因,并在课本上标画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定都等相关知识。2、& 归纳记忆明太祖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可组内讨论完成)3、& 何为“靖难之役”在课本上标画并记忆迁都北京的时间、在位皇帝、目的。(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丞相之职是哪个皇帝时开始设立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2)让同学们看课本89页关于特务的小字资料,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小品,以加深理解设特务机构的目的,及其职能。(3)何为“八股文”,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的知识,总结科举制从隋朝创立到明朝的发展,全面认识科举制在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四)系统总结:1、知识建构:君权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2)措施(3)靖难之役到迁都北京2、方法归类:归纳学习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应从几方面入手?(五)巩固训练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 )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隋文帝杨坚D、明太祖朱元璋4、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5、阅读下列材料: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请回答:(1)&&&&&& 材料中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2)&&&&&& 作者的言论主要抨击了这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 实行这一制度的后果如何?(4)&&&&&& 作者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有何危害?6、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总第 16& 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 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3、&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 标画并记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最远、规模、意义等相关知识。2、& 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简述其抗倭的经过。并明确其抗倭的意义。(可分组讨论完成)3、&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为什么说是“攫取”呢?(分组讨论完成)(二)&& 合作探究:1、& 我的问题:2、& 我们的问题:3、& 老师的问题:(1)郑和远航取得巨大的成功,结合教材94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一下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2)“倭寇”指的是哪些人?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教材96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3)戚继光、岳飞、文天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三)拓展延伸: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四)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趋势加以分析。示意图:(五)巩固训练: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A、台州B、温州C、福州D、泉州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 )A、1553年,1999年B、1554年,2000年C、1355年,1999年D、1533年,1997年4、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C、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D、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5、看教材95页的资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朝代什么事情?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2)这件事起了什么作用?(3)观察郑和下西洋图片,你能想象并描绘一个片断吗?(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日趋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何启发?(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总第 17 课时)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了解和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2、 通过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标画并记忆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的相关知识。2、& 标画并记忆清朝设军机处的目的、时间、职责、标志。3、& 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时间、后果。(可组内讨论完成)(二)&& 合作探究:1、& 我的问题:2、& 我们的问题:3、& 老师的问题;(1)&&&&&& 试做教材100页的动脑筋,并谈谈努尔哈赤在满洲兴起中的作用。(2)&&&&&& 试概括归纳清初加强君权的措施?并与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作比较,由此你看出什么问题?(3)&&&&&& 文字狱自古就有,谈谈你所知道的历史上的文字狱。(三)&&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所学,分析君主集权强化的利与弊?(四)&& 系统总结:君主集权的强化:1、&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2、& 君主集权的强化:①设军机处②大兴文字狱(五)&& 巩固训练:1、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 D、乾隆帝2、清朝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0A、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B、设六部 C、军机处的设置D、内阁的设置3、满洲前后建立的政权有(&& )①元& ②金& ③后金& ④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5、阅读下列材料:“军机大臣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清& 赵翼请回答:(1)材料中的“军机大臣”是什么机构中的办事大臣?(2)这一机构何时创立?其目的是什么?(3)这一机构的创设有何影响?6、阅读下列材料:“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所出试题为“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清政府却在“维”“止”二字上做文章。结果查嗣庭被押回京,关进监狱,病死于狱中。雍正帝气恨难消,命人戮尸示众。其子坐死,家属流放”。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2)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3)实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是什么?(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课题: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习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2、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尼布楚条约》的意义。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习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学习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背景:明朝后期,――殖民者侵占台湾。2、过程:――年郑成功率船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包围――,守军投降;围攻――,头目揆一讲和;――年收复台湾。3、意义: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历史上的――。(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时间:――2、意义:加强了――――――――;巩固了――――――――。(三)雅克萨之战1、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把――、――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2、过程:(1)第一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2)第二次:再次出兵,击毙――。3、结果:签订《尼布楚条约》(1)时间:――(2)地点:――(3)双方:――、――两国(4)特点:经过――协商签订的第一个――条约。(5)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如何评价郑成功?2、中国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麽?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2、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1)郑成功包围赤嵌楼(2)清军进入台湾(3)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4)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 )A、2、 1、 3 、4& B、4 、1 、2 、3 C、4、 1、 3 、2& D、2 、1、 4 、3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4、下列史实中最能批驳“台独”分子“两国论”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台湾府& D、雅克萨之战5、中国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属于(& )A、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B、争霸战争& C、侵略战争& D、反分裂国家战争6、根据 《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中国领土?(& )A、黑龙江流域&&&& B、乌苏里江流域&&&& C、库页岛&&&& D、外兴安岭以北7、阅读以下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材料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2)有哪些证据可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3)今天,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我们应表明什麽立场?你认为台湾最终能否回归祖国的怀抱?为什麽?8、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方面作了哪些努力?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课题: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目标:1、了解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 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2、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胜利的原因;归纳总结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学习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学习难点: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的掌握;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一)对西藏的管辖:1、措施:(1)确立册封――、――的制度:顺治帝赐五世达赖“――”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封号。(2)设――,代表中央政府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的管辖。(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1、回部:在西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等族人,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2、背景:――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3、经过:――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4、结果:设――,管辖包括――在内的新疆地区;在新疆驻军队,设――,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背景:土尔扈特是――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下游,受到――的控制和压迫。2、经过:――年,在首领――率领下回到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3、意义: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四)清朝疆域:西跨――,西北达――;北接――,东北至――――――――;东临――,东南到――――――――――――等;南至――。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同中央的关系有何变化?2、用学过的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清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清朝前期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2、清军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胜利的原因是(& )A、清军执行只诛首恶、不杀无辜的政策&&& B、大小和卓建立了割据政权C、叛军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D、平定叛乱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正义之举3、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 )A、沙俄的控制和欺凌& B、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C、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D、清朝国力的强盛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元、清&&&&&& B、金、元&&&&&& C、辽、清&&&&&& D、元、辽5、下列有关清朝的疆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到西伯利亚& B、西北达波斯&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D、南到南海岛6、元朝和清朝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在哪方面有所不同(&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西藏进行有效的管辖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者侵略取得胜利7、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1)册封五世班禅(2)册封五世达赖(3)设驻藏大臣(4)设伊犁将军A、2 、1 、3 、4&&&&&&&& B、3 、4、 2 、1&&&&&&&& C、1、 3 、4 、2&&&&&&&& D、4 、3 、2、 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乾隆帝下&&&&&&&&&&&&&&&&&&&&&&&&&&&&& 令清军平叛,在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两年的战斗,叛乱被平定。材料二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 他们克服严寒、酷暑和疫病及追兵的追击,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请回答:(1)两则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麽历史事件?其首领分别是谁?(2)两个事件的性质有何不同?两者对照你有何感想?9、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巩固和发展的?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课题: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学习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作物――、――、――、――、――等。2、手工业:(1)棉纺织业:从――向――推进。(2)丝织业:――、――。(3)制瓷业:以――为中心。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是全国性商贸城市。(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时间:――2、地区:――、――等江南地区3、领域:――部门4、特征:以生产――为目的;“――出资、――出力”。5、实质:机户是――――――,机工是――――――;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是――――性质的生产关系。6、发展:清代具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三)“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1)――――――――――――――――――――;(2)――――――――――――――――――――;(3)――――――――――――――――――――。2、过程: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统一台湾后,实行――通商;后来只开放―― 一口通商,由“――”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影响:(1)积极方面:――――――――――――――――――;(2)消极方面:――――――――――――――――――,―――――――――――――――――――――――。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你能说一下明清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吗?2、说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区、领域、条件、标志、及其实质。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1、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分别产生了什麽影响?2、清朝为什麽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这种政策造成什麽严重后果?从中你得到什麽启示?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棒、甘薯最早应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2、假如你是明清时期一位精明的商人,那时你最有可能去经商的城市是(& )(1)苏州 (2)北京& (3)松江&& (4)南京A、1 、3&&&&& B、2、 3&&&&&& C、2、 4&&&&&& D、3 、43、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明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C、明初经济兴盛&&&&&&&&&&&&&&&&&&& 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朝的统治6、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给英王的敕谕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往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请回答:(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政府采取了什麽政策?(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麽?(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麽危害?(4)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你认为这段历史给我们什麽启示?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课题: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3、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学习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学习难点: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一)建筑成就:1、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明长城:东起――,西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二)科技巨著:1、李时珍:《――》,是――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2、宋应星:《――》,总结了――和――生产技术,强调――要协调发展。被称为“――――”。3、徐光启:《――》,农业百科全书。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2、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成就概括出来吗?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1、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体现了哪些时代特色?从这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精神?2、你能说出长城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吗?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2、某中学中国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遗址&&&& C、嘉峪关遗址&&&& D、玉门关遗址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4、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5、《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不同点是(& )A、作者朝代不同&& B、图文并茂&& C、被译成多国文字&&&& D、吸收外国的科学知识6、“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地之间物以万计,因此人类要做的事情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请回答:(1)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吗?(2)你觉得这段话对我们今天有什麽指导意义?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课题: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2、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3、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学习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一)小说:1、特点:――――的成熟阶段。2、内容:反映当时的――,表达人民――、――的意愿。3、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是最早的――――――。(2)《水浒传》:& 作者――,是第一部――――――。(3)《西游记》:& 作者――,是充满―――――――。(4)《红楼梦》:& 作者――,具有高度的――和――,是我国――的高峰。(二)戏剧:1、汤显祖:代表作――――。2、京剧:――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以――和――为基础。(三)书法:明朝的书法以――、――见长,书法家――,兼有“――――”之美。(四)绘画:1、特点:以――、――居统治地位。2、代表:明末的――,清初的“――”。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2、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何共同之处?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制作一个表格,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3、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知道它是什麽时候形成的吗?(&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5、《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7、作品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A、柳公权&&&&& B、董其昌&&&&&& C、徐渭&&&&&& D、颜真卿8、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请回答:(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麽时候创作的?(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麽?(3)《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好文章摘抄热点好文章摘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