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维修不当导致事故闹事投诉4s店有用吗吗

修车之后事故频出 4S店修车竟偷工减料_修车 4S店_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修车之后事故频出 4S店修车竟偷工减料
21:48来源:糕点
&  汽车作为现在主流的代步工具,给大家伙带来的便利真是不少,有时候一些刮刮碰碰也是难免,家住城阳的刘先生,因为一次简单的交通事故,修车以后烦恼可不是一般的多。
  一次简单的维修之后,爱车竟变成这副摸样,刘先生心里别提多憋屈了。事情还要从去年年底的一次交通事故说起。
  刘先生说,由于对方是酒驾,事故发生后愿意承担全部的维修费用,所以自己就没报警,直接把车开进了4S店。
  刘先生放心的开走了车,谁想到腊月二十七那天,汽车突然发动不了了。找来维修师傅一看,原来是当初有两个件还没换。
  保险丝换成了铜丝,真空管就用胶沾了一下,这和当初的承诺可差的太远。因为正赶上春节,刘先生急等着用车,于是就和4S店约好,节后继续修。可没想到大年29那天,出事了。
  河南方面的维修人员说,真空管用胶粘过之后,开到一定的速度很容易发生断裂,导致刹车失灵,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刘先生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后怕。
  事情到底是不是像刘先生所说?关于这起汽车维修纠纷,4S店方面又是什么态度?中午11点,记者和刘先生一起找到了重庆南路上的这家青岛名通雪弗兰4S店。
  维修站的站长说,当初检测确实没有发现这两个零件的问题,后期虽说检测出来了,可因为没有新件,只能做应急处理。真空管用胶粘,这也算应急处理吗?
  在4S店维修站的工作人员看来,两个简单的零件出现问题后,稍微修补一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记者随机走进了几家汽车维修点,向专业的师傅咨询。
  维修师傅说,象刘先生的爱车这样,真空管出现了问题,并非小事。至于保险丝用铜丝代替,更是不应该出现的事儿。
  一番咨询下来,记者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号称服务规范、有品牌保障的4S店,在汽修上竟然如此马虎。目前,刘先生已经向辖区内的工商部门投诉。
文章来源:糕点
关于" 修车 4S店 "的新闻全国城市列表
离合片烧毁致六车追尾 4S店称车主操作不当
2月26日,诸永高速乌竹岭隧道内,一辆行驶途中的菱致轿车突然出现故障,在快车道抛锚,引发后面6车追尾。车子到4S店检查修理,工作人员说,故障是由离合器片烧掉引起,属驾驶员“操作不当”,急着办事的车主郭先生只能为此掏钱买单。事后郭先生越想越不对劲,这车刚买一个月,才跑了1000多公里,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是自己操作不当导致,这正常吗?这次“3·15”汽车维权,本报与FM94.2金华交通音乐广播电台的“汽车维权联盟”,重点关注这个案例。车主:新买一个月的车在高速抛锚47岁的郭小团今年1月28日在浙江康达汽车工贸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买了辆东南菱致轿车,手动档,高配,价格11.5万元。2月26日上午,郭先生从东阳上高速,准备驾车去合肥办事,一路上,车子基本都挂五挡,车速保持在100码左右。当车子走到诸永高速乌竹岭隧道时,突然出现故障抛锚,让郭先生有些措手不及,“接近隧道口的时候有点上坡,车子突然就减速了,我换挡踩油门都没用,只能靠着惯性让车子慢慢停在隧道里。”车子坏在快车道上,郭先生没来得及开双跳灯,也没来得及下车摆放预警标志,跟在后面的车子虽然打了方向盘想避让,但还是刮擦到了。紧跟在后面另外5辆车子,也连续发生了追尾,总共不到五分钟,加上郭先生的车子,共有7辆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好在都只是轻微的刮擦,没有造成人员伤亡。4S店:是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事故高速交警处理完现场事故以后,郭先生的车子被拖回了浙江康达汽车工贸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也就是这款车在义乌的4S店。4S店的维修人员经过一番检查,认为故障属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驾驶座底下垫了很厚的一块毛毯,把离合器搁牢了,踩不到底,车子一直处在半联动状态,所以离合器片烧掉了。”浙江康达汽车工贸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售后服务经理谭家富向记者解释,除此之外,汽车没有其他质量问题。因为赶着和客户签合同,急用车的郭先生听了这个说法没有和对方过多交涉,匆匆交了1100多元钱换了崭新的离合器片后,就把车子开走了,连刮掉的油漆都没来得及补。车主到底该不该为此买单?可是在这之后,郭先生越来越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他对自己操作不当导致汽车离合器片烧毁、造成车祸这个说法很怀疑。记者找到金华金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技师徐光明师傅,请他分析。徐师傅1983年开始修车,至今已有30年汽车修理经验。听了记者的介绍,徐师傅也认为,4S店这个说法是“忽悠人”。徐师傅针对4S店的说法里面的疑点,一一予以反驳。疑点一:毛毯太厚?4S店认为郭先生车子驾驶座下面垫的毛毯太厚,致使离合器踏板踩不到底,一直处于半联动状态,所以烧毁离合器片。郭先生承认,的确垫了毛毯,厚大约1厘米。徐光明反驳:毛毯厚不厚和离合器片烧毁根本“勿搭界”。现在很多轿车都垫了毛毯,事实上,别说郭先生才垫1厘米厚的毛毯,就是再厚点,也没关系。毛毯厚一点,离合器踏板踩不到底,挂挡会有点困难,要挂进去吃力好多,这个里面磨损的是变速箱的齿轮,日子长了,齿轮就坏了,和离合器片烧不烧没关系。毛毯的厚度其实对汽车的制动有点影响,也就是刹车,可能会不灵一点。疑点二:操作不当?4S店认为郭先生操作不当,对离合器造成损伤。徐光明:离合器不同于离合器片,车手的驾驶习惯很重要。一辆车的离合器好坏程度,和驾驶员的操作习惯最有关系。“车子行驶中,挂挡后,有的驾驶员还一直把脚放在离合器上面,这个陋习是损害离合器效果,甚至烧毁离合器片的最主要原因。一般驾驶员经过一段时间驾驶,会形成这样一种操作习惯,好与不好很容易看出来。郭先生于2008年12月拿到驾照,在换新车之前还开了3年手动档车,从没出现过类似问题,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操作习惯,不至于犯这种错误。”疑点三:车子突然减速,换挡踩油门都没用回忆郭先生对事发状况的描述,可以知道,车子是在突然的情况下失去动力,最后依靠惯性慢慢停在快车道上。可见,车子出现这种问题,郭先生事先不知情,按照常识,一辆车的离合器片是不可能突然烧毁,尤其在没其他症状,驾驶员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如车子抖动、有异味等等。“如果离合器机件故障,材质不合格,压弹压力不均匀,强度要求不达标,装配调整不到位等等情况下,也可能导致离合器片烧毁。”这起事故中,离合器的故障到底是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还是本身的质量问题?4S店并没有给出一个让郭先生信服的答案,最终在本报与FM94.2的维权协调下,4S店答应给郭先生做三次免费保养,郭先生对于这个结果表示满意。徐师傅教你如何预防离合器故障离合器的故障,不只是烧毁离合器片这一种情况。对车主来说,首先是改变不良操作习惯,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离合器。正常情况下,驾驶员操作习惯好,离合器用10年也没事。用得不好,习惯差,一两年烧一个也是常见的。离合器片什么时候最容易烧坏,打个比方,车子遇山坡、台阶,爬不上了,或者轮胎陷到洞里,在泥泞地,车子动不了了,你偏要使劲踩油门,结果轮子打滑,烧掉离合器片。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不踩油门,叫别人来牵引帮忙,这样可以保护离合器片。实际上,驾驶自动挡汽车的驾驶员更应该注意,别等开手动挡汽车时,犯同样错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微信扫一扫,爱车轻松购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购车通APP】;
看车选车找优惠,金牌顾问帮买车。
[责任编辑:huhu]
近期热点车型
价格:18.48-32.98万
口碑评分:82分
价格:8.99-16.99万
口碑评分:75分
价格:21.98-27.28万
更多车型: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汽车迟迟修不好 4S店内出事故- 在线观看 - 乐视网
视频列表(1)
汽车迟迟修不好 4S店内出事故
更新至6集更新至6集
下载到电脑
下载到移动
极致体验,全屏实力
转存到云盘
把视频放进云盘随时随地尽享观看
一键转发至
收藏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看汽车迟迟修不好 4S店内出事故,还可以用,登录随时随地观看
21:22 |播放&|评论&
内容简介:汽车迟迟修不好 4S店内出事故
大家都在看
杀得快不如送得快!
“好人”好梦
中国军团出征主题曲MV
Miss排位日记
诗诗DOTA2之旅
清风解说最强套路
伊芙蕾雅解说
我的世界终于上床啦
小学生上线了
天策的最脏教学
CF莫言解说
《王的盛宴TOP5》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乐视网()All rights reserved.车主过度维权:维修换车谈不拢 封堵4S店门讨说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每年的3?15都是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一道“槛”。不过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消费维权可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事,于是乎堵门、游行、投诉、恐吓等等过度维权事件时有发生,在汽车厂商为消除巨大“负面影响”疲于奔命的同时,维权者也悲愤交加难讨便宜。如何让消费维权不过度维权,弄得两败俱伤?这也需要中国的汽车厂商有着更深的一份责任感与处理问题的真诚态度。
  过度维权
  维修换车谈不拢,封堵4S店门讨说法
  3?15前夕,某韩系中高级轿车车主赵先生将它的车直接打横停在4S店门前,堵住这家店的门口,而经销店则试图拖走这台车。面对着车主的车冲进销售区堵住了大门,心塞的经销店代表也表示得先打个110报个警,把事儿解决来再谈维修、换车的事儿。
  事实上,这绝对不是中国每年2000万新车用户中的个例。就在过去的一年,日系、德系知名品牌,都遇到过类似车主杀到4S店门上,直接打横了车“讲理”的事。而双方武斗除了吸引众多眼球外,并没有对车辆维修理赔带来任何帮助,反而增加了双方更多的磨擦点。
  然而,“我不这样,他们能好好跟我坐下来谈吗?如果一开始就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我需要这样&打横&了来吗?!”对于车主赵先生来说,如此维权也同样心塞。
  目前,无论是汽车“三包”还是商业法律条款对于汽车质量问题都做出了相应的保修退赔条例,然而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2万个零件复杂的构造与千差万别的道路使用情况鉴别,汽车制造商与消费者、甚至第三方机构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都令得消费者对于问题车辆的举证变得异常困难。
  专家支招
  专事汽车维权案例的张维云律师认为,撇开汽车产品问题,单从维权手法来看,赵先生将车直接停在经销店门口,已经妨碍了该店的正常经营,从事实上侵害了他人的商业权益。张律师认为,车主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是“必须的”,但是维权的方式方法需慎重,更多应该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或是求助专业人士,而非采取过激行动,给自己的维权之路制造新的“麻烦”。(林憬文)
  问题车解决不到位,车主集体抗议
  去年10月,知名德系品牌的众多车主在广东东莞集体抗议,表达对于该品牌车型对问题车型的召回方案欠妥。而早在同年8月,车主们便已经提出过抗议,而品牌车商对于他们提出的车辆问题给予的答复是“没有问题,您注意使用就好”。事实上,就在此番抗议的前一周,国家质检总局刚刚发布了公告,称在接到投诉后,开展了大量的用户回访、现场勘查、缺陷技术分析和专家评估等工作,印证了该车型问题并非极个别案例。整车厂随即发布了召回公告。然而车主们对于召回的解决方案依然不满,再次引发了对于厂家的抗议,并强烈谴责车商此前“没有问题”的公告已经伤害了彼此的信任感。其中,一些过激的车主更是将汽车公司品牌公关人员的手机号码公开发布到网上,使对方甚至家人在遭遇人肉搜索的同时,接到大量谩骂电话及短信。
  在这个互相伤害的例子背后,我们发现,如此激烈的抗议维权并没有给车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而汽车品牌公关人员面对那些骚扰短信和电话时也委屈异常,“发布公告,我也只是执行了公司的决议”。更加“委屈”的经销店则表示,“你也看到,这不是某台车的问题,更不是我们的售后服务问题,那么多人拉了横幅到我店上示威,破坏了的财物、损失了的销量,我应该找谁呢?!”在这个多败俱伤的案例中,究竟谁错了呢?是什么把消费者搞得如此悲情。
  长期以来,什么样的问题是设计缺陷,什么样的问题只是个别质量问题,这种判定可谓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长期难题。而在中国,作为最权威的投诉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在官方网上专设了个体消费者投诉专栏,接受各方投诉与建议。而上述德系品牌的召回,也正是国家质检总局在“印证了车型问题并非极个别案例”后促使厂家做出了全面召回。
  除去向相关部门执法机关的投诉外,出于对汽车厂家或经销店的仇恨进而引发的人身攻击,则如上述律师所言,只是使自身陷入了其他的道德和法律困境,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林憬文)
  购车款被车行占用,车主匿名恐吓4S店
  李先生去年11月份计划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辆SU V,经过一番选择后,他找到了心水车辆。4S店同意他的贷款要求,但告诉李先生,那段时间银行放款速度非常慢,希望李先生先交全款,等银行放款后再把贷款部分的钱退给车主。
  为了早日拿车,李先生也同意了这个方案,打了全款给经销商。但此后4S店总以各种理由拖延交车,李先生多次到店催促,两个月后销售人员小陈才透露原因:该店因为一直没有完成厂家提车任务,已经被厂家暂停了销售资格,现在是作为同品牌的其他二级代理商,车主的钱已经被老板拿去周转。小陈口头承诺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提车。“现在有十多个车主遇到跟你同样的事情,你耐心等吧。”李先生要求对方出具一个书面回复,但遭到拒绝。
  车主非常生气,但又想不出其他好办法,为了泄愤,他找人给这个店的销售经理、销售员打了好几个匿名的威胁电话,宣称被拖欠贷款的车主中有黑社会性质成员,如果车行不及时交车,就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此后,还多次在网上发帖辱骂跟他直接打交道的4S店工作人员。对方虽然也猜到是李先生所为,但也不敢报警。可好几个月过去了,李先生依然提不到车。
  在银行收紧银根、4S店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去年有些4S店出现了恶意占用车主资金用来周转的情况,李先生遇到的并非个案。在与4S店交涉未果时,也难免车主容易失去理智做出过激行为。
  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吴耿锋律师建议,在上述案例中,车行没有履行承诺及时向车主交车,且占用车主支付的购车款用于其他经营周转,已构成违约。同时,如果车行在销售车辆时,故意隐瞒其被厂家暂停销售资格以致无法交车的事实,则属于欺诈行为。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车主除了可要求车行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即退还已付购车款)外,还可额外要求车行按已付购车款的3倍增加赔偿。
  案例中李先生打电话恐吓车行销售人员,威胁其人身安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构成违法,有可能被处以罚款甚至是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因此,对于车行不诚信的经营行为,车主应理性处理,合法维权,不应采取过激甚至违法的行为。在与车行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车主可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借助消费者委员会的帮助妥善解决纠纷,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退款和赔偿。(林辉莹)
  维权要求难实现,围堵展台引瞩目
  在去年广州车展媒体日当天,在某品牌发布会刚开始之际,一群人突然亮出“漏油坑爹”的标语大闹试图冲上展台,引来大批媒体和现场观众的围观,现场一片混乱。拉扯间,这几名“维权男”被几个穿着制服的保安带离现场。
  几天后,另一一线汽车品牌的展台上又出现了一批车主维权,只不过该品牌似乎早有准备,大批安保人员把维权车主团团围住,并将车主“抬”出展馆。
  据悉,当天在现场围堵展台的几十位车主此后被警方带走,并给予维权车主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理由是引起群众围观,扰乱场馆秩序。
  “大部分维权车主围堵展台的行为,其实都是车主的维权要求未能得到车企的及时回应或是满足”,恒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夏磊表示,在维权过程中,汽车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一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维权诉求未能得到及时的回应。而车展作为镁光灯集中的焦点,消费者选择此时让自己的缺陷车借助媒体舆论的传播进入公众视野。其实这样的举动也从另一侧面彰显中国车主处于话语权缺失的劣势地位。
  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吴耿锋律师表示,在维权主张未能得到厂家重视时,消费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由消费者委员会对投诉问题进行调查、调解。如涉及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消费者可向当地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要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处理。当然,消费者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厂家(或商家)承担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不过他也同时表示,诸如围堵展台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不仅会将维权问题复杂化,还容易给消费者自身带来法律风险。(张笑)
  维权博关注,“行为艺术”惹争议
  去年某德系豪华品牌同一车型闹过两次颇受关注的“行为艺术”维权事件:一是车主雇来人体模特,在她们身上绘上车型Logo、品牌名称以及“维权”二字,站于事故车旁供路人观看,堪称最香艳的汽车维权事件;而另一案例则是车主在经销商门前自设“灵堂”,并展出事故车,堪称最诡异的汽车维权事件。
  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前者是因为其爱车才落地,便在一次进入地下车库时出现刹车失灵,直接撞到墙上,导致副驾驶座乘客受伤。车辆送检后4S店售后人员却称“汽车质量没有问题”,并拒绝了更换刹车系统。协商再三仍无果,所以才想出如此的维权行动。而后者情况也类似,车辆在使用一年后竟在高速路上突然熄火,导致制动和转向系统同时失灵,因而与前车碰撞。事后,车主与厂家技术人员共同见证了湖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开出的事故鉴定,确认该车在碰撞事故发生前发动机已熄火,使制动、转向系统的增力作用消失&&但汽车厂家却否定了鉴定结果。无奈之下,车主便上演了4S店门口设“灵堂”的闹剧。
  由这些事件可看出,由于汽车维权的复杂性,以及相关监管机构职能的缺失和相关维权法规的不完善,面对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不配合,即便是财大气粗的进口车车主,其维权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据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黄恒律师介绍,像前一事件的车主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即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而后一事件中厂家单方面声明对已出具的鉴定结论不予认可是无法律效力的,相反,这份鉴定意见及交警大队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可初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证据。如果车主与厂商协商未果,可请求消费者协会组织调解,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厂商赔偿车主因本案所遭受的损失。
  不过,他也提醒车主,在4S店门口抗议或做出任何影响4S店正常经营的行为其实已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甚者或可能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因此“行为艺术”维权在法律面前并不可行。(李聪)
  维权未果,砸车泄愤
  因为维权未果,愤怒的车主常常会选择激烈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事实上,类似车主“砸车”维权就不是个例。此前就有车主因售后维修消费维权未果,冲冠一怒砸毁自己价值260万元的豪华轿车,引发网络热议。
  “砸车的行为不仅让车主自身的财产遭受了损失,并且还将维权推进了死胡同”,恒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夏磊表示,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相关规定来看,此事件中消费者要求更换一辆新车是没有依据的。即便是要求20万元的赔偿,也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
  夏磊建议,对于此类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问题,消费者一方面需要注意收集保留维修信息等证据,同时可以试图通过申请汽车产品缺陷调查等方法,促使厂家召回的方式维权。
  此外,他还建议汽车厂商对消费者提出的索赔请求,还是应认真对待,合理的要求应尽力满足。对超出承受范围、不能接受的索赔要求应耐心解释,争取得到消费者的理解和谅解,必要时主动申请消保委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不要采用回避、拖延等消极方式应对,以免矛盾加深、恶化。(张笑)
  表达维权不满,“牛拉车”堵交通
  某德系品牌的车主特别喜欢用“牛拉车”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对于产品缺陷的不满。随便百度一下,此品牌发生的“牛拉车”真人秀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以发生在广州的“牛拉车”事件为例,美女车主刚购置的新车才使用了2个月,便出现行车时自动跳空挡并断电熄火的状况,还差点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车主要求更换新车,但遭到经销商与厂家的拒绝。为了吸引更多公众的关注,车主远赴肇庆广宁花费万元雇来一头牛,在4S店门前上演起“牛拉车”的维权行为。由于该4S店刚好邻近国道,来往车辆甚多,看热闹的车辆已导致交通拥挤。最后,交警和警察特意赶来,勒令农民把水牛拖离现场。黄恒律师认为,这种行径已影响到公共道路安全,可能已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
  如此众多的同类事件一再发生,似乎也在提醒中国的汽车厂商,应该更加重视售后服务,至少不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高端的汽车“大牌”而对普通消费者不屑一顾,或者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处理车主的投诉。
  黄恒律师建议,事件中的车主完全可按“汽车三包”里的相关规定,即“当汽车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的,消费者选择更换汽车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去向销售者争取合理权益,或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在取证问题上,律师提醒消费者应掌握如下证据,如汽车维修的记录凭证、汽车质量问题检测报告等,以便在产生纠纷时,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李聪)
(责任编辑:un657)
&&&&&&</div
本该上《今日说法》,却成了“感动中国”[]
数字之道:
搜狐民调:
社区热帖推荐
希望下次还能碰到吧……[]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是时候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去探寻地球以外的生命[]
这个夏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让国产动画扬眉吐气。[]
7月16日,第五届江苏书展在徐州市体育场隆重开幕。[]
& &&&& & 正文
试驾引发事故多 维修赔偿常有纠纷
【字号:&&】【】
  交警提醒:试驾别“任性”,更不能开无牌车上路
  不久前?一辆试驾车在大明路上撞倒一辆电动自行车?
  本报通讯员钱春龙摄
  一辆长安福特车在试驾时,被试驾者开翻了,四轮朝天躺在路中间,这起不久前发生在外地的事故引起了不少人关注。昨天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因试驾的特殊性,南京的试驾车事故也不少,有的豪车在试驾中被撞坏,光维修费就要几十万元。
  大明路每月都有两三起试驾车事故
  “每个月大明路上都能发生两三起因试驾车引发的事故。”交警三大队一位负责人说。
  1月26日下午,一辆海马CX―5越野车沿大明路由北向南行驶至大明西路路口时,46岁的王某正在过马路,海马车速太快,等驾驶人秦某看到王某时已来不及刹车,虽然他赶紧打了把方向将车打偏,但车子还是将王某撞倒在地。后经医院检查,王某腿部骨折。
  交警三大队交警在现场调查时,秦某承认,自己想买这款车,经4S店允许,将车开出试驾,为体验车发动机的加速性能,他猛踩了一脚油门,没想到撞了人。
  除了大明路试驾车事故多外,雨花大道也是试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重灾区”,因为与之相邻的软件大道4S店云集,且以奔驰、保时捷等豪车品牌居多。
  4S店销售员允许试驾者超速和急弯
  为什么试驾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与试驾车的“试驾”性质分不开。
  昨天,记者来到软件大道上一家4S店,要求试驾一款轿车。4S店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出示驾照后,又拿出一份试驾协议,协议里有“同意依法承担本次驾驶或乘坐中由于本人过错造成的一切损失”这样一句话。
  随后,4S店销售人员将试驾车开了出来,他要求记者坐在副驾驶座上,由他先开一段。很快,记者开起了车。
  “你说这款车发动机不错,零到百公里加速所需时间能达到8秒以内,我可以试试吗?”记者边开边问。“可以。”销售员回答。得到允许后,记者猛踩一脚油门,随着发动机的咆哮声,车速迅速升至100公里/时,随后,记者又重重踩了脚刹车。正在这时,销售员指导前方要转弯,眼看绿灯只剩几秒,记者赶紧又加了脚油门,随后再急打一把方向,连续变了两条道后,感觉车身一阵倾斜,车子转了个急弯。
  “我这么开没事吧?”待车速降下来后,记者问。销售员淡淡地回答:“没事,为了体验车子加速、刹车等操纵性能,试驾时开车比你猛的人多了。”
  试驾结束返回4S店的途中,记者留意了一下,大明路及周边道路都是城市道路,限速是40公里/时。
  试驾出事故,维修赔偿常有纠纷
  试驾发生了交通事故,维修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4S店比较正规,给试驾车购买了全险,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主要由保险公司出钱维修,超出保险的份额,才由试驾者承担。
  不过,一名4S店销售员透露,更多的4S店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给试驾车买全险,有的仅买了交强险,赔偿额度十分有限;还有的4S店给客户试驾的并不是正规试驾车,而是用于销售的车辆,因此不会上牌,也就不会有保险。发生事故后,4S店拿出试驾协议,要求试驾者承担全部损失,而客户却认为4S店没有充分告知风险,并默许自己的违法驾驶行为,也要承担部分损失,两者往往产生矛盾。
  交警三大队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在试驾车事故中,如果涉及人伤,赔偿金额大,往往更难解决。“前不久一起试驾坤宝撞倒过路人致脑受伤的交通事故,受害人医药费已花了近十万,而4S店和驾驶人就谁承担这笔赔偿费用,至今还有争执。”他说。
  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汽车销售商对试驾车辆拥有实际支配力与监管力,且提供试乘试驾服务本身就是其市场营销的手段之一,理应对试驾活动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对于驾驶试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4S店和试驾者都应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试驾车事故频出,有没有办法避免?据了解,目前我市交管部门对于试驾车并没有特殊规定,只要有牌照即可正常上路。对此,一位4S店工作人员建议,他们也不想在试驾时发生交通事故,若交管部门能像对驾校教练车一样,在4S店周边车流量较小的地方,规划出专门的试驾车线路,应该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此外,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外地4S店对试驾者也有要求,驾龄一年以内的新手司机是不能试驾的,南京的4S店也可以借鉴。
  本报通讯员钱春龙陈兴民
  本报记者王茸
试驾引发事故多 维修赔偿常有纠纷
&&责任编辑:苗津伟、马燕&&
从蚊子大小的无人飞机到时装相机,中情...
第一名模林志玲出道至今,高EQ的形象加...
你可能还想看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奔驰4s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