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庾的上联口仅是五个字为什么令诸人大费踌躇

湘西趣联故事选
湘西趣联故事选
一、中国对联概要
中国最早的对联产生于五代后蜀时期的成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人张唐英在《蜀木寿木兀》中说:孟昶(蜀后主)命学士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第一幅春联。由此开启了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家门两旁张贴节庆祝福祝辞的习俗。
春联,又名对联,门联,门贴,门对,对子等。按内容分类又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楹联、堂联、庙联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巧妙地运用汉语词汇"形、音、义"的特点,將意义通过语音、词形对偶排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发挥旌表、称颂、志贺、感念、描绘等作用。新春家家贴对联,更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传统风格。春联种类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彼、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彼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对联的写作。对联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二字,长的可可达几百个学。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种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內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二、古代联林撷趣
相传东晋炼丹家葛洪遍访名山大川。从江西三清山来到武陵山腹地尖岩山炼丹。他看了横看成官帽、侧看成笔锋的尖岩山,起名文笔峰。并出一对联曰: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多年以来无人对出下联。至清朝在尖岩山半山腰修建了笔锋寺,清朝翰林学士赵上卿才对出下联:灵眼如电,凭观大地万卷书。至今好很多人都说,下联不是很工整,意境也达不到上联的高度,陆续也有好下联对出,演绎许许多多的故事相传。
某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友无以相対,杨大年刚好赶到,答到: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商周,刘当即对: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为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和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將秦拒之门外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廊。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着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和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曰: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出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不意被将了一军,巡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睎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攀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服,再也不敢小觑徐睎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幅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令人把竹子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是上下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女婿,指着桌上果品出对曰:因荷而得藕?程对道:有杏不须梅。李贤大喜,乃將女儿配之。
戴大兵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池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出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清代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荣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曰:戴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愈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解?其女道:项羽若不將此山拨起、峰安得飞来?
有神童之称的林则徐,葬于福州北门外的马鞍山,七岁能作文。一日林父驮着小则徐去考秀才,先生有意出对:以父为马。小则徐脱口而出道:望子成龙。
又一日,林父和老师领二十多位学生到鼓山春游,攀上绝顶峰,观赏福州城景色。林父老师令诸生各咏一道折枝诗。第一句要把山、海字嵌在七字句的第一字。小则徐才思敏捷,即吟就: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其父摸摸他的头说:莫道吾儿头无角,他年成龙未可知。
九岁时元霄节,老师给学生出对子: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林则徐应声对曰:打一声锣,代天地行威。又有人出联曰: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脱口而出:鸡公有髻不梳头。林则徐一生为官清廉,献身国家。他的传世名句更是家喻户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相传宋朝年间,诗人苏东坡,有一日与佛印和尚在相国寺欢饮。酒至半酣,佛印挥笔和尚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曰: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墙里藏;
谁能跳出墙垛外,
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后觉得別有情趣,即席和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宋神宗皇帝和宰相王安石同游相国寺,看到这两首诗,颇感新奇,王安石先和一绝:把酒色财气与国计民生联系起来,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世上无酒不成礼,
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富财才发奋,
国有朝气方生机。
王安石一绝,引发神宗皇帝的诗兴,他当即吟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有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唐代弥勒佛语诗曰:
是非憎爱世偏多,
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
豁开心地任由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
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
自然证得大波萝。
三、现代趣联故事
熊希龄先生家住湖南凤凰县城沱江镇,小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自题是:自谓胸中无不平事,惟忧世上可怜人。有一次,老师要学生作画,很多学生画牡丹,梅花等等,而熊希龄则画一朵梅花,遭同学讥笑。但熊希龄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暧,愿为飞絮衣天下。满座皆惊。曾有陈姓先生讥笑先生:熊先生足下能有几点?熊希龄答道:一耳偏东,你算什么东西?曾有老师出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希龄对曰: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时在湖南芷江读书的熊希龄,门庭若巿,有一贵州商人出对:贵州有座梵净山,离天只有三尺三。熊希龄略作沉思答曰:凤凰有个八角楼,一节杵进天里头。众人大笑。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得上就免罚。先生曰:昨夜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华罗庾,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位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吟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二○〇二年以来,湘西凤凰县开始发展旅游产业,连续几年实现旅游人次翻番。作为凤凰县出生的黄永玉大师极为高兴,也作了几幅有趣的对联:一副是:上联:西洋人,穿短裤,爬南长城;下联是:东方客,留长发,游北边街。
另一副是:沿河大爷开饭馆,满街(身加小)妹扯姜糖。
二〇〇三年六月,湘西青年书法家黄叶后和画坛怪杰黄永玉的交往至今仍是一段佳话。黄永玉大师回家乡,居住在民族宾馆,看了黄叶的书法作品,非常喜欢,嘱咐身人员一定要找到作者本人,给他写一副对联:不交不三不四朋友;不拿不明不白钱财。每每都是黄永玉都以一尺画换黄叶一颗字。用这种办法来扶持新学后背,可谓匠心独运。本就名声不薄的黄叶先生,更加出名。上门求字者络绎不绝。
二〇〇六年,湘西凤凰县领导江国娥女士、鲁雪松先生聚会,后面又来年轻干部蔡龙先生,桌上点了鸡鸭鱼鹅外加几个小菜,大家谈兴正浓,江国鹅女士口占一朕曰:卤鸡卤鸭卤雪松;鲁雪松也不示弱,看着桌上的鱼豚鹅,略作沉思对道:江豚江鱼江国鹅。菜龙也不甘示弱,马上对了横批:小菜一桌。于是,大家相对而笑拍岸叫。
二〇一二年有一日,湘面凤凰主官罗明先生、石治平先生接待州里领导,杨再团旁边参与服务。很久不见的领导们选择了口味独特,农家菜馆吃饭。有人首先出对曰:萝卜萝米螺丝肉;旁边领导心领神会,马上对道:石锅石桌石子坪。
杨再团先不示弱,补道:横批:凤凰再团。大家一阵哈哈大笑。
二〇一三年三月,湘西凤凰县主官变动,书记颜长文召集县长赵海峰,人大主任江国娥、政协主席田茂君聚会,有人口占上联:长文长坪长潭岗;马上又有一人道了下对:海峰林峰骆驼峰。旁边年轻秘书也补了横批:文峰国君。
二〇一三年四月,湘西书记叶红专讲了一个故事,黄永玉大师在凤凰玉氏山房挂着两副简短对联:上联是:人在做;下联是:天在看。横披是:公道。然后叶红专书记也对出另一幅对联:上联是:人攒劲;下联为:天帮忙。横披:发展。
二〇一三年五月,湘西州召开人代会,有基层代表诵出一副对联,讽刺当今官场乱象,批评那些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政府官员。上联: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一直压到村一级;下级:下级哄上级,一级哄一级,一直哄到总书记。横披:上下和谐
二〇一三年五月,湘西花垣县排料乡金龙村召开一年一度的樱桃会,苗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以品尝樱桃会歌,谈情说爱,是苗族独有韵味的情人。节后用一百块门板摆起百米长宴,青年男女们欢声笑语,充满山间。于是对联之声响起。
上联:感动感激感鬼神;下联:谢天谢地谢领导。横披:樱桃会颂。又有一对联上联:跪天跪地跪父母;下联:爱人爱家爱老婆。
二〇一三年五月,收集一些地名联,趣味横生。秀山、松桃、花垣、凤凰县名,猴儿跳、狮子桥、狮子口、凤鸣山、木树、板栗、茶峒、坪头、骑马均附近地名。
比如,有一副联云:上联:猴儿跳,跳上木树摘松桃;下联:狮子桥,桥通花垣接凤凰。又比如有一副上联:狮子口,口含板栗,常进茶峒;下联:猴儿跳,跳上木树,手攀松桃。还有一副对联云:上联:凤鸣山,山凤鸣,鸣下坪头看骑马;
下联:猴儿跳,跳猴儿,跳上秀山摘松桃。这些把地名形象组合在一起的对联,倒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此流传很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联大全上联下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