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院校最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丢了 就业协议书问题

增城日报__珠江职院周刊_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往期回顾: 出版日期: 第A3版:珠江职院周刊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珠江学院就业办主任 唐新国 字数:2714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是明确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协议,也是高等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管理、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确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必需过程和依据。但在实施中却存在着对就业协议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内容模糊,导致就业协议违约严重等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和派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作一些探讨。就业协议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就业协议认识不足,签订就业协议随意性强。&&&&应届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须签订由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是转递毕业生档案和户口关系、办理报到落户手续的依据,也是毕业生拿到毕业证、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之前的重要劳动保障。但是,有些高校就此对毕业生讲解不够,很多毕业生认为只要找到好工作、拿到毕业证、能与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了,签不签就业协议无所谓,因而拒签或只要求用人单位盖个章,空着协议内容交给学校潦潦了事,结果,按照有关规定,让报到证自动生成派遣到生源所在地,造成许多麻烦。&&&&另外,由于就业协议的法律保障度极低,对用人单位的利益考虑不周,有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一般只同意签订实习协议,有些单位即使签订了,也是流于形式,空着协议内容,非常随意。&&&&高校本来在就业协议中起着签证监督的作用,然而有些高校为了图方便,先在就业协议上签字盖章,然后随便交给毕业生任意处理,这样就使就业协议失去了签证的作用;有些高校则对毕业生交来的协议书,不加审核,空着一些协议内容,也进行签字盖章后,上报就业方案,这也失去了签证的作用。这样对毕业生的劳动保障和违约处理等带来了隐患。&&&&二、目前的就业协议局限性较多,主要表现为:&&&&1、就业协议受户口制度的制约。&&&&按规定,跨地区就业,除了签订就业协议外,还要就业地主管人事部门的接收函,这样才能上报就业方案和办理报到证。由于目前的就业形势,大部分毕业生找到的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当地人事部门基本不予办理接收函。所以毕业生即使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也报不了就业方案,这样就大大挫伤了毕业生签约的积极性,所以有些毕业生只为了应付才签约或干脆不签约,使签约率大为降低。&&&&2、毕业生档案难以同城派遣。&&&&若跨地区就业,假如无相关有效的接收证明,其毕业生档案也无法派遣到用人单位或单位所在地区人才市场办理人事代理,只能派遣至生源所在地。档案是用人单位对职工定岗、定位、定级、职称评审、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甚至出国政审、办理离退休手续的重要依据。毕业生办理有关事务还要返回生源地,这样很不方便,造成许多事务办理困难,若要派遣至就业所在地,必须到所在地人事部门申请蓝表,但申请手续还不容易。如某高校今年应届毕业生XXX,大专学历,湛江生源,同广州某大型国营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而且其主管部门也同意接收,但由于该毕业生为大专学历,按目前广州市用人规定,必须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有学土学位,才有资格办理人事部门的接收函,所以该毕业生无法取得广州市人事部门的接收函,上报就业方案时,只能派遣到湛江市人局,甚至连档案也会派遣至湛江市,给这名学生制造了很大的难题。&&&&3.就业协议书无法律效力。&&&&就业协议书的依据是1983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而制定的。就业协议主要是毕业生毕业前与用人单位的工作约定,只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约定书与劳动合同法不同、无法律效力。这样一来,用人单位就可以借故找些理由随意同毕业生解除协议,毕业生却没有充分的凭据向劳动部门进行申诉。另一方面,有些毕业生在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一旦感觉单位不如意,就想办法骗取学校协议书另外同第二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从而造成同第一家用人单位毁约,用人单位也很难对违约的毕业生进行起诉。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不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只签实习协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就业协议存在的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针对以上就业协议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如下对策。&&&&一、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对就业协议的认识,强化就业协议的管理。&&&&毕业生对就业协议的认识和重视不足,主要原因是高校对这方面的就业指导不够。所以学生在毕业之前,学校必须对就业协议的内容、作用、签订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违约的后果向毕业生讲明,讲透,要求学生严格履行协议有关条款。学校还要强化对就业协议的管理,严把就业协议签证关,以减少毕业生因违约问题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稳固同用人单位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二、国家应制定有关就业政策,修改就业协议有关条款,以提高签约率。&&&&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国家应修改、调整合同法,将就业协议纳入合同法中,使其具备法律效力,做到有法可依。这样,确保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以提高签约率,降低违约率和毁约率。&&&&另外,应解决毕业生户口接受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跨地就业的比例超过70%,但能拿到当地人事部门的接收函,解决户口和档案的比例不到10%,所以大多数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仍然解决了户口和档案问题,就业的稳定性大打折扣。当然,按照我国的实际,解决就业户口问题不太现实,但国家可以制定有关就业政策,修改就业协议中有关毕业生档案派遣的条款,使毕业生档案可以与就业同城派遣。同时,国家还应制定有关优惠政策,规定签订就业协议派遣后的档案,在办理人事代理时可以酌情优惠人事代理费,以提高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积极性。&&&&此外,法制还应强化违反就业协议的惩戒制度,防范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交换公正性和市场竞争有序性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毕业生违反就业协议,必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严肃指出其违约行为的违法性质和不良后果;对那些情节严重、给学校和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还要给予纪律处分。同时,将毕业生的违约情况利用学校的有关宣传手段予以公示并记录在就业推荐表中,供其他用人单位参考,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形成诚信就业的信用体系。当然,对于用人单位违约的也应有相当的制约。&&&&总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也会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同样,对就业协议的指导、签订和管理也成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社会、单位和学校等方方面面一定要重视就业协议的工作,以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徐志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8&&&&[2]陶小江,浅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 & 1版: 今日要闻 地址:广州增城市荔城街荔乡路81号  邮编:511300 电话:编辑部: 采访部:21519 广告经营部: 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我是到明年6月才的学生 学校为了让我们好找吧协议书提前发给我了 回家后我一看 我的培养方式里居然填的是 我上的师范院校的三本 但是也应高属于国家统招啊 并且这个学校也是省属本科的 我那年招生很少 比2本线只差了十几分 因为在三本中学费很低的那种 报得人也很多 找工作时这个会不会成为我的包袱 会不会和其他的毕业生有区别 知道的说下 并轨培养方式统招生培养方式就是并轨,意思是国家计划内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共就两个方向一个是并轨,一个就是定向,民办和增招的有些学校也算是并轨的。这个当然比填定向好了。 并轨招生是指对前几年实施多种招生计划、多种招生形式、多种招生收费标准、多种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并轨,执行一种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控制分数线。 在中等学校招生中,普通中专、师范学校均已实行并轨。并轨招生的学生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分配毕业生,即逐步建立“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参考资料:沈阳招生考试网 鲜活的案例 山东科技没钱办学校了,就把02级统招的学生改为并轨,以便以后再招生可以多和学生要钱。02级毕业生因为是并轨找不到,甚至连也无法报名。学生们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向学校反映此问题,然校方却不负责,万般无奈下学生纷纷罢课。12月6号,罢课学生先在您与校方干涉,后被校方赶在岱宗大街。至晚10点,罢课学生已连续14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气温也降至-7度,而校方还无行动! 12。6号晚10时,大部分同学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内幕,比原来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学校只是把02极学生作为函授生,把学生的学费交了一部分给省教育厅,其余的学校私自占有。学生的档案也没有交到省教育厅,也就是02级学生的毕业证是假文凭,国家不承认。 这对04年毕业的山东科技大学的数千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晴天霹雳。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们还被蒙在谷里,经用人单位的解释,原来问题出在培养方式:并轨上,对学校推荐表上的两个空字,学生们发了呆。原本是正规“统招”入校的学生现在才意识到,学校领导口中的是一样的没差别中的区别有多大。原本的希望似乎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拿正规学费,花全日制时间,辛苦寒窗十几年,竟换来了社招和函授般的模糊认可,这对千记的大学生,万记的大学生家庭来说简直为非人的侮辱和侵犯!学生不能视父母双亲的苦劳积攒为不顾,不能视自己的理想与前途为虚幻,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向学校讨说法,向社会讨公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伸张正义,保护自己的权利。 据12月6日的最新消息,所属山东省泰安市的山东科技大学数千余学生自发举行了罢课,示威等抵抗活动,目标不是针对其他,就是针对山东科技大学本身。首日,泰安校区的全体学生已经自发停止了全部正常课程,集体聚集在校门前,将泰安少有的宽十余米的马路堵住,用学生自己的方式向社会求助请援从今天早晨就看到有一些同学站在外面,听同学说是某某系在罢课,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方式是并轨,而不是统招(包括专科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就出来罢课,要求学校领导给我们一个解释(我们也只是要一个明确的解释)早晨只是在校园闹,到了下午,听说西校区的同学也过来了,这回闹得更厉害,已经走出学校南门了,把路堵的水泄不通,至使下班的人绕路而行!~直到晚上九点左右还没有散去!~~~ 关与并轨的一篇报道 自今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招生“并轨”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举措,从招生开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就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贷学金以及与毕业生就业相挂钩的专项奖学金制度,鼓励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的办法安排毕业生就业,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很多问题。记者就此访问了国家教委分管高等教育的副主任 周远清,请他谈谈这些问题。 记者:高校招生“并轨”、学生上学缴费、毕业生 周远清:这确实是重大改革。国家教委已连续三年将此列为重点工作。这项改革酝酿于1992年,开始试点于1994年。去年并轨高校达到660余所,占招生学校总数的2/3。从目前的情况看,招生“并轨”改革正在显示着其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虽大,但步 伐平稳,非常顺利。今年全部高校招生“并轨”已是大势所趋。 记者:这些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周远清:从根本上说,是解决高等教育如何根据教育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招生“轨”、缴费、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三件事,既有联系,但又不是一项改革,因此,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要分开来。先说缴费。从法律上讲,非义务教育是可以收费的,国家不负担每个公民上大学的费用。公民接受高等教育,会得到较高的终生回报的,因此,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受高等教育学生自己也需要投入。其次,收取学费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是一种机制,促使他们珍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三,学费也是学校办学经费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少的一部分。 记者:收费标准如何? 周远清:收费制度是高校转换机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树立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防止高收费现象的出现。收费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育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家庭实际支付能力,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目前,培养一名大学生,全国平均一年的培养费约1万元左右,有的专业要多,有的专业要少,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而“并轨”后收取的学费,平均每人每年约2000元左右,平均为培养费的25%至20。因此,我国公民上大学的培养费,实际上绝大部分仍是国家负担的,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不是靠收取学费。 记者:“并轨”后会不会有很多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 周远清:贫困生问题不是招生“并轨”后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客观存在。据我们了解,在近几年的招生“并轨”的高校中,因交不起学费报不了到的现象很少,因经济原因失学的也非常少。而招生“并轨”前,这种情况一度比较尖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主要是“自费生”很困难。“自费生”交费较多,一年要3500元以上,而且很多学校是四年一次收齐,因此,许多“自费生”完成学业有困难。二是前几年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资助贫困生的制度。从“并轨”学校的情况看,学生中“贫困生”约占15%,其中“特困生”约占3至5%。事实上学生最大的经济负担不是学费,而是生活费。“并轨”高校这几年已逐步建立起了资助贫困 生的一套制度。除减、免学费外,还设立了补助专款、组织贫困生开展勤工俭学。现在一些大学里优秀生奖学金面过宽,奖励效果欠佳,一些学校已开始压缩优秀生奖学金,移出一些钱来帮助最需帮助的贫困生。有的学发现新生没有来报到,就派人到新生家中去了解,如因经济困难未来报到,便立即帮助解决困难。至于“贷学金”,制度还不完善,贷款的学生有限。“并轨”后学校收取了学费,学校就更有能力来资助贫困生了。我要求各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不能完成学 记者:请再谈谈“并轨”问题。 周远清:“并轨”与缴费有关,但不是一回事。高招生分公费生、“自费生”,而“自费生”多交钱就可以降分,这种状况不符合教育权利平等原则。以钱来抵分,很不公平。“并轨”首先是为了坚持教育的平等原则。这几年有些学校收自费生比例很高,达到招生数的40%,降分很多,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培养质量下降,学生心理也不平衡。生源质量差别大,使得很多教学改革迈不开步。“并轨”后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都提高了,有利于教学改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就是招收“自费生”隐含着生均费的减少。国家只给公费生拨经费,不负责“自费生”的经费。而“自费生”交的费实际上也不是全部培养费,只相当于培养费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的培养费是靠学校来填补。这样,长期下去对学校来说全校生均经费就下降了。 记者:“并轨”后,是不是因为学生交了学费,毕时择业的自主权就扩大了? 周远清:收学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两项改革,不是必然的联系。打破以前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制度,改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主要的目的是优化智力资源的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因为收了学费。一方面给毕业生增加了择业自主权,一方面给用人单位增加了选择毕业生的自主权,这有利于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是国家举办的事业,国家花不少钱举办高等教育,当然要合理使用其智力资源,以满足国家建的需要。各国都是如此。因此,毕业生必须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不是无序的自由择业。这里,学校的指导和推荐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推荐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岗位去工作。很多国 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75%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学校推就业的。从成长来看,国家急需的岗位往往对成才最有利。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很多毕业生都成了人才,不少人担任了重要职务,但他们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起来的。 并轨培养方式统招生培养方式就是并轨,意思是国家计划内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共就两个方向一个是并轨,一个就是定向,民办和增招的有些学校也算是并轨的。这个当然比填定向好了。 并轨招生是指对前几年实施多种招生计划、多种招生形式、多种招生收费标准、多种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并轨,执行一种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控制分数线。 在中等学校招生中,普通中专、师范学校均已实行并轨。并轨招生的学生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分配毕业生,即逐步建立“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参考资料:沈阳招生考试网 鲜活的案例 山东科技没钱办学校了,就把02级统招的学生改为并轨,以便以后再招生可以多和学生要钱。02级毕业生因为是并轨找不到,甚至连也无法报名。学生们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向学校反映此问题,然校方却不负责,万般无奈下学生纷纷罢课。12月6号,罢课学生先在您与校方干涉,后被校方赶在岱宗大街。至晚10点,罢课学生已连续14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气温也降至-7度,而校方还无行动! 12。6号晚10时,大部分同学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内幕,比原来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学校只是把02极学生作为函授生,把学生的学费交了一部分给省教育厅,其余的学校私自占有。学生的档案也没有交到省教育厅,也就是02级学生的毕业证是假文凭,国家不承认。 这对04年毕业的山东科技大学的数千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晴天霹雳。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们还被蒙在谷里,经用人单位的解释,原来问题出在培养方式:并轨上,对学校推荐表上的两个空字,学生们发了呆。原本是正规“统招”入校的学生现在才意识到,学校领导口中的是一样的没差别中的区别有多大。原本的希望似乎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拿正规学费,花全日制时间,辛苦寒窗十几年,竟换来了社招和函授般的模糊认可,这对千记的大学生,万记的大学生家庭来说简直为非人的侮辱和侵犯!学生不能视父母双亲的苦劳积攒为不顾,不能视自己的理想与前途为虚幻,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向学校讨说法,向社会讨公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伸张正义,保护自己的权利。 据12月6日的最新消息,所属山东省泰安市的山东科技大学数千余学生自发举行了罢课,示威等抵抗活动,目标不是针对其他,就是针对山东科技大学本身。首日,泰安校区的全体学生已经自发停止了全部正常课程,集体聚集在校门前,将泰安少有的宽十余米的马路堵住,用学生自己的方式向社会求助请援从今天早晨就看到有一些同学站在外面,听同学说是某某系在罢课,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方式是并轨,而不是统招(包括专科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就出来罢课,要求学校领导给我们一个解释(我们也只是要一个明确的解释)早晨只是在校园闹,到了下午,听说西校区的同学也过来了,这回闹得更厉害,已经走出学校南门了,把路堵的水泄不通,至使下班的人绕路而行!~直到晚上九点左右还没有散去!~~~ 关与并轨的一篇报道 自今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招生“并轨”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举措,从招生开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就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贷学金以及与毕业生就业相挂钩的专项奖学金制度,鼓励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的办法安排毕业生就业,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很多问题。记者就此访问了国家教委分管高等教育的副主任 周远清,请他谈谈这些问题。 记者:高校招生“并轨”、学生上学缴费、毕业生 周远清:这确实是重大改革。国家教委已连续三年将此列为重点工作。这项改革酝酿于1992年,开始试点于1994年。去年并轨高校达到660余所,占招生学校总数的2/3。从目前的情况看,招生“并轨”改革正在显示着其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虽大,但步 伐平稳,非常顺利。今年全部高校招生“并轨”已是大势所趋。 记者:这些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周远清:从根本上说,是解决高等教育如何根据教育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招生“轨”、缴费、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三件事,既有联系,但又不是一项改革,因此,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要分开来。先说缴费。从法律上讲,非义务教育是可以收费的,国家不负担每个公民上大学的费用。公民接受高等教育,会得到较高的终生回报的,因此,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受高等教育学生自己也需要投入。其次,收取学费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是一种机制,促使他们珍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三,学费也是学校办学经费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少的一部分。 记者:收费标准如何? 周远清:收费制度是高校转换机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树立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防止高收费现象的出现。收费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育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家庭实际支付能力,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目前,培养一名大学生,全国平均一年的培养费约1万元左右,有的专业要多,有的专业要少,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而“并轨”后收取的学费,平均每人每年约2000元左右,平均为培养费的25%至20。因此,我国公民上大学的培养费,实际上绝大部分仍是国家负担的,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不是靠收取学费。 记者:“并轨”后会不会有很多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 周远清:贫困生问题不是招生“并轨”后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客观存在。据我们了解,在近几年的招生“并轨”的高校中,因交不起学费报不了到的现象很少,因经济原因失学的也非常少。而招生“并轨”前,这种情况一度比较尖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主要是“自费生”很困难。“自费生”交费较多,一年要3500元以上,而且很多学校是四年一次收齐,因此,许多“自费生”完成学业有困难。二是前几年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资助贫困生的制度。从“并轨”学校的情况看,学生中“贫困生”约占15%,其中“特困生”约占3至5%。事实上学生最大的经济负担不是学费,而是生活费。“并轨”高校这几年已逐步建立起了资助贫困 生的一套制度。除减、免学费外,还设立了补助专款、组织贫困生开展勤工俭学。现在一些大学里优秀生奖学金面过宽,奖励效果欠佳,一些学校已开始压缩优秀生奖学金,移出一些钱来帮助最需帮助的贫困生。有的学发现新生没有来报到,就派人到新生家中去了解,如因经济困难未来报到,便立即帮助解决困难。至于“贷学金”,制度还不完善,贷款的学生有限。“并轨”后学校收取了学费,学校就更有能力来资助贫困生了。我要求各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不能完成学 记者:请再谈谈“并轨”问题。 周远清:“并轨”与缴费有关,但不是一回事。高招生分公费生、“自费生”,而“自费生”多交钱就可以降分,这种状况不符合教育权利平等原则。以钱来抵分,很不公平。“并轨”首先是为了坚持教育的平等原则。这几年有些学校收自费生比例很高,达到招生数的40%,降分很多,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培养质量下降,学生心理也不平衡。生源质量差别大,使得很多教学改革迈不开步。“并轨”后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都提高了,有利于教学改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就是招收“自费生”隐含着生均费的减少。国家只给公费生拨经费,不负责“自费生”的经费。而“自费生”交的费实际上也不是全部培养费,只相当于培养费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的培养费是靠学校来填补。这样,长期下去对学校来说全校生均经费就下降了。 记者:“并轨”后,是不是因为学生交了学费,毕时择业的自主权就扩大了? 周远清:收学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两项改革,不是必然的联系。打破以前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制度,改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主要的目的是优化智力资源的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因为收了学费。一方面给毕业生增加了择业自主权,一方面给用人单位增加了选择毕业生的自主权,这有利于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是国家举办的事业,国家花不少钱举办高等教育,当然要合理使用其智力资源,以满足国家建的需要。各国都是如此。因此,毕业生必须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不是无序的自由择业。这里,学校的指导和推荐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推荐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岗位去工作。很多国 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75%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学校推就业的。从成长来看,国家急需的岗位往往对成才最有利。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很多毕业生都成了人才,不少人担任了重要职务,但他们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起来的。 并轨培养方式统招生培养方式就是并轨,意思是国家计划内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共就两个方向一个是并轨,一个就是定向,民办和增招的有些学校也算是并轨的。这个当然比填定向好了。 并轨招生是指对前几年实施多种招生计划、多种招生形式、多种招生收费标准、多种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并轨,执行一种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控制分数线。 在中等学校招生中,普通中专、师范学校均已实行并轨。并轨招生的学生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分配毕业生,即逐步建立“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参考资料:沈阳招生考试网 鲜活的案例 山东科技没钱办学校了,就把02级统招的学生改为并轨,以便以后再招生可以多和学生要钱。02级毕业生因为是并轨找不到,甚至连也无法报名。学生们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向学校反映此问题,然校方却不负责,万般无奈下学生纷纷罢课。12月6号,罢课学生先在您与校方干涉,后被校方赶在岱宗大街。至晚10点,罢课学生已连续14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气温也降至-7度,而校方还无行动! 12。6号晚10时,大部分同学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内幕,比原来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学校只是把02极学生作为函授生,把学生的学费交了一部分给省教育厅,其余的学校私自占有。学生的档案也没有交到省教育厅,也就是02级学生的毕业证是假文凭,国家不承认。 这对04年毕业的山东科技大学的数千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晴天霹雳。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们还被蒙在谷里,经用人单位的解释,原来问题出在培养方式:并轨上,对学校推荐表上的两个空字,学生们发了呆。原本是正规“统招”入校的学生现在才意识到,学校领导口中的是一样的没差别中的区别有多大。原本的希望似乎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拿正规学费,花全日制时间,辛苦寒窗十几年,竟换来了社招和函授般的模糊认可,这对千记的大学生,万记的大学生家庭来说简直为非人的侮辱和侵犯!学生不能视父母双亲的苦劳积攒为不顾,不能视自己的理想与前途为虚幻,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向学校讨说法,向社会讨公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伸张正义,保护自己的权利。 据12月6日的最新消息,所属山东省泰安市的山东科技大学数千余学生自发举行了罢课,示威等抵抗活动,目标不是针对其他,就是针对山东科技大学本身。首日,泰安校区的全体学生已经自发停止了全部正常课程,集体聚集在校门前,将泰安少有的宽十余米的马路堵住,用学生自己的方式向社会求助请援从今天早晨就看到有一些同学站在外面,听同学说是某某系在罢课,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方式是并轨,而不是统招(包括专科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就出来罢课,要求学校领导给我们一个解释(我们也只是要一个明确的解释)早晨只是在校园闹,到了下午,听说西校区的同学也过来了,这回闹得更厉害,已经走出学校南门了,把路堵的水泄不通,至使下班的人绕路而行!~直到晚上九点左右还没有散去!~~~ 关与并轨的一篇报道 自今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招生“并轨”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举措,从招生开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就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贷学金以及与毕业生就业相挂钩的专项奖学金制度,鼓励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的办法安排毕业生就业,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很多问题。记者就此访问了国家教委分管高等教育的副主任 周远清,请他谈谈这些问题。 记者:高校招生“并轨”、学生上学缴费、毕业生 周远清:这确实是重大改革。国家教委已连续三年将此列为重点工作。这项改革酝酿于1992年,开始试点于1994年。去年并轨高校达到660余所,占招生学校总数的2/3。从目前的情况看,招生“并轨”改革正在显示着其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虽大,但步 伐平稳,非常顺利。今年全部高校招生“并轨”已是大势所趋。 记者:这些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周远清:从根本上说,是解决高等教育如何根据教育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招生“轨”、缴费、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三件事,既有联系,但又不是一项改革,因此,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要分开来。先说缴费。从法律上讲,非义务教育是可以收费的,国家不负担每个公民上大学的费用。公民接受高等教育,会得到较高的终生回报的,因此,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受高等教育学生自己也需要投入。其次,收取学费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是一种机制,促使他们珍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三,学费也是学校办学经费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少的一部分。 记者:收费标准如何? 周远清:收费制度是高校转换机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树立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防止高收费现象的出现。收费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育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家庭实际支付能力,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目前,培养一名大学生,全国平均一年的培养费约1万元左右,有的专业要多,有的专业要少,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而“并轨”后收取的学费,平均每人每年约2000元左右,平均为培养费的25%至20。因此,我国公民上大学的培养费,实际上绝大部分仍是国家负担的,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不是靠收取学费。 记者:“并轨”后会不会有很多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 周远清:贫困生问题不是招生“并轨”后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客观存在。据我们了解,在近几年的招生“并轨”的高校中,因交不起学费报不了到的现象很少,因经济原因失学的也非常少。而招生“并轨”前,这种情况一度比较尖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主要是“自费生”很困难。“自费生”交费较多,一年要3500元以上,而且很多学校是四年一次收齐,因此,许多“自费生”完成学业有困难。二是前几年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资助贫困生的制度。从“并轨”学校的情况看,学生中“贫困生”约占15%,其中“特困生”约占3至5%。事实上学生最大的经济负担不是学费,而是生活费。“并轨”高校这几年已逐步建立起了资助贫困 生的一套制度。除减、免学费外,还设立了补助专款、组织贫困生开展勤工俭学。现在一些大学里优秀生奖学金面过宽,奖励效果欠佳,一些学校已开始压缩优秀生奖学金,移出一些钱来帮助最需帮助的贫困生。有的学发现新生没有来报到,就派人到新生家中去了解,如因经济困难未来报到,便立即帮助解决困难。至于“贷学金”,制度还不完善,贷款的学生有限。“并轨”后学校收取了学费,学校就更有能力来资助贫困生了。我要求各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不能完成学 记者:请再谈谈“并轨”问题。 周远清:“并轨”与缴费有关,但不是一回事。高招生分公费生、“自费生”,而“自费生”多交钱就可以降分,这种状况不符合教育权利平等原则。以钱来抵分,很不公平。“并轨”首先是为了坚持教育的平等原则。这几年有些学校收自费生比例很高,达到招生数的40%,降分很多,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培养质量下降,学生心理也不平衡。生源质量差别大,使得很多教学改革迈不开步。“并轨”后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都提高了,有利于教学改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就是招收“自费生”隐含着生均费的减少。国家只给公费生拨经费,不负责“自费生”的经费。而“自费生”交的费实际上也不是全部培养费,只相当于培养费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的培养费是靠学校来填补。这样,长期下去对学校来说全校生均经费就下降了。 记者:“并轨”后,是不是因为学生交了学费,毕时择业的自主权就扩大了? 周远清:收学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两项改革,不是必然的联系。打破以前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制度,改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主要的目的是优化智力资源的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因为收了学费。一方面给毕业生增加了择业自主权,一方面给用人单位增加了选择毕业生的自主权,这有利于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是国家举办的事业,国家花不少钱举办高等教育,当然要合理使用其智力资源,以满足国家建的需要。各国都是如此。因此,毕业生必须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不是无序的自由择业。这里,学校的指导和推荐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推荐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岗位去工作。很多国 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75%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学校推就业的。从成长来看,国家急需的岗位往往对成才最有利。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很多毕业生都成了人才,不少人担任了重要职务,但他们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起来的。 并轨培养方式
统招生培养方式就是并轨,意思是国家计划内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共就两个方向一个是并轨,一个就是定向,民办和增招的有些学校也算是并轨的。这个当然比填定向好了。

并轨招生是指对前几年实施多种招生计划、多种招生形式、多种招生收费标准、多种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并轨,执行一种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控制分数线。

在中等学校招生中,普通中专、师范学校均已实行并轨。并轨招生的学生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分配毕业生,即逐步建立“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参考资料:沈阳招生考试网

鲜活的案例

山东科技没钱办学校了,就把02级统招的学生改为并轨,以便以后再招生可以多和学生要钱。02级毕业生因为是并轨找不到,甚至连也无法报名。学生们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向学校反映此问题,然校方却不负责,万般无奈下学生纷纷罢课。12月6号,罢课学生先在您与校方干涉,后被校方赶在岱宗大街。至晚10点,罢课学生已连续14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气温也降至-7度,而校方还无行动!

12。6号晚10时,大部分同学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内幕,比原来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学校只是把02极学生作为函授生,把学生的学费交了一部分给省教育厅,其余的学校私自占有。学生的档案也没有交到省教育厅,也就是02级学生的毕业证是假文凭,国家不承认。

后果

这对04年毕业的山东科技大学的数千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晴天霹雳。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们还被蒙在谷里,经用人单位的解释,原来问题出在培养方式:并轨上,对学校推荐表上的两个空字,学生们发了呆。原本是正规“统招”入校的学生现在才意识到,学校领导口中的是一样的没差别中的区别有多大。原本的希望似乎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拿正规学费,花全日制时间,辛苦寒窗十几年,竟换来了社招和函授般的模糊认可,这对千记的大学生,万记的大学生家庭来说简直为非人的侮辱和侵犯!学生不能视父母双亲的苦劳积攒为不顾,不能视自己的理想与前途为虚幻,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向学校讨说法,向社会讨公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伸张正义,保护自己的权利。

据12月6日的最新消息,所属山东省泰安市的山东科技大学数千余学生自发举行了罢课,示威等抵抗活动,目标不是针对其他,就是针对山东科技大学本身。首日,泰安校区的全体学生已经自发停止了全部正常课程,集体聚集在校门前,将泰安少有的宽十余米的马路堵住,用学生自己的方式向社会求助请援从今天早晨就看到有一些同学站在外面,听同学说是某某系在罢课,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方式是并轨,而不是统招(包括专科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就出来罢课,要求学校领导给我们一个解释(我们也只是要一个明确的解释)早晨只是在校园闹,到了下午,听说西校区的同学也过来了,这回闹得更厉害,已经走出学校南门了,把路堵的水泄不通,至使下班的人绕路而行!~直到晚上九点左右还没有散去!~~~

关与并轨的一篇报道

自今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招生“并轨”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举措,从招生开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就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贷学金以及与毕业生就业相挂钩的专项奖学金制度,鼓励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的办法安排毕业生就业,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很多问题。记者就此访问了国家教委分管高等教育的副主任

周远清,请他谈谈这些问题。

记者:高校招生“并轨”、学生上学缴费、毕业生

周远清:这确实是重大改革。国家教委已连续三年将此列为重点工作。这项改革酝酿于1992年,开始试点于1994年。去年并轨高校达到660余所,占招生学校总数的2/3。从目前的情况看,招生“并轨”改革正在显示着其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虽大,但步

伐平稳,非常顺利。今年全部高校招生“并轨”已是大势所趋。

记者:这些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周远清:从根本上说,是解决高等教育如何根据教育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招生“轨”、缴费、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三件事?既有联系,但又不是一项改革,因此,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要分开来。先说缴费。从法律上讲,非义务教育是可以收费的,国家不负担每个公民上大学的费用。公民接受高等教育,会得到较高的终生回报的,因此,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受高等教育学生自己也需要投入。其次,收取学费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是一种机制,促使他们珍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三,学费也是学校办学经费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少的一部分。

记者:收费标准如何?

周远清:收费制度是高校转换机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树立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防止高收费现象的出现。收费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育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家庭实际支付能力,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目前,培养一名大学生,全国平均一年的培养费约1万元左右,有的专业要多,有的专业要少,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而“并轨”后收取的学费,平均每人每年约2000元左右,平均为培养费的25%至20。因此,我国公民上大学的培养费,实际上绝大部分仍是国家负担的,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不是靠收取学费。

记者:“并轨”后会不会有很多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

周远清:贫困生问题不是招生“并轨”后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客观存在。据我们了解,在近几年的招生“并轨”的高校中,因交不起学费报不了到的现象很少,因经济原因失学的也非常少。而招生“并轨”前,这种情况一度比较尖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主要是“自费生”很困难。“自费生”交费较多,一年要3500元以上,而且很多学校是四年一次收齐,因此,许多“自费生”完成学业有困难。二是前几年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资助贫困生的制度。从“并轨”学校的情况看,学生中“贫困生”约占15%,其中“特困生”约占3至5%。事实上学生最大的经济负担不是学费,而是生活费。“并轨”高校这几年已逐步建立起了资助贫困

生的一套制度。除减、免学费外,还设立了补助专款、组织贫困生开展勤工俭学。现在一些大学里优秀生奖学金面过宽,奖励效果欠佳,一些学校已开始压缩优秀生奖学金,移出一些钱来帮助最需帮助的贫困生。有的学发现新生没有来报到,就派人到新生家中去了解,如因经济困难未来报到,便立即帮助解决困难。至于“贷学金”,制度还不完善,贷款的学生有限。“并轨”后学校收取了学费,学校就更有能力来资助贫困生了。我要求各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不能完成学

业。

记者:请再谈谈“并轨”问题。

周远清:“并轨”与缴费有关,但不是一回事。高招生分公费生、“自费生”,而“自费生”多交钱就可以降分,这种状况不符合教育权利平等原则。以钱来抵分,很不公平。“并轨”首先是为了坚持教育的平等原则。这几年有些学校收自费生比例很高,达到招生数的40%,降分很多,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培养质量下降,学生心理也不平衡。生源质量差别大,使得很多教学改革迈不开步。“并轨”后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都提高了,有利于教学改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就是招收“自费生”隐含着生均费的减少。国家只给公费生拨经费,不负责“自费生”的经费。而“自费生”交的费实际上也不是全部培养费,只相当于培养费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的培养费是靠学校来填补。这样,长期下去对学校来说全校生均经费就下降了。

记者:“并轨”后,是不是因为学生交了学费,毕时择业的自主权就扩大了?

周远清:收学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两项改革,不是必然的联系。打破以前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制度,改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主要的目的是优化智力资源的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因为收了学费。一方面给毕业生增加了择业自主权,一方面给用人单位增加了选择毕业生的自主权,这有利于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是国家举办的事业,国家花不少钱举办高等教育,当然要合理使用其智力资源,以满足国家建的需要。各国都是如此。因此,毕业生必须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不是无序的自由择业。这里,学校的指导和推荐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推荐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岗位去工作。很多国

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75%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学校推就业的。从成长来看,国家急需的岗位往往对成才最有利。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很多毕业生都成了人才,不少人担任了重要职务,但他们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起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