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求解。 中国物流的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39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9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
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6期口现代物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翁心刚;(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101149);摘要:本文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事业进入;物流业快速发展,企业物流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物流事业;绿色物流中图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6期口现代物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翁心刚(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101149)摘要:本文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宏观物流管理得到加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企业物流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物流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物流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包括处理好物流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系,走绿色物流之路,是今后中国物流事业发展道路上,无论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微观层面,都要认真对待并努力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物流事业;绿色物流中图分类号:F259.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78―2007年的30年间,平均发展速度达9.7%。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4.66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与1978年相比,GDP增长66倍,人均GDP增长48倍。与此同时,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消费需求成为引导生产和流通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并日趋成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事业面临的经济和政策环境继续改善,发展步伐加快,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08)06―0016-04个阶段可称为物流全面发展阶段。其主要表现是,物流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物流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成熟;物流管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全面铺开,在发展现代物流的问题上有了统一的认识,发展方向逐步明确;物流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政府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发达国家引入中国,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开始起步,部分高等院校设立物流专业方向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物资流通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开始了以物资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实践活动。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在这个阶段,物流实践范围得到拓展,其主要表现是,随着零售业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的出现,作为面向零售连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配送中心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对配送和物流系统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配送实践活动逐步向其他行业渗透,进而推动了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l世纪初。其主要表现是,电子商二、进入新世纪中国物流事业发生的显著变化1.宏观物流管理得到加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作为宏观物流管理的主体,近年来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物流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到21世纪初,已经走出萌芽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物流管理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被摆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2001年3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6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涉及物流的诸一、中国物流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从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事业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个阶段可称为物流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是,现代物流概念和相关理论16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物流作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供应保障系统,由于自身发展滞后,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瓶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思考,开始积极研究开发并引进适应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管理与运作模式,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网络建设。第四个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这多部门联合制定的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显示了政府主管部门对现代物流的关注与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意向。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立了由13个部委和两个协会组成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物流发展中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问题,推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交通部编制了《全国港口布局规划》,铁道部制定了《关于促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总局出台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铂观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此外,在物流市场监管、改善通关环境、出台物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加强物流统计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民经济物流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下,无论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近年来都十分重视区域物流的发展,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改善产业环境、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有战略性的举措,在管理和协调区域物流规划、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扶持物流产业发展、完善物流产业政策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在区域物流发展方面,物流园区建设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物流园区,建成的有50个,在建的有65个,规划中的有92个。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热,一方面反映了物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资源整合的需求非常迫切。当然,在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功能定位不准确、建设主体不清晰、园区作用不明显、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督,使物流园区建设切实成为整合区域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打造物流运作平台、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以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物流支持的重要手段。2.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写进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务院2007年3月发布的幼口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9月份召开的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都把推进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上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发展物流业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层面的良好环境。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大多还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水平与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也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改变经营模式,加大技术革新力度,通过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一部分物流企业,既包括由传统国有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也包括近年来涌现出的民营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已经找准了自身的市场定位,从单纯提供简单的运输、仓储服务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客户价值转化,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化,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可以说,这些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其中许多企业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其中蕴含着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物流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抱有极大的兴趣,不少企业都把自己归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行列。但由于对第三方物流基本概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概念也变得有些模糊。人们往往将专业化物流服务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专业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混淆。按照2001年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为: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这个定义仅把独立于供方和需方作为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标志,忽视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方面所具备的提供物流解决方案能力、物流资源整合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2007年5月新发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第三方物流概念进行了修订,其定义为: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修订后的定义有助于人们对于第三方物流实质的认识。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企业物流需求的变化,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06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日趋专业化、细分化,按照行业不同可划分为汽车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烟草物流、钢铁物流、信息技术(IT)物流、会展物流等领域。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运作能力确立目标市场,通过与目标行17业内的重要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同时吸引更多行业内企业加入,促使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此外,运输和仓储行业的物流服务范围也不断拓展和延伸,为适应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物流服务。在运输行业,包裹快件运输、利用铁路的行包专列运输以及依托货物配载市场的零担货物运输等专业化运输服务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在仓储行业,以仓储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流通加工、配送及与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的货物质押融资业务,延伸了仓储企业的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的附加价值。传统保管型仓库逐步转型为流通型仓库或物流中心,成为物流网络和销售渠道中的重要节点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在我国物流市场活跃着一些世界著名的物流服务商。跨国物流企业依托其国际网络和整体优势,一方面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的收购和整合,另一方面抢占国内物流高端市场。跨国物流企业无论在服务理念还是服务能力方面,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特别是物流高端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既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对国内物流企业构成了巨大压力。面对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国内物流企业必须切实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在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能出现在企业管理体系之中。企业对物流重视程度的提高也反映了市场和消费需求特征的变化。在彻底摆脱了短缺经济环境后,消费者在市场中的主动权越来越大。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化,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产品的生产,更要重视产品的流通,要密切关注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消费者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现代物流系统作为面向市场需求的高效商品供应保障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统,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促进其核心产品销售,已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表现在对物流服务外包的认识上。长期以来,企业受‘‘小而全、大而全”观念的影响,在物流管理和运作上自成体系、自我服务,企业内部物流设施规模较大,一般都拥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运输车辆及相应的装卸设备。导致企业资本性投入分散在各个领域,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随着对现代物流认识的不断深入,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在逐步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管理和运作的同时,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为企业集中精力把有限资源投入到核心事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障。在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上,先进的制造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以精益物流为目标,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为载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体系,物流整合范围由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逐步扩展到供应链的上下游节点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的物流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中小制造业物流管理和运作水平还停留在很低的层次上。大力发展制造业物流,改进和完善制造业物流体系是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物流的关注已经从单纯重视物流业向积极推进企业物流发展的方向转变。企业物流需求构成物流业的市场基础,企业物流的发展是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构筑新型企业物流体系、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成为改进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任务。4.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张带动了物流市场需求规模的快速增长。仅从货运量来看,2007年货运总量达到226亿吨,同比增长11.8%,高于GDP的增幅。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为货物流通提供了快捷顺畅的通道。在线路建设方面,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线路建设持续加强。(1)公路方面。2007年,全国全年新改建公路46.4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0.7%。截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万公里,有11个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全国公路密度继续提高,通达水平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37.33公里,比上年末提高了1.32公里。(2)铁路方面。2007年,全国铁路完成新线铺轨985.5公里,复线铺轨1133.7公里;新线投产677.5公里,复线投产479.8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937.6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8万公里,铁路复线里程2.71万公里,复线率34.7%;电气化里程2.55万公里,电气化率32.7%。经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改造,时速1203.企业物流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得到加强,企业物流开始受到重视,物流成本意识、物流客户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物流管理和运作水平显著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物流成本控制与节约作为获取“第三利润”的重要渠道,将物流客户服务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管理理念逐步为企业所接受,企业物流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227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019公里。表明,目前设置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有273所,在校学生3.5万人;高等职业类学校约500所,在校学生15万余人;中等职业类学校1000余所,在校学生30万余人。基本上扭转了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为中国物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但也应注意到,在物流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同一化的倾向,教材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许多不适应之处;一部分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和视野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满足不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物流教育质量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物流教育的核心任务。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学科为特色、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在物流教育方面起步较早,是国内最早设立物流专业的院校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物资学院就开始致力于物流理论研究,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该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建立了北京市物流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在物流学科领域拥有一批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毕业生活跃在物流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了适应物流业发展需要,提升物流学科水平,北京物资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大办学开放力度,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我国物流教育质量的提高。(3)水运方面。2007年,沿海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21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4个,新增吞吐能力30790万吨。截至2007年底,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70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78个。2007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94公里,新建及改(扩)建内河港口码头泊位1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新增吞吐能力2101万吨。截至2007年底,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已达13.3万公里,共有内河航道枢纽4143处,内河码头泊位31246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个。(4)航空方面。2007年,民航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0多亿元,民用机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增加126万平方米,新增百色、喀纳斯、鄂尔多斯、荔波、邯郸5个运输机场,机场总数从2006年的147个增加到152个。2006年底,民航航线里程达到211.35万公里。5.物流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人才三、结束语以上从几个方面对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进行了简单描述,尚不足以反映我国物流事业发展的全貌。尽管我国物流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世纪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物流事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新的课题和挑战。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物流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包括物流发展与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的关系,走绿色物流之路,是今后我国物流事业发展道路上,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微观层面,都必须认真对待并努力解决好的问题。★本文系作者2008年5月10日在第二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国际物流与采购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本刊发表时略有改动,未经作者审阅.【作者简介】翁心刚(1961一),男,北京市入,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责任编辑:陈静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随着物流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物流人才的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在这种背景下,物流教育受到重视,物流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迅速扩大。统计数据TheDevelopmentofChina’SLogisticsinReformandOpeningUpWENGXin―-gang(BeltingWuziUniversity,Beifingl01149,China)Abstract:Theenteredintoauthorbelievesthat,withreformandopeningup,China’Slogisticsisincreasinglydeveloping.Afterweandpofiticalthenewcentury,theeconomicaenvironment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logisticshasbeenrequirementofeconomicrapiddevelopment,economicsomenewtaskimproved.But,thereisstillglobalizationandthesoundlogistics.AccordinglogisticsisKeyonetobiggaprapidbetweenrealityandtheanddevelopment.Andthere玳stillontO.andchallengesforthedevelopmentoftherequirementofthescientificoutlooktOdevelopment,howtodealwithrelationshipsindevelopingoftheproblemsthatwehavepaymoreattentionwords:reformandopeningup:China:logistics:green109istics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翁心刚, WENG Xin-gang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101149中国流通经济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1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赵凤平.ZHAO Feng-ping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2.期刊论文 张秀成.Zhang Xiu-Cheng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前瞻――兼论中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 -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本文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历程,对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基本思路、具体做法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做了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做了比较.文章认为,改革开放有其历史时代背景,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是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即社会主义形态不适应目前中国国情的某些做法,适当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时代及以前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是中国政府在向资本主义学习科技和管理的同时,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前提,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才重新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改革开放的全面成功;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先进;社会主义应该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保障社会每一个体的根本权益、优质生活和健康发展,并有利于解决内外忧患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以&社会&为基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十分自然的,提倡资本主义则是反自然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应该特别张扬社会主义精神,在兼顾集体利益的同时,真正保障全社会每一个体的根本权益、优质生活和健康发展,使每一个体都能享有更多的幸福.3.学位论文 虞滨鸿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演唱探究 2008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试图借鉴音乐史学、声乐学等研究方法,拟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和演唱两个角度为切入点,借以探讨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现状、创作特点,以及新时期新作品的演唱特点与革新之我见,期望能对中国艺术歌曲今后的发展尽一丝绵薄之力。本文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该论题引用的文献综述及国内研究现状和本论题的来源、选题指导思想;以及论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本文正文部分通过三章八节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背景、概况以及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唱探究。本文结尾部分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从数量上的超前、创作上的全新变化、题材上的广泛、演唱上的真实质朴,突现的个性化、自然化的风格加以肯定,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以期待今后广大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声乐演唱者共同努力,总结、探索,加以逐一解决。
第一章: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艺术歌曲的界定所谓“中国艺术歌曲”的界定应包含两个内涵:首先是“艺术歌曲”,这是一个声乐体裁的名称,然后是在前面加上地域定语―中国。也就是说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才可称之。她的特点有三个方面:1、歌词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古今诗歌;2、多为专门的声部写作,旋律能够揭示歌词的艺术内涵;3、伴奏是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背景艺术歌曲自上世纪从欧洲传入中国,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发展之路。1919年的“五四运动”掀起了传播新思想、探索新知识的浪潮,这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文化的历史大变革。中国文人已不再只是停留在“拿来主义”的层次,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接受西方的音乐思想,中国艺术歌曲也由此开始了她的起跑线。而后各音乐团体和专业院校的创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加之中国自古以来积累的大量优秀古曲诗词和“五四”以来的“新诗”,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文学支持。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国作曲家们开始探索和创作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歌曲。青主于1920年根据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的《大江东去》被学术界认可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首艺术歌曲;2、成熟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西方作曲技法同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和纯熟,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发展渐达黄金时期。具有高素质的音乐人才纷纷投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如黄自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3、沉寂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文革”结束,这个阶段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逐渐退居到抗战歌曲和群众歌曲之后,并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沉寂时期。
第三节: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快速恢复和发展,党的正确文艺方针为广大音乐创作者、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在数量上多于过去三十年的总和,而且在艺术风格与作曲技巧的运用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随着优秀的艺术歌曲在广大人民群众间的传唱,各种音乐活动、演唱赛事的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包括关牧村、殷秀梅、彭丽媛等优秀的艺术歌曲演唱人才。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90年代后随着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的盛行,艺术歌曲显得暗淡了许多。更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从事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不多,高质量的作品亦不多见。因为艺术歌曲确实不好写,她需要作者潜心细致的创作,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不但要有高超的作曲技巧,同时还要作者具备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另外艺术歌曲的大众化不及通俗歌曲,毕竟她属于“雅乐”范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传播和推广艺术歌曲。第二章: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第一节:题材特点改革开放,人民刻求进步发展,内在的和外来的(包括东西方)各个层面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使得艺术歌曲的题材体现出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四种类型:1、古典诗词题材――作品充分展现了诗词中特有的内涵和风韵,使诗歌和旋律完美的融合;2、主旋律题材――作品体现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3、情感题材――作品表现出爱情、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等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4、现实题材――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主要事件或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为题材,这类题材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生活焦点,是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类题材。
第二节:创作技法特点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专业论文、39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物流事业等内容。 
 一、目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将会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 发展物流事业的积极性,广辟筹资渠道和扩大资金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讯事业从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 公用通信网的通信...但中国一直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社会物流量统计。 由于货物运输 是物流过程中真正...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物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积极营造 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现代物流产业在中国始于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中的物流产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近期国家提出了振兴 物流产业的规划,对物流产业的带动无疑是好的,那么未来的...  在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中,鼓励国外资本 投资于...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 3 物流与配送的发展...正在快 速发展的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事业开始...  中国的近现代物流的发展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物流在我国的 正式快速发展是从 1992 年改革开放...物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1.2 中国物流发展历程 1.2.1 筹备阶段(建国初到...而且在国家 的大力支持下,平台建设开始向中西部演进...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20 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要着眼于全国的发展、 着眼于全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分析中国快递物流业发展新形势_交通运输_工程科技_专业...在快递的发展上,应该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一个...同时在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上, 在文件中提出了新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