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81难第七十三难是多少级

西游记一共有多少集.多少难 ?具体的._百度知道
西游记一共有多少集.多少难 ?具体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电视剧:老版25集,续集16集。80年版25集
第一集 猴王初问世
第二集 官封弼马温
第三集 大圣闹天宫
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
第五集 猴王保唐僧
第六集 祸起观音院
第七集 计收猪八戒
第八集 坎途逢三难
第九集 偷吃人参果
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 夺冠宝莲花洞
第十三集 除妖乌鸡国
第十四集 大战红孩儿
第十五集 斗半降三怪
第十六集 趣经女儿国
第十七集 三调芭蕉扇
第十八集 扫塔辨奇冤
第十九集 误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 孙猴巧行医
第二十一集 错坠盘丝洞
第二十二集 四探无底洞
第二十三集 传艺玉华洲
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
第二十五集 波生极乐天 《西游记》书:100回。《西游记》目录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
多少集我忘了,我知道是八十一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游记的八十一难分别叫什么名字和每一难分别是第几回?_百度知道
西游记的八十一难分别叫什么名字和每一难分别是第几回?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八难,陡涧换马第九难,夜被火烧第十难, 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黄风怪阻十三难, 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 贬退心猿二十难,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 黑河沉没三十二难,搬运车迟三十三难,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七难, 鱼篮现身三十八难,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赛城扫塔五十难,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多目遭伤六十难,路阻狮驼六十一难, 怪分三色六十二难,城里遇灾六十三难,请佛收魔六十四难, 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辨认真邪六十六难,松林救怪六十七难,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 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 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 凌云渡脱胎八十难,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老鼋湿经八十一难.。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回数和八十一难是对不上号的,因为回数是100回,难数是81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八难,陡涧换马第九难,夜被火烧第十难, 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黄风怪阻十三难, 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 贬退心猿二十难,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 黑河沉没三十二难,搬运车迟三十三难,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七难, 鱼篮现身三十订钉斥固俪改筹爽船鲸八难,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赛城扫塔五十难,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多目遭伤六十难,路阻狮驼六十一难, 怪分三色六十二难,城里遇灾六十三难,请佛收魔六十四难, 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辨认真邪六十六难,松林救怪六十七难,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 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 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 凌云渡脱胎八十难,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老鼋湿经八十一难.。
每一难分别是第几回?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回数和八十一难是对不上号的,因为回数是100回,难数是81难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八十一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游记》第七十三回大义与精解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上一回故事师徒受七情搅扰,终被悟空与八戒破除情障而化解。七个蜘蛛精跑了,比喻伏住了七情,但是没有断根。后面把蜘蛛的干儿子都解决了,是比喻把忘情产生的作用消归自性了。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要从根本上断除七情,真正趋向无住生心。或者说生心就是生智慧,智慧里面没有凡情。世间的法称为情理法,虽然知道理是无情,但是最终理还是要服务于情,才会被世人接受。要真正觉悟,就要勇于彻底把理中之情除尽。理中之情,如何认定?又如何除尽呢?这些都是本回故事的精彩之处,也是佛教里独有的功夫。
本回故事的几个难点,一、蜈蚣精代表什么?二、为什么说蜈蚣精的毒是天下第一毒?三、为什么要请毗蓝婆菩萨才能降伏蜈蚣精?四、为什么说毗蓝婆菩萨是昴日星官的母亲?五、毗蓝婆菩萨为什么会多怪人?六、毗蓝婆菩萨的金针到底是什么?等等。由于难点多,因此读懂这回故事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如果能一路读下来,自然难度就不大了。再与上一回联系起来看,就更可以确定这些内涵了。
首先,谈一谈世人为什么难以读懂《西游记》,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世人之所以成为世人,正是因为心里永远摆脱不了一个情字。若能纵观天下文化,种种人类真理观,都有一个情字写在背后。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局面也并不乐观,不少传统文化中人也被自家文化情怀所迷惑。传统文化如此,新生文化就更不用提了。某某思想,某某流派,某某主义的维护者就更是一塌糊涂了。当情见做基础的时候,上层意识都被这个情染污了。修行人都十分能觉察情字,《西游记》到了七十三回才谈断情的问题,更何况不修行,不观心的众生呢?上一回说到音乐前后的联系而有旋律,这一回说脅下百眼的多目怪,正是说从情见中所起的作用,比量心是其本质。以种种眼所见的境界为基础,因此也可称为多立场,多足虫的蜈蚣恰恰演绎这个道理。如果仔细观察多足虫的行走时足的移动过程,更是妙趣味无穷。恰恰和前面提到的动画原理完全相同。六祖慧能大师云:“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对境心数起,就是蜈蚣的原形。为什么会心数起?用比量心,种种差别现。比如,我们看太阳的光芒,如果用比量心,则需要八分钟的时间,阳光才会从太阳运行到地球。如果用现量心呢?太阳,阳光,地球都是同时显现的,佛家所谓“一时顿现。”一切都是同时显现的,超越了时空的假想。世间的哲学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比如蛋与鸡的先后问题,真相是同时存在的。是众生用心去攀出来的,一切世间秩序都是众生共业所缘的,并不是什么客观规律,更不是什么真相。在这些见解上建立的真理观和理想国都是十分荒唐的。有时空,就是有八卦相重的效果,因此也就有生克制化的作用,演绎出世间种种境界相。世人看不到这些本质的,内在的必然性,往往做一些睡梦里才会有的所谓理想。比如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美好的理想,什么乌托邦和理想王国之类的,都是凡夫在苦难中看不到希望而幻想出来的,根本没有实践的可能性。如果追究根本,都是过去天界生活的残留信息。比喻说西方哲学的正版是老子七律,乌托邦的正版就是六欲天界而已。因此一些人类所谓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并不怎么伟大,都只是翻版名家而已,而且翻版得不成功,遗漏了诸多关键内容。如果有欲望的人类想要建立一个有欲望的理想世界,其实只要是想得到的世界,几乎这种世界都早己存在,而且现在正在运行之中。这个六欲天之顶就是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不是物质极大丰富的问题,而是随心应量的问题。要啥有啥,根本不存在自己不喜欢的事物。物质都是随时出现的,因此绝对是新鲜的,还不用考虑转基因的毒性问题。不需要家用电器,不存在保鲜的问题。行动上非常便捷,那里去转念就到了,也不需要飞机之类的运载科技,比科技高级太多了。不仅知道物质的多少,还知道他人的心理活动,因此叫他化自在天。因此根本不需要电子计算机,不需要软件和程序,也没有系统缺陷。很多修行人看到这些殊胜的复位,往往错把这个天界当成极乐世界了。把得到的理事当成是宇宙真相,因此这个天里有天魔,是天魔常在之天。为什么有天魔?错误的理论加上错误的情怀,当然人间的魔王也是这个情况。可见,正知正见的传播是何等的重要。欲界已有这样的殊胜,那么初禅以上的诸天,殊胜就更不必说了。四禅诸天清净快乐,又是欲界天人没有办法想像的了。同相的道理,欲界六天的快乐是人间没有办法想像的。因为没有办法想像,又要拼命去想像,悲剧也就来了。希望有一个世界都是自己喜欢的人,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怎么实现?消灭异己来实现?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悲剧。不知道那个世界现成,移民就可以了,不伤害任何人就能实现。现在人搞竞争和斗争,这就是拙劣翻版者所犯的错误。祖先早就告诉我们,修慈悲喜舍四法,就可以满足升天的愿望。为什么前面说,现在的哲学家害人?因为给一个好的理念,却给个错误的解决方案。让世人事与愿违,岂不悲哉!
再谈一点修行上的问题,修行走到这里要证入无住生心之正念,还有种种情根不断怎么能行。那么,六祖大师说的“对境心数起”,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的生活与觉悟的生活到底差距在哪里?我们心中的理与大道之理到底差在哪里呢?这些问题往往被世人忽视了,以为大道之理也只是哲学上的一种理论,或者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假设。其实,差别非常之大,根本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简单讲,大道之理就是适合于一切众生的理,是一切众生都能实践并能证明的道理。而一般哲学上的真理都是种种假设,都是意识形态的思维和逻辑,是没有办法证明的学说。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因为哲学上的真理,是建立在人们对境界的认识之上的,认识又决定境界,这是哲学家们没有想像到的问题。比如,现在粒子物理学里所看到的最基本的粒子,人们称他们是实存在,科学家可以通过发现它们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佛家把这些真实的东西称作不实呢?因为这些境界相里粒子是通过众生的阿赖耶识来认识的,而阿赖耶是具有转境的功能的。再比如,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所有一切影相都是通过意识去识别的,会把一连串的静止画面变现为动相。还比如天上的飞机,人们都说是飞得很快,是飞机在飞。而本质上呢?一切现象的本质是意识的流转,是生灭的意识在转变境界相,任何一个刹那间,飞机都是定格在一个时空点的,把这些生相相续起来,而有了飞机飞的错觉。世界上最小的光量子的本质是心意识的流转过程在境界里的反映,然后一切的现象都依靠光亮为背景。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心变现的,因此境界都呈现在自我之外。所谓身心之外有个大千世界,其实心与境又如何能对立起来?因此将心与境分别之见,是心的第一起;境存在,境界里就有种种差别,这是第二起;再在差别里生七情,这是第三起。这当中还夹杂了,对境界的种种执着,因此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深的惑业,也是最毒的毒药。这种毒深埋在心底,世间的物质作用又如何能解除它?人类被困于这样的无明惑业之中,有没有办法出离?其实,人类一直在努力解决人类的生存境界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也是想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是人类还没有智慧找到正确的方法,西方社会都是在境界里求变,东西社会比西方要高明得多,懂得在内心里求变。东方人发现内心世界与外境世界完全等同,改变内心的运行方式,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境界。但是到底如何来改变呢?怎么改才是究竟圆满的呢?因此才有了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表达,那就只能是禅。
如果了解禅是求证大道之理唯一的方法,那么就很容易读懂这一回故事了。毗蓝婆菩萨的名字从哪里来的呢?是从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名来的。迦毗罗城蓝毗尼园,简称毗蓝园,因此故事以佛的诞生为喻,意在指悟空得到了禅的功德。《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華品第二:“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退以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已成正觉五十年来种种说法。种种教示。化度一切机类众生。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作是言已。舍身成座。庄严天衣。令坐如来。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言已默然。”净土法门祖师开示:“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佛在《大乘入楞伽经》中举出四种禅,即愚夫所行的小乘禅、菩萨所行的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的相似禅和自性功德的诸如来禅。根据这四种禅,本回故事里破百眼魔是达到了第三位,攀缘真如禅。也正是证入这个功德,下回故事才会有三种魔障,释迦牟尼佛,文殊和普贤菩萨的象征性坐骑演化出来的妖魔鬼怪。禅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定慧等持之道。定慧等持,能生智慧,因此毗蓝菩萨是昴日星君的母亲,是入不二法门的心要。因此她的武器就是一根金针,代表万法归一的法性。明心见性能破众生脅下之眼,脅下千目之蜈蚣,比喻心眼迷在大千世界里。这个脅下多目毒虫,可以将唐僧、八戒和沙僧都毒倒,可令悟空爆燥难禁,都是要说明肉眼之力。如佛所说:“众生业力不可思议。”
情因旧恨生灾毒,情,指一切妄想;因,因地所种之种子;旧恨,指一念无明在境界里的取舍,这个取舍确定了妄想。恨,忄艮,心之相。心对心产生的境界相误会了,叫旧恨。生灾毒,就是心数起产生境界里的种种变化相。在境界里搞妄想分别和执着,让自己冤枉地长劫轮回于六道苦海。
心主遭魔幸破光,心主,唐僧代表的众生心之本来面目;遭魔,被二脅下的千目放出了魔光给困住了,心眼紧闭,身心交瘁。幸,这里面意味深长。故事里遇到了从龙华会上来的黎山老姆,告诉他去找毗蓝婆菩萨。黎山老姆在这里代表本觉本有,能生万法,因此必是从龙华会上来的。如果把理解成从弥勒佛的三会龙华上来,那时空观上就不能让世界上的人理解了。心主之幸也是一切众生之幸,无论在迷途待上多久的时间,毕竟时空只是梦境里的事,觉悟之后,时空效应就消失了。因此一切众生都必将成佛,恢复各自的本来面目。破光,破除了阿赖耶里攀缘的光明,让心里的光明恢复清净。佛有光,魔也有光,一切众生都有光。缘生的光是魔光,清净自性的光明才是佛光。从显现的方式上,魔光是攀缘心生出来的,因此很亮很刺眼,而佛光是性德,有无量光。比如阿弥陀佛代表一切众生的自性光明,又号称十二光佛。《无量寿经》上曰:“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自性光明是通达一切功德之义,因此有这些名称,细说无量种功德光明。性光如何得?魔如何破?定慧等持之道也。前面早已讲过禅修,这里用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寓意是如来禅,直指正法眼藏。
话说孙大圣扶持着唐僧,与八戒、沙僧奔上大路,一直西来。不半晌,忽见一处楼阁重重,宫殿巍巍。唐僧勒马道:“徒弟,你看那是个甚么去处?”行者举头观看,忽然见:
山环楼阁,溪绕亭台。门前杂树密森森,宅外野花香艳艳。柳间栖白鹭,浑如烟里玉无瑕;桃内啭黄莺,却似火中金有色。双双野鹿,忘情闲踏绿莎茵;对对山禽,飞语高鸣红树杪。真如刘阮天台洞,不亚神仙阆苑家。
奔上大路,一直西来。《西游记》的主旨,涅槃妙心的开发。不半晌,忽见一处楼阁重重,宫殿巍巍。见楼阁宫殿,一定是建立功德的问题。
山环楼阁,溪绕亭台。这一句把本质点出来了,定和慧建立的功德。山,代表定;溪,代表慧。溪,一切在《西游记》中代表相对之义,两山之间的水,比量所现的智慧。不是佛家讲的根本智,根本智不建立,后得智则不可能。门前杂树密森森,宅外野花香艳艳。杂树,进出门的地方所建立的功德林,都是杂树,说明未入圣流。圣流乃佛佛道同。宅外野花,宅是心宅,外是心外,心与境还没有统一,即还没有入中道,没有现量境。花,比喻是生心。柳间栖白鹭,浑如烟里玉无瑕;比喻业力平衡之中立道见,就等于烟雾里找真相一样。似乎有个清净道,其实只是梦幻泡影。柳间,阴阳平衡之中;白鹭,立道见;鹭,路鸟,道见也。桃内啭黄莺,却似火中金有色。桃,是仙果的和解脱的象征,但是内有黄莺啾啭,表达了一种无明的作用。因此好像火中的金还有颜色一样,不相称。莺,荣鸟,有自豪感的见地。还是没有达到真正的离二边之见。这二句来自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诗中的自然景观是水田里飞白鹭,夏木里啭黄莺的。双双野鹿,忘情闲踏绿莎茵;对对山禽,飞语高鸣红树杪。双双、对对,显然是比量境了。野鹿、山禽,代表是尘缘和识境。绿莎茵,被攀缘之因心所缚;红树杪,只是清净无为,业障减少而已。很多人修行到这里往往会错误判断成证果的境界。真如刘阮天台洞,不亚神仙阆苑家。这里借用刘阮二人入山采药遇仙成妻的故事,虽然在仙境里生活非常富裕,然而思念亲人的心情一直割不断。因此回家寻亲,哪知时空不一,回家已经是第七代之孙了,于是又想再回仙山寻妻,可是妻也找不到了。寓意深长,修行人发心要修大道,可是在修道的时候往往凡情难断,总是一个情字在作怪。修到一定的境界时,就会有对境界生情的习气,不愿意精进到底。等到功德享尽之后,苦境现前,又想发心再修行。与前面的“楼阁重重,宫殿巍巍。”紧密呼应,比喻有些功德后,就居功自傲了。暗示修行不专,故事里称蜈蚣是多目怪,修行还是用比量心,因此有功德感。
行者报道:“师父,那所在也不是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却象一个庵观寺院,到那里方知端的。”三藏闻言,加鞭促马。师徒们来至门前观看,门上嵌着一块石板,上有“黄花观”三字。三藏下马,八戒道:“我们进去会他一会也好,他与我们衣冠虽别,修行一般。”沙僧道:“说得是,一则进去看看景致,二来也当撒货头口。看方便处,安排些斋饭与师父吃。”
黄花观乃道士之家,一般道家的场所称观,佛家的场所称寺。观是修得长生久视之道;而寺是教化众生之处。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道家的修行更重视自度,佛家的修行更重视觉他。为什么叫黄花观呢?后面再解释。他与我们衣冠虽别,修行一般。从这里可以看到《西游记》对道家功夫的认可。
长老依言,四众共入,但见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行者笑道:“这个是烧茅炼药,弄炉火,提罐子的道士。”三藏捻他一把道:“谨言!谨言!我们不与他相识,又不认亲,左右暂时一会,管他怎的?”说不了,进了二门,只见那正殿谨闭,东廊下坐着一个道士在那里丸药。你看他怎生打扮:
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淄乌皂服,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黄拂拂吕公绦。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道心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
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黄芽,就是前面叫黄花观的原因。黄芽白雪,是指定功入门,先是在天目里出现一片空白,这就是道家称的白雪;定功深入,白雪上出现黄芽,是丹成之兆,神仙可成;瑶草琪花,是仙境里才能见到的花草,羽士,是具有羽化能力的道士。羽化,是返老还童的过程。据佛家黄念老居士介绍在国民年间,还有人遇到从乾隆年间羽化延寿的道士,一共羽化了四次。行者笑道:“这个是烧茅炼药,弄炉火,提罐子的道士。”行者笑道,是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因为这种描述是针外丹术的旁门左道而言的,这些方法让这个世界产生了化学这个科学,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他们是化学的鼻祖。也得到了西方科学的肯定,承认他们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在修炼界,这些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从前面的描述看,白雪黄芽并不是外丹术,恰恰正是内丹术,为什么还要被嘲笑呢?道理就是道家不明白明心见性的道理。其差别就像内外丹的差别一样,因此悟空才有此说。又不认亲,这一句内涵丰富。是说明佛家并不承认道家的层次可以达到相同的境界,道家还是以六道为家,只是取了六道的天界为家,是六道中最高的境界了。
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淄乌皂服,冠,是追求的理想;戗金,指名字里有,但行法里没有。红艳艳,指有为法。黑淄淄,比喻无明暗昧。服,是身相。比量心正是无明的心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黄拂拂吕公绦。绿阵阵,比喻束缚;履,立场。虚化,还是一种束缚,没有真正进入中道的境界。黄拂拂,是指体相;吕公绦,比喻吕洞宾当年的困惑,身见不正确。面如瓜铁,目若朗星。面无表情,清净无为只在面子上做;但是心里精明的很,还是得失之心。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达达是蒙古人,回回是回族人,少有中土炎黄子孙后代的气质。道心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
有修道之心,但走的是调和阴阳的仙家丹道。
三藏见了,厉声高叫道:“老神仙,贫僧问讯了。”那道士猛抬头,一见心惊,丢了手中之药,按簪儿,整衣服,降阶迎接道:“老师父失迎了,请里面坐。”长老欢喜上殿,推开门,见有三清圣象,供桌有炉有香,即拈香注炉,礼拜三匝,方与道士行礼。遂至客位中,同徒弟们坐下。急唤仙童看茶,当有两个小童,即入里边,寻茶盘,洗茶盏,擦茶匙,办茶果。忙忙的乱走,早惊动那几个冤家。
急唤仙童看茶,这里面的内涵就是得法喜,禅茶一味。当有两个小童,与前面双双对对相呼应,都是二法,比量之心。早惊动那几个冤家。业力什么时候发动?相对之心发动之时,正如黄念祖居士所说:“生佛两泯即是佛,才相对待便成魔。”
自从穿了旧衣,唤出儿子,径来此处。正在后面裁剪衣服,忽见那童子看茶,便问道:“童儿,有甚客来了,这般忙冗?”仙童道:“适间有四个和尚进来,师父教来看茶。”女怪道:“可有个白胖和尚?”道:“有。”又问:“可有个长嘴大耳朵的?”道:“有。”女怪道:“你快去递了茶,对你师父丢个眼色,着他进来,我有要紧的话说。”果然那仙童将五杯茶拿出去。道士敛衣,双手拿一杯递与三藏,然后与八戒、沙僧、行者。茶罢收锺,小童丢个眼色,那道士就欠身道:“列位请坐。”教:“童儿,放了茶盘陪侍,等我去去就来。”此时长老与徒弟们,并一个小童出殿上观玩不题。
原来那盘丝洞七个女怪与这道士同堂学艺,道士对身见有私情,那么必定会感生七情六欲的作用。
却说道士走进方丈中,只见七个女子齐齐跪倒,叫:“师兄!师兄!听小妹子一言!”道士用手搀起道:“你们早间来时,要与我说甚么话,可可的今日丸药,这枝药忌见阴人,所以不曾答你。如今又有客在外面,有话且慢慢说罢。”众怪道:“告禀师兄,这桩事,专为客来方敢告诉,若客去了,纵说也没用了。”道士笑道:“你看贤妹说话,怎么专为客来才说?却不疯了?且莫说我是个清静修仙之辈,就是个俗人家,有妻子老小家务事,也等客去了再处。怎么这等不贤,替我装幌子哩!且让我出去。”众怪又一齐扯住道:“师兄息怒,我问你,前边那客,是那方来的?”道士唾着脸不答应,众怪道:“方才小童进来取茶,我闻得他说,是四个和尚。”道士作怒道:“和尚便怎么?”众怪道:“四个和尚,内有一个白面胖的,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师兄可曾问他是那里来的?”道士道:“内中是有这两个,你怎么知道?想是在那里见他来?”
可可的今日丸药,这枝药忌见阴人,所以不曾答你。这一句泄漏丹家的天机,是境界里的功夫。且莫说我是个清静修仙之辈,就是个俗人家,有妻子老小家务事,也等客去了再处。修行人尚且能以大事为要,还是有道心的。但是最后还是取了情见,这是修行中最常见的大问题。很多人修不成道,就是放不下情见。
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唐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今早到我洞里化斋,委是妹子们闻得唐僧之名,将他拿了。”道士道:“你拿他怎的?”女子道:“我等久闻人说,唐僧乃十世修行的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延寿长生,故此拿了他。后被那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把我们拦在濯垢泉里,先抢了衣服,后弄本事,强要同我等洗浴,也止他不住。他就跳下水,变作一个鲇鱼,在我们腿裆里钻来钻去,欲行奸骗之事,果有十分惫懒!他又跳出水去,现了本相,见我们不肯相从,他就使一柄九齿钉钯,要伤我们性命。若不是我们有些见识,几乎遭他毒手。故此战兢兢逃生,又着你愚外甥与他敌斗,不知存亡如何。我们特来投兄长,望兄长念昔日同窗之雅,与我今日做个报冤之人!”那道士闻此言,却就恼恨,遂变了声色道:“这和尚原来这等无礼!这等惫懒!你们都放心,等我摆布他!”众女子谢道:“师兄如若动手,等我们都来相帮打他。”道士道:“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们都跟我来。”
他就跳下水,变作一个鲇鱼,在我们腿裆里钻来钻去,欲行奸骗之事,果有十分惫懒!世间上的事往往被人误解,就像佛教一样,如此完美的文化,在心术不正的人心中,佛教成了愚弄人民的精神鸦片。有心去帮助人,往往还会被误解成别有用心。若不是我们有些见识,几乎遭他毒手。这些人还自以为是。那道士闻此言,却就恼恨,遂变了声色,但是被七情蛊惑,丧失理智。世人更是如此,不知情欲之毒,害众生法身慧命。可是世间文化往往是纵情催欲,世人难以察觉。由此可以体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意味。一打三分低,这一句十分精彩。世间的争斗,多是以打一仗来解决问题的,人们也想通过打击对方使对方屈服。其实,真正的损失却在打斗之外,于起心动念处早已有了结果。从古自今,修炼界都是以文会友方式解决问题,在说禅论坛中可见高低。不仅不会因争端而导致积怨,并且还有互相启发、相互利益的作用。这种说禅论坛与当今流行的大学辩论比赛有本质上的不同,说禅论坛解决悟道修道的问题,并不只是辩论中总引用名家的语言,而是谈自己的实证。比如说空盆取蛇的功夫要领,解释取蛇的方法,这里面就可能有成功和失败的成分。如果有人能指出其中的关键环节的把握,哪些事情做好就可以使功夫更上一层楼,那这个人的功夫和境界肯定更高。可见,说禅论坛是通过肯定对方的成绩,并给予帮助来会友的。
众女子相随左右。他入房内,取了梯子,转过床后,爬上屋梁,拿下一个小皮箱儿。那箱儿有八寸高下,一尺长短,四寸宽窄,上有一把小铜锁儿锁住。即于袖中拿出一方鹅黄绫汗巾儿来,汗巾须上系着一把小钥匙儿。开了锁,取出一包儿药来,此药乃是:
山中百鸟粪,扫积上千斤。
是用铜锅煮,煎熬火候匀。
千斤熬一杓,一杓炼三分。
三分还要炒,再锻再重熏。
制成此毒药,贵似宝和珍。
如若尝他味,入口见阎君!
他入房内,取了梯子,转过床后,爬上屋梁,拿下一个小皮箱儿。这一段描写有内涵,一方面说他心术不正,另一方面暗示修行不合道,只是取了表相。那箱儿有八寸高下,一尺长短,四寸宽窄,上有一把小铜锁儿锁住。从故事整体看,这个道士代表的阿赖耶识的分别心,因此有八识,十法界,和四大。铜锁,铜者,与道同体而生用也,这个用不跳出阿赖耶识,就没有办法破无明证法身。小铜锁,小是指阿赖耶识所见的境界只是海中一沤,实在是小得可怜。科学发达,寻找时空隧道,就算隧道全打通,与佛的自在之境相比,还是小得可怜。即于袖中拿出一方鹅黄绫汗巾儿来,袖,是手出没之处,比喻起心动念的过程。鹅黄,我见之体相;绫汗巾儿,细微的迷惑,难以察觉。阿赖耶识的生相作用是最后一品无明,到了等觉菩萨还有的,破这一品无明就成妙觉的佛了。汗巾须上系着一把小钥匙儿,阿赖耶的种子库,都是阿赖耶生相中生出来的。
山中百鸟粪,扫积上千斤。山中,种种定中;百鸟,百种见;比喻唯识百法。粪,就是暗门,在法中有无明的背景。上千斤,代表大千世界的种种比量心的迷惑。是用铜锅煮,煎熬火候匀。从作用上提取出来,然后再用意识心来整理归纳。千斤熬一杓,一杓炼三分。概念提取的过程。三分还要炒,再锻再重熏。反复论证,意识形态里作文章。制成此毒药,贵似宝和珍。世人把这个东西当珍宝,还说什么“知识就是力量。”如若尝他味,入口见阎君!一旦这种知识入心,无明惑业起作用,地狱种种景象就会出现了。《天华文化》的创始人曾在科学会堂作《大道之理和生命科学报告》中说,如果读了大学,就很难开悟了。再读了硕士或者博士,根本就没有可能了。现在人肯定听不懂这里面的原理,甚至听了还会反感。现在一般人都认为博士才是人类的精英,事实上在获得世间利益的时候,出世间的解脱就失去了,得失平衡。另外尝他味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是见阎君又是很大的果,宇宙间的因果律是因小果大。一念清净心,所感得的善报不可思议;一念污染心,感得的恶报亦不可思议。因此佛家有开示,一个人恭恭敬敬给佛下跪礼拜一次,就能成就获得一次转轮王的报得。智慧的祖先告诫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道士对七个女子道:“妹妹,我这宝贝,若与凡人吃,只消一厘,入腹就死;若与神仙吃,也只消三厘就绝。这些和尚,只怕也有些道行,须得三厘。快取等子来。”内一女子急拿了一把等子道:“称出一分二厘,分作四分。”却拿了十二个红枣儿,将枣掐破些儿,揌上一厘,分在四个茶锺内;又将两个黑枣儿做一个茶锺,着一个托盘安了,对众女说:“等我去问他。不是唐朝的便罢;若是唐朝来的,就教换茶,你却将此茶令童儿拿出。但吃了,个个身亡,就与你报了此仇,解了烦恼也。”七女感激不尽。
若与凡人吃,只消一厘,入腹就死;若与神仙吃,也只消三厘就绝。这一句是根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凡夫本来就没有正见,给一分执着,就在生死苦海里不得翻身了。神仙是修行的,除了妄想未断,分别和执着都是有了功夫的,因此要多二厘。却拿了十二个红枣儿,火枣交梨是道家仙果,其中火枣喻心所成之土,交梨喻心土所感之道,二者在这里的内涵就好理解了。即取何心为身的问题,是取阿赖耶的无明,还是取性德的般若呢?赤枣比喻真心,黑枣比喻妄念。真心有三德,因此每人三颗枣;妄心为相对,因此取二颗枣。
那道士换了一件衣服,虚礼谦恭走将出去,请唐僧等又至客位坐下道:“老师父莫怪,适间去后面吩咐小徒,教他们挑些青菜萝卜,安排一顿素斋供养,所以失陪。”三藏道:“贫僧素手进拜,怎么敢劳赐斋?”道士笑云:“你我都是出家人,见山门就有三升俸粮,何言素手?敢问老师父,是何宝山?到此何干?”三藏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驾下差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者。却才路过仙宫,竭诚进拜。”道士闻言,满面生春道:“老师乃忠诚大德之佛,小道不知,失于远候,恕罪!恕罪!”叫:“童儿,快去换茶来,一厢作速办斋。”那小童走将进去,众女子招呼他来道:“这里有现成好茶,拿出去。”那童子果然将五锺茶拿出。道士连忙双手拿一个红枣儿茶锺奉与唐僧。他见八戒身躯大,就认做大徒弟,沙僧认做二徒弟,见行者身量小,认做三徒弟,所以第四锺才奉与行者。
他见八戒身躯大,就认做大徒弟,沙僧认做二徒弟,见行者身量小,认做三徒弟,这样描写是故事的真实情况,用相对之心,总有这个情况。现在社会上的人恰恰正是这种态度,第一看重主观能动性,第二看重知识的累积。至于什么才是真心,似乎没有人太关心这个问题。
行者眼乖,接了茶锺,早已见盘子里那茶锺是两个黑枣儿,他道:“先生,我与你穿换一杯。”道士笑道:“不瞒长老说,山野中贫道士,茶果一时不备。才然在后面亲自寻果子,止有这十二个红枣,做四锺茶奉敬。”行者笑道:“说那里话?古人云:‘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你是住家儿的,何以言贫!象我们这行脚僧,才是真贫哩。我和你换换,我和你换换。”三藏闻言道:“悟空,这仙长实乃爱客之意,你吃了罢,换怎的?”行者无奈,将左手接了,右手盖住,看着他们。
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此乃贫道恭敬之意也。这一部分也是写实,自性和心所都被迷的时候,是比量心起作用,这里叫不空隌。行者无奈,将左手接了,右手盖住,看着他们。唯有真心不可能被迷,所谓太乙真仙。但是由于处于迷惑状态,因此无奈地接受这些毒,但是真心的功德,自然会盖住这些毒,使毒不能起作用。种种识心,都是妄用此心,因而妄不坏真。
却说那八戒,一则饥,二则渴,原来是食肠大大的,见那锺子里有三个红枣儿,拿起来锺的都咽在肚里。师父也吃了,沙僧也吃了。一霎时,只见八戒脸上变色,沙僧满眼流泪,唐僧口中吐沫,他们都坐不住,晕倒在地。
却说那八戒,一则饥,二则渴,心随时起作用,妄用生错觉,因此八戒是首当其冲的。原来是食肠大大的,见那锺子里有三个红枣儿,拿起来锺的都咽在肚里。心所生的作用十分广大,妄想分别和执着三个有为的心,立刻起作用。师父也吃了,沙僧也吃了。心所一出问题,自性的功德也就等于同时出问题了。一霎时,只见八戒脸上变色,心所被污染了,因此称其脸变色。沙僧满眼流泪,慧眼变成了肉眼,因此眼流泪。唐僧口中吐沫,自性功德都成了梦幻泡影。他们都坐不住,晕倒在地。一念比量心所产生的毒害,足以让众生倒在尘埃之中。
这大圣情知是毒,将茶锺手举起来,望道士劈脸一掼。道士将袍袖隔起,当的一声,把个锺子跌得粉碎。道士怒道:“你这和尚,十分村卤!怎么把我锺子碎了?”行者骂道:“你这畜生!你看我那三个人是怎么说!我与你有甚相干,你却将毒药茶药倒我的人?”道士道:“你这个村畜生,闯下祸来,你岂不知?”行者道:“我们才进你门,方叙了坐次,道及乡贯,又不曾有个高言,那里闯下甚祸?”道士道:“你可曾在盘丝洞化斋么?你可曾在濯垢泉洗澡么?”行者道:“濯垢泉乃七个女怪。你既说出这话,必定与他苟合,必定也是妖精!不要走!吃我一棒!”好大圣,去耳朵里摸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望道士劈脸打来。那道士急转身躲过,取一口宝剑来迎。
这大圣情知是毒,将茶锺手举起来,望道士劈脸一掼。悟空的火眼金睛,这次没有起作用!等师父倒了才知有毒?看到自性功德不起作用能反省的都是天下的觉者了。现在人类社会六十亿人中有几人能关心自性功德的问题?甚至有人说,因果报应是来生受报,我知道来生是谁?报也报在他身上,我已经死掉了。可是,这些人这一生受报呢?却高喊老天不公。这里的故事是根据依什么而修的问题,依七情而修者,必定是丧失心所之能,失去智慧之德。又不曾有个高言,那里闯下甚祸?这一句很精彩,不说大话,谦虚谨慎不闯祸。你既说出这话,必定与他苟合,必定也是妖精!这一句有禅机。常言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心里有这是妄念那是善念的念头,这就是妄念。所以,念佛法语说得好:“念来字句用心听,自唤自醒还自应,妄想千般都莫管,声声佛号要分明。”
他两个厮骂厮打,早惊动那里边的女怪。他七个一拥出来,叫道:“师兄且莫劳心,待小妹子拿他。”行者见了越生嗔怒,双手轮铁棒,丢开解数,滚将进去乱打。只见那七个敞开怀,腆着雪白肚子,脐孔中作出法来:骨都都丝绳乱冒,搭起一个天篷,把行者盖在底下。行者见事不谐,即翻身念声咒语,打个筋斗,扑的撞破天篷走了,忍着性气,淤淤的立在空中看处,见那怪丝绳幌亮,穿穿道道,却是穿梭的经纬,顷刻间,把黄花观的楼台殿阁都遮得无影无形。行者道:“利害!利害!早是不曾着他手!怪道猪八戒跌了若干!似这般怎生是好!我师父与师弟却又中了毒药。这伙怪合意同心,却不知是个甚来历,待我还去问那土地神也。”
他两个厮骂厮打,早惊动那里边的女怪。上次没有解决的问题,当要放下比量境时,用的必定是比量心,有比量心,则情识必将复燃。行者见事不谐,即翻身念声咒语,打个筋斗,道理与以前一样,当下能放下比量心,就可以消除情识的缠缚作用。淤淤的立在空中看处,见那怪丝绳幌亮,穿穿道道,却是穿梭的经纬,顷刻间,把黄花观的楼台殿阁都遮得无影无形。比量心所生的情识把功德利益都遮蔽了,逻辑思维好的人恰好如此,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如佛家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好大圣,按落云头,捻着诀,念声“唵”字真言,把个土地老儿又拘来了,战兢兢跪下路旁叩头道:“大圣,你去救你师父的,为何又转来也?”行者道:“早间救了师父,前去不远,遇一座黄花观。我与师父等进去看看,那观主迎接。才叙话间,被他把毒药茶药倒我师父等。我幸不曾吃茶,使棒就打,他却说出盘丝洞化斋、濯垢泉洗澡之事,我就知那厮是怪。才举手相敌,只见那七个女子跑出,吐放丝绳,老孙亏有见识走了。我想你在此间为神,定知他的来历。是个甚么妖精,老实说来,免打!”土地叩头道:“那妖精到此,住不上十年。小神自三年前检点之后,方见他的本相,乃是七个蜘蛛精。他吐那些丝绳,乃是蛛丝。”行者闻言,十分欢喜道:“据你说,却是小可。既这般,你回去,等我作法降他也。”那土地叩头而去。
念声“唵”字真言,把个土地老儿又拘来了,反省查因。这个内容现在人不好理解,把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大家好理解,境界里有计算机的存在,那么内心里必须有计算机的作用。《大乘庄严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云:“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天华文化》在解释人为什么会有特异功能时开示:“人类都具有生物计算机的功能。”生物计算机是科学追求计算机的终极目标,但是目前科学只发现大脑的计算机能力超乎想像,对精神的本质还一无所知,经常倒因为果。
行者却到黄花观外,将尾巴上毛捋下七十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七十个小行者;又将金箍棒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七十个双角叉儿棒。每一个小行者,与他一根。他自家使一根,站在外边,将叉儿搅那丝绳,一齐着力,打个号子,把那丝绳都搅断,各搅了有十余斤。里面拖出七个蜘蛛,足有巴斗大的身躯,一个个攒着手脚,索着头,只叫:“饶命!饶命!”此时七十个小行者,按住七个蜘蛛,那里肯放。行者道:“且不要打他,只教还我师父师弟来。”那怪厉声高叫道:“师兄,还他唐僧,救我命也!”那道士从里边跑出道:“妹妹,我要吃唐僧哩,救不得你了。”行者闻言,大怒道:“你既不还我师父,且看你妹妹的样子!”好大圣,把叉儿棒幌一幌,复了一根铁棒,双手举起,把七个蜘蛛精,尽情打烂,却似七个劖肉布袋儿,脓血淋淋,却又将尾巴摇了两摇,收了毫毛,单身轮棒,赶入里边来打道士。
行者却到黄花观外,将尾巴上毛捋下七十根,这里又是尾巴上的毛,代表心的末边事。这就把情识的本质定位了。七十根,把七之数圆满显现。即变做七十个小行者;心的种种变现不离自心功德。又将金箍棒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七十个双角叉儿棒。心之作用自然是通过心的功德来演化的。双角叉儿棒,比喻心又可分作见相二分,见与相相互感应,如电磁一样。把那丝绳都搅断,各搅了有十余斤。喻种种感应,种种缘影,也不可思议。十,表圆满,亦表不可思议。妹妹,我要吃唐僧哩,救不得你了。把事情的真相看清楚了,比量心虽然没有灭,但起烦恼的作用已经消失了。好大圣,把叉儿棒幌一幌,复了一根铁棒,双手举起,把七个蜘蛛精,尽情打烂,这一句就是佛家双手合十的内涵,把十指归一,一切情识统统放下。双手合十,心头一句阿弥陀佛的清净功德也是不可思议。慈恩寺传九曰:‘定凝慧水,非情尘所翳。’似七个劖肉布袋儿,脓血淋淋,这一句实在精彩!谨记!七情代表痴心,果报是风刀。世界有成住坏空,最后的坏,如科学发现的大爆炸一样,星系的核爆炸,支解一切众生之体。三界火宅,天堂与地狱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当今世界的文化价值取向,哲学、宗教、科学都在天堂地狱取差别义,喜怒哀乐爱恶欲皆是劖肉布袋儿,将来要用自己的脓血来填满它。
那道士见他打死了师妹,心甚不忍,即发狠举剑来迎。这一场各怀忿怒,一个个大展神通,这一场好杀:
妖精轮宝剑,大圣举金箍。都为唐朝三藏,先教七女呜呼。如今大展经纶手,施威弄法逞金吾。大圣神光壮,妖仙胆气粗。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乒乓剑棒响。惨淡野云浮。劖言语,使机谋,一来一往如画图。杀得风响沙飞狼虎怕,天昏地暗斗星无。
那道士见他打死了师妹,心甚不忍,即发狠举剑来迎。这心情如同天魔一样,不愿众生成佛得道,自己的观点不起作用,总感悲伤。这一场各怀忿怒,一个个大展神通,水火难容,迷悟相背。
妖精轮宝剑,大圣举金箍。宝剑,一般指智慧剑,比量智,毕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在没有获得根本智之前,差别智带来的都是烦恼,并且障碍修行人获得根本智。金箍,乃现量之性德。都为唐朝三藏,先教七女呜呼。这场打斗不是佛道之争,而是修行理义之辩。都为唐朝三藏,指都是为了得道成佛,一是真心保自性(心怀慈悲);一是想吃唐僧肉(得道之乐)。虽然这道士能为吃唐僧肉舍下七情,但道士还是为七情复仇。这里的味道就深长了,现在修行的人大多如此,当下刻苦的修行,是为了将来能做人上人。那个人上人在他心中还是一种更殊胜的享受,还是依七情之识建立的理想国。现在很多人读不懂佛家佛国净土的妙义,以为佛是一个佛国之主,自己也要建立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佛国,这些都是魔的心念。如今大展经纶手,施威弄法逞金吾。各自发挥自己的功德利益,显露性德的威力。大圣神光壮,妖仙胆气粗。确实有其真实的成分。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比量境重重无尽,然而都是心的功德。乒乓剑棒响。惨淡野云浮。如果把现量与比量对立起来,难以见真相。这一层的理说深亦浅,水与波本来不相妨碍。劖言语,使机谋,一来一往如画图。心无波,如何现五光十色之美妙,波无心,何得百界千如之功德。杀得风响沙飞狼虎怕,天昏地暗斗星无。二者发生了冲突,恰是世人身心的悲哀。如上一回谈到的艺术美,世界有真正理性的艺术吗?还真是有的,关键要学会欣赏。《天华文化》开发的功态画,就是性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佛家的艺术是什么呢?与一微尘中圆满展现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性相统一的艺术美学。
那道士与大圣战经五六十合,渐觉手软,一时间松了筋节,便解开衣带,忽辣的响一声,脱了皂袍。行者笑道:“我儿子!打不过人,就脱剥了也是不能彀的!”原来这道士剥了衣裳,把手一齐抬起,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利害:
森森黄雾,艳艳金光,森森黄雾,两边胁下似喷云;艳艳金光,千只眼中如放火。左右却如金桶,东西犹似铜钟。此乃妖仙施法力,道士显神通,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气朦胧;把个齐天孙大圣,困在金光黄雾中。
原来这道士剥了衣裳,把手一齐抬起,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又到了脱衣的时刻,说明功夫又到了见本质的时候了。千,乃百界千如之性德数;因此必定放得是金光。
森森黄雾,此无穷尽的比量境,皆如雾之体相;,艳艳金光。皆因性德无量为因。森森黄雾,两边胁下似喷云;黄雾是由相对之心建立的。艳艳金光,千只眼中如放火。千眼,乃千如之德;放火,发挥而有。左右却如金桶,东西犹似铜钟。相对是因性德随业而涌,比量乃是作用受中道自控调谐的结果。此乃妖仙施法力,道士显神通:这种相对的法力,与道行功夫深浅有关。这个世界有种种难解之谜,都是因为人人的道行生来受到前世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生下来就自燃,有些人也会自燃。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气朦胧;比量心是心在二德之间的幌动所至,却看不清二德之面目。亡失自性之德,则越发躁动不止。把个齐天孙大圣,困在金光黄雾中。如此比量心的幻化作用,让万法唯心之心被心性之德所变现的梦幻泡影束缚困惑。
行者慌了手脚,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退后不能动脚,却便似在个桶里转的一般。无奈又爆燥不过,他急了,往上着实一跳,却撞破金光,扑的跌了一个倒栽葱,觉道撞的头疼,急伸头摸摸,把顶梁皮都撞软了,自家心焦道:“晦气!晦气!这颗头今日也不济了!常时刀砍斧剁,莫能伤损,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以后定要贡脓,纵然好了,也是个破伤风。”一会家爆燥难禁,却又自家计较道:“前去不得,后退不得,左行不得,右行不得,往上又撞不得,却怎么好?往下走他娘罢!”
常时刀砍斧剁,莫能伤损,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金刚脑袋是指心体,这里是用比量幻境所生的心,自然是软的。久以后定要贡脓,如果执着对立见,则一定是以肉身为务了。脓,肉农,即以肉身为务也。纵然好了,也是个破伤风。这一句更妙,即使不用了,还是有阿赖耶识种子起作用,这些乃是破智慧,伤性德之痴风。往下走他娘罢!境界都是幻化,哪里解脱?还是从根本下手。佛家的功夫高明就在这里了,不论哪一门哪一宗,都是不离根本的。“八万四千法,法法不二。”
好大圣,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个穿山甲,又名鲮鲤鳞。真个是:
四只铁爪,钻山碎石如挝粉;满身鳞甲,破岭穿岩似切葱。两眼光明,好便似双星幌亮;一嘴尖利,胜强如钢钻金锥。药中有性穿山甲,俗语呼为鲮鲤鳞。
你看他硬着头,往地下一钻,就钻了有二十余里,方才出头。原来那金光只罩得十余里。出来现了本相,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忽失声叫道:“师父啊!
当年秉教出山中,共往西来苦用工。大海洪波无恐惧,阳沟之内却遭风!”
鲮鲤鳞,与前面相同,鱼代表相续相,生灭法生生相续之相。鲮鲤鳞,夌是超越;里,是深入;粦,鬼火也。意思很明显,不着生灭相续相也。一钻二十里,比喻不着动静二相。
四只铁爪,乃离四相之用心也;钻山碎石如挝粉;离相则破一切和合相。满身鳞甲,破岭穿岩似切葱。虽然心生万境,若不被境外牵,何患境界常围绕。两眼光明,好便似双星幌亮;二边都不失,也不落二边。一嘴尖利,胜强如钢钻金锥。不着二边,不舍二边,则合于中道,中道者金刚钻也。药中有性穿山甲,俗语呼为鲮鲤鳞。治众生病是良药,明心见性之法宝,即相离相之大法也。
当年秉教出山中,共往西来苦用工。加功用行为求大道;大海洪波无恐惧,阳沟之内却遭风!虽然对面境界不恐惧,然而用心之道成问题。
美猴王正当悲切,忽听得山背后有人啼哭,即欠身揩了眼泪,回头观看。但见一个妇人,身穿重孝,左手托一盏凉浆水饭,右手执几张烧纸黄钱,从那厢一步一声哭着走来。行者点头嗟叹道:“正是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这一个妇人,不知所哭何事,待我问他一问。”那妇人不一时走上路来,迎着行者。行者躬身问道:“女菩萨,你哭的是甚人?”妇人噙泪道:“我丈夫因与黄花观观主买竹竿争讲,被他将毒药茶药死,我将这陌纸钱烧化,以报夫妇之情。”行者听言,眼中泪下。那妇女见了作怒道:“你甚无知!我为丈夫烦恼生悲,你怎么泪眼愁眉,欺心戏我?”
美猴王正当悲切,忽听得山背后有人啼哭,反省有觉悟,改变用心感应交道也。正是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同频共振之道。我丈夫因与黄花观观主买竹竿争讲,被他将毒药茶药死,黎山老姆的丈夫,乃支配功德之心也。支配功德之心,如果依比量还认识性空缘起之道,空有仍然有差别,这种心则定是被毒药茶药死。
行者躬身道:“女菩萨息怒,我本是东土大唐钦差御弟唐三藏大徒弟孙悟空行者。因往西天,行过黄花观歇马。那观中道士,不知是个甚么妖精,他与七个蜘蛛精,结为兄妹。蜘蛛精在盘丝洞要害我师父,是我与师弟八戒、沙僧救解得脱。那蜘蛛精走到他这里,背了是非,说我等有欺骗之意。道士将毒药茶药倒我师父师弟共三人,连马四口,陷在他观里。惟我不曾吃他茶,将茶锺掼碎,他就与我相打。正嚷时,那七个蜘蛛精跑出来吐放丝绳,将我捆住,是我使法力走脱。问及土地,说他本相,我却又使分身法搅绝丝绳,拖出妖来,一顿棒打死。这道士即与他报仇,举宝剑与我相斗。斗经六十回合,他败了阵,随脱了衣裳,两胁下放出千只眼,有万道金光,把我罩定。所以进退两难,才变做一个鲮鲤鳞,从地下钻出来。正自悲切,忽听得你哭,故此相问。因见你为丈夫,有此纸钱报答,我师父丧身,更无一物相酬,所以自怨生悲,岂敢相戏!”
因见你为丈夫,有此纸钱报答,这一句理义甚深。本觉本有,虽然众生忘本,醉生梦死,性德仍然念念不舍众生,并慈悲化作世间利益滋养众生。如我们衣食住行哪一法不是自性功德变现的呢?我师父丧身,更无一物相酬,所以自怨生悲,岂敢相戏!众生若不能明心见性,如何能报佛菩萨的恩?
那妇女放下水饭纸钱,对行者陪礼道:“莫怪,莫怪,我不知你是被难者。才据你说将起来,你不认得那道士。他本是个百眼魔君,又唤做多目怪。你既然有此变化,脱得金光,战得许久,必定有大神通,却只是还近不得那厮。我教你去请一位圣贤,他能破得金光,降得道士。”行者闻言,连忙唱喏道:“女菩萨知此来历,烦为指教指教。果是那位圣贤,我去请求,救我师父之难,就报你丈夫之仇。”妇人道:“我就说出来,你去请他,降了道士,只可报仇而已,恐不能救你师父。”行者道:“怎不能救?”妇人道:“那厮毒药最狠:药倒人,三日之间,骨髓俱烂。你此往回恐迟了,故不能救。”行者道:“我会走路;凭他多远,千里只消半日。”女子道:“你既会走路,听我说:此处到那里有千里之遥。那厢有一座山,名唤紫云山,山中有个千花洞。洞里有位圣贤,唤做毗蓝婆。他能降得此怪。”行者道:“那山坐落何方?却从何方去?”女子用手指定道:“那直南上便是。”行者回头看时,那女子早不见了。行者慌忙礼拜道:“是那位菩萨?我弟子钻昏了,不能相识,千乞留名,好谢!”只见那半空中叫道:“大圣,是我。”行者急抬头看处,原是黎山老姆,赶至空中谢道:“老姆从何来指教我也?”老姆道:“我才自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父有难,假做孝妇,借夫丧之名,免他一死。你快去请他,但不可说出是我指教,那圣贤有些多怪人。”
那厮毒药最狠:药倒人,三日之间,骨髓俱烂。你此往回恐迟了,故不能救。三日乃三时也,过去、现在和未来。骨髓俱烂,依生灭之二心,必有新陈代谢,变异生死也。那厢有一座山,名唤紫云山,紫云,说一切众生相皆如如不动也。山,定也。紫云山,乃首楞严大定也,一切法究竟坚固义。山中有个千花洞。定中能生万法,能显一切世间道,能供养一切众生界。洞里有位圣贤,唤做毗蓝婆。世间有个圣贤,此贤传授如来禅。毗蓝婆,出自佛家典故:毗蓝园,佛生会为安置诞生佛以众花庄饰之屋形,禅林称为花亭,又名毗蓝园。花亭之南面,揭额,题毗蓝园之三字也。毗蓝园之名,迦毗罗城蓝毗尼园之省略也。可见,是指诞生佛也。他能降得此怪。如来禅能破一切比量心。那直南上便是。直南,正智慧义,直心是道场。但不可说出是我指教,那圣贤有些多怪人。如来禅,若要显露天真佛性,教外别传也。
行者谢了,辞别,把筋斗云一纵,随到紫云山上,按定云头,就见那千花洞。那洞外:
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
绿柳盈山道,奇花满涧渠。
香兰围石屋,芳草映岩嵎。
流水连溪碧,云封古树虚。
野禽声聒聒,幽鹿步徐徐。
修竹枝枝秀,红梅叶叶舒。
寒鸦栖古树,春鸟嗓高樗。
夏麦盈田广,秋禾遍地余。
四时无叶落,八节有花如。
每生瑞霭连霄汉,常放祥云接太虚。
这一段是描写性相一如的禅境界,照真达俗。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众生无明的共业遮盖了自性风光,种种知见的深处才到禅境。绿柳盈山道,奇花满涧渠。一切道义都对称成荫,种种心成显种种道。香兰围石屋,芳草映岩嵎。真妄并立,识智并存。流水连溪碧,云封古树虚。水波一体,体相一如。野禽声聒聒,幽鹿步徐徐。感应交道,互相激发,尘相幽冥,动相缓缓。修竹枝枝秀,红梅叶叶舒。修也合道,不修也合道。有为不可须臾离道,无为更是功德无量。寒鸦栖古树,春鸟嗓高樗。邪见放下即合真道,纵情攀缘则成魔障。夏麦盈田广,秋禾遍地余。法随因缘,生灭有度。四时无叶落,八节有花如。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缘所生法,佛说即是空。真相是一切法究竟坚固,不动不摇。每生瑞霭连霄汉,常放祥云接太虚。生灭实相的描述,如大珠慧海禅师开示:“迷人不知法身无相,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大圣喜喜欢欢走将进去,一程一节,看不尽天边的景致。直入里面,更没个人儿,见静静悄悄的,鸡犬之声也无,心中暗道:“这圣贤想是不在家了。”又进数里看时,见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你看他怎生模样:
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一领织金袍。
脚踏云尖凤头履,腰系攒丝双穗绦。
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
腹中久谙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饶。
悟出空空真正果,炼成了了自逍遥。
正是千花洞里佛,毗蓝菩萨姓名高。
直入里面,更没个人儿,见静静悄悄的,鸡犬之声也无,禅的境界,本地风光,唯我独尊。因为与一切众生都打成一片,没有自他分别。很多人误解唯我独尊,以为是傲视群雄。见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道姑,合道之女。女者,阴德也。
头戴五花纳锦帽,如来五方德相;身穿一领织金袍,金刚不坏之身。脚踏云尖凤头履,云尖,指性相不二,凤头,指教化有方;腰系攒丝双穗绦,把握真俗二谛。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面目值得信任,说法声音微妙。腹中久谙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饶。普度众生具备善巧方便,三乘法,四谛趣都很娴熟。悟出空空真正果,炼成了了自逍遥。如来禅乃是真正果,得到才真自消遥。正是千花洞里佛,毗蓝菩萨姓名高。会如来无上微妙禅者,乃是众生界里的佛,能利益一切众生,因此有尊贵名号。
行者止不住脚,近前叫道:“毗蓝婆菩萨,问讯了。”那菩萨即下榻,合掌回礼道:“大圣,失迎了,你从那里来的?”行者道:“你怎么就认得我是大圣?”毗蓝婆道:“你当年大闹天宫时,普地里传了你的形象,谁人不知,那个不识?”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象我如今皈正佛门,你就不晓的了!”毗蓝道:“几时皈正?恭喜!恭喜!”行者道:“近能脱命,保师父唐僧上西天取经,师父遇黄花观道士,将毒药茶药倒。我与那厮赌斗,他就放金光罩住我,是我使神通走脱了。闻菩萨能灭他的金光,特来拜请。”菩萨道:“是谁与你说的?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我隐姓埋名,更无一人知得,你却怎么得知?”
行者道:“我是个地里鬼,不管那里,自家都会访着。”毗蓝道:“也罢也罢,我本当不去,奈蒙大圣下临,不可灭了求经之善,我和你去来。”
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比喻如来禅是大悲心,能度一切众生七世父母是真实义。众生往往因见利益而失去禅,或因三种缘相而不得如来禅。文字相、音声相和心缘相,这往往是信佛之人心中的佛。真实之定,没有出入,因此不曾出门。我是个地里鬼,不管那里,自家都会访着。这一句非常微妙。如来禅者,也一切众生本来面目,然而众生无始劫来,起心动念的习气难断,更是如来禅是一切攀缘心缘不到处,“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如此看来,众生似乎成佛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然而,道不远人,绝处逢生。一切法不离此心,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则心自然与本来面目相契如一。如祖师大德开示:“如果能放下万缘,总会触着碰着。”《天华文化》更是给出更直接的开示:“久坐必有禅。”
行者称谢了,道:“我忒无知,擅自催促,但不知曾带甚么兵器。”菩萨道:“我有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厮。”行者忍不住道:“老姆误了我,早知是绣花针,不须劳你,就问老孙要一担也是有的。”毗蓝道:“你那绣花针,无非是钢铁金针,用不得。我这宝贝,非钢,非铁,非金,乃我小儿日眼里炼成的。”行者道:“令郎是谁?”毗蓝道:“小儿乃昴日星官。”行者惊骇不已。早望见金光艳艳,即回向毗蓝道:“金光处便是黄花观也。”毗蓝随于衣领里取出一个绣花针,似眉毛粗细,有五六分长短,拈在手,望空抛去。少时间,响一声,破了金光。行者喜道:“菩萨,妙哉妙哉!寻针寻针!”毗蓝托在手掌内道:“这不是?”行者却同按下云头,走入观里,只见那道士合了眼,不能举步。行者骂道:“你这泼怪装瞎子哩!”耳朵里取出棒来就打。毗蓝扯住道:“大圣莫打,且看你师父去。”
我这宝贝,非钢,非铁,非金,乃我小儿日眼里炼成的。毗蓝菩萨绣花针乃三智之一,佛的一切种智,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昴日星官,代表一切智,知一切法之总相者。还有,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比如降伏怪犼,相当于成就道种智。日眼里炼成的,从一切智里成就此即种智也。三智是从空假中三观修得。毗蓝随于衣领里取出一个绣花针,于衣领里取出,是比喻见一切真相之纲领也。绣花针,能绣出一切法之妙性也。似眉毛粗细,有五六分长短,眉毛,眼之用也;五分,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六分,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密。拈在手,望空抛去。行于深心,不着四相。响一声,破了金光。一声,即合于一之声,破了别相之染。行者喜道:“菩萨,妙哉妙哉!寻针寻针!”毗蓝托在手掌内道:“这不是?”一切种智不去不来,能破一切智障。只见那道士合了眼,不能举步。得如来禅者,善能分别一切法,而不用意识之比量心。如永嘉玄觉禅师见六祖慧能大师的妙答,师问:“无意谁当分别?”永嘉答:“分别亦非意。”
行者径至后面客位里看时,他三人都睡在地上吐痰吐沫哩。行者垂泪道:“却怎么好!却怎么好”!毗蓝道:“大圣休悲,也是我今日出门一场,索性积个阴德,我这里有解毒丹,送你三丸。”行者转身拜求。那菩萨袖中取出一个破纸包儿,内将三粒红丸子递与行者,教放入口里。行者把药扳开他们牙关,每人揌了一丸。须臾,药味入腹,便就一齐呕哕,遂吐出毒味,得了性命。那八戒先爬起道:“闷杀我也!”三藏沙僧俱醒了道:“好晕也!”行者道:“你们那茶里中了毒了,亏这毗蓝菩萨搭救,快都来拜谢。”三藏欠身整衣谢了。
药味入腹,便就一齐呕哕,遂吐出毒味,得了性命。得如来禅,则一切都恢复正常。
八戒道:“师兄,那道士在那里?等我问他一问,为何这般害我!”行者把蜘蛛精上项事说了一遍,八戒发狠道:“这厮既与蜘蛛为姊妹,定是妖精!”行者指道:“他在那殿外立定装瞎子哩。”八戒拿钯就筑,又被毗蓝止住道:“天蓬息怒,大圣知我洞里无人,待我收他去看守门户也。”行者道:“感蒙大德,岂不奉承!但只是教他现本象,我们看看。”毗蓝道:“容易。”即上前用手一指,那道士扑的倒在尘埃,现了原身,乃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毗蓝使小指头挑起,驾祥云径转千花洞去。
大圣知我洞里无人,待我收他去看守门户也。要得如来禅,必须得放下分别意,比量心。乃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七,乃七情之用,亦表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之根本差别。
八戒打仰道:“这妈妈儿却也利害,怎么就降这般恶物?”行者笑道:“我问他有甚兵器破他金光,他道有个绣花针儿,是他儿子在日眼里炼的。及问他令郎是谁,他道是昴日星官。我想昴日星是只公鸡,这老妈妈子必定是个母鸡。鸡最能降蜈蚣,所以能收伏也。”
日眼,即道性也。昴日星是公鸡,即是看得见的道德;母鸡,是指看不见的道性。
三藏闻言顶礼不尽,教:“徒弟们,收拾去罢。”那沙僧即在里面寻了些米粮,安排了些斋,俱饱餐一顿。牵马挑担,请师父出门。行者从他厨中放了一把火,把一座观霎时烧得煨烬,却拽步长行。正是:
唐僧得命感毗蓝,了性消除多目怪。
那沙僧即在里面寻了些米粮,安排了些斋,俱饱餐一顿。得到禅的功德,就是转识成智的功德利益,因此沙僧来做供斋。
唐僧得命感毗蓝,自性得到正命,乃是性德显露,因此必能感应毗蓝所代表的如来禅的功德。了性消除多目怪,万法归一,被很多人误解成万法归到一个法门,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误解。万法归自性,归性则除分别之心。
毕竟向前去还有甚么事体,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记八十一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