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地没路口进入种菜了。之前走投有路粤语进的后来村长把路都卖了。怎么办

半山有批“菜农”,只种菜不偷菜
日 09:50:39 星期四  来源:钱江晚报
  眼下,“种菜”游戏风靡。买种子、种菜、浇水、抓虫、收获、到别人田里偷菜……上班的白领喜欢,老人小孩也渐渐加入种菜大军。
  杭州半山的居民也知道这种网络游戏,可他们不这么玩。半山的老杜说,网上种菜只能看,不能吃。他要领大家去看看真正的玩法——山坡上、围墙里、花盆中、矿山下,能种菜的地方都种着新鲜的时令蔬菜。不光自己能吃上天然的绿色蔬菜,附近邻居甚至路人,有时也来要上三两斤。
  “这几个地方种的菜品种齐全,又是露天的,没门没墙,当然也有人来偷菜。”老杜笑称。
  广告牌后别有洞天
  杭州城北北景园方向,在杭州景成实验学校旁的十字路口,有3块巨大的广告牌,其中一个左下角缺了一块,大约1平方米,每过一会儿总有人往里面钻。记者不由好奇,往里一瞧:嚯,真不得了,俨然另一个世界。
  这1平方米的缺口正是一个大菜园子的出入口。老杜估计,这块地有2000多平方米。四周砌了高高的砖墙,无门无窗,只有广告牌这个缺口可供人“钻进钻出”。老杜说,广告牌头天晚上刚刚做好,第二天就被人剪出了这个洞。
  菜地里的菜色品种齐全,新鲜水灵。七八个人正在辛勤劳作。来杭打工的山西人小武是这里的“菜农”之一,他说,两年前,他和几个朋友发现了这块地。买来菜籽试种,大获丰收,一些工友和附近村民尝过鲜后都成了这里的主人。
  田地边上还有一处低洼,小武笑着说:“这是用来积雨水的,这样灌溉田地比较方便,就不用从外面提水进来了。”
  一对东阳夫妻说,这里的地是谁先“开荒”就归谁。他们来得晚了,就只剩一些不够肥的地了。尽管地上石子多,每天都要打理,但种出来的菜味道还是不错的。自己吃吃管够,还能送亲戚朋友。
  “菜农”们说,“这里的菜我们都是自产自销,多出来的菜会拿去卖。说起来也是正宗的‘农民菜’,我们卖得又便宜,附近居民都很喜欢。”
  巨型花盆也种菜,牛
  在沈半路378号,双喜永宁桥西边的花坛边,整齐地摆着19口大缸似的花盆,上面都矮矮地覆盖着一层绿色,远远看去挺像观赏植物。这些花盆里种的却不是花花草草,而是一棵棵青菜、蒿菜,一簇簇大蒜、青葱,颜色碧绿,煞是好看。
  巨型花盆对面是一户户人家,丁阿姨就住在其中一间。她是负责打理这些菜的其中一人。丁阿姨说,这些“菜盆子”有些来历。
  “这些花盆在河道没有改建前,一直被摆放在河岸边养水生植物,那时候河里的水很浅。后来,河道改建通船后,花盆里的植物死了,花盆也就废弃了,被水流冲到了河中央。后来,这里的居民合力把这些巨大的花盆打捞了起来。”
  “再后来,我们几户人家一合计,干脆种菜吧,放着也浪费。自己种菜自己吃,多好!”丁阿姨和邻居说动手就动手。
  花盆里原本的河泥刚好派上用场。“河泥供给的营养充足,绿色又环保,天然无污染,我们选的蔬菜品种通常是一个月就能成熟的。这些菜新鲜可口,附近的人都爱吃。”
  不少从丁阿姨门前经过的路人也都会好奇地停下脚步,打听巨型花盆的故事。看着这一盆盆蔬菜,不由赞上一句:“花盆也能种菜,牛啊!”
  废弃矿山被开垦成了菜园
  在杭州半山公园的东侧,有一大片空地,这里立着块牌子——“边坡危险,严禁入内”,是早年间废弃的矿石开采区。抬头望去,山势如被刀锋劈砍,山体向外倾斜,仿佛整座山将向你压来。如此环境,你肯定不会想到,有那么一批退休工人爱上了这里。他们回到田间地头当起了菜农,经过几年的辛勤开垦,这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已充满了绿色,各种各样的蔬菜,历四时而不同,长势繁茂。
  青菜、芋艿、大白菜、丝瓜、菠菜、地瓜……一垄一畦栽植得井然有序。水塘池水青绿,白鹭翩翩飞舞,生态的美令人炫目。
  杭钢退休的老人说,这里早几年前还有人来开矿,后来废弃了,时常有碎石滚落,有关部门用铁丝网在山体周围区域拦了一个危险区,铁网的外围竖了一块石碑:“禁止入内”。但半山的老人们看中了这块地方。“土壤好,又开阔,没有城里那么多汽车尾气。种的菜好吃。”
  如今,“危险区”里里外外都种上了菜。扁豆、芹菜、萝卜、雪里蕻都有。围着的铁丝网也早就被剪开了几个洞。老人们也像约定好了似的,盛夏时,清晨三四点就有人上山来,除草、浇水。老人们说,干点农活活动了筋骨,心情又好。“我们这里种的菜都是自己吃的,耕地、种菜、除虫就是我们每天最好的锻炼。”菜农谢老先生说。
  田边上还有老人们各具特色的工具棚,有天然形成的石头下的空洞,有人工搭建的竹棚子。谢老先生放在里面的务农工具齐全:锄头、水桶、扁担、长凳、草帽、毛巾,应有尽有。
  同样在山坡上种了“自留地”的徐阿姨退休五年了,每天早上她都要走上两公里,挑着有机肥上山打理菜园子。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来为园子松松土,傍晚时分,担上两桶甘甜的泉水下山,她觉得日子过得悠闲而充足。但徐阿姨有时也担心安全问题。她曾看到过有石头从山壁上掉下来,压坏了几棵菜。
  “不知道这块地适不适合种菜?这个废弃的矿山是不是安全。”徐阿姨说,在这种菜的每个人都关心这个问题,其实是舍不得自己辛苦垦荒出来的生态菜园子了。
编辑:袁芳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楼盘质量投诉电话: ·
·······
[] |[]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郑金都小区公共绿地岂能变成自留地
小区公共绿地岂能变成自留地
作者:鲁雁南;李志杰;王依凡;忻佳莹
来源:新民晚报
  图片作者:陈梦泽;李志杰图片说明:个别自私者侵占绿化搭鸡舍,破坏公共环境
摄扩大停车位、开垦小菜地“占绿”“毁绿”投诉不断
小区公共绿地岂能变成自留地  “夏令热线”开通以来,接到许多“占绿、毁绿”的投诉――扩大停车位、开垦小菜地……种种“私有化”用途,反映出个别居民“公共”概念的缺乏。  有人意图毁绿停车  家住宁夏路白玉大楼的徐女士打来热线电话:“你们过来看看,我家就像住在垃圾堆一样,现在这房子我想卖都卖不出去。”  记者和志愿者一起进入徐女士家后,闻到一股异味。从浴室看出去,窗外一片小花坛已被人损坏,堆满垃圾,时不时还有高空坠物,“砰”的一声,直落花坛中。  徐女士称,由于有居民想腾出更大空间停车,便擅自损坏花坛。后来经过居委会和物业阻止,避免进一步破坏,但破损部分始终没修复,这块花坛被附近居民当作临时“垃圾箱”,小区没有保洁人员来处理,向物业和居委反映也没受理。  侵占绿地开垦种菜  家住西藏北路1308弄和玉苑的张女士反映,家旁边的公共绿化被破坏,用来开垦种菜,施肥时异味扑鼻。张女士希望,物业和居委对种菜居民多做工作,不只是简单地拔了他种的菜,更要长远地解决这个问题,重新恢复绿化。  记者和志愿者在现场看到,1308弄6号楼门口确实有一块菜地,左边种了一片葱,右边土已经被翻好,处于待开垦状态。正值下午,施肥的臭味也隐隐可以闻到。  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称,居民并没有向他们反映过此事,对此并不知情。记者和志愿者将其带到6号楼门口的“小菜地”前,只见他直接踏步过去,把数十根葱苗全部拔尽,并表示:“小区绿化是不能种菜的,我们会把这里恢复”。  本报记者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沪ICP备号乐清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喧嚣城市自留地
作者:管理员
城市里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将原来的田垄阡陌一点点排挤出去。乐清市区银河花园的居民们却利用小区里的空地,开辟菜园,精耕细作,除了收获健康的蔬果,还能激起那些久远的乡村的回忆。
其实在如今的城市里,“菜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一楼的开放阳台,还是高楼的防护栅栏处,不经意间望去,说不定就能找到茄子、西红柿,甚至豆角、南瓜的身影。城市菜园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世界范围的流行,但在有限的空间里,大规模的菜园显然不现实,所以阳台菜园便占据了城市菜园的很大一部分,即使在有机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外城市也如此。因为城市中阳台菜园的普及,可以大大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这样,一方面,城市家庭的蔬菜消耗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大大减少了运菜进城的车辆数量,不仅降低了家庭吃菜的成本,还大大减少了运输过程带来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遍布阳台、屋顶的菜园,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件“绿色节能外衣”,帮助建筑更好地保温、隔热、防尘,减少空调使用,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初夏的乐清,植被越发繁盛,过眼之处,随处可见沁人心脾的的绿。
在乐清某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玲玲,本职工作与园艺并无关系,但出于对绿色的爱,下班之余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回家照顾阳台上那片花花草草,当然,除了陶冶情操的绿植,她还种了各色品种不一的蔬菜,她笑言,这里是她的“秘密菜园”。
在这热火朝天的季节里,因为有了这片绿色,心情也变得宁静起来。玲玲说,她想和它们一起在夏天里进行一次健康的新陈代谢。
玲玲,80后,乐清柳市人,平面设计师。
今日时间:
COPYRIGHT(©)
.cn,All rights reserved.乐清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到山前必有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